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k: X- F7 j4 w. E/ h從我自己的角度,出發點大致有三:# d4 o9 y [# ~* V, l
一是在國家或地方的層面上今后也許會出臺惠及相關職稱的政策,比如縮短落戶所需年限、租/購房補貼等,或者干不動了到其他城市發展能有相關的人才引進政策也說不定,這樣職稱拿到手后等機會出現時不至于十分被動; ) E0 a6 s% J1 ~8 p# ~0 l$ I2 D " u# i/ q4 x: |0 j二是當作一種保險(當然也是持續提高職稱的前提下),在2024年的今天,作為90后保證65退休可不保證65之前能一直有工作,哪天直接被優化了也不好說,再就業的時候捧著自己的項目經歷侃侃而談似乎還是有點飄,有本權威認證在手里說話多少能更硬氣些,職稱高了的話接觸到的擇業渠道以及行業資源應該也會更多;5 Z$ H# O. A' o ]5 k
3 {" q7 _. `; ?9 R三是把自己的經歷固化成一種資產(這里面除了職稱也包括專利、論文、技術報告等),時間在無盡的勞動中不斷流逝,其所產生的價值終將在工作的更迭下、在我和相關同事的記憶中漸漸黯晦消沉。我不想這樣,我希望投入的時間和勞動更有價值一些,更能充當自己邁向下一個階段的墊腳石一些,而職稱這種年限制的評定即使是在更換了行業賽道、對方不了解我之前工作的狀況下也能承認我的價值,算是一針良好的安慰劑。步入中年后能否憑借這些長久積累的“資產”混入某些人才庫、評審組、顧問團等靠資歷吃飯也未為可知。 , K% I; s3 s( K % N3 F5 u; t0 n2 b' ^樓主自詡為行動派,已經攢了寥寥幾篇發明和技術總結,接下來還要繼續在本地的繼續教育基地刷課時。。。 5 K1 v5 W: ^) t; Q7 d' }* ` % k8 L- D4 e+ h( r7 \0 u有點啰嗦了,各位前輩若能就自己經歷指點一二、指出個人想法中有哪些天真的錯誤認知更是感激不盡。( J0 {2 d$ c @ G3 M
6 o! A e8 }4 d* |6 ~&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