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中國機器人的弱勢在哪里? [打印本頁]

作者: uuk    時間: 2011-10-3 14:26
標題: 中國機器人的弱勢在哪里?
各位前輩和同仁們,大家好!
( V  u7 E7 m# L* x. u5 c最近一直在想,我們國家的機器人到底差在哪里?是機械結構設計?加工制造?還是電氣控制呢?" \8 R$ [! H. h$ ?: K
為什么國內就沒有拿得出手的品牌可以和國際上的一些品牌如ABB,柯馬,發那科等一決高下?+ M( q9 ^4 h, g0 U) x- D* s$ r
不說和他們比有多強,至少可以在一些細分市場有相當的競爭力呀!7 L3 D/ G9 M! |& m. Y) Z' A- D& x# H* p
當然這也就引出又一個問題,我們國家的機械行業在哪些方面可以發力,做出有突破性的成績呢?而不一味的受制于人呢?
. r2 w1 `# K; [% o! z不知問題是否太過膚淺?見笑!
5 a7 j5 g$ e( k1 T; A$ s" {
作者: 螺旋線    時間: 2011-10-3 14:59
那里都弱,你說咋辦?- H6 u% s+ U7 m; @( U5 }
新松,圈錢套現了。
7 k* d$ c9 `. w! k% Q6 E凹凸慢,看看,都是老外的東西吧。
作者: uuk    時間: 2011-10-3 15:26
不好意思,這個帖子放錯地方了,希望老大能移到合適的欄目下!* G2 F3 U( z% B' z9 t1 N6 {3 U0 p# r
謝謝!
作者: zhongdong163    時間: 2011-10-3 17:57
傳感器。以前上課時,講機器人傳感器,曾搜集過這方面的資料
作者: uuk    時間: 2011-10-3 19:55
唉,傳感器國內也不行,電機也不行,控制也不行,加工也不行!
4 I5 ^3 i7 g+ o0 r3 U9 f. w2 U那,有什么行的,我們能做的呢?8 W0 ]+ b6 ~: q/ U$ B) p
看到國內企業基本上凡是和這個有關的,差不多都是有外資合作的背景!
6 f' S" M& b" L* A有點心涼,啥時候能做點什么!
作者: uuk    時間: 2011-10-3 20:08
希望998大俠和螺旋線大俠以及各位行業前輩高手能夠給像我這樣的外行分析一下目前的狀況,6 o  X! G+ y$ b/ ?7 j! x) z' z
像我這樣工作不久的,各方面的經驗和見識都遠不如各位前輩,有些事情或許看的有些太過簡單。
: Q/ g5 b) |  [8 d0 c/ h! C很想聽聽各位大俠的高見,畢竟這個行業也是一個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涉及面比較廣的行業!+ L- h1 A4 G4 |* O# J' Y! ~
還望各位能高談,闊論,不吝言詞!
作者: 黃海是我    時間: 2011-10-3 20:16
大環境在那呢,環境不改變,你啥也做不了!
作者: 蝕星    時間: 2011-10-3 21:01
貌似什么都不如國外啊…吾儕還應努力
作者: 海平面64    時間: 2011-10-3 21:17
基礎差。比如說液壓系統的O型密封圈就是個難題,不知道這近二十年時間解決了嗎?
作者: 老鄭bj    時間: 2011-10-3 21:40
差距不是一項兩項,是所有方面都有差距。比如數學,比如計算機程序,比如加工工藝,比如質量體系,比如營銷手段,比如專利數量……,機器人這個行業是集成度系統性非常強的行業,絕對不是說做一些零件,組合起來就是產品。
作者: ray1112    時間: 2011-10-3 23:19
話說機器人的性能指標是什么呢……
作者: myz9@163.com    時間: 2011-10-4 09:26
個人認為差距是在基礎方面的,特別是工程師包裹高等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基礎加工工藝,專業英語等各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不過關。
* g1 x8 r+ g" k+ R- {! d5 f這幾年的工作是我越來越覺得要做某些東西,經驗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知識平臺。要有一整套完備的基礎理論高等理論知識,設計東西是依靠計算,而不是靠經驗,感覺,領導的頭腦發熱。進來在工作之余也在嘗試這把看些基礎知識,把那些理論盡可能的用上。可能是天資有問題,看到一定的深度就不太懂了。但是就是這些使我感覺到巨大的不足,有時甚至不敢下手,感覺沒有理論依據。) `# W# a2 |" \- J' ?# m: w
敢問論壇里在理論知識上吃透了,有造詣的前輩,就目前的情況是繼續深入理論知識,還是憑借經驗
3 f  _& |: E* D% x: q
作者: 702082362    時間: 2011-10-4 09:31
問錯了應該問哪個方面還行。。。。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1-10-4 11:02
國情使然,還迷戀大俠呢啊!咳!執迷不悟啊!
) N8 W- ]# w- I現在不能說是機器人的差距,得說全行業的差距,就連最近吹噓的天宮,不也都是人家玩剩下的嗎?
! x3 U# O6 r8 z, \. P8 [9 i. H6 H這樣的差距已經產生,共同進步的今天,再也沒有超越的可能。
作者: uuk    時間: 2011-10-4 11:56
難道就不能單點突破嗎?
作者: yaoshenggang88    時間: 2011-10-4 12:08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能光講理論,中國機械人與日本相比是天淵之別。人家研發一個產品是通過反復計算、反復的做試驗、反復的求證,采取失效的后果模式分析,采用MSA測量分析再糾偏;最少一到二年,而我們呢?企業沒有提供這個資源平臺給你研究,而是1-3個月要求交貨,能做好嗎?這是一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是不講質量,偷工減料的瞎搞搞。什么質量體系,標準要求都是花錢買過來,不是真正的去實施或貫徹,就是認監委與質量監督機構只要有紅包,那個企業都是符合標準體系的。你說這樣的環境能研發出好的東西來嗎?設計開發人員認真一點就很不錯了。
作者: 702082362    時間: 2011-10-4 12:23
myz9@163.com 發表于 2011-10-4 09:26
$ S% D3 j8 a9 A. _1 @% Z個人認為差距是在基礎方面的,特別是工程師包裹高等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基礎加工工藝,專業英語等各 ...

