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自行船——這可能嗎?這里高手云集,請給點意見吧! [打印本頁]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1 09:37
標題: 自行船——這可能嗎?這里高手云集,請給點意見吧!

這可能嗎?這里高手云集,請給點意見吧!先謝謝了!


+ I6 P# D: g4 G8 @2 x6 a

繼海水發電的技術【自調導葉葉輪式波能發電單元】以后,利用海浪波能的專利技術,“直接將海浪能轉化為動力的裝置”也公開了。

本技術“直接將海浪能轉化為動力的裝置”是將海洋中海浪往復運動的動能直接轉化為垂直方向的動能,可以作為“動力源”輸出。是真正的可再生、純綠色的能源造福于人類。

這個“動力源”可以如果作為直線推進的動力應用于海中船舶等漂浮物的推進動力。那么只要海中有海浪,不管【風向】、【海浪波的傳播方向】都與動力方向無關,都就可以轉化為一個定向推力來推動船舶航行。這就形成了不要電、不要油真正的“自行船”。

例如:海邊的旅游船,在浪大的時候可以自行,浪小的時候,輔以腳踏動力,逆風或提高船速時可以開動備用馬達。

原理和自調導葉葉輪式波能發電單元相同,在此就不多敘了。

示意圖如下:

1、 自行船“從船頭方向看”的視圖:

(, 下載次數: 55)

2、 自行船“從船側面看”的視圖:

(, 下載次數: 52)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0-9-1 09:55
你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即海浪的方向隨機性,當你轉換能量的時候,你不可能轉換能源最初的方向性,這是問題的根本,這也是古人最初選擇帆-舵驅動模式的根本所在,你這個模式可能在一定季節有些效果,但絕不能超過帆-舵模式,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1 10:18
你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即海浪的方向隨機性,當你轉換能量的時候,你不可能轉換能源最初的方向性,這是問題的根本,這也是古人最初選擇帆-舵驅動模式的根本所在,你這個模式可能在一定季節有些效果,但絕不能超過帆-舵模式,——回復如下:; `0 D/ l; ?# R  Q0 [( @6 A/ u
“海浪的方向隨機性”——您說對了。但是有不對!2 ~. i" u5 _7 E
因為排除了風、海流的影響——就是涌浪,他是每個質點的是能和動能的相互轉變的過程,每個質點間只有位移,而沒有“流動——誰給動力呢?”。所以海浪的方向是隨機性——這個隨機性是“風、海流”等因素影響多變。
8 E  |" N' l1 w  C" f. z* D" u當你轉換能量的時候,你不可能轉換能源最初的方向性,這是問題的根本,——回復如下:: a& x8 U) m% O) P7 r3 D
“你不可能轉換能源最初的方向性”——這句話很對,我們把每個質點單獨看,那么就會上下的動能會傳給“葉片”,那么“無數個質點”作用在葉片上也會產生這個力,當葉片表面越大這個合力就越小(有一些相互抵消了)。舉例:當葉片為400*400MM時作用在這個平面上的海水質點的合力還是很大的。
) T4 |6 `3 B9 p- a3 N( Q您的“能源最初的方向性”——這點我感覺表達的有誤,是吧!當一個葉片的受力方向確定了以后,那么就直接收一定方向的“分力”——就是本技術的動力。8 A, @. n! w- {2 u4 i0 L8 Z
本技術的船也有“舵”——目的就是控制形式的方向——也就是控制葉片就收動力的方向。
- F3 M1 f1 k6 X% ~歡迎大家討論!% e- R# b0 q# I# }' I
在此謝謝“中將”的回帖,謝謝了!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0-9-1 10:38
看來這些問題要有模型才能與你講明白,你必須先了解海浪的起源,發生,能量的轉換,轉換同時的反作用點,這些力的最終分解,你僅考慮能量的轉換,是,能量是轉換了,但轉換的能量的推動力與原始海浪的作用力抵消了,船可能沒有動,* M0 _# I: V& G3 c* d8 {
你必須先研究帆-舵系統,把這個搞明白,了解風產生浪,浪是風的副產品,將風與浪區分開來處理是從古至今的最佳選擇,當然古人是無意識的,& D# a' t  n5 i, t8 X! b3 g
研究海洋,東西太多了,先把數學模型建立起來,就都知道了,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1 11:06
這個原理:已作模型了——轉動的模型,在以前的帖子里說了。這個模型在空氣里和水池里,模擬海浪運動,就是讓模型上下、左右動(像風車),結果就像一個方向轉動了。如果作為定向,那么在一個漂浮物上固定N排M個葉片,每個葉片就會產生一個定向力——動力源。, K; j- O: d. V5 t
自行船的工作原理:5 ~# V/ s% g+ R+ W
沒有風、海流和地形影響的海浪——涌浪,比較簡單,就是水分子的上下交替轉變,沒有水平方向的流動,只有簡單的相互“位移”。: O; ]- X# l, n) s8 r" S3 h$ j2 N
所謂的海浪波,就是海浪傳播的方向,是由風源以同心圓的形式線外傳播,但是沒有海水的流動,就好像舞臺的“人浪”表演,人沒“流動”,只是上下的活動,就形成了“浪”的移動——錯覺。8 c' {) E8 N, @$ r" S. N" Z
那么如下圖:上下的海水必定會產生如圖的“動力方向”——這就是自行船的動力源啊!
8 e- `4 r( y$ f  G/ \2 B (, 下載次數: 41)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0-9-1 11:19
再啰嗦幾句,所謂的浪涌,即風作用在海面,產生壓力,壓力產生浪,風的不定期與不確定,造成浪涌的不確定," H. u# E: t% D8 Y) |
所謂模擬,是把船放在這個循環系統了去,看一下,原來的自然循環被加入了人工干擾因素以后的新的數學模型,人工因素是要吸收原來那個隨機系統的能量,將其改造成定向能量,要看這個循環是否可以成立,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1 11:32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9-1 11:34 編輯
# m4 V1 h, l- ]' G- ~% X' [" t; S
- W" ?! {: q( u先謝謝回復,在此發帖就是要向您一樣的高手,提出意見。謝謝繼續討論!
1 [: ~& O" n3 I) R【再啰嗦幾句,所謂的浪涌,即風作用在海面,產生壓力,壓力產生浪,風的不定期與不確定,造成浪涌的不確定】——回復“
( q% `0 `% O/ C您說的是”海浪“,涌浪是排除了風、海流、地形等的影響,較單純的海浪。其實復雜的也沒關系,只要每個葉片“”合力不為零,就會有分力的產生,就會有“動力源”。8 L8 g8 Y6 o( F2 s! A/ x
我認為:本技術理論上是可以“逆風——當動力大于風的阻力”行駛。
4 _' i) I2 P7 d4 h( i2 ?. @  x【所謂模擬,是把船放在這個循環系統了去,看一下,原來的自然循環被加入了人工干擾因素以后的新的數學模型,人工因素是要吸收原來那個隨機系統的能量,將其改造成定向能量,要看這個循環是否可以成立】——回復如下:
0 y4 e- x" l; d2 ?! ^, q數學模型不會做,試驗是證明可行的。
% x7 b( c4 C! C4 ?0 n“利用海浪發電”的帖子在好幾個網站(包括本站)都被“認可”。所以利用海浪做定向動力是一個“引深的專利技術”,可用于自行船和動力源帶動海上的設備運轉。
6 L  `. U3 _- L: t  H我是希望大家給否定它,我就不會“累”了。: I1 d' v3 M( H. ^
再一次謝謝您!
作者: brister0302    時間: 2010-9-1 12:53
看到兩位在此交流,晚輩偷偷學習了
作者: wdn36409    時間: 2010-9-1 13:22
高手辯論不看了。
+ e" h$ _7 M! T& z: b5 ?& q要做,還是能做的。1.純機械式,離不開單向離合器和差動變速器,2.機電混合式,是一整套發電和儲能機組。5 X) s, K- M& x! L) i5 E
為什么很少見呢?防護與否是難點之一,生銹與附貝是難點之二,等等。
2 h% K) l. y3 I+ r& z! x8 g7 E在如今高分子材料和計算機設計虛擬時代,可以一試。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1 14:02
這是5月份,為海浪推動葉輪機,再帶動發電機發電的試驗,無論上下、左右一晃動就可以轉。放到水里左右晃、上下動都可以轉,那么設想在海浪里是可以吸收能量的。(海中的試驗還沒有做)
9 j1 v& D$ y6 o0 b再發出來,說明一下問題。
$ g: J* n. ?+ Z& }+ O- o' {既然模型可以轉,那把它放到船的下面進行單向動力推進就可以了。; t( u" {, {/ t3 D7 L3 B  v
*******************************************8 H, s( W8 O% K; i
我手工做了一個模型“葉輪機”,用自行車“輻條”、泡沫板和紙片為材料做的,直徑約40CM。我手持在空氣中左右晃動,模型就可以向一個方向轉起來。
3 L2 U( n% D( S1 r/ J2 e% z9 j; N2 z1 k3 u( S! Z% Q' v
水的密度約是空氣的1/800,所以在水中是毫無懷疑的——這有點像小時候玩的紙風車,向前一跑,就轉。只不過現在是站原地不動,以身體為軸心,手臂為半徑,反復在空氣中往返“畫半圓”,模型就轉了。
9 I/ X7 l9 z9 x  x( j
$ t' ~; x- _7 [0 c& i) }7 o哈哈!成功了。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1 14:20
回復 9# wdn36409 0 @7 n3 p+ v( f8 S; B2 E( @
) _8 B$ q1 ~4 E$ N( a$ }

9 D. b' G) E) N3 ^& A5 ^    【高手辯論不看了。 機械設計,機械加工,設計軟件,機械工程師,設備管理,焊接,液壓,鑄造,密封,測量,工程機械,粉末冶金,軸承,齒輪,泵閥,工業自動化5 }; P9 E! |7 R7 k3 [
6 _% e4 T; j& M! d$ [( D要做,還是能做的。1.純機械式,離不開單向離合器和差動變速器,2.機電混合式,是一整套發電和儲能機組。機械設計,機械加工,設計軟件,機械工程師,設備管理,焊接,液壓,鑄造,密封,測量,工程機械,粉末冶金,軸承,齒輪,泵閥,工業自動化! H' e- Z. Q/ M% L! i  E. P% g
) g; P4 J  ?  e2 s) a. x5 `9 W為什么很少見呢?防護與否是難點之一,生銹與附貝是難點之二,等等。
9 Q1 e4 \0 r3 O; q+ _4 O' g: T0 I+ u, f, ^1 x在如今高分子材料和計算機設計虛擬時代,可以一試。】回復——: V; t: b" ]7 s: j7 a% M

- b4 l, N6 j# W$ s9 n【防護與否是難點之一】——有人工(腳踏)輔助和“掛機”的動力配合。葉片在雙體船的中間,不用時可以手動將葉片放在“垂直”位置,就不動了。
- k! r! \, I3 R' e# O【生銹與附貝是難點之二】——雙浮筒用玻璃鋼包覆防腐,附貝的問題用涂料(艦船的“防貝類附著”涂料)就可以解決了。
0 {3 T  p+ j5 x/ V0 L$ Q9 h/ l謝謝!支持。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1 14:30
看來這些問題要有模型才能與你講明白,你必須先了解海浪的起源,發生,能量的轉換,轉換同時的反作用點,這 ...
' V# X5 M9 q6 m5 ^2266998 發表于 2010-9-1 10:38

' v! p- y# l/ ^' n7 q1 n" B
# U8 d5 I% B% o) u  g( c+ N+ Q3 e
2 P% j" f4 _; ?7 ~; W' B   【 轉換同時的反作用點,這些力的最終分解,你僅考慮能量的轉換,是,能量是轉換了,但轉換的能量的推動力與原始海浪的作用力抵消了,船可能沒有動】——回復如下:
  C# \. X6 {( c: w, X6 o1 E
. j% c2 r  m; {- h% |0 Q8 m   本技術的“能量轉換”如下:海浪能轉變的推動力使船前進了,而海浪的部分水被推向相反的方向去了,雖然相互抵消了,但是船和水都動了。
3 j4 d8 X% _. z8 c6 v    您說對吧!
作者: 紫劍狂風    時間: 2010-9-1 15:49
本帖最后由 紫劍狂風 于 2010-9-1 15:53 編輯 * m* s( T( s3 {( p0 g5 \2 ]

