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博士后和民工的區別(未必真實)---作為機械社區的一員,您有何感想? [打印本頁]

作者: 動靜之機    時間: 2009-3-2 17:03
標題: 博士后和民工的區別(未必真實)---作為機械社區的一員,您有何感想?
某企引進了一條香皂包裝生產線,結果發現這條生產線有個缺陷:常常會有盒子里沒裝入香皂。
- i' N# s) E2 K5 w. x總不能把空盒子賣給顧客啊,他們只好請了一個學自動化的博士后設計一個方案來分揀空的香皂盒。
% x6 A; ~, ?6 U2 R博士后拉起了一個十幾人的科研攻關小組,綜合采用了機械、微電子、自動化、X射線探測等技術,
  H+ {: X$ \  M' n花了幾十萬,成功解決了問題。每當生產線上有空香皂盒通過,兩旁的探測器會檢測到,并且驅動* B* t" `0 u9 U1 T+ M. ^
一只機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 |; n' O/ H- R; B8 a$ R( l8 {8 Z

5 g6 W1 a2 x, L: T) ?$ a. h      某鄉企也買了同樣的生產線,老板發現這個問題后大為發火,找了個小工來說:你快點給老子把$ Q" ^, O& C" Z$ s9 u* ]
這個搞定,不然你給老子滾蛋。小工很快想出了辦法:他在生產線旁邊放了臺風扇猛吹,空皂盒自1 _! V% m# j6 I% X. h
然會被吹走。
" b4 _" d6 q* V* H- q, F" F& L; w' a+ n2 r3 l
估計故事是杜撰的,請各位自己去領悟。。。
作者: 十年磨刀    時間: 2009-3-2 18:51
也許是真的,做的久了,就不會發散思維方法了,有時逆向思維很好用.
作者: 張宏    時間: 2009-3-2 19:36
哈哈,不知道說什么好
作者: 任6翱翔    時間: 2009-3-2 19:47
是啊,學的多了,往往把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忘記了!也許是中國教育的弊端吧!
作者: mjhls    時間: 2009-3-2 20:11
是挺簡單的,
作者: 小白菜    時間: 2009-3-2 20:13
把簡單的事搞復雜,很容易9 |- ?6 i  g" S- V3 T
      
- H% d( f' v& o6 R2 |8 V, v" B$ Z" Z$ v2 G
把復雜的事搞簡單,很難。# t: y1 m/ }& e" \6 J
9 K9 R2 \, h7 `( P; I* _. t
8 I# Y+ ?2 }3 q* [3 j! m

4 k; [* p  H0 R$ N9 E) R2 \9 }好象很多公司的管理也是這樣的。
作者: 林伍    時間: 2009-3-2 20:58
標題: 回復 1# dongjingzhij 的帖子
這么簡單,電風扇冬天不是冷死了,用個小型的電子秤不是更好
作者: 鵬程萬里    時間: 2009-3-2 21:02
統一樓上的,用電子稱完全可以
作者: jin414760385    時間: 2009-3-2 21:06
人有聰明和不聰明之分嗎?有嗎?沒有嗎?我想和情商有很大關系?
作者: 孤酒    時間: 2009-3-2 21:13
很不錯的道理,機械設計的方向:越簡單、成本越低,達到效果就好!
作者: topnqy    時間: 2009-3-2 22:33
哈哈,思維啊!  老大常常和我談起這個故事,受益匪淺。。。。
作者: 螺旋線    時間: 2009-3-3 10:07
這個故事和午飯大家吃什么有區別嗎?
作者: 烽火狼    時間: 2009-3-3 13:08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s% X* r0 T% J2 ^& ]1 w/ F$ @2 V
不 能 忘記最簡單容易的辦法
, c  }+ N$ q  e; b$ k2 @( k5 q也許對我而言,給我的忠告是:什么都要從低層做起,在最前沿的生產線比在辦公室里面學到的東西實在
作者: 627658318    時間: 2009-3-3 13:52
暈...無語.....
作者: 水過無痕    時間: 2009-3-3 13:52
我們老板就說:2 Z3 c. [9 a9 @( `# Q( D$ N3 W4 a
( O4 Y  v* w5 Z* p' R
用簡單的東西干復雜的活.
