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老外發來的三級導柱散件,說是研磨裝配,有疑,高手急救! [打印本頁]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1 15:37
標題: 老外發來的三級導柱散件,說是研磨裝配,有疑,高手急救!
請高手說明配合關系,中筒和小筒變徑段為什么那么長?裝配公差?加工方法?工況平穩,偏負載較少,現用設備每天升降1500次,一年300工作日,用到8年沒問題。
如果國產的同結構壽命如何?有可解決的朋友,可直接聯系,在上海,15202163871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1 17:55
看起來金色套圈真空鍍上了氮化鈦,缸筒應該氮化處理過。
作者: 老鄭bj    時間: 2011-1-11 18:08
如果沒有負重,用十年都沒問題,帶上負重,那就不好說了。
黃色的零件應該是銅,銅的質地軟,合金銅還有自潤滑性。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1 18:40
感謝兩位大俠指點,老外說是研磨,是在磨床上加工嗎,滑配和緊配公差多少?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1 18:41
圖上中柱的變徑段和活塞套是緊配的嗎?為什么留那么長?
作者: mixin0756    時間: 2011-1-11 19:54
郭山 發表于 2011-1-11 18:41
圖上中柱的變徑段和活塞套是緊配的嗎?為什么留那么長?

變徑部分為導柱伸出最長部分,留長是為了伸出部分的穩定,這里應該有個限位環。


作者: 成形極限    時間: 2011-1-11 21:21
圖中右邊的小法蘭襯套可能畫得不對,怎么到小筒中去了呢?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11-1-11 21:59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1-1-11 17:55
看起來金色套圈真空鍍上了氮化鈦,缸筒應該氮化處理過。

TiN多用于切削或磨損場合,這個地方應該是作滑動軸承使用,估計是青銅。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2 06:00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1-1-12 06:44 編輯
郭山 發表于 2011-1-11 18:40
感謝兩位大俠指點,老外說是研磨,是在磨床上加工嗎,滑配和緊配公差多少?


關于“研磨”一詞,在別的帖子里社友有過交流。
如果按大陸傳統,這個詞有嚴格含義,指的是用金屬或其它非磨料材料制作的研具,附著油性磨粒去除工件表層的工藝。
但近年因華人世界的交往,已將這個“研磨”的含義,擴展到使用所有用磨料的場合。
如樓主所示圖片,應當只是外圓磨床磨、內孔行磨的樣子,并非經過嚴格意義的研磨。
至于滑配和緊配,也是古老的說法。在基孔制配合里,大致滑配應當是指精度等級在9級以上的f/H,而緊配為n/H這樣的配合。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2 06:12
冷水黃金 發表于 2011-1-11 21:59
TiN多用于切削或磨損場合,這個地方應該是作滑動軸承使用,估計是青銅。

青銅而有黃金色澤,應當是哪種牌號?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2 06:21
關于材料的摩擦配合,最忌同種材料的軟配合。
而當材料表層硬度足夠并且由外及里梯度合適時,情況就有很大不同。
社區有很多機床界的社友,可否請告知鏜床鏜桿與其導套配合的材料情況?
作者: ukeye    時間: 2011-1-12 08:46
研磨是包括所有磨削加工工藝的!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2 10:21
附上圖,再次感謝各位大俠的幫助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2 10:24
回復 fastarrow 的帖子

中筒和小筒需要研磨,有余量,圖紙尺寸為實測尺寸,謝謝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11-1-12 10:32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1-1-12 06:12
青銅而有黃金色澤,應當是哪種牌號?

對顏色確實很少注意過。

不過就算TiN也極少把所有表面都弄上呀

作者: cangzhoumj    時間: 2011-1-12 10:35
聽大家的學習一下呵呵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2 10:48
中間為三級油缸,兩側為三級導柱,總行程875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2 11:37
冷水黃金 發表于 2011-1-12 10:32
對顏色確實很少注意過。

不過就算TiN也極少把所有表面都弄上呀

說得有理。
不過,按樓主所說,應該有實物在,弄清楚不會太困難吧。

作者: 三腳貓    時間: 2011-1-12 11:42
精密液壓滑動零件確實需要研磨的
二個需相對滑動的零件結合面中間用研磨砂+機油,前后+旋轉人工手功來回運動
取得很高的光潔度和合理的間隙(操作工憑經驗和手感,自然狀態下零件較慢向下滑行)
緊配合零件不需研磨的
零件需組裝后一起研磨,例小筒,中筒,小活塞,小座套
作者: 小蝦1111    時間: 2011-1-12 11:43
回復 害怕伏櫪 的帖子

