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外資壟斷我國動車組軸承裝備 技術攻關十年無果 [打印本頁]

作者: 記川◎    時間: 2011-1-7 13:12
標題: 外資壟斷我國動車組軸承裝備 技術攻關十年無果
“時速超過160公里的動車組所用軸承,目前我國還需100%進口。但按照我們的研發速度,如果一切順利,未來兩三年內,中國國產高鐵軸承也能真正實現配套。”

1月6日,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秘書長王全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內軸承行業的關鍵詞將圍繞自主創新,攻關核心技術,以實現產業升級,替代進口。

兩天前,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在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表示,今年全國鐵路安排基本建設投資7000億元人民幣,安排新開工項目70個,我國高速鐵路運營總里程將突破1.3萬公里,并確定京滬高鐵將于6月中旬開通運營。

高鐵投資的可持續性得到保障,各個相關行業分一杯羹的熱情也繼續高漲。

但在作為高鐵基礎零部件的高速列車軸承領域,瑞典SKF、德國FAG、日本NTN等國際巨頭正牢牢占據著中國市場。盡快解決高速軸承研發與應用的問題,將這塊“小而重要”的短板補上,已成為中國軸承行業的重大任務,無論是為了技術升級,還是為了分享高鐵蛋糕。

短板:高端不足

相比于我國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速動車組技術的現實,配套軸承的國產化應用仍是空白,這于正力求高端的裝備制造業是一處短板。

2010年10月26日,中國高鐵建設上里程碑式的滬杭高鐵正式開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和諧號”CRH308A新一代高速列車動車組最高時速達416.6公里,創下世界運營鐵路運行試驗最高速度。

但這一“陸上航班”所用軸承我國均無法生產。王全清告訴記者,時速超過160公里以上的動車組,配套高鐵軸承全部采用進口軸承,實現國產替代勢必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

不僅是高鐵,風電、機床主軸配套軸承等高端軸承一直是中國軸承業的軟肋,也主要依靠進口。

2009年,我國軸承行業產量達100億套,總產值已達到900億元,位居世界第三。規模以上企業1750家,其中年銷售額30億元以上5家,但進出口逆差超過8億美元。

王全清向記者表示,這一情況在2010年有所好轉。“2010年全行業銷售額大概增長30%,產量增長13%,已經超過金融危機前水平”,“全年出口增長了50%,進口逆差縮小到5億至6億美元之間,但進口軸承構成仍向高端發展。”

“這一領域的核心技術全在國外,我們行業內聯手共性技術攻關、關鍵技術公關,已經經過了兩個五年計劃。”他說,“國務院提出的16個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領域,15個都與軸承相關,這是關鍵點。”

在此前工信部發布實施的“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中,軸承也位列基礎零部件的第一位,七個項目的軸承產品被納入2011年—2013年的實施方案之中。

盛宴:外資天下

在整個高速鐵路總投資中,高鐵配套軸承的容量并不算太大,專家估計市場超過20億元。但中國國內產品的空白,已經足以為外資巨頭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近80%的軸承是由8家跨國公司生產的,分布于美國、日本、歐洲,而中國注冊軸承企業約6000家,排名前十位的軸承企業銷售額合計僅占全行業近40%的份額,行業集中度較低。

2009年2月6日,日本NSK公司與中國南車集團合作,成功簽下武廣高鐵30個編組的軸箱軸承訂單。

2010年3月,瑞典SKF宣布與中國鐵道部在原來4年合約的基礎上再續約4年。

2010年10月,日本NTN在中國境內最大的生產基地落戶南京,一期投資1億美元,建設用于高速鐵路、地鐵及風力發電所用軸承的生產基地。

“軸承在整個車的配置中雖然只占很小一塊,但高鐵這樣的產品項目不容任何閃失。軸承最主要的在于可靠性,安全是第一的。”1月6日,SKF中國鐵路業務部副總經理黃志告訴本報記者。

他同時也坦言,中國高鐵軸承市場因國有產品不足,而給外資廠商留下了較大空間,“足以持續到2020年”。

根據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到2020年,我國高速鐵路里程將達1.8萬公里,這一數字,是目前德國、日本、法國三個國家高速鐵路里程總和(6000公里)的三倍。到2012年,我國高速鐵路總里程將達1.3萬公里,對動車組將形成800列的新增需求。

