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中美初級中學教材對比 [打印本頁]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22-6-28 18:27
標題: 中美初級中學教材對比
本帖最后由 魍者歸來 于 2022-6-29 10:55 編輯 8 h0 y$ E0 ?; Z+ ?3 J) r

) i! _0 j" ^5 ^0 X4 s! {22.06.29更新0 P0 V6 ?& U5 p2 f
因為社友提到了水池問題的現實意義,這里統一回復一下。水池問題確實有意義,但是這個模型簡化的有很大問題,現實中學生很難理解。一方面是城市中缺少方便觀察的蓄水池,另一方面是現代學生的觀察力被各種app轉移走了。(其實洗手池、洗菜盆都是例子)。& _2 `9 s- l; @! T

5 S) W, O9 M+ O+ K相反,如果把例子換成水壩蓄放水、手機充放電、銀行貸款(這個高中數學確實會講),很明顯要更有實在意義。此外,這兩年教育主管部門一直在強調【公平】,那公平的起點就應該時教材,教材應該選擇通俗易懂的案例,既能照顧到缺乏勞動基礎的城市孩子,也能照顧到缺少接觸面的農村孩子。如果僅僅說一個水池,而執教的老師又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那所謂的公平,也不過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形式主義罷了。4 G1 I" f2 }6 P& f  @* F2 _( B" T) |
————————————————————————————————
2 _  ]$ T4 l5 C3 Z以下原帖:
# h& M5 _0 s- t2 r3 ?4 e: H8 _( ~. p3 O6 o' h
之前發了這個帖子,提到了美國的數學教材(相當于國內初中水平)
" l% \& o3 A4 Ahttp://www.ytsybjq.com/thread-1043825-1-1.html' U/ M; k; c6 }3 x4 h

/ J% c% |  D. c$ J# |: ^( C; ~本著實事求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基本原則,我把美國的教材簡單過了一遍,也跑去書店白嫖了一下國內的數學教材(人教版)——接下來咱就聊聊兩個國家教材的區別。
5 ~# J9 r: ]2 ^6 X9 `1 y# x9 R2 T( L* @5 l
兩個教材都算是按照“提出問題——學習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來的,但區別還是很明顯。
5 E! N) ~3 L# }$ p4 g0 J6 b) {
- Q; x! d' F9 g' u  V, \7 v美國教材是圍繞著問題來排布知識點,而問題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更緊密(就像上文提到的軸承公差問題);國內教材是圍繞知識點來設立問題,而這個問題可能是沒有太多現實意義的(或者說意義不明顯,比如同時開著注水口和排水口的水池管理員)。
, n" X8 ?$ |7 k; O& q$ V
8 V% u1 c0 g; @, J2 R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國外的數學實用,但不系統,需要學生自行建立知識體系;國內的數學系統,但不實用,所以學生常有“買菜需要數學嗎”這樣的疑惑。
" q- I3 G8 P- ^9 V
$ C$ X& `5 L. D( [, m究其根源,和兩國教材編寫者的社會閱歷和思維方式有很大關系。老美是從小就鍛煉了動手能力的,即使成為教育從業者,高昂的人工費,也迫使他們成為動手能力極強的“工人”;反觀國內,那些教材的編寫者多是一副官老爺做派,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者大有人在,不識人間疾苦,自然也想不出貼近現實的優秀案例來,反而是因為他們最擅長“做學問”,由此因禍得福,編出了系統性更強(僅對比美國教材而言)的教材出來。; D) k) c3 F' F; u" u

% M5 ]$ U: ]- W一家之言,如此而已。
$ I$ k! A$ S5 o# g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2-6-28 19:11
美國人的哲學是實用主義。一幫移民到新大陸開疆拓土,需要的就是開拓精神和實用主義哲學。中國幾千年科舉考試,八股文,喜歡的就是做學問,寫文章。: B6 C2 g& |3 t/ x

