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中國高鐵真是“中國制造”? [打印本頁]

作者: 小白菜    時間: 2011-10-6 21:09
標題: 中國高鐵真是“中國制造”?

國將其高速鐵路贊譽為出自本土的民族驕傲:和其它任何一個國家的高鐵相比,中國的高速鐵路系統都速度更快、更為先進,它展示了卓越的中國技術。

然而,據記者看到的公司文件以及國內外十幾位接受采訪的鐵路行業高管透露,事實上,中國的高速鐵路網是利用進口零部件搭建而成的(這其中就包括防止列車碰撞的信號系統部件),國內工程師無法完全理解這些進口零部件的技術奧妙。

今年七月下旬一個電閃雷鳴的雨夜,兩列動車在東部城市溫州發生追尾,40人遇難,近200人受傷,這是全球最嚴重的高速客運列車事故之一。中國政府最初認為存在缺陷的信號系統和人為錯誤是造成事故的原因,最近又推遲了事故原因調查報告的公開發布日期。

此次事故的確切原因仍不確定,所以無法知道信號系統對事故的發生可能起到了何種作用(如果確實起了作用的話)。

對中國在其高鐵信號系統中使用外國技術的情況進行考察后可以明顯發現,國際上對中國的產業模式存在深深的不信任(這些產業模式包括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非常薄弱),這種狀況會使中國獲取先進技術的努力復雜化。

中國高速鐵路重要的信號系統由北京和利時集團(Hollysys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Ltd.)組裝。和利時集團是中國鐵道部指定的少數幾家負責組裝這一系統的企業之一。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和利時集團提供的某些信號系統中,那些被打上了和利時專有標簽的技術其實包含了日本日立公司(Hitachi Ltd.)按和利時的規格要求為其定制的電路系統。

上述知情人士說,問題在于日立公司向和利時出售零部件時沒有透露其內部工作原理,日立公司這么做是因為他們擔心中國技術人員可能會通過反向開發竊取日立的技術。日立公司高管說,這種“黑盒子”(black box)設計令其設備難以被復制,也難以被外人理解(比如在測試過程中)。

日立公司的一位高管說,像和利時這樣一家公司是如何在沒有深入了解我們專業技術知識的前提下將我們的設備融入一個更龐大安全信號系統中的,這仍然是一個謎。

相關報道
報道:中國逾80%在建鐵路項目緩建
中日高鐵技術爭議加劇
評論:中國高速鐵路之憂
專題:聚焦中國高鐵

鐵路信號系統是將數十種設備、電路和軟件集成在一起的復雜系統,它能幫助火車駕駛員和調度員保持列車的安全運行。當火車經過沿線各個“應答器傳輸模塊”(balise modules)時,有關這列火車位置和速度的信息就會被反饋給火車控制系統。北京和利時集團的聲明說,它向中國高速鐵路的信號控制系統提供了關鍵零部件,其中包括被稱作火車大腦的列車自動保護系統(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ATP)。據日立公司高管說,日立向和利時提供了ATP系統的一種主要零部件。

和利時未應記者的要求發表評論。今年七月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發生兩天后,和利時發表聲明證實,這兩輛相撞列車上都安裝了該公司色ATP系統。和利時說,該公司的零部件“運轉正常而良好”。

與此同時,中國另一家國有信號設備企業則發表聲明表示“歉意”,并保證會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這家企業也與外國公司進行合作,其大部分產品都提供給中國的高速鐵路項目。

中國預算資金接近3,000億美元的高速鐵路在京滬等大城市之間的運行時間已經可以對空中航班構成挑戰,北京到上海的距離大約相當于費城到亞特蘭大的旅程。中國高速列車的巡航速度據稱超過每小時350公里,堪稱“陸地飛行”,它預示中國未來有望被視為美國、歐盟和日本那樣能生產獨創性高價產品的國家。中國正在設計能與波音公司(Boeing Co.)相競爭的民用客機,以及能對東芝公司(Toshiba Corp.)旗下西屋電氣(Westinghouse Electric Co. )構成挑戰的核反應堆。中國已經在出口高速鐵路設備:本月它與格魯吉亞共和國達成了向后者出口火車機車的協議。

