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新一輪銀根緊縮,中小制造業和服務業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1-6-23 16:42
標題: 新一輪銀根緊縮,中小制造業和服務業
2011年上半年存款準備金率已經調了六七次了,利率也不斷上調,貸款越來越收緊。
聽長三角的人說中小企業很困難啊,不知道珠三角和其它地區怎么樣。現在國外似乎是看空中國經濟的多。

金融危機后,歐洲至今不好,政府債務危機波及多國,福利開支緊縮,中國為了應對危機放出很多貨幣導致通貨膨脹,現在不得不緊縮。但世間一切都有循環,不知道這一輪過后經濟何時開始好轉。

美國有霸權、金融和高科技,俄羅斯有能源和軍火,日本和德國有先進制造業,英國有教育旅游,法國有奢侈品、旅游業。還有國家靠石油或礦藏。中國只有大規模的中低級制造業。這個狀態估計短時間難改啊。啟動國內消費有個過程,有錢人估計還是買外國貨,大眾收入不高,對產品檔次要求不高。制造業的升級驅動力在哪里?

中國的服務業比重是43%,發達國家占70%以上。估計中國的制造業將有集中趨勢,小的落后的制造業會淘汰一些。服務業里的機會可能會比較多。小的制造業的前途在于加強個性和特色,要增加業務中的“服務”比重和品質。重制造,輕服務,輕技術很難有前途。工業服務業可以提升制造業的效率和品質,無奈中國人喜歡有形的物質的東西,不喜歡各種無形的服務,不愿意為服務買單。服務業的本質,還需要深入研究。

工程師們也應該在打造技術基礎的努力中,不斷尋求特色技術或技能。所謂特色未必就是什么高深,一個生產環節,一個裝配要領都可能有被人忽略的地方,抓住了就是特色。機械這行當,好像經驗很多,細節很多。100個責任心強合作得很好的人不一定能做出一個好的IT企業,但可以做好一個機械企業。不知這話說得對否。

隨想而已。

作者: Michael.MG    時間: 2011-6-23 16:56
這又給80后們重重的敲了一錘啊,壓力啊壓力。。。
作者: danielzhan    時間: 2011-6-23 22:15
制造業 面臨 困境了,,郎咸平早說過了,,不知道是不是,,
作者: 槍手a    時間: 2011-6-24 08:15
現在像一些小的企業,因為國家緊縮銀根,已經在民間借貸了,還可以支撐一段時間吧,但長時間下去肯定要關掉一些。。。。
作者: hubeizbl    時間: 2011-6-24 10:03
聽前輩們細解 學習中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1-6-24 10:10
肯定要倒閉一大批,
先說小公司自己不努力,不思進取,倒閉也沒有什么說的,不怪誰,
再說社會因素,中國是自理型社會,全世界都知道,政府管政府自己的事情,企業的事情必須自理,這也沒有什么說的,
作者: 樵薪    時間: 2011-6-24 15:44
凡事都有兩面,我到覺得是好事。
作者: hwyang714    時間: 2011-6-24 17:22
        面對資金短缺的嚴重態勢,我們公司在年初出臺了新的政策,擴大持股比例,把認同公司且愿與公司共進退的員工吸納進來作為公司新的股東!詳細方案還在制定中!
作者: 天水藍    時間: 2011-6-24 20:04
其實我了解的周圍中小企業,只要是認真做事的,基本從正當渠道貸不到款。
所以,緊縮銀根,對中小企業沒什么影響。

作者: 春海來了    時間: 2011-6-24 20:15
同意樓上的看法,現在的錢全到房地產和股市里去了,做企業的很難拿到錢。
作者: 技術眼鏡    時間: 2011-6-24 21:25
中小企業的融資即使銀行寬松時代也同樣出現融資難的問題,只是國家每次拿房地產等熱錢無法控制的時候來制造噱頭,似乎意味著拖垮中國經濟的罪魁禍首是中小企業,特別是做實業的制造業。在這個神奇的國家,有背景實力的都不會投資做實業,那些中小企業大部分都依靠的自己的積累,享受國家政策優惠的那也只是極少的部分。銀根緊縮,制造的將會是更多的社會災難。(民生銀行員工疑因未完成拉3000萬存款任務自殺,http://business.sohu.com/20110623/n311393489.shtml)就是昨天的新聞。

