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加入社區5年了,80后對機械的一點理解 [打印本頁]

作者: robi    時間: 2010-12-25 11:51
標題: 加入社區5年了,80后對機械的一點理解
加入中國機械社區快5年了。這是我最關注的一個機械論壇。這兩天瀏覽帖子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不是很理解。給我的感覺,大家所談論的機械,很多還停留在機加工上面。

機械是一個很大很廣的概念。整個產業鏈有很多需要做的地方。機加工在我看來,只是最最最基本的一點。

這個產業從前期市場分析,到仿真樣機,到設計,到制造,到質檢,還有continual mechanical engineer.當然,在中德學院的教導之下,我堅信做好機械并非技術至上,還有管理,等等等等。這里面的每一個點,都可以發展出無數的分支學科,也可以跟無數的學科交叉。

說實話,我所認為的技術,應該是在這一個層面上的,而不是機加工層面上的。

給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老技師講加工中心。我很欽佩他的學習精神,也很相信他的專業水準。所以請相信在這里我僅僅是就事論事。怎樣從UG里面編程,怎樣下載到機床,怎樣調參數怎樣選刀怎樣加工。我很希望中國能多幾位這樣的技師。也希望年輕的技師們能有這位老師傅的學習精神。

但是,我不是技師,我是工程師。當技師討論如何使用siemens加工中心編制加工程序加工工件的時候,工程師要做的是如何在siemens的數控系統里面進行二次開發擴展功能或者我們自己做一個中國的siemens出來。這個才是工程師應該去做的。

工程師和技師的區別,應該是這個層面上的。

德國人有多少機器是不對華銷售的,又有多少技術是我們不知道的。德國教授就明說了,片子上的東西是不賣給你們的。以為德國人對中國人很友好嗎?不,他們看不起中國人。

賣給你機床你都不會開。所以,我們就把會開機床當作懂技術?錯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連最基本的開機床都不會,還做機床呢?所以技術不是開機床,是做機床。

曾今跟一位汽車學院的同學聊起過數控機床,他說,你們現在在做的東西就像兩彈,花錢沒效益,直接買德國人的不就行了。

我很慚愧,難道這就是現在大學生的想法?沒有兩彈,我們早就被人蹂躪,國將不國。為什么要幾個億幾十億的投入做高檔數控機床,就是為了有一天我們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可以不用花血汗錢買別人的機床。

如果哪一天,除了抱怨為什么我的薪水還是2K的同行,還能有更多的,其實我的薪水是2W的朋友,也能加入到這個社區,發表自己的觀點,那就更好了。

PS.薪水是10W以上的那是老板,工程師極少,概率問題~

作者: 門前的小木橋    時間: 2010-12-25 13:09
robi 發表于 2010-12-25 11:51
加中國機械社區快5年了。這是我最關注的一個機械論壇。這兩天瀏覽帖子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不是很理解。給我 ...

  贊同樓主的敘述。大家所談論的機械,很多還停留在機加工上面,確是這樣,很多問題是技術工人都應該知道的東西。工程師專注于設計開發,可是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又怎能分得開呢?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0-12-25 14:43
感謝樓主對社區的熱愛和支持!機械是民族工業的基礎和根本,有年輕工程師如此志氣,中國就大有希望。任何一個民族都是靠它的精英來和別人競爭的。
作者: 無能    時間: 2010-12-25 14:52
樓主說的好極了!
我看論壇里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被做工藝的技師嚇唬得膽戰心驚,以為非不去車間干個三年五載車銑刨磨樣樣精通就不能干設計,以至于畫圖時竟然考慮到哪個面怎樣加工,哪道焊縫怎樣焊的程度上去了,最后弄得心力憔悴!
我的結論是:設計師最多知道“能加工出來”就行了,工藝師要知道“怎樣加工出來”,這就是兩個工種的分界線。
畫圖時第一步不要考慮工藝,否則設計理念會為工藝讓路而降格;原理設計完成后,再考慮工藝性,這個“主次”關系絕對不能顛倒,這是我作為設計師的觀點。
當然了,對于工藝,設計師要虛心向工藝師請教。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0-12-25 15:00
不過樓上的想法在國內企業很難實施的,因為老師傅們,從技術部的同仁到車間主任,甚至包括老板(如果老板也懂技術的話),常常說的一句話,多到車間走走,多到現場看看。言外之意,畫的什么玩意,工藝上根本實施不了嘛。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0-12-25 15:07
樓主是哪所大學的中德學院的,聽那意思,大學里還有汽車學院,難道是同濟的,希望別是覆蛋的
不過國內機械設計與工業設計嚴重脫節,倒是不爭的事實。微軟曾招聘一名高級機械工程師來一起開發下一代便攜式娛樂和通信設備,這在國內根本不可想像,就說社區里的高工們,敢應聘嗎?能接手嗎?差距啊
作者: 門前的小木橋    時間: 2010-12-25 15:11
回復 無能 的帖子

