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為何我們生產的設備質量如此之差? [打印本頁]
作者: crab22 時間: 2010-9-20 08:26
標題: 為何我們生產的設備質量如此之差?
多年的工作經歷,有一個很大的困惑,特請教大俠:
在小外資企業工作過,為了降低成本,老外的設備改在中國生產,零件在國內加工,控制也算嚴格,重要零配件用原裝,但設備質量與國外的有很大差距。國外做的用三五年基本沒有問題,用了十年都很穩定,國內做的用一年半載就問題很多,精度與穩定性大打折扣。
也曾參與設備仿制,無論對其多么重視,仿制只能是形似而神非,性能與進口設備有很大差距,盡管價格降低一大截,但真正性價比沒有提高,甚至還降低,設備的競爭力仍是有限的很。
電氣控制接觸,他們也有此困惑,無論破解多么有力,選用的元器件質量多好,控制系統仍無法與老外原裝的媲美,真實讓人困惑不已!
請問大俠,這些問題究竟出在何處,設備質量控制有沒有一些有效的方法?深深期待大俠解答和各位高見。。。。。。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0-9-20 09:14
電氣那塊,核心是算法;機械那邊,力學曲線 運動曲線外國常研究;還有標準化,老外嚴格執行,國內盡扯淡。
國內這些領域一概不涉及,想涉及也做不到,一是沒學到那么深的程度,二是工作環境也不給你研究到那么深,一切圍著生產轉。而標準化生產沒幾個企業認真的,再加上員工待遇福利物價房價等分散人的精力。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10-9-20 10:07
嘿嘿,這次出去碰到了類似的問題。
小企業,仿制產品,效益倒是好,但目前競爭大了,質量比進口差不少,就是找不到原因,處于瓶頸中。
我去看了下,主要有兩點感受:1 管理問題,二三十人管不好,主要是老板自身問題。2 技術問題,仿制一樣需要技術,特別是零部件,專業知識要求是很深的,而小民企幾乎100%技術實力遠遠跟不上,比較簡單問題也不知道。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0-9-20 10:07
摟主,你好,
首先應當這么理解這個問題,一個設備總體差,一定是一個環節差,而不是某一個零件差,假如只是某一個零件差,就很好解決這個問題,
說環節差,就一個例子,設備里面有軸承,而軸承質量差不是加工和熱處理這么簡單的事情,是制造軸承的整個環節都差,因為俺玩整個軸承廠,熟悉整個軸承環節,說軸承,軸承鋼的氧含量非常重要,以國際標準,在某一個數值以上的時候,其疲勞壽命就只有標準的幾分之一了,當然還有其他指標,你材料的純凈度就控制不好,后面的一切都白扯了,其實不僅這個指標,還有一大堆的東西,我們哪個東西都控制不好,最后整體質量能好嗎?肯定是不能,當一個設備的軸承都有問題的時候,壽命很短,整機的壽命能常嗎?
類似的的問題還發生在齒輪,機架、床身等方面,瑞士的設備床身,本身鑄造水平就非常高,還要扔到露天放一年,自然時效,這個問題我們也比不了,
我玩過高壓閥,熔體泵,等等東西,說一個簡單的,就是冷沖頭,我們的壽命比小鼻子的就差很多,更不能與瑞士的冷作模具鋼比,差異非常大,
其他問題,比如螺栓,比如導軌,還要很多東西,從材料上看,就沒有世界水平的材料,后面能好嗎,假如誰說能,基本也是掩耳盜鈴。
說這個仿制,仿制是有大學問的,小鼻子買米國的東西,有時買兩套,裝一套,拆一套,拆的那套是舉全日本的行業力量仿制,仿制以后對比運轉,看與米國的到底有什么差距,我們仿制一個東西,基本是到可以轉就行了,差距很大,因為就從來沒有玩透人家里面到底是什么?人家的公司100年了,底蘊很深的,到人家公司去看一下就知道,技術力量遠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德國現在許多公司,對中國有求必應,你要零件圖都給你,人家再玩新東西,知道你就從來一知半解,不深究一個東西,人家根本就不怕,另外,你工藝的深度也不行,比如表面硬化,米國可以做超過1毫米,并且過渡層非常好,從來沒有被壓碎過,
我辦公室里各種稀奇古怪的零件多了,你分析那東西都不容易分析目標,何況很多家伙根本就沒有那個意愿,能用就行了,他都不知道明年他干什么?
