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讀書到底有沒有用? [打印本頁]

作者: 言承仁    時間: 2022-5-20 05:59
標題: 讀書到底有沒有用?
首先說一下,這個讀書,指的是讀教科書,也就是學校書本上學的東西。而所謂的有用,對于普通人而言就是能否通過讀書獲得金錢地位,也就是常說的知識改變命運。
5 K! S4 J" f# |0 y1 z2 N 先看幾組數據,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國大學(包括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為218360767人,也就是大概2.18億。3 S  l9 p8 F6 G: S- a* V
# Y: q' y& o3 F1 @; m
在看一下收入水平。全國月收入達到個稅起征點5000元的人數大概是6300多萬,其中月薪超過1萬以上的,大概是1000-2000萬之間,就算2000萬好了。假設月薪一萬以上的人群都是大學文化,按照比例計算,通過讀書獲得成功的只占10%,這樣的概率讓我聯想到另外一個場合,那就是我國股市,散戶在股市有個規律,那就是一賺二平七虧。
  p9 z2 v& [3 G; m& w4 V. ~! l( U- {
4 c. N. `! N5 g7 Z" N% V, B股市里面賺錢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天才,還有一種就是心態超好,有一套自己行之有效的交易體系,并且能嚴格遵守的。同樣相對應的,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也只有那些高智商,高逆商的極少數人。即便是這樣的人群,獲得大學文憑以后,也要通過公務員考試或者知名大企業的入職考試這樣的途徑,才能實現命運的改變。畢竟現在流行一句話,人生的歸宿是天堂,宇宙的盡頭是編制。( Y9 s/ a5 n9 M- ^/ O
  
7 h/ v3 @9 ~/ X& T# p9 T寫到這里,相信肯定有不少社友提出反對意見,上學讀書不僅僅是為了金錢,而是為了獲取知識,提高認知,開拓視野,提升思維等等,在工作,生活中得以應用。起初我也是這樣想的,可當我工作了數年以后,發現學校里面學的東西幾乎根本用不到。比如我學的是機械,干的也是機械行業,雖然是操作工,可總算是專業對口吧,可實際上除了用到一點點簡單的看圖和加減乘除運算,其他的幾乎毫無用處,比如什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電工學等等,難道加工零件時還會對工件進行受力分析,計算一刀下去多少牛頓的力嗎?( h5 z' @1 g4 ]% G2 S9 k

4 F/ c' Z* _  k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的這些東西已經基本上忘光了。如果說專業課程可能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導致在工作當中用不上,那么從小學開始學的那些文化課程總應該對生活有所幫助吧!可我回想起來,貌似也沒起到啥作用吧!既不能解決我的生存問題,也不能提高我的生活水平。比如,背誦了那么多詩詞課文,數學公式,英語單詞等等,現在看來除了增加大腦的負擔,浪費時間以外,幾乎沒有實用價值。比如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月球離地球是38萬公里,f=GMm/r2等等,知道這些又不能當飯吃,難道是將來有機會去登最高峰還是有機會去月球呢?
