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討論】搞機械設計一定要有車間一線經歷么 [打印本頁]

作者: peace80    時間: 2010-12-15 22:58
標題: 【討論】搞機械設計一定要有車間一線經歷么
在業界幾乎有一個共識,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最好在車間干個年把再來搞設計,似乎舍此不能成才,大家都來說說是否如此?2 H2 k5 q" \6 k% H
或者還有沒有別的觀點?
' k' Y+ a: D( t) u$ M& e
作者: peace80    時間: 2010-12-15 23:09
先說說我的觀點,對于先在車間鍛煉一段時間然后搞設計,是傳統的職業成長理論,我認為這個是符合認識論的,經過實踐也證明大多數人是這么走過來的。/ @& R# ^2 r9 Y
6 C, a  V0 X% n  z; U
但我也認為,經驗分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對使用者來說,效果是一樣的,那就是說,很多車間實踐的經驗已經是有書面的記錄可以作為間接經驗獲取的,比如機械設計手冊上就能查到什么機床能加工到什么精度,這個不需要你去親自操作機床獲得認識,你只要知道查手冊運用即可。毛主席用兵如神,但是從未打過一槍,因此我認為,搞機械設計并不一定要在車間加工一線磨練,關鍵是懂得用什么設備能加工出什么樣的東西,或者說你設計的東西用什么設備能做如何加工出來。
作者: cmxsn    時間: 2010-12-15 23:16
我覺得現場有現場的優點,一是記憶非常深,二是眼睛一瞟就說不定看到一個很有用的經驗,比如我們調試設備,初期會壓傷產品表面,我們只懂得再換一個產品再來調試,車間的師傅就知道用記號筆涂紅,然后再調試,可以省一個新零件,這個書本上找不到吧,類似的還有很多;第三個原因嘛,我覺得看書的時候比較虛,這是人的天性,也是弱點
作者: 你是誰我是誰    時間: 2010-12-15 23:22
先到一線很有必要,雖然沒聽說毛主席打過槍,但他的戰斗經驗全是在一線指揮戰斗總結的。
作者: peace80    時間: 2010-12-15 23:27
呵呵,我說的一線經歷并不是說不去現場,而是說一開始就把崗位設置在車間。
作者: 萬億名    時間: 2010-12-15 23:46
本帖最后由 萬億名 于 2010-12-15 23:47 編輯 . m* [6 ~& e2 ^6 u* i' @
6 h3 a& D* v- @4 D% B% T  }
下一線實際上就是由下而上,等同于經濟學中產業鏈整合,以提高個人的效率。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強強聯合的方式,就是完全排斥低端,只接受至少與自己同等級的人物,也能提高個人的價值。人性就是有些奇怪,搞設計本身就處于強強聯合的方式下,這種狀態下人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認識到產業鏈整合方式也不錯,所以就有人提倡下車間這種美德。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0-12-16 08:15
如果真如樓主所說,那企業也沒必要要求大學生有實踐經驗了。因為工作了幾年同,反過來再看自己的課本,才發現很多在一線以為是很新的東西,原來課本上早就有了,只是當時真的讓看書,根本不明所以,從來也不覺得那是技能。
7 N  [# V& Q' p6 x# ?# G) `如果只是看書就能培養高精尖的專業人才,哪里還會有當前大學生就業的困境?
作者: w373682278    時間: 2010-12-16 08:47
如果不去車間那是閉門造車,不了解本廠的設備,不明白本廠的工藝水準,設計能合理嗎?機械要能設計出來更要能制造出來,書本上的是人家的經驗總結,永遠是參考和指導,社會的發展必定會帶來更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方式。
作者: 見習生小王    時間: 2010-12-16 08:51
建議樓主抽空讀一讀毛澤東寫的“實踐論”一書。
作者: jiangsuchensong    時間: 2010-12-16 08:58
我認為無所謂,你要是能把書上學到的知識能和一線加工,后臺設計結合起來,用腦袋想就想出合適的設計,我覺的那是你的本事
作者: peace80    時間: 2010-12-16 09:49
孤酒 發表于 2010-12-16 08:15
7 M3 o% K1 ]- U- i/ U5 d" Z如果真如樓主所說,那企業也沒必要要求大學生有實踐經驗了。因為工作了幾年同,反過來再看自己的課本,才發 ...

