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相信中國軸承能有一個一流品牌走向世界嗎?
[打印本頁]
作者:
37596647
時間:
2010-5-3 10:15
標題:
相信中國軸承能有一個一流品牌走向世界嗎?
中國軸承的是否有光明的前途?出路在哪里?大家共同討論一下吧。
/ T3 p( B7 P( i) N9 Q7 k1 m
9 q @' {* m* _( o
相信很多軸承人,心中都有一個偉大的夢想,就是:中國也擁有一個世界一流品牌軸承,走向世界。
9 m0 Y: S" s% q$ [! h6 U9 Z3 }/ u
( V& N. W- W7 G6 E' P* @; t
個人很贊同一位軸承業前輩的看法。認為中國軸承要走向世界,躋身世界一流品牌行列,必定有一個整合的過程。
. H5 n7 X: H; `& Y6 E2 V
" u- o+ a+ ~; f1 s
這個整合期多長?中國軸承什么時候可以出一個世界性一流品牌?我是說如SKF、FAG這類。(個人認為NSK只能是二線品牌)
) \ [0 e( _4 A5 Y1 b$ |; J' ~2 e y
: M' q, `% o& T. @
計劃體制時代,造成國內大大小小軸承廠家上千家,之間的無序競爭,消耗了太多的企業精力,使大多數軸承淪為制造工廠。研發投入太小、研發力量薄弱,是目前中國的軸承現狀。
* z3 U" v: b# c" _0 f5 d8 `( h
/ ^5 s, X& I' O" T3 v% K! H
個人覺得,像一些成熟的軸承類型,如深溝球、調心滾子、圓柱滾子軸承等,國內軸承廠家經過近十多年來的設備革新,從設備、工藝、材料、技術力量培養上,一些工廠已經擁有了制造一流品質軸承的條件。
7 ~# H2 h3 }/ @0 v# z% s. R' s3 O
6 |% y) c) I; P, e+ F
但如何實現品牌化,國際化,一流化,現在中國軸承存有需要解決的問題等,請朋友們發表一下您的觀點和看法吧,謝謝!
, v e" N1 a% l Q1 ?3 t
/ O0 a5 z& O, q7 h7 Y: N7 a5 D
思緒有點零亂,但希望可以涌現一些為軸承行業有建設性的意見。
作者:
避雨瀑布下
時間:
2010-5-3 18:43
大蝦看來不是這個行業的,否則不會有這個理想,
% ~- P. A2 Y7 e' @ @$ ^
俺玩全線,包括建中型的軸承廠,全套,
1 e1 Z: M1 @( i- G/ S7 ]
10年,俺沒有這個理想,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10-5-3 23:13
相信中國軸承能有一個一流品牌走向世界嗎?
% I8 E$ ]% E; @4 ~ M' y7 x/ ^! L N- }' b
4 m) j7 H" {+ [6 }1 w
值得鼓勵!
6 R6 W0 {: C0 `
- y0 ^* \" |6 ?% i! t0 i: D3 t! a' R
不過,建議你再深入了解一下:SKF、FAG這類企業。
作者:
37596647
時間:
2010-5-4 08:40
避雨瀑布下,你覺得最不可能實現的有哪些呢?
4 n" [& T3 f6 d
0 s( |+ T. R+ ~( L' z) ~- d
可否具體的說一下?
- _7 A; |( {& A* J& }
% }0 [+ G* n5 p# y3 P& J" t( r, Y1 ~
5 \8 v( Q) h% H+ I
發此帖本意是大家多探討,多提具體的存在的問題我差距,謝謝!
作者:
伊凡
時間:
2010-5-4 09:15
我覺得萬向集團就不錯???只是品牌效應沒有FAG那么大了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0-5-4 09:45
材料不行,什么都不行.當然最重要的是教育體制 科研體制.