追趕:自主攻關

“從國家有關部門的角度考慮,高鐵軸承的進口想法還是很強烈。但對于國內行業來說,總是要千方百計自主創新。”王全清向記者表示。

僅“十一五”的前三年,研發了國家十六個關鍵領域中的十三個關鍵領域的90類重大裝備的配套軸承488種。其中,風力發電機組偏航變槳軸承、深井超深井石油鉆機軸承、重載鐵路貨車軸承、YRT系列數控機床主軸軸承已實現國產化。

據了解,在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支持下,由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洛陽軸承研究所改制企業)牽頭,聯合洛陽LYC、哈軸、成都科華等企業以及河南科技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開展了時速350公里高鐵軸承的研發,已經開發出了首套樣品并進行了部分性能試驗。

按照瓦軸集團董事長王路順的設想,基礎研究大突破、制造工藝和檢測工藝大進步后,“通過這樣的設計制造技術和產品技術進步,3年內實現替代進口”。

去年10月,中國工程院院士、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曾在一次論壇上指出,繼時速380公里的高速列車下線之后,我國已開始研發時速500公里的高速列車系統。這意味著,高端軸承的研發與產業化,需在“十二五”期內進一步發力追趕。

對此,1月6日,中國南車集團的一位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在全球化供應鏈下,高鐵也進行國際采購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未來同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當然也樂于和國內供應商合作,購買本國產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1-1-7 13:25
高速列車軸承,主要難點在哪里?材料,設計還是制造工藝?
作者: rzy_zh    時間: 2011-1-7 14:12
回復 老鷹 的帖子

主要還是材料及熱處理問題!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1-1-7 14:31
不止軸承這么簡單,我周圍賣車輪的,賣車軸的,車輛監控的,通訊的,等等,都是鬼子的代理,大把銀子弄走了,但你深說這些,國家會不高興的,也不允許,百姓就作百姓的本職工作巴,哈哈

軸承,有多復雜?沒有多復雜,但沒有人深入玩,從材料到加工,一大堆毛病,就沒治了,哈哈

我對一個家伙說,給我銀子,我替你玩,我從煉鋼開始玩,在山里修一條5公里的線,每天跑,看最后是怎么壞的?有兩年肯定統統解決,
人家對俺說,啊呸!解決以后,現在的買辦、代理、鬼子都餓死?這是多少人你知道嗎?你還想要世界和平嗎?鴉片戰爭怎么打的?就是貿易順差的原因!
其實俺懂歷史,哈哈
作者: crab22    時間: 2011-1-7 15:09
加工也有問題吧,好的設備被禁運,沒有好的設備怎么做出高精度的產品?
作者: 見習生小王    時間: 2011-1-7 15:48
越是“禁運”的東西,就越早能夠得到發展,伊朗和朝鮮的導彈和核工業都是如此。此地近日的五代機也是如此。
我國的軸承至今未能突破,只是一個軸承的問題嗎?想想,其中的非技術因素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解決以后,現在的買辦、代理、鬼子都餓死?這是多少人你知道嗎?你還想要世界和平嗎?”哈哈。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1-1-7 15:50
回復 crab22 的帖子

軸承設備,從冶煉到加工、熱處理,我們現在什么設備都有,冶煉設備比德國的都好,雖然做出來的與國外大公司的看著是一樣的,但可靠性不行,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出什么毛病,也不知道具體壽命到底有多長? 問題在這里!

裝到車上,有的行,有的不行,這個比較嚇人,
問他一個深刻的問題,為什么有的行? 有的不行,答不出來,說有責任心的問題,有銀子少的問題,有工人糊弄事的問題,
我說做一個環形軌道線,裝上感溫儀與振動儀,這些我都能玩,保證測量準確,遙控幾節列車每天高速跑,直到把軸承跑爛,看到底與國外的軸承多大差距,從晶粒方面找疲勞的問題,俺不懂的,不還有那么多院士嗎?院士假如自己承認無知,到瑞典去雇鬼子,總有人懂,假如確定我們就只有德國85%的壽命,那么我們到時間就換,問題就解決了,

俺被人轟下來,說,,就看你玩了?就你愛國?


