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站在橋上的自信 [打印本頁]
作者: 桃花島 時間: 2010-12-23 17:40
標題: 站在橋上的自信
剛參加工作時,從工程部隊轉業的副總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年的雨季,在西北的某地,山洪沖垮了工程運輸鐵路專線的一座山間路橋。大量物資需要轉運,為了搶奪時間,只能就地取材尋求待用材料修復路橋。時任總指揮的工程團團長,指揮大家有選擇的砍伐樹木、搜集藤條,并親自確認每一根木桿、每一根藤條。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一座由木桿+藤條結構的路橋上終于鋪好了鐵軌。望著這特別的路基,火車司機就是不敢開車上去。團長鼓勵司機:“速度8公里,不必害怕,保證安全”。只見團長快步走到一百多米長、最高處近三十米的路橋中間,揮手示意司機通過。在大家提心吊膽的注目中,火車緩緩的通過了……。
若干年過去了,總是想起那個故事。可始終也沒有找到那種自信的感覺,每一個項目在最后的一個數據出來之前,那顆心總是懸著……
作者: 還做讀書狼 時間: 2010-12-23 18:23
這要多大的自信啊?我們總是缺乏自信!
作者: wrzshud 時間: 2010-12-23 18:29
呵呵 那種自信 恐怕當時心里也是打鼓吧 那是逼急了沒辦法 叫“勇”
作者: xtw77wh 時間: 2010-12-23 19:18
這是一種責任...............干不好就成仁!!!
作者: 小蝦1111 時間: 2010-12-23 19:25
其實。團長也沒有自信。但是不完成任務就叫你沒有自信。
作者: 悅然 時間: 2010-12-23 19:37
太驚險了,怎么像看好萊塢驚險電影!
作者: 見習生小王 時間: 2010-12-24 08:36
那本電影名叫“桂河大橋”。
作者: 奕樊居士 時間: 2010-12-24 09:59
這是一種責任9 f7 ?* D, \: t1 D: A( ~' m
更是一種自信: {0 w1 i4 ^8 ]& Q
這需要磨練的- j5 s4 h0 a# d7 ]
這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3 m" x" b6 L# u9 t" {. Y
對專業的了解和熟悉的結果# s0 W, `/ J5 V R0 \+ }
贊美——團長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0-12-24 14:50
因為是軍人因為技術過硬還是因為兩者兼而有之?+ q- U# \& F1 l+ o+ [" F' M+ K) T* E$ x
想想現在的豆腐雜工程的材料啊即使是對自己的技術有信心,還敢不敢站上去——功勞是領導的,性命是自己的,估計只能用行政手段強制命令了
作者: 無能 時間: 2010-12-25 00:59
本帖最后由 無能 于 2010-12-25 01:12 編輯
8 `2 ~& b; S! a7 f3 I8 y1 _/ A
# \) j* G# v/ t) {: o% r) y/ T估計是桁架橋,藤條只能當拉桿,做下弦或斜腹降桿。! ~3 A4 [+ v' L$ g/ g( U
只能堅信科學的人才能有這種自信,因為橋不可能垮,橋如果垮了,就表明“邏輯”是不可靠的,如果邏輯都不可靠,那就沒有什么是可靠的了。
% f% l* R0 B* V. A) x. |) l3 d- o就像一座將垮的拱橋,如果汽車慢速通過,會把橋壓垮,但根據計算,汽車以高與某一速度通過時反而沒事。
9 a' [4 x; ^8 e' b- Q6 L自信心要強大,就必須要有反復的試驗做支撐,沒有試驗,心理自然會害怕。我很少看到做技術的公司有試驗室,而試驗是培養強大工程師的必經之路。沒有試驗,設計的東西再多,也會感覺像夢樣輕浮。5 z" j. m u+ Q( k
試驗,加上西方科學的方法論,即“純粹對量的描寫”,簡單說是數學,這就是現代科學的全部,技術當然也包括在其中。
" I6 P0 g8 z. ` n
& n$ n- v6 {$ t6 d
作者: 木然 時間: 2010-12-25 12:05
做某些創新設計時也有同感,對于沒有經過實踐檢驗過的東西,心里總是不塌實。
作者: 生而為贏 時間: 2010-12-25 14:27
藤條+木桿搭的吊橋,能過火車?俺怎么聽聽就感覺挺玄乎的?你的那個副總沒吹噓?
$ c2 K7 B; Y7 U+ L6 w
作者: 門前的小木橋 時間: 2010-12-25 14:50
無能 發表于 2010-12-25 00:59
& l! }* p/ `1 p! C' X8 K
估計是桁架橋,藤條只能當拉桿,做下弦或斜腹降桿。( E# A' d. I* V) I6 G+ }
只能堅信科學的人才能有這種自信,因為橋不可能垮,橋 ...
: U' g. B; `8 Z% T
現在的很多企業都是要求設計一次成功,如果出現了不合適的地方,有人就會議論你的技術水平有問題。實際上很多的結構連接等都需要試驗的,頭一次采用就保證一點問題沒有很難,所以這也制約了技術人員的創新設計。
作者: 機械神話 時間: 2010-12-26 15:39
有意思,這是流傳下來的成功的自信,肯定還有不少盲目的自信。軍人在是失敗前都是自信的,哪怕失敗也應該是自信的戰亡,這是不同于普通人的。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