) R# Y- v+ S! s, X1 D8 ^. X, K這個可以假設一個模型,你假設船和包圍你的船的周圍的海水設為一個整體,你的整個動作其實就是一個內力之間的相互作用,不能推動整體推進,就在原地震動,除非有額外的能量進入!當然隨波逐流應該是沒問題的。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1 16:12
這個可以假設一個模型,你假設船和包圍你的船的周圍的海水設為一個整體,你的整個動作其實就是一個內力之間 ...
6 x' O1 ^: G. V9 `, B: r紫劍狂風 發表于 2010-9-1 15:49
6 z( i' L$ S" D: i. L$ f& A2 D

) j: h. s: Z+ g% U     謝謝!參加討論。, v3 Y, m0 h7 O- D8 J  q0 |0 ?
    【這個可以假設一個模型,你假設船和包圍你的船的周圍的海水設為一個整體】——回復如下:
: X( |, Y2 |+ a) I! s* j! d5 d% q     不能作為一個整體啊!那就動不了了。
7 L9 u: r* w# i" G# k/ E. n     【你的整個動作其實就是一個內力之間的相互作用,不能推動整體推進,就在原地震動】——回復如下:
1 ]8 }5 _! e- `     海浪能轉變的推動力使船前進了,而海浪的部分水被推向相反的方向去了,雖然相互抵消了,但是船和水都動了,一個前進一個后退。
* E* r3 D" Z% F% R' p, V. C     【除非有額外的能量進入!當然隨波逐流應該是沒問題的】——回復如下:' Q" Z8 G+ E2 ]  r4 F2 C: t: O8 j
     這個外力就是海浪的上下能量啊!介入了,而且推動了船向前走,也推動了一部分做“功”的海水向后退了。
2 x+ |  p! _+ m3 E7 q3 R2 h# I對嗎?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0-9-1 16:25
樓主要造永動機,首先過了能量守恒這一關吧,還有蛤蟆大俠守護的第二關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1 17:32
【樓主要造永動機,首先過了能量守恒這一關吧,還有蛤蟆大俠守護的第二關】_____回樓上1 n& I+ K1 n1 l! d
這可不是“永動機”啊!你搞錯了。請問沒有“海浪的能量”能自行嗎?——不行。3 r1 {: x" r' ~% |0 B) q
本技術是把海浪的動能轉換——注意這是轉換!作為動力源來做功。! [" z" ~& Q* a1 W
這是海浪發電專利的引深應用技術。7 J4 f1 T' D, m1 T5 V/ h
謝謝你的留言。
作者: 紫劍狂風    時間: 2010-9-1 18:13
本帖最后由 紫劍狂風 于 2010-9-1 18:22 編輯 7 Q' n- L. @; j# p4 y5 s- [# y
# I' ]0 z: t" Z8 m  {! b( f+ T
再次看了一下,感覺這個有點像海浪濾波器,把海浪的超過的船勢能線的重力勢能轉換成水平方向的推進力,應該能自行走的。 剩下的就是垂直風和逆風能不能行走的問題。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1 21:29
再次看了一下,感覺這個有點像海浪濾波器,把海浪的超過的船勢能線的重力勢能轉換成水平方向的推進力,應該 ...
' q* X5 ?, }, @0 n紫劍狂風 發表于 2010-9-1 18:13
' |: l+ r! y5 G- b9 A
【剩下的就是垂直風和逆風能不能行走的問題】——回復如下:6 L6 J7 K2 J* v) T
如果是垂直風,還可以,逆風時如果是阻力大于轉化的動力,就不能走,但如果是旅游船的話,可以人力腳踏加力或開動發動機助航,當然,這都是理論分析所得,得實踐來證實。
5 g% [( X+ K% o3 }& k謝謝你的回復。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2 08:21
謝謝大俠們的支持!  j" f% G2 @7 w( T7 g( v5 }
理論上好像成立,就不知真正在海浪中是否成立?# A) P. M4 v* _* j
我想建造大型渡(排),雖然速度可能慢,但是在像舟山這樣群道密布的地方,作為海島之間的貨運應該不錯。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2 13:18
如果這個設想成立——前提。- J; b8 c- u$ n
除了“旅游船”的用途以外,還可以用于海島間的大型渡船(排)。
" Z) @: }2 J+ `8 l- m. d% b考慮用“排”作為貨運理由有2。: ?/ X6 t, M/ b9 M2 f- [7 h
1、 剛性好:第一層是貨和人。其下是大口徑的鋼管構架。再其下的水中是一排排的若干串聯的短葉片。
/ m9 X% M( s7 b1 t* M: B! g2、 這樣面積大:若長40米,寬25米的底面積,就可以有1000平方米。按每平方1KW的海浪能量就是1000KW。扣除:5 G' ^/ g6 l1 r6 H
*    葉片密度為0.4。(有余量), X) A) {( n0 I1 l( K9 `3 y& X" H
*    能量有效轉換率0.4:包括傾角是有效面頰減少;每片葉片有很小一部分因同時受到上和下的推力而抵消和摩擦損失等因素。(有余量)
9 J# P4 J- ^' Y2 \那么,得到的動力就有160KW左右。這個不用油的動力可觀啊!
+ w5 w1 X2 n- u8 C* N$ d還有尚未考慮的因素和數值不準確,一修正,結論就有了。
) c7 P( T" l3 O8 T# W5 z4 v速度慢是一個“硬傷”,暫沒辦法
作者: taxiangguoke    時間: 2010-9-2 21:42
看到幾位的辯論,很是興奮,在此談下我的簡單看法:5 J4 F' S9 F; m6 [' b6 S4 I6 C& J4 d
    浪分兩種:一種是上下波動的浪,就像平靜的水中落下一片樹葉,蕩起陣陣漣漪;另一種是水平涌動的浪,就像錢塘潮一樣,從外海一下子涌進內江。$ r. v0 I( O( \/ o7 ^
    對于第一種浪,根據能量守恒的觀點看,可以將上下波動的能量收集起來后用于水平移動。0 _* a- L' a8 Z; Q6 n: Y. @
    而對于第二種浪,我覺得就存在方向性的問題了。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3 14:29
看到幾位的辯論,很是興奮,在此談下我的簡單看法:
. a$ I! @3 E9 D8 R    浪分兩種:一種是上下波動的浪,就像平靜的水中落 ...
: q, g) m, F; t6 U0 e7 l& itaxiangguoke 發表于 2010-9-2 21:42

9 F* E7 J+ V2 S4 ]& v& T! v
2 {( F5 d8 F! `& ?9 G( E      謝謝樓上的支持!* I* ~7 |0 @0 E, x/ b6 ~7 d
     【浪分兩種:一種是上下波動的浪,就像平靜的水中落下一片樹葉,蕩起陣陣漣漪】——應該這就是涌浪——是風區傳歸來的浪。
+ K* @. S9 c6 s另一種是水平涌動的浪,就像錢塘潮一樣,從外海一下子涌進內江。機械設計,機械加工,設計軟件,機械工程師,設備管理,焊接,液壓,鑄造,密封,測量,工程機械,粉末冶金,軸承,齒輪,泵閥,工業自動化& [. L7 O1 H7 c$ b' B
* P! ^( F: B+ n8 t     【對于第一種浪,根據能量守恒的觀點看,可以將上下波動的能量收集起來后用于水平移動。】——您的可行的結論——鼓舞了我,謝謝!1 Q! D2 s& J3 g  K) w0 ?$ S$ A& N: K: x( x  b& p% }* S) w
     【而對于第二種浪,我覺得就存在方向性的問題了】——對于第二種浪——就存在方向性——實質上是既有上下又有水平方向的動力——那么本設計只利用“上下”的力即可,水平力就“浪費掉”吧!——反正不要錢,也不會船的直線運行。
作者: 至尊仙    時間: 2010-9-3 22:37
哪位是蛤蟆大俠,出來讓哥看看,感覺像游戲的隱藏人物似的,哥最喜歡戰隱藏人物。
  f' j/ m8 _. {- s/ t* `7 {0 k至于這個自行船,原理是可行的,只是效率怕是不行。
作者: 螺旋線    時間: 2010-9-3 23:16
樓主老當益壯啊,動腦有益健康。僅此。
# G2 h0 B2 I  i! C% ~! }) N. o9 I無動力帆船本來就是樓主所謂的“自行船”可以搶風行船,千百年來還無出其右者,樓主就別費心了。" {3 n& Q3 V+ k. M" S- h
發動機大俠找蛤蟆,呵呵,有意思,如此聰明的人怎么就不認蛤蟆皮呢?!不解。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4 08:50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9-4 08:56 編輯
0 D2 Z$ Z$ }. N
哪位是蛤蟆大俠,出來讓哥看看,感覺像游戲的隱藏人物似的,哥最喜歡戰隱藏人物。: i- H5 G0 z& s* Z- v
至于這個自行船,原理是 ...
) R/ I; g0 K4 ?5 N6 G2 N; k+ k至尊仙 發表于 2010-9-3 22:37

) M+ p# o1 M! s/ l2 q8 E5 b0 D; E, `0 a, m' I7 \1 A6 Y
謝謝留言!謝謝!回復如下:
' Z. J! r9 V5 F8 k+ v# \至于這個自行船,原理是可行的】——您的肯定,使我“內牛滿面”。
, D0 r, k7 P, {6 l* T只是效率怕是不行。】——至于效率我認為理論上也是不低的,影響效率的因素如下:沒有考慮到的地方請各位大俠不上,不勝感激!& L4 I# ~$ J; j+ _4 e; v0 Q
1、  葉片的布局設計密度約0.5左右為宜。因為山在行進中,就不考慮海浪勢能“衰減”的問題了,所以0.5密度不高。對否?
! `( X- z8 J2 ~7 i; _2、 葉片傾角產生分力后,投影面積和產生分力的損失約為0.7*0.8=0.56。可否?
& X, l5 }0 g6 l4 ^. @3、 水頭損失約為0.2+0.2米——但是這是上下“死點”改變角度的位置——是動能最小的水頭。一定要數量化就選0.8吧!認可嗎?
* L1 x3 |! S  p& Z. I- ~. q4、 葉片在水中的摩擦阻力。因為此船速度不高是“先天不足”——難以改變,故損失0.8應該不低了。
% O9 f& b, c0 u7 p5、 串聯的每張葉片若軸向寬300MM*頸項寬400MM為例,在這個面積上可能個別時間有同時受到上和下的兩個力作用——盡管是處在上下死點附近。再扣0.9應該滿意了吧!4 r9 {+ d- c% T' C/ Y3 S
我看就沒了。
# Q+ X4 e3 Y) s1 ?( T那么,如果在波高1米左右的海面行駛,能量密度應該大于1KW/平米,一個12*15的雙體船接受的能量可觀啊!對不?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4 09:12
樓主老當益壯啊,動腦有益健康。僅此。
/ s9 w( N) f( z+ m& Y無動力帆船本來就是樓主所謂的“自行船”可以搶風行船,千百年來還 ...
) X) r6 V8 H8 K6 u9 Y7 L螺旋線 發表于 2010-9-3 23:16

