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我國數控產業發展研究報告 [打印本頁]

作者: 藍色童話    時間: 2010-6-3 12:26
標題: 我國數控產業發展研究報告
本帖最后由 藍色童話 于 2010-6-3 15:36 編輯
/ f, Y* B" d8 E& x( C! k9 Q1 p" Q$ d! v* ^+ i8 j* Q0 v7 j$ [3 P' k+ v
     數控技術是集多種學科的高技術,數控系統是一種特殊功能部件。數控技術對于裝備制造業的作用就如同CPU對于計算機IT產業的作用,是先進制造裝備的核心。我國數控技術及其產業經歷了“六五”的引進,“七五”的消化吸收,到“八五”的自主開發以及“九五”“十五”的產業化攻關,奠定了我國數控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1 w. O! E9 o( t4 F% P1 d% Q+ D
1 Y2 Q% ]+ c% O一、國內外數控產業發展歷史6 I' N$ A, ^% g( j* ?  C' U0 N3 |9 i2 B
世界上第一臺數控機床誕生于1952年。在1946年世界上出現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以后,美國一家公司,將計算機技術和剛剛發展起來的伺服技術“嫁接”到一臺傳統銑床上,加工用傳統機床無法精確加工的軍用直升機螺旋槳曲線截面的樣板,取得驚人成功。從此,數控技術與機械制造業相結合,開創了裝備工業的新紀元。
/ A6 ?; T9 ?4 p& |( Z- [* T盡管早期數控系統存在可靠性低、編程極為困難、造價高昂和占地面積數倍于機床等一系列不足之處,但是,美國、日本及其他一些西方國家,還是看到了其誘人的前景,爭先恐后進行研制和開發,不斷投入科研力量,并從計算機硬件、軟件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中吸取可為數控系統所用的成果。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就是經歷了近30年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的漫長過程,基本解決了上述一系列問題,使數控技術逐步走向成熟。與此同時,日本及一些西方國家政府不失時機地采取各種支持措施,大規模地開始了數控機床應用于機械制造業的各個領域。
4 [* u: V5 n# F8 P. }# Z! W我國數控機床的研制始于1958年,比日本晚兩年起步,但進展很慢。70年代初,美、日數控技術達到一定水平,日本在上海展出12臺數控機床,引發我國的開發熱潮,全國幾十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和少數工廠一哄而上研制數控系統和數控機床。當時世界數控系統采用的電子元器件由晶體管進入小規模集成電路,并迅速進入中大規模集成電路階段。我國則由于國產電子元器件落后,進口又受到限制,因而數控系統水平很難提高,所以此次研制高潮,主要受制于數控系統,大部分未達到使用的水平。
* C& P- a$ ~+ i$ E
7 E$ x( ?; ~  D8 f
80年代初,我國機床行業陸續引進了日本FANUC 和德國西門子公司的數控系統。但這兩者屬于即將淘汰的數控系統產品的組裝技術(其他高技術項目受“巴統”限制,對我禁運)。
( E* V. y4 c' F3 j5 L& _' e
4 m+ H& t9 |% o; Z; ^# g& Y80年代中后期即“七五”階段,著重對引進的技術進行了“消化”工作,配置我國自主開發的經濟型數控系統的數控機床開始登場。同時,航天工業、科學院、高等院校分別參與普及型數控系統的自主開發工作,取得一些成果。( i# W8 O! `9 N( o5 M7 h2 c

; W: }5 u7 O, w! |# U% e! a90年代,即“八五”、“九五”期間,國家組織數控技術攻關,推動了國產數控系統的自主開發工作。配置我國自行開發的經濟型數控系統的一些數控機床日趨成熟。此時恰逢世界范圍以PC 為基礎的數控系統開發技術登場,對我國新一代(即第六代)數控系統開發極為有利。境內外計算機工業硬件供應的有利條件,加上我們開發軟件的優勢,使我國數控系統的研制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們掌握了五軸以上聯動、遠程診斷及服務等關鍵技術,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系列的可靠的普及型和高級型數控系統,突破了國外對我的封鎖和限制,性能上能與各類數控機床匹配。但由于國內市場已被國際名牌壟斷了十余年,這些新生的國產數控系統在市場開拓方面,面臨極大困難。3 `1 P0 d" h9 ]. ~, x& P& X
