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研發工作中越想深入了解問題,疑問就越多。怎么辦? [打印本頁]

作者: 逐夢2020    時間: 2024-8-9 12:48
標題: 研發工作中越想深入了解問題,疑問就越多。怎么辦?
如題,最近在做一款醫療器械開發項目。這個公司研發要求比較嚴格:
1.需要有詳細設計過程。包括常見的電機計算,傳動計算,受力分析,材料選擇原因,尺寸鏈計算以及這個結構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有什么優點等。

2.標準件的選型:各個參數需要計算或者注明選型依據,以及供應商選擇,還需要有文檔說明為什么選某一家供應商。比如液壓氣動元件電磁閥,減壓閥,吸盤,液泵,氣泵,吸盤等。

以前因為好多東西都沒涉及到,基本是仿別人的,最多算一下電機?,F在因為什么事情都需要弄你清楚,比如液路元件這些,最近也查了下液路方面的資料,看的云里霧里,似懂非懂的。很多東西對于公司來說都是新的,對應的供應商也需要自己去搜索,去篩選。公司對供應商管理沒有什么可以量化的標準,感覺查找供應商這個非常耗時間。甚至有時候一天都沒干成什么事。

關于設計說明也是一樣,比如傳動方案選擇,布置形式這些也不能很肯定的說出來什么方式好,什么方式不好。以前基本是參考別人先把模型搭建出來,有問題再修改?,F在完全不一樣了,所以經常搞的很糾結。評審的時候經常不能說出比較充分的理由佐證設計。

請問大家平常的設計工作都是怎么開展的,如何提高設計能力?
作者: wgary    時間: 2024-8-9 13:04
我們也是這樣要求的,過了這一關,你會上一大步。
作者: 599142655    時間: 2024-8-9 13:09
用AI幫忙組織一下語言。先生成一個大綱,再自己往里面填點干貨。

作者: Benson_Gu    時間: 2024-8-9 13:48
感覺這樣很能鍛煉人
作者: FKUEDEJXSQ2    時間: 2024-8-9 13:53
好公司
作者: huangsiwen    時間: 2024-8-9 14:06
這算是獨立設計了,從無頭緒到有理有據。甚至一些調試中的問題,都能提前預判到,調試時好友預測。
作者: m2006410    時間: 2024-8-9 14:56
本帖最后由 m2006410 于 2024-8-9 14:57 編輯


作者: awolfbee    時間: 2024-8-9 14:56
要是時間不緊急,這樣是鍛煉人,就怕又要快,又要說明原理。說不好聽的,裝個輪子,左邊傳動和右邊傳動,有時沒啥區別,非要說為什么左邊比右邊好,那不扯淡。一句話,看錢是否到位,只要錢到位,慢慢設計倒是好事。
作者: 逐夢2020    時間: 2024-8-9 14:59
|huangsiwen發表于 08-09 14:06這算是獨立設計了,從無頭緒到有理有據。甚至一些調試中的問題,都能提前預判到,調試時好友預測。
感覺能夠滿足這種獨立設計要求的,起碼得是個機械負責人了。之前有在3個公司呆過,同事總共大概30個,能滿足這種能力要求的不超過5個。
作者: 逐夢2020    時間: 2024-8-9 15:00
|Benson_Gu發表于 08-09 13:48感覺這樣很能鍛煉人
是很鍛煉人
作者: 人在曹營心在漢    時間: 2024-8-9 16:31
老外的研發體系雖然復雜,低效,但是對于研發成功率確實有幫助,特別是動則百萬 千萬的項目。
作者: 才皮蛋    時間: 2024-8-9 16:57
很鍛煉人

作者: 一尾錦鯉    時間: 2024-8-9 17:26
這個沒辦法,只有不停的學習,都是這么過來的,碰到不會就去到處找資料,去找人問,去打樣測試,理論聯合實際,不停的嘗試,積累到一定程度,然后...你會發現還得繼續積累
作者: 溫嶺第一機械師    時間: 2024-8-9 17:34
真要把每一步的原理都搞懂    這種人才沒幾個
作者: 學渣渣    時間: 2024-8-9 18:19
人在曹營心在漢 發表于 2024-8-9 16:31
老外的研發體系雖然復雜,低效,但是對于研發成功率確實有幫助,特別是動則百萬 千萬的項目。

話筒給你,細說老外的研發體系

作者: 學渣渣    時間: 2024-8-9 18:21
有請大佬們@CDKEY* @hl90 發言!
作者: hl90    時間: 2024-8-9 18:30
學渣渣 發表于 2024-8-9 18:21
有請大佬們@CDKEY* @hl90 發言!