0 \/ H+ f4 Y# R/ E2 _2 |% v
  ^+ N! ?' w$ X/ C7 n' v所以,我一直很困惑,為什么我用一生中最寶貴的青春時光,去學習這輩子都用不到的東西呢?直到后來我看了一篇關于現代教育模式的文章才恍然大悟。
( Q+ m# r  o  F. O# |: c
; ~2 y+ f# p8 N$ H" z4 M5 G整個東亞現代化教育,本質上都是起源于普魯士教育模式。再加上了東亞儒家和科技傳統,對于有的國家來說又加上了蘇聯教育的實用速成導向和思想教育功能。6 Y3 u% \- z0 c! E4 U. i5 I
( s- `1 ], @$ T  K2 A# C! p( H% z
課堂教學模式,是在18世紀由普魯士人最先實施的。這個模式的初衷并不是為了教育出獨立思考的學生,而是培養忠誠且易于管理的國民。(后面幾句感覺不太適合復制,原文頭條上有)。 后來美國科學管理之父泰勒進一步改造了教育體系,最終目的是為了工業化時代輸送各行各業需要的標準化人才。說的直白些,就是為各行各業培養打工人,因為社會需要這些人員來維持正常的運轉。 就像A股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大部分散戶投資賺錢,而是為了融資,  學校里的讀書考試,也不是讓你發家致富,而是為了國家篩選人才。需要說一下,我可不是在宣揚讀書無用論,只是在闡述一個事實而已,因為我感覺現在很多媒體過分夸大了讀書的作用,經常看到一些評論,說什么吃不了讀書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估計這個是還在校園的孩子,聽了老師勸他學習的話就記,以為只要刻苦讀書,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就算吃了學習的苦,生活中要吃的苦依然跑不了,而且很多事情更要看天賦,不是說光吃苦就行了。# t4 N2 N7 O9 W
0 |; S6 G7 {0 @" r! O8 U! @  j' i  H
那么既然讀書并不能絕對保證發家致富,改變命運,那么究竟還要不要讀書呢?   當然要啊!就像我今年買股票基金,不但沒能賺錢,還虧了不少,可我依然沒有放棄,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我們可以把炒股,看作是大型在線網絡充值游戲,那樣是不是一下子就心平氣和了!同樣道理,也可以把上學讀書當作是同城線下真實交友平臺,匹配到的都是和你年齡,智商差不多的男女同學,人民幣玩家除外。哈哈????,開個玩笑而已。
. e- ?0 r! S  J5 W" ?7 m1 J: |8 Q9 V7 {8 g: T
說實話,以我個人的看法,上學讀書還是要的,畢竟現在是文憑社會,學歷已經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只是在學校讀書的時候,要有選擇,專業知識方面還是要好好學,適合自己的,擅長的,感興趣的,有發展前景的,一定要認真去讀,要學以致用,只有經常用到的知識才能真正掌握牢固。  摒棄學校里面學的那些價值觀的課程,(應付考試可以,但是別當真),因為學校里面的那些價值觀太理想化,貌似是在培養圣人! 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如何能夠更好的生存才是切切實實的問題。舉個簡單的小例子,比如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但是你誠實守信了,別人沒有誠實守信那怎么辦,學校里可沒教。
6 n8 L/ t4 }7 U+ J, u3 H. N. W1 P$ M. E" P
如果真喜歡讀書,這方面的書籍,還是建議讀流傳多年的經典書籍,畢竟經過時間檢驗的書才有價值。
1 u2 `. ]! y( c" j! s4 P' m2 Q: |/ \& d' B
不知不覺,居然已經是深夜了,那就送上我在天涯上看到過的一句話,有文化和文化的區別在于能否獨立思考。# [* c1 t1 T+ \) i' N0 b  f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2-5-20 07:28
寫得很好~
  N+ X3 l2 |) ]: \+ s4 K大學畢業以后,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勇于實踐!3 `3 l) C& ?" a2 H9 [' r' d
什么是實踐?多走幾個地方,多接觸各種人,多參觀幾個企業,多做幾個產品,多解決幾個具體問題,多換幾個崗位比如搞技術的也關心一下市場和銷售,多關心一下其它行業,炒股基金什么的也去感覺一下,創業就算不能試試也可以和創業者聊一下。。。。。。% A% b$ B; [' ]

% m9 V0 F$ e. S/ Y$ b4 R3 s讀了那么多年的書以后,大腦對于來自書本的刺激可能已經麻木了,不敏感了,所以就要投入實踐,接受實踐的刺激。這樣才能進步,才能對過去所學的進行反思。接近30歲逐步穩定下來,找準一個方向,找準自己的位置,深入地搞下去。