鈹青銅。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2 11:58
而且,樓主的帖子標題是“老外發來的三級導柱散件,說是研磨裝配”也很有趣。
散件到手,尺寸應該量過。14樓給出了1/10的精度尺寸,太粗了點。可否告知量得的1/100精度軸和孔實際數值?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2 12:08
手上暫無高精度的測量工具,感覺留余量挺大的,緊配要研磨嗎,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2 12:11
回復 三腳貓 的帖子

導套可加工嗎?座套的配合面不可加工,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2 12:12
裝配工的第一要務就是學會測量,不測量工件尺寸就裝配是大忌。
樓主先買個合適的量缸表和百分尺,準備工作做好再討論吧。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2 12:12
緊配合零件不需研磨的. c# e+ b/ f& k* u' O
零件需組裝后一起研磨,例小筒,中筒,小活塞,小座套???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2 12:30
感謝伏櫪大俠,現在我需要弄清幾個原則性的問題:
1,變徑為什么那么長  2 緊配要研磨嗎
3,零件需組裝后一起研磨,例小筒,中筒,小活塞,小座套,可行嗎,
4,外包的話,應該注意什么問題?什么樣的公司可做,總量,新裝76套(可考慮用國產),修復76套原裝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2 12:49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1-1-13 09:58 編輯

從自己的經驗判斷,套的材質和處理先不說,筒體必須是磨加工以后再氮化處理的。氮化后的裝配,需要用傳統意義上的研磨去解決。
1、變徑長,從工藝考慮,讓套的內外都是滑配研磨比較容易。如果有需要修復的工件在,觀察和測量可以知道。從結構上分析,請注意套筒長636,而其伸出總長只是875,內層筒體實際工作面長度有一個只是為441就是合理的。     
2、即使是緊配,也要控制過盈量。
3、如何研磨,要看具體情況,特別是各個工件內外的不同軸度誤差才能決定。
4、這個工作和具體操作的工人的技能水平密切相關,公司大小不能說明一切。




作者: wdn36409    時間: 2011-1-12 13:08
只說一句:沒有高要求,6-3銅婆司,裝配不可太緊。
作者: 三腳貓    時間: 2011-1-12 13:33
本帖最后由 三腳貓 于 2011-1-12 13:39 編輯

零件需組裝后一起研磨,例小筒,中筒,小活塞,小座套
小筒與小活塞,中筒與小座套;   兩兩裝配后
這二個小組件(即小活塞外徑與中筒內徑;小座套內徑與小筒大外徑)再相互研磨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2 13:39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1-1-12 12:49
從自己的經驗判斷,套的材質和處理先不說,筒體必須是磨加工以后再氮化處理的。氮化后的裝配,需要用傳統意 ...

前輩真是行家,變徑段的確 是內外滑配,剛又裝一次,以測量一次,感覺現在中筒小筒大徑段的余量不大多也2-4絲,上磨床不大可能,只能是手工磨了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2 13:41
三腳貓 發表于 2011-1-12 13:33
零件需組裝后一起研磨,例小筒,中筒,小活塞,小座套
小筒與小活塞,中筒與小座套;   兩兩裝配后
這二個小組件 ...

銅套可研磨嗎?即是磨配感覺只須加工一件,與另一件相配就可了
作者: 三腳貓    時間: 2011-1-12 13:47
本帖最后由 三腳貓 于 2011-1-12 13:54 編輯

銅套可以研磨
研磨是二個零件之間通過磨料相互磨
配磨是一個零件加工后即可,另一個零件根據前一個零件的實際尺寸,放間隙加工后一個零件至尺寸,則通常所說的配作或選配

點到為止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2 13:49
害怕伏櫪前輩,手工研磨外圓需用什么工具,材料,技工的水平要求等,能否介紹有經驗的老師付或是公司?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2 13:52
三腳貓 發表于 2011-1-12 13:47
銅套可以研磨

兄臺有這方面的經驗嗎,在哪高就?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2 15:49
三腳貓 發表于 2011-1-12 13:47
銅套可以研磨
研磨是二個零件之間通過磨料相互磨
配磨是一個零件加工后即可,另一個零件根據前一個零件的實 ...