+ y* K. W' F; J0 u. U% Q6 T詹姆斯和杜威的實用主義著作值得一看。所謂實用主義,不是我們庸俗理解的唯利是圖,而是實驗主義、實踐主義、理性主義、反權威主義等等。一個國家的思想文化傳統是根,各種現象則是枝葉。
作者: ィ心兂鎅    時間: 2022-6-28 21:55
從小的教育把人教傻了,
, h" R0 J+ y% f) e% T這樣下去祖國怎么強大呢
作者: hxglty    時間: 2022-6-28 23:03
我們都是從標準答案走過來的,連質疑辯證的思維都沒有,這樣的教育真的好嗎,看看我們的發明創造諾貝爾獎等數量就知道了
作者: 非常    時間: 2022-6-29 07:39
對于 水池一邊放水,一邊進水問題。3 d2 e! }- C$ Y% J9 k: \
起初我也對我孩子說這是腦子進水的問題。誰會這么傻的干!
" G6 T( f5 C( F: o! J* Y. `最近想想不是腦子進水問題,而是該問題被提前釋放了。
5 I, d) n% [: U% }8 R! @比如最近南方暴雨多,水庫儲水和泄洪問題。我靠,還正好符合了這個解題思維!就是這個題超前了,這個題可能放到大學更合適。
作者: kayex    時間: 2022-6-29 08:10
看似素質的應試教育
; w% v" b' ]; n# ^& ]
作者: 風流大卡車    時間: 2022-6-29 08:34
其實是一樣的。4 L6 n+ c& k% g& `& v1 V
軸承公差問題看似貼合實際,對于沒學過公差這個概念的學生或者說沒有學過機械的人來說實際意義和牛吃草,水池排水沒有區別;同樣,水池排水對我們的實際意義也不大,但正如樓上幾層所說,用在水庫泄洪上或者說對于從事水利工作者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可謂從小就對他們影響深遠。
作者: fangyunsheng    時間: 2022-6-29 08:36
非常 發表于 2022-6-29 07:39- G% c4 k  u1 Z/ Z  n4 U
對于 水池一邊放水,一邊進水問題。
; F$ K% Z, d) D, Q5 @& s' U7 p起初我也對我孩子說這是腦子進水的問題。誰會這么傻的干!
1 ]0 x" H# b- e3 E# A  [最近想想 ...
% h0 c& Z5 ~" A& @
是。* q6 ~/ `% m+ n6 m8 d
工廠生產節拍、物流倉儲,數據庫管理,是這種不合理現象出現最頻繁的情合了吧
3 Z5 f" t6 {5 U1 Q
作者: 熱青茶    時間: 2022-6-29 08:44
進水放水是最實際的問題,國計民生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做飯時間你家水龍頭可能放不出水來。
" \, P: g+ e5 W$ `5 m! r7 ^' w因做出口產品,接觸過好多國外工程師,說實話,比起我們的設計員,確實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結論可能有些片面,但統計數字上他們是要差得多的。讓我一度懷疑,老美工程師這樣水平,但他們的技術為什么領先呢?后來想通了,因為全世界為他們輸送人才,你懂得。ABC也慢慢變得同他們一樣了,還是教育的問題。單純從培養人的角度來看,我國的教育還是成功的。
9 [3 {! I- M: V+ k中多偏理論,美偏實踐。理論基礎好再聯系實際,上手快,理論與實際結合快。實踐強再去學理論,就象車間的老師傅,發展有上限。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22-6-29 09:15
老鷹 發表于 2022-6-28 19:110 \0 l" Q5 V5 t" o1 T& }4 j
美國人的哲學是實用主義。一幫移民到新大陸開疆拓土,需要的就是開拓精神和實用主義哲學。中國幾千年科舉考 ...
" Q+ Z: \2 d) s9 C+ A8 o
讓大家看看清朝最后一個狀元的答卷(馮學榮翻譯的). X3 Z( Z- Q7 G  F$ _$ }9 S; w. E
臣回答皇上:% o& S6 p7 \' f9 h# [! C% u6 F
% Z" o4 H0 [, C' S( {; j
我聽說啊,當皇帝的人,一旦發現自己有錯,都會主動改正,所以呢,我們中國古代在盛世的時候,設有“直言”這么一科,專門考察和錄取敢于對皇帝直言的人才,我們讀書人以救國救民為己任,所以,真正的忠臣,滿腦子都是為皇上、為國家盡忠的想法,胸中只有一股蠻勁,為國為皇上效勞。
# @1 H0 {, R- L1 k- t
) {" M4 t+ v* n. S& |漢文帝之前,國家立有嚴禁誹謗的法律,禁止大家亂說話,可是,漢文帝廢除了這個法律,然后呢,像賈山、賈誼這些忠臣們啊,對說話沒有了后顧之憂,所以,他們才敢爭先恐后,為國家的建設,出謀劃策,極盡忠誠。
( T, X! ~0 {, I6 ~+ O+ k7 x3 m) Y' u& Q9 W
漢武帝呢,推崇儒家學說,頒布詔書,廣納人才,所以,他可以招攬到董仲舒、嚴安、徐樂這樣的能臣。0 f/ z6 |1 o* \: W+ z! N$ @" U
. P6 j0 _2 }+ p5 L9 q1 _
  l; x: _3 G( R& y6 l4 x% e
宋仁宗時期呢,恢復了“制舉”等各科,以前禁止大家評論自己本職范圍之外的事情,但是在宋仁宗這代,解除了這個禁令,廣開言路,讓所有人,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所以,后來我們中國才出現蘇東坡、蘇轍這樣的好臣子,他們敢于針砭時弊、直言國家的毛病,改革求新。
& h% G4 j3 ~+ j% e$ A8 v  `0 Z# m1 c& ?
這些好臣子,在官吏任用、治理國防部隊、充裕國家財政、糾正社會風氣……等各方面的建言,對同僚而言,可以直接指出國事的利弊,對皇帝而言,可以幫助皇帝開闊視野,對老百姓而言,可以讓天下和平穩定,這些人的建言,并不僅僅是紙上談兵,而是真真正正的本事啊。( s, W* E' h* a# m8 z% K

, V! N6 M2 F% g  d# d9 P/ b4 Z/ s7 t+ y6 z所以古人說啊,有憂患意識的人,凡事深思熟慮,謹慎謀劃,可以使人達到圣人的境界,而一個國家多災多難,未必是壞事,因為它反而可以促使我們國家奮起、因而變得更加強大,這是一個客觀規律,道理擺在那,沒有不靈驗的。
/ R% c/ o1 a1 e" o7 q5 e% x; k
, i4 \1 ?. d! y皇上您啊,自從登基以來,勤勤懇懇,治理國家,天天操碎了心,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了,然而,您治理國家的效果如何?坦率地說,收效不咋地啊!
& N6 l8 N  J1 ?  z* \2 g3 P5 c2 E1 f2 r5 j( A
看我們今天的國家啊,列強都在虎視眈眈,為什么我們國家,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呢?我猜想啊,是不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因時制宜?或者說雖然我們懂得,但是卻沒有貫徹到底呢?
' w, \$ V1 [1 Z. A' f5 P3 o$ P3 `1 ]: G5 _+ q6 f

作者: 狀態失控    時間: 2022-6-29 09:32
不止是美國的教育,2 X! V7 }( n3 @* t" k' Y1 Z7 S
歐洲很多國家的教育確實優秀,6 I1 F1 g$ f( d5 \  X/ l4 n
承認別人更優秀并不丟人。
8 T& y) q8 f* U, u/ p' q3 U而且恰恰相反,如果%*&*&()*那就太丟人了。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22-6-29 09:37
老鷹 發表于 2022-6-28 19:11
4 N1 [% ]! V9 G. J7 J美國人的哲學是實用主義。一幫移民到新大陸開疆拓土,需要的就是開拓精神和實用主義哲學。中國幾千年科舉考 ...

