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我們的汽車行業有沒有真正的自主品牌? [打印本頁]

作者: 草原蒙狼    時間: 2010-7-21 11:19
標題: 我們的汽車行業有沒有真正的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提了很多年了,似乎只是自我標榜,噱頭罷了,期間也不泛搞出點東東來的。

就汽車行業而言,國家20年前就提到了戰略高度,其帶動的不僅僅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帶動了機械行業的方方面面,設備、機電、物流、管理……航空造船業都需要本來是為汽車制造而設計生產的機床而借用。

吉利要出自主品牌,整個帝豪EC718,甚至不惜血本購買名牌沃爾沃。這是典型。其他的公司也在大張旗鼓地進行。。

分析一下,20年了,合資也好,獨資也好,引進也好,看看吧,干活是我們的,管理參與點,技術科就全被老外掌握,核心你沒有,出來的產品談什么自主品牌。或者,車確實是自己造的,可是零部件呢,黑盒子件呢?專利件呢?看看那些所謂的自主品牌,里面拆下原供的東西,有多少是自己生產制造的,估計僅僅剩下個殼子而已。有點悲哀。

我想的自主品牌不僅僅整車是,零部件供應商也是,比如日本車,人家就用日資企業本土來的公司供的產品,肥水不流外人田,一條龍體系,那樣出來的車血統到汗毛都是日本味,至少核心部件都是日本標。歐美、日韓都是如此吧。再遠點,中國企業也給人家供貨,可是設備呢,機床呢,檢具呢,工裝夾具呢?都帶著人家的味兒。。

這不好,我們要自主,要學習是途徑,最終能達到從原材料、設備加工、組裝、檢測……,什么時候都是由中國企業自主完成的,就好了。

還有一點不自主,那就是銷售,外國車借著中國廉價而龐大的銷售網絡,加價銷售,控制權也不在我們手里。

上面僅僅引言一下,各位高手對于自主品牌如何自主,有何話說,來聊聊吧~~
作者: 心結    時間: 2010-7-21 11:36
格力,掌握核心科技……這算不算?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0-7-21 12:47
啥叫核心技術?給個解釋吧
作者: liuronaldo    時間: 2010-7-22 15:25
中國以后自主品牌的路還很長,但我們要有信心!
作者: 草原蒙狼    時間: 2010-7-22 17:09
汽車是個大行業,他涉及的范圍很廣,每部車就如一個人,要四肢百骸、五臟六腑都是中國的自己的供應商依靠自己的或者消化的技術完成的部件,向下到原材料,設備機床,甚至刀具、程序都是自己的,那出來的車才真正叫自主品牌,流的才是中國血,聞著才是中國味兒

大框架有了,細分市場帶動了,中國就厲害了,這就是國家引進汽車最初的戰略打算。可是現在看看,忽悠來標榜去,都說是自主都在玩自主,可哪個是真正的自主?哪個體內流淌的全是中國的技術,或者學來已經掌握的技術、提升的技術?噱頭背后無非是讓老百姓多花銀子,買個低檔玩意罷了,商家唯利是圖,對國家工業并無太大利導作用,看看那些掙扎在生死線上的小小供應商就知道了。

造高品質的車,不是整個酷一點、看著NB的車標或者外觀就OK的。那需要主機廠扶植,對供應商提供技術幫助、資金幫助、人力培訓、革新教育……,甚至為達到某精度品質要求,自己培植加工設備,研究刀具,研究原材料,可以與相關企業合作,這是多贏的。基礎上來了,整個工業厲害了,何愁造不出高級的車來?

汽車行業會帶動國家工業邁步前進,汽車品質的提高標志著國家工業的水平,對航空工業、造船工業、其他工業起著領頭羊的作用。

看看可悲的徐工,被卡特彼勒束縛了17年,玩弄于掌股之間,以市場換技術經驗驗證是失敗滴,老外是帝國之心、行資本主義的,核心的東西到現在我們還偷學不來,所以只能靠自己,實踐、創新,從1+1開始夯實基礎。引進,只能暫時“先進”地運轉著,詬病很多,那永遠不是你自己的東西。

現在是個機會,國際環境不錯,雖然惡狗繞門。外資進駐中國很多,拿走了大部分的血汗,我們要在殘汁剩羹中品嘗技術的味道,深入進去,分析、研究、學習,遲早會做的更好,做的更有味的。

