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SOLID WORKS鈑金折彎K,Y因子系數 [打印本頁]

作者: anuo1902    時間: 2011-5-12 12:24
標題: SOLID WORKS鈑金折彎K,Y因子系數
本帖最后由 anuo1902 于 2011-5-12 12:30 編輯
8 u# }0 j  h# e$ B! A- }/ [2 ^& z# B/ x9 o. P
SOLID WORKS(以下簡稱SW)做鈑金設計很方便,但用于生產時無法回避折彎系數這個問題。% l" ^7 i3 a6 [
SW中 K-因子的折彎系數使用以下計算公式:
BA=P(R + KT) A/180
其中:
" s; R: K/ R2 K4 ^
BA = 折彎系數   
R = 內側折彎半徑   
K = K-因子,即為 t / T        
T= 材料厚度     
t = 內表面到中性面的距離        
A = 折彎角度(經過折彎材料的角度)
0 k# g1 K' c" S/ Q$ x$ _% [
這個公式基本沒辦法使用,! r# {% A2 H2 N- Z6 U: u
先期我用了一個笨辦法,花了點時間得出了一部分常用的K/Y因子(直角折彎精度達到小數點后4位,基本夠用了)但是一遇到有角度的折彎,就有點不對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SW的折彎系數計算公式跟我們平時使用的簡化公式不同。. _1 f+ @9 |" R1 V
每個公司都有不同的計算方法,我現在使用的如下,折彎內半徑默認R=0.5# l' S! n+ D6 G/ ^
[attach]212630[/attach]
' S- ^+ |& O. [: D% }用2MM折彎145度時,使用SW的計算公式會比我公司使用的多處0.09MM,基本可以忽略不計。2 Q: W5 w* u" e: @3 F( F3 h$ ^+ o
當然,如果精度要求高的,折彎道數多的時候,就需要導出后在CAD中修改一下了。
+ q8 E+ |8 e0 {現在工作忙,所以實在沒精力沒時間去仔細研究,附件上傳我常用的K/Y系數,大家看著能用的就用。. E. M% B0 j8 o; o8 G
& c: Y3 B  S. s8 `% m

作者: wdn36409    時間: 2011-5-12 12:46
很好,記住了。
作者: 機械鼠    時間: 2011-5-12 12:53
可能我們的產品精度要求低吧,我用SW做鈑金件時折彎系數從來都是默認值0.5,計算出來的料長基本合適,準確的折彎系數就不考慮了,還沒有兩次采購料的性能差異產生的影響大。
作者: yj49782908    時間: 2011-5-12 12:55
學習了啊……. z. r% |& `% b' ~: w
5 S! l* {( Z, H, E6 ~, c0 ?
事事皆學問啊6 z# K$ L/ S$ p) b5 w* X/ V

作者: anuo1902    時間: 2011-5-12 14:30
回復 機械鼠 的帖子
9 A+ M$ M4 b+ s& x5 h; }' q2 w! [* R2 ^2 T
呵呵,2MM板,系數+0.7,K因子=0.29112,折一道跟K=0.5相差0.66,產品超過4刀以上就要出問題了。6 v. ~: h8 C( X7 i
不過說句實在話,我們做設計的扣死扣活精度到0.01MM,一線的員工生產時抖下手2MM就沒了
/ z  o: _9 V+ v: C; z" D
8 c4 [, s3 i1 V' N. w
作者: 耘天    時間: 2011-5-13 11:29
1902說的沒錯,不過設計的尺寸和成品尺寸難免有加工上的誤差,沒辦法啊!
作者: 粒子之夢    時間: 2011-5-14 11:33
大俠。。。我是新手。。。請問。。。
6 d3 ?8 }1 |8 s, I$ S6 ?$ X4 K* p* f, K你表格里的K系數,就是SW里面的K因子嗎。。。
2 R3 q6 b$ @2 j0 P( u) i8 G* V那Y系數,是SW里面的怎么系數。。。?
作者: shpdty    時間: 2011-5-14 20:21
老實說,折彎系數和折彎使用的槽寬很有關系,我一直用K因子0.44,
作者: zj6871280    時間: 2011-5-14 21:37
在心底千萬的聯系  千萬次的溫習 只怕已來不及      
作者: anuo1902    時間: 2011-5-17 15:06
回復 粒子之夢 的帖子: i) x! V0 o5 l8 a/ n' q6 j: I
: T2 B; H! k+ u3 C( [$ z5 H
是的,Y因子的話就在鈑金折彎系數選項選擇窗口中K因子的下方,其實K/Y只是計算公式不同,用一個就成,結果是一樣的
作者: anuo1902    時間: 2011-5-17 15:09
回復 shpdty 的帖子+ V6 g4 `% g! u4 q  @