9 J* H4 u6 t! E+ p2 ~* B1 b
. s& h1 \; X8 C; g/ C9 F真簡單真好
作者: 吟嘯徐行    時間: 2009-3-3 21:48
咳,這個故事將了百遍,我的意見還是那樣,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就是大新聞!
作者: 萬億名    時間: 2009-3-3 22:08
我認為這個故事發生的概率很小。基本是不可能的。只有正真參加工作的人,才會明白概率是很小的。
作者: 我在飛    時間: 2009-3-4 07:42
哈哈 很實際的問題。好帖!各有各的辦法。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9-3-4 08:40
現實的確存在著一些特別的個案的。
5 L1 O. V7 p% [- A某年我接到一臺新設備的設計任務,用于國外項目配套的,老板怕我獨力難支,找了許多技術人員,包括他自己,提了許多高科技高成本的方案。但是我說,統統不用。結果還是用我簡單明了的機械方式,設計并制造出機器,達到了使用的要求,客戶也很滿意。) p0 k; n" Y* T# X* \6 d
其實這也不能說我牛,其他人不行,客觀地說,他們還是很厲害的,只是各有所長而已。
* ~/ F9 n  r# j我們要善于用人的長處,而不是老揭他的短處。
作者: 北會歸線    時間: 2009-3-4 08:55
故事雖有點荒誕,但作為設計人員來講,一笑之后,還應多份沉思...
作者: 任6翱翔    時間: 2009-3-4 15:27
標題: 回復 19# 憨老馬 的帖子
“我們要善于用人的長處,而不是老揭他的短處。”! T3 f% K- u3 v: }8 a" `, v7 V# r# H' f
老馬前輩說的很有道理,有些時候會忽略這些!
作者: 海山    時間: 2009-3-4 17:00
此飯炒了很久,很多遍了,呵呵。
9 x# W' N# R$ }4 w
' i5 v' u/ S5 _! l; B0 v& F反過來想,如果博士用電風扇解決了問題,又如何呢?
作者: 紅袖來添香    時間: 2009-3-4 17:39
標題: 是應該多一點思考
很多時候,睡覺時會冒出靈感來,其實根本不要太復雜,很簡單就可以搞定。我想大家也和我一樣,有很多這樣的時候。
作者: 機加人    時間: 2009-3-4 18:29
不論用什么辦法,將問題解決才是硬道理。這樣人是人才,到處都需要這樣的人!
作者: 雷鋒(上海)2008    時間: 2009-3-4 19:12
,郁悶
作者: liwenyuan776    時間: 2009-3-6 15:58
發人深思啊~~
作者: hyczt    時間: 2009-3-7 09:00
不能說明什么
4 a+ [* y4 q7 t7 N( Q三人行必有我師. O4 C6 [4 |2 p8 T
沒有什么人是萬能的專家
$ n0 j" T- F' V  I6 ~每個員工都有他們的優點
作者: 銳眼文樂    時間: 2009-3-8 14:39
讀書也是在學習前輩們的經驗,很多時候會讓我們的思維模式化!希望我們做設計的能夠多和一線的師傅們交流,也許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會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作者: wangdong    時間: 2009-3-13 17:01
原帖由 海山 于 2009-3-4 17:00 發表 4 ~1 n" t: `" j" \3 i* H
此飯炒了很久,很多遍了,呵呵。5 d. b- c  [& Z1 r( X

' Z! V, N5 h- W7 R( V反過來想,如果博士用電風扇解決了問題,又如何呢?
. ~( `. N2 t  `0 M0 `+ g& j  h
支持!!!!!!!!!2 ?# l# u* h! F6 Y9 i0 k8 J+ k/ A
每個人都應該以自己的方式解決,正如故事里的博士用高科技一樣。如果博士用風扇,小工用高科技,那才需要我們深思!!!!!!!
作者: 夢回書香    時間: 2009-3-13 23:04
也許這樣的事情搖落到自己的頭上也許也會鬧出類似一樣的笑話。
$ G* ~' k% M6 u) Q1 I0 j一種潛在的思維定式。“考試性人才"的培養是否真的能給創新開辟一條綠色通道呢?
