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一個齒輪問題,求解答 [打印本頁]

作者: LIGHTclouda1    時間: 2010-10-30 14:48
標題: 一個齒輪問題,求解答
一對減速齒輪傳動中,若保持分度圓直徑d1不變,而減少齒數和增大模數,其齒面接觸應力將有何變化?
+ R$ a- ~" ~* A: u" M
7 b( g& u" w9 G4 g答案 是不變。
7 {9 g  A  l2 U- L
5 @* e( q: K9 M- ?! Z3 z但根據齒面接觸應力公式,齒面接觸應力還和齒數比u有關,減少齒數,齒數比u會變化,齒面接觸應力會變化。到底怎么回事?
; i  O' {# I# H) E7 |* |/ F' X) t% @
7 `1 Q' r  t5 E0 x4 Y[attach]195276[/attach]
作者: ywh362568    時間: 2010-10-30 15:27
忘了。回去看書!. x. S/ y$ T1 s; x) H0 B; ?: B
其實我們平時用彎曲和接觸公式校核時,效果如何呢?
作者: 菠蘿吹雪    時間: 2010-10-30 15:54
一對減速齒輪傳動中,若保持分度圓直徑d1不變,而減少齒數和增大模數,其齒面接觸應力將有何變化?
* S) Y" q% T8 X% A9 d& J  d6 \% `& r- s
答案 ...+ T) o  l$ v7 U/ a' ?
LIGHTclouda1 發表于 2010-10-30 14:48