3 M* H9 p  o6 M5 x是的,板材,V槽,刀具都有關系,可惜SW里沒有這方面的選項。期待將來的版本有吧
作者: anuo1902    時間: 2011-6-27 09:02
回復 粒子之夢 的帖子% x% ]. @* e* o3 _: |% Q/ {+ S

! T& r1 C% e  b8 e  L2 X4 N前兩天突然才發現SW沒Y因子,呵呵,我把破衣跟SW搞錯了,不好意思了; j1 ^2 V, D; e( V6 G( ~. g

作者: almnzlmn    時間: 2011-6-27 09:36
我一般都用折彎扣除,因為精度不算太高
作者: anuo1902    時間: 2011-6-29 11:05
回復 almnzlmn 的帖子% x; F" U0 @6 v( B0 I* X
7 d: o0 y/ }) U0 I# W0 \( C# Y
相對來說折彎扣除精度比K因子高,K因子多適用非90°折彎8 h5 h+ H% X1 z0 p" R

作者: dwwolves    時間: 2011-6-29 11:43
一直沒弄懂軟件里面這兩個東東,感謝樓主啊。
作者: 子魚    時間: 2011-9-6 15:24
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
作者: 子魚    時間: 2011-9-6 15:27
折彎系數這個真不懂     多謝樓主
作者: 子魚    時間: 2011-9-6 15:32
之前一直都只是保持默認數值     不知道咋用
作者: dzbin    時間: 2011-9-6 19:32
solidworks折彎處的選項,一是板厚,二是內角R,三是K因子,普通碳鋼,板厚準確,內角R準確,K因子選定0.45正好。有的其他軟件要選V槽和上刀R,都是為了確定內角R,而且推定的還不一定對。
作者: swapkernel    時間: 2011-9-13 12:15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作者: zhuangych    時間: 2011-12-7 14:55
學習一下,公司內一般我用0.5,要求不高," P. E  }: L1 L- V) B
加工時手一抖 2mm  {:soso_e120:}
作者: 非常    時間: 2011-12-7 16:23
來學習學習{:soso_e113:}
作者: 半仙99    時間: 2012-2-28 22:55
本帖最后由 半仙99 于 2012-2-28 23:08 編輯 7 y1 m8 i: v$ e) Q! h& `/ c0 n
# D, Z# U6 |4 O! _! i
展開長=(直邊長)A+(直邊長)B+(折彎角)απ((內半徑)R+(中性層系數)k(板厚)T)/180度
' ^# O% w* O  `' l6 _
& e' i$ N/ W' i) c9 nπ取值3.14. ~( G. S9 T3 k) x# ~* A. `