5 j, T! T! h$ i& A% g% y這個在外表體現為造出來的機器人不如人。內在是理論基礎整個制度的原因。就像蘆筍一樣頭重腳輕根基淺。為什么外國的零件耐用?從原材料上說是材料經過了幾十年的自然時效處理自然比我們毛毛慥慥的急功近利的制造出來的零件耐用。核心問題制度的制定以及貫徹執行上。
- G4 _( ~3 f0 [/ B) U5 K% u! u
作者: 頭發甩甩    時間: 2011-10-4 13:01
看看教材上的公理和定理有幾個是國人的名字?- i0 c! m" i! q& F

作者: 小樓聽雨hn    時間: 2011-10-4 17:19
樓上的,你們都太崇洋媚外了,怎能如此貶低中國?在中國其實只有兩樣東西不行,其他的都行!這兩樣就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作者: oozero    時間: 2011-10-4 18:38
這個...沒法說清楚,總的說就是哪里都差,最根本的就是基礎研究領域
作者: 2008302766    時間: 2011-10-4 18:40
期待中國有朝一日站起來!
作者: hbhb59    時間: 2011-10-4 19:14
我們國家的機器人到底差在哪里?  哪里也不差,但不買你得。這是政治,十年后就改了,我的經歷體會!!!
作者: northcliff    時間: 2011-10-4 21:58
個人認為機器人的動力學分析就是個很大的難點,中國在這方面差的很遠,與此對應的控制就更糟糕了。
作者: joly888888    時間: 2011-10-4 21:58
差距不是一項兩項,是所有方面都有差距。
作者: wdaijiang    時間: 2011-10-4 22:24
     哎~  中國的機器人  什么都差啊~
作者: xuh3888    時間: 2011-10-4 22:56
各方面都有差別,結構設計、材料、加工制造、軟件等
作者: 互通有無    時間: 2011-10-5 10:11
中國的公務員行,房地產行,還有中石油,銀行都行。
作者: 古斯達夫    時間: 2011-10-5 10:41
中國自主設計能力不強,再加上即使設計沒有問題,但機器人是高端產品,需要非常精密,中國制造技術跟日本和歐美國家差距很大,生產不出精密零件,成本也會非常高。所以中國機器人很難和發達國家比。+ ~- w; C3 Z" U" z