作者:
37596647
時間:
2010-5-4 10:40
但在實際工作中,接觸到有一些國內的軸承產品,在使用上質量的確有了長足的進步。
4 g+ ^, p6 E6 n6 t8 G& p6 v$ |
! b8 q# K" q8 M$ A7 S
這還是在現有的產品線中,已經定位在國產某檔次中的產品質量。
( J) g+ q) Q6 K& Y: U5 M
7 o( D6 R* B0 {* V' }3 ~/ [
我想,如果在材料、工藝、加工精度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否會有可能達到同類的進口產品相當的地質量呢?當然,我們先不考慮成本和市場銷售前景的因素。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0-5-4 11:01
類似問題在論壇說過無數次了,樓主一定沒看過以前的討論,從材料就不行,往下怎么說,但你會問,為什么不行,這我回答不了,你建一個行的廠子,它一定沒有活路,你問為什么沒有活路,沒人可以解答這類問題,哈哈,
作者:
揚天測量
時間:
2010-5-4 11:30
有可能,做二流產品的一流品牌,做一流產品的一流品牌短期內不可能。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雙星在國內運動鞋行業算是一流品牌了吧?但是不是一流產品。
作者:
37596647
時間:
2010-5-4 16:08
類似問題在論壇說過無數次了,樓主一定沒看過以前的討論,從材料就不行,往下怎么說,但你會問,為什么不行 ...
# R. W7 H$ @/ f
2266998 發表于 2010-5-4 11:01
" K' C9 g7 A% h: {1 h
$ _, V4 c* T* g, Z9 S
呵呵,你的意思我明白,做出像SKF質量的產品,價格估計也與SKF、FAG相差不大,市場接受不一個國產的品牌賣這么貴。這就是為什么有在國外注冊品牌,在國內生產軸承的營銷模式出現。就是利用國人的國外的東西總比中國的強的心理。
. W1 o9 ~; H* o r F) `) q9 l% a
# k# j- r, M4 `8 b, Z6 o' J
一直沒有在軸承生產廠呆過,你說的材料不行,是國內沒有能生產出高要求的軸承鋼,還是價格太貴?希望回復的朋友舉一點實例。別以材料、設備、工藝等就籠統的就斃掉,謝謝!
+ L9 N! H& l! |+ B# i$ h
! L0 T( w# W5 }# r! N0 c. L1 `- Z
軸承是以材料學、摩擦學、力學等理論為基本,所以任一一點都可以是否定的原因。我是希望大家可列舉具體存在的問題。比如你說材料不行,是鋼材純凈度不夠、微量元素添加控制難等,或者還有其它方面,國內有沒有鋼廠可以生產出像SKF品質的軸承鋼?大家提出具體的問題,如果剛好又有朋友有解決的方案,那不就解決了嗎?信息時代,大家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來處理解決問題,這也是我發帖子的初衷。
) p$ v$ g \" H* j; V7 i t9 U! A
$ P9 `3 t: u6 p4 ?- {' e4 ~
我做進口軸承銷售5年,從一開始跑銷售,就努力的向客戶推薦用進口軸承,從材料、尺寸精度、熱處理工藝、質量穩定可靠性等方面入手介紹,把進口軸承捧上神壇,把客戶整暈時,自己也給自己洗了腦,認為進口軸承的品質,是國內做不出來的。直到逐漸開始做一些維修后市場時,才開始真正的了解軸承的一些實際工況、看到一些對軸承的野蠻安裝與拆卸、潤滑污染造成軸承的失效、軸承游隙選擇錯誤造成軸承燒掉等,可以說軸承60%是因為安裝或者維護使用不當,而造成提前損壞的。也接觸到一些優秀的國產軸承,在實際使用中往往也能接近進口軸承的壽命。所以來發帖,大家集思廣義,都提提自己對了解的,國產軸承與進口軸承之間存在的差距和具體問題,以便有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大俠們解答。
7 m" Z4 k/ W/ J- P. q% z
* A! Y6 [7 \' H* ~+ y0 z
目前SKF、FAG、INA、TIMKEN都在國內建有工廠,他們的軸承材料全是進口的嗎?有沒有了解的朋友,提供一下,謝謝!
7 K5 M2 C& ]- `
' p# O9 N# w' c$ Y. y1 y0 Y
如果價格可以控制在2/3以下,我想在國內還是有可以接受的廠家,大家說呢?
