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帶鋼輥式矯直機相關數據,求解 [打印本頁]

作者: 沈石頭    時間: 2011-12-26 13:55
標題: 帶鋼輥式矯直機相關數據,求解
  帶鋼的輥式矯正機,市場上有成熟產品,目前的一個設備上有鋼板矯直這道工序,所以需要設計矯直裝置,看了些材料,也根據我這個工況計算了數據,有幾處不明白想請有經驗的前輩指點:
! ~; |; o# Y/ s' c6 u* E* i  c( s& T# j2 y2 e+ t
  帶鋼(鋼板)的輥式矯正機中輥子的布置根據鋼板的厚度和材料有不同的形式,我的工況是鋼板厚4~6mm,寬最大1250mm,屬于中薄板,冷矯正,目前我采用的輥子布置方式是上輥單側可傾斜,上下輥各一層工作輥,無支承輥。$ K, j  h; u) S( `& j
5 S% W5 u( z- |+ _
  問題1:5 i6 e1 [3 ^- t+ A/ ~! |2 e! [# C+ _
根據《軋鋼機械》,《帶鋼精整設備》等幾本參考書上的資料,我確定了輥徑和輥距,輥長等等數據,但是上下輥在工作時的輥間初始距離無法確定,幾本資料中都找不到這個數據是如何確定的。難道是試用過程中調整出來的?雖然上輥單側可傾斜調整上下輥的間距,但是每個板厚都該有它對應的最佳的上下輥工作距離吧?請教這個數據如何通過計算得出。[attach]236399[/attach]
4 b1 Y, ], v9 X5 [; X  x- U) B* |" G" K, ?: S

: v- z- [, a! q7 K; V& V" a9 x* ^  問題2:
3 k. P/ I/ `- V( r( i$ k輥式矯正機設計有兩個變形方案可供選擇,大變形量矯正方案和小變形量矯正方案。因為空間限制我需要采用輥子較少的大變形量矯正方案,原先作的設計是小變形量矯正方案,根據參考書上的經驗計算公式,我將一系列的數據轉換過來后,找不到驗證的方法,即改造矯正機從多輥變為少輥后,其工作效果能不能和未改造前一樣,除了現場樣機試驗無法驗證。網上也找了相關的改造內容,有這樣多輥改少輥的改造設計,但是撰稿人只對比了前后的輥子強度和輸入轉矩,并未有數據支持改造后的設備能加工出合格產品。難道除了制作樣機驗證效果別無他法了?
( q8 Z0 R$ _$ |! j! \
7 X( |9 v4 y$ W% x' `$ l  其實就是原先的小變形量設計方案也無法用理論的方法支持該方案的可行性,因為所有的計算公式和其中取的相關因數都是經驗數據,矯正機多輥加工滾軋變形里其中的彈塑性變形很復雜,如果要本人一個個輥子推導計算出最后確定轉矩,正壓力等等公式,實在沒有這個能力,只能采用書上的經驗公式。采用經驗公式的設計是否就能確保設計是大致成功的?
* D6 G1 m! t$ G8 y" ?
5 ^* c! O2 }! ^這是對我這樣入行不久的人來說很大一個疑惑,也許我苛求了,經驗都是總結實踐出來的,做個樣機試試或許是躲不開的必經之路。
, O5 h$ c" C5 h" j5 Y% a/ W. T$ g4 m  
% b" r1 B. J: i. a: Z! J. s( Q- b* ]: f& k' v9 G
- n. q) L* z  ^5 r6 w6 k. _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1-12-26 17:01
問題1:每個板厚都該有它對應的最佳的上下輥工作距離吧?---錯。是依據材料的不平均情況來調整的。確實是在試用過程中調整出來的。
7 L6 Y& i/ T$ y* x6 w! D1 i* a如果可以計算,那么就可以數控化了,這機器。
; N% H* ~8 }3 ?' a  n/ `4 ^  D. t4 a7 |" S% P. B4 F3 i, B7 G0 u4 o" V
問題2:矯正機從多輥變為少輥后,其工作效果能不能和未改造前一樣,---不會一樣的,多輥好過少輥,但是都可以矯直的。
/ T7 D8 M* z# x) l9 c- b0 n1 m
5 I& I) U) T) q
& U9 C  |! Z# P7 m0 A
作者: 小李當家    時間: 2011-12-26 18:29
哎呀,同行哦!幸會幸會,至于你所說的問題想說的太多又不知從何說起,真是兩個字“糾結”{:soso_e112:}
* y" s$ T# W3 h  j" w( [5 _
作者: 沈石頭    時間: 2011-12-27 09:10
LIAOYAO 發表于 2011-12-26 17:01   Y# l, W  s4 e. L! z
問題1:每個板厚都該有它對應的最佳的上下輥工作距離吧?---錯。是依據材料的不平均情況來調整的。確實是在 ...