% e6 c7 L$ Y3 ~
二、我國數控系統產業取得的成績# Y: r/ {. m$ S: [% n
我國數控系統產業經過近50年的發展歷程,特別是4個5年計劃的攻關,已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4 O+ }" @6 U, {. b* o* \

5 v) p$ D: r" W3 d' d5 }(一)奠定了數控技術發展的基礎,基本掌握了現代數控技術
2 I. j3 {( [' X2 z" @  T+ c我國現在已基本掌握了從數控系統、伺服驅動、數控主機、專機及其配套件的基礎技術,其中大部分技術已具備進行商品化開發的基礎,部分技術已商品化、產業化。
" O( P! ]  C9 L1 z. D, A. N. ^  l$ ?) v" w  q
國產經濟型數控系統技術基本成熟,由于適應中國用戶的實際使用水平和機床制造企業數控技術配套要求,得到了廣大用戶的認同,已主導中國市場,形成了年產2萬臺(套)以上的生產規模,可以滿足為中小規格低端(經濟型)數控機床配套和舊機床改造的需要,占據國內經濟型數控系統市場份額95%以上,同時還能與整機一起出口。
& V  V  Q8 ~* P' }' [; e2 H$ L) J' H" P3 E$ c
在國家的支持下,通過聯合攻關和行業的努力,普及型(中檔)數控系統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取得了一定成效。普及型數控系統性能不斷改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初步形成了自主配套能力,已小批量進入市場。目前,行業主導企業普及型數控系統已實現批量生產,并且具備全數字交流伺服驅動系統和主軸伺服驅動系統等配套能力,可以為用戶提供數控系統全套解決方案,在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等中檔數控機床得到批量配套應用,銷售到最終用戶后,反映良好。從技術水平上比較,國產普及型數控系統的功能、性能與國外比并不差,價格和服務方面還有較大優勢,可靠性與國外系統的差距也已顯著縮小。
3 b5 k. S/ L0 {. M6 {2 u1 D3 j" R/ A6 r6 s8 M6 \
高檔數控系統研制不斷取得突破,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
2 ]! H/ q5 t1 `0 q4 Z! E
5 h/ _% H$ b1 L(二)形成了一批數控系統骨干企業* l* ^: [4 _" Z- X9 X
目前國產數控系統(包括數控裝置、伺服驅動、主軸電機和伺服電機等)生產企業50~60家,其中能夠開發普及型數控系統的企業近10家。2007年國內數控系統的市場銷售量約為190525套,其中國產數控系統銷售量達到153225多套,形成了國產數控系統“南北中西東”為龍頭的布局。“南”有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北”有北京凱恩帝、沈陽高精、大連光洋、北京航天機床數控系統有限公司、大連大森數控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凱奇數控成套有限公司等;“中”有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西”有成都廣泰實業有限公司、綿陽圣維數控有限責任公司;“東”有上海開通數控有限責任公司、南京華興數控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南京新方達數控有限公司、江蘇仁和新技術產業有限公司等。- k. t+ \6 E$ b3 \5 N
這些企業的發展,奠定了我國數控系統產業的基礎,使我國具備了與國外企業競爭的實力。
2 o6 Q& M' B/ d
( U$ x" {# r2 R# c1 z5 G: }: F! C(三)形成了數控系統理論研究及產業化隊伍
