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基于規則的關系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4-8-27 10:22
標題: 基于規則的關系
缺乏規則意識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平時所說的契約精神,也是這個意思。

中國人在一起喜歡講和諧,很少認真對待規則。和諧是磨合出來的,靠人性自覺,博弈和暗中角力來找到那個平衡點。

規則的好處是確定性,雙方認可,愿賭服輸,服氣。缺點是有些特殊情況規則覆蓋不到,所以靈活性、適應性比較差。

磨合的壞處是摩擦多,抱怨多,確定性比較差。好處是靈活性比較好。磨合的方式也不是完全沒有規則,但雙方都不會拿規則太當回事。

我以前有個朋友在臺資企業,跟我說過一個事情,就是員工違約未到期滿離開,老板從來不會按照約定去約束員工,因為知道想走的留不住心,放走算了,為了留個好印象,把工作交接好,未來說不定有個事情還要問他,所以還是不要按照約定讓員工受損了。

當然,這不是說老板有多好,而是說他不準備利用規則,而是準備和諧。

中國人覺得,只要關系還在,沒有崩斷,就說明和諧還在,凡事就都可商量。西方人覺得,合作一天也要把規則定清楚。

作者: 尹志春    時間: 2024-8-27 10:29
鷹大,規則?,破壞規則 的是誰?法律是什么東西,
在中國,連法律都沒有,別的都不用扯,
勞動法扯了這么多年,有守的嗎,公務員都不守,不談,私人公司,
工人想走,可以有1W個理由,還能讓公司賠錢,
比如現在我在一家廠上班,他加班一月超過36小時,我就可以讓他賠錢


作者: 吾勿信天    時間: 2024-8-27 11:20
大家普遍都不遵守的規則,就沒人當回事了。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4-8-27 11:30
|吾勿信天發表于 08-27 11:20大家普遍都不遵守的規則,就沒人當回事了。
規則意識差,就包括當對方破壞規則的時候自己不愿意奮起反擊。

勞動法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高層立法者和執法者本身也沒有足夠的重視。企業主破壞勞動法是因為對自己有利,謀利是人的本性。當企業主破壞勞動法的時候,多數時候勞動者也是漠視自己的權利,沒有利用法律也就是規則來維護自己的利益。更不要說大家團結起來,利用規則來保護自己。

企業主和勞動者的規則意識都很差。
作者: yddbs    時間: 2024-8-27 11:31
因為規則是靠不住的, 如果西方講究契約精神,那就開發貿易,搞制裁那叫契約精神?拿著美元都買不到東西那叫什么契約精神
作者: xmdesign    時間: 2024-8-27 11:39
對內時:制定規則主要為了減少社會管理成本。
對外時:根據利益得失而不斷調整規則。
作者: 小份快樂    時間: 2024-8-27 11:39
西方有啥規則?有利的時候就講規則,不利的時候各種雙標。
作者: 吾勿信天    時間: 2024-8-27 11:49
老鷹 發表于 2024-8-27 11:30
規則意識差,就包括當對方破壞規則的時候自己不愿意奮起反擊。

勞動法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高層立法者和執法 ...

感覺后果嚴重才算是規則,后果不嚴重的都是漏洞。

作者: llfisher    時間: 2024-8-27 11:52
做事情有很多條路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文化采取的路線肯定不同,以前靠“約法三章”就可以管理一個很大的團隊(好像是劉備);中國的法律很多的寫的清楚,執行的糊涂,公道自在人心,雖然仍然存在灰色地帶,但是總體上還是遵循著相對的不公平;國外的很多法律直接把中國的很多灰色操作變為法律法規,通過立法給予合法性,直接就導致了絕對的不公平。不知道大家會怎么選擇???

法律似乎離我們還遠點,說規則!中國原本是一個鄉土社會,人情社會,在西化以后,特別是城市化、城鎮化以后,讓好多人丟掉了很多原有的束縛(鄉土社會,人情社會),而法律、制度的執行同傳統文化的沖突和空白空間還沒有補上,所以出現了很多不守規則的現象,中國發展太快,我們還需要沉淀!稍安勿躁,雖然我們有很多不適,但很多問題只能交給時間。
作者: 暖爐綿羊    時間: 2024-8-27 11:55
規則是拿來限制普通百姓的,不讓你鬧事,安心當韭菜,長肥了就收割,有錢有權的人不受規則限制,因為他們就是規則制定者。

作者: 湖泊凌    時間: 2024-8-27 12:18
yddbs 發表于 2024-8-27 11:31
因為規則是靠不住的, 如果西方講究契約精神,那就開發貿易,搞制裁那叫契約精神?拿著美元都買不到東西那 ...

你用軟件不給錢又是什么行為?別說你用的都是國產軟件,國產軟件你都沒資格用。

作者: yddbs    時間: 2024-8-27 13:44
湖泊凌 發表于 2024-8-27 12:18
你用軟件不給錢又是什么行為?別說你用的都是國產軟件,國產軟件你都沒資格用。

規則是我用了盜版軟件,你來起訴我,我賠錢啊,但規則可不是禁止使用某某盜版軟件
作者: 石油地質-波菜    時間: 2024-8-27 14:13
西方人應該也不是那么超凡脫俗  膚色、國籍、信仰等等主觀因素也是會有的
比如“亞裔細分法案” 比如著名的中立國都參與到“資產沒收”
觸碰到他們的利益和底線 一樣會歇斯底里
在座的各位估計也都換過工作 反正我是沒遇到過非得讓我強制干到法定的 都是正常辦完交接 有的一兩周有的當天就可以滾蛋的
如果過去的單位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我解決 即使離職很久了 我也不會說因為我們“契約”結束了 就不再搭理他們
總之 個人覺得歷史不同 國情不同  道德和法律規則不同很正常
作者: 湖泊凌    時間: 2024-8-27 15:19
yddbs 發表于 2024-8-27 13:44
規則是我用了盜版軟件,你來起訴我,我賠錢啊,但規則可不是禁止使用某某盜版軟件

