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學技術,在外企、民企與國企的區別 [打印本頁]

作者: 聽竹    時間: 2009-3-9 18:18
標題: 學技術,在外企、民企與國企的區別
本人對外企、民企、國企都有過接觸。在個人技術成長方面作個比較。
1 z2 a1 c% s8 `剛畢業時,去了一家日企,行業的老大,一做就是4年。這個企業,對于品質要求很高,管理的也很好。工程不良、品質問
; e) ^* S0 |/ l0 S4 D5 V2 k4 [題的解決方式還是學了不少。后來再去民企或國企的時候,就非常深刻的感受到,中國產品的品質,想達到日本的程度,8 W2 L7 }0 `/ Y# K2 Y$ k
實在太難了。對于品質,真正的全員參與,做的產品,客戶投訴率如果稍高,就會覺得很沒面子。( r( D3 `: k7 y
但如果想在設計上學到什么,那就不太可能了。產品設計在日本總部。工廠只在圖紙。當然,這些圖紙拿出去,那是比較) s3 D( |: T0 b7 O1 J
值錢的。生產線用設備的設計,是在臺灣完成的。水平還是比較高。$ I7 J$ v; M8 h% _( R* d( L2 S
國內很多廠,是香港人在這個企業做了之后,偷點圖紙、技術出去,開的廠。那些設備就很簡陋了。比如說,有人工位抓/ k  |* I. f; K. h* `# `
產品的頭,用了40幾外零件組裝而成,而國內的,只是挖個狀態差不多的內凹就生產了。所以在這點上,也決定了那些小: A, n2 N' m$ j
廠的產品品質較差。有個笑話,國內生產的產品,按斤來買的,就想買鐵一樣。
3 E" w7 m) \% C6 }. U當時,如果能看看書, 走工程管理這個方向,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想著學的是機械專業,做機械設計才是正道,就像是
  g' L" i# ?0 z( W/ d飛蛾撲火一樣,向著生產線用設備設計和自動化改造方向撲去。因為是生產型的企業,以生產、品質為重,加之有臺灣專
$ C9 z$ `& h2 g+ B7 u門設計、生產設備的子公司。所以做這個方向,注定了不是公司的主流。沒有有經驗的師傅帶,沒有什么設計資料。0 n6 x2 m6 L* s+ d/ t  @% E" u
但有一個優點,有很多設備可以抄,有圖紙可以參考。加上領導認為工廠也需要機械人才,進行設備的自動化改造,以提) y$ n& A, K5 F$ C
高產品品質和節省人工。所以還是做了不少改造的工作。同時,借著對產品生產熟悉這個優勢,開發了幾款新設備。
. Y6 z* `9 p' U4 S- n/ a/ O* U" n/ o但那時的設計,感覺比較痛苦,沒人指導,也不知做的專業不專業。做了兩年,就已經老資格的機械設計工程師了。可是
  Q. Y. [! T# L% o我也連彈簧、齒輪這些參數是怎么計算的都還不知道。書本上的知識用不上,完全是參考現有的設備加上樣機的修改來完
6 s1 N, |' A: L, x- I成設計的。
6 M1 T6 R/ r9 v; k5 T感覺外企學管理不錯,學技術就不要去外企。1 \" y  D5 g" Y: ^4 b, d
后來跳槽去了民企,民企的設計、產品研發是在公司的核心,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有一家民企,完全按國標來的。從這家
6 }% k0 r, e2 g% z5 Z1 q3 Z1 o企業,學到了國標這個東西,非常不錯。5 L4 f4 H1 {9 T
讀研究生時有一半的時間在一家研究所度過的,這是一個國企改制的,處處有國企的影子。技術是它的立身之本,但制度又使它沒有創新。剛進去這種企業,就可以知道5年、10年后會是個什么樣子的,沒一點激情。高工待遇不如有點行政職務的,所以做技術研究的,都是些上年紀的。年紀還可以的,都出去外面了。年青的又待不住。沒有新技術,買的產品還是70年代研發的,吃老本。總工提出的技術方案,往往被高層輕易的否決。: G$ Z5 c0 w4 X! s# Z
但上年紀的老工程師,在其專業領域,經驗非常豐富,非常有水平,可惜都力不從心了。
