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大飛機,零件都是自己的嗎?關鍵技術難點在哪里? [打印本頁]

作者: 單車居士    時間: 2009-9-1 19:42
標題: 大飛機,零件都是自己的嗎?關鍵技術難點在哪里?
知道情況的來說下。關鍵技術難點在哪里?

謝謝!
作者: 掃街    時間: 2009-9-1 20:00
零件誰造的不是關鍵,圖紙誰設計的,工藝文件誰做的,想來國內給波音分包做零件的廠商應該是按照波音的圖紙 工藝文件加工的.
作者: 小白菜    時間: 2009-9-1 21:10
飛機結構件多數應沒有什么問題,無非是鉚接及復材,長生產流程導致的制造容差分配上會有些問題,好在這些年波音的東東干多了,應該也學會了,發動機及飛行控制系統估計自己做不了,適航可能也不會太容易。
作者: caigc    時間: 2009-9-1 21:36
關鍵技術還是發動機的性能.中國一直被這個問題困擾
作者: 老鷹    時間: 2009-9-2 06:54
4# caigc

航天發動機不都搞了么?大飛機的發動機難在哪里,請高手們講解。
作者: 單車居士    時間: 2009-9-2 07:48
昨天新聞里講小飛機發動機是放在機尾,大飛機發動機是放在機翼下,所以說機翼是非常關鍵的部分
作者: syw開門造車    時間: 2009-9-2 08:15
老鷹 友好!
.
小嬌車和飛機是同一類的東西---都是用燃油做動力,驅動發動機產生動力做功。
只不過一個是通過車輪與地面發生作用力,一個是通過噴氣或螺旋漿與空氣發生作用力。
僅此而已。
.
給汽車換上噴氣或螺旋漿再按裝個翅膀,汽車就上天了,不是已經有能飛的汽車了嗎!
.
這類東西的關鍵技術在控制系統方面。
在沒有計算機技術的年代,這方面的控制采用的是機電控制技術--也就是儀表、開關類的東西。
機電時代我國與國外的差距是零部件質量的問題,我那時特別愛拆卸國外的機電類的各種控制
類的東西,與我國的東西進行比對,質量有明顯的差距,但零件不缺,你有我也有。各類控制
我國都能應對。
.
自動控制由機電進入計算機時代,這在技術上是一個突變!
其核心就是計算機中的那個微處理器(CPU)?。?br /> .
汽車、飛機中的計算機微處理器(CPU),其實,與我們用的個人電腦中的(CPU)
是同一類的東西,只不過對抗干擾要求更嚴格一些罷了。我常將個人計算機直接用于
工業控制。
.
在個人計算機如此普及的今天,用現有的隨手可得的計算機主板做汽車、飛機類的主控板
是完全能勝任的。
.
但這里有一個非常嚴峻的安全問題:既,這些國外進口的微處理器(CPU)有很多我們不知道
的“暗門接口”,那些設計者(我們不想稱之為敵方)可以通過這些“暗門接口”在我們不知道
的情況下對我們的計算機進行控制。
.
在你、我的家中,他方進入我們的計算機,進也就進來了,控制也就控制了,反正也沒有
太重要的東西。擾亂了系統重做一下就是了。
但,此如果發生在飛機上就太嚴重了,他方,會隨時使我們的飛機掉下來!
我國為我們國家領導人訂購的專機,在試飛時,就發生過這架飛機在不受機組人員控制的
情況下,向外界發送無線電信號!
.
事關國防安全,所以我國必須要有自主獨立的微處理器(CPU)
.
盡管我國的微處理器(CPU)“龍芯”一波三折,我們也心急如火的“冷嘲熱諷”,
但,我們還是堅決的支持盼望我們的“龍芯”出世、成長!
----因為事關國防,因為事關國家安全!!
我們有這個信心?。。?br /> .
syw  090902---08.15
作者: 老鷹    時間: 2009-9-2 08:31
7# syw開門造車

原來如此??!
我們電腦的cpu,如不連接互聯網,也能被國外的制造者控制?!
作者: otyurak    時間: 2009-9-2 08:34
沒造過飛機,不是很了解。。。。
作者: 過街蛤蟆    時間: 2009-9-2 09:24
需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多,比如:

1  材料類,鎳基合金、鈦合金、碳纖維、凱夫拉材料

2  設計類,氣動布局,沒經驗,結構設計,沒有積累。

3  大型渦扇完全不掌握,技術在美歐手里,又屬于控制類技術,大家有時間翻翻‘限制手冊’,多到看不完,面臨的問題是沒地方去學,

4  看一下俄羅斯,大飛機被完全打垮,總結一下經驗就知道了。俄國是在局部設計、材料的情況下被打垮的,

5  我們需要什么? 需要強有力的家伙,但現在沒有,或者幾乎是沒有,我陪一下‘專業人士’玩過一些東西,我們專業人士的水平,實在是沒辦法說,
作者: 海上孤舟    時間: 2009-9-2 09:29
厲害,學習了!
作者: 單車居士    時間: 2009-9-2 09:45
我國為我們國家領導人訂購的專機,在試飛時,就發生過這架飛機在不受機組人員控制的向外界發送無線電信號!

暈 那和美國打仗肯定輸的為 飛機 船 潛艇 位置全部暴露  說不定還向自己人開火
作者: 過街蛤蟆    時間: 2009-9-2 10:23
說一個題外話,

米國對世界各國近海的了解比那個國家都熟悉許多倍,和平年代看著風平浪靜,一旦有戰事,誰的軍艦都出不了海,米國海底深潛器靠海底地形導航,根本無需外界GPS信號,知道你的槳聲曲線,你一過來,馬上打你,你根本不知道那家伙在哪,平常在海底待著,沒有任何聲息,海底有專用充電站,

上次俄羅斯的偵聽索事件,米國應俄方請求,一下就剪短了連俄國自己都剪不斷的鋼索,明確告訴俄羅斯,甭惦記打海戰。

再說科研,米國的科研經費,站全世界35%,即使在危機的年代,科研經費反而增加了。

說航空渦扇,米國有GE,普-惠,還有一些其他公司,每一個都很厲害,
說材料,有他自己的碳纖維,有日本最高級的航空碳纖維,有歐洲的‘三明治’,
說F22 巡航速度就是超音速的,連俄羅斯和歐洲都望塵莫及,

我們怎么辦,我說這些,連專業人士都笑,笑什么?笑說不著急,以后一切都會好的,

有些典型東西,需要大量的試驗,需用數據,需要積累,什么時候開始?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09-9-2 11:23
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

任何國家軍隊遠沒有社會上傳說的那么猛。
作者: 旋轉的陀螺    時間: 2009-9-2 11:37
毛爺爺的話很鼓舞人。
時代變了,
和諧與被和諧的年代。
作者: 螺旋線    時間: 2009-9-2 19:08
應該開始積累了。
現在的重點試驗室已經把研究往基礎研究轉了,實際工程應用不在是他們的重點了。這個導向說明一些方向。
一熟人,讀博士的時候做海洋液壓方向,也具體解決過工程問題。但現在轉到基礎研究了,給一個該領域里的大牛做助手,當然,這個“?!笔恰昂团!薄?br /> 只有基礎上去了,其他的才能談。
作者: mogui001    時間: 2009-9-14 00:09
那么說,這個大飛機項目,真的是五年內沒有辦法做到了???
作者: 一只想飛的貓    時間: 2009-9-15 10:51
螺旋線兄:什么是“和牛”?請教啦。謝謝。
作者: 一只想飛的貓    時間: 2009-9-15 10:53
說一個題外話,

米國對世界各國近海的了解比那個國家都熟悉許多倍,和平年代看著風平浪靜,一旦有戰事,誰的軍艦都出不了海,米國海底深潛器靠海底地形導航,根本無需外界GPS信號,知道你的槳聲曲線,你一過來,馬 ...
過街蛤蟆 發表于 2009-9-2 10:23


遇到這樣的對手,只好求孫爺爺的經典“不戰而屈人”之兵啦。
作者: 鬼魅道長    時間: 2009-9-16 08:55
葉片肯定不是自己的。
在發動機高熱環境下工作的葉片,必須有冷卻保證,國外的辦法是將葉片做成空心,用電子束在表面打斜斜的篩子孔,然后在葉片空心部分通入冷氣流,這樣保證工作時葉片表面永遠有冷膜。但是這個打孔技術國內是沒有的。
作者: 激情飛揚    時間: 2009-9-16 21:08
整個發動機部分就不是自己的
作者: 自學成才DE    時間: 2009-9-16 21:43
我認為是大型的鍛件沒法做,還有就是發動機,這些弄出來了,能上天了,再來搞別的。
作者: cjyd2004    時間: 2009-9-17 01:08
零部件制造精度達不到啊 歐美大飛機上用的軸承壽命能達到一萬小時以上,而國內的連一千小時也達不到,這就是差距!
作者: 花弄影    時間: 2009-9-17 12:29
4# caigc