6 U% W* p6 p, S值得反省啊!
作者: jinyong_l    時間: 2009-3-14 11:04
如果博士后做的東西太簡單了會被人瞧不起。花錢越多越能體現其價值。3 p0 t. S4 Q# d1 ?/ D/ i4 X
但有些時候不要迷信高科技的東西。
作者: 凡人一個    時間: 2009-3-14 12:27
不管白貓還是黑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
作者: 火炮    時間: 2009-3-14 12:40
[b]美國太空總署發現,在外太空低溫無重力的狀況下,太空人用的墨水筆寫不出字。于是他們花了一大筆錢研發出一種在低溫無重力下能寫出字的筆。而俄國人當時是怎么解決的呢?俄國人改用鉛筆。
# x0 |' Q4 X" m- `( a8 N  太空筆的發明是一個傳奇,美國飛梭太空筆制造公司經過上萬次試驗,耗資200多萬美元,為該公司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年年創造出800萬美元的滾滾紅利。而在中國它卻成了愚蠢的象征,“聰明”的人們認為研制太空筆耗時、耗資、耗力,而轉換思路改用鉛筆也解決了問題,他們更傾向于解決問題不管用什么方法,最快、最簡單的就是最好的。甚至我們的某些教育專家也這樣認為:“研究要切合實際,尤其是以前沿研究為主的研究生教育更是如此”。
9 ~& y4 E% G8 q1 M# n" Q  g* O) ]9 L! W3 m; H+ p, J3 `! E3 ]& W
  那么,太空筆的研究是不是多此一舉呢?我國神舟六號飛行圓滿成功后,這個謎被徹底揭開。費俊龍和聶海勝在神舟六號里經常邊記日記,邊讓手中的筆失重飄浮,享受太空旅行的樂趣。據中國航天員中心有關人士介紹,這支特殊的筆造價在1000元左右,之所以如此昂貴,是因為這支筆帶有壓力系統,能在失重條件下書寫自如。
# @( v4 m+ o# |' A( Q+ H6 Z( q& }
  既然一支鉛筆就可以解決書寫問題,為何我們的航天專家要費力地造出價值上千元的專用筆呢?其實謎底很簡單,眾所周知,宇宙航行最怕產生亂七八糟的垃圾,易于折斷而且需要削的鉛筆,可能產生可怕的垃圾漂浮在飛船內。在失重的環境中容易飄進宇航員的鼻子、眼睛中,或飄進電器中引起短路。同時,鉛筆的筆芯和木頭在純氧的環境中會快速燃燒,非常危險。
2 P1 ^* N  }7 ]: w9 n8 s! E9 E7 M  t& ~6 f/ k, |4 ?) \
  太空中傳統墨水筆寫不出字怎么辦?鉛筆雖然也能解決問題,不過是屬于應急補洞的小聰明,沒有任何超前意識和創新手段,太空筆雖然花費頗多,卻代表著創新的勇氣和未來發展的方向,從長遠看獲得會更多,這是大智慧,答案不言自明。 $ r) z- ?4 Z' P. m4 e9 @' U

$ V% y4 C8 h$ [1 l( y* S9 Q5 }  筆者不否認選擇鉛筆在某一層面上的確有它可取之處,但是選擇研制太空筆卻是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問題的科學態度,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態度。 ' S. z' F/ ]( a  H1 i* j( F; r. P

, E& v2 @( E( }4 ~+ B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國人嘲笑“太空筆”而青睞“鉛筆”呢?這反映出了部分國人根深蒂固的投機取巧心理,以及重眼前和結果忽視過程和未來的“惰性”觀念。回頭看看,不久前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2005年各類諾貝爾獎項,我國仍然無緣,聯想到那支被傳得神乎其神的“鉛筆”,筆者不禁有些感傷。
% \, F/ s6 t# X3 R( x: [5 f0 w
: h  d* Y$ y- u3 E0 z3 d- b/ O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航天英雄最終使用的不是那支神乎其神的“鉛筆”,而是我們自行研制的太空筆,這也許就是未來的希望吧!
