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參觀機械加工和電氣成套中小企業后小感想 [打印本頁]

作者: 古董1883    時間: 2011-4-19 09:22
標題: 參觀機械加工和電氣成套中小企業后小感想
參觀機械加工和電氣成套中小企業后小感想

前段時間有機會隨我們老板參觀了我們的幾家供應商。
對比兩家人數均為60人左右的中小私營企業,一家為純機械加工,一家為電氣成套廠。
機械加工廠主營就是對外做機械加工,有加工中心4臺,數控車1臺,普通車床三四臺,線切割5臺,銑床5臺,其他一些輔助設備若干。
電氣成套廠主營線束,低壓開關柜,板金制品。有2臺做線的機,從光銅線到外面包裹上橡膠,還有一臺是幾根線被包裹在一起,中間加棉線加強強度,3臺立式小注塑機,一臺剪板機,其他幾臺都是些小設備。
由于對電氣不是特了解,所以也不太好說明,此行業的人應該對設備比較熟悉,設備上投入感覺沒機械加工廠成本高。

機械加工廠
手機:老板用1000塊左右的NOKIA手機
汽車:10多萬的商務車,至少四五年了,感覺也舊
環境:車間地方小,光線暗,環境有點惡劣,老板都沒像樣的辦公室,電氣成套廠的車間都比其辦公室環境要明亮
用人:工人為二十多歲的小伙子為主,感覺不穩定,流動性會大,技術稍成熟的工人要么會要求加工資,要么會跳槽。

電氣成套廠
老板用5000的IPHONOE4
一臺20萬的新帕薩特,一臺50萬的奧迪A6
工作環境還算干凈,寬敞,明亮,當然也和我們來參觀前充分整理有關
一部分為四五十歲的阿姨,感覺流動性不會很大,工人工資要求不會很高,對工人技術要求相對要低。

感覺機械加工廠真是不賺錢,比較寒酸,賺的錢又要投入到新設備中,機械廠的老板也提到電氣成套廠設備投入成本可能較低。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1-4-19 09:41
回復 古董1883 的帖子

樓主還要多深入啊,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機械的水比電器的淺,玩電器成套要一定的水深,而機械是擺在面上的東西,現在玩一個線,設備常常上億,甚至幾億,這是大家殺價最狠的地方,因為價格相對透明,而電器,其器件的折扣率非常大,而透明部分僅僅是那個箱子的本體,其它水分大,水分大的東西,在我國都適合深潛水,一個公司,下潛的深度大,其存活與利潤空間一定大,這幾乎成為一個定律,不可改變,

公司不看有多少人,看你在哪個水深活動,這是在國內辦公司的優先考慮的問題  

作者: 海岸之巔    時間: 2011-4-19 09:50
說的對呀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1-4-19 10:36
這個機械加工廠不算小了,感覺應該是業務方向不對,
有個小老板不過兩臺CNC,前幾年搞山寨手機樣板賺了一大筆,不過現在衰落了很多,搞些山寨本似乎業務量也不夠,準備轉讓了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1-4-19 10:41
這個成套廠估計也只能做些外圍的外圍,給中小廠做配套,可能它的上游老板與它關系很好,不斷有訂單支撐
有個給機柜廠噴漆的小老板也經常開個別克去打打高爾夫什么的
作者: wxd123    時間: 2011-4-19 11:24
一般 來說,對于相同的檔次,做電器的利潤比做機械的要大一些。
作者: chang9927    時間: 2011-4-19 14:42
我也想做電氣這個行業,設備有了,可就是找不到鈑金師傅,小本經營,哭呀。
作者: Michael.MG    時間: 2011-4-19 19:15
哎呀,看來要多學東西了啊,光學點機械知識不夠啊,搞機又搞電才強大啊。。。
作者: 古董1883    時間: 2011-4-19 20:13
謝謝998前輩,我也想深入,但因為入行較淺,想深入也有點力不從心
所以只說了表面,想聽聽各位對行業的看法
或許我期間看到的一個現象也就驗證了前輩的說法
事情是這樣
我們有套電氣柜,樣品里面整套開關變頻器都是西門子的
而我也看電氣廠的介紹里,他們很早跟施耐德就有合作關系
他以西門子的東西交貨時間長為由,暫時樣品的制作整套用了施耐德的
后來詢問我們是否整套可以用施耐德,我們沒有同意,要求零部件要與我們提供的樣品一致,除非采購不到
我想這個和他能拿到兩個品牌的東西價格不一樣有很大關系,施耐德一定是他的強項
如果他做了施耐德,我想這套東西做下來的利潤跟西的利潤肯定也就不在一個檔次了
作者: hzp830706    時間: 2011-4-19 20:16
人家是機電一體做。技術含量高!普通的機械加工當然沒有人家利潤高
作者: 郭華男    時間: 2011-4-19 22:35
機電是一個趨勢,純機械不太好搞!
作者: 9782350xy    時間: 2011-4-19 23:48
感覺做機加工的競爭比較激烈吧,利潤的透明度也比較高

