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工作中的發現和思考,愛動腦筋的人專題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1-7-4 08:51
標題: 工作中的發現和思考,愛動腦筋的人專題
正確地提出問題就是成功的一半!我始終相信這句話。
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任重道遠,設備制造處在上游,面臨很多要解決的問題,有的是技術難題,有的是管理或體制之類的問題。

抽象地空洞地談論沒什么意思,而且也看不出真正的高手,如果我們大家都從自己的實際工作中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就顯得很具體。技術問題最好有圖(上圖的話要用下面的“高級回復”,在編輯器上有圖片按鈕,點擊后上傳圖片即可)。所謂體制問題不要一下子就上升到什么劣根性之類,這樣讓人摸不著頭腦,所以也要很具體地講你到底觀察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歸根到底就是要具體,不要扯遠。一扯遠整個主題就跑了,不便于討論。

只要你能正確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就說明你是個有前途的人。假如你整天上班工作,什么難題也沒有,技術上看不到問題,管理上也看不到問題,那說明你眼睛和腦子太懶了。首先從自己熟悉的企業里找問題,包括自己供職的企業或者合作伙伴,然后再放眼行業。

有保密的地方可以省略或大概描述,可以公開的地方最好具體精確。如果是一般性的技術問題請發到技術欄目,此主題是列出比較帶有普遍性的較為重大的問題。

好帖就等著加分吧

作者: gziitw    時間: 2011-7-4 09:26
支持!匯集社友的親身感受,及時、準確地把握行業和國家的走向,對社友做事和抉擇大有裨益。
作者: 51機械動畫    時間: 2011-7-4 09:56
機械社區人氣非常高,但是每次我想找點資料圖紙,卻比較難,很多論壇鼓勵上傳好的圖紙,我好幾次在機械社區上下載的圖紙,基本上平立剖三個面都對不上,也希望站長能引起這方面的重視。
如果不是誠心發圖紙,干脆就不要發了,還有詢問和諧號圖紙,有網友發輛卡車的圖紙,這種行為其實就該扣分。
機械社區應該是個很專業很嚴肅的論壇。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1-7-4 11:49
個人的感覺,在我國制造業的設計人員的素質應該沒有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常在社區出現的這些人。

現在說的不是感覺問題,而是實質上的情況,設備的加工精度沒有被落實,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很難以正確的去驗證問題原因,包括去做特性要因圖分析也難得到有效的改善方案。

俺在沖床機械上就很深刻的感受精度這項帶來的差異,日本機一部要賣150萬,臺灣機賣80萬,國產機40萬。而對于模具生產,使用研修壽命和價格成正比,機械本身的精度壽命也成正比。這就是實質上的差異,更可笑的事是這些機械可能都是在大陸生產組裝的。

個人的看法是把精度給落實先,再逐一去驗證設計上的缺失。至于原材料問題那路太漫長,不是俺們在這里侃侃就能改善,就先不談這段。要落實精度就得先從思維改變,要能有效去執行就得讓自己有拍板權。



作者: anye    時間: 2011-7-4 22:12
本帖最后由 anye 于 2011-7-4 22:23 編輯



作者: topnqy    時間: 2011-7-4 22:13
汽車發動機機加工線的CNC(加工中心),現在基本上是被美、歐、日壟斷。中國的汽車行業暫時處于一個拐點上,但相比歐美發達國家,仍有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國產CNC這個時候不積極加入這個正營的競爭,將來幾乎是沒有機會了。希望國產設備通過參與汽車行業設備的競爭,逐步提高行業的整合能力,培育一批本土的零部件供應商。
  現在是歐美的汽車公司配套歐美的設備,日韓的配套日韓供應商,而中國汽車公司卻是配套歐美日韓。啥時候中國的制造業也能成氣候,形成一大批重量級的配套。
作者: 生而為贏    時間: 2011-7-4 22:51
最近發現具體的技術討論帖特少了,還是希望各個版主努力將各個版塊的技術討論火起來!
作者: 往事隨風蕭    時間: 2011-7-4 23:18
各位同仁加油啊,理想一定會實現的

作者: 快樂的海綿    時間: 2011-7-5 09:49
我來說一點吧,剛剛發生的。我在公司算是做技術的,然后今天收到銷售部大區經理的通知。

我們公司完全是銷售指導一切的,所有問題皆以銷售為準。所謂上市公司,其實都是家族式管理,各種關系錯綜復雜,大家都在研究其中奧妙,拉上高層關系就一路綠燈;得罪了某些不知道誰誰的親戚之類的就要被整死。



(, 下載次數: 124)

