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往事如煙----三駕馬車研發的人力飛機 [打印本頁]

作者: 瀚海一沙    時間: 2011-10-14 09:28
標題: 往事如煙----三駕馬車研發的人力飛機
在2006-2008年,我們民間三人自費資金研發了國內2 T* n! U7 t* w
首架人力飛機。機長6米。翼展29米。重45KG。
  p+ h. ?: n: L6 _碳纖結構。第一架采用模型大力舵機控制方向和
( w6 X, j* }- Z升降舵面。/ x0 r) e" B8 u7 y6 a
& m6 N: a7 y: L& t5 f

作者: 瀚海一沙    時間: 2011-10-14 09:37
該人力飛機全部制作均在上海OXAI公司內完成" m2 ?+ ~  o& r! _2 x
主要召集者和投資人為毛一青,小菜和瀚沙( b" m+ \' ~+ X# o  b9 P+ P. }
參與了全部設計與制作。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1-10-14 09:38
技術上肯定沒有問題,70年代人力飛機就可以飛越英吉利海峽了,現在材料水平是那個年代的幾倍,
作者: 瀚海一沙    時間: 2011-10-14 09:46
是呵,以現在的科學水準做這樣的飛機,在資金保證, h: A# ?2 _. w4 B
的情況下是沒問題的,但一伙民間的模型愛好者能參與
. K" p5 I+ ~8 O投進去,孤芳自賞呵。% [3 y) R  {5 j, C
但愿國內有人能研發出人力直升機。{:soso_e100:}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1-10-14 10:13
瀚海一沙 發表于 2011-10-14 09:46
! K6 M% Z! u. y' |5 i是呵,以現在的科學水準做這樣的飛機,在資金保證; T/ Z4 j3 j: n& ^
的情況下是沒問題的,但一伙民間的模型愛好者能參與9 I- O& e9 F  {
投 ...

, T/ l$ I6 g$ N+ K- n阿拉玩碳纖維的,可以設計制造成型設備,阿拉玩到你這個水平,肯定可以,氣動布局這些是阿拉以前的專業,& E5 Z; {1 r( M% o  S  l

5 E$ G- B& j4 Q$ U! m% }直升機肯定不行,無數家伙論證過這個,主要是沒有辦法提供初始升力,人沒有那么大的功率比,這個幾乎是世界的共識,假如可以升起來,也許飛行是可以的,即所謂的‘璇翼效應’,關鍵是沒有辦法離開地面,這是問題所在,
/ ]9 b( z" [3 w9 u3 P2 _  F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1-10-14 10:15
有點意思,聽說有人正在研究人力汽車,我覺得這個比較有意義。如果通過一系列增速機構能夠放大人力傳遞的速度,時速達到100公里/小時,人還不太費力,這個很不錯,但是好像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作者: 20002009    時間: 2011-10-14 10:21
時速100KM/H的人力汽車,算過那個速度是的阻力嗎?人可以提供這樣的功率嗎?期待有人能回答。{:soso_e113:}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1-10-14 10:34
20002009 發表于 2011-10-14 10:21
4 V: Z  o4 `0 e! Q" Z! C8 X時速100KM/H的人力汽車,算過那個速度是的阻力嗎?人可以提供這樣的功率嗎?期待有人能回答。
5 g# ^* c) B' C
不可能的,阻力是平方關系,計算一下就知道了,立式可以到70,臥式可以到65,幾乎是極限了,立式無法對抗側風,到一個速度,不僅是阻力問題,側風問題是致命的,* A% J2 {9 q' _/ H$ w
而臥式的,不管是正布置還是反布置,都不行,正布置會飄,而反布置會增大壓力,平布置會導致不穩定,怎么都不行,
. t0 Q; s9 Q& m6 i, e+ Q# I3 a0 t  Z, p
以前考慮過超飛輪的問題,短期可以到110,但沒有實際價值,比賽可以用一下,, Y# `  P) D. w; L" b$ L9 f+ A

作者: 20002009    時間: 2011-10-14 10:37
2266998 發表于 2011-10-14 10:34 2 `4 i- `  m) l/ h* @, d
不可能的,阻力是平方關系,計算一下就知道了,立式可以到70,臥式可以到65,幾乎是極限了,立式無法對抗 ...

7 ?% r3 }! z" @1 V( x8 W3 R大俠果然厲害,長見識了。這輩子能像您經歷那么多東西就值了,不過阿拉有自知之名,混的比繪圖員好點就得了{:soso_e113:}* j3 i* \, h% B

作者: mp123abcdef    時間: 2011-11-19 22:13
自行車,呵呵?。。。。。。。。。。。。。。。?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機械手ZQ    時間: 2011-11-25 11:40
這種飛機在天上飛,受塔臺控制否? 別讓軍機給干下來了
作者: 虛谷子    時間: 2011-12-16 12:39
2266998 發表于 2011-10-14 10:13 * }' ]' v# p6 X; @& i+ p" x0 ~7 \8 U
阿拉玩碳纖維的,可以設計制造成型設備,阿拉玩到你這個水平,肯定可以,氣動布局這些是阿拉以前的專業, ...

% S5 Z9 c* J* _% ~爺,43年8月德國人就開是在VII型艇上裝備單人偵查用的FA-330直升機了,就是無動力的那種  u9 L5 W' E1 |" t, ~& Z* _( _
: u; U  q! o! l# Y7 J' ^: P
[attach]235288[/attach][attach]235287[/attach]
% o6 Q7 }9 y- _0 f/ }) _3 u, g" [2 `
9 K% J: X$ v( C4 `! y+ z哈哈: M1 a: [4 N; v+ ?