3 \# [" i7 C6 c, V3 B; ^4 o2 ?8 m" o

% B7 g4 X7 a* c  g    【樓主老當益壯啊,動腦有益健康。僅此。】——回復:
8 A3 {+ [0 a: }, R' T     謝謝鼓勵!謝謝!我面前的選擇是:下棋;跳舞(不會);運動(腰椎壓縮骨折),怎么“登四”,高高本行,滿足于“自由想象”——自得其樂。說不定會撿到一塊沒開光的石頭。中國機械社區) ]( P; _  W: u3 X6 i. X& d" \9 e: T4 A& b! x, Z! I7 P4 F2 i
    【無動力帆船本來就是樓主所謂的“自行船”可以搶風行船——回復:: F- x7 }9 c% Y9 Z3 l" m7 x
     這是兩個概念:風馬牛,不相及。0 r/ l; \3 e4 Z2 D
    1、  所謂搶風船——是不是“逆風行船”?——總之,“風”是動力。
9 o7 \+ V+ I, J. J3 U' M    2、  本技術的動力是由“海浪”轉換過來的,把海浪的上下動{勢}能通過一個個葉片將其轉為定向的“動力”,而矣!
; G6 k" {* Q$ k* B    【千百年來還無出其右者,樓主就別費心了。】——回復:
: ?- O1 @  D) d2 |5 I0 k
    恰恰,樂趣就在這里——感謝“互聯網”,認識了大家!   
作者: 螺旋線    時間: 2010-9-4 09:50
呵呵,是這樣的。8 A3 z6 y- Q# v( v
單說利用浪的上下波動來轉換為一個方向的運動,是可行的,俺雖然不懂浪,但知識是相通的。比如,在電路領域和液壓領域都有整流這個概念。想來,能量流都是可以整流的,浪也不例外。; |) ~: f$ L7 K  a& n) V1 e7 V
大俠說的發電,別忘了,在這里大俠根本就不關心那平臺的運動問題,比如是固定在某處,管他風吹浪打,只用上下能量而已,對吧?
) b' t" V& k$ U0 X0 e$ Y- p運動,根本問題是力和參考系的問題。沒有受力分析是不能得出結論的。俺當然不懂浪,所以沒法做受力分析,但俺覺得大俠要確認一下,以確定的船的模型,收集的上下浪的能量是否足以使船按樓主的方向行駛?關鍵是是否能搶浪行船。假如是隨波逐流,那本來這就是自行,但沒什么意義。古人下行靠水,是自行;上行靠纖夫,這就沒什么研究的價值了。
! H/ v' B8 q: A3 Z# u  M- D- i6 z' u大俠說帆船和這個沒關系,俺不認可,關系大了。帆船之所以能任意行船,是因為帆能收集足夠的能量,同時利用船在水中橫,縱向的阻力差異來行船。假如帆船是圓的,那也只能隨波逐流了。" p8 W# S+ G$ E* J7 C% [& s& q. \5 t
總之,樓主的想法是好的。但無高深的理論,假如意義重大,在人類幾萬年的實踐長河中理應早有發展,可惜,現在只有樓主在研究該問題。
( F' t- ]3 Q" U+ B祝樓主身體健康。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4 12:42
首先,謝謝回復!很中肯!交流如下:
# E! }3 F; o7 e: W* e8 s【單說利用浪的上下波動來轉換為一個方向的運動,是可行的】——& A/ c! G9 @6 V6 n) D& C4 L; W
給予肯定了,謝謝!這是本技術的核心。5 w* L3 |. y* _2 J1 ~; D  n
【大俠說的發電,別忘了,在這里大俠根本就不關心那平臺的運動問題,比如是固定在某處,管他風吹浪打,只用上下能量而已,對吧?】——4 z2 @2 ~( h5 E1 _
發電問題請看本論壇中的帖子“高手們評一評這個海水波能發電的專利有用嗎?”已經討論很久了,在此不多敘了。http://bbs.cmiw.cn/viewthread.php?tid=148376) W) i0 X6 J( I) M- b- [
樓主說“在這里大俠根本就不關心那平臺的運動問題,比如是固定在某處,管他風吹浪打,只用上下能量而已,對吧”,我理解是“自行船的的平臺”是嗎?我解釋一下:0 c8 V( w+ V: y7 }. V. Q
自行船有三層,第一層是觀光層,離海面1.5米左右,也就是說1.5米的浪打不到人。
+ N* h0 c) d  _第二層只有兩個圓筒狀的“浮體”,起浮力作用,承載第一層的重量。9 a" I+ T& Q9 I) E
兩個浮筒中間有幾排串聯的葉片,可以上下活動形成角度,而這個角度就是吸收海浪能的關鍵。1 J) h# ?9 @* E/ u0 U8 m
那么,雙體船的寬度12米,長度15米時,已經大于海浪的波長,所以兩個浮體受到的海浪上下的沖擊“合力”接近于零。所以船是任憑下面的海浪翻動,但是懸空的“游客的平臺”卻平穩。水面下的“葉片”就可以在上下的海浪中吸收能量——前進了。能講通嗎?
. C0 O# }) U7 G7 C1 r9 S【運動,根本問題是力和參考系的問題。沒有受力分析是不能得出結論的。】——! e' Y& E6 ~* l6 `( b
本論壇里有論述:http://bbs.cmiw.cn/viewthread.php?tid=148376
) A3 w/ i# s9 e9 e1 P【俺當然不懂浪,所以沒法做受力分析,但俺覺得大俠要確認一下,以確定的船的模型,收集的上下浪的能量是否足以使船按樓主的方向行駛?關鍵是是否能搶浪行船。假如是隨波逐流,那本來這就是自行,但沒什么意義。古人下行靠水,是自行;上行靠纖夫,這就沒什么研究的價值了。】——( v* Q- c8 d3 G6 W* }" \7 _& V+ b
這個已在25樓詳述了。7 s2 g- \. K$ @5 @) m( |; x
【大俠說帆船和這個沒關系,俺不認可,關系大了。帆船之所以能任意行船,是因為帆能收集足夠的能量,同時利用船在水中橫,縱向的阻力差異來行船。假如帆船是圓的,那也只能隨波逐流了。】——+ w2 ^4 |2 D/ q! R& ~8 T# }- ]$ {
我還是認為這是兩個概念:風馬牛,不相及。本技術和風沒關系。從海浪轉化來的“定向動力”是不變的是永遠向著船頭方向的。即使有不大的“逆風”也不受影響而前進——速度不會快。
% t( E& f( Z7 w6 }沒有浪,就真要“打轉轉”了。
' A8 a- j" b# |4 E" B- @6 y【總之,樓主的想法是好的。但無高深的理論,假如意義重大,在人類幾萬年的實踐長河中理應早有發展,可惜,現在只有樓主在研究該問題。】的確如此沒有高深的理論,我只是想利用海浪——這個巨大的能量造福人類。試一試吧!' r* ^: t% ?, a4 d
【祝樓主身體健康。】——
5 |' m2 f' z$ `8 ]7 S4 \謝謝!你的回帖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很充實——盡管可能是無用功。
作者: 至尊仙    時間: 2010-9-4 13:05
樓主你別爭了,流體力學我還是懂點的,你的問題就出在串聯葉片上,在你看來1個葉片受力是1,十個串聯后就應該是10,沒10也5吧,問題就在這。+ T# H1 [+ [8 v- N
這涉及到流體力學的知識,在低速(對于水來說10米/秒以下)狀態下,葉片阻力隨串聯的數量有一定的增加,但是這都不是成比例增加的,而且還和葉片間距離有關。就你那船,最終獲得的速度高不起來,串聯在多個也只相當于串聯:船長/10   個。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4 14:10
樓主你別爭了,流體力學我還是懂點的,你的問題就出在串聯葉片上,在你看來1個葉片受力是1,十個串聯后就應 ...1 q+ p2 n" q& B
至尊仙 發表于 2010-9-4 13:05
3 @  e9 j. r& J7 ~8 w) r

: j( H$ Q5 f- t+ q* b謝謝您的發言!謝謝!5 k( [1 s# M: V/ T
我的看法如下:( u/ x9 g) B; V; q9 ]; S
【你的問題就出在串聯葉片上,在你看來1個葉片受力是1,十個串聯后就應該是10,沒10也5吧,問題就在這。】——
& M; Z5 j' d% S串聯的目的是要解決“同一個較大面積的葉片”上可能會受到上下相反的海浪的沖擊力(會相互抵消)的問題。6 P6 C% r1 F! w2 M. @
道理就像10*15米的“自行船”一樣,不管下面浪滔滔,我自“平穩”道理一樣,越大越好。若象一片小木板就會隨海浪上下。理論上葉片越小越好,越小受力就越單純。3 F/ \- {/ R; [5 @# f: y6 v+ d( C
也就是說:雙體船要大,是海浪的里互相抵消,相對海平面是不動的。而葉片要小,避免同一個葉片收到不同方向的力。這樣葉片就被固定在“平穩”的、相對不動的船體上了,就實現了吸收能量了。對吧!
$ u. V1 H0 [+ c) Q4 O% d【這涉及到流體力學的知識,在低速(對于水來說10米/秒以下)狀態下,葉片阻力隨串聯的數量有一定的增加,但是這都不是成比例增加的,而且還和葉片間距離有關。就你那船,最終獲得的速度高不起來,串聯在多個也只相當于串聯:船長/10   個。】——
" Q- l2 c. e8 L: j首先說明,葉片是由N排的葉片“并聯”組合,每排有X組葉片“串聯”組成。形容一下(N*X)個小葉片會隨著海浪各自上上下下的調整者自己的位置,各自吸收海浪的能量。5 U) D6 O% E6 P7 V6 g9 C9 R& Z
所以,你說“串聯在多個也只相當于串聯:船長/10   個”的問題我不太理解。+ g  r% t4 j+ H9 c* F; Q& Z" z
但是應強調:你說【葉片阻力隨串聯的數量有一定的增加,但是這都不是成比例增加的,而且還和葉片間距離有關。就你那船,最終獲得的速度高不起來】——這點你說的非常對,嚴重支持!因為水的“粘度”大。
' z) R3 J! a" ~再一次謝謝發言!
作者: 至尊仙    時間: 2010-9-4 17:31
N排并聯,其實在受力的影響上,最多也就是船寬,X組串聯,最多也就是  船長/10  個,所以沒意義的。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4 19:23
謝謝回帖!
+ R5 [2 ~. g9 @; o1 k【N排并聯,其實在受力的影響上,最多也就是船寬,X組串聯,最多也就是  船長/10  個,所以沒意義的。】——回復如下:, x3 O0 A7 `! B7 b+ [" u) c
說反了啊!% M! ?+ F4 ~5 V+ ~
您說【N排并聯,其實在受力的影響上,最多也就是船寬】,您理解錯了。
! A2 j7 D, {; w8 s& ^6 q并聯是指從船頭到船尾一排排的并聯。船越長越穩,排數越多,吸收能量的葉片個數也越多,當然動力也越大了。是吧!
7 ?; ]' @' V8 k; w; e9 j) O: C譬如:15米長船體,葉片軸16根,每根間距0.8米,實際葉片間距0.4米,若每根軸上25個葉片,合計面積64平方米可以吸收海浪能,按1KW/平方的能量密度(取值較低)、綜合效率20%計算(余量較大),吸收有效動能12.8KW。
) A- R" E6 @, e6 F$ b  V# o3 N您又說【X組串聯,最多也就是  船長/10  個】,您也理解錯了,可能是我表達的不明確吧!
1 t; S2 b% }7 j% B# A* Y/ C% |原意是:16排的每一排上串聯上若干葉片。譬如:12米寬船體,葉片軸有效距離10米,葉片若400*400MM,則每根軸上串聯上25個葉片,每根軸的葉片合計面積4平方可以吸收海浪能。
" B  [& x0 q9 S, v6 b- |您看我的設計取值是否合理,有否余量。如果過大取值了,那么就真是“無意義”了。請審查!謝謝!
作者: 至尊仙    時間: 2010-9-4 23:47
15米長船,最多有效葉片數就15/10,12米寬,最多有效阻力面也就12,懂否,至于到底你如何串并,無關緊要。
作者: 西門    時間: 2010-9-5 13:59
沒能理解,
& D- \9 t$ V( u3 Q
; ~, z  q/ o4 v1 }, a# \. z5 d【海浪波的傳播方向】都與動力方向無關?
7 [/ Y4 M2 U4 Y+ w7 f8 d! c" D3 o( n2 W5 e6 ~5 J
怎么做到的?
作者: 西門    時間: 2010-9-5 14:02
這是5月份,為海浪推動葉輪機,再帶動發電機發電的試驗,無論上下、左右一晃動就可以轉。放到水里左右晃、上 ...
8 a. ]3 u2 q0 i" F4 h1 I) dswf1945qd 發表于 2010-9-1 14:02

