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關于負載敏感技術的探討 [打印本頁]
作者: 花弄影 時間: 2006-9-11 23:26
標題: 關于負載敏感技術的探討
請液壓方面的大俠談談負載敏感技術的使用經驗,不知有興趣否?有哪些方式,各有什么優缺點。
1 `( e- ]- {9 _附件是老外的一個應用例子。
作者: zdwgm 時間: 2006-12-14 19:46
標題: Re: 關于負載敏感技術的探討
樓主有什么具體問題,或者有什么體會,請直接提出來,以便討論!
作者: chchw 時間: 2006-12-15 11:16
標題: Re: 關于負載敏感技術的探討
負載敏感技術使用起來當然好用,但是相應的閥太貴,國內還沒有做的比較成熟的換向閥.大部分的變量泵都能用
作者: zzgxlq 時間: 2006-12-18 20:56
標題: Re: 關于負載敏感技術的探討
負載敏感技術主要在于選取負載傳感泵,通過梭閥選取負載壓力(此時負載為正負載),使系統壓力跟隨負載壓力變化,可降低系統功耗。
作者: zdwgm 時間: 2006-12-18 22:08
標題: Re: 關于負載敏感技術的探討
1)關于負載敏感控制,從基本類型來講可以區分為兩大類:閥控系統與泵控系統。樓主的示例是泵控系統。( j, n+ ?, C* m9 v
2)在閥控系統中,如果只考慮用途比較廣泛的傳統方式,區分為比例方向閥前串聯定差減壓閥的負載補償型,和比例方向閥并聯定差溢流閥的負載敏感型。在一般工業系統中,或者使用前者,或者使用后者,兩者不可兼得。& t+ Z3 D" A4 ?; V5 R. I+ {
3)第二點中,串聯定差減壓閥的的負載敏感系統,其基本優點是所控制負載速度只與輸入信號有關,不受負載壓力變化的影響。其缺點在于這是個定壓系統,還存在較大的能量損失。
& b) q" X! t0 D. ]$ _4)第二點中,并聯定差溢流閥的負載敏感系統,除了所控制負載速度只與輸入信號有關,不受負載壓力變化的影響之外,其基本優點是節能,即不是定壓系統,泵的出口壓力僅僅比負載開一個固定的數值,例如5-10bar。同時,閥內可配置先導壓力閥,當系統壓力達到其調定值時,就與主閥構成系統安全閥,限于系統的最高壓力,省去另設系統安全閥。在第3、第4中,有些產品還通過設置附加液壓半橋,獲得比例方向閥閥口壓差的小范圍可調,以適應用戶的要求。
7 Q, N# h* \3 e7 A5)如前所述,上述第3、第4所講的定差減壓型,與定差溢流型在一般的比例方向閥系統中,兩者只能選一。這種負載補償情況,在多路閥控制的多負載系統中,得到了新的發展(在多路閥中能夠構成負載敏感系統的只有4通型多路閥,一般的6通型多路閥是無法實現的)。這就是:多路閥中每一聯配置定差減壓閥,同時通過梭閥網絡將同時動作各聯的最高負載壓力(LS信號)引到泵出口的定差溢流閥,總體上構成負載敏感適應系統。也就是說,這種配置的負載敏感系統中各聯之間互不干擾,速度只與各聯輸入信號相關;而且泵的出口壓力不是一個定值,它隨時隨刻都只是比當時的最高負載壓力高出一個固定的數值。
4 p/ K6 z( L* \$ ~" f6)就以多路閥為例,介紹泵控負載敏感系統。實際上就是上面第5點的LS信號不是引到定差溢流閥,而是引到負載敏感泵就成了(即以負載敏感泵代替第5點的定量泵和定差溢流閥)。7 y U' {3 d: _( {+ H! K
7)對于多路閥系統,第5點的系統一般稱為開中心負載敏感系統,它還是有一定的能量損失。而第6點的系統一般稱為閉中心系統,這種系統能實現壓力與流量與負載的需求相適應。這是所有形式中最為節能的型式。
) P/ M& e+ D9 \5 S C5 B$ V; W8)如有興趣了解更詳細的情況,請網友參閱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出版的“新編實用電液比例技術”第8、9、10三章。
作者: 花弄影 時間: 2006-12-18 22:43
標題: Re: 關于負載敏感技術的探討
感謝樓上大俠,您的回復可以說是液壓與氣動欄目里面不可多得的好貼,非常感謝!
7 I1 g" H: b( Z; ^3 L
" o3 v/ ]4 N9 \對于泵控型負載敏感技術,我們公司沒有使用過。0 w1 ^6 R2 k! v1 C1 q M* d& ?
