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汽車油泥模型詳解 [打印本頁] 作者: 草原蒙狼 時間: 2011-3-24 17:38 標題: 汽車油泥模型詳解 plastocene model 9 I0 s2 C. v5 M+ ~+ m: n $ g: p' O* p5 F9 |/ l2 Y% ` 現在的設計過程中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但油泥模型因為它的高效和表現的真實性而仍被廣泛的應用。 $ _2 h; D' v* i% X! O
% x+ q9 n* x& H# o1 w, r& `
油泥模型,是傳統車身設計中用油泥雕塑的汽車車身模型。它主要用來表達汽車造型的實際效果,供設計人員和決策者審定。 + F; O) Z# B+ F4 k. o9 s 4 d+ C8 [% [& y8 C7 K( i5 u8 P* v 由于造型實際上是一個雕塑過程,所以要用便于手工加工、便于修改的油泥。在油泥模型制作與開發,車身造型中所用的油泥,與一般的橡皮泥類似,但要求更高,油泥的材料主要成分有滑石粉62%,凡士林30%,工業用蠟8%。造型師將它敷在木質骨架上,利用刮刀、刮片等工具可對它進行形體塑造,按一定的比例雕塑出汽車的外形。通常先制作1:5的小油泥模型,經審定后再制作1:1的大模型。按照實際尺寸制作的油泥模型,可以配上真實的輪胎,以觀察汽車整體造型的效果。 8 G* T; u% o, W t ( R; p6 F* c+ ]/ }2 | 油泥模型經審定后,可以用三坐標測量儀將車身外表面尺寸參數記錄下來,作為繪制車身圖紙的依據。 * K8 y7 L# {1 g2 E% J5 F
9 m* K$ w% s7 Z, U+ c
油泥制作 X( ~+ h" J$ F& {3 y1 n$ ]# S5 P" Q6 V
1、 烘烤油泥 & t/ c e( C1 x( d$ b& A8 ]
/ ?/ ?/ a5 t! g; q4 v# c+ A
在油泥模型制作前,一定要將油泥烘烤變軟。因為沒不慣的特性是熱軟冷硬,油泥的填敷必須是在軟化的狀態下才能使用。你要清楚,油泥烘烤的好壞對模型的質量是有很大的影響。你應該掌握如何使油泥達到你要使用的最佳的狀態。 : ^/ ]* P" t/ t; V- x2 `6 d: C* M9 Q) x7 {
簡單地說,你只要將油泥放在烤箱里升溫,油泥就會軟化。但你千萬不要小看油泥的烘烤,精確的溫控和加熱均勻是烘烤油泥必須滿足的兩個條件。 ' m9 V3 U0 R( L S3 I/ _' H1 U, ]8 o- F" m
如果溫度過低,油泥的軟化程度不夠;如果溫度過高,油泥的性能會受到影響。溫度高到一定程度,油泥會因液化而成分分解,導致無法使用甚至燃燒,所以必須注意。 # ~3 o0 N3 N) N& K $ X7 L- {1 u: ~6 B N/ H9 l0 w2 j 油泥不能堆砌擺放,應分層放置,而且在擺放油泥的時候也不要太密集,讓每根油泥之間都有良好的通風間隙。 4 P( e; O3 a- g: ~
! @1 R9 o9 _' C+ Q R+ S( N* r 油泥在加熱過程中軟化不均勻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因為受熱不均勻而導致局部升溫太快,因此帶有內部鼓風的烘箱最好。 2 d& o3 W+ f# s. ]
' \* d6 n& M3 z% C( [! c- R% ^ 另外,油泥在加熱過程中一定要使用托盤盛放,托盤四邊的高度不要超過一根油泥直徑的2/3,在烘箱中托盤與托盤之間不要重疊放置,以避免油泥在托盤內部被過度加熱。 * \2 ?/ g8 D, }( H: u- [% K) m6 G" }; k' V3 ^& C% a# l
烘烤油泥的技術細節:盛放油泥的托盤最好是用白鐵皮做的烤箱專用平底鐵盤,盡量不要使用瓷盆(碗),特別是小底的瓷碗不易使油泥充分受熱,加熱時間長,油泥損耗大。 0 ~ J9 c+ p& p" } " I( C3 k9 Q) H$ M( Q4 L+ Y2 q. _ 油泥拿出烤箱很快就會硬化,烘烤的油泥在制作過程中是用多少拿多少。因此使用的烤箱最好是能夠調節溫度和恒溫的。 A7 ?3 i5 N7 p
3 m L- |1 D# F1 q6 x9 p
不同種類的油泥有不同的特性,它們烘烤的溫度是不一樣的,因此不要將不同種類的油泥混在一起。使用過的油泥也可以回收后再使用。 * y- O( r2 v, h2 d* u) z8 E0 M* l+ P4 v5 ]% K0 s
2、 回收油泥 0 `9 [! O- r( W! \ B: k9 j( J+ Q5 l
; N0 |. }' B9 @: |1 v) h. b/ h! ?