: `# q7 N  b! r. w8 y前些日子,皇上您大開科舉考試,試驗天下讀書人的學問,希望能夠得到救國救民、治國平天下的良方,就管理官員、治理部隊、管理國家財政、激勵官吏團隊……等各項大政方針,把包括我在內的天下讀書人召集到一起,大家出謀劃策。
. I( _; Z+ Y; B: B( N$ S0 }2 ?& Z5 }' |. h' A0 d- o9 Y
然而,我呀,才華有限,何德何能,能參與這種國家大事,不過,回顧我從小讀書以來,我確實沉迷于研究“國家治亂”的學問,研究古今中外的經驗教訓,在我的心中,早就積累了許多建議,要對皇上您說,但是,卻苦于一直沒有機會呀。
& O8 c3 R% x7 M+ a: `; j5 r: J! u; Y% L' b5 P
今天,承蒙皇上賞臉,下了圣旨,叫我有話盡管說,百無禁忌,絕不秋后算帳,既然如此,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所以,我今天也就不拍您馬屁了,我就放膽,把我知道的一些皮毛,毫無保留地,對皇上您說一說。
% e- o6 e4 d) n$ R《制策》說過:做皇帝,治理人民,第一步,就是要教育人民,國家的教育如何,人心就會如何,所以呢,治理基層的人民,方法要簡單直接,這個,是讓人心安定的第一要務。
: r: {" ]' R; R- V% O$ [& S
6 z- [7 T4 u. V5 N. f1 m! y那么,誰最了解基層的百姓呢?據我所知啊,我們國家基層的縣令一類的官員,他們對百姓,是最了解的,為什么?因為他們整天在基層,和百姓打交道最多,所以呢,要想國家政治穩定,一定要先從基層的官員著手抓起。: V- v& e( e5 M" @1 n' P6 A, }
# i( ]0 g, E$ m8 |" a
以前的漢朝,用六條法律,嚴管地方高官,可是對于基層的縣令,中央一般不管,而是交給地方的太守,去看管和監督,可見漢朝的制度,和我們今天的中國,其實是一樣的。3 y# ~8 g7 U. g1 V' ]! k( Q
然而呢,漢朝的時候,好官遍地,大家都爭相學好,可是我們今天和漢朝相比,則不如漢朝了,造成今日這個現狀,不就是因為我們的官僚系統中,大家都在粉飾太平、報喜不報憂、欺下瞞上嗎?9 J, h% N5 d0 T% I: w

# `) p9 V( F$ H1 Y; ?+ q+ u7 A那么,如何消除大家粉飾太平、欺下瞞上的官場惡習呢?
8 q/ `% L5 P* R% [& v* E$ O+ B( V) \" V7 \" W, L: s) i- v9 r4 n
其實關鍵一點,就是要在官場中提倡:上下透明,要溝通,凡事要上情下達、下情上達。6 f6 W4 Y3 G% L! v- x- n

$ M5 e' O! _5 i6 Z; R做長官的,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時常到老百姓當中去,詢問老百姓有什么難處,有何種困難,有誰欺負你們,長官只要做到這一點,那么他下面的那些基層小官,自然會清廉,自然不敢作惡,自然不敢欺下瞞上,這個道理,是非常簡單的。
" T. v8 @( h# m, [5 e3 w6 q而且呢,我們中國今天的基層官員,和以前的基層官員相比,他們的工作量、工作任務,多了很多,比古代的基層官員,那就更是多出很多很多,為何這樣說?您看今天的時局,天天在變,國家有大量的大事,都在等待辦理,例如說辦學校、管警察、辦交通、管工商、引進技術……等等,這些東西啊,沒有一點學問基礎的話,根本就搞不懂啊。9 W0 X, |. X' {- x# }/ g

; h; ]4 ]# C. }" Q, k4 t2 H3 b要讓我們的基層官員管理這么多事務,那么首要的事情,就是要對他們進行再教育、增加他們的見識,關鍵在哪里呢?關鍵就在于啊,當長官的,要有意識地培訓基層的官員,讓他們具備相應的知識,然后呢,把基層治理的任務交給他們,他們才能勝任,他們犯錯的時候,長官批評他們,他們才不至于兩眼茫然,這樣一來呢,做長官的,只需要把規矩定下來,然后,長官即使不操心,基層也能治理得妥妥貼貼。8 P4 S# ~0 y! {4 |

