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國貨的性價比很好,它原來差在服務! [打印本頁]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1-12-16 16:43
標題: 國貨的性價比很好,它原來差在服務!
最近接觸一些不同性質的采購,當然沒什么大件,刀具工裝之類的,發現國產的東西其實并非想象的那么差,單從使用壽命、效果來說,能到進口的80%基本沒什么問題。有些甚至完全超過了進口產品的質量。

也聽老師傅講,其實國產刀具并不比國外差,甚至要優于進口刀具,因為國外一些元素緊缺,所以合金類的很多是國內代工,帖國外牌子,也給我介紹了些給山特、瓦爾特代工的廠家。

但為什么國貨便宜到國外品牌的1/2,甚至1/10,都沒有人家銷量大呢?

CBN刀片,進口的歐美1000以上,日產也要300以上,國產的也就100左右。
還有剛詢的電磁盤,歐美10W,日本3W,國產6K。你說使用效果真能差這么多么?

國貨為什么不被人認可?洋品牌為什么就能賺錢?這除了真正產品的品質之外,還有更多因素在影響著吧?

分析有一點:
國外公司做技術支持做的很到位,一個電話,來好幾個技術人員,有培訓的,有解決車刀問題的,有解決銑刀問題的,有解決機床問題的,但國內刀具公司在這一塊就差很多了,賣出去了就萬事大吉,切削參數自己去試,也沒有人去問使用效果。

其實提出這一點,還是在想我們作為技術人員能為整個機械行業做些什么?

搞加工就是這樣,只選對的不選貴的。但是誰來負責選?是搞技術的!我們有責任來推國貨,來選對的而不是貴的。

作者: wxhsd    時間: 2011-12-16 16:51
就是做產品做服務的區別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1-12-16 17:15
本帖最后由 孤酒 于 2011-12-16 17:16 編輯

其實也在想,是否可以成立相關的技術咨詢公司,與刀具公司合作,推薦刀具并現場跟蹤使用效果,推薦最合適的產品,而非現在簡單的代理。因為看到社區刀具方面的高手很多,這種人只為一家服務太可惜了,應該為整個機械行業服務。

作者: 沈石頭    時間: 2011-12-16 17:16
  現在已經開始了的市場趨向就是賣服務勝于賣產品,也就是說服務占有商品價值的比例越來越大,其實這也是存在了很久的一種營銷策略:

主體產品價格低,但是附屬的易耗件和配套的升級維護維修服務費用高。我們固有的經營方式還是買賣一刀切,生意一次性完結,很少有后續的服務營銷。也就是我們為啥青睞品牌,因為質量靠得住,配套服務好。而山寨的特點就是沒有后續服務,既丟了責任也斷了財路。質量再好的東西都有損壞的幾率,一次性的產品對于機械行業來說傷不起,不光光是更換產品需要用錢,其中的誤工安全等因素帶來麻煩也是企業不愿意承擔的風險。

所以只能多花錢買進口貨,相當于買個放心買個平安。這跟向美國買軍火一樣,人家價格高為啥還有國家傻乎乎地買呢,因為這里有湯姆大叔開著航母做售后服務的承諾,也相當于變相地交保護費了。本行業的自立能力不強,市場讓進口貨侵占了,如此惡性循環必然是國貨市場的枯萎和行業人才的凋零,到時候再進口就任老外欺負了,落后不一定馬上挨打,但時時刻刻挨宰是肯定的。
作者: 安忍不動如大地    時間: 2011-12-16 17:21
那是因為價格里包含了服務,這是相互制約的,有人愿意買高價的國產貨么,因為覺得國內品牌服務不值錢。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1-12-16 17:30
這種技術咨詢要花錢的,用戶不接受的,人家寧可上社區咨詢。
如果是外國貨呢,用戶就接受了,為啥呢?相信人家有料,所以問題的關鍵是讓國人相信你的服務值得花錢去買。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1-12-16 18:21
wxhsd 發表于 2011-12-16 16:51
就是做產品做服務的區別