作者: 一兩酒    時間: 2009-3-14 13:56
狗尾續貂:
4 e; `( R: m1 ?: V6 f7 Y) _7 t引用網上資料:
- N2 t3 q1 R, b; l* F2 ~在20世紀60年代傳奇般的太空競賽高峰期,NASA的科學家認識到,普通的筆在太空無法使用。他們需要用其它方式解決宇航員寫字的問題。于是他們花費數年時間和成千上萬納稅人的錢,開發能在無重力條件下將墨水寫在紙上的筆。而他們狡猾的蘇聯對手,像故事中說的那樣,則簡單地把鉛筆遞給他們的宇航員。
* K2 k  o3 j2 D根據NASA歷史研究者的說法,最初NASA的宇航員,象蘇聯宇航員一樣使用了鉛筆。; w, o) ?1 X4 `
實際上,在1965年,NASA從休斯敦的Tycam工程制造有限公司定購了34支機械鉛筆。他們為每支鉛筆支付了4,382.50美元或者128.89美元。當這些價格公開之后,有人呼吁NASA應該給宇航員使用更便宜的東西。(
+ t) l# ~/ H7 R注:這也不是普通鉛筆,太空鉛筆用的根本不是石墨-粘土配方,而是軟性游記粘合劑-有機燃料配方,一方面不容易折斷,另一方面不會產生微粒,如Maple的特種繪圖鉛筆。) ! l5 v; E1 q4 _+ w' a: l$ j9 F
無論如何鉛筆不可能是最佳的選擇。在微重力環境下,漂浮的剝落和折斷的筆心碎屑,對宇航員或設備都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并且鉛筆是易燃的——這是在阿波羅1號的火災之后,NASA所盡量避免在太空飛行器中出現的性質。 0 B- Y$ u$ y  }$ @6 U6 x
Paul C. Fisher和他的公司,“Fisher Pen Company”,據報道投資了1百萬美元開發了現在眾所周知的太空筆。沒有任何投資來自NASA——只是在這支筆從夢想變成現實之后才有了聯系。1965年Fisher的一支筆獲得了專利,它不僅能夠在顛倒狀態下,而且在嚴寒或者酷熱的條件下(從華氏-50度到華氏400度),甚至能在水面下或在其它液體中寫字。雖然在溫度太高時,墨水會從正常時的藍色變成綠色。
: [/ N9 v* c( `1 s同一年,Fisher向NASA提供了AG-7“反重力”太空筆。由于早先機械鉛筆的徹底失敗,NASA起初猶豫不決,但是在太空筆經受住了高強度的測試后,終于在1967年決定將其開始應用到太空航行中。
& I7 m+ Y6 L9 A- E8 }" p- A; h& a不同于多數圓珠筆,Fisher的筆不依靠重力使墨水流動。代之以向墨盒充入壓力為每平方英寸35磅的加壓氮氣,壓力將墨水推向筆尖的碳化鎢球。 墨水同樣與其它的筆不同。Fisher使用了凝膠狀的固體墨水,直到圓珠的運動把它變成流體。加壓氮氣同時可以防止墨水與空氣混合而蒸發或氧化。 7 z; k3 V# y' Z$ j" y  G. d* }
根據美聯社1968年2月的一份報導,NASA為阿波羅計劃訂購了400支Fisher的反重力圓珠筆。據合眾國際社的消息,一年后,蘇聯也訂購了100支筆和1,000個墨盒,用于他們的“聯盟號”的航天任務。美聯社后來注意到,NASA和蘇聯航天機構接受了同樣40%的折扣以購買散裝筆,每支筆的價格為2.39美元,而不是(整裝筆的)3.98美元。 ' a0 L, Z* u9 q' q" A
太空筆標志著阿波羅計劃可以無限制地在微重力環境下書寫。根據“Fisher太空筆公司”的記錄,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還曾經用筆修正一個損壞的手動開關,使他們得以返回地球。 + |' p/ T( f7 ^; u9 e
從60年代后期開始,美國宇航員和俄國宇航員都使用了Fisher的筆。實際上, Fisher創造了整個太空筆的發展軌跡。一支更新的“Shuttle Pen,已經在NASA的航天飛機和在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上使用了。當然,您不必去太空才能拿到一支太空筆來用——地面上的人們能擁有一支價格便宜得多的太空筆,每支50.00美元。
- G9 \8 O6 f& G& }3 O! z其基本原理是筆芯密封,內有氮氣,靠氣體壓力代替地球上的重力環境把油墨推向筆尖,。
8 o% q7 L: V; Q$ W+ u筆芯不漏油、不揮發,可以倒著寫,在水、油、太空失重狀態下正常使用。
  Q7 S+ N' U: W/ Q6 w" |7 A* a' c筆尖以斜切承座滾珠筆腔精密配合超硬炭化鎢筆珠(經27道工序制成)形成,絕無脫落之虞。
4 D4 l9 Y, {. B) t- V太空筆幾乎可在任何表面書寫(水泥路面、石頭、砂輪、鋼鐵等),而且不褪色,可在零下60度,高溫200度書寫自如。 # Y. A! P8 f5 k8 g( _: Q( h. k8 G
這種筆因為性能可靠卓越,實用效果很好,因此除了適用于航天,在登山、潛水、極地考察探險等惡劣環境中也是絕佳工具。
作者: 嚴子    時間: 2009-3-15 12:56
很正常,解決問題有很多方法的
作者: 梟龍    時間: 2009-3-15 16:34
說明打開思路多么重要!