作者: whb0712    時間: 2011-10-5 11:02
各方面都有差別,結構設計、材料、加工制造、軟件等,關鍵是心態積極向上!!!
作者: 2584067    時間: 2011-10-5 19: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onyo2011    時間: 2011-10-5 23:14
主要是沒有自己的東西!這個很可怕!小日本說是機器人方面很強,但是福島核電站事故中很多天之后才有機器人參與的報道,還是美國的。
作者: 鶴子鳴賢    時間: 2011-10-6 09:23
國家只重視GDP,只重視房地產,房地產綁架了一個國家所有的產業,機器人啊,一百年后我看也不能進入領先水平,官員都在貪腐,科研人員都在考察,評職稱,拿項目獎金,機器人不會有人重視的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1-10-6 11:20
中國的房地產可以啊!
作者: 御劍乘風    時間: 2011-10-6 11:45
是可以的相當。~· 我們小地方的房價,都趕無錫的均價了。。隨便修個路什么的,花的錢都是不敢想象的。9 k$ ~% d* K7 g* J# {+ S7 N
國家工程,都是拿著天價的材料單去提貨。~·  機器人,別想了。 人均收入這么低,不用人用什么機器人啊。
5 c" [7 s' a7 |* u0 j, z7 ^中國自動售貨機的行業都沒發展起來,還機器人呢。~!
作者: 廖三    時間: 2011-10-6 13:32
太多東西的基礎要補課了。
作者: jinzhao99    時間: 2011-10-6 13:43
公司做的機器,關鍵件都是國外的......
作者: 賀德利    時間: 2011-10-6 14:32
中國還需要努力啊    中國的工業和外國落后了好多年啊
作者: 引擎的節奏    時間: 2011-10-6 15:05
記得小時候讀過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傳”。總體來說,中國人的習慣就是差不多就行了,但是往往每樣差一點點加起來就會差很遠!
作者: 互動888    時間: 2011-10-6 16:50
我們中國的機器人發展實在是太慢了!
作者: oliver97    時間: 2011-10-6 19:59
國情所至,如果政府官換成德國人 ,中國貪官去打工1 T) I. t  N0 f
科學發展是有希望的
作者: mkfire    時間: 2011-10-7 10:39
聽老師講的咱們的機床不如人家,還有就是精度以及加工方法。
作者: 天行@健    時間: 2011-10-7 12:12
發展機器人的話~~確實有很多發面要學習,外國的高技術都不會給我們的~~還是得靠國人自己了~~而現在的狀況,確實難以把高科技的機械制造業捧起來~~
作者: xxxbill    時間: 2011-10-7 15:05
唉,什么都比不上別人啊,
作者: 時光.........    時間: 2011-10-7 19:00
高手           值得學習
作者: ziqi009    時間: 2011-10-7 20:22
基礎差,起步晚,技術壟斷,政府扶持力度小,競爭激烈,企業在這樣的環境下疲于奔命,哪有心思搞科研創新。只能慢慢來,急不得,
作者: 584736245    時間: 2011-10-7 22:08
國內也有做機器人的,政府也扶持了,但壟斷已經形成了,始終被人壓著,卡著脖子哦
作者: hengry    時間: 2011-10-7 22:38
結構上我認為還是機械制造的精度不行啊,機器人用的諧波和擺線針輪減速器你說我們自己也能設計,但那個能和日本的比啊,還不是靠進口啊。控制方面的驅動器我們也得進口啊,至于算法就不說了啊,我是新手,說的不足之處還望指點。
作者: 迷糊入行    時間: 2011-10-8 09:55
呵呵,我之前公司曾研發過噴油機器人,對這個問題略有感觸,個人認為:: V" a+ M& ~0 o* [8 e7 D3 J7 F- z