服務、信譽是很值錢的東西。講信譽講品質的公司,會將服務看做產品的一部分,并把這塊做好,因為這一塊是很花精力、花錢的。不在乎服務的公司,是由于內心的懶惰,是不會講信譽講品質的,即使講也是短期權益之計,當然他們也就不會喜歡服務了,于是喜歡說服務應該免費,用這手法為自己找借口,其實他們就是懶惰,沒有認真做事的心思和動力而已。
作者: 狙擊手    時間: 2011-12-16 18:58
拆了歐姆龍的鼠標 修理,按鈕的結構合理,且有防塵結構,彈片厚度比國產的厚,據說壽命是100萬次。
  連我這外行都能看出來,沒什么難度可言,國人做這玩意一點難度都沒有!
  但我修了一個假冒的 什么名牌鼠標的按鍵,彈片薄,灰塵厚,甚至像是有電弧燒傷,刮了刮,將彈片彎了彎,就修好了。
   但大家可以看看市面上這最簡單鼠標的價格,不難看出差距不是一點點!
    好質量也是一種服務!因為它 不要人去服務!
作者: 鹓雛    時間: 2011-12-16 22:53
不管怎樣,國貨不錯,還是個好消息,只要國人多支持慢慢的就會好起來的。
作者: 重慶杰軒    時間: 2011-12-16 23:25
998的話每次都是一語中的!
作者: 1stupidman    時間: 2011-12-17 02:39
主要是售后的成本太高了,售后每天光補助至少100.再加上交通和食宿,還有基本工資,許多企業養不起啊,沒辦法。本來設備利潤就不高,不像老外的設備那么貴。
作者: 5230    時間: 2011-12-17 10:04
兩把刀具的價格是1比2,加工量也是1比2,各位會選哪個?
作者: 真正的高手    時間: 2011-12-17 10:44
差的不是服務,是關鍵的核心技術,從國外買的部件,老外的售后更不現實,要返修必須返廠啊。老外做東西和國內不一樣的,尤其是高精度的,從計算,到多次的材料試驗,到分析,到工藝細節都有巨大的區別;從對要設計的東西的原理的理解上也更深入的多,有時比你需要用的人從使用的角度考慮的的透徹。
作者: zyf3565491    時間: 2011-12-17 13:40
本帖最后由 zyf3565491 于 2011-12-17 13:41 編輯

服務也是產品的一部份,沒有服務的產品不能稱之位真正的產品。國人只是看的沒有老外那么遠罷了。
作者: 不乖打PP    時間: 2011-12-17 15:17
售后服務成本太高,國內價格戰太厲害。去年我們公司的設備價格賣的很好有的比進口的還高,因為我們合同里售后服務的條款很詳細很周到。公司的售后工程師一年3分之2的時間都在外面維護設備。去年一個工藝工程師在海爾調了半年機,結果被海爾年薪10萬挖走了。今年呢又突然出了好多加山寨機器,十幾萬的設備被他們山寨成3萬多,搞得我們被迫降價一半,但是客戶量比去年大了很多。很多客戶首選我們設備。只是這降價一半,售后做的人心疼啊,一打電話說生產線停了就得連夜飛過去,這能賺幾個錢啊?
作者: 耶穌愛子    時間: 2011-12-17 16:46
我覺得大俠的前提不成立,如果國貨的性價比很好,我們絕對不用進口貨,現在是進口貨的性價比很好,所以采用進口貨。
作者: cvn_77    時間: 2011-12-17 19:38
我不同意利潤產生服務。要說利潤,電信,石油,電力,那個不是巨額利潤,誰說他們的服務好?
作者: 軸承軸承    時間: 2011-12-18 11:42
售后本來就是中國企業的一個軟肋
作者: 宋木林    時間: 2011-12-18 14:41
聽各位的高見,佩服,悲哀的循環啊
作者: 茂愚公移山    時間: 2011-12-18 14:59
是 啊,其實不管各行各業的人多盡點心。許多方面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作者: Mr.BāoZǐ    時間: 2011-12-18 15:40
一、國內價格惡性競爭、惡劣。目光短淺,鼠目寸光,曾聽一做機械的小老板說過一句沒腦的話:我現在研發的新機器,客戶可以使用8年,而且極少維修,可是我現做的機器,客戶三年就得換一臺,一年后的維修就漸漸多起來,還可以賺維修費。所以決定不做新機器推廣。。
二、媚外心理,國外的一切都是好的,其實現在很多國產的東西完全可以替換進口的,也許機械制造廠不介意,但他們的客戶會根據你的配備來給價,OK,導軌,德國的,齒條齒輪,德國的,系統,西門子的,伺服,德國的,那這個能賣個好價,做廣告也好做,假如相應的配置換成國產的、臺灣的,那這個價格和對工廠本身的廣告效應就會下降幾個檔次。你不得不承認,機械這個行業,對于外界來講,進口兩個字,就代表了高檔,德國這兩個字,就代表了極品。
三、潛規則,比如,價格競爭,同行相殘,對品質的要求是能用就行,某大項目,四個公司競標,某大型國企,體系龐大,標價1200萬,某大型民企,標價800萬,某小型機械廠,600萬,據說事前都已經談妥了這里還能給100萬回扣。

差的,不僅僅是服務,而是大環境的一種態度。

作者: xue000    時間: 2011-12-18 18:45
其實國產的東西耐用度還是差點,
但優點是價格便宜!