6 e& i  H( B2 V# k所以個人認為,學技術首選民企,離市場很近,有壓力,學以至用。但如果在國企,能傍上一兩個肯教技術的老家伙,那學技術還是比較正統,是比較好的選擇。想學技術,盡量不要選擇外企,雖然一開始工資非常高。  a; a' s2 p+ V' P
以上是本人的一點感受。因經歷少,見識淺薄,如覺得觀點比較偏面,還望多多海函。
  N4 _0 I' Z8 i- Y
1 H3 j% g) `0 e# |& l始發于:http://u.cmiw.cn/space.php?uid=300894&do=blog&id=280204
作者: hyczt    時間: 2009-3-9 19:40
說的有些道理
* G. ]! A) g6 N6 t但是在國企學東西還是不錯的
作者: 張宏    時間: 2009-3-9 19:48
現實情況就是這樣,國外的技術是不可能讓你學得很透的,否則他們不會只在中國開工廠了,而會把研究所也帶來中國的。以前在工廠時,也見過不少日本的圖紙,都只是很糙的,而且還有不少的錯誤。產品核心的東西都不會在中國的工廠里加工。. D9 A9 T! ~1 U, a8 }" h
去年奧運前做油氣回收設備時也是這種情況。跟澳大利亞合作,我們只能知道將油氣冷凝壓縮至-80度的工作原理,整體工藝等。涉及具體的油汽冷凝柜內部結構時就云里霧里了
作者: topnqy    時間: 2009-3-9 19:55
很有道理!
6 b" z( a/ j$ n1 k- j: \7 `; c$ M     曾聽人說工藝是買不來的,只要你給錢,怎怕買不來呢?可惜的是對這個工藝的編排及規劃,國人自己壓根就沒意識有去了解去吃透。買回來賺錢就好了,哪管技術的累計。。。。
作者: 風刃    時間: 2009-3-9 20:21
圖紙是好買,工藝難搞了,很多時候是工藝決定一切,國內也沒那么好的設備做那樣的工藝吧!一般都打折了的。
作者: 聽竹    時間: 2009-3-9 23:29
原帖由 風刃 于 2009-3-9 20:21 發表
- a, V- P3 z6 V# U6 C. P$ S& [5 v圖紙是好買,工藝難搞了,很多時候是工藝決定一切,國內也沒那么好的設備做那樣的工藝吧!一般都打折了的。
& m6 c& ]$ ?- z* T. V% d
就算工藝有了,執行的情況也是不理想的。
1 v* Q8 a+ G' P1 R0 k華為引入IBM的系統時,上上下下指手畫腳的人很多,認為這里不好,那里不好的人多的是。  @; `0 W1 i! g9 O# j
但任振非堅持全盤接受,并且說,只有接受了,了解了,才能知道好不好,如何做才是符合中國國情的。
6 H" O+ ]7 a* g5 F去過一家民企,搬的是日本的圖紙與工藝,但品質就是做不好。
3 E  F. N" ~7 }! X不要說供應商什么之類一大堆的問題,只舉一個例子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6 z' ~  S5 }1 @( y( z; x9 X# l6 p
生產中,要求生產線員工不可以說話的,這對日企做好品質最起碼的條件。但這個民企,無論采用罰款或訓罵的手段,員工生產時,就如同逛街市一樣,說個不停。在這樣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下,不良率是無法控制的。甚至有不良了,也不知道問題出在那里。差距還是很大的。
作者: 水過無痕    時間: 2009-3-10 09:52
感覺還是在私人企業能學到東西.
% R, Q0 p+ V% n# g5 p+ Y
. s4 Z( D9 |( s" `5 V; ?反正亂七八糟事都讓你做.什么都會接觸到.& f8 c) V# \' C  w+ D9 T! w

2 b) |7 w: P: r; s  \而到國企,一人一崗.很難接觸許多事情
作者: 鵬程萬里    時間: 2009-3-10 11:05
樓主說的有道理,但我在國企呆了十幾年,基本功方面是在此期間學到的,當時因為產品種類很多,可以說從技術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后來也接觸過一段時間的外企,基本上是干什么就是什么,在一個部門的產品也比較單一,再后來到了一個民營企業,做工程機械,需要了解或者掌握的東西很多,收獲不小
作者: 任6翱翔    時間: 2009-3-10 20:33
還是一個學生,謝謝樓主這些經驗只談,對我很有幫助,謝謝!
