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鑄件氣孔與縮孔如何分別? [打印本頁]

作者: 鋤禾日    時間: 2009-2-19 21:01
標題: 鑄件氣孔與縮孔如何分別?
如題,假如工件內部經加工后發現有小孔或略大的孔,這稱作什么孔?假如工件外面有孔又叫什么孔?麻煩指點!
作者: 趙廣收    時間: 2009-2-20 09:41
這個比較難分.一般在內部的話,氣孔較多.縮孔一般在澆冒口,內壁表面光滑.氣孔則比較粗糙.工件外面的一般是氣孔.9 t! T0 Y! k& A
不是特專業,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點!!
作者: 小寧波    時間: 2009-2-20 16:56
除了氣空以外!沙空也有的!
作者: 我愛社區    時間: 2009-2-20 19:01
鑄件氣孔和縮孔典型的區別是前者內壁光滑后者內壁粗糙,但在實際生產中氣孔和縮孔玩往往混在一起很難區別開來,這時就叫氣縮孔。1 z& B, Q3 _4 C, C3 U; x6 d# O
氣孔一般在鑄件的澆注位置上部,和鑄件表面出現,縮孔在鑄件的厚大部位出現比如冒口的下部,和鑄件補縮不到的較厚的部位。
. [1 @; [& u9 j" i至于樓主所說的鑄件內部的空洞一般應該是縮孔或者砂孔渣孔,如果是鑄鋼件在鋼水不合格時也有可能是氣孔。
作者: LFEI    時間: 2009-3-22 20:52
主要是看看孔的內表面光潔程度!
作者: 丁杰yt    時間: 2009-4-15 09:49
又學到一樣知識了
作者: xlt651024    時間: 2010-6-23 16:26
氣孔一般在鑄件的澆注位置上部,和鑄件表面出現,縮孔在鑄件的厚大部位出現比如冒口的下部,和鑄件補縮不到的較厚的部位。(
作者: ly0281    時間: 2010-6-24 17:18
長見識了,謝謝指教,吾當繼續努力矣
作者: lupiao    時間: 2010-6-29 19:08
氣孔:形狀大的樣子圓滑,小的也有針孔狀
8 H( G. P! y! C% O縮孔:形狀大的樣子粗糙,組織粗大
作者: 玲瓏在線    時間: 2010-6-30 11:35
氣孔:主要是由于排氣不暢而引起的,所以一旦成形,孔內壁光滑( q; B+ ^7 N* N0 p0 y8 {8 a
縮孔:主要是由于補縮不良等引起的,所以一旦成形,孔內壁粗糙
作者: 機械模具社    時間: 2010-7-9 10:26
氣孔、縮孔看它的孔內粗糙與否
作者: 機械模具社    時間: 2010-7-9 10:31
氣孔產生成因:1)型砂的透氣型不好。
$ N' D$ @2 }7 @. |/ E: o         2)鐵水與型腔之間的化學反應。  K8 \$ b1 h/ f( {% k
         3)澆注時未滿杯澆注,外界氣體裹入。! \/ m7 H( F& ^+ w+ B* R
         4)鐵水成分中微量元素超標。
' x5 `4 x! T8 D$ ^0 i/ k- {( f         5)澆注盆澆包預熱不充分。, C: b' C+ N4 D
現象:鑄件表面呈現數量不等的小孔洞,比砂眼小且深孔洞一般比砂眼較為圓整。* E( ^! V* e; E2 \8 O. I