整個設備,我最喜歡的,就是氣路,比如空壓機出來,四分管接頭,用帶鋼絲的耐高壓軟管接到儲氣罐,軟管一頭4分內螺紋,一頭4分外螺紋,但是軟管是兩端內螺紋,那就需要加一個兩頭4分的外螺紋管……

研究深了,氣路流量要計算,流速要計算,損耗要計算,

去求

書上有的直接抄,再乘個0.8,安全系數

我又不是搞研究的,知其然 完全可以不用知其所以然 ,現在的我,了解原理就可以;

昨晚和朋友吃飯還說起,說口罩機的壓花輪,那個材料的熱處理后的硬度和壓力是有關系的,咱門加工滾花軸,不知道硬度多少,就只是加工后試驗,放到設備上,效果不好,就直接宣布報廢,再換下一個,他說的有道理,但是沒人有精力去研究那個,第二天繼續當牛馬畫圖呢;



作者: 學渣渣    時間: 2024-8-9 18:34
hl90 發表于 2024-8-9 18:30
整個設備,我最喜歡的,就是氣路,比如空壓機出來,四分管接頭,用帶鋼絲的耐高壓軟管接到儲氣罐,軟管一 ...

口罩機的壓花輪是超聲波吧

作者: hl90    時間: 2024-8-9 18:37
學渣渣 發表于 2024-8-9 18:34
口罩機的壓花輪是超聲波吧

上面是壓花輪;
下面是超聲波振子+加工件;



作者: 學渣渣    時間: 2024-8-9 18:40
hl90 發表于 2024-8-9 18:30
整個設備,我最喜歡的,就是氣路,比如空壓機出來,四分管接頭,用帶鋼絲的耐高壓軟管接到儲氣罐,軟管一 ...

很多工廠喜歡pvc管架高,圍繞廠區走一圈來供氣。

嚇人。

作者: LatersM    時間: 2024-8-9 18:55
本帖最后由 LatersM 于 2024-8-9 19:01 編輯

我們這方面差不多就得了,只要不影響使用,不清楚就把安全系數選大一點,沒有時間跟成本給你去細算這些東西。
你們就挺好的,有專門評審,要求又高,對提升好處多。

作者: hl90    時間: 2024-8-9 18:57
學渣渣 發表于 2024-8-9 18:40
很多工廠喜歡pvc管架高,圍繞廠區走一圈來供氣。

嚇人。

供氣的不是用PVC管吧?這種說實話我沒見過

我做過的就是用四分牙那么粗的管走氣路,而且不長,最長的一次還是富士康的一個組裝用的桌子,16米,兩邊人工組裝桌,中間是皮帶輸送線,底下有一個鍍鋅管,走氣路,

作者: 學渣渣    時間: 2024-8-9 19:02
hl90 發表于 2024-8-9 18:57
供氣的不是用PVC管吧?這種說實話我沒見過

我做過的就是用四分牙那么粗的管走氣路,而且不長,最長的 ...

pvc的水管。



作者: 海中游    時間: 2024-8-10 09:51
這種要求其實是過分的,乙方交付合格的設備,提供一些使用說明書、機械裝配圖、電氣原理圖、液壓原理圖、常用備件圖和清單等就可以了。
1、甲方不懂瞎搞。2、想以后自己仿制,省錢。

作者: LatersM    時間: 2024-8-10 10:59
我感覺這個評審會就是單純找問題一樣,如果有問題不應該一起討論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嗎?
而且模仿別人,想不明白的先按別人的做。
不過也有這樣的設計,想都不想就拿人的用,東西選用都是蒙的(好象、應該可以),甚至這個設備的基本工藝都沒搞清楚,更不可能預見設備會出什么問題。
作者: EnochGo    時間: 2024-8-10 12:51
LatersM 發表于 2024-8-9 18:55
我們這方面差不多就得了,只要不影響使用,不清楚就把安全系數選大一點,沒有時間跟成本給你去細算這些東西 ...