作者: 627658318    時間: 2009-3-11 07:43
樓主說得對,如果在國企,傍上一兩個肯教技術的老家伙,一生受用啊....
作者: 懷念昔日熊貓    時間: 2009-3-11 10:33
在外企,一個老外能夠幾十年只做一個崗位,中國可以嗎?" [- l+ I. d4 L6 B4 o
懂電氣的老外他可能對液壓懂的很少,但是不妨礙他在電氣方面成為權威。古人早就說過,術業有專攻。社會化大生產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分工越來越細,一個人可能一輩子只做一個崗位。中國人卻往往想追求大而全,反而什么都做不好。
' M6 `* c7 @: ]& h: t3 L我們以前有臺機器液壓出了問題,那些干了幾年液壓的工程師都沒法解決,后來派了個老外,一天時間就全搞定了。這個老外只負責液壓,你要是讓他去搞電氣,他會很客氣的告訴你他一點都不懂,這不是他的工作。但是咱們國內呢,恨不得一個工程師什么都會,什么方面都是專家,結果往往什么都干不好。
作者: 聽竹    時間: 2009-3-12 11:27
原帖由 懷念昔日熊貓 于 2009-3-11 10:33 發表
: I9 b6 Q8 r! u# F1 z  y8 Z4 J在外企,一個老外能夠幾十年只做一個崗位,中國可以嗎?9 f2 Q5 Z% F6 i# P% v6 [4 E& a
懂電氣的老外他可能對液壓懂的很少,但是不妨礙他在電氣方面成為權威。古人早就說過,術業有專攻。社會化大生產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分工越來越細,一個人可能 ...
' C3 j; Y7 z! U

$ w  i8 R5 D' D; \4 a是啊,技術上講,做精好過做全。
. r+ t6 l: G. _7 h8 P: n( X* y而管理可能相反。
作者: 陸南    時間: 2009-7-4 16:04
對樓上的觀點有點不認同,覺得廣度還是要的,一個產品,如果三個人分別做液壓、電氣、結構,效率不高,而且有很多的東西要協調,處理。這個時候如果一個人都會的話,就可以做完這一點了。所以我覺得,要按一個人的崗位決定,有的時候,你的崗位就只需要處理這一個方向的東西,還要求廣度做什么,做精就好了。可是有的崗位就是需要你知道很多,而且你努力點的話,都可以做的比較好,畢竟是做工程,不是做科研,沒那么多的新技術。
作者: 上海狐飛    時間: 2009-7-4 19:44
我做的產品,有技術的老同志全退休了,然后他們自己搞了個公司做,紅紅火火。
作者: asdcp    時間: 2009-7-5 07:28
在外企基本核心技術是不會拿到國內來的,想學也是學不到的
作者: 掃街    時間: 2009-7-5 09:47
對樓上的觀點有點不認同,覺得廣度還是要的,一個產品,如果三個人分別做液壓、電氣、結構,效率不高,而且有很多的東西要協調,處理。這個時候如果一個人都會的話,就可以做完這一點了。所以我覺得,要按一個人的崗 ...+ w* V/ p/ J: [$ Y1 Z- }8 @
陸南 發表于 2009-7-4 16:04
. y! A' X& n- z1 {. t3 g
廣度的前提是一專,只能在一門精通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談廣度。否則就是樣樣會點,樣樣疏松。
作者: 必然1    時間: 2009-7-5 12:40
個人認為視野一定要廣。但是要有自己的長處,視野廣不容易被人欺騙,同時能借鑒到自己的專長上來。
作者: 陸南    時間: 2009-7-5 16:14
廣度的前提是一專,只能在一門精通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談廣度。否則就是樣樣會點,樣樣疏松。  N3 W1 l( d. i; a" {" [* U3 G