作者: oscar30000    時間: 2011-7-5 13:11
提問或者回答有四個境界:
一.不知所云的提問;
二.能比較詳細的表達工況;
三.在提問題之前自己先試著解答,其實這種不是提問而是在尋找不同的聲音;
四.隨著您人生經歷的豐富,看待問題并不拘泥于問題,回答問題并不局限于問題本身,面對事物能夠侃侃而談,能神游天下,基本上說的話能夠讓人獲益匪淺,但這種人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了。

所以我們盡量做到第二個層次,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作者: 老屈    時間: 2011-7-6 16:38
也許是基于公司機密的考慮。
作者: kxyx01    時間: 2011-7-9 11:10
我加入社區也沒多久,社區里面的高手前輩眾多,但我發現有一個問題比較嚴重,就是灌水的情況特別嚴重,甚至有發廣告的,有些帖子主要是技術討論,無用的灌水毫無意義。
作者: xintianyou1314    時間: 2011-7-12 02:34
恩,大家都說說遇到的實質性問題,一起討論,共同學習和提高,最近感覺人少多了,都積極參與,自己先頂起來。
作者: 火焰    時間: 2011-7-12 13:30
本帖最后由 火焰 于 2011-7-12 13:31 編輯

因為工作關系,近期學習點設計時如何注意安全問題方面的知識。以往設計小家電產品時有各類國內外標準可以參考和約束設計,但非標這塊,安全方面、人機關系分配方面全憑設計者為使用者能考慮的程度,覺得很需要互相探討學習。
作者: 當當當    時間: 2011-7-12 13:56
好多技術問題,都是些常見的在不斷重復。復雜點的,或是不常用的,基本無帖/無解。
作者: flowertree    時間: 2011-7-14 17:23
     ,前陣子看到一篇文章說,中國人慣于相輕:學理的看不起學文的,學文的看不起學理的,年長的看不起年輕的,沒資歷,年輕的看不起年老的,太死板...說得有一定的道理。所謂問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希望在咱們這個圈子里,大家能摒棄偏見,暢所欲言,為我們自己營造一片自由的天空,您說呢!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1-7-17 11:38
回復 flowertree 的帖子

這一點應該向娛樂圈學習。
人家都互相捧,其實沒什么內容。
技術人員,大多互相掐,讓人看著難受。

作者: wf2002love    時間: 2011-7-22 14:32
臺灣的設備做汽車配件是卓卓有余的
作者: song850826    時間: 2011-7-23 09:19
感覺中國的制造企業,暫時沒有打出自己的品牌,機械行業更是這樣。。
作者: bjyrh    時間: 2011-7-26 10:31
本帖最后由 bjyrh 于 2011-7-26 10:33 編輯

我不是專業技術,在銷售宣傳過程中,接觸到了很多行業的客戶,感觸最深的是接觸到了專業造假客戶。太可怕了,在中國,不知有多少個行業以造假為生,他們的產品直接滲入鋼鐵、煤炭等行業,最后影響的是整體的產品質量下降,這種劣質產品在灰色收入的推動下,又冠冕堂皇的被賣出去。因此,中國層出不窮的質量危機、危險事件的發生是順利成章的。最可怕的是造假行業的人鬼迷心竅,不知悔改,理直氣壯的造假、摻假,還說,中國這么大,輪到誰倒霉,假貨也輪不到自己頭上。
作者: wangyuetuan    時間: 2011-7-28 17:03
現在整個國家和國民都處在躁動期,好象我們國家已經復興了,一切都在趕和超了。連我們堅守了11年實業經營的老板,也開始轉投房地產了。如此下去,實業興國,實業強國,將很難走下去。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1-7-28 17:15
wangyuetuan 發表于 2011-7-28 17:03
現在整個國家和國民都處在躁動期,好象我們國家已經復興了,一切都在趕和超了。連我們堅守了11年實業經營的 ...

炒作的東西很快會煙消云散,世界上哪個國家都不能靠炒作過日子,就連美國也做不到。人需要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炒作什么也提供不了,只能在投機者之間實現再分配。中國的炒作根本上還是因為通貨膨脹,這個東西很壞。通脹的原因就是國家亂貸款,亂投資,或者頭腦發熱追求一時的政績想搞快一點。德國在二戰后吃了通脹的虧,后來不管怎么樣都不搞通脹。