8 [  b' v1 O5 y! u6 `, J0 u首先,中國在此方面缺乏創意,即缺乏應用技術打破常規的創新能力人才。
6 ^: `8 ~3 L8 s( g第二,投入研發的項目管理方法落后以及對后續資源投入預算不足或條件不允許。0 m/ w8 S$ b! e4 v8 A' a, X7 {
第三,中國研發團隊組建往往忽略了工業設計人員的專業水平評估,工業產品的美感設計是另一專業領域。(例如:喬布斯的蘋果機外形、字體等都體現了產品的魅力。)
  c  p3 m0 M- R, l; r/ Y3 P第四,電氣、電子技術與機械組件的設計應用中,需要有遠見的專長能擅長統籌、整合,過程的質量控制中國企業也是短板。
' w9 C% S# y& n  B
/ S: }3 i% H$ M
作者: 包工頭    時間: 2011-10-8 11:46
應該是控制,芯片應該全是進口的,國產的用不成!
作者: 杞人憂天    時間: 2011-10-8 14:11
這是個很深層次的問題,表面上看,我們還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知識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真才是學者得不到真正尊重;等等、等等,造成了我們這個肌體不具備“造血機能”。
作者: qsls    時間: 2011-10-9 07:38
系統穩定性差,相應的軟件開發沒有到位,機械部分應該能夠做到
作者: wangjianju    時間: 2011-10-9 10:05
哎 國人制造確實不行  思想不行啊 光想賺錢呢!
作者: hzzxl8    時間: 2011-10-9 10:59
呵呵,過來客串一下……
作者: zangfan    時間: 2011-10-9 12:39
uuk 發表于 2011-10-3 19:55 8 E# i% v4 K( r+ Y3 w! v& A
唉,傳感器國內也不行,電機也不行,控制也不行,加工也不行!' q  Q  n* @6 g5 T  \" O
那,有什么行的,我們能做的呢?
, B/ N+ r* V% J  J; V) V0 q看到國內 ...

& ~; G* U: @/ q國內的機器人唯一行的就是價格了哈哈哈,為了生存只有打加工戰了,做的很好又有幾個相信呢,呵呵," z- r. i% a4 ~# m# D& s

作者: liutao1919    時間: 2011-10-9 16:23
哪個方面都沒有信心+ p! v! i* J$ S, V( l
ATM機每次都細心觀察,沒見有國產的
作者: 我愛機電一體化    時間: 2011-10-9 18:27
uuk 發表于 2011-10-3 20:08
$ B8 a) `5 R  m. }" ?希望998大俠和螺旋線大俠以及各位行業前輩高手能夠給像我這樣的外行分析一下目前的狀況,
! E. {9 O. P$ o, o  g" \像我這樣工作不久 ...

4 A' Y# f% }) m5 l9 n( A9 K: \1 d不是國人做不好。。。而是國人連好好做都沒好好做。。。基礎基準都差。。。更不要說其他的了。。。從下到上。。由上而下都輸混世。。。誒。。傷不起啊。。: g0 B0 C$ b6 ~

作者: 金繼勇    時間: 2011-10-10 09:48
國家只搞形式,不管內容;教授大多只為了錢在跑;企業只圖眼前利益不求長遠利益,不搞研究的理由很簡單要花很多錢還不一定有成果,外加沒有適合的人才。總之我們有太多的理由和借口不去搞科研的,因為差距很大、追趕很難、投資很多收益很少在我國當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只看金錢多少的時候,一切不能直接變成錢的東西都是不值錢的。
作者: -----    時間: 2011-10-10 13:43
可能還是軟件的問題啊,自動化程度不夠啊。
作者: 午子仙毫    時間: 2012-1-17 13:45
是啊,啥都不行啊,我看關鍵還是環境不行,老板把錢投房地產,馬上都可賺錢,誰搞研發啊,現在房地產沒有暴利,估計工控行業要出點東西了
作者: 喀秋莎    時間: 2012-1-18 09:50
螺旋線 發表于 2011-10-3 14:59
" ]# Q/ j; o" [: }3 _/ K那里都弱,你說咋辦?
; B  i$ V. v3 S: |新松,圈錢套現了。. G4 t" R" K  \0 q! ^, f7 C
凹凸慢,看看,都是老外的東西吧。
& ^+ g, V4 \0 U( s8 F3 [
同意!基礎的東西都做不好,更不要說這些高端的了!
! I+ b" N8 `6 J2 A; Z. m
作者: 靜待有緣人    時間: 2012-4-14 11:34
高端,國人正在努力
+ Z# a6 S  T3 a6 b. k$ ?
作者: crazypeanut    時間: 2012-4-14 17:08
我有一個同學就在一家公司搞機器人,他說他們做的很粗糙,都是毛估估,力學分析,控制方程統統沒有!!很多尺寸都是最終裝配時候配作!!
作者: 侯爵1314    時間: 2012-4-15 11:39
中國機器人雖然現在存在弱勢,主要集中在
作者: 侯爵1314    時間: 2012-4-15 11:40
樓主的帖子怎么樣?趕緊試試這里的快速回復給樓主點評論吧:
作者: 永光貓熊    時間: 2012-4-15 17:48
核心搞不好!!!!!!!9 z6 B4 Y% z6 g- e1 |" z8 n" t9 I1 f