      在實際設計工作中,我們必須要考慮到本企業的加工條件,按照企業的設備狀況,你設計的東西自己的企業內部都不能加工,全要外協,老板是不會答應的。在我們這,設計好后,工藝員審核工藝的時候,他還要考慮車間常用的材料,盡量不再買新的材料等等,這些實際情況想避開你也避不開的。
作者: robi    時間: 2010-12-25 15:12
回復 掃街 的帖子

說實話,我現在都不覺得自己是學機械的。做通信,編程,還做網頁~機械是個大學科,做虛擬仿真的你說跟韓國做賽車游戲的有啥區別~
作者: robi    時間: 2010-12-25 15:39
回復 門前的小木橋 的帖子

前輩說的很對。我實習前兩個月,沒有很好的考慮到現有設備的能力,做出的設計很多時候沒法按時完成。后來在老師傅的耐心教導之下,做的設計就比較成熟了。
我覺得,一個好的設計師應當是最大程度的利用現有的材料(原材料、設備、人力等等),做出最符合要求的產品,并且產品經濟性最高。不僅僅要懂得機加工,還要有材料,熱處理等等方面的知識。
這樣的設計師才是好的設計師。我很欽佩德國人的一點就是,他們可以用很精簡的純機械結構,巧妙的實現功能。

作者: 渃梨梨    時間: 2010-12-25 15:46
看完這帖子的感覺是矛盾。討論加工的多不能就說社區只討論加工。你要知道討論是沒有任何人做向導的。既然這樣你可以多發點設計的討論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0-12-25 16:58
回復 渃梨梨 的帖子

支持梨子的觀點,做好自己該做的才是第一要務
俺是工藝工程師,所以俺要多下現場,遇到不能加工的設計也要跟設計工程師溝通。
說真的國內的設計水平還是需要很大提高的。

作者: mafs563942319    時間: 2010-12-25 19:28
回復 門前的小木橋 的帖子

我是剛注冊的,其實從設計方面說,我感覺我們缺的是一個新的視野,我們的一些圖紙的設計真的不錯。問題是現在的機加水平跟不上。也就是說,設計與機加應該結合。我們現在正在拆國外的發動機,發現的問題是,同一批活的加工誤差基本不存在,包括塑料件在內,德國的機甲水平的確很高。哎,現在就是希望,國內的機加水平有待提高啊。

作者: stzwd    時間: 2010-12-25 19:48
回復 無能 的帖子

這個說法 貌似我不是很贊同 一步步來的  加工時基礎啊 你作為一個工程師 肯定要考慮好各方面的問題 !
作者: 林中竹    時間: 2010-12-25 20:12
感謝樓主,讓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國的機械行業。我們確實有很多東西不如別人,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別人成功的地方
作者: 樺鷹    時間: 2010-12-25 20:51
在社區一個交流另一個是學習
作者: 啟中    時間: 2010-12-25 20:55
外國的設備功能優秀、加工精度高,你在設計零件的時候自然就可以少考慮工藝問題。但是國內的設備大都達不到那種程度,不考慮工藝就什么也造不出來。
機械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如果說兩彈一星是“點”,那么機械就是一個“面”,由無數的點組成,沒法靠國家項目短時間達成。而且機械行業既拉不動GDP,統治階層也撈不到好處,也不影響政局穩定,短時間也看不到政績,所以統治階層根本沒有人干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哈哈諷刺吧。
作者: robaiming    時間: 2010-12-25 21:36
工程師就是應該考慮全面一點

工藝 成本 效益
作者: klugxin    時間: 2010-12-25 21:46
樓主想法讓我感慨良多啊。。。現實總是殘酷
作者: liuyi2695    時間: 2010-12-25 23:25
呵呵 我工作快2年了  車間里還有很多東西要了解
想想部門里的老技術員設計的工裝都很有水平,但覺得又很笨重,
得學習前輩經驗,得擁有開闊的視野,努力成為一個好的工藝人員
作者: 齒輪與軸    時間: 2010-12-25 23:30
回復 無能 的帖子

正在學習機械制造這門課,老感覺是設計的時候總要考慮制造工藝,這樣子怎么能放開手腳設計出優秀的作品呢。
作者: 梁暉    時間: 2010-12-26 00:09
掃街 發表于 2010-12-25 15:07
樓主是哪所大學的中德學院的,聽那意思,大學里還有汽車學院,難道是同濟的,希望別是覆蛋的
不過國 ...