作者: 安忍不動如大地    時間: 2009-3-16 08:55
所處的環境決定了你思維的方式,也許民工用風扇大家覺得理所應當,更會覺得他能想出來很不容易。但是如果博士后也用這方法,老板會怎么想,我花這么多錢請你來,你就給我弄個風扇糊弄我,這活民工都干得了,我要你干嘛。很多時候,高成本只是體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博士后不能用幾十萬的成本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那就得走路了。民工也是同樣,如果他用幾十萬得成本來解決這個問題,他的老板也會讓他走路。不同的成本印證著不同的自我價值。
作者: 代華強    時間: 2009-3-18 12:50
會嗎?有吹走這樣簡單嗎?不排除有捷徑!但不可靠!
作者: houyaz2007    時間: 2009-3-18 15:24
思維方式非常重要,
作者: 紫劍狂風    時間: 2009-3-18 22:39
有大智慧 ,有小聰明,不同的角度看,評價就不一樣了。若是都小聰明,那很多東西就不會出現了。
作者: 機械牛人    時間: 2009-3-19 13:32
目的都是一樣
* {& m# O  `& P/ x) L& \; ?, F但過程不一樣,說明兩人的思維立不點不同。作為研發生產線的企業需要前者,作為以生產線生產的企業后者更可取
作者: wjrslp    時間: 2009-3-20 23:02
一句話,實踐出真知
& I. k4 r: w. d8 p. z經驗越多,越實用,就越好
: G# \) \3 ~9 r. J: Qsupport
! y* _1 f2 _1 Uok& S' K) o! @0 [0 \/ G/ y1 y
ok
作者: likunbb    時間: 2009-3-22 11:16
把簡單的事搞復雜
作者: langzi8    時間: 2009-3-22 11:23
俺也屬于民工級別的
作者: 保劍鋒    時間: 2009-3-23 19:21
人的思維方式不同
作者: 手拉手    時間: 2009-3-25 16:07
嗯!有時往往需要逆向思維啊。要打蒼蠅,還是用蒼蠅拍好;要是設計自動跟蹤系統……
作者: 振捷    時間: 2009-3-27 16:31
為什么不在生產線上開個洞,裝個彈簧
作者: 周乾    時間: 2009-3-27 16:36
使用風扇的事,并非杜撰。
作者: 周乾    時間: 2009-3-27 16:40
這么簡單,電風扇冬天不是冷死了,用個小型的電子秤不是更好
# `% @" ^  C# A6 u& O/ R5 ]% _/ h林伍 發表于 2009-3-2 20:58
4 r1 Q9 x% L% K; Y6 ^

* Z8 \" I; X  v& l+ \+ Y4 h; s  e' L# F& r: c, q
那是流水線。
& }% v5 u# ~* U, X, S$ ~/ z0 N2 u- L% w
電子秤……考慮好現場情況,再出主意嘛
作者: 學海無涯865646    時間: 2009-3-27 17:24
. J7 K( z1 g: S; d" }' f4 Z- R
有點意思,在不同的工況就需要不同的設備。也就要有不構思。
作者: 勇懼    時間: 2009-4-8 01:58
剛開始看前面,覺得發散思維的確很重要,但還有一點不對勁,直到33樓火炮兄的帖子才豁然開朗,這就是大智慧與小聰明的區別。當然我們需要發散思維,靈活處置,但更應敬畏大智慧。
作者: 迪斯    時間: 2009-4-8 08:49
這個說不好,什么事情都有兩面
作者: 漂飛    時間: 2009-6-2 16:32
其實無所謂對錯,關鍵是要求什么。兩個都是合理的。
作者: hyczt    時間: 2009-6-2 22:58
沒什么可比性
3 ~# y  ~7 l+ k博士可以造原子彈6 C9 W: ^: |6 I* Q
民工可以種莊稼
( x& A$ z2 r+ w. g" D8 p各有優勢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09-6-3 12:17
為什么不在生產線上開個洞,裝個彈簧
2 Y$ E: x; R9 z( P振捷 發表于 2009-3-27 16:31
5 S; o7 y2 b4 E$ `

. K. I7 k* H3 v  v真要有這種事,我覺得還是類似的平衡方式最好
作者: 秦霸先    時間: 2009-6-6 23:03
樓主的話,寓意很深呀
作者: yuanyuniao    時間: 2009-6-7 15:23
空間思維真大~~~~
作者: 丁杰yt    時間: 2009-6-8 15:28
怎么能說空間思維大呢,那是相當大啊 !