6 s) ^. ?, o& M3 D+ h
5 j) o" M ?+ r) T
當然,SKF、FAG是百年企業,要想在短期內達到同樣的知名度,我想也是不太可能。但工業是以產品質量取勝,只要能保持產品質量穩定,我想二十年之后,或者五十年之后,會不會有可能立起一個世界一流的軸承品牌?
! ?2 V8 P4 H+ K, p' t+ o
; Y2 i; @0 D4 ?+ P! t' d2 b" X$ J
大家繼續討論。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0-5-4 16:52
國內能達到FAG水平的85%,價格是FAG 的70%,你肯接受嗎?
) j: D% b8 {# [# N# q
你肯接受,這個行業就可以發展,問題是大家不肯接受,重要設備,設備表里寫的非常明白,進口軸承,
; I; ?( p, ^- I7 D
2 S; b$ H( j& i* O
一顆小樹,長在山邊、路旁,沒有養分,地下水在逐步下降,邊上是開露天的,是運煤的,晝夜在過200噸的卡車,卡車燒最次的柴油,每當卡車上坡的時候,100分貝的喇叭在響,還有人嫌煩,不明白為什么喇叭響,我到這時,立即讓路,假如那車剎一腳車,大家就都別走了,
$ B' K. D% @8 \ ?; o9 N
# N' H+ N& R2 ~
那卡車司機,因為剎了一下車,從車上下來了,笑了,只能等他兄弟的返程空卡車,邊上是一條大溝,我們找鐵鍬填溝,試圖過去,和司機閑聊,有一個司機湊過來問,怎么不走了?
; Q/ V! u! N- A
沒人回答這個問題,大家笑,這就是河津去往鄉寧的道路,最近透水的那個地方,
. t" u4 k$ k% J4 C$ Z, z/ y+ t; O
" W+ k4 }8 D: a1 W' X r
中國之大,大到了大家都幾乎不了解國情,哈哈,我還問,那顆樹怎么總是那么小,什么時候能長大?
作者:
zhangying9903
時間:
2010-5-4 17:05
樓主,FAG、INA合二為一。
4 \" k/ r; f- Z( p5 h# |% \
1、材料:國外的專業軸承材料純度可以達到0.0015,冶煉技術先進,成份控制精確。
& g3 ?0 S- ]9 x! x; _& \ ~
2、熱處理:增經接觸過的一個工件的滲碳深度達到8mm。雖然沒有必要,但是國內的深度和碳梯度控制不好。
; |, `& e# p" D
3、磨加工:滾道的多弧面微輪廓國內的目前還做不到。
: T& V9 |2 B2 _& f* r% k u
4、研發的投入。
. s J1 F. t, S; ?
5、企業文化。
0 K9 Q0 l% m6 [; ]8 B
3 u8 {8 v) E8 k! k* e
像SKF、FAG、TIMKEN等一流軸承企業都是上百年發展壯大的企業,國內想要一流的軸承品牌,我覺得首先得在思想上改變,研發是不可少的,經歷幾十年的積累方可成。
" }. m0 F# c3 ^& V f1 X+ E
) q7 m( k% a4 x( U
像
作者:
37596647
時間:
2010-5-4 17:10
如果只是達到SKF/FAG水平的85%,可能前景不大。
, ]7 p+ ]! d1 B% a
, \' V$ U; p# x% e4 [! J( y* \
但只要能相當,或者95%以上,價格只有70%,我想可以做一做人的工作,畢竟設備圖紙最終是人定的。更何況有你提到的國情,如果能能長期保持質量,維持價格水平,不否有成功的機會。
# Z/ s' |* {* W6 o |, X
, `+ `9 R6 m/ M! r, B9 s8 T
目前不是也有一些軸承企業成功的進入了風電軸承領域么?這些都是中國買國外的圖紙和技術,原軸承都是FAG、SKF。
, d2 }- R* Z3 O1 \/ I% x
! \5 H3 e: ?$ {+ s
只是高鐵還沒有看到有成功替代的案例。畢竟是關系上千的旅客生命,責任太重大。
作者:
37596647
時間:
2010-5-4 17:22
12樓的回復很好,非常感謝!但那是應用在高端領域吧?
