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聊聊外資企業是如何看待工程師紅利和如何對待技術工人的 [打印本頁]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1 17:13
標題: 聊聊外資企業是如何看待工程師紅利和如何對待技術工人的
本人在電梯行業從業10多年,就從電梯領域說說如今的外資企業是如何看待中國市場和對待藍領技術工人的吧。
大家都知道,中國第一家外資企業就是迅達電梯,本人和迅達也有一些交際,近期和他們溝通了下。
目前全世界有1100萬部電梯,其中700多萬部在中國大陸。
近二十年,大陸電梯行業年均增長率達到30%以上。
目前大陸有690多家有資質的各類電梯生產企業。
目前電梯行業價格戰打了20多年,產品價格一降再降,安裝維保不如要飯的。從20多年前40萬一部電梯產品加到現在7萬多一部電梯產品價甚至還有更低的。
安裝費,如果你新買的電梯有50%的配件是新的就可以偷笑了,剩下的都被安裝人員偷換成報廢品拿去賣錢了,沒辦法,人要吃飯。
維保費,叫飯花子都比你有錢,拿個榔頭就上的維保人是目前市場現狀。(電梯壞了怎么辦,拿榔頭敲下,小問題變大問題,修修壞總會吧,然后整個全部換掉了事。)
迅達是最早在中國和各大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開設電梯相關領域專業定點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電梯人才均是迅達培養的。)
前幾年,由于維保實在確認,迅達招募了70多名專業技術人才準備培養5年,然后派駐全國各大分公司做技術部經理(工程部和維保部)。可惜第一年人才流失率90%,不到3年人才流失率100%。迅達在行業內對藍領人才還是舍得花錢的,給的工資不低。但是電梯這個大家都懂,維保需要24小時待命,電梯壞了,哪怕年夜飯剛動了筷子,你也要去。甲方的不理解,客戶隨意亂用破壞電梯屢見不鮮,據國家質監局統計,電梯故障有65%左右是客戶使用不當造成的,余下的35%左右是客戶不愿意花錢,年久失修造成的。只有不到1%是正常故障。
電梯國標中規定,電梯運行36500次出1次故障是容忍的最高值!通常廠標是高于國標的。
目前國內的形勢是,繼續上項目可能性不高了,房地產也不行了。舊樓加裝電梯小老百姓對電梯也不懂,幾乎100%都是買的垃圾。
那么就和當初國外的經歷一樣,從產品銷售市場轉變成了后服務市場。(國外一線品牌,迅達,通力,蒂森,奧的斯 在國外的狀態從來不看今年銷量多少,就看今年搶到了多少電梯的維保單子,維保市場遠遠大于銷售市場。國外的電梯維保人員是收入最高的藍領。)
那么這條路他們已經走過了,在國內是怎么走的呢?
​迅達近期利用其全資子公司 上海顥山電梯工程有限公司 到處收購大型的電梯維保公司
2017年11月7日 收購上海鴻通電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 并更名為上海顥山電梯工程有限公司
2019年8月13日 收購蘇州日富電梯設備工程有限公司49%股權
2019年9月17日 收購蘇州創恒電梯有限公司49%股權
2020年6月17日 收購杭州通華機電設備安裝有限公司49%股權
2021年8月20日 收購成都奧菱電梯工程有限公司49%股權
2021年10月13日 收購深圳市利達旺電梯有限公司30%股權,未來會繼續增持到最少49%股權。
開始收購這些安裝維保公司,把這些公司下面的技術人員全部搶過來,提前布局。只要這些維保人在我手里,管你是誰接的單子,永遠繞不開我,定價權還在我這里!
自己培養,呵呵了。電梯維保人員需要懂電氣,機械,自動化,會編程,關鍵還要懂得幾十本電梯相關的國標,同時,還要熟悉幾百種類型的電梯(實際能熟悉一個品牌的都已經是老師傅,大多人就熟悉幾種)沒個5年,你壓根不要想?;?年算入門??斓囊惨?年。
這就是他們和我聊得關于中國未來10年工程師紅利的看法。
所以,當資本看上這塊蛋糕的時候,大水漫灌,我們普通打工人才會開始有好子日過。
作者: hl90 時間: 2021-11-1 17:18
沙發
作者: sunbetterwu 時間: 2021-11-1 17:31
選擇大于努力,資本看上誰,誰就是風口,是頭豬也能飛起來
作者: 曉昀 時間: 2021-11-1 18:54
這就跟誰掌握標準,誰有定價權一樣的道理。
作者: itisit 時間: 2021-11-1 20:47
我還以為電梯這個領域很賺錢的
作者: ntliubo 時間: 2021-11-1 20:55
上海浦東開靈電梯廠做的電梯怎么樣?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21-11-1 21:10
電梯維保會越來越重視的,關乎生命安全的特種設備,要多少錢都行,客戶很難還價的
作者: 貓咪小新 時間: 2021-11-1 21:29
第一家不是三菱么。。。電梯對機械設計而言傳統的不能再傳統了,玩的是行業標準,各種部件移來移去,說真的技術含量真不高就結構而言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21-11-2 07:33
舊樓增加外設電梯是個大市場,可惜費用是個大問題,并且國家還沒有放口
作者: 2011ayoon 時間: 2021-11-2 08:31
黑的也沒邊了。。。電梯維保實打實是要天天用的,按文章所說,50%報廢配件,維修人員只會把電梯敲壞,那全國那么多電梯(很多至少都運行7、8年以上的),每天上下那么多次怎么來的
作者: wugehaoniu 時間: 2021-11-2 08:41
謝謝分享。了解了解
作者: sgxap666 時間: 2021-11-2 09:00
三年才入門,你逗誰呀。
作者: ygcygx 時間: 2021-11-2 09:39
看完這篇文章,對電梯安全深感憂慮。。。
作者: 熱青茶 時間: 2021-11-2 10:00
行業有黑幕和行規是肯定的,諱莫如深。希望站得更高一些,畢竟關系到所有人的安全,作一個【吹哨人】吧。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1-11-2 10:12
看來小城市絕對不能買電梯房啊。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2 11:27
目前的市場行情是,電梯維保一年費用在2000快,有的是人做。
都是耍嘴皮子,毛實力都沒有搗糨糊的。
按照國標 15天1次保養,每次保養38項,還有季度50多項 半年 60多項 和全年70多項
每次至少2個人進行保養 每年光交給特檢院年檢費就680.