3 m- [. }/ l/ ]* n1 R2 _我并不是唯書論,實踐的觀點這個是放之四海皆準的觀點,我想我們的觀點應該是一致的,只不過我對實踐的方式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不一定要經過車間“藍領”的階段來搞設計才是職業成功的必由之路,大家對職業成功的道路有什么好想法,希望能在帖子討論中互相交流學習提高。
作者: 打雜大學生    時間: 2010-12-16 09:56
本帖最后由 打雜大學生 于 2010-12-16 09:57 編輯 3 v9 H9 m7 z' @2 e" b- U' T: G! ~
/ n8 D' k9 l+ ~2 B. _8 `; |8 g9 i
工藝 設備 工裝 是設計成功的保障0 ?8 J( n0 }; F/ y, {

作者: wangdong    時間: 2010-12-16 10:06
不需要車間一線的經歷。只要你設計出來的零件自己能在腦子里加工一遍就行了。
作者: 五民    時間: 2010-12-16 10:28
本帖最后由 五民 于 2010-12-16 10:29 編輯
* F4 {9 \6 _5 A
" E$ }8 @0 i/ |" E理論實踐結合起來還是好的,
) d6 u0 i; F6 k* X0 G# N0 B
作者: xy210032    時間: 2010-12-16 11:11
本帖最后由 xy210032 于 2010-12-16 11:14 編輯   z( y  W! J1 x' _. ~
7 w7 P9 z4 Y, ~- {' S# E
我覺得很必要。。我們公司的一個女設計員,做機械設計都快10年了。都說水平不錯。但實際上呢,設計出來的一些東西,用倒是好用。可就是一些零件有的明明可以用銑床,車床做出來的東西,卻到最后偏偏需要線割放電等等工藝加工才行;甚至于有些零件都沒法加工。最后老是讓我來幫忙改設計。。讓人很郁悶。。
作者: xuzhihui871029    時間: 2010-12-16 13:05
至少應該了解設備的性能,書本上有加工精度。確定了精度怎么才能知道能否加工出來,工藝流程怎么確定,是不是需要工裝等等。在車間待了近九個月,發現有些東西書本上沒有
作者: 龍九禪師    時間: 2010-12-16 13:11
我只能說,大多數人,在看的時候不一定在觀察,但是在親自做的時候大多會觀察思考.9 {* @; j; t$ A0 L" C3 B

; w. J3 R; }  u' @. J所以剛畢業,大多數人都有必要去一線,如果是有主動思考能力,也可以不去一線,
作者: 華誠重工    時間: 2010-12-16 13:15
不一定吧,各行各業各有不同。我做的重工行業,就沒有一線經歷,但是最基本的知識還是要有的。比如我在重工行業就要學習,制砂機的工作原理。
作者: 太陽雪    時間: 2010-12-16 13:52
非常有必要到車間去實習一下,否則猶如紙上談兵。書上說的東西沒有錯,但是需要去實踐求證。就像書上說:魚兒離不開水一樣,很正確的理論,根本不需要懷疑,難道大家釣魚會去機井里釣嗎?!很顯然這個需要去求證的。
作者: 太陽雪    時間: 2010-12-16 13:55
眼高手低的家伙必定一事無成。只知道照著書本上生搬硬套的不會有多大出息的,就像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是一樣的。
作者: 春風剪景    時間: 2010-12-16 14:04
有助于了解機器設備的各個部件詳細結構。培養感官認識,增強空間想像力。
作者: fengxing1314    時間: 2010-12-16 17:30
到一線可以更好的檢驗你書本上的知識,讓你印象更深刻。另外,在一線還可以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書本上的東西有些固化,一線的情況千變萬化,能給你更多的啟發!
作者: nijunhai    時間: 2010-12-16 20:48
如果真如樓主所說,那企業也沒必要要求大學生有實踐經驗了。因為工作了幾年同,反過來再看自己的課本,才發現很多在一線以為是很新的東西,原來課本上早就有了,只是當時真的讓看書,根本不明所以,從來也不覺得那是技能。5( G6 g1 V$ L, {8 l0 t7 y/ X
# Q6 k! h4 N7 N1 c# d+ n
感覺這話說到點子上了: r. K, x. A, p