事實上很多工廠是這樣的,畢竟研發能力是稀缺資源,也是少數需求。以前在學校還會好奇會去追索,但是畢業了發現實際上大家都在卷效率,會抄能抄,抄得快才是核心競爭力。
像我到現在發現,很多時候邊抄邊學才是自己能夠進步的途徑,在這個基礎上抄得快,出成果快就容易混得開,抄不快混不開,那大不了就換一家公司繼續抄。
所以一個公司有大牛,有成熟的內部架構是真的很重要,有些東西其實積累下來做成內部的設計手冊,對于助工和初級工程師都很友好。但指望進入這樣一個公司,能夠有系統性的學習積累,在這個環境下學歷一般的人很難有機會。

綜合講,我體驗過的廠,還是卷速度為主,在卷速度的基礎上,經驗、資源成為了比研究能力更重要的籌碼。
舉個例子,之前在一個小廠當過助工,工程師一直抱怨老板想要經濟實惠,又要快速穩定質量好,他自己的決策不算數,老板才是第一決策人。到最后老板接了個棘手的活,在他指揮下,工程師折騰幾個月造出一個失敗的項目,然后工程師背鍋走人,老板是有損失,但是主要是面子上過不去,經濟上幾十萬不過毛毛雨。
在這樣的環境里面,能混一天是一天吧。

作者: 寰宇無人    時間: 2024-8-12 13:25
抄,做,改,要求一步到位的話,那除非做過這個東西
作者: 鄀都    時間: 2024-8-12 19:10
實質上還是要回歸機械手冊
作者: 火力不夠    時間: 2024-8-13 15:46
缺乏實踐啊 這種情況,實踐過了,執行力就高了
作者: zhouhuian11    時間: 2024-8-13 16:13
我們是在方案設計階段,先個人出3個左右的方案,個人再出一份文件,分別分析這些方案的優缺點,比如一個傳動設計,可以做同步帶,也可以做絲桿,從結構設計,成本分析,實現效果等方面初步評價這些方案優缺點,然后提交評審,基本上是項目經理,技術經理,部門副經理等幾個領導一起評審并選定一個方案
然后把這個方案細化,這個時候才需要具體做電機校核,傳動校核(受力分析,材料選擇等這些應該都體現在你的具體設計了,除非吃不準,否則不在單獨核算)
然后在出工程圖之前做尺寸鏈計算
這樣就算完成了 一版方案設計
以上是基于傳動方案設計的了,結構設計的話比這個就要簡單一些,基本上都是經驗居多了
作者: viJoe    時間: 2024-8-13 16:16
大學畢業設計都是這么搞的啊,有啥
作者: Rubick    時間: 2024-8-13 21:11
我現在在負責一個玻璃定位的機構,定位不同大小的玻璃到居中位置,
前面的人設計的五個定位點,用了四個電缸,我感覺太浪費了,肯定有更便宜,更精巧的定位方案
但是我是入行的新人,經理說啥就是啥。
作者: Rubick    時間: 2024-8-13 21:13
Rubick 發表于 2024-8-13 21:11
我現在在負責一個玻璃定位的機構,定位不同大小的玻璃到居中位置,
前面的人設計的五個定位點,用了四個電 ...

四個點缸,一個電機200W,一共八百瓦,一塊4平的有機玻璃需要這么大功率的動力么?