, \. u: P' q4 v* \! ~- i8 q7 ]" W+ e# n; e! D

+ H& }% D) k4 z' _- R& l$ k    這么說要是換到在水中,水往下流,船還能往上跑?還不帶動力的?
作者: 草原蒙狼    時間: 2010-9-5 15:32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就是這個道理。
作者: 重慶打雜工    時間: 2010-9-5 19:41
我覺著樓主作為老工程師的話,與接找些工程師探討實踐就可以了。0 Z1 c( N, q+ S4 ]$ |+ A
社區里的工程師可有接觸的?或交點費成為會員管理員會有交待吧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5 20:22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9-5 20:28 編輯 4 t) A( d4 ~+ O
15米長船,最多有效葉片數就15/10,12米寬,最多有效阻力面也就12,懂否,至于到底你如何串并,無關緊要。
, v, P" J2 A& v" k: u1 E至尊仙 發表于 2010-9-4 23:47

0 P/ M: ?7 }3 ?( a2 u4 s/ r
3 M7 {3 C4 E' e. w4 P/ ?5 G先謝謝討論發言!回復如下
7 E2 ?: d# z# Y
$ b( T1 g  C* S/ s0 T (, 下載次數: 36) 7 ~6 {% v6 G0 E+ G9 N7 M9 U: n

) [( s. V/ p/ I  [3 b# r圖中右面說明更正錯誤:原“轉換裝置支架,共N排,每排X組葉片串聯”——改為【轉換裝置支架2根,其上設共16排葉片軸,每根葉片軸上有25片葉片串聯】6 t! A4 z% b5 E& v* E, `7 H
您說:【15米長船,最多有效葉片數就15/10。】不太明白意思。
# g7 U$ C# @5 W5 d* `' r先照圖說一下本設計,見下圖:* p9 B, a6 y) I7 U
本設計的“上層游客區”距離海面1.5米左右。水中的葉片軸和葉片一直在水中,轉換海浪的上下能量為動能,圖中的動力方向就是垂直于“畫面”的方向——也就是穿行的方向。
* E+ k# H# e; U( j本雙體船設計舉例(和圖的數字有一些不盡相同):暫定為長15米,船頭留2米空余防撞,船尾留1米設船舵,中間設16排葉片軸,軸距0.8米。
1 D* v, _- \2 s; v* q( s' \; k若葉片0.4*0.4=0.16平方米,16排,每排串聯25個葉片(圖中左側說明是7組有誤),總面積為64平方米,若海浪有1KW/平方米的功率密度,按20%的綜合轉換效率計算,那么就可以轉換12.8KW的動力。對吧!3 M7 I- y1 J! ~1 [3 ~: M; @
4 f9 T; f( t* ?  J% J8 y
【12米寬,最多有效阻力面也就12,懂否,至于到底你如何串并,無關緊要。】——回復6 Q# ]2 L* `$ o: r
12米寬的雙體船,最多有效阻力面應該為64平方米葉片表面積和海水的“摩擦力”啊!& F  z, O% T3 A: I
我估計由于我的疏忽給您產生了誤解了,抱歉!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5 20:49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9-5 21:04 編輯
' U/ @9 }+ m* O$ L3 b9 `$ r. ?
沒能理解,0 \, d' z/ p- |; s: Z

, u" p  h1 F' c8 I; h& E1 p" B【海浪波的傳播方向】都與動力方向無關?- J" [8 n. M7 x& }4 w

+ @6 p( v9 S/ Y  ^' q怎么做到的?
0 M7 |& Q0 W; W$ C* X1 N西門 發表于 2010-9-5 13:59
  
# v: p4 g4 |$ s, ]( Y2 U' P
; H; C- P8 |; C0 a, h* g. ^. P你說{【海浪波的傳播方向】都與動力方向無關?}的說法對了。
/ r6 k. r" i" h7 |* D5 y, Z% G因為,【海浪波的傳播方向】只和“海中產生海浪的風源有關”;沿海的海浪與沿海的地形有關——一般是與海岸線垂直的方向就是海浪的方向。  ^- J4 F" T/ C* E* W7 m
這樣,本技術海浪產生的動力方向只和葉片軸軸線有關——垂直于軸線方向,也就是海浪產生分力的方向。
0 Z8 f  G& P, V; s具體的講自行船產生的動力方向就是前進的方向,不管【海浪波的傳播方向】或【沿海的海浪方向】都與動力方向無關。
' I" A6 t* @  S, _; ?8 W見下圖:
6 g, K% K- i6 D4 ~' a. O (, 下載次數: 43)
; m3 m5 B1 N1 S! [

圖中葉片1被向上運動的海浪2推到在第一象限的極限位置時海浪的向上動力作用在葉片上產生的分力就是產生的“動力的方向”。1 o+ Q" ?) {& f6 c' L8 U( y
4 u. q. L7 Q2 Q! {) _- ]

當然,(見圖中虛線部分)葉片1被向下運動的海浪4推到在第4象限的極限位置時海浪的向下動力作用在葉片上產生的分力“仍然”產生相同的“動力的方向”。

這樣不管是向上還是向下的海浪,都會產生相同方向的動力,將其作為“動力源”做功,如發電、船的動力,這是純綠色的能源啊!

謝謝留言!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5 21:11
我覺著樓主作為老工程師的話,與接找些工程師探討實踐就可以了。: Z' W) y% X6 u- _% L9 |: |
社區里的工程師可有接觸的?或交點費成為 ...
6 E5 E: _+ ^" K5 I; |2 \重慶打雜工 發表于 2010-9-5 19:41

3 G) B  r/ q- o在這里發表有三重意義:  z* x( m: W: S/ R6 B2 Y& p
1、 檢驗本發明是否有誤,是否經受得住,評判,避免走彎路或做無用功。
4 I! P. V' x! ^0 O* j2 P2、 借機開發海浪的能源的利用,“拋磚引玉”,使更多的人開發海浪能源。
8 _& `( g0 U8 G: h) n3、 自己干不動,可能會吸引一些人去開發,上產、利用,造福人類——知不是空口號啊!
作者: 徐匯    時間: 2010-9-5 22:13
回復 1# swf1945qd
4 N% M, @2 o" a1 F
. I( y& Q4 _6 J/ \( W" u
4 y5 V4 S* G3 o. E    利害,這方面的專家!
作者: zhongdong163    時間: 2010-9-5 23:52
雖然看不懂,不過我很喜歡這種討論的氛圍。& K6 z/ v& C; |0 M4 ~' a
支持一下樓主。不知之前用海浪發電那個項目進行的怎樣了
作者: laodongbeiren    時間: 2010-9-6 07:22
海里也有涌流吧?  {" b. O3 |; G8 G0 A( g
% k7 J$ D$ `* `4 \4 b
我覺得這個無法逆流的,頂多在漂流的同時左右晃動下,呵呵。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6 09:13
回復  swf1945qd ' O( {$ f5 L1 ^0 l* o4 P

! _* _3 T& W$ H6 q# i' i! T7 z3 j1 B/ s8 a) n; m
    利害,這方面的專家!
' B/ h) d( J, c9 X4 f5 I徐匯 發表于 2010-9-5 22:13

) h5 x- r8 h/ q0 _1 ^
: o6 j* D8 _6 c. U2 e1 n
: m9 B, k! c+ K4 ^5 a! S+ c# {    不是啊!冤枉啊!謝謝!
作者: label    時間: 2010-9-6 09:17
有想法有創意,總比碌碌無為好!不論成功與否,我都支持樓主!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6 09:20
雖然看不懂,不過我很喜歡這種討論的氛圍。$ i7 [) O+ U% A$ N; ^5 F* D+ ^
支持一下樓主。不知之前用海浪發電那個項目進行的怎樣了: e/ g1 d6 j; i$ y/ U
zhongdong163 發表于 2010-9-5 23:52

" _/ Z; \) y/ n; h
& H% H% P& X9 [; I4 V' L5 N1 f: t
) J  \& ]# Y0 w% j+ R    這個氛圍有兩個好處:! V: b  `6 L6 q+ ?/ R
1、 建立好學術氣氛,共同提高。
1 V: e' v) I. e: F) y8 L+ y& t2、 引進一個新課題,即使此路不通,也是好事。2 y) f2 g3 u  Y6 ]
3 o: i0 [* F$ }6 u) T

1 w8 L( [0 ~/ H4 g海浪發電的項目,有一家公司在試驗遇挫(博客里已經說了,給出了方案),但兩個月了“沒消息”。: L: p+ h5 G5 D5 ~9 A
最近一家公司正在開發一個“具體”的產品,設計階段,還沒下海試驗。
( u( M. A; R- n7 ^7 r6 E2 |. W
8 p8 Q" S1 ?" i6 ~3 Q謝謝關心!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6 09:22
有想法有創意,總比碌碌無為好!不論成功與否,我都支持樓主!0 w/ j' u+ Y- [& ^$ D% |
label 發表于 2010-9-6 09:17

1 N  ^" `+ x! P/ w3 _; Q9 d3 z* h& D4 v* {/ U' S+ Z
- v: t* [, w) e% Q5 v
    謝謝支持!我正式這個想法,只當是在公園“下棋”,時不時還得爭得面紅耳赤,可樂在其中啊!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6 09:29
海里也有涌流吧?) l8 t3 ?. k2 M8 w, Q/ @
$ X7 r% O8 E& q# E
我覺得這個無法逆流的,頂多在漂流的同時左右晃動下,呵呵。5 Q% ^3 L7 }5 b: a/ Z; R6 X
laodongbeiren 發表于 2010-9-6 07:22

1 Z. v$ w* L: o# ~! t2 c, {' L9 o, {
    4 f. u. ~* J* {3 ]+ J+ `+ _1 v; }
    你說的“涌流”是不是“涌浪”啊!或是海流?所謂“逆流”就是逆海流了,一般海流速度不快,只有特定的海峽處潮流大的地方會快。/ I" J: P" o5 p, G5 R
選擇運行的條件時就要回避了。本身就是“旅游”,比如:海南海流潮流就小。
& x7 y$ e( x4 O至于是不是“在漂流的同時左右晃動下”一下,先理論探討,真正在海中試一下才得知——路漫漫啊!
作者: 約翰    時間: 2010-9-6 09:32
本帖最后由 約翰 于 2010-9-6 09:34 編輯
* v6 W3 j3 i- ~. U4 x& e* T
5 [4 \% a9 f& Q" ]  K3 K8 x回復 10# swf1945qd / C5 G5 r  K' D5 K8 X