作者: linqingshan    時間: 2011-1-7 20:24
中國的高鐵技術不是世界領先嗎?
作者: 伯利恒星    時間: 2011-1-7 20:39
一個小小軸承有多難?
問題有幾方面
1:國人長期以來形成的心里,總認為國產的不如進口的,咱們只是高科技不如別人,難道這些基本的都不如?
2: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不想為了提高質量而提高成本
3:原材料是個很大的問題,材料的理論方面已經很成熟了,知道怎么做,但是沒基礎設備,中國現在是整體不如人家,一個軸承牽連到很多行業,這些行業不整體提高,單靠某個行業不行的
作者: 反引力    時間: 2011-1-8 09:46
回復 2266998 的帖子

每天跑,可是要燒鈔票的,領導要求節約成本,誰敢對著干?
作者: 記川◎    時間: 2011-1-8 09:54
回復 2266998 的帖子

這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利益的問題。這是國家的悲哀。
作者: 老徐    時間: 2011-1-8 11:26
呵呵,像這樣四方云集放在聚光燈下的項目,國內企業沒有深厚的背景是不敢碰的,也沒機會碰的,誰沒好處愿意擔責任?國家的錢,花著也不心疼撒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1-1-8 13:10
回復 反引力 的帖子

哈哈,大蝦,國家缺銀子嗎?各級小領導一年能吃掉好幾千億,他們省一天的飯錢就夠我說的那個典型東西跑完,不是錢的問題,是沒有人真正玩工業,鬼子看中國人玩工業,當你玩雜耍,因為你不認真,也不深刻追究技術問題,
錢氏當年指著鼻子臭罵一些國內的教授,就是因為糊弄, 把那些家伙能罵哭了,沒有認真精神,火箭能飛嗎?現在沒有人罵了,大家輕松了,

作者: 生而為贏    時間: 2011-1-8 19:45
講來講去都是國情問題,歷史問題,文化問題!怎么那么多問題呢?!不懂,是真的不懂,我泱泱大國,就是這個德行?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11-1-8 23:52
本帖最后由 一兩酒 于 2011-1-8 23:54 編輯

又看到有人說買辦誤國,國家不投入,國家不給國企機會等等如此言論。
動車出事的后果大家想過沒有?
幾百條人命,乘客的命不是命,是拿來給你做實驗用的嗎?
就是有人愿意去死,鐵道部也不敢接。
難道做個長期實驗有那么難嗎?

又看到有人說軸承就是熱處理+材料。
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高速列車的車輪軸承還很怪,其瓶頸反而不是軸承的熱處理+材料。
說熱處理+材料有問題的就說明他根本不了解高速列車的車輪軸承。

又說我們的裝備不如別人?
我在客戶那兒見過真空電渣重融煉鋼設備,德國老外都流口水,說這種好設備,他們用不起。
說沒有高精度軸承加工設備,估計一大幫人要找你急眼。

又看到利益說,說鐵道部黑,阻礙了軸承發展,那真是天大的冤枉。
鐵道部采購是黑,還蠻不講理,但是人家有個前提:事情必須做好,質量得過關。
而且鐵道部的國產化是行政命令,自上而下的。國產真能用,還不用國產?
國企高質量合格的軸承賣不進鐵道部?國企的領導都是豬啊,公關能力如此差,國企就不會桌底下那套呢?
其實鐵道部的人很實事求是,有實驗結果嗎?沒有,咱不聽你瞎忽悠,一邊去。

高鐵軸承,它就是個技術問題,就是沒有解決好,誰都不敢用,光看記者瞎編的“知識產權”有個P用。
別說高鐵軸承呢,高鐵車廂的車門,夠簡單的吧,隔音性始終沒有國外的穩定,一直是湊合著用。
當然這和中國的高鐵技術世界領先并不矛盾。

作者: 深南大道    時間: 2011-1-8 23:56
中國向來是不缺錢的,所以,只要能買到,干嘛自己研究呢
反正支付得了,除非,哪天真禁運了。。。
連領導的車轱轆配件都得自制,也就是自主開發的時候了。。。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1-1-9 21:10
再騙10年錢,哦也~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11-1-9 22:16
那大俠說國產軸承的瓶頸在哪里呢?望解惑

我不是大俠,也不是什么解惑。
國產軸承的瓶頸就一點,也是國產的通病,質量不穩定。壽命有幾十萬公里的,有幾萬公里不到的。
這樣不穩定的東西誰敢用在高鐵上,跟在后面維修都來不及啊,那要是出事,不是十幾條命,幾十條命的事件,是上百人,幾百人的事件,誰敢拍這個板,誰會拍這個板?只有人性滅絕的家伙會這么做吧!

