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對上下偏差定義的一些想法---討論 [打印本頁]

作者: 阿松    時間: 2006-2-16 23:07
標題: 對上下偏差定義的一些想法---討論
上下偏差在《機械設計手冊》里是這樣定義的:最大,最小極限尺寸和基本尺寸的代數差值。也就是標注尺寸時的上標和小標尺寸。該定義只是說明了尺寸標注時的標法,以及尺寸大小而已,在不知道凹面還是凸面時,加工時還可能引起誤解。我個人認為,可以改成“近偏差”和“遠偏差”。離基本尺寸近的為“近偏差”,反之為“遠偏差”。工人加工時,先以近偏差為目標加工,以遠偏差(或公差)作為加工時的用心程度。而且近偏差一般是加工時的最理想尺寸。
大多數情況下,基本尺寸是落在公差帶以外的,如果落在公差帶內,可以考慮以基本尺寸為近偏差,因為基本尺寸是設計的落腳點,是最理想的狀態。
如果您看到這篇文章,相信您一定是搞機械的。請給點意見,謝謝!
作者: freddymusic    時間: 2006-2-17 09:51
標題: Re: 對上下偏差定義的一些想法
哈哈,有意思!在于看問題的角度。

“近偏差”和“遠偏差”有點味道,但是這是從機械加工的角度來看問題。
而我們討論的是如果是機械設計那就..................

-------------------------------------------------------------------------------------------------------

看,你的前面是客戶的需求,他要這樣....那樣......
回頭,你的后面是生產,他們說:“我這個公差做不到,那個難加工”。
但是,(你/我們) 仍然不能喪失,(你/我們 )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和思路,必須有自己獨立的觀點。

因為,(你/我們)是這臺機器或機械的設計者/設計師。
或者說,(你/我們)我們才是這機器的締造者,是最終的責任人,或者說是父親。
----------------------------------------------------------------------------------------------------


所以,在我的實際工作中,
1. 我接受,上下公差,

2. 對于公差處理,我傾向的方式是

- 使用名義尺寸,并將名義尺寸設在公差帶中間
- 然后+/- 上下公差,
- 且上下公差帶相等。

這樣最簡單,也是最可靠。

--------------------------------------------------------------------------------------------

好帖子! 各位發表的意見呢?
作者: 阿松    時間: 2006-2-17 19:45
標題: Re: 對上下偏差定義的一些想法
大部分設計時的名義尺寸不太可能落在公差帶中間。如果在公差帶中間找一個尺寸作為名義尺寸的話,那最好只用在加工圖紙上,如果在設計時參考的話,肯定會引起思維的混亂。
我知道一些日本的圖紙,將所有加工圖紙上的名義尺寸都定在中間。這樣便于加工,同時也增加競爭對手抄襲的難度。
作者: freddymusic    時間: 2006-2-17 19:59
標題: Re: 對上下偏差定義的一些想法
哈哈,有趣。

名義尺寸本身就是設計出來的,然后填上公差就行了。(對我而言)

