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南方匯通:兵敗微硬盤 [打印本頁]

作者: easylife    時間: 2009-8-12 16:40
標題: 南方匯通:兵敗微硬盤
http://stor-age.zdnet.com.cn/stor-age/2006/1022/398326.shtml

曾幾何時,南方匯通乃是中國硬盤產業的驕傲,可似乎很快又銷聲匿跡了,在不久前本站組織的《“硬”漢正道是滄桑:硬盤業三巨頭并購史》專題中,有讀者留言詢問了有關南方匯通的消息,當時我們就覺得有必要為這個曾經的中國硬盤產業之星的最終結局向大家有一個交待,現特整理了《財經》雜志的相關專題以供讀者參考。
由于是財經類頂尖媒體所做的報道,并不局限于技術的本身,而是更多的從經營體制和管理的方面入手來闡述南方匯通的演變,將有助于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這一“驕傲”背后種種不為大眾所知的真相,相信由此也讓各位讀者對中國的高新技術發展之路有了更為客觀與清醒的認識。
作者: 過街蛤蟆    時間: 2009-8-12 16:57
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大蝦怎么現在想起來了?那東西沒建的時候,我就比較關心,直到它關門,

折了若干多的銀子,可惜了,以前我們熟人還有要玩這東西的,我認為不成,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米國大李子,到我國種幾年就小了,道理特別簡單,

錢氏年輕的時候,我國火箭一下就能玩到世界水平,但今天,錢氏98歲了,推力還沒達到登月的要求,

即使那個‘微硬盤’的技術完全成熟,現在怎么樣?也落后了,

還有一點,海龜就是海龜,大多數海龜沒有什么海水生存經驗,他們玩個網絡游戲什么的,還成,玩工業,差的很遠,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09-8-12 16:59
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大蝦怎么現在想起來了?那東西沒建的時候,我就比較關心,直到它關門,

折了若干多的銀子,可惜了,以前我們熟人還有要玩這東西的,我認為不成,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米國大李子,到我國 ...
過街蛤蟆 發表于 2009-8-12 16:57


大陸李敖
作者: easylife    時間: 2009-8-12 17:16
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大蝦怎么現在想起來了?那東西沒建的時候,我就比較關心,直到它關門,

折了若干多的銀子,可惜了,以前我們熟人還有要玩這東西的,我認為不成,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米國大李子,到我國 ...
過街蛤蟆 發表于 2009-8-12 16:57


前輩高人!
我是在關注硬盤廠商近況時瀏覽到的帖子,

國外廠商為了盈利,大家都在技術上拼全力,而南方匯通卻剛剛起步,就死在了經營上,不管有沒有技術實力,都沒來得及向國人展示--還談什么“鳴槍為希捷送行“...


可悲,我等小輩真的只能為洋鬼子打一輩子工?
作者: ponderman    時間: 2009-8-12 17:20
不提這些事,可惜啊
作者: 過街蛤蟆    時間: 2009-8-12 17:23
高人說不上,只是以前關注這個東西,希望生活有所突破,

那東西的失敗,是必然的,技術上有缺陷,后續研發跟不上,生產環節沒有保障,問題很多,海龜最后跑回去了,

當前,玩核心技術特別難,主要是人員少,想玩,湊不齊人,不像在米國,有人,一抓一大把,有錢,有風投,

中國,假如你自己能玩,全玩完了,也成,但一個大環節,一個人玩不了,最后就只能失敗了。
作者: easylife    時間: 2009-8-12 18:54
高人說不上,只是以前關注這個東西,希望生活有所突破,

那東西的失敗,是必然的,技術上有缺陷,后續研發跟不上,生產環節沒有保障,問題很多,海龜最后跑回去了,

當前,玩核心技術特別難,主要是人員少,想 ...
過街蛤蟆 發表于 2009-8-12 17:23


這個行業涉及的學科面是比較廣, 公司要能作好產品,需要的都是高精尖的人才,國內不可能找齊.