作者: ntliubo    時間: 2012-4-16 10:09
難點很多,能做出來,但和國外的產品沒有競爭力
作者: Mr.BāoZǐ    時間: 2012-4-16 10:27
其實 差距就是那0.0幾毫米.品牌的形成首要是品質: c* k% u- e' j5 F8 D
中國制造與Made in 鬼子 的差距其實就在那0.0幾毫米
* y8 @- @* a' L5 y: s4 M機械加工上,我們經常認為,差不多就好了,從來不去執著那0.0幾毫米- Q& K. J+ Z4 k/ |2 @/ R
機加工的0.0幾毫米這個問題解決不了
, j; w8 s. E! J; U再通過電控系統等等等等的各有0.0幾
' A. w$ k, W4 q# ^7 ]; S那出來的產品就不是0.0幾毫米了2 c) p( @8 c& D) v9 N: U
當國人什么時候開始執著于一切的0.0幾的時候9 u: y1 _5 B) |, n3 ~0 \
我相信! D% S' k! I0 X8 N
品牌應該很快就要出來了
作者: honyo2011    時間: 2012-4-16 11:31
這個問題問得好啊!那些所謂的人才、精英們請回答!!
作者: 何林1008    時間: 2012-4-16 12:04
革命未徹底                    
作者: gziitw    時間: 2012-4-19 16:51
RV減速器,每個關節一個,每個都在一萬元以上,國內尚無一家可配套。
作者: jkh1119    時間: 2012-4-19 20:54
以后會好的,慢慢來嗎/{:soso_e113:}
作者: 林夕想    時間: 2012-4-21 20:54
機構的精度,控制系統。
作者: wuguangzhe11    時間: 2012-5-31 17:52
加工、傳感器、組裝、電機、控制系統,統統不行的
作者: 伺服驅動器    時間: 2012-6-10 09:52
我就是做伺服驅動器的。機器人電機就是伺服驅動。目前國產驅動器絕對用不了呀。技術差距呀。
作者: wangnanxiang    時間: 2012-7-11 14:24
制度問題,我不覺得是中國人笨
作者: jachee    時間: 2012-7-14 11:03
整體都落后..基礎設施好的話,,應該有得一拼
% D" {1 Q9 y$ G7 q5 ~" p) k
作者: jun0801005    時間: 2012-7-31 17:03
差在基礎,差在態度
作者: pmhpang007    時間: 2012-8-1 08:45
因為什么都差, 所以上升空間很大哦
作者: noY/ty    時間: 2012-8-1 14:41
弱勢?機器人技術在國內已經很成熟了,問題是國家的政策導向和市場的分水嶺還沒有到達產業化,畢竟在中國勞動力還是比較便宜的,國外的機器人進口全部零關稅,國內的機器人在制造過程中核心零部件都是要從國外采購,這些零部件的關稅不低啊,綜合下來價格優勢無法體現出來,所以目前還是國外品牌的機器人在大行其道,大家有去整車廠參觀過么,奇瑞的白車身焊接用的是他們自己的機器人,一汽的白車身焊接用的是新松自己的機器人,機器人已然成為了標準件,沒有什么神秘的技術高度,前一陣媒體說的水下機器人就是中船重工和新松機器人聯合開發的,我們的技術不輸國外,只是政策導向現在不適于去批量化生產,如果有一天國外機器人取消零關稅,而國內大部分企業不堪勞動力成本的快速增加,或許國產機器人的春天就來了。
作者: 木木多多    時間: 2012-8-4 11:52
差距不是一項兩項,是所有方面都有差距。8 s! n8 W- d) ]' J$ ?0 S. }) @