如果銅套可磨,那中筒和小筒不用外圓磨就可以了,直接把與之配合的銅套內圓手工研磨就可以吧,但老外為什么不裝配好發來呢?是不是利用運輸這段時間做時效處理呢?還是有其它的原因?滑配的間隙留多少?現在余量在2絲,能上磨床嗎,還是要手工研磨?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2 15:56
wdn36409 發表于 2011-1-12 13:08
只說一句:沒有高要求,6-3銅婆司,裝配不可太緊。

兄弟可否說的小詳細一點,兄弟也是做汽車行業的嗎?間隙不可太小?多少合適?
作者: wdn36409    時間: 2011-1-12 16:42
H7/js6,長的話,H7/g6。車出來即可以,Ra1.6, 沙皮拋光,不要研磨,研磨即縮短壽命。
這個東西無須小題大作。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2 17:11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1-1-13 05:27 編輯
wdn36409 發表于 2011-1-12 16:42
H7/js6,長的話,H7/g6。車出來即可以,Ra1.6, 沙皮拋光,不要研磨,研磨即縮短壽命。
這個東西無須小題大 ...


太給力了,H7/g6的配合用這樣的方法完成。這位社友做過工人嗎?
只是首樓有樓主所給的技術要求:"設備每天升降1500次,一年300工作日,用到8年沒問題"。你的工藝能否滿足?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2 17:22
小蝦1111 發表于 2011-1-12 11:43
回復 害怕伏櫪 的帖子

鈹青銅。

是不是,請樓主做個簡單檢查如何?
找把什錦銼,輕輕銼一下套圈,應該可以知道其硬度。


作者: 孤子    時間: 2011-1-12 18:26
應該是間隙配合。看樓主的零部件精度不會用到研磨配合。何況是每天1500次的滑動,間隙也小不了。國產設備就不好說了。出入較大。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3 09:19
孤子 發表于 2011-1-12 18:26
應該是間隙配合。看樓主的零部件精度不會用到研磨配合。何況是每天1500次的滑動,間隙也小不了。國產設備就 ...

不好意思,是每天工作150次左右,工作10年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3 10:02
我在27樓上的回復有補充,補充的是對樓主26樓的問題1的解答。
樓主的問題:1、變徑為什么那么長?
補充后的回答是:變徑長,從工藝考慮,讓套的內外都是滑配研磨比較容易。如果有需要修復的工件在,觀察和測量可以知道。從結構上分析,請注意套筒長636,而其伸出總長只是875,內層筒體實際工作面長度有一個只是為441就是合理的。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3 10:16
很誠心想幫樓主,只是樓主至今還沒有把情況介紹清楚。
樓主給出的套筒式導柱結構,材料和工藝的選擇不是唯一的。幾天下來,到現在老外拿來的東西到底是什么材料制作的都還沒有搞清楚。討論沒有邊際,解決問題也就成了空中樓閣。
請樓主按我在40樓的要求,找把什錦銼,把套和筒撿不要緊的地方輕輕銼那么幾下,然后把結果公布如何。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3 12:39
謝謝前輩,現在千分尺和什綿銼正在采購中,感謝幫忙,有結果結果,馬上發布上來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3 12:41
什么是什綿銼?哪一類工具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3 16:59
再附圖,前輩,余量若是1-2絲,用手工拋光可打掉嗎,用什么工具,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3 18:23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1-1-13 18:29 編輯

拋光是絕對不可以的。
精整加工有不同類型。拋光也有兩種,一種是在工件表面有著極高硬度和非常高的粗糙度等級情況下,用綠油這樣的拋光劑打光,工件表層被除去的厚度僅一兩個微米;另一種則是常見的使用砂帶、砂紙或布輪的拋光,對尺寸精度和幾何形裝精度沒有任何顧忌。即使拋去一兩絲,對工件幾何精度的破壞也極為嚴重。
用砂條(油石)作研具的珩磨不能改善工件原有的幾何精度,使用場合也有限制。
余量一兩絲的去除,要尺寸精度和幾何精度都得到保證,若有好工人和好機床,細心找正后再磨一刀,也是可以的。年輕當工人時,這種事情沒少做過。再就是采用傳統意義的研磨了,研磨可以有效地除去微小余量并改善幾何精度。
作者: 塞上獨行客    時間: 2011-1-13 19:15
本帖最后由 塞上獨行客 于 2011-1-13 19:22 編輯

回復 害怕伏櫪 的帖子

支撐套用GCr15熱裝,應該是禁得住考驗的,有無代表性就不知道了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4 08:39
回復 害怕伏櫪 的帖子

謝謝前輩,千分尺到后具體尺寸硬度出來后,再確定方案,謝謝前輩的指點!