6 i6 c) f. A* D4 k$ W
! s$ F3 l+ F" B9 _9 c0 Y; y3 i/ `" q- ?: g/ W
    樓主弄錯了吧,是模數變化對齒面接觸力沒有變化,齒數肯定對接觸應力有影響的。
作者: 無能    時間: 2010-10-30 16:37
搞清楚是齒面接觸“力”還是齒面接觸“應力”。
作者: 劉景亞    時間: 2010-10-30 16:40
明白LZ的意思,這種說法一般也就是作為考試題目或者面試題目出現一下,實際意義不大。$ j% L! u$ z) Q
保持分度圓直徑不變,其中一個齒輪減小模數,增大齒數;那么另外一個與之嚙合的齒輪也同時要減小模數,增大齒數(這里要認為兩個嚙合的齒輪模數相等)。
5 Q( j9 c( g1 J8 b4 r7 \經過這種變化,只要兩個齒輪的分度圓都沒變,那么齒數比也沒變。. t( [% p5 M! `& Y' e; b
這樣的話,從公式看可以認為接觸應力不變。
: ]& m8 s% f3 M! w# C但事實上,LZ寫的公式前邊漏掉了一個重合度系數,而這個重合度系數是與齒數有關的,所以對接觸應力多少也是會有影響的。
作者: 劉景亞    時間: 2010-10-30 16:45
另外LZ估計是個學生。4 ?" C0 ]2 H! t6 |8 y2 N
這里提個建議,學知識一定要學活,學到本質。. X0 u1 L6 ]% O  ~
不能被表面的東西迷惑。
作者: duanpj1314    時間: 2010-10-30 18:10
學習了。
作者: 機械神話    時間: 2010-10-30 21:58
傳動比u沒變。
作者: LIGHTclouda1    時間: 2010-11-2 12:44
本帖最后由 LIGHTclouda1 于 2010-11-2 12:58 編輯   e7 b0 ~3 X3 m, U  R/ C; d
5 y8 k# v3 `* w7 L
我疑惑的地方是按題意 分度圓直徑d1 指的是小齒輪直徑   減少小齒輪齒數和增大模數后, 大齒輪齒數應該不變,大齒輪分度圓會發生變化,傳動比u ,中心距發生了變化,會帶來應力變化?( e2 f. R! R& y7 j7 g' S) A/ H
( {/ ^) L* O$ p' }: L( [
是不是題目有歧義?
作者: 劉景亞    時間: 2010-11-2 13:35
回復 9# LIGHTclouda1 % M6 F- z7 Y3 G8 d: l* X
  R% f, o. U. l) C0 Z6 y
題目本身確有不嚴謹之處,但既然作為題目出現的話,正常思路可以按我前邊的回復理解。
  q2 {- I6 V. B3 e4 A9 d; q: S  t否則是沒有確切答案也無法討論的。
  i3 Y' o% `, v' I因為如果只是小齒輪分度圓不變(增大模數,減小齒數),那么大齒輪要嚙合就是模數變大,但齒數怎么變,并不知道(變大、變小、不變都是有可能的)。那么接觸應力怎么變,根本沒法說。, X7 I2 t: `) t3 d8 D1 h; F
另外這種題目也應該默認為傳動比是不變的,因為實際設計時,通過修改參數,把傳動比都改變了的話,那設計應該是不滿足要求的。說到底,這也只是作為題目討論一下,并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 _+ v. L# U0 h( H+ f8 r在這個公式前邊,應該還有個公式,用綜合曲率半徑表述的。用那個公式判斷更直接。
作者: 劉景亞    時間: 2010-11-2 13:42
事實上,最本質的情況是,在外載荷、材料、齒寬一定的情況下,齒面接觸應力只與齒廓的綜合曲率半徑(有的用誘導法曲率衡量)有關。
7 _7 J/ `& k+ G1 l* {至于傳動比、齒數、分度圓直徑這些都是表象,不是實質的影響因素,這也是我在前邊建議LZ要學到本質的原因。
作者: LIGHTclouda1    時間: 2010-11-2 14:29
回復 10# 劉景亞 7 U) I* ~, {. Q* q& @0 e. E4 z
( H5 K0 s) l$ x5 m
& R2 T) L' c; G
    非常感謝!!!
作者: 劉景亞    時間: 2010-11-2 14:46
回復 12# LIGHTclouda1
5 D& F$ Y: K9 A- T. b% Q0 {
5 O! r" o* u- D  J' _* C4 \; ^: D' v& f9 u* A  h2 ^; C0 m' O( _
    LZ這種尋根究底的精神值得表揚。% c1 L" }' n9 {
    如果LZ通過反復思考,能夠得出上邊那個本質的表述。說明LZ水平很不錯,也已經真正搞懂了這個問題。因為這個表述是出現在研究生的教材中的。
% V: A0 Z& M+ \3 H# M8 ~   希望LZ繼續努力!
作者: xiaoyaya6603    時間: 2010-11-5 08:01
都是專業人士~~~~~~~~~~~~~~~~~~~~~
作者: 生而為贏    時間: 2010-11-5 13:58
受教了,學到了很多基礎知識。謝謝!
; s( f% q9 O9 E. R5 z
作者: 275707852    時間: 2010-11-9 20: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愛上BEYOND    時間: 2010-11-10 18:02
學習中!努力中!奮斗中!
作者: wxhsd    時間: 2010-11-11 10:20
這個公式不對的,前面還有重合度系數和螺旋角系數
作者: yongfu2008    時間: 2010-11-11 17:32
學習了
作者: yunduan    時間: 2010-11-15 21:45
如果u變了,齒輪傳動比也就發生了變化啊。
作者: yeyang916    時間: 2010-11-25 18:56
學習了
作者: wujingjlm    時間: 2010-11-30 12:59
回復 劉景亞 的帖子
! O. a; h0 R0 \. C, f% W1 x
4 T3 A; T: l( }4 _; k學習了,太感謝了,
作者: 門前的小木橋    時間: 2010-12-7 08:01
本帖最后由 lcgbc315 于 2010-12-7 08:01 編輯 3 u9 r& W, \5 f9 v1 I+ g4 v
9 V2 {6 A& o" o( J) r
回復 劉景亞 的帖子) |$ L% }3 u; Z

8 M  t2 Y' F$ o版主是齒輪專業人士,發表了很多關于齒輪的帖子,以后應向版主學習。
作者: 門前的小木橋    時間: 2010-12-7 08:03
怎么把 2個帖子合到一塊了?
作者: 何振    時間: 2010-12-9 22:16
看著公式,呵呵只有學習的份,因為我們不需要去考慮接觸應力
作者: 417474645    時間: 2010-12-10 00:39
I GOT IT!
6 P7 o5 C# ]! A+ t不錯的帖子!
作者: 我探索    時間: 2010-12-19 16:05
受教了,學到了很多基礎知識
作者: cangzhoumj    時間: 2011-1-13 16:32
學習一下
作者: zhuhuide    時間: 2011-11-3 13:51
跟前輩學習了,高手很多
作者: 人生絢麗    時間: 2013-9-8 07:37
齒輪方面是弱項啊
作者: cyh2006jd    時間: 2013-9-12 09:50
學習了....
作者: 小牛張張    時間: 2013-9-20 20:58
學習中
作者: 然也1111    時間: 2014-3-6 07:37
學習了         
作者: 一點一滴    時間: 2014-3-9 11:29
學習了
作者: 親力親為    時間: 2014-3-9 13:02
漲姿勢了。
作者: 風華雪月    時間: 2014-3-13 12:50
學習了
6 A" e1 @1 g% G+ ~1 q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