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關于伺服電機與減速機的一點疑問 [打印本頁]

作者: 躺平de喵    時間: 2024-9-19 17:08
標題: 關于伺服電機與減速機的一點疑問
伺服電機與減速機對接,如果沒有對減速機特別提要求的話,默認減速機與電機軸是夾持式的鎖緊方式,而普通電機與減速機的連接方式一般都是鍵槽連接,這里面有什么門道嗎,求助各位大佬

作者: cattttt    時間: 2024-9-19 17:10
希臘奶
作者: 627159748    時間: 2024-9-19 17:20
是不是考慮轉速,扭力力矩
作者: 小火鷹    時間: 2024-9-19 17:44
連接結構與原理:
夾持鎖緊:伺服電機的輸出軸伸入減速機內部,通過減速機上的法蘭與減速機連接,減速機內有一個可變形的抱箍。操作減速機上的鎖緊螺絲,抱箍就會收緊,將伺服電機的軸抱緊,從而實現連接。這種方式類似于用夾子夾住物體,通過抱緊力來固定軸與減速機的相對位置。
鍵槽連接:需要在伺服電機的輸出軸上加工出鍵槽,減速機的輸入軸上也有相應的鍵槽或花鍵結構。通過將鍵安裝在兩個鍵槽中,實現軸與軸之間的連接,傳遞扭矩。就像用鑰匙插入鎖孔一樣,鍵起到了傳遞動力和防止相對轉動的作用。
安裝與拆卸便捷性:
夾持鎖緊:安裝相對簡便,只需將伺服電機的軸伸入減速機,擰緊鎖緊螺絲即可。拆卸也比較容易,松開鎖緊螺絲,抱箍松開就能將電機軸取出。但是,如果頻繁安裝和拆卸,可能會導致抱箍的變形或磨損,影響抱緊效果。
鍵槽連接:安裝時需要確保鍵與鍵槽的準確配合,有時可能需要使用一些工具來安裝鍵,相對麻煩一些。拆卸時也需要先將鍵從鍵槽中取出,操作上可能比夾持鎖緊方式復雜一點。不過,一旦安裝好,鍵與鍵槽的配合比較穩固,不易出現松動。
對中精度與傳動穩定性:
夾持鎖緊:對中精度相對稍低,因為主要依靠抱箍的抱緊力來固定軸的位置,在安裝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軸偏心或不對中的情況。但在一些對中精度要求不是特別高的場合,通過適當的調整和安裝工藝,可以滿足使用要求。傳動過程中,由于抱緊力的存在,能承受一定程度的負載,但在高負載或頻繁啟停、正反轉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軸與抱箍之間的相對滑動,影響傳動穩定性。
鍵槽連接:對中精度較高,鍵與鍵槽的配合可以確保軸的準確位置,使電機和減速機的軸心線能夠較好地對齊,從而提高傳動的穩定性和精度。在傳動過程中,鍵能夠有效地傳遞扭矩,并且能承受較大的負載和沖擊,適用于對傳動精度和穩定性要求較高的場合。
承載能力與適用場景:
夾持鎖緊:適用于負載相對較小、對中精度要求不是極高的場合,比如一些小型的自動化設備、輕工業設備等。其承載能力相對有限,如果負載過大,可能會導致抱箍無法抱緊軸,出現打滑等現象。
鍵槽連接:由于具有較高的對中精度和較好的傳動穩定性,能夠承受較大的負載和扭矩,常用于對傳動要求較高的重型機械設備、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領域。
成本與加工難度:
夾持鎖緊:結構相對簡單,減速機和伺服電機的加工難度較低,成本也相對較低。但是,如果需要頻繁更換電機或減速機,可能會因為抱箍的磨損而增加維護成本。
鍵槽連接:加工鍵槽需要一定的精度和工藝,對減速機和伺服電機的軸加工要求較高,會增加加工成本。而且,鍵本身也需要一定的成本。但從長期使用和穩定性來看,如果應用在對傳動要求高的場合,其綜合成本可能并不一定比夾持鎖緊方式高。


作者: 學者11    時間: 2024-9-19 17:46
什么夾持方式,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減速機的輸入軸通過聯軸器直接相連。這種方式通常能夠確保最高的傳動效率和最簡單的結構。
普通電機與減速機的連接方式多數也是聯軸器,什么鍵連接,沒有聯軸器跟鍵連接去。
作者: 鑫森淼炎垚    時間: 2024-9-19 19:09
沒有默認的一說。一定要注意看廠家樣本和3D模型,各個廠家都不一樣,自己不注意的話,就容易踩坑。
作者: 小火鷹    時間: 2024-9-19 20:14
小火鷹 發表于 2024-9-19 17:44
連接結構與原理:
夾持鎖緊:伺服電機的輸出軸伸入減速機內部,通過減速機上的法蘭與減速機連接,減速機內 ...

對 您說的對,謝謝

作者: 尹志春    時間: 2024-9-19 21:01
估計你小子只用過功率低于1KW以內的伺服電機,大功率伺服有不用鍵槽的,單靠夾緊的磨擦 力能傳遞扭力,比如扭力150N

作者: 寒城孤寂    時間: 2024-9-19 21:53
學者11 發表于 2024-9-19 17:46
什么夾持方式,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減速機的輸入軸通過聯軸器直接相連。這種方式通常能夠確保最高的傳動效率 ...