; W8 [& r! f+ F' T) s0 O* }2 E3 E, J8 d5 G& i! L
    我感覺在空氣中能成功,在海里未必成功。因為,在空氣中畫半圓,在一定時刻風(空氣相對流動形成風)的動力方向總是以比較正確的方向作用在你的葉輪上的。這與你拿著葉輪朝著一個方向跑是一樣的,都是你的能量轉化為葉輪與空氣的相對運動,然后葉輪與空氣發生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你用葉輪在空氣中畫半圓并不能說明問題。因為在這個系統中,你本人是動力源。
5 M# J0 O5 h: ?! Q/ x+ D    用類似NX一類的軟件做一個葉輪的三維模型,然后模擬海浪運動試試。就是說,想辦法做一個三維數字模型。1 {+ l4 B' ]( q4 l
    另外,再做系統分析時,不僅要分析葉輪的運動和受力狀況,還要看整個系統的狀況。在這里,你算系統的一部分。不僅要看整個過程中葉輪的表現,還要看某一時刻葉輪的表現。7 x8 t7 D, k( Y4 O' `! q# [
    暫時說這么多,供您參考。不知說明白沒?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6 09:58
回復  swf1945qd
+ Z# b( U/ W+ Z" O6 t) }, M
& V" }9 f$ Z' D: t! Q0 @, y; Q( d6 z2 G/ G+ n
    我感覺在空氣中能成功,在海里未必成功。因為,在空氣中畫半圓,在一定時刻風( ...
2 o* g. z+ O. G# V約翰 發表于 2010-9-6 09:32
- s1 ?/ R; y- N- e: d: `. ?$ v" h
2 h: G! m7 B2 ]1 C5 D# t* y
$ _6 ?! A) f7 L) g
    【我感覺在空氣中能成功,在海里未必成功。因為,在空氣中畫半圓,在一定時刻風(空氣相對流動形成風)的動力方向總是以比較正確的方向作用在你的葉輪上的。這與你拿著葉輪朝著一個方向跑是一樣的,都是你的能量轉化為葉輪與空氣的相對運動,然后葉輪與空氣發生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你用葉輪在空氣中畫半圓并不能說明問題。因為在這個系統中,你本人是動力源。】——& m$ x5 V' f4 e2 p, N4 J1 t7 A. \# I
/ N$ G$ `' J) S% ^' [2 ?8 {, _
您說的“極是”,很對!$ {( C6 J; B& X' F4 n$ j
但補充一下,這是相對的看法——雖然模型在空氣中和水中不管上下或左右都向【同一個方向轉動】(海水發電的試驗),只是把動的葉片放到了不動的水中試驗目的是對的。
. F0 d" r- f3 W) @- T  ~8 ^但缺點是:就是把海浪看做是一個整體的上下運動,那么此設計必然會產生一個同一個方向的動力。其實不然,海浪的每一個"相鄰分子"的運動方向和大小都不一樣。
* \8 z, U, G% {$ m所以,其一必須到海上實驗,方能證實。其二,那么理論上葉片必須做得象分子那樣大,才不會在同一個葉片上產生不同大小的力,甚至是同時存在兩個“方向”相反的動力(抵消了)。我的設計認為0.4*0.4比較好,太小受力面太小,太大上下浪“尖”的損失又太多。
4 l! e" R  v! |; R9 @/ g( e8 g8 @2 W6 S( }* i1 E
用類似NX一類的軟件做一個葉輪的三維模型,然后模擬海量運動試試。——
, r1 v- |) `2 N) e嗚嗚嗚!老頭不會用啊!老掉牙了。哈哈!: A/ ~9 x) n2 P! f. C- e' C
! D  T! U% t, u# X' }9 g; ?5 E% Q
【另外,再做系統分析時,不僅要分析葉輪的運動和受力狀況,還要看整個系統的狀況。在這里,你算系統的一部分。不僅要看這個過程中葉輪的表現,還要看某一時刻葉輪的表現。機械設計,機械加工,設計軟件,機械工程師,設備管理,焊接,液壓,鑄造,密封,測量,工程機械,粉末冶金,軸承,齒輪,泵閥,工業自動化+ R, m5 s3 n/ j9 ]( v6 A2 P
& p2 u, b/ E% g    暫時說這么多,供您參考。不知說明白沒?】——
! B. ?4 N  H# z0 H9 P5 R! u& x太明白了,這就是在此發帖的另一個目的啊!會做的人做一下,證實錯了就大罵一口 % _' H+ Z7 x0 v; |
證實對了,保密,悄悄告訴我,我用專利權的部分比例買你的技術,可以吧!——其實這個題目很大,需要一批高手參與。
& S' l. c' |6 T2 d% r; {8 a! F5 F
謝謝您的建議,說出我的話!贊一個!
作者: 生而為贏    時間: 2010-9-6 11:00
本帖最后由 drj-416@163.com 于 2010-9-6 11:02 編輯 6 s9 X0 R- v* W. x+ {* @
* c) P$ |  z/ l$ m8 K$ B2 N
首先本人不是高手,說的不妥的話請扔磚,我家正好沒磚蓋房子的!樓主說的意思是:只利用涌浪,或者海浪的上下運動動力做動能轉換的能源供給,是吧?
1 I5 j8 b. F" X6 N8 f   如果是的話,可以參考一款機械表的飛輪原理,不論時什么方向的震動和擺動,飛輪只有正反轉動,然后將這種轉動的動能轉換成電能存儲以備他用!
/ \/ T3 g7 I- K0 q+ N! [; D+ v0 o   如果是的話,那就和海浪的方向,和風向沒有任何關系了!2 \6 a. v! Z: b0 A9 i% x) h* m
   可是要考慮得問題來了:你的自行船也是隨著海浪的上下運動而上下運動,只是利用自行船慣性大,沒有海水質點的運動轉換快,所以是海水和自行船相對運動產生的動能。這樣的話要把自行船質量做大,不大的話不可能產生很大的相對運動,產生較大的動能積累,并且這個轉換還有效率高低的問題存在。如果自行船質量做大,行駛和改變方向需要的能量就大,這樣產生,轉換儲存的能量夠不夠驅動自行?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6 11:28
首先本人不是高手,說的不妥的話請扔磚,我家正好沒磚蓋房子的!樓主說的意思是:只利用涌浪,或者海浪的上 ...
' M, f3 R4 ]" r6 s# Mdrj-416@163.com 發表于 2010-9-6 11:00
) U9 E( {- j0 L: Y% l

8 \: c+ [/ E9 g
, E2 u9 P  M5 c& B    【樓主說的意思是:只利用涌浪,或者海浪的上下運動動力做動能轉換的能源供給,是吧?】——
4 C% }( M' [. p! d, o: D' \( I
9 o6 [$ U  K9 Z5 c- ~" n非也,因為“涌浪”是比較典型的浪,風、海流等復雜因素較少,用來解釋工作原理。實際中海浪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各種海浪對于本技術的葉片來說只要合力是上下的動能,就可以利用——其實就是利用了“單純的涌浪的特性”。而復雜的海浪中水平方向的動能呢?本技術只能作為“阻力”來考慮了!太大了就沒法辦了,只能靠人力或掛機來幫忙了。
& i) Q( D$ j5 Q7 g7 K. R( v6 K, j3 n1 @& E) a' Z5 h5 K
bbs.cmiw.cn0 S  M: r) T- ]4 P1 \1 [- q4 \  \7 b  v3 C# k$ K
     【如果是的話,可以參考一款機械表的飛輪原理,不論時什么方向的震動和擺動,飛輪只有正反轉動,然后將這種轉動的動能轉換成電能存儲以備他用!】就是擺式發電機的原理啊!在本技術上是不可行的。原因是雙體船設計的占水面積較大、做的較大的原因是為了“平穩”——就是盡量使船在風浪中相對上下海浪不動是,才能夠使葉片相對上下海浪【不動】,這樣才能吸收海浪的動能做功。$ L. E: h+ r* \
) O# L( c3 q$ u6 I" X
    【如果是的話,那就和海浪的方向,和風向沒有任何關系了!】——機械設非也,只能作為“阻力”來考慮了!太大了就沒法辦了,只能靠人力或掛機來幫忙了。/ Y5 u" z; r$ b3 }+ [+ V$ ~

7 N+ ~4 M& x  O) _+ |5 O, W    【可是要考慮得問題來了:你的自行船也是隨著海浪的上下運動而上下運動,只是利用自行船慣性大,沒有海水質點的運動轉換快,所以是海水和自行船相對運動產生的動能。這樣的話要把自行船質量做大,不大的話不可能產生很大的相對運動,產生較大的動能積累,并且這個轉換還有效率高低的問題存在。如果自行船質量做大,行駛和改變方向需要的能量就大,這樣產生,轉換儲存的能量夠不夠驅動自行?】——4 z  J: v/ I: }+ k8 [/ t
     非也!要輕,只要1/2浮筒的浮力等于重力就可,理論上占“水面積”越大就越平穩,因為浮筒和葉片受到的上下海浪動力的“合力為零”。這一點是不好理解的“關鍵”。譬如一根20米長的木頭,在海浪中一般就是較平穩的,時隱時現——海浪翻滾而其漂流。8 f2 s# y6 ]+ A% {. i. k- q
    謝謝!
作者: 至尊仙    時間: 2010-9-6 12:22
你真是個老頑固,建議你去找個流體力學專家問問,雖然我也懂,但和你說起太累。
作者: 生而為贏    時間: 2010-9-6 12:23
本帖最后由 drj-416@163.com 于 2010-9-6 12:36 編輯
0 a  u4 x$ O% N  l1 k6 s( _* p9 C+ U
, h; x: d3 w  q! {) v) a$ M回復 52# swf1945qd 5 t& l. j% C% ]5 P, ^
本人愚笨,沒看懂啊!# w! j% s' e; r. E5 ], e; f, ]
  1.樓主在5#畫的圖并且說“上下的海水必定會產生如圖的“動力方向”——這就是自行船的動力源啊”現在又說
' B, ~  |# ?' Y, v2 b不是用的是擺動發電機原理?
: e2 C! j5 A( @# j; ^, n" A3 l0 `  2.樓主是怎么將萬向的葉片動力轉換成前后驅動力的?
作者: 鬼魅道長    時間: 2010-9-6 14:12
你真是個老頑固,建議你去找個流體力學專家問問,雖然我也懂,但和你說起太累。) A" N: c) W+ _7 r
至尊仙 發表于 2010-9-6 12:22
# m9 e- m+ ~$ w
; e% r, x% m1 S9 {2 X
1 {2 Y2 ?- ?+ u+ x( @7 e- I8 o) r
    無論你是否同意樓主的觀點,對老人要有起碼的尊敬,請自重。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6 14:20
你真是個老頑固,建議你去找個流體力學專家問問,雖然我也懂,但和你說起太累。5 M7 E" u2 j4 b3 M1 z& q
至尊仙 發表于 2010-9-6 12:22
& ^8 I0 a! J3 U$ {! P
4 _3 l; G8 g7 e/ O% D# A/ @, ?, w

7 r$ f7 a' V% S    可以語音啊!我的QQ是477757063。
% W+ w" H4 x  o, J    人老了就固執了,沒辦法。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6 14:23
無論你是否同意樓主的觀點,對老人要有起碼的尊敬,請自重。6 R, c8 z% a4 c5 l2 `2 D( w1 {8 k
長驅鬼魅 發表于 2010-9-6 14:12

2 B2 H3 f7 j8 h& J6 p  }- U* F
/ y1 @! M- J: Q* \5 B
* P; H: Y1 c  r    謝謝你的支持,我認為任何話都有好的一面,發帖就需要百家言,等沒人說話了,我心里就有底了。& u9 [/ N  E: o; ~2 j+ _
謝謝你!
作者: mixsky    時間: 2010-9-6 16:37
樓主說的理論很多,很容易繞進去,很難看懂.我想問,你說的包括船能向海浪反的方向行駛嗎?如果是,怎么解決產生的動力大于行駛欲到的阻力(我認為永遠大不了),雖然海浪可以產生力. 如果不是,和帆船一樣,隨波逐流沒意義
作者: hhgghhhgh    時間: 2010-9-6 17:05
看了這么多高手在這激烈爭論了一番,小弟也看出一點小門道,其實樓主說的太深入大家就很難看明白了,其實樓主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一個很大的船在海浪里受到的力基本是互相抵消的,但是船體下方的葉片較小,受力總是不均勻的,故會產生擺動,而樓主說的動力即來源于此了吧——將葉片的動能轉換成前進動力。樓主看我理解的對否?不過話說回來了,產生的動力能否抵消船體以及葉片前進時受到的海水阻力?此時的受力分析比較復雜,如果可以的話先做的小模型試試看的。在此頂下樓主。支持……
作者: wildwind    時間: 2010-9-6 19:40
“水的密度約是空氣的1/800”???
作者: 生而為贏    時間: 2010-9-6 20:09
樓主沒回答我54#的問題,我也想向樓主學習學習,請樓主不吝賜教啊!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6 21:34
回復  swf1945qd 0 s. _" g7 T4 O% q! l8 Y3 \6 s9 A& y
本人愚笨,沒看懂啊!/ h  z2 E& d( D# F
  1.樓主在5#畫的圖并且說“上下的海水必定會產生如圖的“動力方 ...
% E6 F/ I( n0 g1 ?+ w+ P5 t. P% ?drj-416@163.com 發表于 2010-9-6 12:23