掃街 發表于 2009-7-5 09:47

: `8 x) m9 S3 [也不會啊  有的崗位就是需要你什么都懂點  不需要你精通某一樣的
作者: jxjt8    時間: 2009-7-6 23:37
什么地方都可以學東西,關鍵看你怎么學。學以致用三人行必有我師。有差距是實施,但看清差距,找到差距,解決問題,使你發展的方向。
作者: 目言    時間: 2009-7-7 10:52
視野要廣,各方面知識可觸類旁通
作者: crab22    時間: 2009-7-7 22:31
國企能學技術?慢得像蝸牛,而且是過時的技術。有膽到外資企業試試!天差地遠。
作者: 掃街    時間: 2009-7-8 12:48
國企能學技術?慢得像蝸牛,而且是過時的技術。有膽到外資企業試試!天差地遠。
: B9 o% l# m; M& {crab22 發表于 2009-7-7 22:31

6 K4 p) H) W6 l$ e4 p* O' d6 G* w到外企,你能學到什么?什么都沒有。國企慢,太正常了。你以為你會什么,不在車間呆上三年,你有資格說你會設計嗎?什么叫過時的技術?制圖是過時的技術嗎?你會個三維軟件就時髦了?太可笑了。
作者: crab22    時間: 2009-7-8 15:01
真可笑,三年?在條件好的外企話可以成長為經驗豐富工程師了,而你在國企可能還剛起步。
作者: 張保勝    時間: 2009-7-8 15:28
10# 627658318 d多謝指教。
作者: 掃街    時間: 2009-7-8 17:25
真可笑,三年?在條件好的外企話可以成長為經驗豐富工程師了,而你在國企可能還剛起步。
  l& r6 @/ U: X3 w7 R0 Kcrab22 發表于 2009-7-8 15:01
- X1 B) u  j- t; r1 h& T6 j7 i* u
三年就想經驗豐富,你蒙誰?
作者: crab22    時間: 2009-7-8 19:56
天上只一日,人間已千年。6 p/ ?* @+ x! D9 j' z& z
一切取決于所處的環境和面臨的壓力。在你的角度看問題,我無話可說!
作者: 掃街    時間: 2009-7-9 10:21
在外企,技術是現成的,用你做設計,可能嗎?工藝也是現成的,你能隨便改嗎?
3 m, F) \* |0 x" l- ~: ~  I結果你就是個執行者。
作者: 掃街    時間: 2009-7-9 10:24
跨國公司的研發基地一般都在本國,決不會把核心技術投入合資公司。他們把在華的合資公司作為一個加工廠,甚至僅僅是一個生產車間。若把握不好,以市場換技術將只是中方的一相情愿,最后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 g% f9 z5 g. ^' [1 A7 G你所謂的經驗豐富又是從何而來呢。
作者: 草原蒙狼    時間: 2009-7-9 15:08
說的不錯呢5 x8 W' B4 P' v) h7 U
0 ]/ m2 |, g& S1 w/ C& E. p3 o
至少外企是這樣
7 R+ e: E: J7 x& u/ k# T  p
2 {6 {' `/ D/ V1 T4 {" K4 ?* `0 r技術上是
4 n3 K+ |# l# z+ C9 \. a# N3 d& L
) R0 Y# v+ e.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1 K' p2 d# i4 W! V4 P

: l- `! o6 Y& V4 K5 ~6 X努力研究中
作者: ronaldcheng    時間: 2009-7-9 16:09
俺覺得無論是國企還是外企,都應了中國那句古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啊!