又是國外陰謀論,又是買辦利益說,又是腐敗壟斷說,估計這些人連高鐵車輪的圖紙都見都沒有看過。
最好笑的是外方封鎖說,外方封鎖我們,只是告訴你其然,不告訴你所以然。
人家自己研發的東西為什么要給你?人家是慈善家,人家腦子被門板夾過呢?

廢話,扯淡是沒有用的,只用老老實實坐下來干實事,否則,只有遵循叢林法則,或者搗騰房地產去。
作者: 無路車    時間: 2011-1-9 23:31
少一點崇拜,多一點自信,換一種結構,換一種軸承就行了。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11-1-10 08:37
ls兇狠,不過似乎我們干這干那,洋人也沒有攔著我們。

很多人似乎看不慣鐵道部,其實如果說其他的國企是“肥豬”公司,鐵道部就是一只“野狗”,“野狗”可不是像“肥豬”那么好宰,弄不好還被反咬一口,好幾家外方公司都被咬過,挺疼的,所以和鐵道部打交道都老老實實的。
中國的事情真是說不清楚,鐵道部的管理確實有不足的地方,但是,這么一只兇狠的“野狗”公司天天在網上被人罵,而那些“肥豬”公司(比如各大鋼,比如電力,石化)卻是被人所稱頌。
看來不跟上時代潮流,真要被OUT了。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1-1-10 11:26
哈哈,酒蝦勿怒,心平氣和就好,俺其實與他們都有接觸,也了解他們,不僅了解他們,還了解與他們共存多個買辦,其實大家是一種共生關系,
關于軸承,我和你的意見不矛盾,主要在可靠性,這個,我在前面的帖子里已經很明白的說了,怎么驗證是否可靠?俺認為靠‘侃’是肯定不靈光的,必須靠跑,現在的監測儀表這么發達,連俺都能玩,可見不是什么高新技術,把車子裝上儀表,每天跑,找一個沒人的地方,跑一年,數據都是實時傳出來的,坐屋里就可以知道,根據震動模型就知道磨損到什么水平了,這個我都會,掛十節車廂,鬼子的軸承和我們的軸承一起跑,

跑到一個時候,在監測儀上看是不行了,馬上拆軸承,全解體,但到底發生什么了?疲勞怎么產生的?怎么擴展的?從冶煉分析過來,把自稱能玩的都找來,誰侃對了,下次壽命改進了,給那家伙500萬塊,看行不行,

假如,跑了,大家都不知道為啥,我們就認中國人慫,干不了這個,就乖乖跟鬼子走,服了,
但,沒有玩就服了,這就有問題,
作者: 太陽雪    時間: 2011-1-10 12:46
軸承主要是材料及熱處理問題。我看過一則報告,國外目前基本不直接從鐵礦石中提煉鐵了,這樣污染太重了,而是將這樣的初級提煉交給像我們國家的這樣的工廠來加工,然后他們再收購我的的鐵回去提煉更高等級的鋼種,然后再賣給我們這樣的國家,我們最終是替別人做嫁衣。人家既降低了污染又得到了大把的銀子,我們唯一得到的好處就是滿足了各個蛀蟲的腰包。
作者: 太陽雪    時間: 2011-1-10 12:55
回復 一兩酒 的帖子

我認識了你終于知道一山有比一山高了,只是我不理解你為什么老是為鬼子搖旗吶喊呢?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11-1-10 14:31
太陽雪 發表于 2011-1-10 12:55
回復 一兩酒 的帖子

我認識了你終于知道一山有比一山高了,只是我不理解你為什么老是為鬼子搖旗吶喊呢?

為鬼子搖旗吶喊?

怎么就有這個結論呢?

洋人沒有欺負咱們,中國核武器都有了,人家敢欺負咱們嗎?
就這個高鐵軸承,你可以不買洋人的軸承啊,總沒洋人逼著吧!說的那么煽情干嘛?
洋人不轉讓技術?
洋人為啥要轉讓?那是洋人吃飯的家伙,人家為啥給你?談戀愛還有個你情我意,做買賣還有愿買愿賣。
你沒有話語權,怪洋人?
中國人有沒有錢?你自己亂了陣腳,被人當肥豬宰,為什么怪洋人呢?洋人又拿槍逼上來了?

有種就不買洋人東西,自己拿出可以和洋人產品媲美的軸承,甚至比他們還好,而不要一天到晚唧唧歪歪的“外資壟斷我國動車組軸承裝備 技術攻關十年無果”這種無病呻吟的P話。

要是幾大家一齊封鎖,這高鐵至少幾年內還開不起來,這就是目前的事實。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11-1-10 14:36
太陽雪 發表于 2011-1-10 12:46
軸承主要是材料及熱處理問題。我看過一則報告,國外目前基本不直接從鐵礦石中提煉鐵了,這樣污染太重了,而 ...