作者: 技術眼鏡    時間: 2011-6-24 21:38
銀根緊縮已成廢棋2011-06-14 15:43:52|  分類: 經濟研究 |  標簽:物價  貨幣  上漲  價格  管制     字號:大中小 訂閱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五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5%,創34個月來新高。人民銀行隨即宣布,從2011年6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今年來第六次上調準備金率,也是金融危機以來第十二次上調。本次上調后,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將達21.5%,再創新高。市場普遍預期,月內再度加息幾乎已成定局了。

       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當前的通脹成因,很難說物價上漲與流動性過剩有多大的關系。就是說,“中國式通脹”已經脫離了傳統貨幣理論的軌道,顯示出本身的一些特點。看不到這些特點,一味地動用貨幣工具,以緊縮對付通脹,就有可能貨不對板,藥不對癥,治不好通脹卻治死了經濟。

       中國的物價體系,大概可分為兩部分,即市場物價和管制性物價。市場物價主要受供需關系制約,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機制,它是隨機的和波動的。市場價格上漲與貨幣供應量的多少有因果關系,貨幣多了,購買力增加,物價上漲,反之則呈下跌趨勢。當然,這與商品生產供應能力有直接關系。生產能力強大,消費品供應充分,再加上市場競爭的平擬作用,貨幣供應量增加就不一定導致消費品價格普遍上漲,而是往往表現在與消費品無關的投資品價格上。中國的工業消費品生產能力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這部分消費品市場也處于充分競爭狀態,所以貨幣多發或超發,很難對這部分消費品價格起決定性作用。至于糧、棉、油、肉、菜等農副產品價格,國家一方面允許市場定價,一方面又進行“高限管理”,一旦上漲就實行行政干預,加之連續多年豐收,供應穩定,而消費又不可能因為貨幣的多寡而大幅增減,因而從總體來看,農副產品價格與貨幣的關聯也不是很強。至于貨幣超發影響最大的樓市和股市,隨著貨幣緊縮政策和樓市新政的實行,過多的貨幣已經基本從這兩個領域被擠了出去。當諸多嚴厲措施實施之后,如果還說樓市價格是游資炒作,就很難自圓其說了。至于股市,已經迭創階段性新低,實在沒有泡沫可言了。

       然而通脹還在延續,CPI又創兩年多來新高,據說六月份有突破6%的可能,這到底是什么因素在作怪?恐怕還得來看看這個管制性物價了。管制性物價,又可稱作行政性物價,即由政府管理和控制的物品價格。這類物價,由于涉及水、電、油、氣等基礎物資,又可稱作基礎性物價;由于它又和行政性壟斷或者國企壟斷相聯系,因此又稱作壟斷性物價。管制性物價的定價權不在市場,而在政府,或者在壟斷企業,因此其價格高低,不是由供需關系決定,而是由政府或者壟斷企業決定,因此這部分物價上漲,基本與貨幣多發沒有直接關系,貨幣少發它也可以漲價。同時,由于這部分價格涉及市場上游的基礎性產品,因此其價格上漲,可以導致下游市場商品價格普遍上漲,從而推進通貨膨脹向惡性發展。去年以來,我們經歷了多輪管制性物價上漲,從水價、電價、到油價、氣價,以及五花八門的的行政性收費漲價,一般高達10%~20%,有的高達50%以上。由于管制性物價上漲幅度普遍高于CPI上升幅度,而市場性物價大致保持平穩,因此可以斷定管制性物價上漲是CPI上升的主要貢獻者。就是說,目前的通脹,實際上不是由于貨幣超發,供需失衡引起的,而是管制性、基礎性和壟斷性物價上漲導致的!當水電油氣這些基本資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時候,當名目繁多的行政性收費幾乎充斥了所有流通環節的時候,你怎么能夠指望終端消費品價格降下來呢?當銀根一再緊縮,而管制性價格不斷加碼上漲的時候,你怎么能期望通過收緊銀根治理通脹呢?西方的貨幣理論,在中國這個“特色”的價格體系中還能起到預期的作用嗎?面對中國式的通貨膨脹,貨幣政策工具早已成了聾子的耳朵——一個擺設而已,那么看重貨幣政策的作用,除了搞死實體經濟,還能有什么效果呢。