目前我們采用的是您說到的并聯定差溢流的負載敏感技術,用在伺服控制系統中。而對于傳聯一個定差減壓閥,我認為不能稱之為負載敏感。因為系統壓力并不會隨著負載的變化而變化。其作用只是控制比例閥的進口與出口的壓降,使比例閥變成調速閥,達到更精確的控制效果。
( {5 {6 r8 F' P2 a+ h我想知道的是泵控型的負載敏感技術到底怎么樣?比起前者來說有些什么好處?( [ G3 H# w! |5 b1 ]+ O
另外,我還想知道,能不能同時采用泵控型和閥孔型負載敏感技術。如果能夠將流量與壓力都由負載來確定的話,那不是更節能嗎?+ T. p' d! M' D7 _( C @" S
您提到的書我買了,但是讀得不夠仔細,下來還要好好學習。
作者: zdwgm 時間: 2006-12-19 11:32
標題: Re: 關于負載敏感技術的探討
1)花弄影先生過獎了,這是我的本份。4 x, r% o/ [. U( k
2)還真難得,你對于串聯定差減壓閥的組合的說法。關于這個我在書上堅持只是負載壓力補償,是耗能的;而并聯定差溢流閥才是負載壓力適應,或者叫負載敏感。我怕在論壇上網友一下子不好接受,所以改口了。(不過,從廣義上講,也可以說是負載敏感。我只是講要區別,至少原理上有距離存在)% b* f n. g% P/ x& E; m2 _# t$ O
2)泵控從節能上看是好的,但負面的東西也不少,例如要用變量泵;例如變量泵的響應肯定沒有閥控快,等等。所以,有很多新東西,從技術角度無疑是進步,是好的,但并不等于用上去就是好的。技術只是提供了各種可能性,針對這這個具體情況,到底要不要用上去,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趕時髦,不能耍花槍!
; c; `/ V @3 |' c' J% S3)在4通多路閥中就有定差減壓閥與敏感泵的組合。( c- g; x' _6 ]3 j1 U5 U+ Q
4)樓上千里冰峰先生:人們更多地從節能,從系統減小發熱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舉個例子,在塑機行業,開始用比例技術時,只用比例溢流閥,是從系統簡化,調調方便出發,不是對你比例技術感興趣(白貓黑貓)。后來用PQ閥(原理上就是在定差溢流閥基礎上,將節流閥、壓力先導閥都用比例閥),塑機用戶才不管你什么PQ閥,他只看工廠電表這個月是不是省電了!
作者: csuhp2003 時間: 2007-5-11 09:59
標題: Re: 關于負載敏感技術的探討
不同的應用環境會有不同的功效.
. Z( f. r2 j/ {. ~. Y. W, M+ U# c1 n一般在多工作裝置,或者對于流量要求比較敏感的地方,會提到負載敏感系統.為了實現多個工作裝置在不同負載下的協調作業,產生了負載敏感系統.
作者: 波波-jx 時間: 2008-1-27 11:53
好帖子,我公司用的油研A系列即為此種結構,采用P/Q補償(利用閥芯本身的結構與其相對位移來控制)與斜盤伺服缸聯動,從而控制壓力及流量
作者: 攜流星品人生 時間: 2008-4-5 21:16
標題: 關于負載敏感技術的探討
這種負載敏感只對最高壓力敏感。
作者: fanshanling 時間: 2008-4-6 06:12
大家說了那么多由于我是新手大家能不能發張原理圖對你分析下小弟愚昧啊
作者: gyy11 時間: 2009-7-13 10:59
請問樓主,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出版的“新編實用電液比例技術”在哪里可以下載啊?我是新手,請給予照顧啊
作者: shejiwushiyi 時間: 2009-10-21 20:42
樓主們講得很好,我感謝.
作者: 英德康 時間: 2009-11-26 23:19
本帖最后由 英德康 于 2009-11-26 23:20 編輯 2 p( H$ ~# Q5 j+ z$ J+ Z, t
' l4 m+ {7 }" v+ ], w1 v, c+ G
在網上看到介紹該原理圖的文章,講的挺好,翻譯供大家參考。附件有圖解。# x$ u! Q: i8 `- h8 n% {6 n
2008-07-23; h# I/ K" |' p6 J# v5 w! \
“負載感應”泵、閥的節能控制-摘自國外液壓網站' p/ D- C# N) ^2 h
/ d" E6 F# X" D4 Y, `- D7 P# R
“負載感應”通常是描述開式回路變量泵時常用的術語。之所以稱之“負載感應”,是變量泵可以感應, @+ m- ~# r: L. a
節流環的出口負載感應壓力,泵可以維持節流環兩端的壓差恒定,并實現流量的比例調節。該節流環通常是比例換向閥,但是根據不同的應用,也可以是錐閥或固定節流環。
6 T5 |' e6 u4 I$ s在液壓工程機械中,流量、壓力波動較大,采用負載感應回路可以實現節能,較少功耗。詳見圖1. 系統中流量轉為有用功,輸入功率的發熱損耗與容積效率的損耗相當。在安裝溢流閥的定量泵回路中,泵流量100%做功的工況十分有限,多數情況系統都是在部分工況或微動工況工作,大部分流量都通過溢流閥發熱損耗了。如果負載壓力低于溢流閥設定壓力,溢流發熱加上換向閥進出口壓降的發熱損耗,能量損耗則更加嚴重。1 ?' q5 J3 s% s2 |* x% L) v. t$ _