" W  s* u  ]7 V& E縮孔產生成因:1)材質不良(如生鐵CE低等)! Y' \4 M3 R+ O; _8 Y
         2)方案設計不合理。/ t% O7 ~3 i, G- }7 R/ a2 x( U
         3)澆注溫度過高或過低。
8 s& |8 v7 W0 P+ b" Z         4)砂型剛度不夠。% b  m; [% `" A, H
         5)漲模時易形成縮孔。
; x1 J. ^$ e4 J  |1 X2 T. m現象:鑄件不完整,出現深淺不一的大的孔洞或凹坑,表面呈冷口現象。
作者: loverymo    時間: 2010-7-9 20:45
謝謝各位的回答。有學到東西了!(剛接觸這行)!
作者: 潘玉洪42    時間: 2010-7-10 12:36
氣孔有:浸入氣孔、析出氣孔和卷入氣孔;分布在鑄件的表面或內部。0 B1 C9 H$ j& V- H+ S
縮孔有:外部(露)縮孔、內部縮孔、凹角縮孔;分布在鑄件的表面或內部。
8 {# j8 ^6 @# u7 q6 [' O& q2 }; S主要區別在于:氣孔的孔壁光滑;縮孔的孔壁粗糙。通過金相觀察:氣孔的底部組織致密,而縮孔的底部伴有縮松。當然在實際生產中可能會有:氣孔和縮孔共存,縮孔和渣孔共存。。。。。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作者: m641220875    時間: 2010-7-17 11:47
樓上的你太牛了……很讓我學習!
作者: LHHU    時間: 2010-7-23 17:55
樓上的哥們你說的是潘老工程師啊我們打家都很尊重他的啊
6 h" {# E2 _1 q你也要一樣的啊
作者: tianqilq    時間: 2010-8-5 20:07
向 潘 老 學 習 …………
作者: 潘玉洪42    時間: 2010-8-7 12:25
回復 16# LHHU
. e/ D( r4 v: ^$ g8 t* P" T
; \* e  r4 L/ L! }5 R* j$ L4 ?( F! P; D7 b- ~  l1 U2 _7 E4 H# d0 V
    真誠地謝謝你!人與人之間就應該建立和諧的、融洽的關系。
作者: 機械模具社    時間: 2010-8-8 22:22
像前輩多多學習!!
作者: hbsydf    時間: 2010-8-9 17:12
學習了!新手要好好學習.
作者: hongnanjue920    時間: 2010-10-22 15:53
氣孔:主要是由于排氣不暢而引起的,所以一旦成形,孔內壁光滑3 w9 [4 L. q# Y( k/ ^$ x8 Q  n7 T
縮孔:主要是由于補縮不良等引起的,所以一旦成形,孔內壁粗糙
作者: 潘玉洪42    時間: 2010-10-23 10:23
一般來說,氣孔分為:析出氣孔、浸入氣孔和卷入氣孔;縮孔有集中縮孔、縮陷、縮松、縮裂等。大的缺陷可用肉眼觀察:氣孔內壁光滑;縮孔內壁粗糙。更可以借助顯微鏡觀察:縮孔的內壁組織下有縮松;而氣孔沒有。當然有的在一個缺陷上既有光滑之處,也有縮松之處,這就是氣縮孔啊。——這是一門很有意義、有趣的自然科學。
作者: 杏子412    時間: 2010-10-23 13:15
回復 14# 潘玉洪42
6 C$ J" F9 V8 C& d/ o( T% N1 m
- \$ d* H, {  E- T
8 Z0 z+ e8 }$ b# U. U" {& ]    潘老師的回答簡潔明了。學習了。
作者: 潘玉洪42    時間: 2010-10-23 13:24
回復 24# 杏子412 ) ~$ j# C1 c0 j
謝謝你的夸獎。在熔模鑄造方面我已經發表20余篇科技論文。這只是我發表的《熔模鑄件缺陷鑒別方法》論文中的一例。
作者: LHHU18    時間: 2010-10-23 16:52
潘老怎么才能看到你的輪文呢啊?
作者: 覃建杭5111    時間: 2010-10-23 20:41
剪                                          的
作者: 249868772    時間: 2010-10-24 21:48
學習了,都是鑄造高手!
作者: 潘玉洪42    時間: 2010-10-25 12:37
在社區的網站上。查查就能看到啊。
作者: junerain007    時間: 2010-11-8 20:36

9 N, S! [& h8 _  }& h+ b& a受教了.感謝各位了
作者: panyixiang    時間: 2010-11-9 09:14
我是這樣簡單區分的:單個孔存在的判為氣孔,當然孔壁也是光滑的,形狀比較規則;有多個孔密集在一起,孔壁粗糙且形狀不規則判為縮孔;呈彌散形分散開的小于0.5是針孔。
作者: yangxiaohui_09    時間: 2010-11-9 11:59
氣孔:無論是在表面還是在內部都比較規則,一般成圓形內表面光滑;
0 v9 L4 w- F* c( w! K縮孔:在鑄件厚大部位或靠近冒口區域,一般形狀不規則,內表面非常粗糙,很好辨認
作者: charlie1310    時間: 2010-11-9 15:22
新手,在此謝謝各位了~
作者: 小雄水    時間: 2010-11-9 21:02
不錯   相當好   長見識了   謝謝指點
作者: ownyun    時間: 2010-11-11 19:09
1、對于金屬型鑄造:/ f8 K, `  A+ J1 r; x6 a
排氣不暢僅僅只會妨礙金屬液充型使鑄件欠鑄,,絕不會出現氣孔縮孔等等。氣孔與氧化夾渣是不離不棄生死與共滴,可以說有渣就有氣!氣孔一般與金屬液充型時形成湍流、沖擊、噴濺、噴射等或涂料、局部砂芯發氣或局部窩氣有關;
3 O. ^, z" X: e. D( p2、對于砂型鑄造:/ a0 U+ x; m" O. A1 v# L8 i
是很不同........
作者: zhangjy    時間: 2011-2-9 11:35
路過,學習,學習。。。。。。。。
作者: ztjingzhi    時間: 2011-3-1 21:02
長見識了,謝謝指教,頂!
作者: 趙廣收    時間: 2011-3-16 20:38
氣孔比較規則。縮孔形狀不定
作者: 0614051029    時間: 2011-3-26 20:34
又學到了新知識   謝謝分享                                   
作者: sherleyque    時間: 2011-3-31 09:17
又長見識了,謝謝指教,吾當繼續努力,
! [- _: K- C, d8 G  ~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