玩控制,就是玩數學,俺說過多次了,不重復說這個東西了,俺玩比較精密的控制系統,實際就是各種數學計算問題,包括壓力,熱量等精密計算,這個要技術功底,主要就是現在讀書的少,大家現在連許多基本原理都不知道,怎么進行深入的計算,包括現在許多很大的單位,大設計院、大的研究所,重機廠,現在沒有人搞這個,有問題就外包,反正有大把的銀子,他們不在乎花多少銀子,結果是精確的就滿意了,
你講到整個的控制系統,一個是器件,一個就是算法,器件現在基本沒有問題,但高速器件是禁運的,所以我玩到一個層級,也無能為力,只能說在現有器件下,比他們玩的好,而器件的提升,不是十年八年可以解決的,起碼我們現在在坐的,有生之年很難見到與米國平起平坐了,很遺憾的事情,
你說怎么把一個東西玩好,這個俺知道,就是首先有負責而又有水平的家伙,把各個環節先都玩好了,先都合格了,這樣,我們整機的水平起碼可以達到日本的85%,達到米國的70%,這要什么條件呢,就是一個水平很高的家伙,在達到這個水平以后,為國家不計什么的工作十年時間,但問題是,這十年他怎么存活,現在沒有這個條件,
還有一個問題,對泛泛玩機械的,水平可能不很高的家伙,送到國外學習,震撼一下,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辦法了,
謝謝
作者: crab22 時間: 2010-9-20 11:16
感謝謝各位高見,對以后的工作大有啟發。特別是2266998大俠,不僅見識高遠,而且快速行文,筆頭十分了得,佩服!
作者: 韶關人 時間: 2010-9-20 12:58
回復 4# 2266998
長見識了~?。?!
作者: 吳某人 時間: 2010-9-20 15:44
其實工藝問題也是個很重要的原因
作者: 天水藍 時間: 2010-9-20 22:19
誰都不知道明天去干什么了。這個比較根本
作者: 湘里狼 時間: 2010-9-20 22:31
回復 4# 2266998
實在是高人
國內的現狀就是,技術工程師沒有權利,有權利的領導呢,又不看重技術,杯具?。。?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0-9-21 22:06
因為我們工業沒有強項啊
哪怕是一項都沒有
作者: 603107044 時間: 2010-9-21 23:23
我覺得工藝上還是可以的 主要差在材料上了
作者: 小小工 時間: 2010-9-21 23:39
這里原因很多,我認為我們為什么總想著仿制,仿制的神形兼備比自主創新不簡單多少,你還得揣摩人家的心思,打個比方你到一家工廠看到一個復雜零件,拿著這個零件讓你設計你可能照葫蘆畫瓢還覺得這個東西好復雜好有創意,其實如果對產品足夠了解的話零件的結構就沒那么神秘了,同樣的道理,你去揣摩別人的想法是很不準的。仿制的時代應該要快點過去,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10-9-22 14:28
摟主,你好,
首先應當這么理解這個問題,一個設備總體差,一定是一個環節差,而不是某一個零件差,假如只 ...
2266998 發表于 2010-9-20 10:07 
過街大俠說的極是,說實話,跟洋人混,大家自己都在捫心自問,和洋人比如何,如果把我放到單獨的某個環節之中,相信不比他們差,但是要和人家競爭,吃透整個流程,那就太難了,國內也很少能見到那種高人,一般是說的,騙錢的居多。
作者: 長橋臥波 時間: 2010-9-22 21:12
原來過街大俠和998大俠是同一個人嗎?
作者: 秋葉楓紅 時間: 2010-9-22 22:01
本帖最后由 flyeego 于 2010-9-22 22:03 編輯
很悲哀,一個急功近利的民族,一個以仿造為榮的民族,一個以低質低價競爭的民族,看上就就是根本沒有希望
靠著破壞子孫后代的環境資源,靠著出賣普通百姓的血汗和健康,來贏得表面虛假的繁榮,換作我是有錢人,我也要移民了
作者: 非池中 時間: 2010-9-24 10:03
先贊四樓大俠對于工業的理解
看了以后反思了一下 覺得自己還是要好好學習理論,多多參與實踐。大的環境不好,也應該不是一個人不好好研究東西的借口。我們只能獨善其身吧。
作者: 非池中 時間: 2010-9-24 10:05
很悲哀,一個急功近利的民族,一個以仿造為榮的民族,一個以低質低價競爭的民族,看上就就是根本沒有希望
...
flyeego 發表于 2010-9-22 22:01 
不能把這個東西上升到民族血統這樣的高度吧。
作者: topnqy 時間: 2010-9-24 10:28
回復 4# 2266998
“說怎么把一個東西玩好,這個俺知道,就是首先有負責而又有水平的家伙,把各個環節先都玩好了,先都合格了,這樣,我們整機的水平起碼可以達到日本的85%,達到米國的70%,這要什么條件呢,就是一個水平很高的家伙,在達到這個水平以后,為國家不計什么的工作十年時間,但問題是,這十年他怎么存活,現在沒有這個條件”
大俠應該去領導機械這個行業,把那些官本位的趕下去!統統的...