國家工業還是要靠企業,政府不行,政府只能做引導,做服務,做支持,如日本政府出面給企業拿到的歐洲高鐵項目。國家工業靠所謂的研究機構也不行,那是二線的兵,只能做參考。企業,才是國家發展的燦爛之星。

汽車品質水平=國家工業水平=國家在國際上的實力、影響力、決策力=中國小老百姓的幸福

個人愚見,僅作參考。
作者: 草原蒙狼    時間: 2010-7-22 17:09
汽車是個大行業,他涉及的范圍很廣,每部車就如一個人,要四肢百骸、五臟六腑都是中國的自己的供應商依靠自己的或者消化的技術完成的部件,向下到原材料,設備機床,甚至刀具、程序都是自己的,那出來的車才真正叫自主品牌,流的才是中國血,聞著才是中國味兒

大框架有了,細分市場帶動了,中國就厲害了,這就是國家引進汽車最初的戰略打算。可是現在看看,忽悠來標榜去,都說是自主都在玩自主,可哪個是真正的自主?哪個體內流淌的全是中國的技術,或者學來已經掌握的技術、提升的技術?噱頭背后無非是讓老百姓多花銀子,買個低檔玩意罷了,商家唯利是圖,對國家工業并無太大利導作用,看看那些掙扎在生死線上的小小供應商就知道了。

造高品質的車,不是整個酷一點、看著NB的車標或者外觀就OK的。那需要主機廠扶植,對供應商提供技術幫助、資金幫助、人力培訓、革新教育……,甚至為達到某精度品質要求,自己培植加工設備,研究刀具,研究原材料,可以與相關企業合作,這是多贏的。基礎上來了,整個工業厲害了,何愁造不出高級的車來?

汽車行業會帶動國家工業邁步前進,汽車品質的提高標志著國家工業的水平,對航空工業、造船工業、其他工業起著領頭羊的作用。

看看可悲的徐工,被卡特彼勒束縛了17年,玩弄于掌股之間,以市場換技術經驗驗證是失敗滴,老外是帝國之心、行資本主義的,核心的東西到現在我們還偷學不來,所以只能靠自己,實踐、創新,從1+1開始夯實基礎。引進,只能暫時“先進”地運轉著,詬病很多,那永遠不是你自己的東西。

現在是個機會,國際環境不錯,雖然惡狗繞門。外資進駐中國很多,拿走了大部分的血汗,我們要在殘汁剩羹中品嘗技術的味道,深入進去,分析、研究、學習,遲早會做的更好,做的更有味的。

國家工業還是要靠企業,政府不行,政府只能做引導,做服務,做支持,如日本政府出面給企業拿到的歐洲高鐵項目。國家工業靠所謂的研究機構也不行,那是二線的兵,只能做參考。企業,才是國家發展的燦爛之星。

汽車品質水平=國家工業水平=國家在國際上的實力、影響力、決策力=中國小老百姓的幸福

個人愚見,僅作參考。
作者: 鳳凰之羽    時間: 2010-7-23 09:42
慢慢會有的,大家不要急
作者: lccc305    時間: 2010-7-23 12:12
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有時間的積累才行
作者: 草原蒙狼    時間: 2010-7-23 14:23
帖子發重了,請管理員刪除。
作者: 51機械動畫    時間: 2010-7-23 14:34
我的個人愚見是:中國跳過了一個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階段,缺少那一兩百年的積累,因此才會導致一個農業國家直接蹦到現在這個缺少技術核心的只有外殼的尷尬的工業體系的階段。
作者: zb311    時間: 2010-7-23 15:01
缺少時間,缺少積累,缺少一兩百年的資本主義工業革命階段.......真的是這樣嗎?假設是這樣,那就證明資本主義是道路是唯一能夠掌握核心技術的道路!!! 成立嗎? 大家說說看
我覺得現在中國的確應該走自己的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共產黨提出的這點是非常正確的,悲哀的是廣大的領導沒有領導好,廣大的普羅大眾沒有認識好!每一個普羅大眾都知道怎么做,但就是做出來的和想的不一樣啊?為什么呢?
作者: 51機械動畫    時間: 2010-7-23 15:11
我認為目前中國缺少的就是這些,因為現在的領導的確都是資本家的思想,所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現在走的究竟是什么路,大家誰都清楚。社會主義就是社會主義,什么叫中國特色,外國特色。越是強調的,就越是假的。
作者: 起步價    時間: 2010-7-23 18:02
咱們現在回家,關起門來蒸個饅頭,要自主完全可以,因為你會;讓你造個飛船就傻眼了吧,你不會!
你不會的東西老外會隨隨便便教給你嗎,不會!所以慢慢學吧!
不要羨慕人家站的高,人家爬山的時候我們在睡覺呢。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0-7-23 21:13
前兩天不是有個重型機械老板的帖子的回復里面提到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潛規則——親戚、朋友、同事……
作者: syj2004hg    時間: 2010-7-23 22:49
很深刻,還局限于這個行業,只知道搞生產,汗顏,不說了
作者: topnqy    時間: 2010-7-24 00:01
LZ應該也是在汽車合資企業的,中國的領導是否有意識的培養中國工程師,操作工的技術能力了?