( A& {4 _1 x2 f/ L1 ^) M
9 G, U: q& s9 \- A- N. W" h! D4 G指望讀一點書就有多少回報,這想法本身是錯誤的。讀書就是給你一點知識基礎和方法論而已,主要還是投入實踐反思總結提高。實踐才是主戰場!
作者: 加肥貓devil    時間: 2022-5-20 07:31
學校里的教科書還是有用的,起碼他提供了基礎理論,現實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其實都需要基礎理論來解釋,但是很多人知道怎么做,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做。
作者: 大蘿卜    時間: 2022-5-20 07:56
有文化和文化的區別在于能否獨立思考。
作者: peipei1860123    時間: 2022-5-20 08:08
思考的很深入,寫的很好
作者: 象山哥哥    時間: 2022-5-20 08:27
教科書上的東西還是很有必要的,最起碼告訴你這個領域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讓你在投入細分領域的實踐時,有比別人更多的優勢。很多老一輩人沒有專業技術基礎,只能按照師傅帶徒弟式的經驗相傳,并不能從底層原理上分析為什么這么干,更少有能顛覆行業運作方式的情況出現。也不是說我們這些上過大學的就是奔著顛覆行業現狀來的,但是不可否認很多細分領域顛覆行業現狀、打破壟斷的都缺少不了有文化積累和實踐的技術人才。樓主能有這樣的困惑很自然,到最后的思想轉變也很正確。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看破了感覺好像毫無意義,但是它必須這樣存在,可以變化的是我們做事的心態,得到的體驗也可以完全不同。
作者: 島是海之心    時間: 2022-5-20 08:31
強烈建議將義務教育階段的政治課改為邏輯學。
作者: 熱青茶    時間: 2022-5-20 08:39
有帶疑問的思考就好。
+ `, n- o- V3 t  \6 I- k就以你說的教科書來說,理科是工具,提高判斷,邏輯思維能力。文科是提高欣賞,表達,思考方法的能力。從小學這些東西,很多已經潛默在你腦中,用的時候自然就用上了,未用上的并不是沒用,而是你暫時沒用上。' d% f" P- s2 ^! V4 q: W' Z
不管是誰,不可能用到所有學過的知識,知識是武裝頭腦的,跟你提到的一樣,提高認知,提升思維,開拓視野。金錢來衡量成就,確實很多時候與讀書多少無關。
. D2 c, C& X8 }+ F說一個在普遍不過的例子,觀察身邊你認為還算可以的,你看他學的專業和他現在的工作是否對口,超過40%就當我沒說。然后再看看你沒讀書的同學和讀書的同學,別抬杠說某個發財的沒讀什么書,按統計來算。這兩個數據起碼是讀書最樸素的好處。
作者: sf-1224    時間: 2022-5-20 08:40
樓主思想深刻,我們的教育系統確實是:為國選材,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還得靠自己的折騰。
作者: 欣欣子    時間: 2022-5-20 08:49
你讀的書,其實就是統治階級在你腦子里塞的屎。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22-5-20 09:11
給大家說個題外話:古代也有敏感詞,就是皇帝的名和字,所以年代久遠的古書經過上千年刪改幾乎面目全非,現在來看就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了( _* z5 M' ^! `  p4 [

作者: xuzele    時間: 2022-5-20 09:13
韓寒說,人可以不上學,但不可以不讀書啊。我輩苦于應試教育久矣,都十幾年了現在還偶爾做夢去考試,去復讀。我高中時候填在同學錄上的理想是推翻這個制度來著,看到樓主一段游戲人生的描述,那真是格局打開了。不管人生能不能重來,現在不就可以把上學、工作、生活當作一場大型元宇宙網絡交互游戲來體驗嗎。
作者: 飛翔的企鵝y    時間: 2022-5-20 09:26
活到老學到老
作者: zhengyi320320    時間: 2022-5-20 09:54
這個年代的讀書的意義不一樣了  要區分工具書還是“人書”
作者: traindriver    時間: 2022-5-20 13:32
對我們窮人來說有用?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22-5-20 14:56
(, 下載次數: 98)
$ }0 d# e, a0 A0 \% s
作者: 湯圓園    時間: 2022-5-20 15:07
辦公桌上有好多教科書擺著,有時有空了就翻翻,理論的東西還是很重要的,機械其實很講究依據,做得東西要有依據,或者參考別人成熟產品,或者按理論進行計算,所以多讀點書是有用的
作者: 白無無    時間: 2022-5-20 15:31
讀書本來就是為了培養螺絲釘,來服務這個社會的。但是人的性格是很多樣性的,只能說少數人適合讀書,也適合賺錢。而其他多數人,可能就是犧牲者?