+ \/ p; U- V( r% \3 m/ T  B5 _通過技術研究、工程化、產業化攻關,在高校、研究所、企業中初步形成一支從事數控基礎理論、數控主機、數控系統及其工程化、產業化的研究開發和經營管理的隊伍,數控系統企業的開發和成果轉化能力得到提高。
; b9 |( G' G3 F( V# z
9 L! k% e, E0 K8 s: V8 M1 Y7 r(四)一些數控系統企業走出國門) g. w/ q% e  ]% k6 T- N
近年來,我國一些具有國際視野的數控系統企業已經認識到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性,在海外建立技術服務、人員培訓中心,依托當地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例如北京凱奇數控,長期占領俄羅斯主導市場。) L; d1 }' T" E8 S+ J6 |

% L7 D8 F' \, @+ P( Q* Q三、國產數控系統的優勢
+ ?# a0 [8 i* q(一)價格優勢
. C, x! j8 t; K, ?7 e4 M國產數控系統與國外數控系統相比,在價格方面具有很大優勢。眾所周知,國外的高檔數控系統價格非常昂貴。對于五軸聯動以上的數控系統,需對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進行調查,限制其使用。若認為與軍事工業有關,則不予批準。即使我國民用工業能夠進口這類設備,其價格也很貴,僅一套CNC單元價格就高達二十多萬元人民幣,而華中數控五軸CNC,價格約為其1/4。國外的專用數控系統價格也非常昂貴,如意大利Fidia仿形數控系統價格為60萬~70萬元人民幣,而華中數控與Fidia相同檔次的仿形數控系統價格僅為其1/3。總的來看,華中數控系統與國外高檔數控系統(如FANUC-18、SIMENSE-840)相比,僅為國外系統的20%~30%。- I) d5 P' T+ X, N9 D. T) A5 O# L8 c
再以國外三軸聯動銑削數控系統為例,國外數控系統批量訂貨(10臺以上)的價格通常為7萬~9萬元(CNC單元和三個伺服)。而在同樣商務條件下,功能和配置更優的華中世紀星數控系統價格約為3萬~4萬元。
6 E9 `. G* h2 Y& `  }正因為有了民族的數控產業的起步,才使得國外普及型數控系統的價格在近年來幾乎下降了一半。例如,我國某著名機床廠由于采用了華中數控的加工中心數控系統(約4.5萬元/套),2005年初,與日本公司談判,要求將原來約13萬元的加工中心數控系統,降價到7.5萬元/套。
, {7 b0 J, v( k! W
1 }! e4 m% }- C0 `+ L# M& N(二)功能和配置優勢
; m" s& R) _/ {我國企業由于資金的短缺,購進的設備總希望多使用一些年限,數控機床亦如此。但由于微電子技術日新月異,數控系統更新的速度異常迅速。而數控機床的機械部分的壽命一般遠比數控系統長。目前國內許多廠家購進國外的二手設備,一般機械部分尚可,而數控系統已經不行。這種情況下,由于其資料不全,且其升級換代的價格昂貴,改造的工程量也很大,導致數控系統不能正常使用。另外,由于國外廠家技術封鎖,國外系統難于作二次開發,而許多用戶要求系統的開放性,以便根據實際情況擴展功能。7 D5 o, \$ ~  r/ X
以華中數控為代表的國產數控系統采用了以工業PC機為硬件平臺,DOS、 Windows及其豐富的支持軟件為軟件平臺的技術路線,使主控制系統具有質量好,性能價格比高,新產品開發周期短,系統維護方便,系統更新換代和升級快,系統配套能力強,開放性好,便于用戶二次開發和集成等許多優點。
$ W' a  f% k$ R" y% O) a6 w3 @
, j9 k9 ^& S$ \9 }; ~3 [四、推廣國產數控系統存在的主要障礙$ s- U6 p- m, k: P" U: l5 G/ r5 R; v
近年來,國產數控系統的性能、功能和可靠性已大幅提高,與國外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從技術層面看,國產中檔數控系統已基本滿足國內生產的數控機床的技術要求,國產高檔數控系統也實現了零的突破。在某些方面,國產數控系統還具有很大優勢。但是技術上的突破并不等于市場上的突破。國產數控系統在市場推廣過程中還存在很大障礙。尤其是在中高檔數控系統市場,目前,普及型數控系統外國品牌仍然占據了我國80%的市場份額。高檔數控系統外國品牌占據我國95%以上市場份額。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2 e$ v5 c; D; S( n, X
