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項目難點攻克談點感想 [打印本頁]

作者: 難在當下    時間: 2023-9-12 21:32
標題: 項目難點攻克談點感想
今天項目最關鍵的點我自己動手做了搞了個導向板,結果就成功了,沒想到一塊導向板解決問題。
2 Y. T% r' a; x   沒成功之前各種說法都有,圍了很多人,來了好幾個領導,都是各種說法,沒有一個看好的,每個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 v% |3 A1 B7 M    這個設備其實很簡單,兩個普通電機外加一個伺服和幾個氣缸,都是普通的動作機構,凸輪連桿啥的都沒有。由于需要對接前面的產線,所以每次開機調試特別費事。9 S5 M2 g; y  {
  其實前面的產線是20多米,傳動復雜,各種凸輪連桿,現在也加了多個伺服。多伺服同步,主從控制把電氣玩的死死的,幾個月都沒調試出來。% C; O3 }/ s! C: D  l1 y- H$ \8 d4 W
     好了扯遠了,我只是談感想,與大家交流
! l/ o( y4 w; O) M6 B1.設計一定要嚴謹仔細多考慮5 d% O& Y0 a" O# c! Q
   能設計解決的事情細節前期一定要解決。我們只能把握自己,別人我們誰都管不了。 如果設計階段就能仿真動起來就不要搞到現場試。  
, G  j! M) B  q; X" a   這一點還希望大家指點,如何在設計階段把你的設備聯動起來? 如何在設計階段就做出你想要的動作呢?  
! a3 J% j# ?& m! Y5 Y( @1 {1 Y  這一步其實很復雜,由于設計的時候是靜態的,我看別人做的動畫往往都是某個機構的運動仿真,這確實是個好辦法。
9 g* H: j( t( n% F% _   ' K' x3 E) O- p+ S" _7 B2 {% D
2。 調試一定要多要資源,因為調試才是離成功最近的一步
- O& P5 r- v; q" h6 R  這個資源包括很多,人員,物資等。! k& [0 i/ S0 q7 A& o2 J7 Q
  比如說有沒有裝配人員支持,有沒有調試人員支持,有沒有領導幫你協調。9 Z; k) |5 z/ G2 P
   就比如我今天遇到的問題是我前面調試失敗了3次,裝配人員不支持我了,領導也沒有協調成功。  沒辦法我只能醒著頭皮自己拆裝,自己動手做零件,相當于自己孤軍奮戰了,這個時候壓力很大的。
2 f; }* V2 b( S  還有調試人員從來就不參與調試,這就是個巨大的問題。說什么調試人員只調成熟的機器,不調新機器,這都是目前很多公司典型的錯誤做法。對此機械工程師一定要改變這種錯誤做法。
# u) e5 a3 l6 ~" h7 l; m8 v  調試人員按說調機器經驗應該更豐富,動手能力也強于我們,有很多公司甚至調試人員是從優秀的裝配人員提拔出來的,調試的一般不能成為工人了,稱為工程師了。  待遇也普遍高于裝配人員。 ) I6 \- I, J) q  L; w4 `: H
  因此一定要讓調試人員參與新機器調試,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  如果調試工程師只調老機器,成熟的機器,那就跟個傻子沒什么區別。只會干重復的活,不能干新活,也不配稱為調試工程師。7 P5 P1 K% h4 R9 e
   設計人員作為項目負責人,一定要爭取到裝配的支持,調試的支持,生產加工的支持,采購的支持。' T& ~- _0 E! M$ c- @
  該買的東西馬上買,該加工的零件快速加工,甚至自己動手現場制作,大大縮短調試時間。 調試階段就是要搶時間,多試多調: O7 F4 \4 t- v9 R* R; d
      想起來當年我入行的一家公司,我作為協助人員,協助項目主設計,調試一臺機器。 一次失敗的經歷分享給大家
1 u1 P( `' s7 U+ v4 B; k; [. ?, G1.機器設計階段,項目主設計,經理,總監3人共同審核,沒問題。投產裝配調試
$ x4 ?" W1 M) m( L) R4 N/ E+ |2. 調試階段達不到預定功能- d! L+ `  J1 ~0 [
  有個機構怎么著都不能達到預定功能。項目主設計反復調試反復修改,找多人幫忙研究解決不了問題。 3個月時間里無法解決。 " s0 {: Q4 x6 k  v. |& R2 z" z. M
  調試部門從頭到尾3個月沒有參與調試,因為是新機器,都躲起來,繞著機器走,還是老掉牙的臺詞,新機器你們技術部自己調。
( j4 f; t4 ~) F- s, R5 ~( `3 j: Q  后臺這臺機器廢掉了,扔到車間里,沒有賣出去。這是我入行以來的一個噩夢。雖然我只是協助,不是主設計。
; W& C0 u, N# E, @$ U  我分析起來這個項目的失敗之處0 b# g3 ]% x, X9 ?. ]( L
1.調試的太少+ c' T" U9 f  h; u
   前面說3個月還少呀? 調試 時間是3個月不假,但是3個月每次零件改動就要一周兩周,這樣算下來,3個月內也就測試了不到10次啊。  
, z6 M1 e* X) f' z: z1 |    這里就是我前面說的了,調試的時候一定要盡量自己做零件,而不是每次都設計出圖加工,一個流程走下來可能一周時間就沒了。/ Y0 t; |5 I9 Z
     其實調試的時候,焊個什么,折彎個什么,剪個什么,很多簡易的零件完全可以現場制作,實現當場做,當場改,當場調,當場看效果。. E  h8 P8 b2 Y- G9 ?, {5 R
2. 只調機械不調電氣
& o& m; x% P4 s5 z3 w. [4 I  當時我們的電氣是外包的,其實調試的時候,電氣也有很大用。他可以控制機器的快慢節拍等很多你機械想不到的東西,一定要兩條腿走路,避免只改機械不優化電氣3 a3 M! u6 e& Z' f" H) \
3.亂改設計
% Q" w& t, E& Y& u( I  _2 y1 b8 t  調試不成功,這個時候很多想法,多總結想法,然后實現他們,把你能想到提練,改零件,加機構,都是可以的,關鍵一定要去實現他們,想法再好,一個都不試全都是扯淡。  折騰的過程你才能清楚哪里不行,哪里需要怎么修改,哪里可以優化。  千萬不要聽裝配和調試的,試一下就改設計。 因為裝配和調試希望的是你設計多改,這樣他們就少折騰。  到了調試這個階段了,設計可以改,但一定要先調,多方面調試,驗證不行了再改設計。  見過了太多調試不到位盲目改設計的場面。這樣只會耽誤工期。
: Q- [' R6 j( \- Y   設計是關鍵,調試更是關鍵的關鍵,設計的再好,沒有調試的反饋與配合都不可能成功。
' }$ \1 e3 |, D& s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大家交流指正。
作者: shentu    時間: 2023-9-12 21:49
沒圖,一切都只是你的臆想。
作者: 魚丸粗面館    時間: 2023-9-12 21:54
太長,沒看。
8 O" ?6 h& R. }1 l
  E' R) e6 H6 a9 A* O+ x; w4 P圖紙是工程師的語言。