做個產品開發有什么不敢接手的,微軟設計的產品不是沒有見過。。XBOX360的整個生產線的裝配與SMT的生產、測試的治具、設備70%都是我設計的。。從XBOX360的試產到量產,產品結構改了又改。。一個散熱片彈片改了不少五次產品。。這些就是設計與生產脫節造成的。。

誰說做設計不要了解生產的,做設計就是要了解你所設計的每個零件的每個工序的每個步驟。這樣你才能稱為是一個合格的工程師,設計師。。

作者: 梁暉    時間: 2010-12-26 00:15
不要總認為國內的加工水平不到,個人認為精加工,國內是可以做的到國際頂尖水平的,但是普及的還不夠。。國內的設計也不是不到位,說到底也是普及的還不夠。。國內的機械行業水有多深,誰敢說誰都能了解清楚。
作者: 莫扎特土豆    時間: 2010-12-26 10:17
設計   集大成者  什么都要懂
作者: 靜水流深chen    時間: 2010-12-26 12:04
期待樓主發點關于設計的帖子,或者是其他的也可以呀,學習了
作者: robi    時間: 2010-12-26 20:36
回復 mafs563942319 的帖子

這個說法我不怎么同意。一個好的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實際加工設備的情況。這是最基本的素養之一。
作者: robi    時間: 2010-12-26 20:38
回復 齒輪與軸 的帖子

做一個優秀的設計工程師,對機加工的了解是必須的。特別是所在企業的設備、工藝、甚至是工人實際專業素養。另外材料、公差等等知識都必須不斷的積累。
作者: mafs563942319    時間: 2010-12-28 22:14
回復 robi 的帖子

恩,很對。不過現在的情況是設計需要與加工配合。如果加工的兩個兩件單獨都合格,但都處于極限尺寸,即使總體合格,他的功能也不會很好,不是嗎?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0-12-29 12:45
為神馬設計要考慮工藝,因為老板想少花錢多辦事,把自己當成老板,想想制造流程,你就明白了。

作者: robi    時間: 2010-12-29 15:21
回復 mafs563942319 的帖子

所以裝配并不是簡單的零件疊加。所以公差很重要。
作者: robi    時間: 2010-12-29 15:23
回復 掃街 的帖子

其實,設計階段做好了,會給后續的制造、質檢甚至售后省去很多麻煩。設計工程師考慮的不夠周到,也會給其他同事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不僅僅是老板,員工們也希望企業能正常運轉。老板不賺錢,員工怎么會賺錢。
所以要為老板考慮,為老板賺錢。
這也是為自己考慮,為自己賺錢嘛。嘿嘿~

作者: mafs563942319    時間: 2010-12-29 17:24
回復 robi 的帖子

恩,你現在干什么行業 啊

作者: 耶穌愛子    時間: 2010-12-29 19:48
樓主的見解很獨到,很有深度。
作者: wangdong    時間: 2010-12-30 11:21
不贊同。工程師也有很多種,各公司需要工程師要求也不一樣。所以不能以你的工程師標準來要求。工程師也是商品,也要適應市場。
作者: robi    時間: 2010-12-30 15:42
回復 mafs563942319 的帖子

應該會在汽車領域吧~還沒正式確定~
作者: qcl0419    時間: 2011-1-1 20:38
  機械加工 我喜歡 我喜歡
作者: 十玖漏    時間: 2011-1-8 17:03
不敢茍同啦,不認為你們說的句句在理,都偏了
作者: 九天龍神    時間: 2011-2-6 21:46
回復 齒輪與軸 的帖子

做設計必須考慮工藝上的東西,不然你設計的東西工藝性不好,就是跟自己作對,跟生產作對,跟成本作對,跟效益作對……大批量生產的產品,必須考慮這些,用最簡單的產品,完成其應能達到的性能。