9 U# N6 n" M. _1 B$ ]  ?
(一)技術問題  i# Y& _7 k& O* B8 D
多年來,由于我國數控軟硬件研究開發的基礎薄弱,技術積累少,研發隊伍的實力較弱,研發的投入力度不夠,國產數控系統在質量與穩定性上與國外的差距較大。我國數控系統技術集成、工程成套、遠程服務技術等能力不強;應用軟件設計不如國外完善;品種覆蓋率小,數控產品配套件尚未形成市場,許多配套件外觀、質量均有缺陷。尤其是在高檔數控系統領域,雖然國產五軸聯動數控系統技術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功能還不夠完善,在實際應用中驗證還不全面。在性能方面,國產系統不能滿足高速、高精、多通道控制、雙軸同步控制、超前預處理功能;國產系統采用模擬量或脈沖量接口,而國外系統采用高速現場總線技術。國產系統的可靠性指標與國外有較大差距,也無統一的可靠性測評標準。
$ V  S$ z$ q6 I
5 {& ?* k) T( |% E3 V3 s! M: y(二)產業化問題
5 _' ]# d  u. S: `8 H/ N3 l由于以往歷次的攻關主要是從技術的角度關注數控產業的問題,而不是從系統工程的角度去綜合考慮影響數控產業化的諸多因素,導致數控技術研究、開發、生產等環節脫節;數控裝置、驅動、電機的配套脫節;數控系統生產廠與主機生產廠脫節。加之我們在某些技術質量方面的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導致數控系統企業規模上不來,產品批量上不去。國內數控系統企業年產中高端數控系統產量不過幾百臺,好一點的上千臺,但西門子和FANUC的年產量都在幾萬臺和幾十萬臺。產量上不來,技術質量和穩定性就很難提高,成本更是降不下來,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這樣就更沒辦法上規模了,形成惡性循環的怪圈。/ C. p$ U3 O% ^, C. u. s

4 u. D5 J7 t5 Y6 X4 ^(三)品牌管理與營銷問題
- c+ }1 X- r9 ~% n6 @- d國產品牌管理與營銷策略較之國外知名品牌也有一定差距。我國數控系統市場早已被日本FANUC和德國西門子兩大國際名牌所壟斷,這兩家還分別占有世界市場份額的50%和25%,壟斷世界市場長達30余年,壟斷我國市場也已20年,他們擁有很高的信譽和知名度。從國際范圍數控系統的競爭情況看,當今世界技術上能夠做到與FANUC 和西門子相抗衡的公司很多,如美國的Allen Bradley、日本的三菱電機、安川電機、德國的Heidenhein、Indramat、法國的Num、英國Control Technology等,就其技術而言都十分高超,特別是美國GE 曾經是世界數控系統的技術先導。這些公司盡管多年來積極開拓市場,但在市場份額上仍未能顯著改變FANUC和西門子所占的比重。另外,匈牙利、韓國、印度和我國臺灣計算機硬、軟件工業都有很好的基礎,但也一直受日本FANUC的OEM 就地組裝的方式所控制(我國的合作項目也屬于這一類型),未能形成自己的數控系統品牌和產業。可見品牌管理和營銷策略在市場競爭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也說明發展數控系統產業必須是開發技術與開拓市場同時并重。
8 X' J5 C4 ^8 v
5 e5 v1 a: Q& Z) ]; G* v目前FANUC和西門子在華擴張的力度還在不斷加大,他們已經從過去簡單的技術轉讓發展到現在的合資建廠,在銷售和售后服務上包括進行先期的市場培育,向用戶無償提供產品和培訓技術人員,還通過降價等市場策略進一步增強競爭力,使得一些已經技術成熟的國產數控系統很難打入市場。: |" Y$ J5 L$ r4 v; S" q+ ]
1 [, ]; |6 }" R, n; Q; J
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應用進口高端數控系統的企業,可有機會出國培訓,銷售“西門子系” 和“發那科系”的企業技術人員待遇高還有銷售提成。而應用國產中高端數控系統,企業經營者要擔負穩定性、可靠性、精度差等風險。
! M% A9 ?2 b9 Z4 i9 w8 `4 [0 A/ u4 P1 z: o1 c
(四)標準問題  I! P9 Z' q6 |4 k+ e- L