作者: yumin    時間: 2010-12-16 21:50
以我在機械行業幾十年的經驗來看,我認為,新畢業的學生,下車間到一線實踐一段時間還是大有必要的。當然,如果你認為你有毛澤東那樣的天才,不去現場實踐,也能做出超人的貢獻,當然是無可厚非。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就好比是初練太極拳,雖然一招一式都會了,也像模像樣,可一到實戰,就不知如何出手了。實戰就是給你一種鍛煉,讓你在一瞬間就反應出怎么接招。同樣,機械的學習階段也是只學了一招一式,實踐就是要把你的能耐融會貫通,學會將頭腦中的機構變成一個整體的系統,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比如,沒有經過一線實踐的設計師,在設計時的思維常常是想著B零件裝在A零件的外面,C零件裝在B的外面,如此類推,機器的每一個零件就組裝到一起了,說起來好像是天衣無縫,可是,當這一串的組合體中間的零件損壞,為拆出這個零件,就要拆除很多的零件才能將損壞的零件拆出,這是沒有實踐過的設計師最常犯的錯誤。再有,剛出學校的設計員,常常為了一個螺釘要用多大,而算來算去,一個簡單的機構要計算一大堆的零件,而做出來的產品往往讓內行一看就看出破綻;原來,對于有經驗的設計師,設計一臺設備,真正的計算只是占整個工作量的不足十分之一,大部分的次要部件是憑經驗,直接給出尺寸的,并不計算,這拍腦袋的經驗就是在實踐中來的。再有,在我們的論壇里,也常常有人問到一些難度很大的加工問題,其實,有經驗的設計師,早在設計階段,就已經想好了加工和裝配以及易損件的更換、拆卸的難易等等問題。很多難以加工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不同的設計方案,來簡化加工的難度。機械工業是一個靠集體的創造力來完成的工作,只靠你一個人,不可能鑄鍛沖鉚焊、車銑刨磨鉗樣樣精通,只有在與各工種的交流中,才能對各自的優勢和缺點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在將來的設計時揚長避短。同時也有必要從實踐中學會與各工種的協調能力,和與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能力。這些對于你將來的無論是設計還是管理工作都大有益處。我在過去的工作中,曾遇到過設計上出現小毛病,由于與工人的關系好,大家幫你想辦法,很快解決了問題,任務圓滿完成。而與我一起工作的另一個同事,由于實踐經驗少,設計上也出現了一點小問題,工人就給他甩臉子看,弄得他很為難,于是由我出面,與師傅們商量,非常痛快的解決了問題。總結這些經歷過的一些事,我感覺設計者到一線去,不會浪費時間的。0 t) J6 a( n. S9 E- M0 J! r' n
: g, n% Z! H. P5 U9 B% D