軸承主要是材料及熱處理問題。我看過一則報告,國外目前基本不直接從鐵礦石中提煉鐵了,這樣污染太重了,而是將這樣的初級提煉交給像我們國家的這樣的工廠來加工,然后他們再收購我的的鐵回去提煉更高等級的鋼種,然后再賣給我們這樣的國家,我們最終是替別人做嫁衣。人家既降低了污染又得到了大把的銀子,我們唯一得到的好處就是滿足了各個蛀蟲的腰包。

不知道你在那看的報道,我只告訴你,北歐的球團礦是全世界最好的,是冶煉優質特鋼的最佳原料,國人想買,可以,不多。

其二,還是那句話,沒人逼著你買,逼著你賣,不賣,洋人也干瞪眼,比如稀土,所以不要怨天尤人。我們的6億噸鋼是自己倒騰出來的,沒有洋人拿槍頂著。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11-1-10 14:38
2266998 發表于 2011-1-10 11:26
哈哈,酒蝦勿怒,心平氣和就好,俺其實與他們都有接觸,也了解他們,不僅了解他們,還了解與他們共存多個買 ...

998大俠,其實這就是個技術問題,總是利益說,陰謀論,最后連“侃”都“侃”不了,“侃”還得有的毛皮的東西了,最后只剩下“憤”了。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1-1-10 14:55
哈哈,酒蝦不要動怒,你看俺逛論壇,就是嬉皮笑臉,哪有那么多正經的東西,
說這個洋人卡脖子的事情,還有很多,不只是軸承這么個玩意兒,假如鬼子不賣芯片了,全國還有多少計算機可以動?
認真說一句,各國都有弱項,你看米國M1A2的主炮,德國的貨,米國自己的據說壽命就比德國的短,玩到德國同樣水平,費用高,但能玩,再有,米國可以牢固地捏著德國的脖子,不敢不給米國,這都是靠實力硬玩出來的局面,
我國,許多東西,落后了,不明不白,阿拉說的是這個問題,假如拼命玩過,就是不行,就認了,但沒有徹底玩,許多機理尚不完全清楚,軸承壽命不夠,都是怎么破壞的?說不上來,破壞以后,做分析了嗎?沒有!為什么不做?

對軸承,俺不能說全懂,但俺可以玩軸承廠,起碼知道怎么可以玩好,知道這個流程,阿拉與許多專業家伙都很熟,也知道他們為什么沒有玩好,起碼是沒有盡力,
同樣問題,還有德國的閥,質量確實好,阿拉與德國閥廠的也很熟,也基本知道為什么中國沒有玩好,

說這個侃,阿拉說的‘跑幾年‘肯定不是侃,哈哈,即使跑的失敗了,也有完整的過程,知道失敗在哪里了,現在誰能說出與德國到底差多少?假如能,一切東西就快要接近解決了,

作者: qiuqiu1234    時間: 2011-1-10 15:34
有了這個意識就一定能做出來的

作者: 太陽雪    時間: 2011-1-11 09:17
我看到的不是討論技術問題,完全是憤青。我個人認為制作軸承的合金應具備一下功能:1.足夠的強度和硬度,以承受軸頸較大的壓力。2.高的耐磨性和小的摩擦系數,以減小軸頸的磨損。3.足夠的塑性和韌性,較高的抗疲勞強度,以承受軸頸的交變載荷,并抵抗沖擊和振動。4.良好的導熱性及耐腐性,以利于熱量的散失和抵抗潤滑油的腐蝕。5.良好的磨合性,使其與軸頸能較快的緊密配合。還有其它的一些因素,等等。酒俠,見多識廣,請提供一下,我們國家能生產這樣材料的廠家是那個?我還真沒有看到如此的神人。
作者: 太陽雪    時間: 2011-1-11 10:24
回復 一兩酒 的帖子