! H( F$ c* h( @& U7 Z* J7 b6 I( Nk與內半徑R/板厚T有關
1 r: H% Y+ j% b! V: w比值為1的k取值0.5
( U/ y; B9 P- Y' e" ]) R4 o6 q比值為2的k取值0.44
; L  S8 K6 m$ d: l比值為3的k取值0.474 m) x$ d, q$ j: D$ q" u  f! U
比值越大越接近0.59 Y: U: @5 e7 J) h; D$ S) H
注釋比值為四舍五入8 W) f0 l' {0 m3 P/ A0 ]
差不多就這些吧) R0 K. o" O, J( q' n
這與sw無關只是根據圖紙精確計算展開實際板長計算
作者: lu7896321    時間: 2012-2-29 20:50
我一般都用折彎扣除,因為精度不算太高,工人也容易計算哦
作者: Zh¥Xiang    時間: 2012-3-5 12:24
下了,好東西,謝謝樓主
作者: blackskyjz    時間: 2012-3-30 09:12
不錯,已經采納,十分感謝!
作者: dry101    時間: 2012-4-11 09:43
很不錯,我找了好久!不過還是沒有怎么搞明白!
作者: dry101    時間: 2012-4-11 09:45
不知道有沒有什么書籍可以推薦一下嗎?
作者: huangxq12321    時間: 2012-4-11 11:30
solidworks 折彎里沒有折彎力、V型槽選擇。
作者: daixiqun    時間: 2012-4-11 12:32
這個折彎系數,有軟件可以直接算出來的。有需要的可以找我~~~
作者: 瑞蚨祥    時間: 2012-5-28 02:45
看看注冊成功沒
作者: 余志峰    時間: 2012-6-19 12:33
學習中
作者: 臧樂遙    時間: 2012-7-23 15:10
想下載來看看
作者: 臧樂遙    時間: 2012-7-23 15:11
威望值不夠9 m; x8 q) z$ g/ o" j1 V) r- K( L. R

作者: 想瘦享受    時間: 2012-7-25 21:34
直接減去折彎扣除(經驗數據)比較妥當
作者: aceswild    時間: 2012-8-13 15:53
謝謝!, n7 i/ ^6 F' C
學習了。
作者: 呆黨    時間: 2012-8-14 09:53
學習了
作者: 小設計師    時間: 2012-8-18 08:14
這個需要自己設定馬,不是自帶的?
8 ?7 R8 w& g6 ^5 n: S1 @) L
作者: 楊云123    時間: 2012-8-18 09:10
算法是沒什么用的。+ B+ i, {- i3 M/ H
折彎機不一樣,刀具不一樣,都是有區別的!& M% |; C! o7 y' W( P* F
我們當時就是根據我們的數控折彎機,實際試驗出來的。% |; r- y' b! j, P2 Y' Q% {

作者: wu_King    時間: 2012-8-29 16:40
學習了
作者: 虛偽    時間: 2012-8-31 15:11
最近在用sw畫圖,學習了,謝謝分享
作者: ts008    時間: 2012-9-1 20:47
在采購板料時,一定要買寶鋼的板材,折彎出來的面積會不錯的!
作者: 輝虎    時間: 2012-10-18 16:23
{:soso_e100:}
作者: 小/aiq李beigai    時間: 2012-10-22 23:04
學習學習,還沒用過SW
作者: ale220    時間: 2013-4-6 11:25
學習學習
作者: yyangi    時間: 2013-4-7 11:36
以前在一家加工廠做活時,他們要求提供3D模型,自己要轉換一下折彎參數,說是每個廠都有自己的相對經驗折彎扣除表,有沒有實際加工鈑金的大俠,介紹一下實際情況如何,多謝
作者: Pacers21    時間: 2013-4-24 22:02
正是搞不清這兩因子的問題呢!受教了,感謝!
作者: 寵123asa    時間: 2013-4-24 22:29
學習學習
作者: cfsghost    時間: 2013-10-8 11:04
學習了,鈑金很不懂啊,每次做出來都不行
作者: huangxq12321    時間: 2013-10-11 07:49
下載來看看的。。
作者: huangxq12321    時間: 2013-10-11 07:56
我也分享一個折彎系數表,工作中一直使用,還不錯的。
作者: peyun    時間: 2013-12-12 10:15
謝謝上樓, 新手,能加點說明不???
( I& n' b/ G7 [' }. ]
作者: mafs1234    時間: 2013-12-12 20:06
不錯學習下
: |$ h! S7 x# A( F" `' s
作者: 鳳棲鑫鏵    時間: 2013-12-13 23:31
# P# v* g, V, c
學習了
作者: 鳳棲鑫鏵    時間: 2013-12-13 23:32
( L# n& G& \/ p  i
學習了
作者: 鳳棲鑫鏵    時間: 2013-12-14 19:04