2 Q7 Q5 t& m8 U, j9 q3 s今天呢,我們國家各個省份,雖然已經開辦了基層官員培訓班,不過,實際上都是紙面功夫,都是做做樣子的,那樣搞法,又怎么能搞好呢?時間一久,就都露餡了,結果是不會陪我們撒謊的啊。
- Q: i8 P5 @( h  N/ S) y1 _- X3 W0 X7 }' ^8 z) C
漢朝的時候,基層官員都是本地人,本地人,對本地人的情況,最了解,所以,用本地人治理本地人,容易出好的政績,這也是沿襲周代官制的產物,這個方法,貌似我們也可以仿照。
  y% N  C! f8 w3 P1 ?4 W% ?  \; L4 n' D1 ~
如果我們能廣泛聆聽老百姓的心聲,從基層的鄉紳等人當中,選取有公信力的能人,指任他們替代朝廷治理基層,對國家的穩定,一定有幫助,這一點,我想不必懷疑。
4 o. i" I, B  v7 d+ l/ a$ t7 _皇上要想我國官場煥然一新,那么,您必須先把“上情下達、下情上達”這兩件事搞好,我們說因時制宜,這是必須要做的。# V+ ?- Y4 Q& Y1 k* h
8 ^0 W- O1 A% p& t, I
《制策》還說,夏商周三代,我國的軍事政策,是“寓兵于農”,也就是說,沒有全職的官兵,平時都是農民,只給他們一定的軍事訓練,要打仗了,臨時召集,然而呢,我詳細研究了中國歷朝歷代軍事制度的得失和利弊,然后我總結出來:- @0 a! P7 E- @+ `! t0 j
7 J- Q, Q3 ^/ X. L+ D8 l6 [
古時,我國廢除了井田制之后,改為征募官兵的制度。漢高祖時期,我國的國防軍隊,分為輕車(車兵)、材官(步兵)、騎士(騎兵)、樓船(水兵)四個兵種,經常在秋天講習武藝、檢閱部隊,每次考核什么的,都隨部隊所在地為宜。
8 y' g- J' J; P, t8 F" s. k/ a* V# [# f# j( N
唐朝初年,實行“府兵制”,平時務農,定期訓練,戰時上陣,后來到了唐朝中葉,發現那樣不行,改為征募官兵的制度。
- J, F. L$ c: ]7 w: @5 a! {( z
3 ?2 r; T' S% D( Z/ v) ~北宋時期呢,大臣韓琦建議,把各地強悍不怕死的男子,都養起來,為我朝廷打仗,當時叫“養兵”。后來的蘇軾也說,要把國家的軍事制度固定下來,并且,要編練一支常年的國防軍,今天我看來,這兩個人的看法,實在是非常的正確。
& B5 Q% `. f$ K& n- g
) Z$ p6 \9 S  t4 Y今天我們環顧全球,世界各國,都以尚武精神立國,都以強軍為根本,各國的大臣當中,充滿了懂軍事的人才,各國的小孩子從小開始,就注重體育鍛煉。% H7 G: G1 \; h0 _* _
須知,自古部隊都是不好管的,戰爭也都是危險的,這就是為什么當年衛靈公要聘用孔子的時候,孔子推辭說:我不懂軍事。后來呢,果然衛靈公就是因為好戰,導致天下大亂。9 g% Q8 D0 G4 O' o' U
. Y. e6 ^" z" R& I1 U+ F8 x  x
《左傳》也說了:軍事部隊是個危險品,是把雙刃劍,一旦管理不好,任用無度,一不小心,會傷害自己。
2 _. O: e2 V; X( E+ R( d( x7 [
5 j$ y' {7 s, _9 o# ?: s可是呢,自從人類有國家以來,沒了國防部隊,一天都不行,軍隊可不止是鳥的翅膀爪牙一樣重要,而是更重要。' N* j6 M% ^9 u  Q( \; c! b1 k0 Y
: V$ k2 Y- m5 a3 d: {$ S1 o
一個國家有了血肉,遠遠不夠,還需要有力氣,有了力氣,才能有精神,才能在今天這個叢林世界里,生存下去,而力氣對于身體,就好比國防軍隊對于國家一樣,十分重要。- N4 z# B# v4 [6 v

9 M/ p7 y4 R- i3 o- k: d人的身體,一旦力氣不足,血肉不運動,成了植物人,身體就垮了,身體垮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這就是為什么,我國自從堯舜禹以來,一直到宋代、明朝,幾千年來,沒有一個朝代不重視軍隊建設。
+ U/ ]# `# J$ s
9 B  m2 P/ ^6 u% v1 V' g7 ^# n今天的社會批評家,總是喜歡說古代什么都好,現在什么都壞,他們動不動就說,老百姓每年花費幾千萬兩白銀的錢,就養了這么一支窩囊、不中用的軍隊,還不如學古代,讓官兵們回家耕田,有仗要打的時候,再臨時召集。
1 {7 c$ {" m. \" r/ O) q2 r$ c' D+ y; q9 I& D6 y, J3 }
這種批評,是沒有道理的。
8 n0 m" T* U# O) V/ ^3 d! R. ?
. z9 t. M* |2 V2 L: D為什么呢?因為他們不知道啊,今天這個世界,變化越來越快了,我們看今天列強之間戰爭打法的多變,還有列強武器的高精尖,應付今天這種戰爭啊,即使我們養了專業部隊,每天操練,都未必打得過人家,何況還要把部隊解散、讓官兵回家種田、然后爆發戰爭時、再臨時征召?那樣能行嗎?絕對不行的。
* N  D( g1 ?1 v9 R. q
+ k9 O9 H4 E9 r/ b所以我們說啊,一定要有專門的軍隊,人數要夠,而且質量要高,而且,要在平時多加教練,然后,我國才能和列強平等生存,就像人體,要有力氣,才能有精神,所以我認為,皇上應當整頓軍隊,加強軍備,官兵們要加強學習現代軍事技術,這是我們因時制宜的第二件大事。8 M# P- v4 v1 ^; C
此外,《制策》還說,周朝的時候,國家嚴格規定了各種活動的儀式和花費,以節省國家財政支出,我查了一下,當時古代有“職內”、“職歲”兩個職位,一個掌管收稅,一個掌管花費,最近我們看世界各國,他們說的“預算、決算要分開”,也就是說,一個部門可以提預算,但是,最終給你多少花費,是另一個部門決定。
/ s! T# S$ L& D! y
$ c& J! k6 y+ o9 m2 w/ L' I以前蘇東坡管理國家財政的時候,他說,地方官吏報上來的各項預算,有的其實很容易否決,而且否決它之后,對國家并沒有什么損害。有的經費申請呢,很難否決它,可是批準它之后,這筆錢花出去,其實對國家民生,卻沒什么實質性的幫助。" O6 M1 X# T, `1 H; b0 g

