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技工問題大討論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0-3-10 11:06
標題: 技工問題大討論
上次看到社區一個帖子,說德國機械工業強大的真正基礎是技工素質高。技工是中國產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那么,技工的素質主要包括哪些具體內容,技術素質,職業道德。。。?
再往下追溯,技工待遇,技工的教育培養體制,這里問題很多。請高手們,特別是管理過工廠的社友來深入地思考和討論這個問題。當然,不建議最后得出結論說中國人就是不行,永遠趕不上德國和日本。
作者: 龍九禪師    時間: 2010-3-10 11:11
你笑的好賊哦   象偷到糖吃的小耗子一樣!

嘿嘿 嘿嘿嘿嘿
作者: 小白菜    時間: 2010-3-10 11:59
老一點的國企,都有自己的技校,相當于自己的儲備庫,技工從技校出來也要找師傅帶些年,才能成手,變成高手,現在哪還有這條件,從高職出來不見得學到些什么,出來就要頂大梁,怎么可能。

全社會都急功近利。
作者: bfkt    時間: 2010-3-10 12:39
20年前從技校畢業,報紙就說技工缺乏,到今天了,情況比那時更嚴重,已經不是缺乏的問題了。半年前碰到一個高級技工學校畢業的學生,拿著高級工證書(就是廣告滿天飛的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給了一個螺母的圖紙,請編個加工程序,可就是編不出來。成為技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得住寂寞,但現在全社會都浮躁,誰還愿意做這行呢。國家只是口頭重視,實事不做。咱們只能說說而已
作者: 見習生小王    時間: 2010-3-10 12:53
本帖最后由 見習生小王 于 2010-3-10 12:54 編輯

老鷹又給我們出了個大題目。
地球人都知道,技工的高素質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在社會生活特別是在生產實踐中通過不斷學習才能獲得的。
現今大力推廣的職工技術教育,就是企圖在培養技工方面,師法德國的模式而開展的。
但是,這些剛從學校走出來的準技工,怎樣才能練成所謂的高素質呢?
許多有見識的企業深知:高素質的技工隊伍,乃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資本。優秀的技工隊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最根本的資源,重視技工隊伍的培養應該是企業予以充分關注的基本工作。堅持技工培訓正是不斷提高技工素質的根本途徑。
這里應該克服兩個誤區。其一是重高薪挖人、輕自主培養;其二是擔心員工素質提高后反而增加向外流動的機率。前者從市場上高薪招聘,固然可以一解燃眉之急,但企業自己培養的對象,相對成本較低,對企業的向心力更強。后者則可以在培訓工作前,在企業與技工之間簽訂—個有勞動服務期限的補充合同,從而維護企業的正當利益。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0-3-10 13:04
上次去蘇州一個社友的企業,看到他的員工在干活,都是20出頭的小青年。我私下問了一下待遇,社友告訴我最多的4k多,管午飯。我有點驚訝,他說:主要是為了穩定隊伍。技術好的多給點就不走了。按照年紀,這些技工未必有22歲即大學畢業的年齡。工科大學畢業生工作還有不好找的,更不要說達到4K多了,一般2k就過得去了。從發展來說,這些技工技術越來越好(特別是機械行業),到了40歲技術應該爐火純青了(當然技術要不斷更新提高,跟上時代)。大學畢業的人到了40歲又能怎么樣呢。
作者: 單車居士    時間: 2010-3-10 14:11
上次去蘇州一個社友的企業,看到他的員工在干活,都是20出頭的小青年。我私下問了一下待遇,社友告訴我最多的4k多,管午飯。我有點驚訝,他說:主要是為了穩定隊伍。技術好的多給點就不走了。按照年紀,這些技工未必 ...
老鷹 發表于 2010-3-10 13:04