我看到的不是討論技術問題,完全是憤青。我個人認為制作軸承的合金應具備一下功能:
1.足夠的強度和硬度,以承受軸頸較大的壓力。
2.高的耐磨性和小的摩擦系數,以減小軸頸的磨損。
3.足夠的塑性和韌性,較高的抗疲勞強度,以承受軸頸的交變載荷,并抵抗沖擊和振動。
4.良好的導熱性及耐腐性,以利于熱量的散失和抵抗潤滑油的腐蝕。
5.良好的磨合性,使其與軸頸能較快的緊密配合。
還有其它的一些因素我還不太了解等等。
酒俠,您老見多識廣,請提供一下,我們國家能生產這樣材料的廠家是那個?或者說你認為國外能夠生產此種高強度鋼的廠家是那個?
您老說過——# c/ p  V6 h8 `2 F* {; _: W( s
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高速列車的車輪軸承還很怪,其瓶頸反而不是軸承的熱處理+材料。
說熱處理+材料有問題的就說明他根本不了解高速列車的車輪軸承。

那么請以您比較專業的方式說一下,你比較了解的高速列車的軸承是什么材料的?誰能生產?技術參數等等,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告訴我這個非常想知道的人,也讓廣大的社友明白車輪軸承的原理,我先多謝啦。



作者: 單車居士    時間: 2011-1-11 11:55
回復 2266998 的帖子

998大俠,做這試驗要多少銀子啊,沒有人出錢,論壇上現在有會員498335,每人出10元就有500萬了,每人出100元就有5000萬了,不知道夠不夠,出錢的可以隨時去看試驗過程和結果,學習技術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1-1-11 12:19
回復 單車居士 的帖子

哈哈,單車大蝦說笑話了,玩這個,得國家玩,或者房地產商玩,或者中石油玩,其它玩機械的家伙是玩不起,俺呼吁過怎么玩,還給人家寫過一個詳細方案,但大家都以為俺吃飽了撐的,從來沒有一個人出來具體評論過阿拉的東西在技術上有什么問題,有什么缺陷,只是認為這種做法是‘白癡做法’,哈哈
作者: 太陽雪    時間: 2011-1-11 13:22
主要是你不是 胡主席 ,如果大俠是胡主席的話,即使你放個屁,那些家伙也篤定是香的,中國就是這個國情,怪不得任何人。
作者: 包工頭    時間: 2011-1-11 13:57
本帖最后由 包工頭 于 2011-1-11 13:57 編輯

高端軸承瓶頸 “十二五”有望率先突破
       作為我國科技部“973”項目主要內容之一,“高性能滾動軸承基礎項目”由中科院、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6家科研單位承擔,瓦軸是惟一參與此項目的企業。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王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高性能滾動軸承基礎項目”主要針對數控機床、高速鐵路、航空發動機主軸等我國重大裝備所配套的軸承,目前這些軸承百分之百依賴進口。“973”項目之所以被列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是因為該項目完全符合國家經濟發展方向。如高速鐵路是國家未來幾年重點發展的項目,但軸承卻成為一個嚴重的瓶頸。歐美國家目前高鐵軸承能滿足時速350~400公里的需求,而我國目前的高速軸承僅能滿足150~180公里的動車組,如此大的差距,如果按照以往我國采取的以大項目來帶動基礎件的發展,顯然時間上來不及,況且實踐證明這種發展方式也是不成功的,因為軸承在任何一個主機上,所占成本微不足道,但其作用卻非常大,這種低成本高風險的事情,主機廠都不愿意做,因此我們必須主動出擊,加速研制的步伐,搶在時間的前面。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說,高端軸承研發涉及材料、油脂及潤滑、制造、設計、軸承制造裝備、檢測與試驗等一系列技術難題,還涉及接觸力學、潤滑理論、摩擦學、疲勞與破壞、熱處理與材料組織等基礎研究和交叉學科。我們必須在產業發展政策、技術發展規劃等方面作出重點布局,解決裝備制造業中高端軸承發展滯后的問題。也只有組織多方面力量共同攻關、做好產學研結合,才能完成向高端軸承邁進的任務。與會院士和專家建議,中國工程院應組織院士和專家進行專題研究,就我國重大裝備對高端軸承的需求、發展中所面臨的技術難題、技術發展路線圖、產業發展政策與環境等問題調查研討,形成咨詢報告,作為國家制定有關產業發展計劃和規劃的參考意見。
  據瓦軸集團董事長王路順介紹,作為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軸承“973”項目參與企業,瓦軸集團正與西安交通大學等其他8所參加單位打造緊密型產學研合作模式,推動企業將生產技術與科研成果有機結合。目前,瓦軸集團已經自主研制了高速動車軸箱軸承。軸承擁有良好的密封性,高速高溫下潤滑的穩定性,特制的優質滲碳鋼材料,確保了軸承的使用壽命和運行可靠性。已完成的臺架性能試驗效果良好,正在進行耐久性試驗。同時,瓦軸集團開展了機床軸承的設計、制造、檢測試驗技術的研究,成功開發了高檔數控機床配套軸承,為國內多家知名機床公司配套。特別是在重型機床軸承的開發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作者: crab22    時間: 2011-1-11 16:13
軸承在任何一個主機上,所占成本微不足道?我一種機器,成本5萬,軸承占5600元,不知是不是微不足道,當然用的又是鬼子的東西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11-1-12 19:18
本帖最后由 一兩酒 于 2011-1-12 19:19 編輯
太陽雪 發表于 2011-1-11 10:24
回復 一兩酒 的帖子