在不足七年的時間里,中國建成了規模比日本和德國用幾十年時間所建高速鐵路網還要大的高鐵網絡。中國計劃用15年時間建成總長近16,000公里、連接24個主要城市的高速鐵路網,這一計劃目前只完成了近一半。

鐵道部前部長劉志軍四年前宣稱:我們瞄準了世界一流的技術。在七月份動車追尾事故前幾個月,劉志軍被解職,此前中國共產黨指控他和其他幾名高級官員有腐敗行為。目前無法知曉劉志軍的下落。

在七月份的那場列車悲劇中,兩列動車在一場暴風雨中相撞在一起,一些車廂從高20米左右的高架橋上跌落到地面。這一事故使中國的高鐵項目蒙羞,中國一直宣傳自己的高鐵項目有先進的技術和注重安全的設計理念。中國國家雷電防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何金良七月份時說,中國鐵道部決定:在一些高速鐵路線上不安裝避雷針和避雷器,盡管中國的一個行業協會建議在大型基礎設施建筑上安裝防雷擊裝置。

鐵道部未應記者的要求發表評論。鐵道部已通過國有媒體和自己的網站強調了它對鐵路安全的關注。該部九月五日的一份聲明說,我們的干部們應該率先垂范,轉變工作方式,深入基層并努力解決問題。上周,在上海的兩列地鐵列車相撞后,中國政府重申了對交通安全的承諾。這次事故導致280多人受傷。據上海的地鐵運營機構說,造成此次撞車事故的原因是斷電導致行車信號中斷后出現了調度錯誤。


作者: 小白菜    時間: 2011-10-6 21:09
從高速鐵路項目啟動伊始,北京就把設備供應重任放在了包括和利時在內的本土企業而非外國企業肩上。和利時說,只有它和另外一家公司有資格向中國速度最快的列車提供某些信號技術。鐵道部的相關規定實際上禁止外國公司競標信號合同。

雖然和利時只是高鐵建設的新軍,但它已成為中國高鐵信號系統、電路和軟件的主要供應商。這些設備原本應該防止類似在溫州附近發生的那類撞車事故,因為信號系統在發現問題后應能讓列車自動停下來。

鐵路行業的管理人士說,將鐵路信號系統的各種零部件集成在一起是件很難的事,特別是以中國擴展其高速鐵路網那樣的高速度來完成這項工作更是難上加難。法國國家鐵路運營機構SNCF的技術創新主管安東尼(Marc Antoni)說,難題在于要把那些仍不能完全明白其奧妙的零部件組合成一個可以順暢運行的系統。SNCF是法國高鐵網絡TGV的運營商。

和利時曾經隸屬于中國電子工業部,它在上世紀90年代成為一家專注于“控制”技術的私營企業,這種技術可保持工廠流水線的順利運轉。和利時在列舉其在鐵路領域所取得成就的大事記中說,該公司在2005年贏得了其首個值得一提的高速鐵路信號系統供貨合同,中國正是從那一年前后開始了高速鐵路建設。

和利時一年后在一份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對高速鐵路信號設備業務對該公司的重要性做了淡化處理,它稱這項業務為其在工業控制領域的“亞核心”業務。在和利時2006年提交給SEC的那份300多頁文件中,只提及了高鐵信號業務一次,這份文件是和利時為通過成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在納斯達克上市而提交給SEC的,成立SPAC就是為了讓一家公司得以收購一家現有上市企業。和利時通過這種方式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2008年末,北京為了幫助中國經濟成功渡過全球經濟蕭條,加快了高速鐵路的建設進度。和利時在提供給美國監管機構的文件中,將自己描繪為“有能力”向鐵道部最高速線路提供信號系統的僅有兩家公司之一。

和利時此后成為中國的高科技寵兒,其首席財務長李沂宸(Peter Li)在2009年9月對分析師發表講話時說,鐵道部給和利時下達了將高鐵設備國產化的“非常明確任務”。當一名分析師問他是否害怕其他企業的競爭時,李沂宸說,一般而言,外國企業不被允許獨自競標中國的高速鐵路項目。

和利時的一份聲明說,僅在2010年,鐵道部就給了該公司價值超過1億美元的高速鐵路信號設備合同。和利時的收益報告顯示,在截至今年六月底的財政年度內,該公司的總收入為2.6284億美元。

