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無工業,不強市? [打印本頁]

作者: panps    時間: 2022-10-31 09:09
標題: 無工業,不強市?

說到合肥,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這個以工業立足的城市,近年來第二產業的比重在逐漸下降。


十三五期間,合肥的第二產業占比從50.8%降到了35.6%,下降15.2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占比卻由45%增長至61.6%。



這讓不少人開始好奇,難道合肥要像其他快速發展的長三角城市一樣,開始“去工業化”?說好的“合肥模式”“工業立市”呢?


實際上,一個城市是否在“去工業化”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就比如蘇州和杭州,近年來第二產業比重都有所下降,但究其背后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卻是完全不同的。


蘇州一直被稱為“全球工業大市”,以制造業產值強而聞名,制造業在工業的占比高達98%。最重要的是,蘇州規上工業產值前五大產業中有四個都是高端制造業,它們分別是計通電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且這些產業都是集群式發展。


在這樣的產業結構下,即使蘇州在“十二五”期間第二產業占比有所下降,也可以快速回歸并穩定在占比將近一半的比值。2020年,蘇州第二產業占比維持在46.5%,基本上穩住了2015年的局面,而在2021年上升到了47.9%。


除此之外,蘇州也在發力生產性服務行業,推動制造業向“質造”“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早在2012年,蘇州工業園區已經開始聚焦大數據產業,通過出臺優惠產業政策,吸引華為、微軟等世界巨頭落地,為需要轉型的制造業企業在資金、技術上提供全流程服務,這也是其第三產業發展的原因。


如此的產業轉型也的確得到了回報。


以燈塔工廠為例,燈塔工廠是指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領跑行業的工廠,被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典范。截至2022年4月,中國有37座燈塔工廠,其中蘇州獨占5家,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



合肥正在經歷的與蘇州的情況類似。所謂的第二產業占比下降,不過是制造業向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陣痛期。


一直以來,合肥都被專家詬病“工業大而不強、三產薄弱、軟實力不強”,從而尋求產業升級。


一方面,合肥致力于打造“新合肥”核心競爭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早在2017年,合肥就開始布局量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兩大新興高質量產業,將其作為發展的重中之重。


合肥國家科學中心“溢出”的量子技術,已孕育多家行業龍頭企業,逐步形成一個涵蓋研發、制造的世界級量子信息產業集群?!傲孔油ㄐ诺谝还伞眹芰孔拥那吧?,就是由合肥量子信息產業孵化出來的。而蔚來汽車將生產制造基地布局在合肥,也是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征程中取得的標志性成果。


在2021年合肥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8.0%,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1.9%;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8.3%,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數字創意產業分別增長27.1%、45.4%和62.9%。


另一方面,合肥像蘇州一樣,在發展技術型服務業,形成“高新技術”+“服務業”的格局


在新興產業的產業鏈上,眾多企業體量并不像龍頭企業那么龐大,這就需要金融支持。合肥為此已經打造了總規模超過600億元的國有“基金叢林”,在保障重大項目融資需求的同時,投資上下游產業鏈的重點項目,覆蓋產業鏈發展的全生命周期。


在“基金+產業”的模式下,既優化完善了產業鏈條,又發展了第三產業帶動了GDP的增長。


根據此前公布的數據,在2021年全年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2230.33億元,增長26.2%,其中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科學研究技術等新興行業為代表的規模以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2.5%,成為與制造業并駕齊驅的重要增長點。


“退二進三”到“再工業化”


縱覽全局,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城市在謀求轉型,積極發展制造業。產業規劃也由原來的發展服務業變為蓄力制造業。


在2021年,多地去年產業結構從以往的“二降三升”變為“二升三降”,全國42個重點城市中,有32個城市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呈上升趨勢,占城市總數超過7成。


其中就包括杭州。


一直以來,杭州以“數字經濟第一城”著稱,在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來一直在“退二進三”,第二產業占比僅剩29.9%,在萬億級城市中僅高于北上廣三座城市。


然而,“服務業優先”是有代價的,工業投資和增加值增速的持續下降,使其工業產值在2013年便被寧波趕超,GDP總量也被成都、武漢接連反超,且一直居于這兩座城市之后。


更尷尬的是,“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自貿區的紛紛布局和建立,而杭州一直被排除在外。要知道,重點省會城市中,自貿區幾乎是標配。



因此,在重返工業化的東風之下,杭州在2020年也推出了相應的城市戰略——“工業興市”。杭州的意圖非常清晰,那就是再工業化,實現“數字經濟+制造業”的產業轉型,利用“新制造”打造出杭州新的增長引擎。

杭州的戰略改變也確實帶來了相應的成果。2021年,杭州工業經濟實現2015年以來最高增速。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4100億元,同比增長10.6%,比2019年提高2個百分點。在高端制造勢頭良好,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4%,高于規上工業增速5.8個百分點。


工業一直以來都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在國內,即使是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在第三產業占比遠超全國水平的情況下,規上工業的指標也沒有落后。


2021年,深圳和上海規上工業總產值分別位列全國第一和第三;北京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達31%,位列全國第一;而廣州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首次分別突破2萬億、5千億大關。


現如今,中國社會處于重大結構性變化中,制造業成為產業發展的重點。在剛剛結束的二十大中,“高質量發展”成為被提到的高頻詞匯。如何高質量發展制造業、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是城市發展的關鍵。


作者: 翱翔天際    時間: 2022-10-31 09:37
工業再發達,也比不上地主和房主,不管在什么朝代,幾千年以前,還是幾千年以后,土地和房屋永遠都是最有價值的產業,沒有之一。
作者: 破碎重組    時間: 2022-10-31 10:05
合肥合肥合而肥之,南有安徽省會徽京,北有重鎮徐州,合肥這地方著實尷尬
   不看好合肥這個城市,這鳥地方幾千年來都是窮鄉僻壤,盡管現在安徽省一切資源往合肥傾斜,可底子太差,安徽人民的血它吸的再多,也不可能發展的像武漢那樣的強省會
作者: Rex-Wang    時間: 2022-10-31 10:12
現在中央安徽的都下來了,安徽的投資力度應該沒有以前那么大了
作者: sgxap666    時間: 2022-10-31 10:15
農業工業才是最基礎的
作者: sfcp    時間: 2022-10-31 10:52
發達國家賣的是技術高科技
作者: 仲葭九少    時間: 2022-11-1 13:59
合肥底子是薄了點,不過現在新能源+半導體量子的趨勢已經有了,只要按照這個方向走下去,未來應該大有可為。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