近年來,外國公司紛紛推出高檔數控系統的數字接口協議和標準,并想方設法將其變成國際標準,力圖通過標準的制定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和主動。一旦這種局面形成,勢必進一步拉大我國在制造技術領域與國外的差距。 7 `6 Z6 S' e$ q+ t3 r& y/ F
雖然近年來我國數控系統取得了較大發展,在中檔數控系統上能基本滿足國內要求,但在高檔數控系統方面,國內遠遠不及國外。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沒有自己的標準,高檔技術受制于人。長期以來,國內數控行業少有標準納入國際標準,只能被動地執行國外或國際數控標準,使國產數控系統在和國際數控巨頭的競爭中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l% }- T* ~6 q9 Z* _/ }) N5 r

# e. I1 m( n2 S! m  U( _6 z5 I(五)用戶的信任度問題
$ O" v3 R  z! T國內用戶對國產品牌數控系統及關鍵功能部件信心嚴重不足。十多年前,我國數控系統及關鍵功能部件產業曾經因可靠性差而打過敗仗,導致國內用戶至今對選用國產數控系統心有余悸。這就是80年代中后期,在我國自主開發的普及型數控系統可靠性未經驗證的情況下,大面積推廣使用,造成在市場上“倒牌子”的有害影響。以后不久,由于指導方針失誤,個別骨干企業在用引進技術生產的數控系統推向市場上,又片面強調電子元器件國產化,由于國產電子元器件質量性能不過關,導致數控系統性能不可靠,而再次在市場上影響全行業的信譽,這是值得反思的兩次教訓。
$ ?9 o' m' a" [, T7 Y' n  ]& |% _0 }
雖然近五年來國產數控系統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中檔數控系統及關鍵功能部件的技術和可靠性方面與國外差距明顯縮小,但由于歷史原因,國內用戶依然無法消除對國產數控系統可靠性的疑慮。對選用國產品牌,仍然不敢“吃螃蟹”,導致國產品牌走入“不好,不用。不用,更不好”的怪圈。更為嚴重的是,甚至很多政府采購招標項目,也違反國家招標法的規定,在標書中指定國外品牌的數控系統,致使國產品牌喪失了與國外公平競爭的權利和機會。
* y8 e9 ^) B1 |. m/ n) B! @
/ u/ k" N  W4 c由于用戶對國產品牌市場認同度低,我國中高檔數控系統市場一直為FANUC、西門子等國外品牌所壟斷。國產品牌數控系統為主機的配套率有待提高。目前在國產品牌數控系統中,主要是2~3軸數控車床系統,占為主機配套的90%,而加工中心和數控銑床用數控系統配套比例不足10%。+ ^: f9 Y( N& M& T3 I
0 O  A+ W# j: I" H, G
五、探索國產數控系統市場開拓的途徑' j: ?6 L! r, a3 U& }, E, S
在目前數控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國外強手長期占領我國市場的情況下,只有采取非常規市場開拓措施,才能奪回市場份額。近年來,我國數控企業在開拓市場方面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 r7 x3 _& y7 j& W

9 X' b/ k  M) }4 f(一)國產數控系統企業主動與整機廠合作結盟。第一步是鼓勵試用,建立信心;第二步是在主機廠建立展示點,用使用實效說服最終用戶;第三步是數控系統企業和主機企業建立合作股份關系。以華中數控為例,國內主要的數控機床生產企業,如北京第一機床廠、桂林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機電院、武漢重型機床廠、大連機床廠、寶雞機床廠、濟南第一機床廠、沈陽機床集團、青海第一機床廠等40多家企業都已開始批量使用或試用華中高性能數控系統。幾年來,華中數控一直致力于與機床廠建立戰略聯盟關系的探索。華中數控與長江機床廠、武漢機床廠、漢川工具廠共同開發的數控非圓齒扇插齒機、數控拉刀磨床、數控高精度轉臺等產品填補國內了空白。北京第一機床廠就是從開始選用華中數控的系統,到最后變成了華中數控的股東。而華中數控與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七軸五聯動車銑復合數控機床的過程中,以技術入股成為主機廠的股東。