作者: 聽竹    時間: 2009-7-9 22:29
外企的東西好像比較領先,但那都是別人的
作者: 老腰    時間: 2009-7-9 22:43
25# 掃街
$ V& ~' C- t. V& O! Y6 R% m- h8 N接你的話討論一下。
. j- U  ?4 D6 S, {有這樣有趣的現象,在外企干了三年工程師,稍有點成績一般會給一資深(高級)工程師的職位,盡管哪家伙圖紙都畫不好。
作者: 五民    時間: 2009-7-10 09:22
是的在國內基本上就是抄,好多參數都不明白
作者: 施朝    時間: 2009-7-10 09:59
各位高手,小第叫劉偉。今年畢業,專業是機械設計。9月份讀研,專業是機械電子。所以暑假很想找個地方實習下,想多學點東西。不知大家能不能幫忙引薦下。小第的電話是:13755616443。先謝謝了。
作者: cjw15    時間: 2009-7-11 09:49
支持國企,看長久發展
作者: 掃街    時間: 2009-7-11 14:18
25# 掃街  
5 k7 @+ F' L. Z) W接你的話討論一下。) S/ F. ]1 n7 n/ J
有這樣有趣的現象,在外企干了三年工程師,稍有點成績一般會給一資深(高級)工程師的職位,盡管哪家伙圖紙都畫不好。% n# a( \. s2 w( i1 R
老腰 發表于 2009-7-9 22:43
% f0 Y; z% H. o, T. t& C
也就外企才這么胡整,反正你就是個執行者而言。
作者: 掃街    時間: 2009-7-11 14:21
而且這么胡整的結果是誤人子弟,他還以為自己真是個工程師呢,其實難副。
作者: 我愛郁金香    時間: 2009-7-11 23:27
樓主的見解很深刻,國企時間比較充裕,可以系統的學,私企比較不錯就是技術跟得上市場,但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建立系統的學習。
作者: ponderman    時間: 2009-8-13 13:26
說的太對了,想學技術,不要去外企
作者: hdj3708    時間: 2009-8-15 23:22
老祖宗不是說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有得必有失嘛。
作者: kendywa    時間: 2010-3-24 23:27
那進富士康好還是進日企好啊?我做過兩年機械設計,以前都是在臺企做的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0-3-25 13:12
我還準備去外企呢……
作者: yangxiaoguang    時間: 2010-3-25 15:16
有道理!!!
作者: 草魚    時間: 2010-3-26 10:52
還是一個學生,看到這些東西真有用
作者: Jerade    時間: 2010-3-26 15:29
剛簽一瑞士的企業,不知道會怎樣
作者: 怕瓦落地2011    時間: 2010-3-27 19:43
民企也要看崗位不能一概而論!!
作者: heminglun    時間: 2010-4-1 21:26
說的很對,我以前都是在大廠待的,但是見的東西就是不多,這個月準備去個小廠,可能會累點!但是為了這一輩子不一直混下去忍了!祝大家都工作順利!
作者: 學海無涯10    時間: 2010-4-8 16:54
我畢業也一年多呢,感覺樓主說的很對,值得借鑒
作者: 李建成no1    時間: 2010-4-12 10:43
讀了這篇文章,受益匪淺!
作者: 毛海兒    時間: 2010-4-12 18:38
在外企根本接觸不到有關技術的東西,那些都是集團總部的核心成員掌握的
作者: 非池中    時間: 2010-4-14 12:21
聽樓主一席話,我更加的堅定了畢業以后去民企高技術的決心。贊樓主!
作者: chenjunrun    時間: 2010-11-13 23:41
謝謝,對自己的定位幫助很大~
作者: 水春    時間: 2010-11-14 19:50
在外企三年就什么什么工程師有這么好的事
作者: ldp4434    時間: 2010-12-4 10:34
回復 毛海兒 的帖子
+ m/ e( B, l: t; l: ^
# B; d- \5 H  A5 F' }在外企也是可以接觸技術上的資料的,產品的結構你知道吧,為什么這么設計你不知道吧,估計外國人也不知道!
6 U- K. w$ G: B可是你得知道啊,你不是想學習技術嗎?% l# n( J: B7 |- b/ g! I
我們做產品技術的,發生不良之前測量一下尺寸不良了,注塑調整;! {2 {6 k0 F2 A' L
現在都先考慮設計上是不是有問題,怎么改善結構可以避免事故的再次發生!
( t7 Q' W" N8 M; d做事情要有心!!
' |+ x4 l. D  X
作者: 不下雨    時間: 2010-12-4 18:55
明年要找工作了,樓主的意見很值得參考!
作者: whlucy    時間: 2010-12-4 20:36
原就職于國企,后進入一南方股份企來,感覺以前國企的技術力量還是有的,能學到東西,就是工作推進起來太慢,一切要按步就班,而現在這個企業反應速度很快,你的設計很快能得到反饋,但是說實話很多東西難談技術。你會感到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但是靠自學。
作者: zhusiyhongh    時間: 2010-12-23 11:28
在民營企業中學技術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完全靠自學的
作者: yusixway    時間: 2010-12-23 12:49
外企沒去過,但在私企里要學技術得靠自己努力啊!