作者: 無敵俊朗許三安    時間: 2022-5-20 15:44
上學毫無疑問是必須的,只不過如今的社會主流文化淡化了課堂對我們的日常社會的影響。二三十年前,知識分子們之間詩歌散文文化十分流行,大家都十分崇拜詩人。即便是日常交流,那時候以書信為主,筆友可以從你的字跡、文筆揣摩你的思想,你若是放棄了詩詞、課文的學習,如何精煉語言、準確的表達情感?更不談大多數人根本沒時間照顧孩子。不送去上學,怎么保證小孩不淪落為地痞惡霸、不學無術之流?
作者: bonetr    時間: 2022-5-20 16:16
讀書有沒有用?(上學有沒有用),我覺得搞機械的不應該有疑惑。! ]1 E: Z7 A" z: v$ _' l
上完小學至少買東西能算帳,認字了吧。
" l# a# I, N- G& k初中讀完,至少當個一般的技術工種沒啥問題了。
$ U% |6 O9 i6 w* K$ g$ b( ~高中讀完,當個一般的設計人員問題也不大了。
$ O! b0 s7 O  x" |4 @2 i7 \上完大學,這個就可以往高處走沒問題了吧。% w7 ]' G8 O  O% x! N6 y+ F
接觸過一些非常老的工人,技術水平高的基本都上過夜校的。而水平一般的,確實是沒怎么上過學。不是智力問題,是知識太少,三角函數都不會。只能是師傅讓怎么干,就怎么干。舉個例子,現場用鋼板焊個圓錐筒,不會幾何,可能連怎么把大樣放出來都不知道。- q0 W0 D. `& m

& B9 a* T' @+ M, B+ D7 a; ~其實我覺得更應該是讀的書(學的知識),到底有沒有用(實際運用)。
# @0 A- O/ ]# J$ N  _! T! z我們的教育,教的東西,有用。但是怎么用,在哪用,好像教的太少。就像給了你一輛車,但是沒告訴你怎么開。
: W5 ~+ e, u5 {4 Y# x也許知識是把雙刅劍。具體怎么運用,還是看個人吧。
% M6 W. r# W* x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8 k' ?0 _( C

& R6 G, E8 B) S9 z
1 O5 d1 W, ^3 d& C/ Q7 H) O1 F$ {' c# E$ w. }7 C7 g9 ~
/ U7 i" h4 a7 w; f
6 p. K% ]& h  N# e+ b. E

作者: 言承仁    時間: 2022-5-20 16:18
昨晚熬夜寫了這篇文章,只是個人經歷與感受,一直想寫出來,終于一吐為快。; B7 L  {; W8 J
我們上學所受的教育模式,其實是養蠱式的,只有站在頂端的少數人才能最終受益。以前就聽說那些互聯網大廠,非985,211的連簡歷都不看。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不能只是淪為陪讀的命運。所以要早早規劃好自己的道路。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影響一個人命運的因素,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分別是出生>機遇>選擇>努力。回想自己的經歷,96年考的中專,當時可是國家計劃統招生,畢業包分配的!現在看來卻是49年入國軍,沒有認清未來的形勢,被時代所拋棄。倘若當時下定決心考大學,或者選擇專業時選擇自己喜歡的電子或者計算機,那么結局不敢說比現在強多少,但肯定不會比現在差。所以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既要考靠個人努力,也考慮歷史進程。當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招呼都不會打。4 U9 D8 R+ Q4 w) F0 }9 f3 E