所以你是流氓。

作者: ccp123    時間: 2024-8-27 16:13
規則意識差是因為約束不夠,直接講就是法律不夠完善,中國絕大多數人都是法盲,或者說法律就是個笑話。
作者: 荒謬    時間: 2024-8-27 16:46
小份快樂 發表于 2024-8-27 11:39
西方有啥規則?有利的時候就講規則,不利的時候各種雙標。

說個可能舔的話。西方雙標大部分時候還是要臉的,他想雙標你他會先搞一套程序正義。立個法啥的,然后再判你有罪。咱們的效率可就高多了,可以看心情辦事,說你違法了就違法了,口袋罪不要太多

作者: Ronnie2024    時間: 2024-8-27 18:18
中國的規則,都是用來約束老實人的。
作者: 湖泊凌    時間: 2024-8-27 18:25
yddbs 發表于 2024-8-27 13:44
規則是我用了盜版軟件,你來起訴我,我賠錢啊,但規則可不是禁止使用某某盜版軟件

使用盜版軟件就等于偷東西你還有理了。

作者: yuansushen    時間: 2024-8-28 08:56
老鷹 發表于 2024-8-27 11:30
規則意識差,就包括當對方破壞規則的時候自己不愿意奮起反擊。

勞動法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高層立法者和執法 ...

有沒有可能不是法律意識差,而是不信任,有可能報過警但是并沒有解決問題,第一次的體驗決定了一個人對于這件事的態度,或許是偶然也或許是必然,第一次的求助讓他們無所適從就選擇隱忍,或者是媒體對于偶然性事件(比如在位不謀的報道)多了,就樹立起不做為的潛意識,也可能是成本,舉報產生的風險和成本不是他們敢于接受的,但是不舉報的成本是他們可以接受的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4-8-28 09:15
yuansushen 發表于 2024-8-28 08:56
有沒有可能不是法律意識差,而是不信任,有可能報過警但是并沒有解決問題,第一次的體驗決定了一個人對于 ...

在現代高度復雜的流動性陌生人社會,信任只能建立在規則的基礎上。
古代定居封閉的小農社會熟人社會村落社會,信任可以建立在和諧的基礎上。





作者: yuansushen    時間: 2024-8-28 09:27
老鷹 發表于 2024-8-28 09:15
在現代高度復雜的流動性陌生人社會,信任只能建立在規則的基礎上。
古代定居封閉的小農社會熟人社會村落 ...

對于國家而言,社會的和諧穩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沒有人愿意在一個不穩定的社會環境中建立商業等等,同樣的對于個人而言,我們更愿意在穩定的環境中做事,其核心都是(避免麻煩以及避免不可抗力產生的影響使我做的事情前功盡棄)。而規則就是限制這個的重要手段,同樣的人是多樣性的規則僅代表著絕對。所以解釋權就是個很好的東西了,對于我國純法律至上也是不可取的,人性一直都是對抗絕對理性的東西。所以人們會選擇對自己相對有利的方向選擇性的執行自己的權力,所謂的爭取權利一直都是有“想法”的人做的事情(這里的想法不分好壞)。對于義務,大多數人還是想避免義務的,所以規則并不是簡單的制定后就執行的,而是指定后試用然后選擇性執行,這其中的大部分都與制定者的主觀意識所影響。無論好壞這些規則構架了一個完整的社會邏輯,雖然不那么的好,同樣這種秩序也有著崩塌的風險,大基數的信任危機,或者是大基數的經濟危機都可能沖擊這種秩序,規則也僅是再這之下的人們有利可圖時才被遵守,完全無利可圖時參考元明朝代交疊。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4-8-28 09:31
yuansushen 發表于 2024-8-28 09:27
對于國家而言,社會的和諧穩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沒有人愿意在一個不穩定的社會環境中建立商業等等, ...

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是方向而不是現狀。朝哪個方向走,人們才有信心和希望,和可靠的預期。

作者: yuansushen    時間: 2024-8-28 09:33
規則的出發點在于劃定利益關系,劃定義務,也就是所謂的明確權力與義務,但是實際上很多事情無法量變就會產生不平衡,對于付出與得到的東西的不平衡,這時人心就會浮動,所以在一個界限中浮動的規則才能完全控住人心,且不會出爾反爾。只有規則對其有利的人才會守護規則。這是人性,因為隱性的危險放棄某些利益,這也是人性,所以規則并不是完全執行就是好的。

作者: yuansushen    時間: 2024-8-28 09:35
老鷹 發表于 2024-8-28 09:31
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方向而不是現狀。朝哪個方向走,人們才有信心和希望,和可靠的預期。

您說的是對的,確實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希望和信心才是重要的,哎~看到的越多越知道,隨船沉浮的感覺是多么的不好。


作者: 華2017    時間: 2024-8-28 11:03
什么時候“以人為本”不在用引號了,那契約精神就能體現。但最終還得看這個“人”怎么樣!群眾和個人是不能劃等號的。今天路過一個工廠的廠門直招,聽到負責人大聲抱怨說:“招了一個月,一個人都沒招到,連過來詢問的都很少!”
作者: xhjfbi    時間: 2024-8-28 13:16
還有一個是司法的解釋,那叫厲害。

作者: 無涯001    時間: 2024-8-29 11:18
“茍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堯舜不能以致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