作者: mixin0756    時間: 2011-1-14 09:40
先磨好導柱再配做銅套
作者: Li515414    時間: 2011-1-14 09:55
            坐等高手來解決。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4 14:42
測量出來了,滑配間隙在1-3絲,用什綿銼可輕松銼銷,如圖,的
兩套散件現在,可以配出一套完整三級導柱,
另外的散件無法裝配,但用千分尺測量有間隙的,下面應該如何處理
用油石拋光,清理表面再試一下,用什么工具,材料 ?還是...........請前輩 指點

作者: 山東張林    時間: 2011-1-14 22:39
?????????????????????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5 05:11
郭山 發表于 2011-1-14 14:42
測量出來了,滑配間隙在1-3絲,用什綿銼可輕松銼銷,如圖,的
兩套散件現在,可以配出一套完整三級導柱,
...

用什綿銼可輕松銼銷,兩件都是嗎?
完全出乎意料,震驚得口瞪目呆。
那么,套筒上的顏色由何而來,是什么涂層?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5 05:15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1-1-15 05:18 編輯

這樣看來,28樓和37樓社友wdn36409的意見有道理。
“沒有高要求,6-3銅婆司,裝配不可太緊”。
“車出來即可以,Ra1.6, 沙皮拋光,不要研磨,研磨即縮短壽命。
這個東西無須小題大作。”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5 05:25
樓主在26樓有“修復76套原裝”的介紹,這些需要修復的東西是怎樣的情況呢?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5 10:48
回復 害怕伏櫪 的帖子

兩件都可輕松切銷,用砂皮紙拋光可以嗎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5 10:54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1-1-15 05:25
樓主在26樓有“修復76套原裝”的介紹,這些需要修復的東西是怎樣的情況呢?

現19臺設備,每臺設備需用4套,換上76套,拆下的76套已經用了8年,可能磨損需要修復后備用,應該采用什么方案?
噴涂導柱,磨銷,更換導套?希望前輩指點。
另:拋光的話用一般的細粒水砂紙就可以嗎?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6 06:32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1-1-16 06:33 編輯

對于導柱一類的東西,我制作時起碼都會表面高頻淬火,然后磨削,再鍍上硬鉻。特別精密的場合,則用氮化和研磨配合方法。
像樓主所說的情況,確實是第一次遇到。特別對圖片中套筒表面的顏色從何而來,有何作用,深深不解。
樓主準備用砂紙拋光,我的意見和理由在前面已經說得很清楚,我自己是絕對不會這樣去做的。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17 15:04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1-1-13 18:23
拋光是絕對不可以的。
精整加工有不同類型。拋光也有兩種,一種是在工件表面有著極高硬度和非常高的粗糙度 ...

前輩的意思,余量1-2絲還要上磨床?請指點
附幾張昨天現場拍的實物,無上磨床的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1-1-18 15:34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1-1-18 15:35 編輯

珩或者研吧。
真要用砂紙,請在砂紙背后用平整工具襯著,并且盡可能磨出網狀痕跡。
作者: 李文建    時間: 2011-1-19 11:59
游客過路一下吧:)
作者: ukeye    時間: 2011-1-19 16:43
本帖最后由 ukeye 于 2011-1-19 16:44 編輯

用哪種軟的材料拋光,我碰到過的,與含油軸承配合的那種,也是很軟的需要拋光。一般屬于滑動摩擦的國外都要求拋光處理,不是說用砂皮弄弄就可以了。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20 08:45
ukeye 發表于 2011-1-19 16:43
用哪種軟的材料拋光,我碰到過的,與含油軸承配合的那種,也是很軟的需要拋光。一般屬于滑動摩擦的國外都要 ...

