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不同年代的兩種教育理念 [打印本頁]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1-6-29 11:56
標題: 不同年代的兩種教育理念
材料1:1 u* `: B" X7 X$ c1 M
葉尚輝:電子機械工程專業,原來叫無線電設備結構專業。這個專業創建的大背景是:1958年,國家開始自行研制軍事電子裝備,因為涉及機械、電子方面的知識,如果只讓傳統的從事機械研究的人來做,不合適,因為他們不懂得機械與電的耦合問題,曾經鬧出過笑話。所以,國家提出來要辦這個專業
西電是從1960年開始醞釀建設這個專業的。1963年,副校長韓克樹正式命令我創辦這個專業。但專業究竟如何設立,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大難題!資本主義國家沒有這個專業,前蘇聯和北理工曾經設立了類似的專業,但因為電的課程設置太多,學生畢業后只能夠從事與電有關的工作,算是失敗了。
為此,我們開始走訪工廠,采訪機械結構設計人員,從實際工作的需要出發,探索如何建設這個專業、開設哪些課程,等等。1965年,我們甚至到南京14所去蹲點,與設計人員同吃同住,整整用了兩個月時間,調查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另外,為了使專業的設置能夠結合工程實際,我們還去過23所,以及712、784、786廠等單位開展調查研究。
另一方面,我們查閱了大量國外資料,從理論上搞清楚這個專業究竟應該包括什么內容,最終確定這個專業是一個機電結合的專業,以機為主,以電為輔。課程設置中,機電知識的比例明確為7:3,同時把電子組裝、電子設備環境防護、散熱、減振、電磁屏蔽技術等作為學科的研究方向。這個專業建立起來之后,迅速受到工廠、研究所的歡迎!我們在國內最早建立了以機為主,機電結合的無線電設備結構專業!成電、東南大學類似專業的建設,都是1966年以后的事情。
今天看來,這種從實際工作需要出發、經過大量實地調研,從而設置新專業的做法,是值得我們繼續學習和發揚的。
記
0 w) T; C( r& Y$ ]# `; n& M者:文革期間,在電子機械學科的建設過程中,都經歷了哪些艱難?是什么力量一直支撐著您和您的同事一路走來,對本學科發展充滿信心?
葉尚輝:專業建立起來后,緊接著就是十年動亂。不過,期間我們還是做了一些工作。首先,在教學中我們始終十分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學生在學校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學好,但是只要基礎學好了就行。其次,通過科研鍛煉隊伍。當時,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要設計一個毫米波射電望遠鏡,直徑達15米。因為要求太高,國內很多單位都不敢承擔。找到我們,雖然我們心里也沒有底,但還是把它承擔下來了,最后設計取得成功,還編制出了國內第一個計算拋物面天線的通用計算機程序。承擔這個高難度的科研項目,我們最大的收獲是,鍛煉出了一支隊伍。這個時期,當大家什么都不做,不接觸業務、書本的時候,我們這批人卻對業務和科學有一種愛好!我想,這種愛好就是我們的原動力!
記+ l; J* P, w* D
者:電子機械學科從創建到壯大,期間最關鍵的節點有哪些?
葉尚輝:首先是1978年招收研究生。78年的時候,國家恢復招收研究生,學校一共有14個指標,我們一下子招收了6個。實際上,我們自己也都只念過本科,沒有培養研究生的經驗。但是我覺得,招收研究生是提高學科水平的一個重要方式,教師也需要通過招收研究生來提高自己的水平。所以,雖然沒有條件,我們創造條件也要上!我始終有一個信念:一個學科乃至一個學校,要提高科研水平,一定要重視研究生培養;而通過抓研究生培養,師資水平也能夠向前邁進一步!
之后,為了彌補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我們發揮集體的力量,通過導師組的方式,對研究生進行集體指導。就這樣,通過招收研究生,一批優秀的青年人才陸續從這個學科走出,如施滸立、陳樹勛、陳建軍、段寶巖等等,成為當時乃至今天這個學科發展的重要力量?;剡^頭來看,可以這樣說,機械制造這個碩士點的取得,不是因為我們力量最強、水平最高,而是因為我們膽子大,抓得早!
其次是電子機械專業博士點的取得。我們的博士點是1986年的時候取得的,這個博士點取得的背后,也是困難重重。當時,由于學校長期在部隊系統,不被外界了解;而且,由于我們是電子機械,而評議組的專家大都是從事純機械研究的,對這個領域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們只得逐一向專家介紹、匯報學科的情況,如都承擔過哪些項目,獲得過哪些成績,以期獲得別人的認可。
記 A, H l# C5 k" m( N5 W- v/ E- U
者:請您總結一下一個學科發展的核心問題。
葉尚輝:一個學科的發展,學術帶頭人很重要。另外也還需要重視以下兩個問題:培養青年教師,擴展研究視野。
$ N5 ^7 ?, w' J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1-6-29 11:58
這個夏天,大學校長似乎都頗為搶眼。典型者如“根叔”,在今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中,把4年來的國家、學校大事以及網絡熱詞等融合在一起,演講視頻在網絡上熱傳。
在“根叔”受到熱捧的同時,還有一些校長正在為突破舊的教育體制、建立更符合教學規律的大學而努力,比如,曾經擔任中科大校長達10年的朱清時。眼下,他正忙于在南方科技大學這樣一張白紙上,謀劃著“這一代大學校長的夢想”。
去年9月,深圳市政府委托國際獵頭公司歷時一年在全球海選南方科大校長。朱清時從200人中脫穎而出。
起初,朱清時并不想當這個校長?!爱敃r投完票,所有的遴選委員都擔心我不去。”朱清時介紹。當時,電子科技大學的老校長劉盛綱給他打了一個長長的電話,告訴他:“我們這一代大學校長希望改革,條件始終都得不到滿足。現在是唯一例外,答應把所有條件都給我們?!?/font>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這不是我個人的事情,是我們這一代大學校長的共同愿望?!?月25日,在位于深圳大學城啟動校區的辦公室里,64歲的朱清時就去行政化、縮小教育者與被教育者距離等話題接受了記者專訪。
第一財經日報(一下簡稱日報):很多大學教授紛紛競聘行政崗位,而不是把主要精力花在追求學術卓越方面,你怎么看待這個現象?