鐵道部還撮合了和利時與其他公司的合作。據意大利主要的信號設備公司Ansaldo STS的發言人阿拉特里(Roberto Alatri)說,當該公司在華尋找業務立足點時,鐵道部暗示它應該與和利時結成合作伙伴。

和利時與Ansaldo組建的財團在2008年7月獲得了一份為“鄭西高鐵”設計、建造和維護信號控制系統的合同,價值9,700萬美元。全長459公里的鄭州至西安高速鐵路是中國當時速度最快的高鐵線路。這其中和利時拿到的業務價值2,200萬美元。

和利時與日立公司的合作關系要更長些。從2005年起,日立就向和利時提供高速鐵路信號系統的零部件。和利時說它也是從那年起開始從事高鐵信號系統業務的。雙方主要的合作領域是車載ATP系統,和利時的文件稱這一系統安裝在高鐵列車的車頭和車尾,為列車起到“最后一道安全防線”的作用。

日立在向和利時提供ATP系統零部件時“留了一手”。日立的兩位知情管理人士說,該公司采用了被業內稱作“黑盒子”的安全措施,沒有將所提供零部件的技術設計圖交給中方,從而隱藏了設計秘密。

“黑盒子”手法使得中方難以對設備進行反向開發。另據幾位熟悉外國公司在華這種做法的其他公司管理人士說,這種做法也使中國方面更加難以確定設備的具體故障。

日立一名高管說,向買家提供技術設計圖意味著,我們完全信賴拿到我們技術的買家,知道買家不會在其他市場上對我們構成競爭威脅。

日立公司也并不總是隱瞞其設計機密。這位高管說,當和其它地區的企業在同一個項目上展開合作時,日立公司在某些情況下會提供設計藍圖。

日立公司的高管說,它們與和利時集團簽訂的并非技術轉讓協議,日立公司只是按照和利時集團提供的規格要求為其制造零部件。如果雙方簽訂的是技術轉讓協議,那么日立公司將與和利時集團分享技術細節。日立公司說它提供了此類合同中常見的“有限”技術支持。

日立公司在東京總部的發言人紺野篤志(Atsushi Konno)說,該公司“對和利時集團的產品不予置評”,也無法就和利時利用日立的設備開發出何種最終產品提供任何信息。這位發言人證實日立向和利時提供了一些用于列載信號系統的設備,“也為這些零部件提供了技術解釋,因此我們相信和利時完全了解這些零部件。”

據常駐歐洲的一位曾參與此項工作的工程師透露,至少有一個包含和利時零部件的裝置安裝起來并不順利。和利時制造的一種在列車上使用的電腦(稱作“人機界面”,是ATP系統的組成部分)總是會失靈,顯示的是過時信息。

據這位工程師介紹,在對列車系統進行微調時發現技術故障并不罕見,但像中國這樣臨時湊合的卻不多見。為了避免取消通車儀式的尷尬,鐵路運營商決定在高鐵線路上開始客運服務,并指定一個人專門待在列車駕駛室內以確保計算機上時鐘的秒針繼續走動,從而確保整臺設備運轉正常。

這名工程師說,這是一個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隨機故障。他說這個問題后來被解決了。

阿爾斯通公司(Alstom SA)中國業務負責人普利康(Dominique Pouliquen)說,中國及其鐵路設備供應商仍然處于學習階段。普利康上周對一小批記者說,獲得技術之后你必須進行吸收──你需要掌握這項技術。對于中國來說,我認為所有問題在于能否吸收和完全掌握過去十年內獲得的全部技術。

阿爾斯通通過一家在華合資企業為今年七月發生動車追尾事故的那條鐵路線上的列車調度室提供硬件設備。普利康說,這家合資企業沒有提供任何中國政府聲稱可能存在缺陷的信號技術。

和利時集團首席執行長王常力今年八月在致股東的一封信中提到了在溫州發生的“悲劇性”事故,并重申了和利時的設備不是導致事故發生原因的觀點。中國最大的信號公司、總部位于北京的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通號)脫胎于中國鐵路系統內部。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后不久,中國通號的下屬單位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發布聲明對事故表示“悲傷”,并承諾會“肩負起我們的責任”。