老鷹說的不錯,對學機械的我來說,基礎理論比工人強點,什么車,銑,刨,磨等基本上沒有親自做過,工作2年來,還是菜鳥一個,就做做設計,編編工藝,感覺收獲不是很大。抽空去金工車間看看么,也沒什么看頭的,問問工人吧,還是沒有自己親自動手來的好玩,親自動手吧,車間生產很忙,公司一般不提供這樣的機會的 很想成為技工,公司里隨便拿個產品出來,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完成,該怎么走呢?
作者: 藍夢    時間: 2010-3-10 15:05
只要是和機械掛鉤的東西,都是需要積累的,不僅是個人的積累,還有企業、社會的積累;現在重視的不多啦!企業不培養,年輕人熬不起——看看現在的物價,及機械行業的待遇就明白了。重點在于國家對行業管理及重視,還有待遇的提升。
作者: yusixway    時間: 2010-3-10 16:00
這是個大問題啊!值得深思!
作者: iamqius    時間: 2010-3-10 17:17
我的觀點:大企業自己培養。但是沒幾年都跑掉了。。。小企業自己不培養,高價挖人。但是待遇不穩定,人又跑,跑來跑去,能學到什么東西?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0-3-10 19:50
說到職業到的的問題,我一直認為我們很奴性ORZ
作者: xyx72    時間: 2010-3-10 19:56
各位高人面前我也弄一下斧:我也感覺現在找一個好的技工越來越難了,年輕人不能踏踏實實的去學習積累,企業又不重視培養人才,現在整個社會就是在吃老本(以前的一些大中型國營企業培養的人才),我是一個做設計的,畢業后在車間工作了很長時間后才開始做設計的,以前在車間做時叫冤叫屈,現在看還是在那時學了最多的東西,積累了很多經驗。所以我們公司來了年輕人我總是告訴他們,機械這個行業重要的是經驗積累,只有干的多了,見的多了,日后你才能有所發展。
作者: choul1987    時間: 2010-3-10 20:11
是啊,其實現在的學校,老師的水平也有限,理論和實際的知識差距很大~~!!
你說現在學校能學出什么來
作者: 楊善梅    時間: 2010-3-10 22:39
現在很多小廠自己是不培養技工的,主要是從別的廠高薪挖人,等自己的手下人技術掌握得差不多了,技工走人的日子也進入倒記時了,九零后的怕臟又怕累,靠近南方經濟條件好的地方“公子哥”開寶馬,抽中華。他們的父輩讓他去跟我徒,只跟了我一天時間,第二天就不干了,有些老板認為只要手下的人會做就行了,至于做出來東西質量好與差他是不管的。。。。等以后要開發新產品時,再去挖一個高級技工過來,少則三兩天,多則三兩個月就搞定。手下的人學他一點皮毛這個高級技工又得走人。。。。機械方面的經驗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速成法是絕對行不通的。
還一些廠一開始是培養了一批技工,也在老板手下干了N年,但是過了N年以后,工資依就是N年前的那幾個鈔票。老板不重視技工。
作者: l19731121    時間: 2010-3-11 00:41
沒有好體制,怎么會有好工人,馬上都去開發房地慘。來錢快,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0-3-11 11:01
大家說說技工在企業里為什么會那么重要,他們主要在哪些環節上起到關鍵作用。這是確定待遇的主要依據。