2 C! E9 {) v- V$ u$ b4 z4 v所以呢,宋朝大臣曾鞏,管理國家財政的時候,他說過這樣的話:我對基層單位報上來的經費申請,凡是這筆錢可以花、也可以不花的,我一定盡力找出它不花的理由,因而,不批準。相反,對基層報上來的經費申請,凡是說想節省某一筆費用的,我一定要審查它節省的理由,一旦發現節省不對,那么我一定會批準它。我認為啊,這簡直是堪稱真理。
3 H5 Q" B  K) ^  d' j9 a$ ?/ O; B7 U$ n  C7 o7 I
然而呢,如果讓我來管理國家的財政,我看今天這個形勢,“開源”比“節流”重要得多!" s7 ^3 w* E) T+ t/ {

6 k" O- V0 c9 X" x意思是說,今天我們中國的財政,省錢這事,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要想辦法多搞錢,為什么呢?因為啊,我國自從和列強們簽訂不平等條約、建立所謂通商關系之后,我國的錢啊,都被這些列強賺走了啊,所以,就算我們再怎么節省,國家也難免陷于貧困,根源正是在于此。( P+ {, m( z9 c2 e
9 h0 n) j2 J  f
那么,我國的財政,如何做到“開源”、多搞錢呢?我認為啊,關鍵還是要振興我國的實業,而且,我們中國,幅員遼闊,土地肥沃,而且地理上屬于溫帶,日照降雨,條件非常好,所以我們中國物產豐富啊,所以,我們也應該注重發展農業,我們中國四億人口,個個吃苦耐勞,而且又聰明,怕啥呢?
. l4 F2 t- k0 P8 {. h/ D自從我國和列強開放通商以來,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的人民,仿造那些外國產品,可厲害了,如果我國能對這種仿造的行為,加以鼓勵,很快,我國的人民就能在制造業,有所創新,所以呢,我們在沿海地區,應當重點發展工商業。/ n; ]1 Q% S( C* B

$ w# z! s9 b* f7 L0 J( r# R/ `歐洲人把工商業的勝敗,視為他們國家的強弱之源,所以,他們才鼓勵那么多的商船,全世界到處亂跑,為什么?他們就是要在全世界上搶生意、搶利益啊。
, }- S3 r: I  G* K; n7 k+ c0 S( ~6 y3 r, U+ m/ W. s
而我國本土工商業不發達,洋貨遍地,國家的銀子,每天都在外流,如何挽回這個局面呢?當務之急,就是要大力發展我國的工商業啊,一旦我們的工商業發展起來,則我們國家的土地,沒有一寸是荒置的,我們的人民,沒有一個是失業的,然后呢,我們一些優秀企業、優秀產品就會涌現,那么,我國就能挽回商業利益外流的窘態,皇上啊,您提倡節約,那是對的,但是,比它更重要的,是要廣開利源,要多掙錢,我們說要因時制宜,這是第三件大事。2 L$ W5 W( a5 C- J. X7 `, E, h
《制策》還說,我們以讀書人所學的學問是正是邪,來判斷我國教育的成敗,所以,要給天下的讀書人,規定讀書的范圍,使天下的歪理邪說,不能興盛,我覺得,這正是今天我們中國讀書人的要務。
: C1 F; F6 C6 _9 D/ B
0 j: Z7 ^1 L1 M$ U; L- m" s我們古代有“司徒”一職,負責制定教材書目,教化天下子民,在夏商周時期,就從選士、俊士、造士三類人中,選人做官。! k( e) X/ F; d' V

! J& x( S" r3 k0 U" H漢朝時期,朝廷注重“明經”一科,然后呢,又設置孝、廉、賢、良等各科,廣泛推薦人才,當時賈誼、董仲舒等人,最出名,最有學問。+ \  R# h$ ?$ ~5 b6 D* X; V
3 h% i% R6 X) y5 Q* }
到了東漢,稍微變了,當時的人偏重道德,不太偏重學問,所以呢,清流派很多,大家高喊口號,不太辦實事,不太正常。
, H$ G0 u) Q  w) k% }6 J: s& E& Q& g  J
到了唐朝初年,文學最為繁榮,到了唐朝中葉之后,官場上出現一股歪風,就是說,選人做官,不是看你有沒有做官的本事,而是看你讀的書、你喜歡的詩,是否和我趣味相投,荒唐得很,于是,風氣開始變壞。
2 e, m! j( I& g  r% T6 p) ~! ^1 w2 T8 F" l4 g6 X
到了宋朝呢,出了很多的儒學大家,都是師出名門,他們講廉恥,講氣節,這個風氣啊,一直延續到明朝,當時的人即使成年了,也非常好學,明朝的風氣,尊師重教,出了很多好人,當時的人們,崇尚《詩》、《書》、《禮》、《易》、《樂》、《春秋》六本經典的教誨,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先問問:這樣做,是否符合倫理?9 G: G3 i6 z! E& H5 L; I9 d