作者: liuyong453    時間: 2023-9-13 08:08
總結很不錯。只是我建議核心工藝最好是前期有一個驗證階段。不然到后期你想改未見的能改好!
作者: 道法自然TGG    時間: 2023-9-13 08:15
讓整個設備聯動起來軟件是可以實現,就是太麻煩了,要耗費很多時間精力搞這個
作者: 尹志春    時間: 2023-9-13 08:19
垃圾,成功有會么好," K- ?  Y( d" }2 x) N

作者: 畫圖還是畫圖    時間: 2023-9-13 08:23
這不是單個人的事,這是一個團隊才能做好的事
作者: gemiusunyi    時間: 2023-9-13 08:36
當問題出現時7 X: W0 d5 T6 O7 F9 s7 }
一堆領導和同事都會過來甩上一兩句4 M7 N+ [+ v, B  x0 d
別懊惱別被干擾7 t3 z+ u. g+ Z# l/ H* ], [$ M6 Z! X8 D
認真聽取意見,有道理采納,沒道理的過濾2 s; V+ G! i2 T' B% y
耐心測試,最終能突破的
作者: 加肥貓devil    時間: 2023-9-13 08:36
關于設計階段的問題規避我說下我的看法吧,自從開始用SW做設計以后,我就嚴格要求自己所有運動部件都做成柔性的,每一個動作都要手動拖動部件做一下近端遠端運動模擬,看過程中是否有干涉,看行程是否夠不著。此外就是把所有能裝的部件都裝上去,比如氣缸上所有的傳感器和節流閥,比如所有的螺釘螺母墊片等小零件。7 x+ h* D8 F9 ?" W0 @( V* ]
第一種柔性的問題,很多設計人員或因為電腦差或因為自己懶不愿意做,全部做成剛性固定的,所有的移動部件只靠自己測量和腦補來判斷是否干涉是否行程不夠,這一點我覺得不是很好,我見過兩個人因為這種原因導致設計出致命錯誤的。* K; f  D) j  J; I4 P
第二種我發現是大部分工程師都不愿意做的,大概也是因為電腦差或者自己懶不愿意裝,但是實際上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很多時候不裝上去根本發現不了是不是干涉了,或者說螺釘之類的可能扳手位是不是夠等等問題。9 p+ O2 U) J" G2 g0 E$ ]
我個人認為設計階段做到以上兩點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設計失誤,我想很多人會說自己電腦不行玩不動,我是這么做的,在有很多人的評審會上操作大型裝配體,電腦卡的一批,老板自己就會意識到,然后再申請就會容易很多,做設計的不能擺爛,你不給我換電腦我就慢慢做或者瞎搞,要想辦法調教老板的思維,讓老板明白一臺好電腦對公司的重要性。
作者: 斯文棒棒    時間: 2023-9-13 09:23
SW裝配體做成柔性的,部件多了很容易出現標黃,提示出現錯誤,有時刷新重新生成一下又好了。一直沒找到好的解決辦法。
作者: smilefm    時間: 2023-9-13 10:34
這個寫的好,標記下來,下次年底總結的時候借鑒一下
作者: coverme    時間: 2023-9-13 15:53
希望看到不同角度的意見
作者: 上梁    時間: 2023-9-15 10:17
裝配與調試發現問題是不一定反饋的,技術就會發現不了,最后市場才會發現,回頭又扯皮重修改,太常見了
作者: hfbay    時間: 2023-9-18 09:50
涉及到協調替他部門或者小組經驗分享,很有用,感謝
作者: 天狼清風    時間: 2023-9-18 13:35
受教,我現在在改造舊設備,基本就我一個人,沒人碰,領導只跟蹤進度,要人都不給。
* l; Z: U5 M( r6 ^" H6 `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