5 Q0 _3 C0 t. B/ L, t  t4 b. d  / s* I. }5 E: d7 N% r
(二)以增大國產數控系統市場占有份額為目的,由數控企業開發機床或成立主機廠。如大連光洋成立了大連科德數控有限公司,進行整機產品的研制和銷售,目前生產和銷售的數控機床全部配套光洋的總線式數控系統和驅動器。科德數控旨在打造國產數控系統和關鍵功能部件試驗、測試、驗證平臺,建立示范工程,通過推廣整機的方式讓國內用戶了解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和關鍵功能部件的性能和穩定性,建立用戶的了解與信任。/ ^( [; o- t# n+ ~, |0 ], n

; n( t3 Z, x1 ?" }/ T(三)建立數控技術培訓與服務中心。為數控機床生產和使用的廣大企業,大量培訓操作使用、工藝編程、維護維修人員。數控系統企業建設面向最終用戶的銷售服務網絡,為用戶提供應用國產數控系統的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建立用戶對國產數控系統的信心。
) z# V+ n3 j  w2 K7 O, d
( Y' l' _2 |; V1 Q' [8 _; x六、發展國產數控系統的政策建議% y+ C$ x  X- }- o+ \/ B9 q
發展數控系統這種關鍵功能部件,光靠企業自身很難解決,必須有國家政策扶持或保護,并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支持我國數控系統自主化建設。
# u' m! ^" G9 k( T3 h  f6 |1 C! t5 K5 S/ a
(一)政府主導,從政策層面支持國產中高檔數控系統加速占領市場4 A' ?* N2 Q0 L$ w' @- I. |
1.在“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盡快啟動“中、高檔數控系統及關鍵功能部件可靠性應用示范工程”,在軍工、汽車、發電設備、造船、機床制造等行業,建立國產數控系統及關鍵功能部件應用示范基地。對國產數控系統的應用示范點,實行政府部門支付財政性資金購買國產數控系統,交用戶單位使用的支持政策;或實行用戶“先試后買”的政策,讓用戶得到實惠,調動用戶選用、試用國產數控系統的積極性,并積極做好數控系統的應用驗證和可靠性考核。通過應用示范,增強用戶選用國產品牌的信心。# N  i0 i2 C" d
2.國家有關部門盡快組織制訂自主創新的國產數控系統及關鍵功能部件采購目錄。對國內能滿足技術要求的數控系統及關鍵功能部件的進口予以嚴格審批。頒布政策性文件,在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數控機床的項目中,禁止指定國外品牌和產品型號等違規行為。在同等性能、功能的前提下,應優先選用國產數控系統及關鍵功能部件。在中國對外國政府的貸款項目中、或中國政府的對外捐贈項目中,推薦國產數控系統和數控機床產品。
$ A8 [1 V' O/ n. W& C3.在貫徹實施裝備制造業調整與振興規劃中,對能夠提升國產中高檔數控系統核心競爭力和產業規模的技改項目給予重點支持和投入,優先安排能夠帶動國產中高檔數控系統生產、銷售的技改項目,并在項目中分配專門經費支持所配套的高檔數控系統的研發,推動自主研發的高檔數控系統的應用驗證和市場推廣。, R4 H5 {8 ]& T5 m! W  ?0 ?2 t
$ Q' ?% g0 t: `8 k/ Y$ Y
(二)從技改、稅收和金融政策方面給予扶持,增強數控系統企業綜合實力  f/ ?4 w. b# H& o& A
1.比照國家對軟件企業的稅收扶持政策,制定對數控系統企業的稅收扶持政策。繼續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數控系統生產企業的增值稅的50%先征后返政策;同時,增加對數控系統企業所得稅50%返還的政策;政府對所有返還稅款,免征收所得稅,用于企業研究開發和擴大再生產。同時,對那些采用從國外進口數控產品貼牌銷售的企業,應嚴格禁止享受國內數控系統企業稅金返還政策。7 r4 L  v* N" h# ?
