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我們和世界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打印本頁]
作者:
過街蛤蟆
時間:
2009-8-22 16:06
標題:
我們和世界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昨天,我們聊天的時候,有人問:我們和世界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怎么就那么不容易追趕?大致有以下幾點:
1 國際視野狹窄,中國企業普遍視野比較狹窄,對世界不了解,包括對世界的發展方向也不了解,有‘悶頭做事’的傳統。但你看外國的小企業,也有類似問題,但這些小企業上面一般有一個具有國際觀的大公司‘罩著’,你可以‘悶頭做事’,因為有人替你看著。但可惜的是我國許多大公司也沒有這種‘世界觀’,幫不上小企業。
搞煤礦電液的時候,發現DBT這類大公司的電液閥有些是DMS,而DMS非常小,你直接找都找不到,我認識K先生,否則根本不可能知道有DMS,但你認識到DMS很厲害,雖然小,但產品很可靠。
同樣的問題,發生在精密鑄造行業,當‘硅溶膠’技術興起的時候,我們給米國作精密鑄件,利潤還是很豐厚的,起碼比現在豐厚許多,制造廠有利潤,中間人有效益,出口公司也有不錯的生意。但競爭激烈以后,大家都沒有效益了,產品質量也不再提高了。原因就是后來跟進的廠子沒有這種‘世界全局觀’,知道的只是殺價,全線殺價。你為啥要殺價?產品分高、中、低檔次,你可以做高檔產品,賣高價,可惜他不了解,他以為世界只能靠‘殺價’而存活。
2 知識階層的全面退化,許多年以前,當與世界‘接軌’的時候,我國是有‘世界級’的人才的,無論是材料工業、航空工業、核工業,起碼有人可以明確說出來世界到底怎么回事,現在這種人才沒有了,能站在世界看問題的家伙非常少了,哪怕是有著很響亮‘名號’的專家,知識面也非常有限了,我有時發現,這些家伙甚至沒有完整讀過他那個行業的有說服力的論文,甚至根本不知道有哪些論文存在。有時,他們也能說幾句大致的情況,比如米國航空界有什么新材料了,但你要他把那東西壓出來,他就束手無策了,綜合這些東西,你不難理解,為什么大飛機就那么難,即使你現在給他銀子,他依然沒有辦法。
3 長期的拮據生活,導致下一代的信心喪失。下一代是看著上一代的生命歷程長大的,他們長期觀察到幾件事,其一就是生活拮據,其二就是看到上一代其實也沒做什么。
4 教育體系有毛病,我們一個方面是強調學習精深的學問,學習諸多的數學公式,但從來不考慮怎么用這些公式,學習和工作是完全脫節的,后期沒有再教育,沒有學習到實際技能。
5 ‘海龜’質量急劇下降,50年代的高速發展,有幾個方面的因素,蘇聯援建的156個大型項目起到示范作用。另外,從米國和英國回來一批高質量的‘海龜’。有時不能小看‘海龜’的力量。日本‘零式’非常厲害,就是因為有一個很厲害的‘米國海龜’。我國的火箭厲害,也基本是因為有錢氏。
但現在的‘海龜’什么樣? 有一部分是騙子,回來謊稱能玩‘新技術’,騙一筆資金就溜了。這是各國都少有的事情,應該反思一下為什么?他們在米國掌權新技術嗎?未必!有可能只是一個很小的餐館老板,連‘售酒執照’都沒有的小餐館。
6 結構層面的缺陷,我們沒有‘技術風投’這個群落,沒有對小企業的扶植和關懷,高額的稅收,高額的地價,使這些發展型的企業沒有生存空間,最后迫使他們轉向貿易,這是最可怕的事情,柳傳志堅決抑制技術的發展,不惜與倪光南鬧翻,這在當年備受贊譽,但今天的聯想無論采用什么辦法都無法掙脫沒有技術的羈絆。
7 歷史原因,歷史上,我們就不是重視技術的國度,雖然有‘四大發明’,但即使是‘四大發明’多也是隨機發現的,很少是采用幾代人不懈努力的堅持而取得的成果,比如電的使用,就幾乎不太可能是由我們來實施。
作者:
掃街
時間:
2009-8-22 17:34
‘技術風投’
樓主的意思是美國有在先進制造業的風投嗎?美國的風投不僅僅IT業,還關心別的?那么說美國的先進制造業的利潤足以吸引風投基金離開IT業跑到制造業來嗎?中國的風投連IT業都不投了,直接進房地產.
上回關于開源軟件與核心技術的關系,樓主還沒回答呢.