- N% D7 l( j9 V; B5 J然而我們今天的中國呢,讀書人可浮躁了,許多讀書人還沒接觸到西方的學問,就先否定了我們中國的傳統學問,所以,我們要端正風氣的話呢,必須要重申我們傳統倫理的重要性。
5 K. A+ J, Y; ]& l2 {9 ]8 Q* J% \! d+ \: }! }1 f/ I! ^9 B) [6 s  U

作者: 葫蘆OL    時間: 2022-6-29 09:44
你忘了一邊掙錢一邊還貸款,實際需要多久能還完貸款的實際問題了嗎?多形象啊- S+ G; Y1 u2 W0 P/ x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22-6-29 09:45
老鷹 發表于 2022-6-28 19:11
$ s5 H5 _2 s- q+ Q4 \# g& y2 t' R& p1 w美國人的哲學是實用主義。一幫移民到新大陸開疆拓土,需要的就是開拓精神和實用主義哲學。中國幾千年科舉考 ...
* ~$ ?1 a6 t1 K* L7 s5 `* X' {
如何重申倫理呢?必須要尊崇我們的經典,《詩》、《書》、《禮》、《易》、《樂》、《春秋》,都是我們的國粹,這些國粹,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傳承好,皇上要端正全國學風的話,必須要重新把我們的儒家經典拿出來,以正人心,我們說因時制宜,這是第四件大事。
* I7 L8 l, |; _4 k+ r9 Z" z1 i
+ ?% k2 t' |3 y今天我說的這四件大事,就是我們現在挽回時局的良方,是救國救民的要務。
$ U4 f7 D" }# ]7 G$ c# c; r. e( H3 @3 U0 Y3 w7 m
荀子說過,當代有哪些帝王干得不錯的,我們要向他學習,董仲舒說,治理國家如果不思改革,不因時制宜,那么,壞的情況,就會變得更壞。這些話,都是有道理的。2 j; X, g- ^9 v0 ?8 i# o- y1 k
時代變了,但是我們還拿舊時代的治國辦法,來治理今天的國家,這種行為,《呂氏春秋》早就嘲笑過,它說:病情變化了,用藥卻不變,真是糊涂!
  S  R0 q8 u: w' O! q2 a0 n7 f/ L
* z, T& F7 \7 T自古以來,沒有固定的治國之道,只有愿意動腦筋、隨機應變的皇帝,所以,孔子說啊,治理國家的關鍵,在于皇帝這個人本身,而皇帝能否任用賢明的臣子,最終也取決于這個皇帝,有沒有足夠的眼光和智慧。0 P8 ~  [; H6 \% H
; J! F/ X  d/ V' g" H
我尤其想說的是,希望皇上您啊,多讀書,多學習,因為這個國家好不好,根源在于您身上,只要您本人靠譜了,選人就靠譜了,選人靠譜了,您可以不費神,國家就能安定。. L8 c! e9 ~! }- C# q
) Z& P$ J( A8 m& [+ l. @" V% C2 q
所以我們說,先有商湯、周武王這樣的好皇帝,然后,才會有伊尹、姜子牙那樣的好臣子。先有堯、舜這兩位好皇帝,才有他們兩朝的美好時代。
( j5 ~( Z" @2 C# U6 i; G! L( A4 U: S% V/ u* x: _
我們從這個根本出發,任用官員,那么,沒有官員是不稱職的,治理軍隊,沒有官兵是不能打仗的,管理國家財政,沒有財政危機這回事,治理學界,則讀書人沒有不正直不忠誠的,那樣的話,我們中國億萬年的興旺,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 N/ E0 O1 V/ E( V
& G; w* m" a5 E- X2 [/ t: K我的學問和才華有限,是個新人,不知道談論國家大事,有什么忌諱,今天參加考試,斗膽下筆,寫了這份答卷,呈給皇上您,此時的我,不勝惶恐,如有冒犯,還請皇上恕罪。& d: V3 E2 z# `5 V! Q$ u2 f% I4 r

( |$ ?4 |5 t$ p/ _( T您的臣子,劉春霖 敬上。8 a$ ^1 G" t! Z8 }3 U
劉春霖1904年狀元卷原文; R* q3 l, D3 p7 w; t. _
! `5 j9 m; E0 |3 M- }" I
臣對:臣聞王者不吝改過,故盛世有直言極諫之科,學者義取匡時,故貞士有盡忠竭愚之志。昔漢文帝除誹謗之法,而后賈山、賈誼爭致其忠讜之謨;武帝崇尚儒術、詔舉賢良,而后董仲舒、嚴安、徐樂之徒群集于闕下;宋仁宗復制舉諸科,除越職言事之禁,而后蘇軾、蘇轍對策極言時政闕失。其于任官治兵主要,裕財正俗之方,類能指陳利害,上廣人主聰聽,下系四海安危,非僅在詞章之末也。夫殷忱所儀啟圣、多難所以興邦,勢有必然,理無或爽。欽惟皇帝陛下踐阼以來,勤求治道,惟日孜孜者三十年矣,然而治效未彰、外患日亟,意者固時制宜之道或有未盡歟。* @$ x* V7 L0 W- \9 m7 W  g
  S& Z& S8 F/ y& J8 `% S. f
0 u6 W9 n  b# E, B2 U; i