作者: sz-txjx    時間: 2011-4-20 10:42
學習,學習!!!!!!!!!!!
作者: 奧迪    時間: 2011-4-20 21:22
有一供應商做機械加工的,和樓主說的很像,4千多平的廠房,暗、亂;一臺加工中心,4臺車床,3臺磨床,2臺銑床,還有剪板機、翻邊機、線切割等,但都是些舊設備,50多員工,年利潤差不多1000萬,哈,利很大的,機械加工不需要太多技術和更新,如果想做大,多掙錢,最大的投入是設計人員,這也是中國的現狀。
有一德國設備供應商,全公司60多人,與其商業總裁談完工作閑聊,人家說:我們公司很好,知道嗎?我們年利潤是2000多萬歐元。我十分驚訝,德國本土,利潤率超過5%即很高了,怎么做的。聊深了,其說:我們的業務基本都挪到中國來了。基本一個對縫的,到中國成暴發戶了。哎,中國的設備、加工業利太大了,有時候別說外國人,連國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價錢便宜的厲害,成本少的可憐,利潤掙得厲害,差哪呢?想必都知道。

作者: luiw    時間: 2011-4-21 18:58
頂一個,水深活動,瀟灑不瀟灑就看深度。
作者: 五民    時間: 2011-4-21 20:12
要學學深水了
受教 
作者: 心結    時間: 2011-4-21 22:10
電氣成套主要是處理和某些地方的關系。。。
作者: gengjigong    時間: 2011-4-22 22:59
機械比較直觀,只要是懂行的差不多就可以估價。
電器的水分就大了,不好估價了。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1-4-26 16:32
轉一篇文章:

十二五規劃在能源建設方面提出了“智能化”的全面要求,與之相關的產業必將以這為發展方向。作為廣泛應用的低壓電器行業,自然是直面轉型的問題。

  “智能化”一直被低壓電器行業視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步驟,無論是相關部門還是行業機構,都將其看成低壓電器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有專家學者,業內權威不止一次的提到低壓電器將來的發展空間不可限量,但事實真的是想象的那么簡單嗎?

  他們為響應國家的政策,用戶的需求,的確做了很多具體的工作。但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實現低壓電器智能化,遠非說的那么輕松。至少有近半的企業他們做不到,也不具備這樣的實力,人才是最大的難題。某低壓電器企業老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他們也想轉型升級,更新提升產品的品質,自主研發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項目,但是因為人才的缺失,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及想法。從國外或者其它科研機構挖人才回來,要想留住他們不是那么容易,況且也很難挖到這樣的人才,一味的靠企業自身去實現人才的儲備,效果并不明顯。

  民營資本占據低壓電器企業的90%,這其中絕大部分企業主都是由最初的加工作坊家,他們靠來料加工,貼牌創利生存。想要讓他們在短時間內變成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還不是那么靠譜,也不是說的那么容易。“智能化”的投入能不能在短時間內見成效,是民營業主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是他們需要在這方面投入大小的問題。沒有權威、也沒有專家能保證,這些企業在“智能化”改革中百分百可以獲取利益,一旦失敗他們或許將血本無歸。

  但是,低壓電器企業如果不走轉型升級、自主研發的道路,不在產品“智能化”方面下本錢,不能有足夠的認識,不切切實實的行動,注定會被用戶淘汰。但他們不一定明白這樣的道理,畢竟改革是需要付出時間、金錢,也有預測不到的風險。筆者以為,當前最為重要的任務不是滔滔不絕的夸海口,也不是不著邊際的展望“智能化”的美好未來。而是,如何引導企業面對日益改變的用戶需求,讓他們切實的感到如果不改變,企業將面臨的生存危機。

  巨大的市場空間,華麗的美好愿望,不是不可以實現,而是要腳踏實地的去干,想象永遠都是美好,實際操作起來是苦難重重的,在展望低壓電器“智能化”市場利好的同時,危機不能丟失,憂慮不能遺忘。筆者相信,用戶更相信,低壓電器“智能化”的路不遠,但如果不真心實意的改變,這一切美好的愿望都會變成失望。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