中國通號沒有直接對事故發表評論,只是在8月23日發布一份聲明說,其55歲的集團總經理馬騁在接受事故調查人員約談期間突發心臟病死亡。

James T. Areddy發自上海 / Norihiko Shirouzu發自北京
作者: jucc    時間: 2011-10-6 22:12
中國的高鐵還要提嗎,那還叫高鐵嗎,我就怕有朝一日仍然可以用舊軌線,那一排排水泥墩成中國的“長城”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1-10-6 22:39
不明真相的群眾飄過

作者: chen_cjw    時間: 2011-10-6 23:49
路過。。。
悲哀!!!!!!
作者: copland    時間: 2012-3-1 14:08
高鐵本來就是日本、德國(歐洲)技術的雜種,是市場換技術的結果,你還真以為外國人會把好東西拿出來么?
作者: sxyxs13754    時間: 2012-3-1 15:04
連基礎的零部件都不能靜下心來做好,又怎能相信“中國將其高速鐵路贊譽為出自本土的民族驕傲:和其它任何一個國家的高鐵相比,中國的高速鐵路系統都速度更快、更為先進,它展示了卓越的中國技術”。
作者: bob_fang    時間: 2012-7-10 10:47
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真相,但是政府就是認為我們不知道,或者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但是就裝作認為我們不知道,然后在媒體上臉面不紅的大吹特吹,這種自欺欺人,是中國政府的特色。
作者: pmhpang007    時間: 2012-7-10 12:54
中國高鐵是否中國制造?行內人最清楚, 能否出來給我們講講?
作者: 淡定而去    時間: 2012-7-10 21:58
關鍵東西都靠買。
作者: guorui0115    時間: 2012-7-11 15:49
降速吧。要不還會出事。
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了才提速
作者: 673403940    時間: 2012-7-12 10:41
中國的高鐵屬于山寨貨,大事故已曝光了,小事故被隱藏瞞報了的不知有多少?才開通幾年時間,幾十條人命啊!血淋淋的教訓,鐵道部長居然還相信中國高鐵是“先進的安全的”。高鐵也成為兲朝的面子工程、吹B工程、山寨工程、豆腐渣工程;高鐵大躍進、浮夸風,再次出大事故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高鐵出了事故,竟然由鐵道部組織自己的人員來調查自己的事故原因,走過場而已,為什么不是由第三方機構出來調查?看看日本的東京新干線高鐵,自從上世紀60年代開通以來,50多年沒有出1條人命事故。
作者: 26℃的風    時間: 2012-7-22 15:16
中國高鐵悲催史
作者: 人生豪邁-jx    時間: 2012-7-23 11:55
我們這里就有干高鐵零件的,結果老板的職工辭職了,沒人會編數控程序了,找我干的,看高鐵也沒什么,一個幾十人的小廠,一臺水壓機,一臺數控銑,干的也不錯{:soso_e113:}
作者: boying006    時間: 2012-7-23 13:25
中國制造改為中國組裝調試比較確切一點。政府嘛,就喜歡吹點牛,大家都懂的。至于領導的水平,也就是清朝的水平。
作者: boying006    時間: 2012-7-23 15:17
boying006 發表于 2012-7-23 13:25
中國制造改為中國組裝調試比較確切一點。政府嘛,就喜歡吹點牛,大家都懂的。至于領導的水平,也就是清朝的 ...

清初還是不錯的,有乾隆嘛。現在連個小菲律賓也搞不定,黃巖島怕是真要黃了。釣魚島問題上,官方從來不鼓勵民眾“保釣”