0 o0 r+ K1 Q2 n3 n  t7 L* V; L2 q乃者臨軒試士,冀得嘉謨,舉察吏、治軍、理財、勵士諸大政,進臣等于廷而策之。臣愚陋何能與此,顧自幼學以來,亦嘗究心于治忽之原,考求于中外之故,懷欲陳之而未有路。茲承大對,諭旨勉以直言無隱,何敢飾辭頌美,而不竭其款款之愚。
8 t* h- }3 t$ E" J
/ f1 G  \; {2 E7 L8 [% ~; G+ G4 D9 \/ l0 |

) R- w9 O0 j9 v伏讀《制策》有曰:君人之道予育為心,而因求簡賢輔治之法,此誠安民之急務也。臣惟民間疾苦惟守令知之最真,故欲平治天下,必自重守令始。昔漢以六條察二千石,而以察令之權寄之于守,此與今制用意相同。然漢代循良之吏后先相望,而今治效不古若者,豈非粉飾欺蔽之習有所未除乎?欲杜粉飾欺蔽之習,在通上下之情。長官勤求民隱不敢自尊,則屬吏清慎自持不敢作偽,自然之理也。1 ]  {+ k/ f" Y* r& V( Q  h, g0 G
6 B% V7 C+ ^( \4 Y# y
% S* X( P2 U* W+ G, p( r. h

. k4 s. D+ `' m& O" f且夫今之守令,其任較前世為尤重,其事較古時為更繁,何也?世局日變,萬政待興。舉凡學堂、警察、交涉、工藝諸政,皆非不學之人所能董理。將欲任以繁劇,必先擴其見聞,是在長官加意陶成,俾咸具溥通之知識,而后委之以任而不惑,責之以事而不迷,綱舉目張不勞而理。今各省雖設館課吏,多屬具文,歲月一試,不過較文字之工而已,政績何由而成,循聲何由而著耶?- W4 `' W) w( ~) ~6 t
4 R2 u. s4 n; ~

9 ^/ M0 u. ?$ N' x4 k$ m5 w( D2 p7 `" q
漢制縣邑丞尉多以本郡人為之,利弊其所夙悉,故治效易彰,此周官遺意,其法似可仿行。果能博采公論,慎選賢紳,于治必有裨補,不必過為疑也。皇上澄清吏治,必先通上下之情,此不得不因時制宜者一也。《制策》又以三代之制寓兵于農,因詳究歷代兵制之得失。) l+ _" ]7 e6 E$ N8 ?; h) G0 G1 f
* O7 P0 W% N! O' K2 q: U' J
. M1 r. g% }/ c( t& i: R$ S

& f$ M) b0 r+ U1 A  H0 V臣謹案:井田溝洫之法廢,遂專用征兵。漢高祖設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常以秋后講肄,課試各隨其地之所宜;唐初置府兵,中葉以后專用征兵;宋韓琦之議養兵。蘇軾之言定軍制練軍,實皆深切著明。今日環球列邦多以尚武立國,知兵之選遍于士,夫體育之規基諸童稚。夫兵兇戰危自古為戒,故孔予以軍旅未學辭衛靈公,誠以窮兵不已終至于亂。左氏亦言;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
# f5 G4 j# W" t( V: I& u& f
( X9 B* K7 @  e9 m' k
: i3 L# ?/ ~$ c4 e2 ^* f9 Y. O' W2 b- t9 r9 ?  K$ b3 ^# `
然自有國家以來,必不可一日去兵,此非第羽翼爪牙之說也,如人身然,血肉既具,必有氣力以貫注之,而后足以發揮其精神,以生存于萬類競爭之世。人身之氣力不足,則血肉有雍滯潰敗之憂,而精神亦無所附麗,是以由唐虞三代以至于宋明,數千年來無不以兵制為急務,乃世之論者動是古而非今,輒謂人民歲輸數千萬之資財以養此坐食驕惰之兵,固不如古者寓兵于農之善,不知天下之事皆日趨于變況,以今日群雄角逐戰術之變幻、器械之精利,雖日召其兵而教練之,猶未必勝人,而謂集氓隸于行間,驅之以臨戰陣,庸有幸乎?然則,兵者固必教之于平時而又精且多,然后可并立于群雄之間,所謂氣力充而精神煥矣。皇上整軍經武,士卒知學為先,此不得不因時制宜者二也。
* H/ t6 q7 C: b" d4 m5 d8 W% y6 v" z; o$ z5 d' e
% R4 ^7 f/ I# U, d  _6 g* b

1 z  T& R# U7 C4 T, t% C6 ^《制策》又曰:《周禮》太宰以九式均節用,而因求節流之法。臣謹案:職內掌邦之賦入,職歲掌邦之賦出。此即近世各國所謂豫算、決算也。昔蘇軾之策理財,謂天下之費有去之甚易而無損,存之甚難而無益;曾鞏之議經費,謂浮者必求其所以浮之自而杜之,約者必本其所以約之由而從之,皆扼要之論。然臣謂理財,于今日節流不如開源之尤要,蓋自通商以來,利源外溢,雖百計節省而無救于貧。開源之道在振興實業,中國神皋沃壤幅員縱橫寥廓,且地處溫帶之下,百物皆宜,則當講求農事。人民四百兆善耐勞苦,而且心思聰敏。中外交通以后,閩粵瀕海之人類能仿造洋貨,果其加意提倡,不難日出新制,則宜振興工藝。歐西以商業之勝哀為國力之強弱,輪帆交錯以爭海外利權。中國商業不興,漏卮日巨,欲圖抵制之道,則宜擴充商務,如此則野無曠土,市無游民,精華日呈,然后利權可挽。皇上慎乃儉德,而尤必廣辟利源,此不得不國時制宜者三也。
7 n/ W4 d1 Z7 ^2 ?. i" X8 x& j+ Z
& M$ ~) J/ n$ x: k: s, K( a; a1 f2 Y) l! m( \  q  k+ X4 h