作者: cjw15    時間: 2009-6-9 17:48
舉例不夠真實,沒有可比性。雖說學歷的差異,不代表能力,但除非你是那少有的幾十,幾百萬分之一
作者: liuxiaozhou    時間: 2009-6-10 11: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wangter    時間: 2009-6-10 15:39
其實這個小工回家發了好多貼子!結果是一位小學生幫他解決的!
作者: 滿庭芳    時間: 2009-6-10 20:19
這應該也叫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殺法
作者: 伽陵鳥    時間: 2009-6-11 12:07
感觸良多!
作者: 齊魯大帝    時間: 2009-6-12 17:45
學的多了,往往把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忘記了!
作者: 廬山面目    時間: 2009-6-12 20:41
解決問題有時確實需要逆向思維
作者: 通天小伙    時間: 2009-6-14 12:40
佩服
作者: 0123456789a    時間: 2009-6-15 12:16
呵呵,有意思!!!
作者: 貝氏弧線    時間: 2009-6-27 23:20
返璞歸真,明確要求,已達到要求為設計的最終目的,以最簡單的實現手段為最終的追求!
作者: 草原蒙狼    時間: 2009-6-29 14:57
有意思啊
5 Q! b1 I/ [6 k2 ?$ z, E( q# A5 Z+ Q6 o6 r8 \% [
有意思 * ]" ?) |6 w. J- Y& H- _
3 c: W# \* G5 z3 a% W
呵呵
% v$ x2 H4 V' }( h
$ ?& n8 u2 }$ N; y3 D  Q3 l5 Z, n  @
感悟還是蠻深滴
作者: fbi369    時間: 2009-6-30 23:13
我早就看過2 N9 d4 [& A7 ?
其實有時侯你不得不承認人的思維有時就像那位博士一樣的
作者: wuzhn    時間: 2009-7-1 12:52
有啟發!!!!!
作者: wangfkyou2010    時間: 2010-2-9 14:00
看了我也不知道應該怎么說
作者: huangbo    時間: 2010-2-10 17:30
中國的教育始終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大學過于放松,學生有些怠惰
作者: tchan    時間: 2010-2-16 00:01
哈哈哈,經典.
作者: 草魚    時間: 2010-3-5 21:32
這不是學歷的差別
作者: linblackforest    時間: 2010-3-6 08:45
不能拒絕先進的東西,有很多時候簡單的解決方案可以完成但是我們距離先進的東西就遠了,我們的精力應該開發和應用更先進的東西,才有更先進的東西產生。
作者: ygz    時間: 2010-3-7 15:43
"統一樓上的,用電子稱完全可以"
作者: tntk    時間: 2010-3-7 20:40
用風扇好,用電子秤不好,在生產線上安個彈簧也可以,但不如風扇。
作者: cjlgl    時間: 2010-3-28 21:38
有點意思,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作者: 學海無涯10    時間: 2010-4-8 18:14
是啊,同樣的結果,所耗費的成本卻不同,因為博士和民工的區別!!!