作者: 老鄭bj    時間: 2010-12-16 23:05
不去一線你怎么知道東西是怎么造的,什么樣的工藝能夠達到什么精度呢?書本上的東西不結合實際是么有任何用處的。最好的產品設計一定是包含工藝內容的,只是不落在紙上,但是至少會想到怎樣加工。否則很容易鬧笑話,東西畫出來了,造不出來或者非常難造。
作者: 路過的行人戀秋    時間: 2010-12-17 10:48
書本上的東西畢竟是人已經總結好的東西6 a( b& T+ P1 u- `
第一不如自己實踐來的深刻
) ]/ K3 G; k3 P" q7 v第二書本上的東西是已經被別人認識過的東西,而自身實踐中自己去認識有可能認識到別人沒有認識到的東西。
  O. W4 T' I* Z5 X0 S! e1 g. _第三人的認識過程是  認識—實踐—認識的過程   我覺得就是先吸收間接經驗,然后自身實踐驗證,最后再由實踐的過程總結出自己的新的豐富了的認識...
作者: 石開    時間: 2010-12-17 12:34
最好能去車間搞個一年,我現在就是在辦公室,沒有車間的經驗,做事很吃力的。。。。。" P2 w+ i. U- t$ @* X3 ~& k
考慮明年下車間從基礎做起,但一定要效率,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作者: 木然    時間: 2010-12-17 14:36
親眼看到或親自動手操作一下,會比看書本記憶的深刻。
作者: 門前的小木橋    時間: 2010-12-17 14:42
看過大蝦們的論述,我認為還是要到一線工作一段時間為好,有些事情更直接、更明白。
作者: 珠海小韓    時間: 2010-12-27 21: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珠海小韓    時間: 2010-12-27 22: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fsx548    時間: 2010-12-27 22:36
理論和現實差距很大 多下車間肯定是對設計有好處的
作者: 窗外流云    時間: 2010-12-28 12:43
看書時有點感覺,自己動手做時很有感覺,在回頭來看書時更有感覺!
作者: sirenwei    時間: 2010-12-28 13:41
我認為一定要有,呵呵                                         
作者: wucaida    時間: 2010-12-28 14:41
理論要跟實踐相結合,總之見多識廣,
作者: hbkl2006    時間: 2010-12-28 16:56
的確很多經驗可以寫到書上,你也能夠想到,看到了你也就知道了。2 v: o6 ^0 Y* u1 }' I6 I& z, @
我以前也這么認為,但是后來我就不這么想了,到車間,就是做事,就好像歷練,你會明白很多其它的東西,不僅僅是知識,更有其它方面的東西。
3 P* q/ H; D, D! p" i8 s4 H就打比方說吧,毛澤東把他的兒子下放到各個地方,接受歷練,按理說,到過國外學習,理論知識絕對豐富。指揮個什么戰役的不成問題。很多高級將領也曾是一線的戰士。
* Z/ c9 m- ~1 X1 c有豐富的知識并不一定能成事,成事的是這個人。
作者: wsheng4029    時間: 2010-12-28 20:35
知識來源于實踐又作用于實踐。在書本上學到的是基礎,若能靈活的作用于實踐就達到目的了,若能把知識認識深一點就了不起了。一線能讓你發現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作者: 山東張林    時間: 2010-12-28 22:22
進車間是必須性的,實踐與經驗很重要+ a9 r9 a( ~; U, j+ S" H& M- j
我認為這沒必要去說,遇到困難就知道了
作者: ygf1974    時間: 2010-12-29 16:37
書本上的東西永遠是理論的,與車間實際是有差別的,實際的總比理論差一點
作者: ukeye    時間: 2010-12-29 16:52
本帖最后由 ukeye 于 2010-12-29 16:53 編輯 ' V* s5 i! V0 v. l) J/ R
+ ^$ `0 p: L! N: F6 Y' ]
好處是有的,但是一味的強調光做也是沒有意思的,我就呆過3個月,天天擰螺絲為主,裝是裝上去了,但是好像由于也不是自己設計的,不知道公差是怎么樣的,因為裝配基本是師傅帶著做,他都不看裝配圖,更沒有零件圖了,我認為最好是在自己設計的東西上適當的裝裝弄弄,解決具體問題提高更快。因為那知道問題出來是設計的問題還是加工問題,以后怎么改進比較合理。
作者: 50443719    時間: 2010-12-30 15:18
這個我有心得 我感覺兩者同時進行 車間時間比例少點 但是在車間的時候一定要用心看 思考 如果一開始就進車間 沒有接觸設計 根本不知道需要學什么觀察什么 有同感的嗎?
作者: robi    時間: 2011-1-4 16:52
我覺得到一線是必須的。其實書本上講的都很理論,是很大很廣的概念。
2 q5 {3 Y9 }$ r8 G我在luk實習了半年,上班前找了兩本離合器資料來看,自以為對離合器比較了解了。結果上班第一天主管mail了我三分內部培訓資料,我看了立馬傻眼。9 T" t) [6 S9 v/ H" T. I
之后到實驗車間做樣件,一待就是半年。期間也給測試部門設計了幾套測試工裝。師傅們都告訴了我很多東西。比如要做一個套筒用于試驗機和傳感器間的連接,如何保證相互垂直?師傅們就教了我很多。如果單單閉門造車,這套工裝就做費了。耽誤了部門的工作也浪費錢。- m' r3 x, C& b. ?: e% G! U
有些大學生看不起工人,我覺得這是很不應該的。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現在的大學教育實踐太少,直接去做設計,那肯定要做費東西的。
+ J$ }3 J2 T4 u- S, K: [% d話說現在的大學生,我是說相當一部分哈,高中的時候能勤勤懇懇考個名牌大學,進了大學之后,除了上網談戀愛玩游戲,什么都沒學會。
作者: peace80    時間: 2011-1-4 20:33
本帖最后由 peace80 于 2011-1-4 20:43 編輯
: S5 z+ {- p! E$ y3 j# a3 M  D4 H6 I) |& R3 \
回復 robi 的帖子
: ?" e6 K1 X1 F# t# e0 v/ B9 i. k& B/ W  s+ F; Z$ I
    呵呵,我的感覺恰恰和你相反,現在是很多工人看不起大學生,尤其是極少數以工人出身的中層管理人員,這也是我為什么發起這個討論的直接原因。我不但不會看不起工人,反而對那些以實干干到中層管理的人感到由衷的欽佩,每一個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不斷進步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 `. y; g. _' G9 m. o  U- N  M    我畢業那時不會想著在車間做工人,也沒有機會,所以我就想,如何沒有“藍領”經歷也能搞出優秀的設計成果,做一個更有用的人!不辜負這個設計崗位,也做一個兢兢業業不斷進步的受人尊敬的人。( X* ~# Z1 ~( w0 H5 F7 f
不得不說,我們現在的教育體系是有問題的,尤其是大學的專業教育,教學和實踐嚴重脫節,少的可憐的實踐環節和實驗環節,也是教學的歸教學,實踐的歸實踐,反正我讀書的那個時候沒什么教學和實踐相結合的記憶,上機械專業課的時候,老師講螺紋能告訴你左旋怎么畫,螺旋角怎么計算,就是不會拿一個螺釘來給你對著看,軸承型號啥的能寫一黑板,就是一個軸承也沒見到,所以大家都是見了軸承也不認得。3 o  q7 k" y/ @( X$ W9 h
    我不是覺得實踐不重要,而是覺得非常重要,很多回復的社友可能也沒仔細看我的帖子,我是希望大家通過討論,讓理論和實踐如何更加有效的結合起來,而不是實踐的歸實踐,理論的歸理論,實踐論我讀過不下三遍,實踐的觀點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實踐也應該是以理論為指南,否則就是盲目的實踐。1 N  U# m1 q/ Q8 @' d) C; _5 O' T5 o
    沒有車間一線經歷如何積累實踐經驗并應用我想應該是本帖所積極探討的,“無能”社友的琢磨論,我很受啟發,正琢磨中,樓上以及由此以上回復討論的社友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很多讓我也增益不少,在此表示感謝!5 J2 d1 E3 R* P9 }
    討論能使問題明晰,知識得到應用,同時也增長知識,只要是真誠的回復和討論,不論觀點如何,歡迎大家繼續砸磚。
! J& y* b4 t# q2 |* i6 O
作者: robi    時間: 2011-1-4 20:37
peace80 發表于 2011-1-4 20:33 : c/ Q4 F% R/ H* e  G5 ]
回復 robi 的帖子8 ^7 l% a) y8 u6 E$ h0 @$ W