K4 N" A8 P$ t) Q% g
( Y; ?( e. ?2 z4 e1 e
普通民用應用領域,如工程機械、重卡、礦山、水泥、鋼鐵、火電等行業用軸承,如深溝球、圓柱滾子、滾心滾子、角接觸球等軸承、從材料上、加工精度、熱處理等方面,可否批量造出質量穩定接近SKF或者FAG的軸承?成本可否控制在70%以下?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0-5-4 17:35
問題就是,誰去做這個工作,誰去促使這個行業進步?
1 R0 `8 B0 g" ]% \# P7 [7 o) J
為什么中國的東西應當便宜?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理嗎?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所有的東西都無法進步,這是根本問題,
作者:
37596647
時間:
2010-5-4 19:50
銷售先不討論好嗎?
8 A! v5 h6 y& P; P6 Z6 A3 W( M: P
4 J1 B0 t; j, P
現在的問題是能不能批量造出,同等或者接近SKF、FAG品質的軸承,價格控制在它們的70%左右。
作者:
避雨瀑布下
時間:
2010-5-4 20:07
沒有任何可能,因為沒有誰這么做,做是沒有道理的,你到煙店看一下吧,
) ^( a4 b/ C" k Q, S
軸承,俺太熟悉了,從電爐一直到軸承包長裝線,所有的,
. \% `! ^' R) t( Z0 l
類似問題,大飛機,現給錢,明天要飛,沒可能,
作者:
aonier520
時間:
2010-5-5 11:08
可以的,只是需要不斷的穿心,改革。
作者:
鵬程萬里
時間:
2010-5-5 15:39
我想大家到臨清的煙店去感受一下,就能知道行不行了?
作者:
37596647
時間:
2010-5-5 22:28
看來我要到冶金版塊去問問了,能不能生產出優質純凈的軸承鋼。
作者:
避雨瀑布下
時間:
2010-5-5 22:38
我就可以直接告訴你,不能
8 e2 S- E8 [& v! |
* x& _4 Q: j4 u5 i' B
標準就很低,連標準都達不到,小廠不說它
/ | s, J8 `, u& n7 f
! ^7 ?2 b/ z: S, h& X% ]
大廠的脫氣時間也很短,否則,成本無法控制
( @# o7 O0 e8 E, h3 M5 [
所以參數俺都有,哪國都有,
作者:
落星如雨
時間:
2010-5-6 07:54
環境決定思想,思想決定高度。要創一流的品牌,首先給他創造相應的環境。暫時中國還沒有,以后誰知道?
作者:
伊凡
時間:
2010-5-7 13:01
37596647 我觀察你已經很久了
4 [# Z! t: {; d
% T; _* B5 x3 }/ R
真心的建議你去冶金板塊問問,呵呵
; A( `$ c4 i3 m4 A7 Z! P {
5 Y- N/ I2 V0 o& R1 ?0 g2 u- h
我也有作軸承出口3年另外加進口軸承2年的歷史了,明確地認為軸承行業先從基礎說起,材料。
' `, ], N. M# D. E1 b& M0 F8 }
然后是人才,然后是團隊以及品牌,還有就是一個健康的市場,中國市場還是很次的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10-5-7 19:27
這種類似的話題不知道討論了多少次了,
" K' L! h0 q1 ~
奉勸一句:首先要深入了解SKF, INA-FAG,Timken這些企業,還有中國的國內市場。
$ e8 O/ p; r- T" p/ l8 Y
這些大牌企業當然有弱項,也有些產品和國產相比不過爾爾,但是要深入了解,人家做一個軸承后面是什么?人家也不是軸承那么簡單。很多東西這些企業不會向用戶,分銷代理商說的,人家的沉淀有那么簡單?
; U8 s e5 Z2 o) t: G3 J$ B0 C
中國的國內市場也不是市場兩個字,市場下面有很多東西。
+ \% E% E: a. [
很多人批頭上來就是:材料,熱處理不行,能有那么簡單嗎?
/ X/ Q' }# Y5 \6 H1 u* R L
哈 瓦 洛里面大牛人很多,有一輩子玩軸承鋼的,有一輩子玩熱處理的,有一輩子玩超精加工的,你知道的人家不知道,材料?熱處理?