作者: qq593276766    時間: 2011-7-29 10:35
有時不是沒發現問題,是你發現的問題越多,你要做的就越多,更得不到回報。有的企業里招個大學生來搞工程師,技術問題都做不了,只會推卸,更有時維修工都能解決的問題,工程師拿著高工資去說難搞搞不好。作為基層做事的人你能發現問題,能解決問題又怎樣,別人看不起是你的學歷,說話沒權威,別人不接受。提再多問題,能解決再多問題都沒回報,不如不提,只要發現問題,又能解決問題,也要等到自己拿到回報再去提問題,我們公司的設備主管做到工廠經理才把他以前發現的問題提出并解決,把生產效率翻倍,他得到了老板的肯定。
我覺得該自己提再提,不該提剛不要提。
作者: 白云飛雨建虹橋    時間: 2011-7-29 23:09
        設備的開發中,做出能用的機器很常見,能做到穩定使用的卻很難得。比方說:機器的良率達到90%不會太難,但要達到97.5%以上就難了。
作者: wangguichao    時間: 2011-8-2 23:09
很期待有實實在在的技術帖子討論
作者: longfellow    時間: 2011-8-4 21:15
論壇很好,現在像這樣能看到點技術東西的論壇太少了。
感覺現在中國的學術腐敗貽害太深。沒有人靜下心來鉆研東西
作者: 小樓聽雨hn    時間: 2011-8-4 22:10
我目前在一家小軋鋼廠做車工,  說來就能氣死人。調機的大師傅估計是以前在國有廠打雜的,水平真不敢恭維。調不順了就說軋輥沒車好,  卻還是被老板當成了活寶。機修工就一個,  以前是砌墻的,   裝軸承(不加熱)放進去就行,放不進,說你不會車。
除此之外的主要人員包括管理,  電工等都是老板的親戚,   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至于工作經驗,  不說大家也明白。反正哪里出故障了,就一致決定是車工沒車好的原因。可就是這么一個小廠,已經弄了七八年(當然,建廠時的功臣已經全部趕走了,我也是后來者)。老板還賺了個不亦樂乎。在中國,  不知還有多少這樣的山寨工廠,  說句實話:我看不到它能有什么發展前景。

作者: wangyuetuan    時間: 2011-8-12 16:31
最近工作特別忙,沒有時間來論壇.上次發一點個人小感嘆,沒想到引起大家的關注.在這里就多說一點吧.我們工廠從97年開廠,初期為華為,中興做機箱,機柜來圖加工.到03年因為工廠規模太小,技術,設備跟不上被拋棄.老板也下了決心在深圳比較偏的一個鎮租了獨棟廠房,購買了一批進口設備.招聘了大批技術人才.以期改進技術,提升品質,最終贏得市場.但事與愿違,當時整個市場低迷,行業亂象叢生,客戶失去容易,回來難.記得當時,我有100天沒拿到工資的記錄.每月要帳的供應商是排著隊來罵陣.老板也跟我們天天吃方便面.那時起我們就痛下決心,以高技術,高品質,低成本立足市場.那三年,真是道不盡的辛苦.可也就是那三年的勵精圖治,我們贏得行業的贊譽.一套機柜從出圖到烤漆包裝2天完成,一套30多個零件的工控機箱24小時交貨.當時連客戶都呆了.我們工程人員與現場技術人員經常為了趕樣品通宵的做.精細的做.不敢有一絲馬虎.
  2006年,工廠業務迅速增長,工廠規模也開始擴大,因為公司一直秉承嚴格的品質控制和在技術上的監守.公司聲譽在業界非常好.這使我們在08年金融危機中未受到任何影響.但從09年起公司大規模的購入設備,在其他城市開始圈地.而相反技術改善,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投入基本停止.我們一直在吃老本,雖然從表面來看,公司的業績非常好看,但成本高漲,產品質量問題突出,中低端人才流失嚴重,工程師斷層等等問題已經嚴重的捆擾企業發展.我們的大客戶已經發出警告.但老板沉浸在地產所輕易帶來的效益中,而無暇顧及了.
  想想動車事故,想想那么多的食品安全問題,我想是不是因為我們走的太快而亂了步伐.
  從我內心來講我非常懷念那三年艱苦的日子,我們雖然清貧,但我們有理想,我們希望通過優質的產品體現我們的價值.我們不會想著減少模板厚度,加工方式來降低成本,更不敢在產品材料上動手腳.但看看現在.......!
  做技術,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親手做個不良品,然后還要找理由讓客戶相信他是個良品!
作者: 前景錢    時間: 2011-8-22 14:45
現在沒有人把這個行業做為一個人生目標了,大部分都是為了混飯吃。
作者: honyo2011    時間: 2011-8-22 16:55
非常支持樓主的想法!我們中國人絕不缺少智慧,但是現在我們的智慧在被人牽著鼻子!不打破這個情況,我們永遠不可能趕超歐美強國!
作者: honyo2011    時間: 2011-8-23 09:56
工作接近30年了,回想起來所謂的發現還真是不少,今天先發出一個:看成熟的產品,你會發現有些事設計師的創意為主導的,而有些則是以現場工人師傅的處理為主導的。比如自行車的變速器,在80年代末曇花一現的內變速或者飛輪自動變速是設計師的主意,而現在流行的外變速齒盤形式就是工人的主意。大家評論評論吧!
作者: nic_520    時間: 2011-8-23 16:42
很多地方上不了一個臺階,一是精度,二是材料,三是人禍。
作者: 蘭菲雪    時間: 2011-8-23 19:01
何為正確的發現問題?哈哈萬一不小心思維有誤,有了不正確的言論,那可咋辦呢
路漫漫,有想法才有突破,不論錯與對,既然提出了,說明最起碼思索過了
對樓主的提議很支持!
可惜我不是機械專業的,對于這么專業的技術問題,偶只能避過了