當然,我不排除其他的設計師的方法,因為設計本身就是千變萬化的。


我不清楚小日本的流派,我一天也沒替小日本工作過。

不過聽老兄如此說來也有趣,日本國內的質量控制的確值得學習。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8-1-8 19:53
標題: 在返查舊貼時,發現這個好貼,遂頂上來,供大家鑒賞!
我覺得阿松斑竹的這個問題很有趣,也很貼近我們設計者和加工者的實際,故而頂上來,供大家鑒賞!希望大家多發表意見。
作者: 老腰    時間: 2008-1-8 20:13
有意思。
使用名義尺寸在機械加工中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可以讓更多的加工偏差落在中間,獲得更好的CPK值。只在加工圖紙中出現就好了,不要要求在設計圖中出現,否則設計者會搞混基本尺寸和名義尺寸。
使用近偏差及遠偏差,不如上偏差、下偏差字意表達得清晰明白。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8-1-8 20:21
我覺得阿松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議題。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感覺到工人對上下公差的概念很淡薄,這些數據包含什么意義他們不懂,以致在加工中不夠重視,稍微覺得難以處理時,就向上面嚷嚷改公差。
如果我們將上下公差的標注方式人性化一點,象阿松所提議的一樣,會否好點呢?
思索之中!
作者: 老鷹    時間: 2008-1-8 20:28
好,老馬翻出了這個老問題,請高手們深入探討,發mec雜志如何?
作者: 阿松    時間: 2008-1-10 12:43
哈哈!謝謝老馬元帥把我一年前的老帖翻出來。
我比較同意老腰的看法,這是工藝工程師要干的工作。
作者: lxx1018    時間: 2008-2-27 11:29
還是上下偏差好,加工時以公差的中間值為目標。
作者: xl8248    時間: 2008-2-27 13:03
我認為叫什么無所謂,關鍵是設計的尺寸精度一高,工人就喊干不了。
作者: 尚輝    時間: 2008-3-6 22:35
標題: 加工精度
加工精度的問題是在執行中的事,我們的供應商加工就是不注意我們的精度問題.也不成體系的加工,打發概括阿
作者: ssy1985    時間: 2008-3-7 08:03
個人覺得,基本尺寸是落在公差帶以外的用近偏差,遠偏差
基本尺寸在公差帶以內的用上下偏差合適,
作者: wpc    時間: 2008-3-7 20:46
我認為還是用上下公差比較好。
1.使用公差帶能夠直接體現出設計者的設計意圖。
2.使用公差帶可以規范設計、保證工件之間的配合。
對稱公差只用在無配合要求(js公差除外)的地方。如果僅僅方便加工還不如直接給出極限尺寸(美國圖紙就標注極限尺寸)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09-7-24 17:19
我覺得沒必要

近遠偏差無法表達間隙與過盈配合
作者: 北極熊00    時間: 2012-10-10 14:48
主要是將你的設計想法與工人溝通清楚,給他的感覺就是必須要到達你的設計公差,他加工的工件才有意義,否則就是干了一件廢品,我想每個人都不想做無用功的
作者: 北極熊00    時間: 2012-10-10 14:48
主要是將你的設計想法與工人溝通清楚,給他的感覺就是必須要到達你的設計公差,他加工的工件才有意義,否則就是干了一件廢品,我想每個人都不想做無用功的
作者: 619341834    時間: 2012-10-10 15:40
上下公差用習慣了,冷不丁去想著改變它,腦袋轉不過來彎。個人感覺啊,還是用上下偏差好!
作者: waiwai0809    時間: 2012-10-10 15:58
習慣問題吧,只要懂行的,在這個問題上應該都不會出錯。樓主的想法還是值得嘗試的。
作者: 給我二兩面    時間: 2012-10-10 16:17
沒必要變。樓主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我們加工時,不管是孔類零件或軸類零件,都會按照離基本尺寸最近的偏差加工。沒有誰會說這種情況要按照上偏差或下偏差加工,所以,沒必要變名字,更何況上下偏差還有解釋配合的作用呢。
作者: 模具小俠    時間: 2012-10-10 18:51
這樣的問題其實應該分成二個部分討論!首先,公差的標注方式,其次,應該運用怎樣的加工方法進行加工!公差的標注屬于技術設計的范疇,機械加工及標注方法已經經過數百年的驗證已是很成熟的一套被世界認可的一套標準化的東西.所以,我覺得,對此不應該有另外的一套東西,也不會被取代!否則,只會引起混亂!至于,加工者或者工藝工程師如何根據標定的設計公差進行加工工藝的設計,倒可以進行一點探討和研究。這也要看被加工工件的具體情況如:數量,加工工件的材質,加工機床的精度刀具加工者的技術水平等居多因素所共同決定!
作者: 工廠菜鳥xg    時間: 2012-10-10 20:14
改的沒必要!
作者: 潘屹民    時間: 2012-10-10 20:23
我們的工人,想法是孔做下差  軸做上差這樣保險一點,不行就打磨。我們工廠的質檢檢到別人的孔超差0.01他就說超0.03.軸-0.01他就說-0.02 暈
各位大俠周圍的人?會這樣嗎
作者: 楊willow    時間: 2012-10-10 20:32
個人認為公差是為了加工,和檢測之用,設計是按理論尺寸設計的
作者: sniper2006    時間: 2012-10-10 22:00
實際加工看配合 如:間隙配合  孔就按最大尺寸做 軸就按最小尺寸做
作者: jackroon    時間: 2012-10-10 23:07