認識一位材料方面的前輩, 美國材料博士畢業時就進入IBM專門負責螺釘這個小零件--可見人家的分工也是很細的.
作者: 心結    時間: 2009-8-12 19:03
這個行業涉及的學科面是比較廣, 公司要能作好產品,需要的都是高精尖的人才,國內不可能找齊.

認識一位材料方面的前輩, 美國材料博士畢業時就進入IBM專門負責螺釘這個小零件--可見人家的分工也是很細的.
easylife 發表于 2009-8-12 18:54


螺釘……這個太贊了……
作者: easylife    時間: 2009-8-12 19:10
螺釘……這個太贊了……
心結 發表于 2009-8-12 19:03


呵呵,這個不是夸大, 其實硬盤內部對于灰塵等異物的數量和大小控制是比較嚴格的,特別是磁記錄面密度越來越高以后. 而螺釘在安裝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金屬碎粒, 如果落在碟片上就危險了----因此需要想方設法避免金屬顆粒落到碟片上, 如給螺釘加上有機鍍層.
作者: syw開門造車    時間: 2009-8-13 08:30
easylife 網友好!
.
我家1990年就有電腦了,不坐班,是將單位的電腦搬回家中辦公。
這臺電腦中硬盤容量==30兆(M)。后將該機的硬盤拆開,里面是一個
直徑~=120mm,厚==2mm的一個硬質鏡面磁盤。
.
20年過去了,我現在用的電腦中的硬盤容量==640G==640000兆(M)。
.
如果,將我現在的電腦中的硬盤(640G),改用我20年前的電腦硬盤的材料,
其內部磁盤片將會有多厚哪?特換算如下:
硬質鏡面磁盤厚度==2mm×(640000兆÷30兆)
==2mm×21333
==42666mm
==427米
.
微電子學中有個著名的“摩爾定律”,是說,電腦中的微處理器和大規模集成電路:
1、集成電路芯片上所集成的電路的數目,每隔18個月就翻一番。
2、微處理器的性能每隔18個月提高一倍,而價格下降一倍。
3、用一個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每隔18個月翻兩番。
.
這個“摩爾定律”用在微電子上,已經就夠可怕的了!
從上述硬盤的事例上來講,這個“摩爾定律”,居然也體現在了機械、材料、工藝方面,
就更是可怕的了??!
.
syw  090813---08.30
.
作者: easylife    時間: 2009-8-13 09:23
標題: RE: 南方匯通:兵敗微硬盤
造車前輩,您好!
縱觀硬盤發展的50年,其變化確實是挺大的,容量呈指數級的增長,目前容量已經是80年的百萬倍(1Mb)。
(, 下載次數: 64)

您第一張圖片里的機器看起來比較古老啊,我那時候還在讀小學。 不過從80年左右開始硬盤的大體結構在最近30年里面一直都沒有變化---都是根據溫徹斯特硬盤模型發展演變而來的。
但容量的大幅度提升確實帶來了內部結構的很大變化,磁記錄密度的增加對多方面都造成很多挑戰,
(, 下載次數: 61)

如伺服控制必須使磁頭能夠在越來越密集的磁軌上找到并定位正確的單元,溫度變化一直是個問題,而磁碟旋轉引起的風對高密度磁碟也日益嚴峻,為達到尋道時間等要求,如今大都在考慮加入微驅動臂(Micro-actuator, dual stage)...
機械結構設計上,如主軸設計,為減少徑向跳動,設計出了液體動壓軸承取代傳統球軸承。磁頭已經發展了4代,磁頭部分的懸臂結構越來越精密復雜(材料加工,結構動態分析,粘合膠成分)...
材料化學上,分析了解各種物質的揮發性(outgas),避免污染物質沾到碟片和磁頭ABS(Air bearing surface)面上。如今單位密度越來越高,磁頭飛行高度相應越來越低,才幾個納米,任何細小如發絲甚至更小的顆粒都可以造成磁頭和碟片的劃傷,異物顆??刂品浅栏?--這對很多零部件的加工工藝和裝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前面帖子提到的,一顆螺絲釘也要認真研究。