那么請以您比較專業的方式說一下,你比較了解的高速列車的軸承是什么材料的?誰能生產?技術參數等等,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告訴我這個非常想知道的人,也讓廣大的社友明白車輪軸承的原理,我先多謝啦。

我算不上什么專業人士,就是一個混世之徒。你說的那些事軸承鋼的一般要求,這個,找一些軸承鋼的書上面有非常全面的論述。

有網友轉帖: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說,高端軸承研發涉及材料、油脂及潤滑、制造、設計、軸承制造裝備、檢測與試驗等一系列技術難題,還涉及接觸力學、潤滑理論、摩擦學、疲勞與破壞、熱處理與材料組織等基礎研究和交叉學科。我們必須在產業發展政策、技術發展規劃等方面作出重點布局,解決裝備制造業中高端軸承發展滯后的問題。也只有組織多方面力量共同攻關、做好產學研結合,才能完成向高端軸承邁進的任務。與會院士和專家建議,中國工程院應組織院士和專家進行專題研究,就我國重大裝備對高端軸承的需求、發展中所面臨的技術難題、技術發展路線圖、產業發展政策與環境等問題調查研討,形成咨詢報告,作為國家制定有關產業發展計劃和規劃的參考意見。

看看院士們的風格,這段話,來個字符置換,把軸承換減速機,保證沒有任何問題,話說了跟沒說一樣,就是廢話。

我理解高鐵軸承的難點(我不是和院士相比,我就一混世之徒,隨便一說):
高鐵軸承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速度非常高,二是拉人的。
1、高鐵軸承速度非常高,幾乎達到4000-6000RPM,DN非常高,極高速度下,軸承的潤滑很難實現,潤滑油一進去,不能一下吹跑了,怎么設計軸承內部結構,讓滾動體,滾道能得到良好的潤滑,很麻煩,還有高鐵軸承應該是自帶密封的,及高速下怎么能實現有效密封?而且,極高速條件下,軸承腔體內外的氣壓平衡,很重要,這可不是開一個通氣孔那么簡單,高鐵軸承內部氣流對于軸承的熱平衡至關重要。
就是做了這些努力,高鐵軸承的工作溫度還是非常高,所以設計者對于軸承的熱平衡必須有極為精確的把握,哈哈,這就不是網上很多人大嘴一張,軸承就是材料+熱處理了,得向998大俠那樣,跑個幾年,跑壞為止,否則,P都不知道。
2、高鐵軸承是拉人用的,上面是人,不是生豬,不是木材,所以,安全性是第一的,軸承壽命不是簡單的90%通過,100萬轉,6-西格瑪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各個大廠的高鐵軸承的壽命預測都是采用內部的模擬計算+長期試驗,整個的設計理論體系和普通軸承區別非常大,比航空還苛刻,噴氣發動機一次能飛多長時間,20?30小時?就通過了,高鐵要跑多長時間?不一樣的,實際高特的很多零部件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沒有類似的經驗,都沒地方下手。

本來不想說的,只是看到我們的四代機飛了,估計中國四代機計劃從80年代中后期就開始了,因為我在80年代末的《知識就是力量》上面就看到過美國的STOVL計劃介紹,中國肯定有人在那時,甚至還早的時候做預研,那時我們和人家的差距多大,我們的前輩,在那么困難的條件下,在幾乎看不到希望的年代,他們勤勤懇懇,一步一個腳印的托起我們的四代機。那些前輩們,人家說技術問題,肯定不是張嘴就是軸承=材料+熱處理,或者像咱們現在的院士樣,套話連篇,如果那樣我們別說四代機,就是J10都不知道在那兒,正是那些前輩的執著,奉獻和敬業給了我們發展的基礎。