作者: rzy_zh    時間: 2012-10-11 08:20
怎樣標注都不重要,關鍵是設計人員要真正懂得其配合的關鍵點,訂出合理的公差,我就遇到這樣一件事,我為一公司設計一個專用檢具(按圖紙要求,未到現場看實際裝配圖及裝配),結果現場經檢具檢測90%的零件都不合格,但零件100%都在使用,我到現場看了裝配要求及使用要求,同時看以前的使用情況都沒有問題,我同那設計老兄商量更改圖樣,他死活不同意,同時拿出一大堆書來證明他標注沒問題,后來這事就不了了之,圖紙要求是要求,現場是現場,有檢查時就打個讓步接收單,過了很長時間,我偶爾從我的一個客戶那看到他們為國外加工的結構一樣的產品,老外的圖紙公差是我這的10倍,當我看到這我真的無語,
作者: 沈石頭    時間: 2012-10-11 13:07
前段時間還糾結過這個問題相關的東西,:粗糙度。比如Ra的定義是取樣長度內輪廓偏差絕對值的算術平均值。偏差值是如何得到的,以哪個為基準?是名義尺寸還是實際外形的波峰波谷的代數平均值?借LZ的寶地提問,謝謝了!
作者: tanghb712226    時間: 2012-10-11 13:45
學習了
作者: hmhnh    時間: 2012-10-12 08:58
作為一個入行不深的機械設計者來講,我也說一下我的個人看法:一般重要的尺寸,標注的時候都會這樣標注——基本尺寸+上/下偏差。我們要了解到這點:我們準確的需要的是哪個尺寸?就我個人認知:基本尺寸并不是設計尺寸,它在加工中就相當于毛坯,而我需要的是能滿足機械配合關系的尺寸——這個才是設計尺寸,我認為這個尺寸應該是:基本尺寸+上下偏差之和的一半。基本尺寸只是便于設計的尺寸(因為大多說為整數,它與其他位置關系的尺寸更好計算),若我們一開始就以設計尺寸來設計的話,那么所有的尺寸公差等級都應該是JS/js。個人愚見。
作者: breck    時間: 2012-10-12 09:17
沈石頭 發表于 2012-10-11 13:07
前段時間還糾結過這個問題相關的東西,:粗糙度。比如Ra的定義是取樣長度內輪廓偏差絕對值的算術平均值。偏 ...

加工出來的零件是怎么檢測的?不都是通過各種尺子去測量零件的兩表面嗎?就是測量的峰值,沒有人會用測量后的尺寸再去減掉粗糙度的,粗糙度要比尺寸精度小很多,不必考慮峰部磨損后的影響。考慮多了
作者: 沈石頭    時間: 2012-10-12 09:40
breck 發表于 2012-10-12 09:17
加工出來的零件是怎么檢測的?不都是通過各種尺子去測量零件的兩表面嗎?就是測量的峰值,沒有人會用測量 ...

討論這個主要是在設計過程中的粗糙度標注,粗糙度值到底是不能大于公差值或者還是不能大于上下偏差的較小絕對值,這時候才引出來對這個粗糙度定義的輪廓基準是哪個的問題。
作者: breck    時間: 2012-10-12 12:42
本帖最后由 breck 于 2012-10-12 12:47 編輯
沈石頭 發表于 2012-10-12 09:40
討論這個主要是在設計過程中的粗糙度標注,粗糙度值到底是不能大于公差值或者還是不能大于上下偏差的較小 ...