前輩:較軟的拋光材料,是指什么,具體是什么,怎么用?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20 08:46
能否找到一種有效的方式,一般人經簡單的培訓或是指導就可以干好的
作者: ukeye    時間: 2011-1-20 10:53
本帖最后由 ukeye 于 2011-1-20 10:56 編輯
郭山 發表于 2011-1-20 08:45
前輩:較軟的拋光材料,是指什么,具體是什么,怎么用?


就是拋光的設備拋光頭部是軟的纖維,就像自動擦皮鞋鞋油那種裝置類似,把你的皮鞋擦的很亮。那種設備就是把沒有淬火不是很硬的材質表面拋光,以前的公司我曾經見過車間有這樣拋光的,是對調制處理的軸進行這種拋光,拋光后和含油軸承配合,這和你的這種情況我認為是類似的,開始我們這種軸頭也是磨的,后來需要出口日本和德國,他們要求必須拋光軸頭所以就這么做的,這個軸粗糙度我們開始只是標的0.4或0.8,實際拋光后應該比這個更好。本人不做工藝,一直做設計的,所以了解就這么多,希望對你選擇工藝和設備有幫助。

作者: qiuqiu1234    時間: 2011-1-20 10:57
個人認為客戶要求的是配研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1-1-20 16:37
感謝樓上兩位大俠,說的很有道理,具體的還需要請老師會來配研,或是拋光裝配,對嗎,沒干過的人不可能干好,對嗎
作者: zhq870120    時間: 2011-1-28 15:02
新手上路,搬個凳子聽講~
作者: zhaoyaozzyy    時間: 2011-1-30 09:30
迷茫中 怎么會這么長那
作者: jwh196712    時間: 2011-1-30 13:09
銅是合金銅與滑動軸承的材料一致。而且在導柱中就是作滑動軸承用,研磨就是要求對銅合金有相互運動的內外表面進行手工研磨,保持一定的間隙,可以在表面形成油膜。導柱變徑與導柱的行程有關系。
作者: daia    時間: 2011-2-2 00:52
ukeye 發表于 2011-1-12 08:46
研磨是包括所有磨削加工工藝的!

按照《金屬切削工藝》的定義,“研磨”是磨削加工的一種,或者說“研磨”是包含在“磨削”加工工藝里的。
作者: daia    時間: 2011-2-2 01:43
兩絲余量的活,樓主千萬小心,研磨時萬一搞成喇叭口或橢圓口,那你麻煩大了。
作者: 9'99    時間: 2011-2-2 01:57
回復 郭山 的帖子

變徑長,是從運動角度考慮的。導柱的運動是靠油壓,無論何時,桶內都是充滿了液壓油的。就是說大桶和小桶的桶壁之間是有油的,運動時油必須流動才能活動,而活塞套阻礙了油的流動,雖說活塞套有卸油孔,阻力還是不小的。在最短狀態時(圖示狀態),活塞套的位置應該在變徑處,最長狀態時,活塞套才會處于圖示位置。這種結構可以保證小套和中套同時伸縮,也就是說,沒有這么長的變徑,運動結果是,小套全部伸出(或縮回)后,中套才會動。技術關鍵實際上就在活塞套的卸油孔上,孔徑大小非常講究,變徑的長短取決于孔徑。所有尺寸都是經過流體模擬計算決定的,然后是實物實驗,做到完美的運動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你如果仿制,就不要改變任何尺寸,尤其是活塞套上那兩條最不起眼的卸油槽的尺寸,一定要精確復制,不然你會看到完全不一樣的運動結果,或許會變成油田一樣,發生井噴。。。想想看,如果小桶完全伸出后中桶才動,而小桶上的變徑有那么長,會掉出來的。。。。。。

作者: HH0000001    時間: 2011-2-2 10:27
呵呵,行內人就是不一樣
作者: wisdoms    時間: 2011-2-2 16:21
拿了板凳好好學習,前輩們知識真豐富。
作者: happyxkm    時間: 2013-9-6 10:33
黃色的應該是錫青銅,因為黃銅比較軟
作者: 番茄唐龍    時間: 2013-9-6 11:25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1-1-12 06:12
青銅而有黃金色澤,應當是哪種牌號?

ZQAL9-4 感覺和這個差不多
作者: earthling1983    時間: 2013-11-21 17:00
看大師們交流,學到不少!
作者: 依維斯    時間: 2013-11-22 10:02
學習觀摩
作者: 點點人生123    時間: 2020-2-12 22:30
樓主處理的如何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