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普通碳素結構鋼鋼號中為何常標明冶煉方法?
[打印本頁]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1-5-4 16:53
標題:
普通碳素結構鋼鋼號中為何常標明冶煉方法?
堿性轉爐鋼標“堿”或“J”,酸性轉爐鋼標“酸”或“S”,頂吹轉爐鋼標“頂”或“D”,平爐鋼不標。
: m4 H9 O& ~6 d0 Q5 S: d* Y
最近在看大學教材,有這么一句。不知道為什么?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1-5-4 17:19
百度百科這樣說——
4 l( @0 Y6 i' {$ M" P u' d3 B
19世紀初期,隨著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對鋼鐵的數量和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于是,人們開始尋求新的更加有效的煉鋼方法。英國軍事工程師貝塞麥于1856年在英國科學協會發表演講,題目是《不使用燃料、只吹入空氣就可以變鐵水為鋼》。他提出將熔化的生鐵放入轉爐內,吹進高壓空氣,使生鐵中所含的硅、錳、碳、磷燃燒掉,從而煉出鋼來。貝塞麥發明了梨形可動式轉爐,只花10分鐘就可把10噸~15噸鐵水煉成鋼。若是用攪拌法需幾天時間才能完成。所以,這是一種生產率高、成本低的煉鋼方法,成為冶金史上的一大創舉。但是,貝塞麥發明的轉爐是酸性轉爐,在酸性轉爐環境中,磷很難被氧化除掉。所以,貝塞麥轉爐在歐洲只適用于擁有大量低磷低硫鐵礦石的瑞典和奧地利等國。1879年,英國冶金學家托馬斯提出了堿性轉爐煉鋼法,即采用白云石高溫燒成的熟料,混合焦油做成堿性的耐火磚爐襯,冶煉過程中吹入空氣并加入生石灰。這樣便使整個反應在堿性高溫條件下進行,被氧化的磷與石灰結合起來,殘留于渣內而不返回鋼內,脫磷問題因此得以解決。托馬斯的這一方法,很快被盛產含磷鐵礦石的德國、法國廣泛應用,從而進一步促進了煉鋼的發展。
作者:
星期六的雨
時間:
2011-5-10 15:07
相同的材質,以不同工藝軋出,其性能上也有區別。
作者:
mojian168
時間:
2011-6-5 11:58
路過,學習,謝謝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