* h' f) j9 ]6 Z$ I  N
作者: 虛谷子    時間: 2011-12-16 12:40
不是問題解決不了,是人們太健忘了{:soso_e113:}
作者: 依樂    時間: 2011-12-16 13:03
{:soso_e102:}你飛了多遠阿- i) ?# `" T2 S. C- f, {

作者: 依樂    時間: 2011-12-16 13:03
也想去玩玩!{:soso_e113:}
作者: honyo2011    時間: 2011-12-16 17:15
我很喲撲興趣哦!
% [) {& u, r5 Z8 d& h不過,29米的翼展,看著可是一個大家伙哦!9 p8 |, B4 s: u. Z/ Q

作者: fangyu1987418    時間: 2011-12-20 16:42
不錯,至少做出來能飛走
作者: 飛翔的葉子    時間: 2011-12-23 11:45
才知道有這個論壇,感覺里邊的人都太強了,這架飛機的動力是來自人嗎?它是怎么通過增速減力機構來帶動前面那么大的槳葉,希望有人能幫我消除我的困惑!
作者: 瀚海一沙    時間: 2011-12-23 23:41
復18#:$ F4 U) k" Y# S# A8 a: D
人力飛機的動力經過1:5的速比尼龍鏈輪和鏈條帶動直徑3米槳葉產生拉力。+ L3 J* @3 \+ ^
27米翼展的機翼會在時速40公里時以上時產生120KG的升力。" P* L) z+ x" M: b& _! Z8 r8 a
該機曾在日本競賽時飛了500米以上的距離。(在海上)( P  f$ a- M$ Y; _( M6 I
關鍵是機構要輕,42KG的機重是難點。0 ^4 X" d& P$ g/ z
在現代技術下,這些已不是問題。對愛好的信仰,自身價值。勇于嘗試。外國能做到的,國人何不能。
作者: 瀚海一沙    時間: 2011-12-23 23:49
{:soso_e100:}有張試槳葉拉力用的車輛。
; X* \5 ~( j6 y' b4 x5 D; D
作者: 瀚海一沙    時間: 2011-12-24 00:01
復12#:+ e+ v3 f$ r( P% C6 O" s8 D
Fa330是一個旋翼風箏,使用旋翼原理飛行。??斯驹谛砘铏CFa-225基礎上產生了為德國海軍潛艇研制偵察直升機的念頭,即后來的Fa-330。這是一種非常小巧的直升機,旋翼直徑只有7.31米,在風洞試驗解決了一些技術問題后該機就開始大量生產。$ }- F8 D1 s" Q4 ?4 _, T
   第一批Fa-330早在1943年就跟隨德國海軍的Ⅳ型潛艇出海了。由潛水艇甲板上的絞盤用鋼纜牽曳,乘員一人,為潛水艇提供一個有效的觀察平臺。一共制造200架。機上的飛行員通過電話與潛水艇聯絡。觀察完畢,絞盤將Fa330拉回甲板。
8 r7 T  o, Q" K9 M$ S% ^    只有IX型U艇能夠達到在微風情況下拖帶Fa330起飛的水面速度,18節(33.3 kph or 20.7 mph)。Fa330用一根長300米
( ]1 |4 d, r8 V) X1 d(984 ft)的鋼纜和潛艇相連,在最大空速80 kph (50 mph,牽引速度加上風速)的情況下,可以升空到220 meters (722 ft)
% W2 h0 T. r! Y  w$ u2 a。在能見度良好的情況下,這個高度上,飛行員可以發現53 km (33 miles)以外的船只。如同風箏一樣,: U* z2 Q; P% K5 |6 J+ M
Fa 330能達到的高度,取決于空速,如果空速下降到50 kph (31 mph),其最大升空高度降為200 m (656 ft),5 M* B. v2 _0 p4 ]
觀測距離降為50 km (31 miles)。如果降到最低安全牽引速度35 kph (22 mph)的話,最大升空高度將只有100 m (328 ft)  E/ z- k8 j$ @* p8 U
# g8 o0 z  R5 {5 B" e  P) R7 u

作者: 探索12    時間: 2015-10-6 21:39
如何創造新的世界紀錄?
作者: 探索12    時間: 2015-10-6 21:47
滾刀魚 發表于 2011-10-14 10:15 & N5 X. s, t7 n8 j% E) i  \5 ?
有點意思,聽說有人正在研究人力汽車,我覺得這個比較有意義。如果通過一系列增速機構能夠放大人力傳遞的速 ...
$ k" d5 c" A1 x; W5 ~( p- m
我的方案有希望,還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 S. x% |* w( Z' X
作者: 探索12    時間: 2015-10-6 21:50
20002009 發表于 2011-10-14 10:21 ) G5 m" x9 e$ N6 d. s3 g# s
時速100KM/H的人力汽車,算過那個速度是的阻力嗎?人可以提供這樣的功率嗎?期待有人能回答。{:soso_e113:}

  }/ B5 Q  q* k人力自行車的世界紀錄是133。78公里每小時。
6 a, ~4 ]8 u8 [1 @' H  B/ p
作者: 瀚海一沙    時間: 2015-10-8 08:56
探索12 發表于 2015-10-6 21:50
! ]" B' W  ]3 `) C$ T* I! o人力自行車的世界紀錄是133。78公里每小時。

, b& B) H4 V( `7 m* |3 O今年33歲的加拿大人Todd Reichart,于今日在內華達創下了封閉臥式自行車的人力陸上極速記錄——85.17英里/小時(137.9km/h)。 一年一度的“世界人力驅動速度挑戰賽”吸引了全球無數探索腳踏式運動極限的人們,Reichart在AeroVelo工程團隊的幫助下,耗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才達成了這一目標。 2015-9-18.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