作者: FLEI200410 時間: 2010-9-24 13:43
回復 1# crab22
國內設備與國外設備在外觀上就有很大區別,這方面我們的差距主要是什么,
作者: wolfking520 時間: 2010-9-24 14:03
回復 4# 2266998
2266998我太佩服你了,看你的貼長見識.
您曾經回過我的貼是種榮幸!
作者: Li515414 時間: 2010-9-24 14:37
誰都不知道明天去干什么了。這個比較根本
作者: hbkl2006 時間: 2010-9-24 16:00
都是讀書人一廂情愿的想法。實際情況是:把錢賺自個兜里,管它什么技術不技術的,誰得諾貝爾獎關俺鳥事。
作者: chm 時間: 2010-9-24 19:42
生活不夠穩定,人心也就不能穩定了,
作者: huangpan1234 時間: 2010-9-24 19:55
這是我們應該努力的地方,
作者: LE20618334 時間: 2010-9-24 22:57
那個敢做啊,做好了功勞是老大的啊,做不好,就是你的錯啊,現在工廠里就是能不做就不做啊,有功的時候都去領啊,小心啊,到時飯碗都沒有了,哈哈。
作者: 劉心玥 時間: 2010-9-25 08:34
受教了,受教了,著實有觸動,唉
作者: xtw77wh 時間: 2010-9-25 12:34
回復 16# 非池中
說得有道理,繼續深入吧
作者: 程咬五金 時間: 2010-9-25 16:32
4樓998大俠說的很實在。25樓說的很現實。呵呵
作者: 獨孤狼 時間: 2010-9-25 18:33
仿制品要想好 人是關鍵 就是你的零件加工的再好 裝配工人技術跟不上 就是不行
作者: liucaiyong 時間: 2010-9-25 20:21
額 覺得現在還是在基礎這塊我們國家實在是差了很多。。。
作者: luo613 時間: 2010-9-25 22:42
我個人認為仿制是應該的,因為我們現在還不具備真正研發的能力。比如我在工作中接觸的,材料好一點的都是小鼻子的,軸承、導軌人家從舊機器上拆下來的我們用得好好的。電器方面也大部分是小鼻子的PLC,光電、光纖、感應器,沒有一樣是國產的。氣缸小鼻子的,中國沒得比,德國有一種皮囊氣缸,連小鼻子也搞不了,還有一種肌肉氣缸也一樣。
我拆過一個舊的德國轉缸,它的密封是加工來保證的,里面的非金屬材料用了十年還是好好的。
還有我們接觸過一些小鼻子的圖檔,它零件沒有公差,但裝配圖有公差,你說小鼻子那怎么加工的。
作者: k750C808008 時間: 2010-9-25 23:26
回復 4# 2266998
樓主分析的很有道理,現在整個大環境就是這樣,急功近利,不是一個兩個人能解決的事情。
作者: tjx0725 時間: 2010-9-26 11:18
一切圍著生產轉,說的好!
作者: 待業青年 時間: 2010-9-26 17:37
所謂在其位,謀其政!
各位捫心自問下,如果你到了可以決定機械行業走向的地位時。
是為國家,還是自己
估計90%的人都會顧自己了趕到這位子不易,現在不撈,過幾年作廢了!
作者: zhougt1985 時間: 2010-9-26 19:43
唉 中國制造業的悲哀
作者: dang_12 時間: 2010-9-26 20:57
還是市場不夠激烈,大家都有飯吃誰去冒險嘗新!
作者: yangqifu 時間: 2010-9-26 21:38
回復 4# 2266998
這以后怎么干活啊,鬧心!
作者: gaolaodajiayou 時間: 2010-9-26 21:49
少年強則中國強,作為后生很是感慨啊
作者: 閆東航 時間: 2010-9-26 23:29
2266998 寫的很不錯呀!
作者: 無獨有偶 時間: 2010-10-1 11:29
電氣那塊,核心是算法;機械那邊,力學曲線 運動曲線外國常研究;還有標準化,老外嚴格執行,國內盡扯淡。
...