作者: hzhfjpt    時間: 2012-8-29 13:23
大家都別感慨了,這才是當今中國賺錢的金光大道:背靠大樹,核心外包,做做面子,財源滾滾。大家就只能碗里撈食,混個溫飽
作者: 豫北的風    時間: 2012-8-29 18:02
俺在臺灣見的臺北到高雄的高鐵和大陸的一模一樣,據說是日本新干線和法國TGV的混血,2007年正式運營,也沒說自主知識產權。大陸的估計也不是吧。
臺灣高速鐵路(簡稱臺灣高鐵)是連結臺灣臺北市與高雄市兩市之間的高速鐵路系統,路線全長345公里。1998年啟動臺灣高速鐵路興建計劃。全線預定于2005年10月31日完工通車,但由于號志系統整合、試車進度大幅落后,延后一年多,全線已于2007年3月2日正式通車,設計運營時速300KM/H,臺北到高雄只需1個半鐘。 臺灣高鐵自通車以來,因為它的快捷、舒適,已經成為臺灣西部民眾往來的主要交通工具。  臺灣高速鐵路(簡稱臺灣高鐵)是連接臺灣省的臺北市與高雄市兩市之
高鐵容貌(6張)間的高速鐵路系統,貫通臺灣西海岸,以臺北為起點,經板橋、桃園、新竹、臺中、嘉義、臺南至高雄,共八個車站,全長345公里。高鐵采用日本新干線技術,最高運營速度315公里/小時。它的開通使往返臺北高雄兩市的時間縮短為1個半小時。 臺灣高鐵700T型列車臺灣高鐵采用日本新干線系統作為總體基礎(新干線系統首次向海外輸出,因此亦有稱臺灣高鐵為「臺灣新干線」者),不過在部分細部設計以及號志、機電系統方面則酌采歐洲規格。軌道方面比照一般高速鐵路新線標準,全線線以1435mm的標準軌距布設(與原有臺鐵路線的1067mm軌距不同);路線的最小曲線半徑為6250m,最大坡度則為35/1000,隧道斷面面積為90m。   · 臺灣高鐵700T型列車的設計參考新干線700系及500系列車。   · 加強車廂空調系統,針對臺灣夏季高溫潮濕的氣候。   · 因應速度需求和臺灣地形因素,加強牽引電動機的馬力和煞車功率。   · 采用比新干線更嚴格的防火設計。

作者: hoverin    時間: 2012-12-18 15:22
能組裝出高鐵還是不容易的
作者: 椰子123    時間: 2013-4-13 21:36
阿爾斯通不是生產 鍋爐的嗎
作者: 弓長張    時間: 2013-6-8 18:26
中國人為什么不能 靜下心來認真搞研究 而是相互抄襲 啊 怎么技術  當然了抄襲外國的中國沒有的技術還是可以的
作者: tolerare    時間: 2013-6-8 22:37
主要的東西還是國外的廠商提供的,比如說牽引電機由西門子,龐巴迪這些廠商提供,剎車制動系統由克諾爾這些廠商提供。但是從鐵科院了解的情況來看,國內對這些部件的要求蠻高的,所以西門子這些公司也是被折騰的挺慘。
作者: yifei8005    時間: 2013-6-9 11:12
拿來主義要不得
作者: 濫調絕世    時間: 2013-6-9 12:16
橫空出世,你信是完全自主。沒有技術的慢慢積累,能一步登天,還不是拿錢買的
作者: chenhui19881225    時間: 2013-7-14 10:31
很刻骨。。
作者: chenhui19881225    時間: 2013-7-14 10:40
不懂這些行業里的東西。。。
作者: 黃海是我    時間: 2013-8-2 10:52
雖然不懂,但是肯定不是中國制造!頂多中國組裝!為什么,常識呀!軸承垃圾,螺絲垃圾,摩托車發動機都造不好,再談電子方面,連個手機所有的芯片,都進口,電腦就更不用說了!
作者: 野嘉森    時間: 2013-8-7 22:11
還有阿爾斯通的東西。

作者: karlmayerdesign    時間: 2013-8-8 07:39
為中華之復興而出國留學!
作者: 拉普拉斯    時間: 2013-8-8 09:58
土建施工是我國 獨立完成(  中鐵+中交+中遂+中建 )
作者: iemequipment    時間: 2013-8-8 14:49
是不是中國制造,只有行業人知道
作者: wangqing1    時間: 2013-8-12 11:18
    我做為一個參與一種高鐵模具的加工者,我朋友是設計者,說個事實,高鐵模具的圖紙是買的,然后在略加改動,技術是德國和日本的,我們叫德國板和日本板,是日本60年代,德國40年代的技術。
   
    至于有關部門的吹牛的原因,無非是像政府要研發資金,邀功的手段而已,國家大量經費用于研究開發新產品,但是總是,科研單位通過抄襲,或是研究一堆外表美麗的廢品騙取國家錢財,用與促進房地產, 汽車等行業,及小三,吃吃喝喝等非主流行業的發展。
     李博士又換個車啊,是啊哈哈,你的啥時換啊,等經費下來的。
     跟他們喝酒時就是這些事,再不管我借電話,給33打。

     借鑒技術是好事,但在我國卻又變味了,成了他們謀利的手段,貪污腐敗何時誰人平?好總理何時歸?是否需要一把鐵掃把,清掃高層蛀蟲了?
    隨著大家文化素質提高,網絡的發展,政府你的迂民政策,是否漸漸失效了?政府是否希望中國人民一貫保持其麻木不仁的傳統美德,但當國家有難時,光靠命令是否能拯救危機?
   


