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設計糾結癥 [打印本頁]

作者: 機石    時間: 2024-10-20 10:33
標題: 設計糾結癥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一畫圖,設計東西的時候,就會想的很多,然后腦子也有好幾種方案,但是也很難取舍和決定用哪種,然后就是一直拖,一直拖,設計一個東西的時候會很慢。有一部分也是因為自己水平不太行,很多東西沒什么經驗把控,拿捏不準。
  群里的設計大佬,有沒有什么建議,改善改善我的這個問題。或者有什么辦法可以提升提升做項目的經驗。

作者: 聯合艦隊    時間: 2024-10-20 10:45
就當是練手的
作者: 尹志春    時間: 2024-10-20 10:52
設計,你會什么設計,機械這玩意,已有多少年沒出過新東西,可能有50年沒有新的東西出來,
這個原因是你沒有理論知識,沒有吃透理論,
東一個想法,西一個想法,
這種主要原因,是沒有知識,瞎扯蛋


作者: windy淵虹    時間: 2024-10-20 11:03
尹志春 發表于 2024-10-20 10:52
設計,你會什么設計,機械這玩意,已有多少年沒出過新東西,可能有50年沒有新的東西出來,
這個原因是你沒 ...

那春哥這種該怎么補足短板呢,有時候理論和實際又不一樣。
那就只能做一兩臺樣機或者樣板件先試驗看看?

作者: 尹志春    時間: 2024-10-20 11:15
本帖最后由 尹志春 于 2024-10-20 11:18 編輯
windy淵虹 發表于 2024-10-20 11:03
那春哥這種該怎么補足短板呢,有時候理論和實際又不一樣。
那就只能做一兩臺樣機或者樣板件先試驗看看? ...

理論指導實踐,第一要求理論過關,這個要認真熟讀機械設計手冊這本書,對各種機構,力學,特別是禁忌,要認真看,
認真學習已有的各種機械,一定要做到,對前人的認可,不要改變任何結構,任何材料,機械設計這玩意,經歷了幾百年,你想到的,別人都試過幾百次,所以前人做的都是對的,現在的教育害死人,都喜歡改進,成熟的機械設備,幾乎沒有改進的可能,比如汽車,從汽車設計到現在,結構沒改過,性能也沒有大的改觀,現在改進的都是如何用更便宜的材替換更便宜的材料,比如現在汽車發動機,都用鋁替換了鑄鐵,
機械這行,要有愛好,要喜歡這行,現在多數人只是混口飯吃,不但不喜歡,還從潛意思里討厭這份工作,所以能做好的極少,進入一個行業,一般行業內要了解的很少,專機,認真把圖看一次,把原理,運行動作,認真看好,把他分為幾個細節,比如傳動,送料,執行,電控,分開來研究,一般用一個月就能了解了,現在問題是,上大學的,在大學里,一點知識沒有學到,學的還都是歪的,跟工廠對立的,所以這些人根本無法勝任工作,



作者: ytzhanggj007    時間: 2024-10-20 11:29
只有一種方案好還是幾種方案好?顯然是幾種方案好,有積累才有想法。就是一種想法的,反而容易出問題。
不管在哪個水平哪個階段,思考都是必要的,先不用管對錯,后面有條件就去驗證,畢竟每個人所接觸的東西都是有限的,可能類似的機構在別的行業已經用過了幾十年了,在本行業還沒有人看到過設計過使用過,這都是有的。沒看到過自己能想到,就很不容易,剩下的就是驗證。
干設計這行,不必要因噎廢食,也不必要過多得聽反對的聲音,尤其是到了比較高的層級。你修煉層級越低,反對的聲音越多,對你的干擾越大;你修煉得層級越高,考慮的越周到,反對的聲音越少,對你的影響越少。
不只是設計,別的也一樣。沒有什么彎道超車,見得越多,理解透的越多,經歷的越多,解決得就越多,能力就越強。這是積累的過程,沒有捷徑。一步一步走吧


作者: 機石    時間: 2024-10-20 12:05
尹志春 發表于 2024-10-20 11:15
理論指導實踐,第一要求理論過關,這個要認真熟讀機械設計手冊這本書,對各種機構,力學,特別是禁忌,要 ...

春哥,你說的這些確實很有道理,任何糾結都是基于自己理論基礎不夠扎實。雖然說我們現在都是基于傳統的機械結構如齒輪,鏈輪這些結構的原理在進行造型設計。但是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需求,每個地方設計雖然原理一樣,但是結構確實不同的。就是基于這些問題,有時候理論是一部分,但是經驗更是很重要一部分,有時候就是基于這些問題,會出現糾結情況,不知該如何下手。就比如說,去洗腳,a的價格更便宜些,但b的質量更好些,很難進行抉擇。
作者: woshiwsm    時間: 2024-10-20 12:32
想法多是好事,實際項目做多了結合想法多就會變得很厲害
作者: m2006410    時間: 2024-10-20 12:49
本帖最后由 m2006410 于 2024-10-20 12:51 編輯