作者: z010z010z    時間: 2010-4-18 08:56
本帖最后由 z010z010z 于 2010-4-18 08:58 編輯 1 [1 e$ v# ]. L6 ~0 m& O
4 \# Y. T  ?7 l& y! W
方法有N多,這個故事只為搞笑,一個官員講究素質形象,結果有一次到農村視察被尿憋死!——因為找不到一個可以如廁的地方。
/ D* I3 T9 O% v3 {+ H有活人被尿憋死的嗎?4 ~4 k, A) `( I- z. X4 u
呵呵
# W) m! j4 b% i" x& c; g, @5 C有樓主說的這樣的博士后嘛?
: u4 b% P4 @5 ]& {* L  o: }一笑而過
" n4 Q& K% V) L+ d& |$ z) B& n這絕對是沒文憑的杜撰一個小故事字慰一下自己而已
& P9 z+ @6 I! K1 ?, t這里絕非影射任何人,請勿對號入坐
作者: 晴楓    時間: 2010-4-18 09:01
哈,杯具啊,博士后啊!
作者: 7forever    時間: 2010-4-18 21:40
有點夸大,不過有時慣性思維確實很害人的
作者: 我是一個技術員    時間: 2010-4-21 07:52
按價值工程分析:用最低的成本實現必要的功能。還是這位民工創造的價值高。
作者: aonier520    時間: 2010-5-7 15:11
機械設計的方向:越簡單、成本越低,達到效果就好!
作者: yangwei19850419    時間: 2010-5-12 09:06
什么都要從低層做起,在最前沿的生產線比在辦公室里面學到的東西實在,真的很不錯
作者: 又見機械設計    時間: 2010-5-12 10:33
多下車間看下,在辦公室設計東西也沒有錯。
作者: zhaojian    時間: 2010-6-24 14:52
往往最簡單的方法是最有效的!!
作者: hbkl2006    時間: 2010-6-24 16:52
有些地方從低層做起是必須的,有些不一定。
* e, l# w6 A" Z  D# i' h5 ]  L從這故事中我看到老板一點都不會用人,完全不清楚這兩類人的特性。
$ Y* h6 J. X' @! w4 ^% u你怎么不讓他們去做航空發動機,故事或許就不一樣。
作者: 網羅千峰秀    時間: 2010-6-24 17:07
每個人都想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主要是想不到
作者: hrbin    時間: 2010-6-24 19:12
回復 1# dongjingzhij 1 s5 ?( I/ Y4 ]0 k1 P+ }
6 w" G/ p' O1 K1 W4 U

2 Y( g. D( m' {    一個很值得深省的的問題。倆個人都沒有錯,都達到了效果。碩博士后悲哀,也說不過去,畢竟人家從專業方面解決了問題。民工從另一方面入手,輕易地解決了問題。只能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作者: sujialin13    時間: 2010-6-25 02:16
思維定勢!喜歡吧簡單的問題復雜話!但是也不能完全說博士不行!你說中國的航天事業,能農民工想辦法嗎?可能性很低的!
作者: tianqilq    時間: 2010-7-20 15:22
這就上中國現在的體制……
作者: hang2400    時間: 2010-7-20 22:07
中國的教育確實該改啦!這個故事還是很耐人尋味的!思考問題的出發點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不一樣,只要有想法就好!
作者: gogogo1123    時間: 2010-7-21 10:39
學習了~很不錯的方法~~
作者: WWLL13    時間: 2010-7-21 11:09
專家就是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 d9 [! ?4 b1 F/ h0 O3 M  m' u+ t
不然怎么能顯出水平//??
作者: sunday1986    時間: 2010-7-21 11:21
難需簡之,簡需易之!!!
作者: 德富gd    時間: 2010-7-28 12:02
有意義,這是教導我們在設計時,不要把思維復雜化,而是越簡單實用越好!
作者: denglde    時間: 2010-7-28 12:14
其實個人認為 正是認為這種民工的聰明 與博士的書呆子氣 顯示著國民在技術方面的投機取巧,不夠嚴謹 劣根性。當然 民工的方法確實很好,我只不過想說明個側面而已
作者: jsdxamiao    時間: 2010-7-28 16:49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0 d" q/ M& T" P1 a6 G各有用處啊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