作者:
螺旋線
時間:
2009-8-22 18:54
有價值的軟件一定不是開源的。開源的意義好比山寨手機,對技術的進步沒有任何好處,只是表面上看很多人受惠了而已。
就好象工業總線,技術上講誰優誰劣是沒什么好爭論的東西,但大公司都在推自己的一套,最多給用戶幾個可選的兼容方案,制造技術壁壘同時也分別人的羹。我們倒好,自己不搞自己的,直接把小鼻子的搬來做為標準。這樣搞,積累不了什么,那來什么核心技術。
作者:
sun103
時間:
2009-8-23 14:16
過街蛤蟆老兄說得不錯啊,據我觀察,國內機械行業不景氣的原因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國有大中型企業與中小型民營企業的全面競爭,行業分工的不明確,導致同類產品競爭異常激烈,存活10年以上的公司現在真的很少了。
作者:
過街蛤蟆
時間:
2009-8-23 17:09
回掃街大蝦,
你說“上回關于開源軟件與核心技術的關系,樓主還沒回答呢.”
關于開源軟件,我認為能發展,但不會發展的非常好,也不會發展的比較快,特別對于中文應用系統,道理我想大蝦知道,華人圈子對技術的深究不夠,全世界都一樣。另外喜好仿制也是弱點,大家都等別人干事,自然發展就慢,我一個熟人是做軟件公司的,和李顏紅一個時期辦的公司,開始比李還略大一些,但現在還是那樣,也沒有上市,我國,無論辦什么公司,要快,快發展,快上市,否則,很難維持,作技術就是這個樣子,風投看你發展慢,當然不投你,因為有比你發展快的,大蝦可能有一個想不到,我國許多著名飯館是風投的,也發展的很好。
螺旋大蝦講的很好,很深刻,
另外,掃街大蝦,你說米國的風投是否有在技術方面的,當然有,還有不少,從天上飛的到海里走的都有,包括許多武器系統,也有風投的影子,不僅在IT行業,可能我們知道IT的故事比較多,風投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不是伴隨互聯網而來的,只是互聯網的故事比較著名,
作者:
老徐
時間:
2009-8-23 21:38
我們喜歡講究一個夠用就好,能用就行,買東西的人這么想,賣東西的扛不住了,得,降成本吧,咱也夠用就行,就這樣維持利潤吧,越來越低,越低越沒有活路,直到做死做爛,老板心狠手辣點的,套了錢再整別的,工人哪?技術員哪?再轉行吧,如此循環,挨個整垮,偶爾存活下來一兩家堅持原則的,也只能偏安一隅,找些細分市場維持著,等著咱們的票子逐漸和美圓接軌,自然被外面闖進來的帶頭大哥洗的一干二凈。
作者:
五民
時間:
2009-8-24 08:47
很有見地,可惜也只能是空談,起不到什么的
作者:
老鷹
時間:
2009-8-24 10:55
好像華為就重視技術,但活得很好啊。產業秩序和分工的管理規劃應該誰來做呢,有沒有什么可行的辦法,還是說這是一個必然階段,以后會好,或者說整個沒希望大家等著死。
作者:
hyczt
時間:
2009-8-24 12:42
差距就一點
嚴謹的精神
我們下決心了,宇宙飛船都能造出來
還有什么做不好的
作者:
waiwai2005
時間:
2009-8-24 16:28
樓上的,可以詳細講講如何做飛船嗎?很有興趣了解!
作者:
BB7290
時間:
2009-8-24 22:34
感謝樓主,學習了。
作者:
山野農夫
時間:
2009-8-28 19:58
我們除了在這里說,還能做點什么嗎.我覺得 既然說,行動更重要啊
作者:
zhdlu
時間:
2009-9-24 17:34
差距在于我們搞技術的環境 激勵政策 并不在于人才 我們光有人才是沒用的 美國也可以用我們的人才
作者:
zhdlu
時間:
2009-9-24 17:36
差距在于我們搞技術的環境 激勵政策 并不在于人才 我們光有人才是沒用的 美國也可以用我們的人才
作者:
zhdlu
時間:
2009-9-24 17:37
差距在于我們搞技術的環境 激勵政策 并不在于人才 我們光有人才是沒用的 美國也可以用我們的人才
作者:
yusixway
時間:
2009-9-30 13:09
關鍵還是我們的政治體制問題!
作者:
kerrwang
時間:
2013-3-5 13:06
老鷹 發表于 2009-8-24 10:55
好像華為就重視技術,但活得很好啊。產業秩序和分工的管理規劃應該誰來做呢,有沒有什么可行的辦法,還是說 ...
華為也是靠低價策略生存的,然后就是質量好點,也沒有什么技術內涵。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3-3-5 16:18
四年前的文章,如今樓主所說的全部兌現了!
作者:
尋找白樺林
時間:
2013-3-5 19:40
從技術層面上討論這個問題毫無意義,體制是根本原因,稅那么重,小企業靠什么支撐,只能靠降低成本維持微薄的利潤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