作者: magicnie    時間: 2011-2-7 20:59
回復 robi 的帖子

我覺得說的也對,做設計不是簡單的畫畫圖及覺得能出來就可以了,你必須還要結合公司的庫存及實際加工能力,然后還有價格指標~


作者: ZX0839    時間: 2011-2-7 23:11
說的很好
我一直有感覺中國搞機械一生一世也不會趕上世界最先進水平
像很多大型的精密設備,整天進口別人二流的東西,再拆開來仿制,我們最多也就是這樣,有時就像樓主說的一樣,咋用都不知道
我們對機械行業的基礎研究投入做的太差了
江蘇泰興是中國減速機之鄉,算是很有名了,可他們造的減速器也就是比別人落后二十年的玩意,他們的老總年年評勞模,科技進步,評先進,神馬都是浮云,而且非常滿足于“比別人落后20年”,我單位很多項目,客戶都指著名要用SEW,FLENDER等的國際知名品牌,長此以往,就是個解不開的死循環,嗑藥嗑到死
減速器是這樣,軸承也是這樣,整天NSK,SKF飄在天上,國產的連頭都不敢抬
撇開基礎設計研究,像什么ERP,PDM,還有些我不知道怎么稱呼的關于質量方面的東西,這些都還是飄在太陽系外的東西
就這點底子,憑什么去造自己的大推力全矢量航空發動機,一輩子也就去求別人的份!
作者: ZX0839    時間: 2011-2-7 23:16
回復 無能 的帖子

我現在的處境是什么?
三天兩頭被工藝的叫下去痛罵,這個怎么去焊?這個怎么做探傷?這個干什么做這么復雜?。。。
我的感覺是我做的都是在給工藝讓路

作者: MarkCui    時間: 2011-2-10 11:37
工藝說的沒錯啊,你做的是產品是要有實際的東西拿出來的。
作者: qiuqiu1234    時間: 2011-2-10 12:43
個人認為對工藝的了解是設計的前提﹐當然不是說精通﹐但最起碼你要知道你設計的東西能不能加工出來吧
要不不是成了空想家了?
作者: 淡然    時間: 2011-3-6 11:48
回復 無能 的帖子

很對,工藝永遠為設計服務。
作者: 麥獨孤8    時間: 2011-3-6 21:13
兩者確實存在矛盾,也看你周圍的環境了。。。站在什么樣的角度考慮問題
作者: 54326    時間: 2011-3-7 08:26
同志還需你們努力
作者: 蘭梅龍    時間: 2011-3-9 17:48
現在中國機械行業是滿足于用外國設備生產出的產品,只要提高對產品性能的要求,就會產生提高設計,工藝的欲望,這種欲望激發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到時是有隨處都是用武之地!
作者: ljlczmt123    時間: 2011-9-12 13:18
我認為通常的機械設計就是滿足功能的情況下,結構簡單、加工簡單最好,這時就必須要考慮工藝,在同等價值的體現前提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這樣最好。如果是創新設計或者概念設計之類,就可以先不管工藝,把能想到的可以先體現出來,至于工藝可以最后再來優化。
作者: LXT341341    時間: 2011-9-14 11:08
搞設計的應該以工藝為前提的吧,要不設計出的東西很難在現有工藝條件下實現,那樣的產品也就有問題了
作者: 濰坊小李    時間: 2011-9-16 00:17
新手不懂,理想遠大,做上機加工才發現中國的最最最最下層難度有多大。
有關系的掙點錢。沒關系的保個本,又不知道有多少死在搖籃里
都想自己做產品,做山寨產品投入的資金也不是個小數,更何況是開發,研制了
中國的機加工漏洞太多。不好做
我感覺做機加工的老板再去做別的職業或者改行真的非常的輕松+愉快
作者: honyo2011    時間: 2011-9-16 14:12
樓主的豪氣、志氣值得鼓勵哦!
作者: liruiqing001    時間: 2011-9-16 15:21
掃街 發表于 2010-12-25 15:00
不過樓上的想法在國內企業很難實施的,因為老師傅們,從技術部的同仁到車間主任,甚至包括老板(如果老板也 ...

有同感!!我剛畢業的第一年就這個樣子。。
作者: laizixian001    時間: 2011-9-16 16:07
國家的機械行業發展不好是深層次問題,贊同樓主的思考精神,我認為我們目前的制造水平不是沒有人才,也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一個激勵創造的環境,創新首先就要面臨各方面的壓力,而不是支持。
作者: ZIANG    時間: 2011-11-10 16:55
此觀點可以開個辯論會了。。。。。。。。。
作者: 機械手ZQ    時間: 2011-11-17 08:57
不知道中科院有沒有這方面的高端人才,應該給社會的同行授授課。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1-11-17 09:08
設計和工藝必須結合,一個搞設計的不懂工藝,設計的東西根本制作不出來,還有什么意義呢?
作者: 仙劍神曲    時間: 2011-11-29 21:13
這么多高人發表意見,能聽到不同的共鳴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