作者: dfy99    時間: 2011-12-18 21:07
其實差的不只是服務,別的行業不敢瞎說,就刀具而言,strider公司每年耗在材料和熱處理研究實驗上面的錢可以砸出一個國內比較不錯的小刀廠,再看看所謂的陽江貨,材料來路不正,熱處理工藝根本不用談,連噴漆都不均勻怎么競爭啊。
國內也有一些有遠見的人,積極的研究和實驗,夜以繼日的考慮工藝、結構、強度的合理性,他們的產品也有著不輸于國外的競爭力和不錯的發展前景。其實產品本沒有國界之分 ,只有用不用❤,肯不肯投入的區別。
作者: 懶得不要命    時間: 2012-1-7 22:01
我們沒人用心去做,說句不好聽的,好東西擺在這,你測繪一下,完全仿制行不行,我們的刀具材料很差嗎,不見得,依我看刀具好不好用,最關鍵是角度和槽型,這個不難吧,沒人去做,更不要說去總結和改進了。我切一個1.3寬的內槽,一盒國產刀片,30個角,切了1200個槽就全崩了,沒辦法,找朋友搞了一盒三特的,還沒用他的刀桿,用國產的內螺紋刀桿代替,一個角切了800個槽,沒崩,只是磨損,無語,老聽見人說國產刀具不好賣,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作者: qq641966607    時間: 2012-1-8 13:02
狙擊手 發表于 2011-12-16 18:58
拆了歐姆龍的鼠標 修理,按鈕的結構合理,且有防塵結構,彈片厚度比國產的厚,據說壽命是100萬次。
  連我 ...

你的話太偏見了,國產就沒有好的嗎?就沒有一直在努力的嗎?人家國外就真那么好?
作者: 狼822    時間: 2012-11-13 23:18
孤酒 發表于 2011-12-16 17:15
其實也在想,是否可以成立相關的技術咨詢公司,與刀具公司合作,推薦刀具并現場跟蹤使用效果,推薦最合適的 ...

支持  


作者: dolala999    時間: 2012-11-14 09:29
來看看了。。。
作者: 張華建    時間: 2015-4-10 21:02
國產Cbn真有那么便宜嗎,您能推薦一下嗎?

作者: az_smile    時間: 2015-4-10 21:56
我感覺做產品還是質量第一位,我們公司來了批模具,售后服務人員態度很好,也很熱情。可質量不過關,有一個模具還把下差做成了上差。國內的產品價格本來就賣不上去。性價比高的,售后服務還好的。這指定質量就有問題。有的公司NB哄哄的,但人家產品質量就是好,用著就是放心。
作者: 吟嘯徐行    時間: 2015-4-10 23:41
本帖最后由 吟嘯徐行 于 2015-4-10 23:56 編輯
真正的高手 發表于 2011-12-17 10:44
差的不是服務,是關鍵的核心技術,從國外買的部件,老外的售后更不現實,要返修必須返廠啊。老外做東西和國 ...

我是先日本三豐售后再轉銷售思瑞三坐標的,自認為還是了解一點的

內外服務的差距主要在于核心競爭力的差距。
國產賣100,核心進口80. 因為80的利潤動不了,于是大家拼20的利潤,不管廠家,銷售還是售后都很難受的,服務上不去
進口賣150,電路軟件等統統自己研發,就算協助廠占50,研發占50,還有50的利潤,可以很爽的養銷售和技術
在利潤未解決之前,不要寄希望國產比進口更好的服務,國內能做好服務的,價格肯定低不了,銷量肯定上不去。
未來30年,國內制造業都會被進口壓著打,國產要用微薄的利潤爭取一絲活路。


電子業對制造業要好一點,無論是PC,移動終端,通訊,芯片至少希望都看的見

作者: 紅仔008    時間: 2015-4-11 00:02
來看看
作者: 5ego    時間: 2019-1-5 22:22
cvn_77 發表于 2011-12-17 19:38
我不同意利潤產生服務。要說利潤,電信,石油,電力,那個不是巨額利潤,誰說他們的服務好?

經常給你停電了?你手機信號差?石油就不說了
作者: 12312348    時間: 2019-1-7 08:39
安忍不動如大地 發表于 2011-12-16 17:21
那是因為價格里包含了服務,這是相互制約的,有人愿意買高價的國產貨么,因為覺得國內品牌服務不值錢。

說白,都是資本運作的問題,沒錢,企業就支撐不了龐大的售后團隊,支撐不了龐大的團隊就提供不了優質服務,提供不了優質服務,就成就現在的一刀切現象。國家還是很窮,別太好高騖遠,一點一點走,不至于立馬倒閉。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