掃街 發表于 2010-9-20 09:14 
大俠一語中的啊,前幾天剛看了一些同事從德國MOTEK展會帶回來的一些資料,發現前幾年老學小鼻子堆汽缸丟掉了本行,現在竟然機械化又成了潮流。標準化工作站的效率可不是一般的高
作者: 筆記本電腦 時間: 2011-12-5 18:48
湘里狼 發表于 2010-9-20 22:31 
回復 4# 2266998
實在是高人
國內的現狀就是,技術工程師沒有權利,有權利的領導呢,又不看重技術,杯具 ...
人浮于事,做事不如做人,做人做好的比做事做好的,舒服的多
作者: 有牟有 時間: 2011-12-12 21:40
學習了
作者: 夸父追日 時間: 2011-12-13 09:52
在座的還是很幸運的,至少知道與米國和小日本有差距,最怕的就是以為他們跟咱們玩的是一個檔次的!
作者: huhaofei 時間: 2013-1-23 15:37
讀998大俠的回復,了解機械行業現狀
作者: Ghostbeing 時間: 2013-1-25 11:27
2266998大俠很牛X 膜拜,本人從事自動化機臺的機械設計工作,看到你的帖子后,感覺找到了學習的方向,非常感謝
作者: 路園山 時間: 2013-1-26 22:56
其實主要還是一個從業人員的心態問題,浮躁
什么是浮躁,剛畢業就要求這個待遇那個待遇,要求收入達到多少
天天看富豪排行榜,看的你連工作的欲望都沒有。。
國家科學技術獎,諾獎等所有牛逼獎項的獲得者,哪個不是
從業幾十年的,哪個不是奉獻幾十年的。。
一個人,他都沒想過要長久的呆在這個行業,他會花時間去了解?
學習這個行業知識,提高自己嗎?他會有牛逼的技術嗎?
如果一個員工想得到老板的重視,就必須證明你對公司的價值或貢獻。
這是個基本道理,對任何行業的從業人員都適用
作者: sol888 時間: 2013-1-31 11:18
曾有人言“一年管理成富翁,三年市場路路通,十年技術一場空!”,說明了中國研發人員悲哀的現狀
作者: 王冠。 時間: 2013-2-2 10:20
2266998 發表于 2010-9-20 10:07 
摟主,你好,
首先應當這么理解這個問題,一個設備總體差,一定是一個環節差,而不是某一個零件差,假如只 ...
震撼
作者: Э∈┭βθ 時間: 2013-2-16 17:59
說的太好啦
作者: 鋼鋼的 時間: 2013-2-21 20:01
說的很好,我補充點,人家玩的是產業鏈
作者: 綠羅 時間: 2013-2-21 21:03
秋葉楓紅 發表于 2010-9-22 22:01 
很悲哀,一個急功近利的民族,一個以仿造為榮的民族,一個以低質低價競爭的民族,看上就就是根本沒有希望
...
這話說的很解氣,很爽,但水平確實不高
作者: 隨輪狂飆 時間: 2013-2-21 21:08
好吧。。我是看回復學東西來的。。。
作者: ys800520 時間: 2013-2-22 15:18
湘里狼 發表于 2010-9-20 22:31 
回復 4# 2266998
實在是高人
國內的現狀就是,技術工程師沒有權利,有權利的領導呢,又不看重技術,杯具 ...
支持!
作者: 我是天空 時間: 2013-2-25 14:39
趕上和超過,肯定是時間問題,就像現在國產的電視比進口的也不差
作者: 幻化成風 時間: 2013-2-26 10:45
長見識了
作者: 黃種人12345 時間: 2013-3-5 10:26
998大俠果然名不虛傳,希望以后多多指點我們這些機械群里的迷茫一代。
作者: llin60818 時間: 2013-3-23 15:45
......總體差
......誰都不知道明天去干什么了
說的很入骨,國外有上百年的企業,中國一個企業活20年就算你很有理想了,即使活過20年,也和當初完全兩回事了。古人最早發明了火藥,幾百年下來就知道火藥可以做煙花,沒想過再用它來做什么。幾千年來田間耕作一直是二牛抬杠,沒人想過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日本明治維新之前也和當時的中國沒什么區別,可那以后的發展不用說誰也清楚,我們的改革開放30年了,有了許多進步,但是我們的思想還是沒有多少改革,我們做什么事情都是想怎么趕緊做完,然后再趕緊做別的事情,沒有說怎么把他做好做到極致。國外一些跨世紀的企業,到如今也沒有跨出他們起初開創的行業,一步一步完善更新他們的產品。國外人家可以因為你的一個想法給你報酬,重用你,我們呢?我們缺少讓人才發揮才能的土壤和環境,企業家做的再大也是不知道明天去干什么。對于普通老百姓,能掙錢過上好日子也就是最大的理想了,但是人越有錢卻越沒有理想。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要發展,要強大,這樣下去行嗎。我們是總體差,不是那一個環節差,沒有最根本的基礎,談什么高新,跟都跟不上別人還談什么超越。每個有理想的人也該思考一下這些事情了,無論你是平頭百姓還是(人民公仆),只要有理想,該思考一下了......
