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中國重卡的今天
[打印本頁]
作者:
掃街
時間:
2009-8-31 18:06
標題:
中國重卡的今天
中國卡車的技術路線來源,早期的五、六十年代主要來自于前蘇聯和東歐。七十年代開始引進日本五十鈴等日系輕卡技術。進入八十年代至今,幾乎全球主要的卡車整車、發動機、變速器和車橋等制造企業都以技術引進、合作或合資的形式先后進入中國市場,并與國內車企建立了合作或合資公司,如目前重汽和曼、上汽依維柯紅巖和南汽依維柯、北汽福田和奔馳、廣汽和日野、重汽與沃爾沃(華沃已解體),還有數度敗走中國的沃爾沃又在與東風重續姻緣,日前又傳出一汽與通用將要合資生產發動機和輕卡的以及要與荷蘭達夫“談戀愛”的不實消息等。但往往是坊間的傳言,但不久就被證實為并非“空穴來風”。
目前,境外重卡巨頭絕大多數是以技術換市場的形式在中國搶占市場最大份額。而與此同時,國內卡車企業特別是重卡企業,又無一不是承接某國際著名卡車技術線路衣缽——中方只能“以市場換車型準入”。雖然有些制造技術已與世界同步,但在中國本土上生產的所有車型沒有一款不是借助外方技術開發的,中國汽車企業對外資的依賴度已經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應當承認,目前中國人沒有真正的開發設計整車能力這一事實,自主開發整車的能力依然缺乏。中國汽車尤其是重型卡車由于沒有核心技術、沒有話語,就只能充當跨國公司的一個下游組裝廠和在中國圈地的載體。
盡管象中國重汽、東風、陜汽、福田歐曼等都號稱是自主品牌重卡,除一個駕駛室是與境外的設計公司聯合搞的外,而關鍵性總成件如發動機技術來源不是東風康明斯、珀金斯就是日野等歐、美日國家;變速器不是采埃孚就是法士特技術;車橋也是漢德技術,反正在重卡的渾身上下,只要是有一點兒技術含金量的,無一不是引進的舶來技術。為此,各重卡車個卻不以為恥,反而為榮,以此作為產品的市場高價賣點。
中國汽車企業與跨國公司的差距,不僅僅在技術和研發上,更體現在體系、品牌和標準上,這樣的差距是全面的。在中外合資過程中,中方可以學習借鑒外方如何創建體系,如何采購、銷售,如何管理品牌,如何設立標準,從而提升中國汽車業的經營觀念、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但是,卻事與愿違,除在乘用車領域民族自主品牌汽車品牌奇瑞和吉利汽車外,其它的合資品牌或技術引進合作車企,幾乎都是難以扶持的“阿斗”,尤其是在重型卡車方面表現的尤其嚴重與不可救藥
作者:
小白菜
時間:
2009-8-31 21:15
前幾天MAN與中國重汽又有合作了,MAN的主頁上也出現了與重汽合作的照片
僅MAN一家,與中國的多少家車廠有聯系,重卡、客車、發動機
作者:
深南大道
時間:
2009-8-31 23:43
看來重卡在步轎車領域的后塵。。。
作者:
秦淮柳
時間:
2009-9-1 10:29
一聲嘆息。。
作者:
掃街
時間:
2009-9-1 11:33
上學時的政治課教材說二汽東風是世界三大卡車制造廠之一,當時還奇怪,東風怎么比一汽還牛,現在想來,政治課本是不能信的.
作者:
heibaijiyi
時間:
2009-9-3 11:13
現在的中國人就知道罵大學生~~我們還沒出校門呢,起碼讓我們看到一點希望啊~~
上中學時認為等上大學了中國足球就強大了,結果到現在還是那樣,看來中國的工業也是如此啊~~
作者:
hyczt
時間:
2009-9-3 12:08
感覺中國重卡還可以
看來是表面現象了
作者:
小白菜
時間:
2009-9-3 13:15
給個連接 ,自己下圖把
http://bildarchiv.man.de/index.php?id=13&tx_mediadb_pi1
[cat]=117&cHash=6f264f4c1e
作者:
06張偉
時間:
2009-9-3 13:59
看來我們還得繼續努力啊
作者:
bfkt
時間:
2009-9-4 11:49
沒有新的合作項目,哪能潛規則!
作者:
小白菜
時間:
2009-10-13 15:08
新消息出來了
http://money.163.com/09/1013/06/5LG2U978002534NV.html
作者:
自然
時間:
2009-10-13 15:53
沒事,該干嘛干嘛。
作者:
亮劍
時間:
2009-10-13 16:36
卡車領域總體評價下來還是不錯的,不是轎車那樣子——轎車幾乎沒有自己的東西。跟發達國家比較,高端自然差距很大,但是在大路貨方面,中國的卡車還是具有很強勁的競爭力的。
比較尷尬的是零部件行業,很少有核心的關鍵技術,特別是汽車電子方面。
至于合作,既然改革開放,在沒有完全把自己賣了的情況下,適當的合作是合理和正常的,我們也在國外有合作和生產的。
作者:
小白菜
時間:
2009-10-15 09:46
MAN靠賣中國人客車及卡車技術確己賺了不少錢,中國的技術也有一定的進步。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09-10-18 17:21
“乘用車領域民族自主品牌汽車品牌奇瑞和吉利汽車外”
其實還有byd
作者:
hyji2006ren
時間:
2009-10-19 09:05
為食而憂,又企能干好事情.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