至于我說為什么要摒棄學校里面一些價值觀的東西,不是這些東西不好,而是太過理想化,真的和現實不符合。比如勞動光榮,按勞分配,勤勞致富,工作不分貴賤,人人平等,螺絲釘精神,奉獻精神等等,你們覺得這些理念在當今社會行得通嗎?   就像A股市場宣傳價值投資,核心資產,白馬股,做時間的朋友,賺企業成長的錢等等這些概念一樣,這些東西說對也不對,但是不會告訴你,白馬股只有腰斬在腰斬才有投資價值,漲的高就是垃圾股,宣傳這些理念給散戶無非就是為了讓散戶去接盤罷了。看看這兩年的滬深300和上證50就懂了吧,當然目前300和50已經差不多具備投資價值了,時間空間差不多,也就差點意思。前面在2863的附近就可以定投了,如無意外,二季度末,三季度會有一波像樣的反彈。這是題外話,一筆帶過。
+ x& |, }! X- g' z& ]  回到正題,價值觀方面主貼說要看經典流傳的書籍,因為經過時間驗證。你看司馬遷的史記,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直接點明了人與人的關系本質就是價值交換,放在現在是不是依然適用?就拿現在比較親密的對象關系,參考標準是看品德高尚,真誠善良,為人正直這些因素,還是看是否有無房車,收入高低,社會地位等方面呢?時代雖然在變,可是人性沒有變啊!, J1 a1 H' p/ Z/ ~6 M- x# r, K# ~. E
在比如,我記得小學課本就開始接接觸到某救火英雄,某某勇救落水群眾,還有面對歹徒身中數刀英勇搏斗的,這些英雄的精神應當高度贊揚,萬人敬仰。但是對于那時的尚未成年的我們乃至現在的普通人真的適合嗎?古人說的好,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遇到這類情況,避開方為上策啊!因為專業的事情有專業的人士來做,在那個系統內會有一整套完整的處理機制,即使除出了意外,家人生活也會得到一定保障。倘若是普通人呢,出了意外,他們的父母怎么辦,子女怎么辦?運氣好,引起關注會得到一定榮譽和物質補償,運氣不好,可能啥都沒有。  這不是功利,而是現實。 普通人,生存才是第一位。
作者: qiedaocai    時間: 2022-5-20 16:34
本帖最后由 qiedaocai 于 2022-5-20 16:38 編輯
* O1 A4 i4 A0 b# @& c7 J
! k1 O: \' B8 b2 A9 N3 v5 |提高認知,開拓視野,比如,我現在搞風道,知道需要去查流體力學,雖然,什么都看不懂,但是,只要從我口中說出這4個字,就會唬住一部分人,畢竟,他們更不懂
作者: 天天天藍_    時間: 2022-5-20 16:53
巧了前幾天網上看到一句話,”不是讀書沒用,是你讀的那點書沒用“,深感切實
作者: 譬如朝露    時間: 2022-5-20 20:34
騙你的,你教科書上有多少信息?還塞不滿一張光盤吧。至于你說的專業知識,工科只要數理化學好就可以橫著走,可大多學不好,不影響找錢。高中數理化就夠了
作者: 機械社區618    時間: 2022-5-20 22:19
每個人智商有高低,有的人可能讀讀書就會了,有些人怎么讀都沒用。
% ~4 m8 L* }' e0 g8 L必須要承認這個客觀現實。
9 y" a; x' \& L0 x3 F  \) F& J- C有些小粉紅就總認為一切窮人都是因為不努力。0 U* L0 ]9 C$ P" q' G9 w
呵呵。
作者: 里程012    時間: 2022-5-20 22:57
人在社會中的位置,在你出生時就就已經出廠設置好了,你拼命的努力,也許沒什么改變,我覺得要是總想著社會怎樣怎樣啊、價值觀啊、時代啊這樣的問題其實對我們自己不是太友好,一步一個腳印,不攀比,不好高騖遠,生活還是會一點一點變好,心態也會不一樣,現在都是在講如何快速致富啊、什么幾日學會某某知識啊,都挺卷的,媒體也在宣揚這樣的信息,我倒覺得大家應該慢下來,不是躺,是跟著自己的節奏走,有目標的去生活、去工作,這樣的人生才會幸福, 至少沒有遺憾
作者: 白無無    時間: 2022-5-21 07:34
言承仁 發表于 2022-5-20 16:18$ y* t3 x7 {+ x1 \: N2 k6 `/ u; L
昨晚熬夜寫了這篇文章,只是個人經歷與感受,一直想寫出來,終于一吐為快。
) k; H8 \3 d- ~( Y5 y我們上學所受的教育模式,其實 ...