有些wiki的介紹可以供您了解(英文版本最全,中文的較簡略)。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rd_disk_drive

有幸涉足機械硬盤儲存這個高科技行業,讓我見識了機械和其他學科之間緊密的聯系。遺憾的是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機械硬盤由于機械結構上固有的缺陷,在不遠的將來可能會被SSD(固態硬盤)蠶食其大部分份額.
作者: 草原蒙狼    時間: 2009-8-13 09:42
論題 呵呵

跟帖的最精彩了

不同行

只看不說話  呵呵  長長見識
作者: houyaz2007    時間: 2009-8-13 11:11
來長見識的
精彩
作者: 一只想飛的貓    時間: 2009-8-13 18:35
過街兄:
     我最關心“中國,假如你自己能玩,全玩完了,也成,但一個大環節,一個人玩不了,最后就只能失敗了。”
如果在一個系統中,有自己玩的,有的分給別人玩,你以為在中國成功的希望有幾分?要注意什么?問的有點唐突了。謝謝、
作者: 水晶仙子    時間: 2009-8-13 21:13
牛牛牛牛,太佩服了
作者: 貝氏弧線    時間: 2009-8-13 23:55
10# syw開門造車

造車前輩,硬盤容量計算進位是1024.  1G=1024M,呵呵,特別對于標稱容量值越大的差別就越明顯!640G硬盤實際容量也就是596GB左右.
作者: 過街蛤蟆    時間: 2009-8-14 09:24
一只想飛的貓 :
"如果在一個系統中,有自己玩的,有的分給別人玩,你以為在中國成功的希望有幾分?要注意什么?問的有點唐突了。謝謝"

假如你能全玩,成功的可能有95%,

你全懂,再分給別人玩,成功的可能有90%,

假如你不全懂,這時就分配任務,大家一起玩,成功的可能基本是5%,不定哪個環節有問題,完全不確定,
作者: easylife    時間: 2009-8-14 09:46
17# 過街蛤蟆

大俠覺得什么時候中國也能培養出能玩高精尖復雜系統的家伙們?此類產品如F22, 硬盤...
作者: 過街蛤蟆    時間: 2009-8-14 10:35
easylife 大俠,現在還看不到什么希望,但已經有人在關注,為什么我們這片和米國一樣大,形狀也非常類型的土地不容易長‘技術莊稼’,國家也正在組織這類研究,否則,發展有可能遇到瓶頸了。

技術,是個協調的東西,一個設備看著沒有多大,但包含的技術很多,細節也特別多,

我們現在恰恰是對細節的了解不多,許多技術細節不知道,先不說一般技術人員,就是作為‘業內人士’的專家、教授,對技術細節也理解的非常少,長此以往,后果非??膳?。

有些世界上的常規技術,我們也不了解,主要是沒有人有這‘功夫’,大家都特‘忙’
作者: ronaldcheng    時間: 2009-8-14 10:49
造車前輩的便攜式電腦讓我眼前一亮,早帖出來俺就不花大價錢整筆記本了!
作者: easylife    時間: 2009-8-14 12:03
easylife 大俠,現在還看不到什么希望,但已經有人在關注,為什么我們這片和米國一樣大,形狀也非常類型的土地不容易長‘技術莊稼’,國家也正在組織這類研究,否則,發展有可能遇到瓶頸了。

技術,是個協調的東西 ...
過街蛤蟆 發表于 2009-8-14 10:35


是啊,大家都特'"mang"
作者: 一只想飛的貓    時間: 2009-8-14 16:04
謝謝過街兄。你讓我信心大漲。對現在玩的東西,即便是能夠精巧的,我提出的要求也是盡可能的“傻大黑粗”。越戰時咱們給越南全新的解放牌汽車,越南人問,有沒有中蘇合作時期蘇聯人支援的舊車,只要能跑就行。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