作者: 木然    時間: 2010-12-23 13:37
國企有寬松的時間學技術,民企有壓力,能逼你去自學
作者: 伯利恒星    時間: 2010-12-24 23:05
去私企,一定要去有一定規模的,機械行業生產制造型,至少千人以上的那種,小私企學不到東西的,工藝簡單,設計外包或者甲方和設計院提供
作者: cd_herbert    時間: 2010-12-31 17:16
做點自己的東西 做好 中國在80后i
作者: 陰山路人    時間: 2011-1-2 15:44
國企學東西,什么都有,而且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都有
作者: 李文建    時間: 2011-1-8 15:04
術業有專攻嗎,應該是好的呀。古代人都總結好了
作者: zsg219    時間: 2011-1-21 12:47
飛蛾撲火一樣,向著生產線用設備設計和自動化改造方向撲去,,我也想撲啊
作者: 676398864    時間: 2011-1-21 22:33
還是學生 學習了 學校里面沒有什么動手的機會
作者: wmdnetants    時間: 2011-1-21 23:40
聽竹 發表于 2009-3-9 23:29 . M) [* j; r3 ?) m
就算工藝有了,執行的情況也是不理想的。  Q. \0 n9 ]6 a3 V. `
華為引入IBM的系統時,上上下下指手畫腳的人很多,認為這里不好 ...

, ]- U1 b& u7 i
8 j# l& q# u6 [4 x# @/ L任正非那句話說的有道理,以前做液壓站的時候就有過體會
, j/ ?. b7 d% W. M) V4 b; ~
作者: wmdnetants    時間: 2011-1-21 23:44
懷念昔日熊貓 發表于 2009-3-11 10:33
, C8 C! u1 _1 W. w' x在外企,一個老外能夠幾十年只做一個崗位,中國可以嗎?
9 j$ T6 t( `- U- \懂電氣的老外他可能對液壓懂的很少,但是不妨礙他 ...
8 G) w) f( Y9 n' N+ \& k- |1 d
不僅僅單位希望工程師能干很多,很多工程師自己都想著越來越全面
作者: xuexp    時間: 2012-4-13 21:20
讀此貼,受益匪淺,我是應屆生,在外企的高待遇面前真的很糾結。: {5 H% l" J9 H) j# X
* Q) V4 l; q% H5 M, y
博世包裝技術和一家做非標自動化流水線的,怎么選,后面那家待遇很低。
作者: xuexp    時間: 2012-4-13 21:21
讀此貼,受益匪淺,我是應屆生,在外企的高待遇面前真的很糾結。
2 m6 R# t1 G3 t" [$ x6 `1 r& |6 v! w+ s' _1 K$ j2 t# X* @) @' n
博世包裝技術和一家做非標自動化流水線的,怎么選,后面那家待遇很低。
作者: 624559330    時間: 2012-4-14 12:42
正在努力學習中…加油…
作者: 多情劍客    時間: 2012-4-14 14:01
xuexp 發表于 2012-4-13 21:21 ( Y' o) G9 G2 @! y- N
讀此貼,受益匪淺,我是應屆生,在外企的高待遇面前真的很糾結。
5 @& _0 [  ^- S) D& r' {
3 f5 d( x' O) ?" ?, X博世包裝技術和一家做非標自動化流水線 ...
, ]) g: h2 ~  a5 H: G* u
剛畢業還是看看待遇吧,外企也不見得什么也學不到,關鍵靠自己
作者: 441954373    時間: 2012-7-4 10:58
樓主說得有道理!
作者: hyczt    時間: 2012-7-4 11:26
肯學了,機會到處有...........
作者: 踏雪一枝梅    時間: 2012-7-5 20:55
謝謝樓主的分享,我在民企,覺得民企花了很多錢(也就是失敗的設計)培養出了一批設計人員,
# Z/ t! l& g  O1 a其實代價還是蠻大的,產品的品質是在逐步提升,不過肯定與日本先進的制造水平有較大差距。  K* z4 b9 t* N) f# b" ?2 N
補充下,中國人嘛就應該為我們自己的事業奮斗。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