* v  Z- p$ |- S- m# D
2 r5 W6 R2 C2 {5 Q學習了
作者: 鳳棲鑫鏵    時間: 2013-12-15 00:29
不錯學習
作者: 鳳棲鑫鏵    時間: 2013-12-22 00:09

( W3 D2 a' K3 K: d+ x% d謝謝樓主分享!學習了!
作者: mafs1234    時間: 2013-12-28 20:20
學習系啊
作者: 陌↑觴    時間: 2014-4-29 00:12
終于找到了,學習一下
作者: 陌↑觴    時間: 2014-4-29 00:16
終于找到了,學習一下終于找到了,學習一下
作者: 必須愛學習    時間: 2014-5-12 16:37
沒看明白,不過現在的數控折彎機都可以計算
作者: byy26    時間: 2014-7-5 20:13
留個腳印,說明已經下載過了, 學習中
作者: 鳳棲鑫鏵    時間: 2014-7-5 22:46
謝謝
作者: 星期⑧    時間: 2014-7-8 10:48
這個K因子可以結合自己的模具測試出來。
作者: 湘隆北    時間: 2014-7-27 15:09
daixiqun 發表于 2012-4-11 12:32 8 @9 c1 B1 ?( C) J# G# @2 p) U
這個折彎系數,有軟件可以直接算出來的。有需要的可以找我~~~

4 q8 R3 V9 s7 Y5 ]哥們!什么軟件?謝謝。8 l# e8 c9 w( ?: |1 k

& j# a# L' J8 |/ J( h
2 |# t7 |5 I; h+ H" Z
作者: 湘隆北    時間: 2014-7-27 15:10
湘隆北 發表于 2014-7-27 15:09
  J: k4 U1 c: L2 ^$ x# a8 ^5 l* ]哥們!什么軟件?謝謝。
* P  i, F/ a4 N/ a
我地的郵箱492437835@qq.com
3 M+ K3 v- ?! H  t0 ?% i- T8 q
作者: ぜ→透明    時間: 2014-8-8 15:17
學習了
作者: ppnima    時間: 2014-8-9 13:10
哎為什么你們這么傻折扣除不就行了* Y& Q/ _7 _' h1 g+ T

作者: babylyon    時間: 2014-8-12 10:35
威望又不夠
作者: 飛魚0811    時間: 2014-8-14 14:27
我還差多少分呢? 也想學習學習
作者: 黑白先生    時間: 2014-8-16 14:36
科學的方法,就是生產力
作者: 小芝麻    時間: 2014-8-18 11:35
樓主以后改用折彎扣除的辦法 就可以防止跟單位計算不一樣的問題了  折彎扣除跟在CAD自己計算出 的結果是一樣的
作者: 等待,NEVER    時間: 2014-9-21 21:06
很不錯,頂你一下
作者: 蘇長澤123    時間: 2014-9-22 17:36
一直想把這些東西搞懂。
作者: aa529319735    時間: 2014-11-12 16:07
好東西 值得記錄一下
作者: wan1822    時間: 2014-11-14 09:58
學習 了
作者: 嘉興紫溪    時間: 2015-6-23 11:00
這個帖橫有意義。樓主請問SW中R設置0.1得出的K因子和K因子固定設置R值這兩種方法有何不同,從實際使用的精度考量,不考慮折彎沒靠準產生誤差的情況那種好。
作者: wydt1015    時間: 2015-6-27 11:14
很好 不錯
作者: 轉角涼橙    時間: 2015-8-28 20:38
好東西啊
作者: 拉風的小Q    時間: 2015-10-15 23:25
學習學習$ X3 ^9 M5 I/ O  B