2.建議國家對外國企業在中國總裝生產數控系統的進口組件,按數控系統同等稅率征收進口關稅。同時對國內數控系統企業進口關鍵電子元件實行零關稅。1993年,數控系統的進口關稅就已被調整到5%,而當時的電子元件的平均關稅約10%。因此,數控系統產業是最早實現與國際接軌的行業之一。+ }: j1 O* M) d0 `
3.調配多種資源,扶優扶強,支持骨干數控系統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在國家政策扶植下,以無償資助、國家參股或以無息貸款或貼息貸款形式支持重點企業在數控系統規模化生產設備、工藝手段、數控系統部件(計算機裝置,驅動裝置,電機)性能檢測和可靠性考核設備、研發及中試的條件和質量保證體系等方面,進行技術改造,大幅度提高數控系統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水平,改善規模生產條件,保證批量產品的質量。
$ v6 M, H4 b' Z' S1 U4.解決數控系統企業的中長期貸款難的問題。對數控系統產業的發展和建設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并幫助解決數控系統企業抵押、擔保方面的困難。如: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國債項目支持、貸款貼息補助等相關措施。0 Q* Q' I, P0 @. {; p/ r

9 b) \- Q- k/ j(三)國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強數控技術研發和人才建設9 V! L0 s) R! y, Z  x" A. {
以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重大專項為平臺,利用重大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高檔數控系統的關鍵技術、基礎共性技術,以及高檔數控系統標準化技術研究。要以企業為主體,走官、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道路,集中國家的財力支持建立由研究機構、大學、系統廠組成的技術聯盟和研發平臺,共同開展數控系統共性與關鍵技術的研發,加速制訂下一代高檔數控系統標準體系結構的規范和協議及相關的技術標準,并在國產數控系統行業內推廣和共享,實現中國數控廠商的共同發展。, W0 l+ R7 L+ H2 t( O+ Q/ ~( q2 c0 [
根據數控產業發展的特點,有計劃、多渠道、多層次地共同培養創新型人才。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的作用,選擇若干個重點院校,加強數控系統學科的建設。依托重點骨干機床制造企業,聯合數控系統廠和職業院校,建立具有權威資質的數控技術培訓與服務中心,面向全國進行招生,為數控機床生產使用企業培訓操作使用、工藝編程和維護維修人員,推廣使用配套國產數控系統產品。' B) h' U" O9 }/ I  S3 \
8 h% e% {  X$ i
案例:
5 r# U* p$ E* ~6 h6 V8 U華中數控:向高端挺進
# G  j0 Y4 o: ^! \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是從事數控系統及其裝備研究、開發和生產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以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數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技術依托,擁有強大的科研、開發和產業化實力。近年來,公司業績連續保持大幅增長。2001年9月,華中數控告別了校園,整體遷入大學科技園現代化的產業化新基地。新基地擁有高性能數控系統產業化示范生產線、先進的研發中心和質檢中心,形成了年產10000臺套高性能數控系統的生產能力。華中數控產業基地的建成投產,標志著我國中高檔數控系統產業化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f) C9 x& |) a% ~2 ^4 u
華中數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檔、中檔、普及型系列數控系統產品,年銷售近萬臺套,與國內數十家著名主機廠實現了批量配套。