粗糙度值和尺寸公差值之間沒有關系,互不影響,從圖片中可以看出,測量時永遠是量的“峰”,粗糙度值大小變化,只是使“谷”變化,不會影響尺寸公差值;反過來尺寸公差值變化,只是影響“峰”與“谷”的位置,而“峰”與“谷”的相對距離不變,即粗糙度不變。
至于你說的“粗糙度值到底是不能大于公差值或者還是不能大于上下偏差的較小絕對值”,粗糙度與公差沒有關系,沒有誰不能大于誰的,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粗糙度即比公差值小,也比上下偏差的較小絕對值小,因為把粗糙度做到很小是很容易的,而把公差做到很小是很難得的(兩者相對而言)。
(, 下載次數: 94)


作者: breck    時間: 2012-10-12 13:07
這個問題,我也遇到了,和我們這的老工程師糾結了很長時間,我認為我的依據夠充分了,可是人家不聽,哎,沒辦法!下圖是我的論證依據,請各位幫忙看看,發表高見!

作者: 642093071    時間: 2012-10-14 09:05
憨老馬 發表于 2008-1-8 20:21
我覺得阿松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議題。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感覺到工人對上下公差的概念很淡薄,這些數據包含 ...

設計、工藝、檢測基準統一問題,隨著軟件功能的增強,設計、加工數據的共享,問題的解決變得越來越容易了。
作者: 蕭情    時間: 2012-10-14 10:10
設計我不是很懂,我是機加工的。加工時本來就是依照上樓主的近偏差加工的,因為加工時有加工熱。這樣就算工件冷卻收縮也在公差范圍內。
作者: 斗志    時間: 2012-12-12 21:43
個人認為加公差就是要重要的地方才加上去的 比如裝配要求 同軸度要求 等待 有些加工商他常常會先加工到上偏差OK了 就不會加工了 給自己一點加工量 不會讓工件報費 但是公差的選擇也是看重要度 還要不少的經驗才能給到合適 常常看機械手測的也是參考而以
作者: anthony1989    時間: 2013-1-9 13:51
蕭情 發表于 2012-10-14 10:10
設計我不是很懂,我是機加工的。加工時本來就是依照上樓主的近偏差加工的,因為加工時有加工熱。這樣就算工 ...

機加工大多是鋼件、鐵件,加工熱所帶出的熱脹冷縮是不大的,一般比公差小,當然很小尺寸要求和易傳熱材料除外,取中間值一般能解決問題。而小尺寸和易傳熱材料,需要采取一定的尺寸系數進行尺寸修正。

作者: shengming1008    時間: 2013-1-11 15:26
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以中間值做為基準尺寸來加工可能更容易保證。
作者: bear5279    時間: 2013-1-11 20:44
對于公差帶JS的,我覺得近偏差和遠偏差理解起來有點費勁。 到底是“+”的近偏差了?還是“-”的近偏差了?“+”的遠偏差了?還是“-”的遠偏差了?
讓人費解
作者: yyangi    時間: 2013-1-11 23:14
自己對于公差的理解本就不很深刻,平時也有遇到這樣加工問題,希望能學習到一些知識,但是各位前輩討論的比較概念化,理論化,實在是難以深刻理解,希望前輩們能夠深入淺出些,舉些例子以方便我們這些菜鳥學習
作者: 林中臥虎    時間: 2013-1-12 08:56
使用數控機床的用對稱公差,使用人工操作機床的用公差帶標注。
作者: ainijx    時間: 2013-12-8 00:38
呵呵,O(∩_∩)O,飄過
作者: iqmzy    時間: 2013-12-8 08:20
學習了!
作者: .詻    時間: 2015-8-19 20:48
mark
作者: didodo777    時間: 2018-9-28 10:37
很好的討論,學習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