       每當通脹高企,壟斷價格的“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就會甚囂塵上,不論是2007年的那次通脹,還是這次,莫不如此。當壟斷體制沒有得到根本改革的時候,談壟斷價格的市場化,實際上就是為不公平交易張目,與民爭利,使人民承受更多的負擔。通貨膨脹,實際上是一次社會利益的再分配,而在這種再分配中,壟斷利益無疑占了上風。實際上,由于管制性價格上漲是導致通脹的主要因素,中國的通脹治理就再簡單不過了——停止管制性物價上漲甚至有所降低,通貨膨脹的勢頭就會立即得到有效遏制。既然管制性物價是政府主導的,那還有比這更簡單的事情嗎?放著簡單的事情不做而去做什么緊縮銀根這件復雜的事,這叫舍近求遠舍本逐末。只準發改委漲價不準任何人漲價,只有發改委漲價合法而其他任何漲價非法,這叫只準州官放火的強盜邏輯。

       目前壟斷價格的市場化還在推進,CPI還在高位盤桓,而人民銀行還在一根筋地緊縮,發改委還在為漲價編理由,中國的經濟和民生都在經受前所未有的壓力。市場化是一個好名詞,但在我們這里卻變成了反市場化,這不啻是一種諷刺。真的要推進市場化,那就打破壟斷,提倡公平競爭,而不是千方百計讓壟斷價格獲得定價自由權。實體經濟的通縮已經十分嚴重了,經濟增長的放緩趨勢已經非常明顯,緊縮已經走到了盡頭,該是松綁的時候了。要是真的出現中小企業大面積倒閉,我們的商品生產能力受到實質傷害,供需關系出現失衡,那就不單是惡性通脹的問題了,而是一場真正的經濟危機。
http://xayang.blog.163.com/blog/static/843266012011514114510382/
作者: 技術眼鏡    時間: 2011-6-24 21:44
中小企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1億戶,占企業總數的90%以上,中小企業貢獻了中國60%的GDP、50%的稅收和75%以上的城鎮就業,以及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試問,這些企業真遭遇倒閉,看胡老大怎么來收場
作者: 天水藍    時間: 2011-6-24 22:13
回 一兩酒  “大俠的話有意思,認真做事的,貸不到款,不認真的呢?”
據我所知,能拿到貸款,總是要些手段的。我有個朋友就是信貸科的。
其實,你小企業,貸款100w,如果還不上,信貸員要擔責任的。所以他不愿意貸給你。但是你要是房地產,貸1個億,ok,貸給你。因為即使你還不上,也沒關系,細節就不用我解釋了吧。
當然不全是這樣了阿,不過我周圍,就是這樣。哪個能給我舉個例子? 哪個小企業,做實業的,是靠銀行貸款做起來的?  
作者: 金話筒    時間: 2011-6-25 16:57
悲哀,真的悲哀呀。

作者: wrzshud    時間: 2011-6-25 18:58
現在民營的小企業基本沒有靠借貸的  這點倒難不到  
作者: hmy1010    時間: 2011-6-25 21:46
現在的資金面確實緊張,我們這里的承兌貼息已經要4.2%,比過年前還緊張
小企業必須要考慮資金如何有效周轉的問題了,如果有能力貸到款,倒不失為一次發展的機會
作者: 半夏草    時間: 2011-6-27 12:48
同意三樓的說法,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也得深謀遠慮啊
作者: 小馬過河    時間: 2011-6-27 20:48
銀行是嫌貧愛富的,你越沒錢他越不理你,你越有錢他越上趕著捧臭腳。沒聽說哪個小企業是靠貸款發展起來的,貸款難是一貫的,如今被提出來只不過是磚家無聊。
作者: 開水滋養    時間: 2011-6-28 18:57
也能淘汰一些低端的,沒創新,搞代工過日子的企業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