五軸聯動數控產品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已成功應用在航空、船舶、汽車、電力等行業工業用戶中,是目前國內唯一獲得批量應用的國產高檔數控系統。華中數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交流伺服驅動單元和主軸伺服驅動單元系列產品、大功率伺服電機與伺服主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K6、GM7系列交流伺服主軸實現了批量生產,成為目前國內唯一擁有成套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包括數控系統、伺服單元和電機、主軸單元及主軸電機等)和自主配套能力的企業。公司十個產品獲得國家級重點新產品稱號,形成車床、銑床、加工中心、仿形、軋輥磨、非圓齒扇插齒機、齒條插齒機、鏜床、激光加工、玻璃機械、紡織機械、醫療機械等40多個數控系統應用品種。
! I: ~: d6 h  A5 F$ z8 P7 i. O4 G) P
大連光洋:完善高檔數控產業鏈/ ?- `3 g) ^8 L0 F. f) G4 V& k2 M6 T
大連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發展勢頭迅猛的民營高科技企業。主要業務領域為數控領域(數控系統、伺服驅動、力矩電機、單軸轉臺、雙軸 轉臺、單擺銑頭、雙擺銑頭、編碼器、細分器、機床溫度形變補償模塊、手輪手脈等)和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智能控制器、工業測控模塊/系統、全集成自動化控 制系統等)。
5 D- O; A! D; E$ ]! E, p* \  O9 m# z經過多年的努力,公司在我國高檔數控系統及工業自控產品技術領域形成了較強的核心競爭力,產品銷往上海、北京等25個省市自治區,并有部分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公司目前主要客戶有德國因代克斯、英國六佰集團、日本豐田工機、三洋、東芝醫療、東芝廣播電視等國際知名企業。7 I( ~" B9 i' r2 `, B
2008年,公司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高檔數控產業鏈,突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研制完成系列化產品,形成高檔數控系統產業化發展。重點產品包括:  k- }8 d! ^' m  D% |
——總線式高檔數控系統。在原有研發的基礎上,研制完成用于全機能數控車、五軸聯動立式加工中心、五軸聯動龍門式加工中心、五軸聯動車銑復合加工中心、飛機柔性生產制造線等專用的總線式高檔數控系統,完成與系列化總線式驅動器的配套。2 t2 [7 @- `- A
——總線式伺服驅動器、伺服電機。研制完成模塊化總線伺服驅動器和總線式伺服電機一體化智能驅動器兩種配置形式的驅動器,額定扭矩為1-122Nm,最大功率50KW,為目前國內已研制完成的最大功率的伺服驅動器。研制完成用于直驅式功能部件的驅動裝置和大功率主軸電機的驅動裝置,研制的產品都已在公司的機床專業公司科德數控配套的數控機床整機上進行了充分的驗證。
! Z5 ?4 w! O$ |, X( M' Z——直驅式關鍵執行功能部件。研制完成了基于外轉子力矩電機直接驅動的單/雙軸轉臺和單/雙擺銑頭兩種直驅式關鍵執行功能部件,兩款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均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作者: 亮劍    時間: 2010-6-3 15:11
還是童話老大善解人意,字搞的很適合近視眼們看
作者: 藍色童話    時間: 2010-6-3 15:22
回復 2# 亮劍
' K* V9 y% W1 O9 P4 j" p* n" J3 n0 j; s% M' U" i3 G7 ]
字太小了俺本人看不清
作者: 數控散人    時間: 2010-6-3 15:57
這個一定是在數控行業混飯吃的寫出來的......
作者: 尹懷化    時間: 2010-6-3 18:34
感覺在哪本書上看過。不管原不原創.樓主辛苦了
作者: 小蝦的大海夢    時間: 2010-6-3 19:52
國人要給國貨更多的關注
作者: xtw77wh    時間: 2010-6-5 00:09
樓主辛苦了,給我們這些文章學習
作者: wxpwu    時間: 2010-6-5 08:37
樓主辛苦了,學習學習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