朱清時:原因就在于大學的行政化,誰的官大,誰就有資源,誰說了算。教授有知識有真理,但沒有資源沒有話語權就起不了作用,會被埋沒。所以他們要把聲音發出去,捷徑就是當官,要有資源。
要改變學校的狀況,不必要的行政機構和人員都要進行精簡。本來一個人一句話辦的事,現在變成幾十個人折騰很多天才能辦好的事。把這些泡沫都精簡掉,剩下那些實質性的東西就很簡單了。
日報:目前不少學者指出,大學教育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差距越來越大,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現象?
朱清時:這確實是中國高校這三十年的一個弊病。這二十多年間,大學行政機構層層設置,越壘越高。我1963年進中科大時只有六個系,后來搬遷下來(從北京到合肥)有13個系,現在25個系,7個學院。中科大還算是很精煉的,其他學校就不得了了。每個專業都變成系,每個系都變成學院,學院上面有學部,這個處那個處,這些行政機構把校長和教授隔得很遠,校長也不能越過這些部門直接去找教授,因為那樣這些部門也不高興。
校長要忙于聽各個部門匯報,也沒有時間去見教授。原來一份工作現在變成幾十份工作,原來一個人能干的事變成幾十個人的事情。原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后來被變成很多人干很復雜的事情。結果,事情就變得泡沫化了,大家都在這個泡沫的表面浮來浮去。
真正的教育不光是課程教育,而是言傳身教,尤其是做人、洞察力、想象力和興趣都要靠言傳身教。南科大就是想在若干方面恢復大學的本來面目,我們實行小規模的書院式管理,為的是讓學生和教授乃至校長經??梢栽谝黄?/font>。
日報:你曾在中科大擔任校長10年,其間有沒有面臨擴招等方面的壓力?
朱清時:1999年擴招的時候,我也受到很大壓力,上級部門經常要求擴招,也不能不響應號召。所以,我們就擴招300人,等于是增加了20%的學生,但很快就發現教學資源很緊張,質量跟不上,就不擴招了。
這時來了第二波,即建新園區。當時很多學校擴招也遇到了我們的問題,但沒有選擇停下來,而采取了建新園區來解決。建新園區的錢都來自銀行貸款。我們當時沒有選擇這條路,是冒了巨大風險的。
我們沒有選擇建新園區基于一個很樸素的考慮,即建了新園區,老師就會兩邊跑、疲于奔命,沒有時間做科研、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生交流。我們寧愿維持教育的本來面目,堅守定位——小規模、高質量。不建新園區也夠了,也就不用銀行貸款。
質量還是學校的根本,如果大學培養出來都是中專生,那擴招還有什么意義呢?在我2008年9月卸任的時候,網上炒作一篇《朱清時校長的戰略錯誤》的文章,就是我們學校的一些反對者寫的,他們堅決反對我不擴招、不貸款。
日報:你多次提出,去行政化是大學教育改革的關鍵?在你看來,理想中的大學教育應該是什么模式?
朱清時:去行政化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上級部門不要用行政手段來干預學校,上級部門靠立法、依法治校;二是校內管理去行政化,不是不要行政管理,而是學校里一切事情都是學術主導。學術指導,教授治校,行政人員執行。
我已經64歲了,想再拼搏一次,看看去行政化能走多遠?,F在看來,國家已經在支持,全國高校都在考慮這個事情,盡管做起來很難。我估計,做好去行政化得有一兩代人,得有一大批像南科大這樣從白紙起步辦成功的學校才行。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1-6-29 17:09
感覺老朱這種搞法最多也就吃吃美國佬的屁,搞出一批美國高校預備生,不應該放在深圳,上海那邊應該不錯" _: ~$ A$ ?. ]' h
老葉的做法還是比較切合企業實際,不知為何現在沒人堅持
5 ?% {- j, Q' ~7 s另,老葉的徒子徒孫似乎在深圳干老板的不少
}3 d8 d1 H7 m. U) j+ {
作者: 伯利恒星 時間: 2011-6-29 21:23
呵呵,一言難盡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1-6-29 21:56
清華就是留米預科,庚子的銀子,那銀子現在還有,只是給臺灣用了,
$ K& p) O8 `9 W現在國內能見到四中的嗎?都在米國,9 k; o3 Z; L: N+ g2 R
早年俄式窄專業害了中國,但還算有專業基礎,現在基礎也沒了,非俄非米,哈哈,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