作者: 大白小白    時間: 2024-8-13 21:25
提一個建議:lz找一個之前已經定型產品的設計文檔,計算書,照著搞一遍,走一遍流程就熟悉了。
作者: 晨曦yzm    時間: 2024-8-14 09:15
標準件這塊還好,基本都能找到數據,畢竟選型的時候要作為參照,不用研究很細,應用方向的一些重要參數基本供應商都會做快速選型的,最多安全系數放大一點,有時候算的越死,抗風險系數越低出現意外的可能性越大,至于設計這塊用什么結構做什么布局什么樣的工藝這些是核心的部分,不一定要每個部件的受力分析有限元分析都要做出來,但是起碼自己要清楚知道機構特性和缺陷以及細節設計關鍵點參數,起碼速度剛性扭矩慣量這些基本的一定還是要核算,進一步的噪音震動也要有個大概評估,其實客戶這樣要求也是好事,但是正如樓上前輩所說高要求也要給充足的時間,關鍵點最好做實物打樣驗證,我本人一直都是在自動化行業工作深感這個行業的混亂,魚龍混雜,碰到幾個工程師做了幾十年做設計的時候問他設計理念為啥這樣做都說不出來,相反有些只做了2-3年的都已經能獨當一面有自己的想法思路能夠實現,其實就是對于設計的系統化學習雖然不一定完全正確和全面,但是也比只會抄數抄機和沒有開發經驗有很多年工作經驗的人要強,我曾經在一家公司認識一位"資深工程師"四十多歲,從事設計崗位十余年居然說不出來氣缸怎么控制驅動,都不知道電磁閥這個東西,從來沒去車間認真看過,只能說還好是做標準機的能混這么久
作者: 春雪zw    時間: 2024-8-14 09:29
要是時間充足,鍛煉人
作者: cxy20012005    時間: 2024-8-14 15:44
zhouhuian11 發表于 2024-8-13 16:13
我們是在方案設計階段,先個人出3個左右的方案,個人再出一份文件,分別分析這些方案的優缺點,比如一個傳 ...

這個比較正規了,一般的都是沒有這么規范的過程的

作者: 李簡    時間: 2024-8-14 17:13
第一個肯定是都要有的,不可能拿過來閉著眼睛設計,即使不出正式的計算書,也得自己算一下,這本身就是正常工作流程;
關鍵問題在第二個,采購的廠家都是推給采購去選擇,我們設計人員只在采購人員圈定的范圍內去選型設計,如果超出這個范圍,一般就要選擇一些大廠產品,比如如果液壓元件國產就是華德的,國內的液壓標準就是華德出的,選這個問題不大,進口的就選力士樂的,這個牌子大可靠性高,氣動的如果沒有及特殊的就選亞德客的,比一般大陸生產的貴不了多少,品質還不錯,如果品質要求高的話就選SMC的,這個也是國際大牌,選型依據就是第一個里面的計算書,細節上還可以根據各公司的選型樣本進行調整,總的來說沒用過的話就選國內一線品牌和國際一線品牌,肯定不會出毛病,比如我們之前買葉片泵,主要就是日本油研或者臺灣油研的,液壓密封圈是液壓工程師選的,一般小的密封圈之類的選擇佛山產的就行,大的一般都是力士樂的,以上僅供參考,不同行業的人對應不同行業的做法。
作者: 菜又愛玩    時間: 2024-8-14 17:33
要是時間不充裕,得天天12點下班,是不是還得來兩個通宵
作者: Rubick    時間: 2024-8-14 20:17
Rubick 發表于 2024-8-13 21:13
四個點缸,一個電機200W,一共八百瓦,一塊4平的有機玻璃需要這么大功率的動力么?

我是光伏行業,其實就是玻璃定位擺正,然后機械手要往上面擺放電池串。

作者: 管理團隊    時間: 2024-8-20 14:27
公眾號留言選取
(, 下載次數: 18) (, 下載次數: 24)

作者: 沉默不是金    時間: 2024-8-20 15:43
說明你沒有在一個傳統的所謂標機的廠子呆過,大部分需要外審的企業,這些程序上的東西即使假的都要造出來的,你只有完整弄過一個項目才能把這些東西都理出來,我一開始一樣什么都沒有,幾個項目做過后,手上就慢慢的有各種文件和表格了,慢慢來別想一口吃個胖子,不然為什么說機械成長難??!
作者: cangzhoumj    時間: 2024-8-20 15:45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就會進步
作者: wmb123    時間: 2024-8-22 08:48
這樣還是很鍛煉人的,原理性的東西都懂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