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質量體系認證(10)——正式運行 [打印本頁]
作者: 潘玉洪42 時間: 2011-3-19 10:01
標題: 質量體系認證(10)——正式運行
質量體系認證(10)——正式運行
正式運行是貫徹質量體系非常關鍵的一步,一般要求運行三個月;當然隨著企業的要求不同而異。
1.
+ i$ b2 W7 X4 r" |1 K4 f. W修改形成正式文件
根據內審,各部門對文件不適當之處提出修改申請;經批準后進行修改;修改較多時,由A版改為B版;按照修改后的文件正式運行。
2. 指導公司進行內審
準備內審記錄不符合項報告;首次會議;現場指導審核;指導不符合項報告編寫及末次會議;指導不符合項糾正;聯系認證機構及申報資料;進行倒計時。內審報告詳見附件13:
3. 附加服務項目(如果是咨詢公司功能增加此項)
一般培訓有:5S和統計技術培訓;還可以客戶的實際需要專項培訓。
4. 模擬審核
制定計劃及準備審核記錄,不符合項報告;首次會議及現場審核;填寫不符合項報告;末次會議及不符合項糾正。
5. 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
最高管理者應按策劃的時間間隔評審質量管理體系,以確保其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評審是最高管理者的職責之一,并由最高管理者親自主持。評審應包括評價質量管理體系改進的機會和變更的需要,包括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應保持管理評審的記錄.
評價質量管理體系持續的適宜性:由于組織所處的客觀環境在不斷變化,另外組織內部產品、過程、資源等也會不斷變化;客觀上要求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也要不斷地變化達到持續地適宜性
評價質量管理體系持續的充分性:對于已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在資源、技術、控制方法等各個方面是否能夠充分保證,通過評審發現不足之處,予以補充、完善。
評價質量管理體系持續的有效性: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是指通過完成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或活動)而達到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或所策劃的結果。顧客反饋、過程績效、產品的符合性等作為評審的輸入并與規定的質量目標進行對比判定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評價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評審都會導致由于組織總目標的要求而對質量管理體系可能的變更需求。然后針對這些需求采取相應措施,實現質量體系的持續改進。
管理評審的輸入:
審核結果;顧客反饋;過程的業績和產品符合性;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狀況;以往管理評審所確定的措施的實施情況;可能影響質量管理體系的各種變更;改進的建議。
輸入應從當前的業績上考慮找出與預期目標的差距。
管理評審輸出包括:
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有效性的改進;與顧客要求有關的產品改進;資源需求。
以上管理評審輸出的結果應形成報告。
+ _! J% W, j" I) P/ b7 c& \
管理評審報告,詳見附件14:
企業只有經過內審和管理評審才能申請認證公司前來認證。
質量體系認證(12)——認證階段
作者: 潘玉洪42 時間: 2011-3-23 17:16
回復 lxb409743779 的帖子. r/ J! N1 K0 c
( o$ ?. J& ^+ U5 K* [$ s" W" B: `
僅供參考。根據企業的需要而定。
' t* x5 R) x# I' L6 [
作者: JXTTTTT 時間: 2018-5-29 09:02
學習啦,謝謝分享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