7 @% \) n1 p2 E! U+ n
6 R$ R% ^0 M/ h  k# q1 i; R) r9 J) n" S
    【1.樓主在5#畫的圖并且說“上下的海水必定會產生如圖的“動力方向”——這就是自行船的動力源啊”現在又說$ A$ M( S, @$ a1 S
+ m+ S) y) t' ?$ j- A3 Z不是用的是擺動發電機原理?】——
% B7 d6 _) r! c! E; P
1 \) L7 Q1 }$ a1 R( S8 k- Q當船較大時是不會隋浪上下動的,“上下的海水必定會產生如圖的角度,海浪也必會作用在葉片上產生如圖的“動力方向”,這個結論沒錯。但是“不是用的是擺動發電機原理?”的結論也沒錯。/ o7 P' w6 i% k) ~( @6 ^5 |& ?
擺動發電機原理是通過海浪的上下,使擺動點擊的轉子“滾動”,從而產生扭矩而發電。
  I$ i( ^* G; A, @這個獲得動能的原理和本技術是兩回事。兩個概念。4 E/ U& }5 {' F* R2 O  O4 V
& N; r" |8 j9 `' k9 S/ I
) H; [" [, h; w- w! t0 ?: I" o
1 S! C! @! _9 |  L" l  【2.樓主是怎么將萬向的葉片動力轉換成前后驅動力的?】——, M6 Q- H4 P  O8 J
參考5#的圖示來解釋:+ S; u: C1 z( a. a
首先強調:海浪是分子的上下“勢能和動能”相互轉換的過程,周圍的每個分子的方向、能量都是不同的但近似。. X0 H4 {- h- }- ?
那么,作用在葉片1上的力收到葉片軸的束縛,只能上下“偏轉固定的角度”,那么海浪產生的推力一定是垂直于“葉片軸的方向”。但是只能產生如圖的“動力方向”,不能相反。(完)
" b8 l4 M8 D1 V; [把您的回復“漏掉了”,望諒!
! E# @/ q! U: C4 x8 F謝謝回復!歡迎提問,把我問倒了的時候,我更高興。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6 21:50
樓主說的理論很多,很容易繞進去,很難看懂.我想問,你說的包括船能向海浪反的方向行駛嗎?如果是,怎么解決產生 ...
( E3 c' ]/ E9 W# O, |: J1 ?mixsky 發表于 2010-9-6 16:37
( h1 o, a4 C0 y2 j1 K

  u! x% P7 J1 r! o' s) e5 z
( O0 b/ ]1 w' H   
' y4 u7 a! ]+ w0 x& Z: ^
【樓主說的理論很多,很容易繞進去,很難看懂.我想問,你說的包括船能向海浪反的方向行駛嗎?】——
8 u, K' i: x& L
0 X( P. F. B8 F4 M; Z- @目前還不能,還必須加一套“調整”裝置,就可以使葉片的夾角相反(見5#圖),在第三第四象限變化,這樣就會產生如圖相反的“動力方向”向后方行駛了。當停駛的時候就讓他向上,就是在第一、第二象限,這時上下的海浪就不會產生水平方向的動力了,否則,船沒拴好就跑了。
7 X4 h8 Y  E- n  p8 O8 F! f
1 G2 Z+ {# u: H4 g4 `! K; B9 I. {  D0 ^2 S/ Y7 n: ~
【如果是,怎么解決產生的動力大于行駛欲到的阻力(我認為永遠大不了),雖然海浪可以產生力. 如果不是,和帆船一樣,隨波逐流沒意義】——! C- `. q# U- p. r

$ L. ^$ f7 l! G2 g" I4 m這個已經回答一次了。: j& n2 p; N5 d
動力的大小取決于“葉片的面積大小”;4 {6 _( g5 s# ~( {8 K
組里的大小取決于“船體——包括葉片和水之間的摩擦力”3 Y. f3 H0 m% B( ]# m8 c+ P3 W( i0 N3 Y. a
前者可變——就是加葉片。而后者是不變的,只有陳舊以后會摩擦力加大。
1 w1 P) f, d4 v0 S$ Z( `前者大于后者其實很簡單。. B6 d: O8 f: K3 x; b
謝謝回復,歡迎提問!歡迎!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6 22:12
看了這么多高手在這激烈爭論了一番,小弟也看出一點小門道,其實樓主說的太深入大家就很難看明白了,其實樓 ...
1 P& `3 C' K& m0 g; chhgghhhgh 發表于 2010-9-6 17:05

, D; X, ^* W6 G0 U
) h: l7 {' d0 L/ N9 z( ?* m  r, f9 l9 c謝謝您的支持!但是有一點不妥,更正一下不會有意見吧!探討一下,好吧!
6 y5 P9 a7 n9 s- E; {    ; K& k4 u3 z1 A3 ], f
您說【其實樓主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一個很大的船在海浪里受到的力基本是互相抵消的】——
, d/ c! k1 _. l, O' f這點對,支持。這個船較大大于海浪的“波長”,即可。目的是使船在海浪里受到的力基本互相抵消,這樣傳相對海浪是不動的,——關鍵。
: u: x3 F5 t6 B( y9 c& W# R
7 h7 v7 g6 u9 w& ?, g0 O您理解【船體下方的葉片較小,受力總是不均勻的,故會產生擺動,而樓主說的動力即來源于此了吧——將葉片的動能轉換成前進動力。】——$ B4 H' J" L0 ]3 }6 D+ ^3 O7 m% B& v
您說的對,但完善一下:。
0 F0 R: B5 h4 ]  \1 L“船體下方的葉片較小,受力總是不均勻的,故會產生擺動”應完善。
) @( G* P1 q% i- `" T應該是“船體下方串聯的每片葉片較小,每片受力總是不同的——也就是“葉片受到海浪的向上還是向下力的方向不同”故產生擺動,形成“偏轉角度Φ”,但得到的動力方向相同。" w7 N+ ]! r$ |8 E

5 B# X& W3 Q; F6 l: t- {( A% q* [7 I. v# r2 t! Z$ _8 U. o
【樓主看我理解的對否?不過話說回來了,產生的動力能否抵消船體以及葉片前進時受到的海水阻力?此時的受力分析比較復雜,如果可以的話先做的小模型試試看的。在此頂下樓主。支持……】——
( O7 |- J4 e& O  U+ @' B建議很好,可是沒有條件,但是海浪發電的試驗有人準備在做。& z3 }8 i( b5 O8 y

$ R+ z! \3 [! }7 \' t4 y謝謝你!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6 22:15
“水的密度約是空氣的1/800”???
5 q2 Y6 \: K- Jwildwind 發表于 2010-9-6 19:40
, g  y7 ]$ o/ _
0 q7 w5 ]' _# M  @
/ }: Z3 C) }/ g! i" o: W5 p2 V
    寫反了——這是第二次了——腦袋瓜木了,大不如前了。
6 B: N  f( P' _0 g好像是832:1,是吧!
作者: hhgghhhgh    時間: 2010-9-7 10:56
道理估計大家也看懂了,最主要的就是可行性了。理論上可行,但是我還是那個擔心:動力估計很難克服阻力的,就是動力能大于阻力前進,估計這個力也不會太大。速度估計會非常慢的。甚至走走停停,迎面再來一陣風沒準又刮回去了。呵呵。開個玩笑。 。。另外我有個疑問想問下樓主,您畫的圖上顯示葉片在液面以下很深,這樣得到的動力是不是最大的呢?稍微靠近海面是不是更好點呢?晚輩只是有這一問,并一定對,忘高手們不吝賜教……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7 14:12
道理估計大家也看懂了,最主要的就是可行性了。理論上可行,但是我還是那個擔心:動力估計很難克服阻力的, ...3 c. [. B6 ]8 m5 ^/ N& z' m& }7 o
hhgghhhgh 發表于 2010-9-7 10:56
  J) E, k* c  z5 v

3 X* w. h9 j3 M2 I0 J5 w" P/ }% c
   

7 t0 Q* m' d6 \/ G; f【但是我還是那個擔心:動力估計很難克服阻力的,就是動力能大于阻力前進,估計這個力也不會太大。】——
7 B% l) e  N$ Y/ e- t% i% N6 p5 v$ `9 E. ^$ u, f
12*15米的雙體船,十幾KW的轉換動力(前面32#有詳述),在此從略。3 I  u$ _7 g& S; `: Z$ A! f

9 _1 u! E& U! v6 N/ n7 e【速度估計會非常慢的。】——
# u" T: R5 t: y" t- q
# r' {$ a8 V2 }" B) [0 u5 ^/ Z' P您說對了。但不是動力的問題,是誰的阻力大的原因。
9 |* s, N9 d2 d5 E+ K【甚至走走停停,迎面再來一陣風沒準又刮回去了。呵呵。開個玩笑。 】——) F5 u/ l4 J: D4 ~+ v: f
7 K: U( z! v6 g/ C3 R: ^. `
這也正常啊!遇到浪小時,或風大時逆風就會的。如果順風就棒了。備用人力腳踏助力和“掛機”的目的就是如此了。6 v. l7 ^6 [# X1 ^
. {4 s" }! N: [7 w9 M  V" |
【另外我有個疑問想問下樓主,您畫的圖上顯示葉片在液面以下很深,這樣得到的動力是不是最大的呢?稍微靠近海面是不是更好點呢?】——% s! T5 e  x4 Y0 P( O5 a% j- q

7 v" T3 M, l& b7 ]7 X2 |: [不深啊!兩個500MM的浮筒,下面各焊400MM的工字鋼即可。就在水面

作者: 生而為贏    時間: 2010-9-8 08:49
一直很關注此貼的進展,也看了所有的回帖,我相信樓主應該是胸有成竹了,可以做出來試試看。從大家的討論來看,只是做了定性的分析,沒有定量的計算,恐怕都是空談。樓主如果已經掌握了相關的數據,可以分享一下,再討論試驗,看是否可行!
作者: 上海開端    時間: 2010-9-8 12:37
看不太懂,不過還是希望樓主做一個小船看看,我相信應該能成功。人家農民兄弟自己造的直升飛機都上了天,還可以很好地操控呢,我想這個也沒問題,但肯定不會大規模生產的,否則那么多船廠和那么多發動機廠肯定不干了,要丟飯碗的。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8 14:25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9-8 15:28 編輯
* h" k7 Y3 X: f) L* x  T
一直很關注此貼的進展,也看了所有的回帖,我相信樓主應該是胸有成竹了,可以做出來試試看。從大家的討論來 ...
3 L* i' |  ?7 Sdrj-416@163.com 發表于 2010-9-8 08:49
1 k" n- t9 |! A6 |9 L+ f

) G0 L) m$ E" e* D, S9 e  C$ ^8 U" _* N+ D- U
   

【一直很關注此貼的進展,也看了所有的回帖,我相信樓主應該是胸有成竹了,可以做出來試試看。】——就是就是,但是本人已無力試驗了,只能紙上談兵。

【從大家的討論來看,只是做了定性的分析,沒有定量的計算,恐怕都是空談。】——

所談極是,“數學模型”不會做,但是我可以提供所以的參考數據啊!當然還是“理論數據”,靜等高人做出來。先謝謝!