油泥除了方便制作成型外,還可以反復回收使用也是它的一大特點。在制作油泥模型的過程中,會有許多刮削下來的泥片。有時甚至你從烘箱中拿出來的油泥可能還沒有用完就已經硬化了,你可以將油泥重新回收軟化了,你可以將油泥重新回收軟化后再使用。 4 B" c- C+ L& G0 {8 ]8 F2 |" Q9 b; I' y
但油泥被使用一、二次后,油泥中會產生氣泡,密度疏緊不一,粘性降低。回收油泥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放回烘箱重新烘烤。另一種是用油泥回收機煉制。 # ]. `8 u% r3 W# [; R. U$ |8 ]+ Q( X( i* p; a' U* Z
用烘箱重新烘烤回收的油泥與烘烤新油泥的方法基本一樣。將使用過的油泥收集起來,放在托盤中。要注意在烘烤回收的油泥時,應將油泥切成小塊狀,可以烘烤得快捷而軟化均勻。 , y2 N/ N9 j* L e9 g" E& K# S( D* U1 ?/ } V' D0 [
使用烘箱烘烤回收的油泥,一次使用量較大時,可先在平板上將油泥用力揉搓,將油泥中的氣泡溢出,使油泥混合更為均勻。 % }* v% x& k' I$ g$ @; H& O% J) e: H1 k- v% x8 n
用油泥回收機對油泥進行回收,是最方便、最快捷,回收的油泥質量最好的方法。將使用過的油泥收集起來,直接放在油泥回收機中攪拌,回收機會自動對油泥進行加溫軟化。 & z4 y( D+ G3 m. \# o* ~) |2 r: W+ W& i* b j* L' j2 k
用油泥回收機回收油泥,就像攪肉一樣,一邊放一邊出。在對油泥的處理質量上比人工高,用時不需要用力揉搓就直接可以使用。你也可以一次性將所有要回收的油泥全部處理出來,放在烘箱時備用。 . g1 G& G I2 N2 I 5 n* s* z" O/ V% F h+ B 回收油泥的補充說明:油泥雖然可以反復的回收使用,但油泥在烘烤的過程中,油泥中的成分會逐漸流失,回收次數太多,油泥粘性和塑性大大降低,一般進行3~4次為宜。 5 @5 N; E8 Z: u5 L4 ?- p% K; j; g: c* t# l, D. c8 O8 s
對回收的油泥質量也有一定要求,回收時一定仔細清理油泥中的芯材碎渣和渣滓,如果含有其他雜質,也會降低沒不慣純度,造成油泥粘性和塑性的降低。 8 J; i6 @3 t! q8 n# D
! a; U) C* G: y, H/ p: x
3、 填敷油泥 % I0 ^9 t" \+ G
! h- ^/ K0 f( j7 c 往模型胎基表面上油泥我們稱為填敷(也有稱為填墩、上泥)。填敷油泥就像做雕塑要先“上大泥”一樣。但填敷油泥不能像做雕塑將泥土一坨一坨地按在支架上,然后用要棒使勁地敲打壓緊。 % a8 Q3 S" Z3 |1 f % d ^) b# c9 g. O& S& { 填敷油泥的主要方法有“推”和“勾”。“推”是用大拇指和手掌緣向前推進填敷;“勾”是用食指彎曲,用其內側向后勾拉填敷,不要用其他手指。 7 v8 z4 m) D5 j R; h1 \# X& q3 h* @+ I
填敷油泥只能是一層接一層的敷貼,并且第一層油泥不要敷得太厚。應該是適當用力并盡量均勻地先填敷薄薄的一層。 / A: i+ i; N! {& R
& \$ O- F9 J7 N( A I1 z% ~ }4 P
然后再照此方法一層一層的填敷較厚的油泥。但不要過厚,可以多填敷幾次,保證油泥之間的貼合,直到填敷滿整個胎基。 6 F" ~7 X: D& e: U& O9 w 1 x; M5 H" F# w$ ]2 ^ 手指一次可填2~3mm厚,手掌一次可填4~5mm厚。油泥過厚收縮力會很大,厚薄不勻容易爆裂,也容易和泡沫分離。一般大型油泥模型的油泥厚度為30~50mm,小型油泥模型的油泥厚度為10~20mm。 9 K3 Z I, [, ]* L; d& c! W/ Q) b7 d& Z
要注意的是多次填敷油泥時不要在層與層之間形成空腔,一定要把空氣排出去。如果油泥之間有間隙,油泥會因收縮陷落而導致表面凹凸不平,也容易形成剝離層,造成刮制時油泥脫離。 , t" f( C4 G1 t5 e7 l6 F / o$ |% V& @5 R- n4 Z+ n4 @ 油泥填敷基本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用模板來檢測所填敷的油泥。根據工作臺上的定位線設置好模板,可以看出這些位置所上的油泥的盈虧。 3 l9 ]9 ` t7 @
9 T3 M1 M7 T& z* h6 s9 l$ H: u
用油泥沿模板在這些位置上將高度確定下來,并做好記號作為基準線,然后把油泥補上,直到基本達到預定位置。 , \& q; y$ @% |1 H% _# C1 n; E