一般來說,產品的設計和技工無關,主要是工程師做,加工和裝配是技工起作用的主要環節,這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產品的質量。
作者: 東海fyh126    時間: 2010-3-11 18:00
老板不重視技工,,,,,,有工傷都不太重視。
作者: tangshuiping123    時間: 2010-3-11 20:05
現在好多小企業的老板,都只想著怎么低成本運作,怎樣讓自己的利潤達到最高,根本不注重技術工人的素質與職業道德,做出來的產品只要能用就行,不在乎其精度,至于大企業,他們分得很清楚,什么學歷就拿什么樣的工資,大多與技術沒多大關系
作者: 萬億名    時間: 2010-3-11 20:28
德國人古板,日本人精致,當從文化上來講就勝中國人一籌,所以比產品質量,中國人基本上是輸定了。鑒于國內產品技術含量不高,中等職業教育出來的人,只有少數一部份人能做到高級技工,基本上已經是頂天。好一點企業都有學歷上的限制,技師基本上都是專科以上。這些技工門就生氣了,他們做了這么多年還被人管,還不讓他們沖天花板,轉行了。其實每一種人,都會到天花板,社會的潛規則不讓你沖天花板,但貧富差距又實實在在看的見,這些人就崩潰了,失去了所有創新力。那怎么辦,富人開始鼓吹要安貧樂道等等來愚弄那些窮人。關鍵是貧富差距惹得禍。
作者: willbond    時間: 2010-3-21 00:45
關鍵是中國人骨子里瞧不起技工
作者: ldzwh    時間: 2010-3-21 20:23
現在企業急功近利,不重視技工,惡性循環,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作者: 孤獨一世    時間: 2010-3-28 01:05
看見剛才有個人提工傷 想象這個事就上火 上班的時候工傷 短了2個腳趾頭 等問老板要補足的時候 居然不承認我在那個地方上過班 黑不是般的黑啊
作者: wf2002love    時間: 2010-3-29 21:42
還是哪句話,學到老做到老,既然選擇了就要一直走下去!
作者: money    時間: 2010-3-30 13:39
一個好的老板不一定懂技術,但一定要會管理。如何留住人就是一個管理難題!
作者: 駱馬湖鐵匠    時間: 2010-3-30 13:52
關鍵是待遇
作者: yuan6238    時間: 2010-3-30 14:06
呵呵,我想高技術的人培養不難!難的是這樣的人進入社會后,會被現實中許多超現實問題困惑,最終選擇留下來接著做的人就太少了......;當中國老百姓都有錢了,就會有許多的高素質人才進入機械行業,那時中國才能真正強大!
作者: wangyuetuan    時間: 2010-3-30 15:05
技工是每一個企業的寶貝。技工不僅掌握著公司最基本,最普遍,最實用的生產技術。而且是工廠高品質的保證。具有不同層次,不同技術要求的技工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所必須的員工力量。我們在檢討老板沒有為技工提供優厚的薪酬的時候也要檢討有多少技術工人能堅持從一而終專心技術呢?頻繁的人員流動帶給企業的是競爭力的不斷喪失,同行的挖墻腳使企業喪失了對技工培養的投入信心。如此下去企業無法做強做大,員工無法得到高薪高福利。周而復始,中國民營制造業怎能與他國爭雄!
作者: 草魚    時間: 2010-3-30 21:26
說到底,還是一個成本問題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10-3-31 08:26
最近H K有一個飲料廠,在完成了一項擴建項目后,其產品質量一直不穩定,同一批次的產品部分的出現了漲包變質,查了所有設備、工藝、流程等等,還出動了大鼻子專家,最后懷疑:擴建項目的管道焊接問題。全線停產切開管道一看,果然!管道焊縫內部很多都沒有焊穿透,還留有縫隙,而就是這些小縫隙,在生產中是無法清洗干凈的,有殘留物,導致細菌滋生,是飲料生產廠的致命處!
這個問題,完全就看焊接技工的技術和責任心啦,能說技工不重要么!做上面那個項目的公司,看來這次要破產啦,因為那個飲料廠,已經準備好所有資料,向它索賠,天文數字啊,老板跳樓都跑不掉!
作者: 超人回來    時間: 2010-3-31 12:40
這個是zf的問題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問題,過去是工人階級領導一切,人們也以能夠去做一個工人為榮,現在的社會,有哪一個人愿意讓自己的小孩去做工人?

我的觀點比較偏激,我在1989年一次國有企業職代會上就曾經說過:1986年之后就不會有成批的技術工人了!因為當時我就感覺社會的價值觀已經在變化,教育培訓制度已經退化或正在逐步消失,真正的技術個人,不是一蹴而就的,雖然我有大專的學歷,但是我們已經在工廠基層做了七八年時間車刨鉆銑磨,先成為技術能手,再成為技術標兵,后來才公派出國學習,得到提升。

其實社會本就是一個金字塔型的,大多數的人就是應該屬于社會底層的,每個人現在心態都比較浮躁,都想成為是精英都想發大財,怎么可能?有理想有志向沒有錯,但是如何腳踏實地,是zf需要正視的問題,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思考的問題;

嘿嘿!本來不想談論這些話題,說幾句廢話而已,沒有想到去改變社會,還是自己腳踏實地的做點事。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10-3-31 13:15
這個是zf的問題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問題,過去是工人階級領導一切,人們也以能夠去做一個工人為榮,現在的社會,有哪一個人愿意讓自己的小孩去做工人?