同樣,裝有壓力補償器的變量泵系統在部分工況或微動工況時,流量小且負載壓力大大低于溢流閥設定壓力時,由于這種泵是在最大壓力下調節,泵流量為最大,換向閥進出口的壓降導致發熱損耗同樣嚴重。: x- M, s3 w! Q* B/ b- g: H
負載感應控制的變量泵基本消除了無效功的發熱損耗。系統的發熱損耗僅限于換向閥進出口實際流量的壓降發熱損耗,而且隨實際系統工作壓力的變化保持恒定。見圖1的最下圖示。
$ \/ w& W/ c; b: s; B負載感應回路通常包括軸向柱塞變量泵,負載感應驅動機構和配置有負載感應梭閥網絡的比例多路換向閥(見圖2)。負載感應網絡的LS口與變量泵負載感應控制閥的X口相連。多路換向閥中負載感應網路(紅色圖示)通過一系列梭閥與每個工作控制閥片的A口和B口相通,從而保證所感應到最高負載壓力可以通過梭閥傳至變量泵的控制閥。
' a% X( w+ ]7 s6 M g4 c- h
5 ]/ w4 S) ^- j9 @為了說明負載感應泵和多路換向閥的配合作用。我們用一個手動換向閥和液壓絞車的例子來做對比。操作員推動手動閥,滑閥行程為20%,絞車滾筒以5RPM速度旋轉。為了說明原理,我們把換向閥比做固定節流環。當節流環進出口兩端的壓降不斷降低,流經節流環的流量則相應減少。
M2 ^3 b) T5 `. p% R3 r當絞車的負載增加時,節流環(換向閥)出口的負載感應壓力亦相應增加。此時,流經節流環(換向閥)的壓降降低,節流環的流量減少,絞車速度開始減慢。& E# [5 W; X2 ~% v8 y" f u7 E
在負載感應回路中,節流環(換向閥)出口的負載感應壓力通過換向閥的負載感應梭閥網絡傳至變量泵的控制閥。變量泵的負載感應控制閥即刻響應增加的感應壓力,推動斜盤使泵排量緩緩增加,節流環(換向閥)進口的壓力開始上升。這種作用可以維持節流環(換向閥)進出口的壓力恒定,流量恒定,從而達到絞車速度的恒定。節流環(換向閥)進出口的壓降 delta P 維持在10-30公斤。當所有換向閥回到中位,負載感應壓力釋放至油箱,泵負載感應控制閥維持在相當于或略高于設定壓降值,變量泵處于起始待命狀態。
7 B9 F+ a' { p7 G- Z7 @9 z. G由于變量泵只根據負載感應驅動器的指令大小來輸出流量,負載感應控制方式無節流發熱損耗,節能效應明顯。正如上述例子所示,驅動控制效果明顯改善。負載感應控制可以保證流量控制的恒定,而不受泵驅動軸速度變化的影響。如果泵的速度減低,負載感應控制閥推動斜盤增加排量,維持節流環(換向閥)的壓差,直到排量達到最大量。
作者: liquansheng 時間: 2010-6-2 19:09
回復 8# zdwgm - L5 R4 D1 C6 O1 l. c
' x1 x7 t' U. w0 ~
) K9 d5 j% L- b5 M1 S: ?1 {, X
說的好
作者: zhao1980 時間: 2010-6-3 09:49
過來學習,馬上要用,好貼
作者: zhao1980 時間: 2010-6-3 10:06
負載敏感技術雖好,但在國內不太普及,主要是降低功耗
作者: gfdd123 時間: 2010-6-4 15:42
價格太貴了,一般的機器用不起
作者: heier 時間: 2010-6-20 13:49
吳老師將的非常好,給我們這些剛進液壓行業的學生掃盲啊
作者: 鵬程萬里 時間: 2010-8-24 16:48
負載敏感系統在挖掘機中應用較多,但現在應當說還是負流量系統為主吧
作者: 珠穆朗瑪 時間: 2010-8-24 18:20
對于負載敏感系統,國內應用較少,但在國外的挖掘機液壓系統中目前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利勃海爾,國內對負載敏感系統研究較多的高校有中南大學,有一些關于負載敏感系統的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作者: xtw77wh 時間: 2010-11-21 13:13
不放過一個下載到好文章的機會,下.感謝分享
作者: wsheng4029 時間: 2010-11-21 19:14
知道甚少,學習了。
作者: liuyikun2007 時間: 2011-3-1 21:51
不是很懂,不過也學習學習了
作者: gsxzr2008 時間: 2011-6-8 17:18
請的很好,受益非淺,太感謝了
作者: sunxiaona0512 時間: 2012-4-24 10:06
樓主您好 我想問下 像是由負載敏感變量泵和負載敏感換向閥組成的液壓系統,其是不是就得用泵控系統來控制啊 不能用閥控的 我這樣理解對嗎
作者: wolf_stone 時間: 2012-4-24 16:25
我是使用用戶,我直接買泵,感覺都差不多,設備都能運行,國內的泵體積大,性能也是不錯的
作者: impressions 時間: 2012-8-28 21:54
牛叉,很不錯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