  學習型的組織形成不了,就談不上技術轉移了,完成上一級交給的任務,賺錢了就OK啦!哪能學到什么真正的技術?
作者: 楊善梅    時間: 2010-7-24 07:23
國內工廠的領導多數是不重視技術的,只要能搞到錢就OK了,誰當了官了,就會利用手中的權力把自己家的親戚搞進去學技術,有文化的沒文化也好,全部叫進去,不懂干中學,在不懂在里面也能混到做輕檢事拿高工資。真正有這個能力的人想進去也進不了,這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作者: 楊gerry    時間: 2010-7-29 19:03
樓主是做汽車哪方面的?我目前是汽車內外飾件,如前后保險杠、門檻、擾流板等,這些國產都沒有問題,但是要做得向國外那樣的程度,就需要投入(研發、制造、管理),但像國內的中小企業,更本不會花錢去做。工作一年多來,覺得管理是最重要的,但國內的企業,能做好管理的很少。不知國企怎樣?我們公司是民營的,之前聘過德國人做過經理,但最終還是被大家趕走了,但在管理上還是留了點,但感覺還是亂。打算滿兩年后,進家外資,學學人家。當然還是汽車行業,我對汽車有興趣,但也感到要學很多,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很多要學。
作者: 楊gerry    時間: 2010-7-29 19:15
疑問?????樓主,如果內容屬實的話。
徐工為什么沒換到技術。同卡特彼勒,就沒有做好全盤的打算嗎? 誰有責任?
作者: 楊gerry    時間: 2010-7-29 19:27
欣賞并贊同著:企業是一線的兵,研究機構二線的兵。
希望那些在有志于中國制造業(制造絕對是國家、人類的硬實力)的@工們,能夠做到一二線通吃,比如企業里的研發。要能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中國加油,人類加油!
@—百家姓。“@工”等于以前的“同志”的稱呼。寓意不變:志同道合于制造業。


以上我的想法,歡迎討論!
作者: 平靜    時間: 2010-7-30 16:37
中國跳過了一個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階段,缺少那一兩百年的積累!!!!!!!!!!!!!!!!!!1
作者: jianchao    時間: 2010-7-31 19:37
回復 16# topnqy


    對,現在有多少愿意踏踏實實搞技術,有幾個愿意在車間里刻苦鉆研的,現在搞技術的被說“呆板”,當工人的被人瞧不起,就在這個風氣下,想自主創新,想研究出自己的東西來,想有中國味兒,難
作者: 沂蒙之子    時間: 2010-8-2 10:25
汽車行業還沒有真正的自主品牌。過去是有。
作者: f1h2w3    時間: 2010-8-2 15:03
慢慢走吧,路好長。
國人要好動動腦子
作者: danielzhan    時間: 2012-2-23 19:18
樓主 辛苦了,,,頂頂
作者: Mr.BāoZǐ    時間: 2012-2-24 08:55
中國需要一次徹底的工業革命,以及文化革命.道德革命.法治革命.
現在的國人太習慣于拿來主義,太習慣于山寨.
一個項目花個幾千萬研發,投入市場不到半年,研發成本還沒回收山寨版就出來了,誰還敢研發.不研發,自主就是扯蛋.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