航天發動機不都搞了么?大飛機的發動機難在哪里,請高手們講解。
老鷹 發表于 2009-9-2 06:54


我們的航天發動機只要用一次,航空發動機要用很多次。這就是最基本的區別。我們能做火箭發動機,但是,如果把這個發動機裝在航天飛機上,發射N次看看,就知道差距了。

根本原因,也許,還是毛說的,路線問題。拋棄自力更生,想做出來,似乎是不太可能。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09-9-17 14:41
老鷹 友好!
.
小嬌車和飛機是同一類的東西---都是用燃油做動力,驅動發動機產生動力做功。
只不過一個是通過車輪與地面發生作用力,一個是通過噴氣或螺旋漿與空氣發生作用力。
僅此而已。
.
給汽車換上噴氣或 ...
syw開門造車 發表于 2009-9-2 08:15

學習了~
btw,可靠性或許會出問題
作者: 浴火鳳凰    時間: 2009-9-20 11:27
聽說上海的大飛機很搞笑:發動機是ge的,控制系統也是國外的……估計只是自己組裝了一下子。跟動車組有一拼。
作者: liuyijian    時間: 2009-9-20 15:16
......................
那中國有啥高科技?
作者: 掃街    時間: 2009-9-20 17:57
所謂的國產名牌冰箱,空調 壓縮機都是外國的
作者: 自然    時間: 2009-9-20 18:33
10樓的看法有點贊同。材料是基礎工業的體現,關鍵部位例如機翼、起落架、剎車片等是非要過關不可的。大的風洞也是個難題。大型渦扇是最關鍵的問題。衛星是個體,屬于“半實驗”性質的,加工50個同樣的零件,有一個合格衛星就能用,但批量生產飛機就要考慮成本。航電、CPU之類的在大飛機上不是主要問題,在戰斗機等小飛機上才是問題。解放卡車也是卡車,沃爾沃卡車也是卡車,電控不同,都能開。國內軍品總體上一直以來使用的都是市購的民用CPU,然后經過老化篩選之后作為軍用。
作者: yusixway    時間: 2010-1-14 10:26
“國內軍品總體上一直以來使用的都是市購的民用CPU,然后經過老化篩選之后作為軍用?!睒巧系?,不會這樣的吧,那不是很危險!
作者: heibaijiyi    時間: 2010-1-17 20:37
1、工藝水平落后
2、缺乏對各系統(航電、控制系統、結構、空氣動力學、材料、工藝等)的整合能力
3、航空發動機技術(與航天上的火箭發動機不是一回事,主要還是工藝)
作者: guxiangjun2008    時間: 2010-1-19 19:33
差距?。。?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iamqius    時間: 2010-1-20 00:36
原來如此,認識不深很多東西的確不知道啊。 7# syw開門造車
作者: secret1616    時間: 2010-7-14 16:21
過街兄說的“限制手冊”是什么?哪里可以看到?請賜教。
作者: 望海人    時間: 2010-7-14 18:42
關鍵技術難點在于:
1.發現
2.改進
3。再發現
4.再改進
。。。。。
直至完善。

如何發現技術難點在于做試驗,通過試驗發現難點,才可能對技術難點加以改進。而做試驗在于那種敢于冒風險的投資。

國外技術研發過程就是如此。

無所謂什么國外的研發人員聰明,我們國人工程師天生笨蛋。

套用我的朋友一個傻瓜蛋的名言:有錢什么都好辦。

哈。
作者: chens6    時間: 2010-7-15 14:57
明顯不是啦,很多都是進口的
作者: 一劍飄紅    時間: 2010-7-15 23:01
回#6 總工:

你好,一點拙見,隨便聊兩句。先說說汽車發動機,技術上講:中國人缺的是兩個“長期的數據積累”和“控制系統ECU”??刂葡到y中國是軟肋,不客氣的說,中國甚至目前都沒有搞明白它怎么回事,雖然很多中國人都在用它。另一個“長期的數據積累”,就是開發發動機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這個在今天浮躁和講究政績的中國,似乎只有傻瓜才干,或者說,去積累數據,那就成了傻瓜了。所以說,今天的中國汽車發動機研發體系,軟肋搞不過人家,簡單的不愿意去學,用認識的一個國內很大的柴油機廠子的總工說的一句話:中國實際上目前不具備柴油機研發能力。
航空發動機,關鍵是材料和電控系統,這是技術軟肋。技術軟肋不可怕,只要你認真去攻關,但是“認真去攻關”在中國是傻瓜干的事。中國追求的是政績,短平快??纯达w機廠的人的素質,特別是是中高層管理人員的素質,如果中國的商用飛機趕上波音了,那估計地球可能要倒轉了。飛機行業因為特殊,不像汽車行業,通過合資,國外的先進管理理念帶到了中國,飛機行業的先進管理理念,好像沒有進入中國。當然,和航天不一樣,中國人要想干可定干得出來,但肯定看得出來不見得可以商業化。也就是不惜成本出政績容易,但真正商業化就不容易了。
作者: yangnj    時間: 2010-7-16 08:51
中國人如果想搞,那就一定可以搞出來,關鍵還是要看政府的決策和態度,如果大量引入民間資本制造大飛機,估計過不了幾年,中國的飛機制造水平就會有一個飛躍。
作者: hydxcyd    時間: 2010-7-16 20:42
如果大飛機的核心技術是國外的,那豈不是受制于人。
作者: 裝逼指數十顆星    時間: 2013-3-9 17:59
syw開門造車 發表于 2009-9-2 08:15
老鷹 友好!
.
小嬌車和飛機是同一類的東西---都是用燃油做動力,驅動發動機產生動力做功。

真是高見,活塞式的發動機在萬米高空你確定還能工作?大飛機一秒鐘要排出幾噸的空氣才能產生足夠推力,汽車發動機能有這功率??
你的見解太想當然了……
作者: dymeaststar    時間: 2013-3-12 13:31
關鍵的東西太多了
航空發動機最關鍵的是穩定性。汽車中途熄火沒事,你飛機在天上一熄火就全部歇菜,所以如何保證航空發動機的運行很關鍵。
第二是動力。為什么動力低?航空發動機有一個很關鍵的數據叫:增壓比。人家發動機的增壓比可以做到很高。而我們的發動機做不到,因為增壓高了以后材料受不了。所以這個受制于材料。那么材料哪里來?高精度合金鋼如何煉制,如何熱處理,還是用其他的材料,其次還有這些材料如何連接?鉚接?還是用其他的辦法?還有發動機內的渦輪葉片,中國很多都沒法制造出來。這些還只是皮毛中的皮毛。
第三是大飛機的機身。人家可以幾米的機身,復合材料一次成型,我們能不能做到?不能。包括連復合材料的質量都不過關。
還有很多很多。。??梢哉f,幾乎從飛機上隨便敲一塊下來得東西,都要敲腦門子的。
基礎工業薄弱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就是這個結局。
作者: Тесла    時間: 2013-3-12 17:15
一起上課認識的,中國商飛供應鏈部門的,也侃了一下大飛機的制造的事,問題的根源,大家都明白,整個工業體系的落后,不是某個點問題,也侃了一下他們現在研發的門檻,基本前幾年還招國內的,現在基本是國外名校研究生,不乏MIT,劍橋的,國內小碩難擠進,我當時還是蠢蠢的問了,那你們人力成本很高啊,招來人家一臉不屑,還有一點人家上學費用全額報銷。。。。
作者: 范宗祥    時間: 2013-3-16 13:19
老鷹 發表于 2009-9-2 06:54
4# caigc

航天發動機不都搞了么?大飛機的發動機難在哪里,請高手們講解。

關鍵航天發動機是一次性的,目前中國航天發動機技術與外國先進的也差20到30年,我們國家航天發動機可以說比大飛機發動機問題還多,往往造10個才合格一個,所以飛一個上天是花了血本的。為何說大飛機發動機不行,因為要求安全系數很高無法通過國外的機構認證(這里才是關鍵),按航天發動機的造法大飛機上市場賣價格高了就不行了沒競爭力。
作者: 僅有的依賴    時間: 2013-3-16 22:02
材料是關鍵, 現在國內的材料性能都不穩定
作者: qiuyezhimei    時間: 2013-3-17 09:57
沒造過飛機,不是很了解。。。。
作者: qinrj    時間: 2013-3-17 21:25
還沒搞到那個機 上
作者: lllzp    時間: 2013-3-18 10:04
路過,留下腳印
作者: 李天水    時間: 2013-3-20 10:05
老鷹 友好!

你的觀點不太對!筆記本?你在外國買筆記本沒有事!你買芯片試試——搞不好你就進(笆籬子)去了!
作者: NL35°    時間: 2013-3-29 11:31
材料,性能差,達不到受力、疲勞等要求;精度,精度相差1到2個級別;沒經驗。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