我的觀點比較偏激,我在1989年一次國有企業職代會上就曾經說過 ...
超人回來 發表于 2010-3-31 12:40

非常實在!
作者: tangshuiping123    時間: 2010-3-31 20:59
確實是那么回事,真正的技術工人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腳踏實地,不斷積累,一步一步干出來的
作者: czz    時間: 2010-3-31 22:10
浮躁的社會,多少人能賴的住寂寞?
作者: 楊善梅    時間: 2010-3-31 23:05
技工的技術是一點一點的積累起來的.最少也要十年左右吧,大多數廠是不愿意培養技工的,年輕人是耗不起這個時間的。
作者: 又見機械設計    時間: 2010-4-6 20:32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技工熬不住是因為錢,不培訓技工也是因為錢!錢是萬惡之源啊,不過錢也是動力,呵呵。。
作者: 天地一笑    時間: 2010-4-10 22:46
成為技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得住寂寞,但現在全社會都浮躁,誰還愿意做這行呢。
作者: 長春熊    時間: 2010-5-2 20:51
關鍵還是要看技工本人肯不肯學習,肯不肯動腦,有些同事干了二十年,也還有很多東西甚至一些基本的都不知道,有些同事干個七八年就遠遠的超過老技工了。
作者: jqy    時間: 2010-5-3 22:52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每一個企業去培養,大家都去做情況才會好轉,這是每一個企業對國家的責任!
作者: mda05016    時間: 2010-5-7 19:42
老鷹說的不錯,對學機械的我來說,基礎理論比工人強點,什么車,銑,刨,磨等基本上沒有親自做過,工作2年 ...
單車居士 發表于 2010-3-10 14:11


我現在也是這種情況  不知道該怎么走
作者: lhx    時間: 2010-5-8 12:30
技工很多,真正有本事的很少,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重頭開始,好好學習!
作者: asdf_409    時間: 2010-5-10 22:46
上梁不正下梁歪,國家支持但是中間的執行者把國家的理念理解錯了。誤人子弟啊
作者: yuyaqiang    時間: 2010-5-10 23:56
質量來源于設計,產生于制造,我記得這是《機械設計》教材上的一句話,技工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我的體會是:我設計的東西我必須要自己裝配一遍,然后把裝配的注意事項詳細教給我們的技工,這樣生產上出問題的概率就很小。有時候我太忙,一些簡單的,甚至道理差不多的裝配,我讓工人按照裝配圖裝配,大多數這樣的時候都有問題,要返工。
作者: 只有啟程    時間: 2010-5-11 23:48
本科的機械設計之路怎么走......
作者: my1769545060    時間: 2010-5-12 00:05
技工水平對產品的質量影響沒有太大關系  只要職業道德和對工作的認真程度上沒有問題就不會有影響,關鍵在于整個生產質量控制體系完不完備,日本人的質量管理體系決定了日本產品質量水平,而我們國家沒有一個企業真真正正的做到質量體系的完備,更別說小私人企業了,所以說我們國家去人家那考察這個考察那個,人家日本人大手一擺告訴你 請看吧,其實你看到的是生產加工過程,人家無形的質量管理體系你是看不到學不來的。
作者: cslgff    時間: 2010-5-12 01:02
國內的技工也不是不如國外的。首先國內的技工考核制度就有問題。不是誰有能力就能考到證。現在許多人不管技術怎么樣只要給點好處去過過場子就肯定能過。機械這方面的人才培養學校和企業要精密配合只學理論沒有實踐還是不行。現在許多企業進去只是畫圖。沒有一個培養的目標是肯定不行的。小企業為了賺錢也不會去畫大價錢去培養的。中國的企業制度也要改革一下,我很期待中國的機械行業能緊隨德國就好了。現在也沒有必要去和人家相比。先做好自己就行。
作者: yangwei19850419    時間: 2010-5-12 08:43
其實這個問題很難說,政策上也不夠重視我們現在的機械行業,更多的關注樓市股市了
作者: zzljz0502    時間: 2010-5-12 20:05
技工,這個詞聽起來很是不錯,不過現在國企有幾人愿意當技工呢,待遇只比普通工人多一百多,還要承擔風險,好像沒幾個愿意考技工的了。
作者: hcj610    時間: 2010-5-13 13:38
我的觀點:大企業自己培養。但是沒幾年都跑掉了。。。小企業自己不培養,高價挖人。但是待遇不穩定,人又跑 ...
iamqius 發表于 2010-3-10 17:17



    支持您的話
作者: z234154125    時間: 2010-5-13 14:52
是一種社會的產物很正長
作者: USACHINA    時間: 2010-5-13 19:32
我的觀點:大企業自己培養。但是沒幾年都跑掉了。。。小企業自己不培養,高價挖人。但是待遇不穩定,人又跑,跑來跑去,能學到什么東西?
作者: xb19850705    時間: 2010-5-14 19:54
回復 44# 只有啟程
作者: xb19850705    時間: 2010-5-14 19:57
回復 44# 只有啟程


    有相同的困惑,很迷茫!!!
作者: 東北大俠    時間: 2010-5-14 21:55
回復 4# bfkt

對這一段尤為贊同
作者: feixue6891    時間: 2010-5-17 20:16
在學校學一些理論知識還是過時的,畢業了什么也不會,還心高氣昂,這就是現狀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