作者: songfq    時間: 2013-8-15 11:12
從新聞報道說高鐵上哪個橡膠連接件,經過國內工程師研究發現該零件對安全、速度等等等有著極大的影響,就覺得特別扯淡。
作者: 筱羽    時間: 2013-8-16 23:05
把螺栓螺母做好了再談國產吧。
作者: ldf9766    時間: 2013-8-24 16:54
還非得把中國說得什么都不行大家才覺得心里舒坦嗎?
作者: Xysl    時間: 2013-8-24 22:58
不是說國內什么都不行,而是大家的聰明才智得不到發揮,在這個體制下,你能做的就是修補匠,混口飯吃。
說高鐵,不如說汽車工業,為什么汽車國產的不行?技術封鎖什么什么的都是假話,放開那個目錄限制,讓國內的企業自由競爭看看,這么大的市場,這么高的利潤,不怕造不出好東西來,那么多的零部件企業,活得好的,都是給國營企業配套的,要進入這個配套體系,不是你的質量不是你的價格,而是你的關系,所以,動力在哪里?用勁在哪個方向?做技術的,耐得不耐得住寂寞,這也是假話,你嘔心瀝血,絞盡腦汁,不眠不休,為了什么?利潤,是給你最好的證明,但在國內,你能從哪里得到認可?還好我們現在可以給世界各國打工了,所以還有口飯吃。說累了,下次再說…
作者: lmgx888    時間: 2013-8-28 11:01
拿來主義,能學好就行,就怕學不好
作者: woyaoxuexi    時間: 2013-9-4 16:32
32樓社友,有些東西知道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明說,大家都是明白人,說出來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作者: bobo364    時間: 2013-12-17 10:15
明白就好,何必說出來哪
作者: hilldong    時間: 2014-5-4 15:30
我很懷疑咱們如此快地掌握了這些技術。
作者: 自學成才DE    時間: 2014-7-10 06:47
傷心啊,不忑沒辦公室

作者: a272289255    時間: 2014-7-14 23:04
中國制造業的悲哀,中國人的悲哀。
作者: 天天喝水啊    時間: 2014-10-17 20:12
其實中國高鐵的一些零件還是有自己制造的,比如那個子彈頭,為什么日本人沒告你侵權人家的子彈頭,那是因為日本的子彈頭是靠焊接拼起來的,而中國的基本上差不多是直接整個沖出來的,上海的個水壓機好像是世界第二吧
作者: wind852    時間: 2014-10-17 22:50
看來完全的自主產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呀
作者: 風揚清    時間: 2015-2-27 15:08
輪對都是買的進口的,自己做的不過關
作者: 風清揚極客    時間: 2015-3-19 21:48
核心零部件不是的,但是進步可喜啊
作者: deng8839    時間: 2015-3-20 20:25
目前很多人都認為進口的總比國產的好。。。
作者: whb636918    時間: 2015-4-10 07:57
小日本好多技術是偷德國的、你聽說過德國偷過小鬼子技術嗎、咱家八幾年寶鋼一個技術工人研制的鋼樁地下等離子切管機不就讓日本人偷走的嗎。建武鋼時小鬼子不總往德國工地跑嗎、德國人是見一次、打一次日本鬼咋也沒  比  臉

作者: tzx898    時間: 2015-4-10 08:41
現在再來看這貼,發現很多黑中國的謠言不功自破了。
作者: 龍九禪師    時間: 2015-8-11 11:19
人生豪邁-jx 發表于 2012-7-23 11:55
我們這里就有干高鐵零件的,結果老板的職工辭職了,沒人會編數控程序了,找我干的,看高鐵也沒什么,一個幾 ...

你知道的太多了,會被請去喝茶的 ,當心啊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