2 v6 t) `* K/ {2 D; u
所以很多人說中國很浮躁,確實很浮躁,從這個論壇上也可以看出來,提問,回答都是充滿了浮躁,一蹴而就的情緒。
- u0 [, Z( u$ c9 ?
很多人,自己不認真的去了解一些東西,大而化之的帖子以上來,就是如何如何,仿佛把某個行業,某種設備一下吃定了,了解清楚了。真理已握在手。
1 {6 ]7 E" B! y# g9 ?) C7 r6 r M* Z9 {
徹底了解一個行業至少要多少年?如果連基本的知識都不具備,連行業怎么落后,那地方落后都不知道,就像很多教授,專家,學者,滿嘴亂噴,實際呢,P都不懂。專業雜志上的文章有幾個能看得?都一個個水的不行!
+ k8 @3 m; n' N; |1 m# U8 x. N; z
雜七雜八寫了一些,全是自言自語,不針對任何人。
作者:
藍夢
時間:
2010-5-7 20:56
也許時代走到一定時期了可能會出現,也不是幾句話的事情,這個命題,說啥都著邊,也不著邊
作者:
伊凡
時間:
2010-5-10 14:04
別太當真啊,老大
作者:
wfyfg
時間:
2010-5-10 20:09
時間問題 不過我不知道是多長 體制 人的因素是關鍵
作者:
hpky2007
時間:
2010-5-11 08:17
本帖最后由 hpky2007 于 2010-5-11 08:30 編輯
% U1 I2 Y# O/ f4 E
6 _* [% c. g/ R( p/ e/ C d1 L
別討論到最后是:中國人不行!就可以了。呵呵。
) o& ]" x# l% U; }7 s# }( h) J
: w$ [- M" |1 f& B' P3 s9 W5 w
! P4 m* b. y: S7 l4 Z
我是做滑動軸承行業的。只知道國內的滑動軸承要走向世界還是有很大距離的。
- t) D1 D g8 N9 j
% J" i6 h7 C. a, F7 H2 G5 F4 U
材料、熱處理、加工技術、設計水平。
! e/ j# {4 U% y" {
& d& |: C% b+ ]* y- N0 R7 F" O
只知道我們現在的任務還很重。
作者:
tigerguo1975
時間:
2010-5-11 08:29
前面有人提到萬向軸承,萬向集團是做到了世界500強。它的軸承到底如何?
4 j1 w4 j7 w3 Z1 v3 ]
不過記得有人說過它的軸承都是比較特殊場合的。
m0 q0 @) M* ~& N3 [! }$ _) }* N6 B
行業內的其實應該了解。
作者:
飛翔我心
時間:
2010-5-12 14:16
這個問題是很難解決的,因為現在采購設備上面用的軸承都是指定要用進口的,機床廠家也是推薦進口的.很垃圾的設備的主軸也是要進口的.
作者:
qiuqiu1234
時間:
2010-5-31 19:34
可以的,我相信
2 j0 ]: P2 S. L! x3 g. z- k
不是有很多例子了
作者:
darklarry
時間:
2010-6-16 22:22
各個方面的差距都很大
( r1 j' z/ g) O. f3 {
我在SKF工作,可以互相交流下。
作者:
hooxee
時間:
2010-6-17 20:04
50年以后吧,有肯能會出現這樣的國際企業,但絕不是國有企業!
作者:
hooxee
時間:
2010-6-17 20:09
避雨瀑布下 能否留個聯系方式,有些問題想請教一下,謝謝!
作者:
hooxee
時間:
2010-6-17 20:18
雖然說,像國內的瓦軸,西北,哈軸,聯合,幾家大的軸承廠,服務真是不是很好,特別是售后服務,不出事情,不會來的!