你好像沒用過電機一樣

作者: 躺平de喵    時間: 2024-9-20 08:51
尹志春 發表于 2024-9-19 21:01
估計你小子只用過功率低于1KW以內的伺服電機,大功率伺服有不用鍵槽的,單靠夾緊的磨擦 力能傳遞扭力,比如 ...

大的伺服電機也是用過的,采用的是鍵槽連接,但是小型的伺服電機大都默認采用加持抱緊的方式,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加持抱緊的方式出過幾次松動的情況,后面就都改為鍵槽連接了。在我的理解看來,伺服電機大多用于高速并且都是急加減速的場合,負載慣量通常也不小,實際使用中對抱緊軸的沖擊很大,容易產生松動的情況,并且對于軸的鎖緊力矩也有要求,總之就是感覺沒有鍵槽連接來的可靠。
作者: 躺平de喵    時間: 2024-9-20 08:58
感謝大家的積極回復,在實際使用中,哪怕伺服電機功率小,如果使用場合是頻繁的正反轉、急加減速,并且負載慣量比較大的情況,還是采用鍵槽連接的比較好一點,以免踩坑
作者: 救贖.    時間: 2024-9-20 09:00
伺服電機的扭矩輸出 抱夾完全夠用
作者: LatersM    時間: 2024-9-20 09:03
有強度要求就用鍵槽,有精度要求就用抱夾。
作者: 躺平de喵    時間: 2024-9-20 09:05
救贖. 發表于 2024-9-20 09:00
伺服電機的扭矩輸出 抱夾完全夠用

考慮到安裝環節,如果工人的鎖緊力矩達不到規定要求的話,還是沒有鍵槽連接來的可靠,特別是抱軸不是完全松掉的情況下,排除故障的時候往往會忽略掉電機的連接問題

作者: cdhcn    時間: 2024-9-20 09:23
肯定是扭矩傳遞要求不一樣。普通電機一般用來使大力,伺服電機多用來使巧勁。
作者: 溫嶺第一機械師    時間: 2024-9-20 09:24
躺平de喵 發表于 2024-9-20 08:51
大的伺服電機也是用過的,采用的是鍵槽連接,但是小型的伺服電機大都默認采用加持抱緊的方式,在實際使用 ...

如果你本身抱緊的時候會松動打滑,那你加了鍵槽也一樣達不到精度要求.
作者: 寒城孤寂    時間: 2024-9-20 10:34
溫嶺第一機械師 發表于 2024-9-20 09:24
如果你本身抱緊的時候會松動打滑,那你加了鍵槽也一樣達不到精度要求.

胡扯

作者: 599142655    時間: 2024-9-20 12:31
反復運行鍵槽容易出間隙,夾緊安裝到位就不會出現松動的情況的。
作者: 寒城孤寂    時間: 2024-9-20 14:25
599142655 發表于 2024-9-20 12:31
反復運行鍵槽容易出間隙,夾緊安裝到位就不會出現松動的情況的。

你可拉倒吧,鎖緊環打滑的現象多了去了,你是沒吃過虧,鍵槽出現縫隙,那是你抱箍沒抱緊,只有松動了,才會出現你說的傷鍵的問題。
作者: 溫嶺第一機械師    時間: 2024-9-20 16:45
寒城孤寂 發表于 2024-9-20 10:34
胡扯

小學生

作者: 寒城孤寂    時間: 2024-9-20 21:46
溫嶺第一機械師 發表于 2024-9-20 16:45
小學生

呵呵,誰是小學生一目了然,這點見識還出來丟人現眼

作者: 溫嶺第一機械師    時間: 2024-9-21 09:07
寒城孤寂 發表于 2024-9-20 21:46
呵呵,誰是小學生一目了然,這點見識還出來丟人現眼

目測你工資不超過3K

作者: SLF123    時間: 2024-9-21 10:03
還碰到沃格行星減速機內插軸還加了個漲緊套,現場裝配破口大罵的,擰一個螺絲轉一個方向
作者: 寒城孤寂    時間: 2024-9-21 13:26
溫嶺第一機械師 發表于 2024-9-21 09:07
目測你工資不超過3K

哎呦,拿工資說事了?聽你說這話又小學生,又工資的,你干機械沒幾年吧,裝啥呀,你跟你爹工資加起來估計都沒我多,別裝了行么?

作者: 溫嶺第一機械師    時間: 2024-9-21 14:15
寒城孤寂 發表于 2024-9-21 13:26
哎呦,拿工資說事了?聽你說這話又小學生,又工資的,你干機械沒幾年吧,裝啥呀,你跟你爹工資加起來估計 ...

無能狂怒

作者: 躺平de喵    時間: 2024-9-21 16:04
第一次發帖評論區就這么熱鬧,感謝各位大佬不吝賜教
作者: 寒城孤寂    時間: 2024-9-21 16:36
溫嶺第一機械師 發表于 2024-9-21 14:15
無能狂怒

狂怒?工資是能狂怒出來的?你這話真搞笑

作者: krd2009    時間: 2024-9-26 16:16

作者: 1522725535    時間: 2024-9-26 17:43
不頻繁啟停的,我幾乎都是鍵連接,頻繁啟停的都是脹緊套或者帶鍵槽的聯軸器,前提是脹緊套和帶鍵槽的聯軸器是減速機輸出扭矩的1.5倍以上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