【樓主如果已經掌握了相關的數據,可以分享一下,再討論試驗,看是否可行!】——

下面將設計的理論參數例舉如下:

適應1.5及以下海區環境,設:海浪的波高,波長8

基本參數:

1  船體參數:船頭留2空余防撞,船尾留1設船舵,中間設16排葉片軸,總重在7噸以下;船速、阻力、可防風速均未知;估計理論動力約12KW(未減去阻力)。

1.1  雙體的浮筒直徑800MM,厚4MM的螺旋焊管,中間分割為4個密封艙,長15,頭部流線型。

1.2  浮筒中心距10.5,葉片軸有效距離10.25

1.3  上層結構只要強度夠,注意空隙率防風即可。

2  葉片軸:

2.2  16排,軸長10.25軸距0.8,直徑80MM的厚壁管

2.3  其上同軸設置25套可旋轉90°的葉片。

3葉片:

3.1  同(葉片)軸串聯的葉片每張幾何尺寸暫為400MM*400MM*3MM,表面玻璃鋼防腐。

3.2  葉片左右長度比例為3:2

3.3  葉片間聚四氟乙烯減磨墊片10MM厚。

4  選取的參數:

4.1  保守假設海浪的功率密度1KW/平方米。

4.2  葉片處在上下死點附近是葉片轉換的無功高度,約減少0.2的理論勢能損失。

0 p- r$ u) d9 f

歡迎討論!歡迎用數學模型推導!缺少參數共同補充。

謝謝!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8 14:27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9-8 14:32 編輯
2 p2 P. w* O# ^" |: [! U
看不太懂,不過還是希望樓主做一個小船看看,我相信應該能成功。人家農民兄弟自己造的直升飛機都上了天,還 ...% [6 v+ p6 N2 S7 P" s' w
上海開端 發表于 2010-9-8 12:37
/ X8 o  Z$ B6 S  b" t2 t
  e  p' v; l6 ?: g) @$ q

, A! K& F7 O2 c    謝謝你!說得對,支持一個。7 G8 P9 c6 T/ c
    但是,嗚嗚嗚! 哈哈哈!
作者: 紫劍狂風    時間: 2010-9-8 15:02
回復 70# swf1945qd
/ x& k6 j9 m  g* ~
. B' c2 f- @% Z6 w# ^+ X, x
' c0 X2 c# a- g& A3 U6 w5 v   

看了一下你的計算

參數
$ J$ J6 U5 b# o  `, U, L, p7 O9 P1 0 C; q, h' V. G+ ]" @; \/ I% y
計算的總重量為7噸偏下,就按6噸算,

; t; W( M$ c+ C: u3 X( u9 F
# V8 F6 R' i/ M
1.1
雙體浮筒 每個的體積為2943升,按2個算,總體積乘2 也就是全部沉沒進海水浮力大概為6噸。

' o) f5 ]# O2 e. A6 W; X
稍微加個東西,你的船就成潛水艇了。

- }% L: N# G, G; |
我看了你這個設計點 我認為重要的條件就是雙浮筒最多只能全部沉沒進海水,不能再下降了,要不然就不能起到降海浪濾平轉換為水平力的作用了。

這個還是沒有計算強度的條件下作的估算。畢竟有10多米長,在海浪中受力也是個問題,體積大受力大,體積小浮力又小,挺矛盾的。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8 15:58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9-8 16:02 編輯 7 G! T- m; S# ~) W5 |1 H; ^
回復  swf1945qd
$ x8 ]; i5 q4 d0 m  r
; O* }9 R' x0 o/ l$ h/ u( E# E5 j' |% ^# X7 E0 x4 Z  }- \
    看了一下你的計算 參數
; W8 O, h4 |: r9 n/ |1 4 K5 S, b0 ^* T, M8 N4 `
計算的總重量為7噸偏下,就按6噸算,. }; J( H% D2 ?8 \8 V' J

% x; x, k- O3 s% |1.1雙體浮 ...: `; c% D+ n* }! z% x
紫劍狂風 發表于 2010-9-8 15:02

# x2 X( A7 H! Z. n+ @
2 i" u( k- H, G9 B: t; F# `' }

【我看了你這個設計點 我認為重要的條件就是雙浮筒最多只能全部沉沒進海水,不能再下降了,要不然就不能起到降海浪濾平轉換為水平力的作用了。】——

說的極是,我馬虎了,致歉!

原來計劃500MM的直徑,后考慮小了一點,上層強度不夠。就加了直徑為800MM,當然負重也就加了,但是忘改了。謝謝糾正!

【這個還是沒有計算強度的條件下作的估算。】——

這也是改的原因,強度分析如下:

1  正如您說的這個還是沒有計算強度的條件下作的估算。現在還在探討階段,還在探討可行性的問題,所以以上均是估算,還會有較大的出入,但是不會是根本性的誤差。謝謝!

2  最后真正設計時,加強浮筒的壁厚和隔層都是手段

3  葉輪軸的兩個支架也是起加強筋的作用,再加寬加長也是手段。

4  主要是考慮,上層平臺和浮筒間的6個支腳應該改成箱式結構——“牛腿”,保證10米跨度上層平臺的安全,這是增加負重的根本原因。

【畢竟有10多米長,在海浪中受力也是個問題,體積大受力大,體積小浮力又小,挺矛盾的。】——

這里有800MM直徑的浮體并加強了“葉片軸支架”。如果計算還不夠強度,解決的方法是把葉片軸支架截面形狀和浮筒做成反的“水滴形”,這樣就減少了海浪的向上的推力了——可是造價太貴了,變成“造船”了——應盡量避免。盡量用型材,小廠都可以造,便宜啊!

謝謝您!

- F: V0 B% y, [" z) O8 d

作者: 上海開端    時間: 2010-9-8 16:30
我越發感覺樓主的這個東西象農民造飛機,CCTV10上介紹過一個農民兄弟真的造了一架直升飛機,并飛上了天,可是空管局的人馬上把這個航空器沒收了,因為只要離開地面就歸空管管了,要飛行必須得到批準,并且有執照等等,總之,一大灘事情呢。
8 w' c) z/ {: i) V2 Z$ D6 @  g7 v8 g3 b) a* U  Q. i
你這個東西當成業余愛好還是可以搞搞的,想產業化,恐怕不靠譜,因為這已經不是一個技術問題了,而是觸犯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了,肯定要滅了你這個產品才睡得安穩。再說農民兄弟為那個飛機搞的負債累累,老婆都回娘家了,你該不會也這樣吧。/ ~4 K2 G) }2 e4 @, T

; \  F, M: F% E, B三思而后行吧,孔子曰:生活就象衛生紙,沒事盡量少扯。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8 16:47
我越發感覺樓主的這個東西象農民造飛機,CCTV10上介紹過一個農民兄弟真的造了一架直升飛機,并飛上了天,可 ...
/ r, d+ c3 Y- F  Y9 p上海開端 發表于 2010-9-8 16:30
( `9 o( T0 X6 e4 f/ l
9 U1 ~- v/ L! b; T& m; n
精彩!太精彩了!哈哈!! q& T+ }2 s1 v  A/ |0 K
    【我越發感覺樓主的這個東西象農民造飛機,CCTV10上介紹過一個農民兄弟真的造了一架直升飛機,并飛上了天,可是空管局的人馬上把這個航空器沒收了,因為只要離開地面就歸空管管了,要飛行必須得到批準,并且有執照等等,總之,一大灘事情呢。】——
/ ?8 O, T5 [" i4 a7 ?) r% E; E
) v# R. V. |1 S; y- f* `: F6 I; l這和常又不是呢?所以,作為一個“養天年”的樂子做吧!自當在馬路邊下棋! 1 u+ w% }/ L1 U$ w
  j& T+ g( m2 W5 s/ t7 d( G
【你這個東西當成業余愛好還是可以搞搞的,想產業化,恐怕不靠譜,因為這已經不是一個技術問題了,而是觸犯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了,肯定要滅了你這個產品才睡得安穩。再說農民兄弟為那個飛機搞的負債累累,老婆都回娘家了,你該不會也這樣吧。】——
3 s' d+ x+ l$ N' G. R+ @7 A' [) H: U# o
這個你又說對了——佩服!9 q1 a: w! a2 U8 \# p& m
可我不會,90年代我的一個專利,一個部門出錢出力找場地實驗,半路殺一個“工會”,也出車幫忙,但是試驗成功的時候,把我和原先的部門的人擠開,獨唱一臺戲,當天上了電視,然后買地建廠。怎么辦——我把圖紙要回,電話一拔——誰也不要干——走了——廢了他。: J0 H- B7 y  Z3 t* A  F9 U; t
u9 b5 }; |/ `! L6 F0 o
( P. M8 c  r2 K% p' J7 @3 {
6 e5 E9 f  r$ q+ ?【三思而后行吧,孔子曰:生活就象衛生紙,沒事盡量少扯。】——, |1 V5 u& o1 x& R+ n- M( D
我說:生活就象衛生紙,有紙就扯,沒紙就湊活,都一樣。 % }! u  y, F# t, b( y& ?8 e
謝謝忠言!
作者: 上海開端    時間: 2010-9-8 16:57
兄弟,有紙要想著沒紙時,當你需要衛生紙而又沒有的時候,那才難受呢。你怎么湊活,只能晾干了再走了。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8 19:21
                         :loveliness:        :loveliness:
作者: xtw77wh    時間: 2010-9-9 21:46
先作個記號,再慢慢看,* ^# K; U8 a+ Q! E6 ?
樓主繼續努力,也許就讓你給搞出個專利來
/ _7 H' ]. @9 S) Q* j( c6 b' M要是有很多像樓主這樣的強人,我們國家的機械呀,什么的  技術  就發達了………………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9 21:57
先作個記號,再慢慢看,
9 Z- K/ ]% C* @9 n$ J2 c4 Q2 S樓主繼續努力,也許就讓你給搞出個專利來/ A, z+ j4 p+ J: y% X6 N
要是有很多像樓主這樣的強人,我們國家 ...
6 O, Z$ I# M; h2 V' Y. o( |' p" ~xtw77wh 發表于 2010-9-9 21:46

: F( m: F% y) s( r1 }) u3 H0 g/ Q; [; R1 h5 G! X  d
謝謝!您的鼓勵,謝謝!
2 P  z5 f6 q! c  V; v專利我已經申請了,但還沒批下來呢?抓緊時間理論上進行分析。
% w3 `3 {& f7 u+ L
2 H+ B0 T& ?+ o/ m    我也在想:其實原理和技術極簡單,怎么沒有人應用呢?——這也是我懷疑的地方。
: [  \( M" p8 i5 x- y# p! l7 t' V    估計在真正的海浪中運行,可能會遇到我們尚未發現的問題。& u: R( X4 w% J, {7 ~8 d9 L$ v
    可有時一想應該不可能!
8 F9 E$ W* n! p# K這是矛盾啊!8 P* B4 Z. I' p9 f7 z' |
各位高手,幫幫忙吧!我可能鉆到了死胡同了,是嗎?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11 09:38
看來這些問題要有模型才能與你講明白,你必須先了解海浪的起源,發生,能量的轉換,轉換同時的反作用點,這 ...
) ]4 q0 E$ [. A0 p- ~; f2 o) _) V2266998 發表于 2010-9-1 10:38
- b! p* L6 T4 T' i% M0 l; p
5 U7 _! h  V3 u% h

8 M$ k! _. Z1 W3 Z, l    謝謝!您的回復,現在反過來看您的留言,有一些道理,譬如,建立“數學模型”,在沒有海上試驗之前,這是最好的方法了。- ^1 Y7 z  A0 e  u
不知您可誒幫個忙嗎?有條件也可以啊!
6 r2 b! b' v4 S5 u   再道一聲謝謝!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25 05:24
斑竹剛發重了,不好意思!
作者: 張月景    時間: 2010-9-25 16:48
回復 81# swf1945qd
; i: J: z' `1 i: F, N& x* ?9 i
" k5 K1 P+ n; O, N7 v7 W/ b
  a8 Y3 R& D6 ?4 K2 j/ w$ l    首先,有想法值得表揚,呵呵。我也看了前面的貼子,不是很仔細,也不太懂。感覺最大的問題,就是從海浪那里得來的動力能否超過船在海浪中的阻力吧。希望樓主繼續努力。
作者: lv_oe    時間: 2010-9-25 17:56
偶來偷偷地學習。。。。。。。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25 19:35
偶來偷偷地學習。。。。。。。
/ A3 o0 D+ \* B  [6 xlv_oe 發表于 2010-9-25 17:56
( c0 D" r: e) G# R

+ M. Z' w, n* w$ A9 ]1 I
5 R9 m5 N, Q! w7 w, q    有問題嗎?在線回答。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9-25 20:14
回復  swf1945qd + t- t" E# ~1 _0 o/ D
* k9 |& ~' j* K: q. S/ M
' D: ]- I8 L4 ]( x& G7 Y. m, P
    首先,有想法值得表揚,呵呵。我也看了前面的貼子,不是很仔細,也不太懂。感覺 ...; X, g/ f. W& h+ c: ?
張月景 發表于 2010-9-25 16:48
1 {% a! M/ b0 m. U3 _

% f! Y; w% x$ v# Y# z; S6 r  i8 M
9 J! `, n- V- j3 ?% t, N    【感覺最大的問題,就是從海浪那里得來的動力能否超過船在海浪中的阻力吧】——& E" e8 e5 \: m; e/ `& _
分兩個問題:5 B  @  S& j, V- O, I) a
1、 動力=葉片的總面積*KW/平方米*各種效率的總和(估計至少20%以上)。海浪的波高越大能量越大。) `+ h0 S/ J+ T
2、 船在海浪中的阻力=浸入水中的表面積*摩擦系數。7 G0 q4 E; ]. V6 ]7 i
這樣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如果浪高一米,動力是沒有問題的。不夠就要“人力”或“機械動力”邦忙了。
作者: lv_oe    時間: 2010-9-30 22:25
回復 84# swf1945qd
9 E" c; j+ Z5 a+ f( D, u" N4 d7 _& M' Q5 A
, o7 }! C. c$ c- r- ^+ q
    也沒啥問題,只是現在都是多元化的事物了,怎么不考慮將太陽能、風能、波浪能整合?我想用個離合器就行了吧,O(∩_∩)O~ 只是小生的一點愚見。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10-1 10:42
回復  swf1945qd
* f. s* j" u% P6 z3 o4 r5 Q/ A# q* z, z$ b
" ^4 T7 Q; Z4 E/ N3 X
    也沒啥問題,只是現在都是多元化的事物了,怎么不考慮將太陽能、風能、波浪能整 ...
/ b+ H8 o) a4 L0 f" R+ Blv_oe 發表于 2010-9-30 22:25