- h3 I1 u# [9 G+ j Y 不同種類的產品模型在制作方法上有一定區別,因此對填敷的要求不一樣。 1 H$ e4 m3 d3 I5 k M8 v# D# V ' F- z( \+ O; B0 a' \, l 油泥形成空腔和剝離的原因:千萬不要圖快就大塊大塊地填敷油泥,即使是軟化了的油泥也不是敷上去就能夠很好的貼合,也很可能在層與層之間形成空腔。 3 y9 Z. Q) \" p. S; z5 T
/ a6 M# V/ _0 Q3 Y! X 由于新填敷油泥的溫度與已填敷油泥的溫度之間相差太大,使新填敷的油泥很快冷卻,在兩層之間就容易形成一個剝離層。 1 O: \. d# p" J6 k* |( w: e/ h- k% u2 v6 _) d
多次反復使用過的油泥會密度疏松,粘性降低,即使只是使用過一次,也會產生氣泡。所以使用前,要用力揉搓。 ; q5 B7 N. f2 d4 m9 P; J% p/ c6 V& a
油泥烘烤不夠或不均勻也是原因之一,因為沒有充分軟化的油泥相互之間是不能貼合的。 ; }/ i: z+ A" C6 \) X; U
6 J1 w, C! M% H1 |5 f3 o M# w
4、 粗刮油泥 4 p& r3 e, D! v& N( B9 l6 G3 }
7 a+ ~' K' l3 w5 J2 K
粗刮油泥,也有稱初刮油泥。根據模板或圖紙,去掉凸出的多余部分,將凹陷的地方填補起來,對油泥模型基準面的塑造以確定大形,這是一個反復多次的過程。 & c2 p9 t* l$ |8 t N, Q& s
( p( e3 j+ G, q
在刮制油泥的過程中,不能完全憑感覺,一定要多次測量圖紙,分析參考點、特征線,使用標高尺在油泥上標注準確的采樣點。 * B/ V+ P/ a, N8 d) L
( P6 B5 D: ~. ]9 \" Z 采樣點標注完成后,用刀或膠帶將這些采樣點連成起來,而形成各個面,這些采樣點連接成的線就是面的邊緣界線。采樣點越多,模型尺寸越準確。 ' r* G! a, r* u. n
% V# {; v; d8 ^ 粗刮油泥可用刮刀,也可用模板,這兩種方法常常是交叉使用的。選擇哪種工具,主要根據刮制的產品和各部件面積的大小確定。有關這方面更多的知識。 ( M# Q! A6 P# S9 D" E ( F1 Z3 L2 Q. M) ^ 用刀刮削的方法是,一只手握刀拉刮,另一只手搭在刀架一控制輕重和保持平穩。用模板刮制可以利用支架,如果是用手持,要注意把握平穩。用模板刮制可以利用支架,如果是用手持,要注意把握平穩。 ; r4 j$ E/ F2 \8 }9 y+ H6 e
) v. ?, m1 [/ k) b; f" Z 刀具主要選用直角型或雙刃油泥刮刀,根據模型大小盡量選擇大尺寸的刮刀。使用雙刃油泥刮刀刮削時要使用帶齒的一面,不要使用帶刀的一面。 6 e* Y8 T' Y o) C) A
, k# Q% p9 j# z' M 為了保證刮削面的連續性和平整性,刮削過程中用力要盡量均勻,并保持平穩。前后兩次刮削用刀呈十字形交叉方向,不要只朝一個方向用刀。 , o* A) T/ g- j" w( C, x- C" v" L3 q9 T) D
在粗刮油泥的過程中,頭腦中要始終保持完整的形狀。參照制圖和效果圖,將模型與圖紙反復比較,對油泥模型進行不斷的審視、改進和調整。也可以用模板或標高尺檢查。 1 `" T2 o, H( p% Z 7 F1 p& F& A V5 v 由于粗刮只是制作基準面,所以刮削時應先從大的面開始,只注意大面的準確性,只刮制出模型的基本形狀。在大的面制作完成前不要忙做小的面,更不要進行細節的制作。 ( h; y3 u; q. z4 L3 B& t) {- M
5 K- `. D$ I9 c+ x; ~3 b5 s
在基準面刮制完成后一定要檢查平順度,在該面平行貼上黑膠帶,通過觀察黑色膠帶之間的距離是否平行、均勻,可以判斷該面平順度是否一致。 / |2 |+ t% f3 W ~3 W9 L
( c x, L2 Q& L 粗刮油泥的技術要點:標注采樣點最重要的是要找定位線,一般來說,多數產品都是對稱的形態,因此常用中軸線作為定位線,而且你只需要找一條。 ' H+ v, a; d* p3 Y% T$ s
# r; z, G2 v- E* K Q 作為表示對稱的中軸線,往往決定著整個模型的基本大型,以中軸線作為定位線來找到其他面的位置既準確又方便。 1 i2 s: ]' P1 W2 z+ w* k* s
) X: N. c) W" U7 ?% [; S 對稱的制作也是以中軸線為界,一般來說,油泥模型是先制作好一半后,在細節制作前再進行另一半對稱的復制。汽車與摩托車在制作的時間和順序上略有區別。 , B+ X$ P' v- J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