舉個例子看看
作者: 逐夢2020    時間: 2024-10-20 13:01
我也有這樣的困惑,根本原因就是自己水平低,項目經驗少。
作者: 阿飛LJ    時間: 2024-10-20 13:43
理論力學, 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塑性力學 ,流體力學,哥們學到哪里了?你這個主要還是底子不好,不清楚這樣設計后續的結果會如何,經驗也不夠,但凡有一個扎實,你想到這個點子你就自信的說,我經過計算確定就是這樣,或者我以前做過一個類似的,我覺得這樣就是最好的,主要還是靠積累吧,學校學完,到了工作上邊做邊學邊看邊復習,就會越做越順了

作者: lgckksse987    時間: 2024-10-20 13:47
方案多是好事,可以把每種方案大致列一下對比下成本,節拍,穩定性等,針對客戶要求選擇比較合適的
作者: windy淵虹    時間: 2024-10-20 14:33
阿飛LJ 發表于 2024-10-20 13:43
理論力學, 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塑性力學 ,流體力學,哥們學到哪里了?你這個主要還是底子不好 ...

工作中也是要經常翻閱---理論力學, 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塑性力學 ,流體力學---
這幾本書嗎??
頭大啊



作者: windy淵虹    時間: 2024-10-20 14:33
尹志春 發表于 2024-10-20 11:15
理論指導實踐,第一要求理論過關,這個要認真熟讀機械設計手冊這本書,對各種機構,力學,特別是禁忌,要 ...

哇厲害,深受教誨,感謝春哥

作者: 阿飛LJ    時間: 2024-10-20 15:23
windy淵虹 發表于 2024-10-20 14:33
工作中也是要經常翻閱---理論力學, 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塑性力學 ,流體力學---
這幾本書嗎 ...

  用得到就翻一翻咯,受力分析的時候,總會用到的,像ansys這類的CAE軟件,就是一只筆而已,就和畫圖一樣,什么AUTOCAD,SW,UG,CREO,都只是筆而已,把你的想法表達出來的一個工具而已,不要舍本逐末,去把軟件研究的多么高深,沒什么很大作用的

作者: windy淵虹    時間: 2024-10-20 15:32
阿飛LJ 發表于 2024-10-20 15:23
用得到就翻一翻咯,受力分析的時候,總會用到的,像ansys這類的CAE軟件,就是一只筆而已,就和畫圖一樣 ...



作者: windy淵虹    時間: 2024-10-20 15:33
阿飛LJ 發表于 2024-10-20 15:23
用得到就翻一翻咯,受力分析的時候,總會用到的,像ansys這類的CAE軟件,就是一只筆而已,就和畫圖一樣 ...

現在建模工就是筆研究的很深啊,模型建的好就行,受力分析簡單會點就行

作者: 599142655    時間: 2024-10-20 16:02
思考的過程就是設計的過程。只有前期思考的多考慮的多,后面才能少出問題。建模主要就是要規范,懂技巧的話速度會很快。不同方案直接如何取舍的畫要抓主要抓重點。不同行業可能側重點不一樣。比如有些項目是短平快的。就不能太糾結。怎么速度快怎么來。我一般會傾向減少圖紙量的方向。
作者: 海中游    時間: 2024-10-20 16:34
有這種想法正常。
要找老師傅請教一下,定下方案。

作者: 巽巽巽    時間: 2024-10-20 17:54
設計,就是在當前時間,成本,穩定性條件下實現想要的功能,做好學習積累,各種機構方案的選擇,就代表著不同器件,加工件的使用,各種器件價格,精度,穩定性,適合在什么場景下使用,各種材料的強度,各種加工方式價格,如何設計強度精度足夠下加工成本最低,最理想狀態下就是符合安全余量下剛好夠用,前期多問,多學,多參考,能學到的要吃透為什么,自己上手才會有底氣
作者: hl90    時間: 2024-10-21 04:02
說出去不怕丟人,我的貼標飛達。(市場上有賣的,我做了一點升級)

去年九月份有朋友說你做貿易,他們是做集成商,只要價格不是太離譜,就可以倒給他們。我就有了做貼標飛達的心。因為卷料的飛達已經很成熟了,片料的都在做,但還是處于非標狀態。

于是今年過完年回來我就開始琢磨,直到八月份,才算定型,前面幾個月都是在各種方案中抉擇。

到前幾天,我還在想我這個結構是不是還有改善的空間,一個飛達,用了56張圖,鈑金和機加的圖紙對半分,一臺設備,也就56張圖打住了。


作者: 水中沙影    時間: 2024-10-21 09:30
本帖最后由 水中沙影 于 2024-10-21 09:31 編輯

說白了就是,“被打對號”的設計太少。
當某一種設計,被打過對號,后面碰到類似的,腦子里可能只是就是復制粘貼了,為了進度等外界因素,就不再愿意去糾結這個方案是不是最優了,甚至想的是“能不改就不改”,“以前用過沒問題”。
最好的方案永遠在下一版。但是。。。
糾結,可能是個人情結,因為想盡最大可能做好;不糾結,可能是對現實的妥協而已,也并不一定說不糾結的方案就是最優。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