3 ~  ?7 ~# H6 j7 h$ a
現代社會發展的太快了,世界或者說政府多少有點跟不上了。前些日子我也有和樓主同樣的想法,就是讀書的時候教我們怎么遵紀守法、怎么善、怎么德。出了社會之后你就發現,那些真正發財的都是和這些相違背的(不說全部,至少9成)。而現在的社會地位、幸福感之類的都是和錢直接掛鉤的。GZ教我們盡善盡美,卻沒有給與我們相應的環境,那我們應該怎么辦?
  I) |# G6 n0 ]5 e% V' r
作者: 鑫之助    時間: 2022-5-21 08:08
必須是有用的。教你生存的基礎和方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別走彎路岔路,順道洗個腦。
作者: 那一抹星空    時間: 2022-5-21 10:33
對樓主發表的問題我借用海德格爾的一段話來展現出我的態度:普通的人類理性自有其必然性,它以其特有的武器來維護他的權力,這就是訴諸于它的要求和思慮的不言自明性。2 E# w8 S/ |% H3 g: s5 X
讀書也并不能就擺脫必然性,讀書僅提供了一擺脫這必然性的可能性,當然這種擺脫的概率比其它的什么東西或實踐勞動或被某團體稱之為知識的那種東西更高。5 d$ ?. C) q6 x+ p! P
但同樣令人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領會這一段思想的奧妙,僅僅少量人能參悟其精髓,而后成為悶悶之廢犬。
作者: 無法言喻1977    時間: 2022-5-22 10:33
現代社會,如果在不好好讀書,說句不好聽的話,生存都是困難。不讀書拿個智能手機都可能不會用。更別說消費付款。就來做保姆很多的家用電器可能都不會使用。讀書雖然有可能并沒有用,但是他首先教會了你認識這個社會,教會你最基本的生存的東西。
作者: hxglty    時間: 2022-5-22 13:58
讀書最大的用處就是明辨是非,會獨立思考,會從是非定立場,而不是反過來
作者: siyangyuan    時間: 2022-5-22 17:28
認為大學課程無用主要是因為從事的工作有點基礎,實際上我們在研發高、精、尖裝備,核心技術攻關,追趕西方技術,沒有大學的知識根本就不行。
作者: 寶石路honeywell    時間: 2022-5-22 18:15
現在的人是怎么了,都已經到問這種話兒的程度了
作者: liushaopeng    時間: 2022-5-23 08:51
我覺得是有用的,絕大部分的實踐還是基于理論知識的拓展......
作者: 脊梁vs    時間: 2022-5-23 09:06
現在的課程考試學歷說直接點就是統治階級維護階級地位的教育制度安排。
作者: daoimg    時間: 2022-5-23 11:37
言承仁 發表于 2022-5-20 16:18
. P: v7 i2 O' N" R4 v& t昨晚熬夜寫了這篇文章,只是個人經歷與感受,一直想寫出來,終于一吐為快。& `0 s$ B) }- E( }& q$ u! i" t
我們上學所受的教育模式,其實 ...
. K5 d5 G! r! C6 H
所以 要整頓教育,要撥亂反正, 要去殖民化 教育。。。
# y6 F& t) U/ s& \
作者: 菜雞攻城獅    時間: 2022-5-23 15:39
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
作者: 桌前一盆花    時間: 2022-5-23 19:56
讀書是很有用的。不然種花家的負責人也不會來搞這么一套玩意了。另外,家長認可你值錢,還是企業老板認可你值錢,還是種花家的負責人認可你值錢?既然在這個環境里,那就遵守這個規則吧。
/ M( A/ F4 j: |( K讀書,讀書,多讀書啊。
作者: 小高學機械    時間: 2022-5-24 00:04
如果不讀書,你就不會想這么多亂七八糟的,也寫不出這么多亂七八糟的,。但也看出來了,書讀得很寡苕,要不然不會夜深了還在寫這種狗屁文章。
作者: 幻夢之魂    時間: 2022-5-24 00:44
一般讀到高中和一般本科時要求的是當螺絲釘,所以要用價值觀約束行為,用古代文化引導觀念。讀到很好的大學或研究生就會教你怎么獨立思考和一些復雜的思考方式了,沒辦法,不獨立思考產出不了相應的社會資源,gov的人才投資就打水漂了
作者: WENGJUN    時間: 2022-5-24 08:21
讀書很有用,但是比讀書有用的也多,比如選擇,好的專業倒數成績的當醫生有錢,中醫以前都沒人報考。選擇不好的就算你班里前茅選機械一樣窮光蛋。別的嘛就是關系什么了大家心知肚明!