' g) R7 P% F/ s1 J多謝前輩指點!
1 |9 s; e5 |6 F) c+ U+ [3 R問題1:那么對應不同的不平度,上下輥的距離該有對應數據吧? 我看的資料上只有不平度的分類和矯正輥的布置形式掛鉤,找不到具體的對應關系,這個在現有的矯正設備里是如何確定上下輥的初始距離的?' {; Q2 Y; _9 \: Q" p4 t. L% ~

, f! f9 E  M$ G( ?' s問題2:多輥改少輥后,同樣能矯直,但是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是不是沒有把握的?如果達不到要求,像那些上下輥距離不能調整的矯正機是如何正常工作的?0 M; ]; w) g" T+ \) v  Y% Q
" c: G& ^4 x7 j3 ]
問題3:不知前輩對變輥距設計和等強度設計等新形式輥式矯正機應用情況有沒有了解?新設計是不是能達到減少斷軸縮短輥距等等預期目的?7 Y' T! l: ~; C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1-12-27 11:26
問題1:那么對應不同的不平度,上下輥的距離該有對應數據吧? 我看的資料上只有不平度的分類和矯正輥的布置形式掛鉤,找不到具體的對應關系,這個在現有的矯正設備里是如何確定上下輥的初始距離的?; a/ P3 L2 f3 ]* j6 D5 `
以過(超過)彎量使不平度加大,讓原板的變形加大,就不用再考慮原板不平量不同的問題。/ S. Z  d5 _5 r9 Q, Q6 Z: H
就以較大的初始距為之,無需想太多。(不搞論文,只求實用): K0 Q# t, e0 y8 D5 e/ [  R# Q
9 a; r& }/ I; ?, b3 {0 q5 Z
問題2:多輥改少輥后,同樣能矯直,但是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是不是沒有把握的?如果達不到要求,像那些上下輥距離不能調整的矯正機是如何正常工作的?
5 {) Y5 i# w% C! Y" G8 s9 s8 J往復多輥幾次總是可以的吧。雙輥就是這樣搞。# `  i. g) B& G# J
6 s) z; q( K$ ~+ T
問題3:不知前輩對變輥距設計和等強度設計等新形式輥式矯正機應用情況有沒有了解?新設計是不是能達到減少斷軸縮短輥距等等預期目的?
- R' n/ s6 I6 \神馬變輥距的,那只是將不同輥徑置放于一部機器里,前大后小的配置。大輥輪間距小不了,小輥輪間距大就效果下降,為保有矯直矯平的效果,肯定就會搞成不同的輥距咯。$ v( I5 }" Z1 z* l# [
斷軸的源于軸的疲勞,軸徑是需要校核的,當使用階梯軸時可以用當量直徑來簡化計算。
$ O" B2 X8 A* k5 L: A小輥輪可以采用多層支撐的方式達到強度提高的目的。' P" M2 j6 j' l* h0 H
+
* p$ S' C- t% E. l
作者: 沈石頭    時間: 2011-12-27 11:51
LIAOYAO 發表于 2011-12-27 11:26 . `" Y; _* Y' d7 _* X
問題1:那么對應不同的不平度,上下輥的距離該有對應數據吧? 我看的資料上只有不平度的分類和矯正輥的布置 ...
" `" W5 L6 A* N6 ~' H& Y9 F1 ~) k9 y
多謝前輩的答疑! 前兩條很給力,第三條我決定暫不采用新設計,沒有做過這個,步子跨太大沒有把握,第三點里的兩個概念是參考崔甫著的《矯直原理與矯直機械》,據說已經申請專利,就是不知道實際應用如何。
作者: qiaojieyun    時間: 2012-1-8 18:33
我只知道上下棍排的距離是在使用中根據板的平整度試出來的
作者: qiaojieyun    時間: 2012-1-12 21:51
同行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