作者: 太陽雪    時間: 2011-1-13 09:34
回復 一兩酒 的帖子

酒俠,恕我直言,通過帖子可以看到您的浮躁,因為您的語言中充滿了譏諷和不屑的語氣。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這就好比我們大家知道的東西比作一個圓的話,那么我們的外邊會有更大的圓包圍著。你所說的這些不能說沒有道理,只是我覺得是個明白人都知道。另外,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不知道對不對,但是我覺得挺有道理的,那就是,一件事物越是接近核心的人越是沉默。我們之所以在這里爭得臉紅脖子粗的無非就是想證明自己比別人強那么一丁點或著強很多點。我認為實在沒有必要。
作者: 小牛bj    時間: 2011-1-13 17:19
咱們的基礎工業不是很落后,而是太落后,就拿鋼材等原材料說吧,性能如何?要求高的的場合不都是用小日本啊德國鬼子的嗎?更別談啥熱處理技術了,(國)家養的研究院啊、院士啥的大多光想著掙名、利。。。。。。方舟子同志不是幫咱找了典型了嗎!
學者們別生氣,沒有針對性,工廠小員工發發慨。。。。。。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11-1-14 02:12
本帖最后由 一兩酒 于 2011-1-14 04:43 編輯

你所說的這些不能說沒有道理,只是我覺得是個明白人都知道。

大俠誤會我意思了,已經事先打過招呼,就一混世之徒,根本不是什么核心內部人士,輕浮氣躁是很自然的,那些話只是隨便一說,絕無跟大俠爭個臉紅脖子粗的意思,更沒有證明比誰強的問題,哈哈。
再說這世上沒有什么東西需要去爭什么,哈哈。:lol
我言多了,言多有失,有冒犯之處,這是論壇,大俠不用多心,哈哈。:lol:lol

作者: 鏡博士滾壓刀    時間: 2011-1-14 10:51
這是中國稅收制度造成的結果!!
作者: 智揚點滴    時間: 2011-1-14 16:12
本帖最后由 智揚點滴 于 2011-1-14 16:15 編輯

回復 太陽雪 的帖子

大俠真是個實在而直率的人!
我覺得接近核心的人沉默沒有問題,畢竟還要埋著頭做事。只是一兩酒和一些不是核心的人不沉默對我們這些不專業的蝦米也是一件好事情啊,畢竟本身就是論壇。我希望大俠們也不要吝嗇,多說一些讓我們多一點了解是非常好的。另我覺得一兩酒大俠畢竟還是說出了許多關于高鐵軸承的技術難點和瓶頸就不是一個單純的混混了!勿怪

作者: 太陽雪    時間: 2011-1-14 16:46
回復 智揚點滴 的帖子

了解的越多越糊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軸承的學問太深奧了,對于不了解的人不是一句話就能介紹明白的。高鐵的軸承算個屁。航天飛機早就上天了,難道發動機的齒輪箱中沒有使用軸承嗎?大家還是省省吧。都能造了原子彈的話,這個世界早完了。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11-1-15 02:58
航天飛機早就上天了,難道發動機的齒輪箱中沒有使用軸承嗎?

高人,不是一般的高!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11-1-15 03:01
本帖最后由 一兩酒 于 2011-1-15 03:08 編輯
智揚點滴 發表于 2011-1-14 16:12
回復 太陽雪 的帖子

大俠真是個實在而直率的人!


另我覺得一兩酒大俠畢竟還是說出了許多關于高鐵軸承的技術難點和瓶頸就不是一個單純的混混了!勿怪

阿拉確實不是一個“單純的混混”,就是一個混世之徒。阿拉自己最清楚。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1-1-15 11:44
越是簡單越深奧。
越是簡單的東西越考驗深層的內涵。
你自己的東西做得比人家好的話,別人就會倒過來買你的。跟買辦、洋人有什么關系?那只是正常的商業環節。沒有商業活動,中國人恐怕到現在也不知道軸承為何物。推卸責任是懶惰者、投機者的習慣,不是實干者的作風。
作者: chenhaowp    時間: 2011-1-16 21:53
回復 一兩酒 的帖子

俺也想看 俺只看過200km的轉向架 沒看過400km的
作者: 毛毛2010    時間: 2011-1-18 14:19
真是這樣一回事,我們國家機械發展太慢,待遇不高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