作者: kefadick    時間: 2022-5-24 09:56
讀書肯定有用,不過是不是每個人心中的那個用,就不一定了。如果你讀書是充實專業知識,那就是有用的,有人讀書是想當奴隸主,這個讀書就幫不上忙了,你得靠投胎了。
作者: 周亞敏    時間: 2022-5-24 11:12
上學沒用,不如關系有用
作者: 可樂kllll    時間: 2022-5-24 15:58
肯定很有必要啊
作者: 咪嗪    時間: 2022-5-25 08:34
本帖最后由 咪嗪 于 2022-5-25 08:37 編輯
" l" n+ e8 t3 l" S9 n2 S- m% T, D
; T! ^: `4 E/ `4 z讀書不代表掙錢,上學不代表你用功讀書了!你能去好學校讀書,不代表你讀的書就很好,但是你不努力去好學校而讀書,你回來為了有用,你就要讀很多書!
作者: 旋旋zai    時間: 2022-5-25 08:58
書到用時方恨少,上學只是借助讀書教會我們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一種本領!
# N; m1 i" l+ P2 j: ^  Q0 Q
作者: 土司空    時間: 2022-5-25 09:59
本帖最后由 土司空 于 2022-5-25 10:00 編輯
! c: S( ^7 u" C! u0 Q" a/ j) P, [4 N; `+ C
很深刻,很無奈。。。
4 @- u5 [. b3 V# I& P( H我很幸運地用到了不少學過的知識,但是也大多數同意樓主的觀點
5 V! |: g- T4 X, s6 k3 n
作者: 毛主    時間: 2022-5-26 08:37
學的是通用知識,讓你了解人類的各種科技和智慧
作者: 642093071    時間: 2022-5-26 09:04
大俠感覺到學校里面學的東西幾乎根本用不到,說明大俠學的東西多,對付目前工作闊闊有余,才會有如此感覺吧。
比如什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電工學等等,難道加工零件時還會對工件進行受力分析,計算一刀下去多少牛頓的力嗎?)——如果弄個非標專機,這些要用到。
背誦了那么多詩詞課文,數學公式,英語單詞等等,現在看來除了增加大腦的負擔,浪費時間以外,幾乎沒有實用價值。)——詩詞的韻律啟示注意基本規律,沒有課文也沒有大俠這長篇大作吧。數學更是訓練邏輯的,工程院士張景中老師有個科普《數學與哲學》講的挺好。上網看看英語還是有用的,至少看縮寫知道什么意思。
比如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月球離地球是38萬公里,f=GMm/r^2等等,知道這些又不能當飯吃,難道是將來有機會去登最高峰還是有機會去月球呢?)——注意設備使用有海拔高度要求,如高原用電機有特殊要求。氣壓的形成是f=GMm/r^2這個原因吧。
在測量中溫度是最重要的因素,精密測量還要考慮其它環境因素譬如如量出一個孔的尺寸是1200mm,要說出測量誤差范圍考慮的因素就多了。
大俠學機械干機械,機床維修能機電結合更好。
. i. n% G( S$ z1 ]/ _

作者: 東北制造    時間: 2022-5-30 22:37
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
作者: yeqlin    時間: 2022-5-31 08:04
你怎么不談六億人一月不足一千塊錢,讀書是底層出路不會變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