7 O& p' m8 L. C2 m) p) t: ~& u2 ~, W2 Z# O8 e1 `8 G3 S

2 U% x8 v8 V, ^  n8 K/ E3 E只有沒想到,沒有做不到,支持新思路。
; g& Z3 L/ `2 `- s( r; |/ w2 C
% `3 `$ {' T! {0 `( J* j 【怎么不考慮將太陽能、風能、波浪能整合?我想用個離合器就行了吧】——4 k8 `& M+ J, d; v6 F8 B, F6 Z/ O/ d
首先支持樓主的思路!, z5 x0 G& K  W! K" I
本技術“自行船”+船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機=很棒啊!
! P9 m# u$ l/ V我的意見是:有一個缺點,就是風力發電機在逆風行駛時起到了“副作用”。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10-15 09:52
轉帖:
( @+ B: g3 L. g1 M3 J7 x! O" J) ~, m你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即海浪的方向隨機性,當你轉換能量的時候,你不可能轉換能源最初的方向性,這是問題的根本,這也是古人最初選擇帆-舵驅動模式的根本所在,你這個模式可能在一定季節有些效果,但絕不能超過帆-舵模式,——回復如下:
1 _/ {# F4 X3 ~+ k“海浪的方向隨機性”——您說對了。但是有不對!
" y. }5 W7 I" O1 h' _& J, ?& Z  v8 X因為排除了風、海流的影響——就是涌浪,他是每個質點的是能和動能的相互轉變的過程,每個質點間只有位移,而沒有“流動——誰給動力呢?”。所以海浪的方向是隨機性——這個隨機性是“風、海流”等因素影響多變。
# T7 c, R& r- [; O& v! C! k/ U當你轉換能量的時候,你不可能轉換能源最初的方向性,這是問題的根本,——回復如下:
6 z5 Z% B! y8 Z2 y1 t& {“你不可能轉換能源最初的方向性”——這句話很對,我們把每個質點單獨看,那么就會上下的動能會傳給“葉片”,那么“無數個質點”作用在葉片上也會產生這個力,當葉片表面越大這個合力就越小(有一些相互抵消了)。舉例:當葉片為400*400MM時作用在這個平面上的海水質點的合力還是很大的。
1 l7 Z7 r+ O  f+ D. f1 i您的“能源最初的方向性”——這點我感覺表達的有誤,是吧!當一個葉片的受力方向確定了以后,那么就直接收一定方向的“分力”——就是本技術的動力。, [5 k4 j  p3 P/ s2 s3 l, C" M
本技術的船也有“舵”——目的就是控制形式的方向——也就是控制葉片就收動力的方向。
) {* c" i/ k0 p+ u" V歡迎大家討論!
作者: zzwh    時間: 2010-10-15 10:21
回復 5# swf1945qd
$ l; H% j% P& T& T- b9 ?. B- E$ F  W# f- V6 B

  C5 z' k$ g" @" x7 L8 V  n    是不是有點像滑翔機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10-16 13:54
回復  swf1945qd 9 ^! P4 n% D2 H1 n: p+ t  g. p
  P) u/ d) X4 T% b, h) M

1 Z, j# M# J) a9 c$ A% A2 ]6 ?    是不是有點像滑翔機
2 `9 Q" [, V6 i2 P" Tzzwh 發表于 2010-10-15 10:21

7 X% i+ g$ c- h! W
( \; g, ~% |9 `- j; {( g# o# K4 H0 n' p7 P
    不是,向一個雙體船,兩個船體就是兩個“密封鋼管”,之間是一排排并列的葉片,這一些葉片就可以吸收海浪上下的能量,轉變為前進的動力了。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10-16 20:53
一個網友,給的資料,說明很早就有實例了。可以參考!' f9 q( u9 g8 g* f; C
我想作為“旅游觀光船”大有市場。
3 Y4 F# e9 J( _3 K7 W  w% @+ }, `# Y8 w, l
利用海浪動力
+ Z' K# c6 f" Q2 `; n18 世紀中葉,有一艘英國捕鯨船在北冰洋發現一頭漂浮在海面上的死鯨,捕鯨人員劃著小艇趕上去,企圖把鯨叉住,然后拖回母船加工利用。可是,他們拼命劃槳,卻始終追不上隨浪漂流的死鯨。% @$ v; I4 z6 q" J" U6 y  G, I
這件事吸引了許多科學家的注意,他們經過研究終于弄清了真相。原來,漂在海面的雖是一條死鯨,但它的鰭卻起著一種“動力機”的作用,它把海浪搖動的能變為推動其前進之力。因而死鯨也能隨波逐流,竟使小艇望鯨莫及。
- ?5 w$ O) S4 I; o; y海浪具有很大的能量,巨大的海浪曾經把一塊13 噸重的巖石拋到20 米高處;強烈的波濤,曾圍打過35 米高的燈塔,并把它摧毀;蘇格蘭附近的巨浪,威力達到每平方米29 噸,曾把2600 噸重的防波堤卷入海中。這么大的能量能用于航行嗎?$ T5 Q! q' q% j- J& {
有人曾作過計算,一艘巨輪在海上航行,如果遇到7.5 萬馬力的海浪,海浪的一部分能量散失,一部分被反射變為較小的海浪,還有一部分不小的能量,使巨輪產生搖擺,估計這部分能量約有1.1 萬馬力,如果能把它變為船只航行的動力,那就是一舉兩得,既能得到船只前進的動力,又可減輕船只的搖擺。1 k8 V( y( Q$ @2 J& L$ ~. [& X
1980 年夏,挪威的特隆赫姆船模試驗所,成功地進行了用波能推動船舶的試驗。這項新的試驗是電力工程師埃納•亞科布森在奧斯陸海灣完成的。
4 v% B5 z0 L' i" F" O; Z波能船有一個特殊裝置,該裝置是在船體下安裝一根軸,軸上有10 個金屬活動片,類似魚鰭。金屬片在波浪的推動下,上下運動,驅動船舶前進。試驗結果表明,搖動幅度達31 度時,船在發動機停機的情況下,能獲得每小時11 海里的航速。波能船在迎浪前進時比順波而下時的速度更快,因為迎浪前進時,浪濤對金屬片的沖擊力量更大一些。亞科布森設計的波能船長達50米。" ?) i( ^6 R" @  |- p* D
目前不少國家已成功地試制了海浪動力潛艇。實驗表明,一艘裝有總翼面191.5 平方米,長達100 米的潛艇,在兩米長的海浪沖擊下,可以達到常規潛艇的水面巡航速度。/ Y: s5 Y* B! i+ l6 t
波能船以海浪作動力,前景非常廣闊。
作者: laosuan    時間: 2010-10-17 11:31
別的先不說,我想說的是這首先別把他和永動機扯上關系。
) k5 w1 j; d* E& x# F& p- E) b我對樓主的設想的理解是:把海浪離散的能量整理再定向釋放出來,推動船的行走。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10-17 17:39
哇塞。。。。。。。。
+ f- J, ?( w5 s  O這么好的東西,頂一下
& n2 o: f5 E1 n8 S453921758 發表于 2010-10-17 11:02

  i  Q, U/ C4 q6 `+ _+ F0 h5 U. E) ?; Z) a1 c

, u/ T" d5 U# i4 K3 `    謝謝!3 ]/ }% q; `; p3 c
作為旅游,觀光船,在海上自由自在“漫游”,釣魚、觀光真好!是吧!
2 v  U. u+ F$ R不用油,節能環保,又便宜。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10-17 17:42
別的先不說,我想說的是這首先別把他和永動機扯上關系。, i' }/ d) @0 M; ^$ \
我對樓主的設想的理解是:把海浪離散的能量整理再 ..., F1 n' M. v4 Y: d
laosuan 發表于 2010-10-17 11:31
: {- u# ~+ e* l  ~* b9 E5 \
7 ]" A# t$ w, ~$ T' L' p2 R* N

: p/ v& U. \  o% I% q7 t: A5 I【別的先不說,我想說的是這首先別把他和永動機扯上關系。】——, [" c9 {6 R+ v2 i0 |
對極了,贊一個!, p' x+ [" `# d# B" m/ J8 n
# c3 O7 A1 J8 i9 C
bbs.cmiw.cn$ A" ~0 H1 r- D1 P) s8 M0 u9 a
) \, d4 c0 x1 ]( u【我對樓主的設想的理解是:把海浪離散的能量整理再定向釋放出來,推動船的行走。】——( A  J4 v: U3 N. H( \
就是,就是,因為海浪總得能量大,但是把每個海浪的能量吸收后,完全可以推動船的自行。- x3 b$ h  L7 _; d0 Q

( v# D5 B5 v( x謝謝你的關心!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0-10-18 10:04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10-18 11:01 編輯
& u1 F" Y; R* W9 @9 R5 h6 Q. R# O+ |+ u1 L: s1 k
大家看一下這個視頻——水鳥。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本技術。8 ~) F2 D; a' J  k- @. z6 Z
在谷歌上艘“水鳥”,就會找到這款水上運動器材。有原理介紹。人在踏板上跳動,劃水板就會推動前行。5 M( r* S2 i1 R
看了視屏,這種水上器材,既可以駕駛者用力上下運動使其前進,也可以利用海浪的上下動能使其前進,真棒!
1 ]" S/ ^& n5 l/ k5 |1 q1 X這也證實了本技術的可行性。
作者: 信風    時間: 2013-10-21 08:01
swf1945qd 發表于 2010-9-1 10:18 4 C; K6 M, p3 X" H8 j( j
你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即海浪的方向隨機性,當你轉換能量的時候,你不可能轉換能源最初的方向性,這是問 ...

, s, j% q6 {: E  Y' e1 r3 S6 ]8 ~9 V有點異想天開的感覺,不過值得提倡, o3 ?( H0 F, c6 H. G6 ~9 O

作者: jian542375525    時間: 2013-11-22 11:38
本人小白,弱弱的問一句,前輩怎么定義浪的波峰波谷間的距離。請教一下
作者: foroou    時間: 2015-1-13 14:52
直接加個帆就歐克3 ?# {8 `4 r# c* z$ j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8-1-15 14:13
信風 發表于 2013-10-21 08:01! ^6 R/ ~! v% E% o6 z
有點異想天開的感覺,不過值得提倡

3 t( \! Q: R5 ^你說:你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即海浪的方向隨機性,當你轉換能量的時候,你不可能轉換能源最初的方向性,回答如下:
6 e# Y$ Z- S/ d% g5 X其實你還不了解海浪,理論上講海浪是波能,是每個海水分子的上下震動,有傳播的方向,而沒有海浪的運動的方向。' x2 I; I7 {6 ]/ i% U3 z7 V
但是你說海浪有隨機性是對的,海浪大小、重疊多少、是無序的,而本技術的優勢恰恰是:只吸收海水分子的上下波動能量,產生可變翼葉片的水平運動,眾多葉片就可以推動主軸產生旋轉力矩。( R- m' C- \; e6 W4 t1 [- B
6 I. C- ?- C# F3 V$ X

作者: swf1945qd    時間: 2018-1-15 14:21
jian542375525 發表于 2013-11-22 11:380 I1 Q* `/ K6 @1 S  y4 Q
本人小白,弱弱的問一句,前輩怎么定義浪的波峰波谷間的距離。請教一下
0 u/ a' Q5 b# d4 m
波峰波谷間的距離應該就是波高,是個變量。
4 Y* q2 [8 l0 E) A; v& G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