/ d( _* j* G8 d呵呵,我的感覺恰恰和你相反,現在是很多工人看不起大學生,尤其是極少數以工人出身的中 ...

# m* ?3 ]  E! |很多工人看不起大學生~同感。。甚至是排斥。。
. ^3 C6 a/ a# {& Y術業有專攻 如是而已 " V+ T; P4 i+ j$ c' |3 c
干嘛互相看不起呢 搞不懂
1 W2 T' G' X# N6 W; L5 U$ t( `( S
作者: hqx0308    時間: 2011-7-2 08:12
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說法
作者: fuyun123    時間: 2011-7-2 12:53
熟悉一下工廠具體的過程還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 fsx548    時間: 2011-7-16 01:43
我畢業出來就搞設計 設計中覺得有問題我會去車間虛心請教那些老師傅 讓他們講講以前的經驗 因為我們沒有利益沖突 一般他們都會毫無保留的告訴我
作者: 墮落后麻木    時間: 2011-9-19 19:11
本人以自身實際證明,我目前就剛從車間一下出來,現在想想也就這么點東西啊,讓我學那么久啊!干什么剛開始都有激情,時間長就不行了。
; [$ N3 C9 c% ]" ~' H! z順便問下各位大佬,我在這個廠里從新員工干起,學了這個廠的技術活,如果我跳槽了,不是還得從基層做么,不然怎么會別的廠的活啊。公司要求工作經驗,對我們畢業生來講,主要是為了學習與實踐的結合,還是為了讓我們體會工人與學生的不同之處啊,就是磨練性子啊
作者: bobo364    時間: 2012-2-28 10:40
我們公司一女的很少去車間,機器不也照樣出廠
作者: liqiuye111    時間: 2012-2-28 12:28
下車間關鍵你要明白自己廠的生產能力,這樣對設計有幫助的
作者: 觀海聽濤    時間: 2012-2-28 14:45
搞設計的一定要懂工藝,要想懂工藝一定要到現場去實習。) c# }2 b( u8 p* J

作者: mirac    時間: 2012-2-28 15:28
不一定要先去車間,但車間總是要去的,沒去過車間是不行的。
作者: leijun    時間: 2012-2-29 08:54
要的!不一定要去操作設備,但一定要了解加工
作者: lh1986216    時間: 2012-2-29 09:34
經常下車間是必須的,至于從車間做起就很難說了,現實中也很難實現!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