作者:
踏步江山
時間:
2010-6-21 14:46
看了這么多
! ]) i1 T/ E& P1 i- S6 V9 L
其實都不知道該怎么接下去說了
' B3 V' l4 Q3 @8 K' ?+ t7 k" g, ]
國人的確浮躁~
+ [+ o! _- D$ T! @ z4 L
現在也有國內很多的企業搶占了SKF 舍弗勒 TIMKEN的市場份額。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內軸承行業還是有比較大的進步。
0 t, `/ m0 q" N5 Q3 b- F; u2 _! W
人本軸承是個例子,搶占了很大部分NSK市場,一開始溫州2軸(人本)就有著明確的目標:代替NSK 有著合理的市場規劃。所以相對比較成功。
作者:
756119994
時間:
2010-11-12 15:37
瓦軸絕對可以,因為瓦軸的工藝,技術及裝備水平都達到了一流水平,唯一欠缺的就是中國的鋼材材質,材質弱,自然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作者:
glazheng
時間:
2010-11-13 21:54
大的方面我說不了,談一點 小的理解。
* B, {7 N" \: J1 J6 q4 P7 ?
材料, 一流的軸承企業要比鋼廠還要了解鋼材。
: F7 ?& l/ z5 P4 l- w
首先即使是從國內采購鋼材也是要用自己的鋼材規范甚至是對煉鋼的流程要求去要求鋼廠。
7 u; J: N( R( \# \! Y( v
其次要做全面的測試和檢查,要能做到從鋼材的成分變化就可以知道鋼廠工藝的調整。(這是真實的實例)
* s1 J% Y9 S: d3 l/ G
極端的例子,要求鋼材的特殊成分去配合以后的熱處理工藝,試問這個國內哪家軸承廠能做到?
. X' V5 H, I% z8 T0 _' l+ j1 f
當然對于一般的應用,不用這樣。但是對完美的追求和對知識的透徹理解,才是追求一流品牌的動力。
6 L- A) ?7 _( Y5 r
只是滿足于“我這樣也挺好!”, 永遠不會有一流品牌。當然國內也沒有這樣的土壤,沒有人會真正欣賞。。。。。
. R5 d/ p, \! Y
還有軸承其實是個基礎的機械行業,搞機械的人都知道,經驗的積累是沒有辦法替代。我并不是說,我們就只能跟在別人屁股后面,沒有機會超越;而是說如果你想超越必須有契機。比如軸承的壽命計算,機械手冊里壽命計算公式。它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即使是這個公式也是無數的實驗去驗證,去修正的。SKF, FAG 那個不是做個幾十年的實驗,恐怕現在還在做。 如果能用現在新的理論去搞三維的軸承仿真,去計算壽命,如果搞成了,再通過實驗去驗證完善,那么大家就在一條起跑線上,還有領先的可能。(我只是舉例,未必準確;不過這個方面恐怕我們已經落后了)
; P4 {6 i; X3 G) v& _
其他的就不說了,確實差距太大,可能我處的行業比較特殊吧。
( y5 M, _4 W( E$ g/ @% D$ S
總之,我并不樂觀,30年以后也許可能。
( U8 p* ^& t b
) s& b+ x+ d0 r8 w' k8 o
作者:
9九酒玖久
時間:
2011-11-20 16:35
我一定是沒有希望看到了。。。
作者:
飛凡人生
時間:
2012-1-30 23:17
我知道有的企業的技術和設備能做出相當與SKF的產品,能不能作的出全在人,能做5套軸承為了效益,敢出15套或更多的,產品能有提高嗎?
3 B$ W9 Q' n) G, r/ q/ y
作者:
070606411
時間:
2012-2-1 08:30
樓主 我是LYC的 我們也給SKF代工 但是材料SKF直接發給我們的 不是國內能生產的 然后從鍛造到車熱磨磷化都是我們做的,但就是我們不裝配,SKF自己裝配。所以從這來看好像就是我們的材料和裝配不如SKF吧。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2-2-1 10:53
這個行業 國內要在改制的情況下 扶持一些
/ d$ t' g8 P6 V. ` B; X
畢竟戰略性行業
; U3 I5 J* @( a) k0 d, l2 l2 q
還有國內的鋼鐵廠要避免惡性競爭了
& w9 b w# }/ j. [7 a9 X: d% N
別都去做螺紋的
& z g4 k, [0 D3 F
作者:
軸承論壇
時間:
2012-3-9 21:49
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有幾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工廠生產同一個型號的產品,{:soso_e103:}
A* E1 h4 K( B5 \& N* V
有些東西很難一蹴而就,只我說的一條就難
作者:
yuleshi
時間:
2020-4-9 14:01
懸,材質是根本問題,這個需要時間的沉淀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