' f/ R" |8 d+ i6 t《制策》又以士習之邪正視乎教育之得失,因欲范圍多士,使四海之內邪慝不興,此今日學界之要圖也。臣惟古者司徒修明理教,以選士、俊士、造士為任官之法。漢重明經,復設孝廉賢良諸科,其時賈、董之徒最稱淵茂;東漢之士以節義相高,而不免清議標榜之病;唐初文字最盛,中葉而后干進者至有求知己與溫卷之名,而士習大壞;宋世名儒輩出,各有師承,至于崇廉恥、敦氣節,流風所被,迄有明而未—衰。雖其人能自樹立,亦以教學相勉,師道立而善人多也,夫大道載于六經,而倫理先乎百行。今日浮蕩之士,未窺西學已先有毀裂名教之心。故欲正人心、端士習,必以明倫為先,欲明倫理必以尊經為首,此即國粹保存之義。皇上倡明文教,必以經學正其趨,此不得不因時制宜者四也。
( ^1 p) T' k& M5 q
0 O/ }7 f' f! U- Y$ t. @5 X; ?1 Z" o, g' d

1 V+ d2 n' o* r8 Y# E1 c凡此四者,皆保世之閎規,救對之要務。茍予曰法后王,董仲舒曰為政不調甚者更張,乃可為理。夫使時移勢異,而猶拘守成法,此《呂氏春秋》所譏病變而藥不變者也。自古有治人無治法,故孔子曰為政在人,取人以身。臣尤伏愿皇上懋學修身,以為出治之原,然后用人行政,天下可以安坐而理也,故有湯、武而后有伊、呂之臣;有堯、舜而后有勛、華之業。2 U7 u1 ^7 j% E  @+ L

2 g  Y) y# h4 V, \% y8 A: ]2 x; j! v* ^

  k5 X0 V5 m* D2 q* c8 p0 d由是以課官而官無不職,以治兵而兵無不精,以理財而度支無匱乏之憂,以勵學而士林作貞之氣,則我國家億萬年有道之長基此矣。: B/ Q* K6 x) O0 H

  z- K9 \0 P9 U, k  d& Q1 h0 \( R- M, |
# U4 u! A, s  ^) \  ]
臣未學新進,罔識忌諱,干冒宸嚴,不勝戰栗隕越之至。臣謹對。
" w1 O' R/ u3 ^, m2 E
; |5 K+ W6 U8 j# h7 h7 S6 W
作者: 江南吃雞王    時間: 2022-6-29 10:42
這文章寫得確實好啊。
作者: 機械@engineer    時間: 2022-6-29 21:53
本帖最后由 機械@engineer 于 2022-6-29 21:55 編輯 % w- {& ^+ S. Q8 {

. r- ~8 a- O7 [, ]& R( c死搬硬套是不能引導和培訓學生發揮自我主觀意識的想象能力
作者: 發發發al    時間: 2022-6-30 10:58
為了考試而學習
作者: www31777    時間: 2022-6-30 13:38
發發發al 發表于 2022-6-30 10:582 C/ i" w. f1 K! C9 J* u
為了考試而學習。

/ P: A* |+ ~6 d9 J* c* I1 m) A8 j9 {你可以不學。5 P  r; [: V1 Y9 @9 v

作者: 一尾錦鯉    時間: 2022-6-30 13:57
非常 發表于 2022-6-29 07:39  D3 d8 P" S, K" t( a+ W$ z% m
對于 水池一邊放水,一邊進水問題。
  b, t  o6 X* _7 {4 c起初我也對我孩子說這是腦子進水的問題。誰會這么傻的干!; i+ {  p4 [' P7 q: p
最近想想 ...
$ ~, R: x+ Z1 g  U1 ^
你們爭論的這些更沒意義,水池一邊放水一邊進水,這是在訓練你的數學邏輯與思維方式,不是真的讓你去放水進水,這個題目放在數學這門課上沒有任何問題。事實上,有很多題目它都是基于一個純粹的理論模型,現實中不可能達到,但不代表著它就沒有意義,如果你真的去糾結水池一邊放水一邊進水有沒有必要,這就是另一門課了,這門課叫《綜合實踐活動》。0 c/ d& e7 u- t* U9 m) B5 U' k

作者: 林汐771k    時間: 2022-7-1 08:41
老鷹 發表于 2022-6-28 19:114 E9 }8 [& I% D# ]! S
美國人的哲學是實用主義。一幫移民到新大陸開疆拓土,需要的就是開拓精神和實用主義哲學。中國幾千年科舉考 ...
) C* o6 T, z" t  N8 d5 N
是啊,還不是把德國還有蘇聯的科學家給搞過去了& M# z; ?* A% |

作者: bonetr    時間: 2022-7-2 09:58
新中國第一版小學教材編寫可不是“官老爺”編寫的,那陣容相當豪華了。這版教材使用的年代大家可以査查。現在出版的教材不好說。2000年以后,改革是主題,就出現了為了改革而改革,不管好的壞的,改了再說。再加上以掙錢為目的的出版社,外部敵對勢力的滲透,能出什么質量的書真不好說。
作者: zjhcnsod    時間: 2022-10-12 09:44
一語中的!真正的哲學家!佩服!佩服!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