作者: 雷璐明    時間: 2012-8-4 17:38
聽剛才各位大佬的發言,讓我知道不是我們很弱,而是對方太強大。我想只要每個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做到完美,就OK啦!
作者: 廣而學之    時間: 2012-8-5 15:22
基礎工業
作者: lufeiliubai    時間: 2012-8-5 19:49
我的夢
作者: 自由孤行    時間: 2012-8-6 12:51
不要總說自己不行,要說暫時不行。也不要說中國與外國,要說中國與發達國家。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在于什么國民劣根性,人性都是有弱點的,追求利益一點都沒錯,差別在于發達國家有健全的體制來約束人的弱點,制度讓這些想賺錢,想過好日子的想法能夠用來促進發展,而中國的制度是用來滿足少數擁有權利的人的欲望。
作者: 惜燕    時間: 2012-8-6 15:16
老鄭bj 發表于 2011-10-3 21:40
/ s( i1 p( t) X差距不是一項兩項,是所有方面都有差距。比如數學,比如計算機程序,比如加工工藝,比如質量體系,比如營銷 ...
, q8 E- t1 y0 V$ f
中國還是需要多重視培養專業人才( E, u7 k1 q3 L

1 Y- U6 w. `) P- s: Q& Y$ P+ m
作者: bgg588    時間: 2012-8-6 21:51
核心部件都依靠進口,這就是最大的弱勢.
作者: 原諒我今天    時間: 2012-8-6 22:14
海平面64 發表于 2011-10-3 21:17
- Y' S& N# K; _7 Y; c基礎差。比如說液壓系統的O型密封圈就是個難題,不知道這近二十年時間解決了嗎?
9 R: V9 F  j& _5 e
大家都坐等環境改變,環境怎么可能改變呢?從改變自己做起,踏踏實實做事吧。
作者: huawei-hw    時間: 2012-8-8 10:24
期待國產的機器人能早日強大起來。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2-8-10 22:07
我覺得主要是電控和傳感器部分,個別精密小件的加工精度也差一些。
作者: 林霸赫    時間: 2012-8-11 07:06
中國機器人的弱勢在哪里?沒有發揮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
作者: 總愛咬指甲    時間: 2012-8-11 11:18
呵呵,富士康會買嗎?
作者: Whatsthelife    時間: 2012-8-14 16:55
不是這行的目前,但是有意進入
作者: uuk    時間: 2012-8-19 11:49
總愛咬指甲 發表于 2012-8-11 11:18 " h# j, Z7 r5 S2 J+ F7 e% M
呵呵,富士康會買嗎?
  h4 c. ~' r2 H3 f* _& b
富士康不是要自己造機器人了嘛!{:soso_e113:}
作者: luohuaifeng    時間: 2012-9-24 22:45
國內商人都掉錢里了.才不會去關心這些東西呢!
作者: ywf123    時間: 2012-9-25 12:04
機械機械部分,中國制造還是沒問題,很多機械手臂,底座等等,都是在我們這里附近加工成型的,我們缺少的軟件,國人基本上對軟體不買單的,所以大家都失去了開發的興趣,機械手的關鍵還是控制系統,也是他的核心技術,
作者: ywf123    時間: 2012-9-25 12:09
機械手的機械部分應該沒什么大問題,國人能制造出來,但是整合的能力的不夠,關鍵的軟件控制,是核心問題,也是技術的關鍵,國人對軟體基本上很少人會買單,所以也失去了開發的興趣,導致現在只能依托進口的局面,就是算是開發出來了,成本和可靠性都不高,所以導致和國外的差距
作者: 長江漂流    時間: 2012-9-26 16:30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把每個細節做好,肯定有進步。
作者: northcliff    時間: 2012-10-8 13:46
我覺得比老外差在算法上面,也就是控制部分。在一些機器人的外企,如ABB,機器人機械部分的圖紙都沒有限制的,可以自由下載。但是,控制算法上是絕對保密的。ABB中國研發中心剛開發的一款機器人,中國把機器人加工出來了,但是動不起來或是動的不好,要送到瑞典去調試,因為核心的算法,瑞典那面的研發是不會發給中國的。調試好后發回中國,以后的控制部分就不變了,要是有任何變動,這面要有足夠的理由,那面才會派人過來,給修改,而且這面看不到。所以,主體做的再好也不行,因為沒有靈魂。中國缺的就是這個靈魂。還有一點想說的就是,中國的那些所謂的機器人學者們成天發論文,發明什么控制算法了,怎么提高控制精度了,反正就是沒看到用到機器人里。弄點學術垃圾,完成年度的論文業績。暈死了,不知道什么時候,中國的機器人能有自己的靈魂。
作者: yuanpengcad    時間: 2012-10-8 16:48
同意樓上說的,我想和雕刻機差不多吧
作者: 13689889432    時間: 2012-10-8 19:19
中國基礎沒打好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