作者: 605785594    時間: 2011-8-24 09:07
問題天天有,如果只做技術,你是沒有權利管這些的,除非你是一把手,呵呵呵,這就是現實,發發牢騷
作者: 互通有無    時間: 2011-8-24 10:45
現在是市場經濟,很多有價值的圖紙資料應該是有償服務,社區可以做一個媒介或保證人。
作者: 不哭泣的長江    時間: 2011-8-24 12:20
我覺得論壇應該明確下目標那些人可以下載什么資料
作者: XIAOYAZ202011    時間: 2011-8-24 13:29
從設計中能找出問題其實是很享受的
作者: Angier    時間: 2011-8-24 17:28
希望看到各位大師真正的技術貼。
學習中啊。
作者: chknsw    時間: 2011-8-24 17:42
感覺無論什么時候,把握質量關,什么就上去了……
一臺設備再裝配的時候出現問題,別總是動不動就懷疑設計,先排除加工問題好不好?將零件質量檢測報告拿過來再說!
測試的時候出現了問題,得將裝配質量檢測報告拿過來,再來找設計者!
所以啊,QCQC,老板不重視QC,再怎么嚴格要求設計,
都是沒用滴!
作者: happyeveryday    時間: 2011-8-24 21:33
3樓說的好,我也是想下一些資料,但是下來之后總有一種上當的感覺,希望可以改變啊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1-8-24 22:47
chknsw 發表于 2011-8-24 17:42
感覺無論什么時候,把握質量關,什么就上去了……
一臺設備再裝配的時候出現問題,別總是動不動就懷疑設計 ...

執行出了問題,卻打決策的腦袋。
對“冤有頭債有主”的堅決否定。
此怪太多,麻木多少國人!

作者: zxx2008    時間: 2011-8-24 23:39
國企的技術不好做(老國企)
在我們單位,技術硬不起來,什么事都是技術問題,都需要技術解決。
加工過程中,工件出了問題---找技術解決。外協件入廠檢驗沒把好關出了問題--找技術解決。
采購材料超差,檢驗科開質量通知單---找技術解決。等等多問題,不從源頭上去控制,出了問題不追究問題源頭,什么是都要靠技術通過改制、改圖紙、放低標準、要求等來解決,就這樣能出精品嗎?很懂問題明明跟技術無關,可領到一句話“改!”,我們就得違心地去改圖紙、該設計以滿足不合格件的配合、使用要求--悲哀!這樣的企業還能久遠嗎?能做大、做強嗎?能有高端的技術嗎?還能待嗎?


作者: liaokeng    時間: 2011-8-30 17:48
現在有什么好做的呢?老板讓我們想這個問題。可我們認為,這不是我的職責范圍呀,我們就是兵,哪能去決定方向呢?
不過,現在也在想,有什么好方向嗎?
作者: 風中之翼    時間: 2011-8-31 10:06
本帖最后由 風中之翼 于 2011-8-31 10:12 編輯

我這里主要生產塑膠制品,與金屬、塑膠原材料打交道;
金屬方面:要求稍微高一些的模具,沒有合適的國產材料,只能選擇進口的,如瑞典、日本、或德國的材料,價格很高;國內撫順、寶鋼還是
只能做些低端產品;
塑膠方面:國內的PP/PE做的相對成功吧,其他材料都不很理想;要求高一些的零件材料,ABS、POM、PA、PC等還是要BASF、杜邦這些大公司的,特種工程塑膠(PPS、PI等)就更不用說了,價格高的驚人,但大多數只能外購;

雖然什么神舟飛船、J20都可以上天,但我們的基礎還是差的太多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