作者: Nstart2012 時間: 2013-3-23 19:58
社會現狀如此啊。
作者: siyangyuan 時間: 2013-3-24 14:27
給你舉個例子吧,老外的機床大件失效處理得1年,我們國內人工失效半個月都用不了,你說精度能好?當然還有別的方面。
作者: 木蘭少俠 時間: 2013-3-26 17:00
說白了,就是一個體制的問題。管理水平不行,你還指望能走多遠。
作者: 木蘭少俠 時間: 2013-3-26 17:05
非池中 發表于 2010-9-24 10:05 
不能把這個東西上升到民族血統這樣的高度吧。
我也覺得我們這個民族有問題。
作者: 木蘭少俠 時間: 2013-3-26 17:17
本帖最后由 木蘭少俠 于 2013-3-26 17:20 編輯
路園山 發表于 2013-1-26 22:56 
其實主要還是一個從業人員的心態問題,浮躁
什么是浮躁,剛畢業就要求這個待遇那個待遇,要求收入達到多少 ...
為什么會浮躁。
作者: SAJ2013 時間: 2013-4-27 20:17
佩服,長見識啊
作者: leiyu100 時間: 2013-4-28 11:59
2266998 發表于 2010-9-20 10:07 
摟主,你好,
首先應當這么理解這個問題,一個設備總體差,一定是一個環節差,而不是某一個零件差,假如只 ...
是啊,這兒差一點,那兒差一點,整個機器的差距就大了。一臺機器除了很多硬件因素外,設計、組裝、調試、到使用,保養。有那么多人經手,很多軟的因素我認為更重要。如果參與的人都湊合,出來后的產品自然不湊合。設計者,應該可以吧,差不多;組裝者,先裝上再說;調試者,唉,能動就行,管它以后呢;使用者,生產更重要,能動就不讓機器停,管它那響,那有異常;保養者,不看圖,不捉摸,拆這里看看有沒有問題,把那里卸下來瞧瞧看。
總之問題不是出在一處,歸根結底還是在人。人出問題,不是人本身出了問題,是環境的問題,制度的問題。日本的技術者=「職人」特別講究一個「ことわり」,直譯是 [理],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執著心,職業修養和職業道德。干什么就把什么做到極致,這點正是現在的中國技術者還缺少的。不是我們沒有這個特質,而是我們的環境和制度造成我們很難做到。
比如機械行業,軸承你做好了行不,氣缸你坐好了行不,直線導軌你坐好了行不,凸輪從動輪,傳感器,控制閥門,馬達等等那一樣做好了不可以。問題是做好的環境我們不具備,所以做不好。
怨天尤人沒有什么意義,大家也都會。
作為一個技術人員,從我做起,一點一點改變這個環境,這是我們自己能做的,也是我們的責任之所在。設計者把設計做好,組裝者把組裝做好,調試者把調試做好,使用者正確地使用,保養者按規定保養,如果這些都做到了,整機自然就會保持一個好狀態。日本的技術人員,不是那個人很牛逼,關鍵是人家整體牛逼。比如設計非標,軸承,直線導軌人家有IKO,THK;氣缸人家有Smc,TKD;電缸人家有IAI;馬達人家有東方,安川,三菱,松下;傳感器人家有基恩士,歐姆龍;還有數萬中小企業,人家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哪怕是個做刷子的,也把刷子做到極致,要什么樣的都有,定做也可以,要一個也給你干,一點不浮躁。人家不整天絞盡腦汁想著去模仿別人,山寨別人的東西,人家以這為恥,整個國家都以此為恥。
中國的技術人員都很聰明,我們要崛起,不要被這個壞的趨勢所左右。執著于我們想做的,做好,做極致,我們才有未來,才有地位,才有周圍尊敬的目光和贊嘆的聲音。一起加油吧!
作者: zht_udb 時間: 2013-4-28 14:36
沒有心思搞加工。
作者: 專心搞機 時間: 2013-12-16 21:27
2266998 發表于 2010-9-20 10:07 
摟主,你好,
首先應當這么理解這個問題,一個設備總體差,一定是一個環節差,而不是某一個零件差,假如只 ...
小弟剛入行不久就能見到大師文章 榮幸之至!
作者: hunter518 時間: 2013-12-17 09:45
像強人學習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