4 g! H# K2 G; m0 F
作者: qincheng    時間: 2015-10-16 09:03
學習了
  R( [5 h3 J2 P$ `& s
2 X+ @: H8 U; O2 a5 {4 _; J& V8 W/ l5 E- ~% t; ~' `; T

作者: 拓跋燾套    時間: 2015-10-20 14:45
學習
作者: 那一地花影    時間: 2016-3-14 14:33
我們用的K系數為0.4,SS304材料為0.25
作者: aa529319735    時間: 2016-3-17 10:43
很受用 多謝分享
作者: however1241    時間: 2016-3-19 13:12
與下模槽寬有關系
作者: 汐0039    時間: 2016-8-12 13:27
做工藝的,必須要懂啊。。。
作者: 侯爺    時間: 2018-11-11 09:23
謝謝各位分享
作者: c2701624717    時間: 2019-1-23 17:22
嘉興紫溪 發表于 2015-6-23 11:00# @& y8 i/ g, b* v" y# I' g% l
這個帖橫有意義。樓主請問SW中R設置0.1得出的K因子和K因子固定設置R值這兩種方法有何不同,從實際使用的精 ...
, e" _* l. [$ B
R設置0.1有意義嗎?和實際情況相符嗎?R設置多少是根據板厚來決定的,又是要和折彎機下模寬度相適應的R。這樣設置才有意義。否則即使這次尺寸碰巧對了,下次肯定又出問題。這是因為設置不符合實際情況而已!論壇里看到很多資料表格,一種材料多種板厚有很多個K因子,查查材料手冊,一種材料就只有1個K因子,不論板厚多少!
. _+ T+ U; Y. M7 W
作者: zidaneyc    時間: 2019-1-24 08:39
學習
作者: 64a83e5adc17a62    時間: 2019-2-11 16:44
huangxq12321 發表于 2013-10-11 07:56
: h( o2 r$ p+ u  {我也分享一個折彎系數表,工作中一直使用,還不錯的。
, g* ?; d" O  U+ l
謝謝,學習了。
: p- F# r/ R) h$ F% D7 W
作者: shin08    時間: 2019-3-8 18:34
謝謝分享,折彎系數這東西說復雜不復雜,說不復雜它又很難弄準確,特別是非90度折彎時。
作者: 壹玖扒玖    時間: 2019-5-2 15:37
謝謝,學習了
作者: 啊真    時間: 2019-6-18 13:54
學習到了點什么!但轉換到自已廠用的還有點區別。
作者: czhs    時間: 2020-1-6 14:43
粒子之夢 發表于 2011-5-14 11:33
) R( T) t# c4 w大俠。。。我是新手。。。請問。。。( i2 s8 [- \; H
你表格里的K系數,就是SW里面的K因子嗎。。。
8 C+ {/ q  q) b2 r) q- v4 z- A! _那Y系數,是SW里面的 ...

) e8 ]4 ~# ?  ^) kY因子應該是pro-e的吧
! J  m5 F5 @# w2 N% y
作者: 達菲11    時間: 2022-1-22 13:08
學習一下
作者: youhun200    時間: 2022-1-24 11:50
依賴軟件僅僅是提高出圖效率,但未必準確,純理論的計算一定要結合實際,否則都是自以為是的滿足而已。( ]3 c/ n- K+ m3 M2 I

作者: 卡卡51    時間: 2022-2-15 15:40
根據各公司設備的狀況不同,每個公司都會有不同的系數,我們板材厚度角度相對固定,直接使用折彎扣除進行計算
作者: youhun200    時間: 2022-2-18 12:02
145度,扣除0.77,若是90度,扣除3.5,碳鋼板
8 ]% A& ~& [; Y9 B/ [8 ?" _1 x9 z5 U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