你說賺毛錢,保養都是簽個單子,電梯不壞不來,放點配件在甲方那,壞了自己搞。
年底有機會就把電梯弄弄壞,搞次大的,不行就把板子偷了拿出去賣錢,換點垃圾上去電梯能開就行了
甲方又不懂。
正常保養1次成本在300多塊。
作者: z424385518 時間: 2021-11-2 11:31
不懂,看看熱鬧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2 11:33
中國第一家外資企業是 迅達電梯 是鄧爺爺親自招商引資的。
迅達在進入中國蘇州前,先把72家配套企業拉過來的。
世界上第一家電梯公司是美國的奧的斯電梯(現代的安全電梯就是美國的奧的斯發明的)
在以前,三菱在電梯行業前10都排不上號,最近10多年小日本開始發力,追趕起來了。三菱,日立等排名在不斷靠前。
電梯在世界上有2個世界性標準,1個是美歐為代表的歐標,1個是以日本東南亞為代表的日標
中國大陸用的是歐標,最新的國標就是歐標翻譯好一個字不改直接執行。
然后電梯廠也分為兩派,以迅達為代表的歐洲風,以日本為首的日風。
兩者主要差距在安全系數,歐洲安全系數是1.3 日本是1.1
不要以為這個差距很小,如果把電梯整套設備放地磅上稱重,用歐標的電梯整體質量是日標的一倍都不止。
歐洲設計電梯使用壽命是按照20年來算的,日本直郵8-10年。
但是歐標結構復雜,故障率高,日標結構簡單,故障率低,客戶看起來以為日本的好,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
這里所謂的歐標日標是廠標,和前面的國標歐標日標不一樣。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2 11:43
再說,電梯并不是沒有技術含量,相反科技含量還是很高的。
是個電梯廠都可以申請高企,當然,現在高企含金量不高了。電梯行業以前申請高企是補貼最大的,以前我們廠申請高企增值稅從17%降低到11%后來降低到9%,可見一斑,國家很缺。
技術含量上主要是
1、芯片
現在幾乎所有的控制柜都用上芯片了,最早是接觸器,后來PLC,現在都直接做芯片,控制柜體積越來越小。
2、VVVF
交流變頻變壓調速 永磁同步無極調速的主機,門機。
主要是大扭矩永磁同步主機,光憑這個就可以申請高企了。
3、高層高速或者超高速電梯的材料
高層建筑光白天晚上日照不同產生的溫度差,就會讓建筑物高度有幾十公分甚至幾米的高度差。
你電梯也必須和建筑物熱脹冷縮一樣,自行調節
還有就是高層建筑上,每次平層都不是簡單的,都是控制系統自學習調整的,你看高層建筑(現在20層以上的也采用了),當他平層以后,會有一個緩慢的再平層調節的,這就是控制系統在學習。
更不用說其他,包括鋼絲繩,膨脹螺絲等都是電梯專用的,全部有國家質檢總局或者上海交通大學等專業機構出具的型式試驗報告(電梯上所有部件均有型式試驗報告,整機也有整機的型式試驗報告),都不是外面隨便買的,都是特殊熱處理,保證外硬內軟,承受沖擊載荷用的。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2 12:06
電梯目前看起來,全球前10的電梯廠家,每年發貨量占國內市場近乎90%,實際上并不是這樣
尤其前三,發貨量夸張的高。
比如排名第二,第三,第四這些,每年發貨量至少8萬多臺,排名第一的更是夸張。
實際上他們在國內都只有2個廠甚至只有1個,排名第一的奧的斯有7個廠,等下后面說。
那么1年發貨8萬多臺,就需要平均100多秒生產一臺電梯,你覺得可能嗎?
實際上所有這些品牌都是靠國內工廠整機代工的,尤其是蒂森,在上海建廠后就為了拿資質,1臺電梯都不生產。
現在連臺灣品牌都開始入庫出庫,自己不再生產了。
(大廠生產成本高,追求質量,價格高,做不起來了,但是客戶相信大牌子,還有品牌力在)
實際上真正隱形的冠軍是浙江南潯的悉尼電梯廠,比如蘇州吳江最大的電梯廠 申龍
我們也是這些大品牌的整機代工廠之一。
我們在大廠代工廠之中,是價格最高的,其他代工廠價格只有我們一半甚至1/3。
所有這些大廠,電梯分住宅梯和商務梯。那些價格只有我們一半甚至1/3的就是用作住宅梯,就是民用的,其價格低到你無法想象
(一臺1000KG,VVVF永磁同步,6層6占6門的乘客電梯,只要6萬塊,最低的4萬多就有了,你敢用嗎?還是無機房的?。?br />
實際上我們廠自己老老實實做成本在11.2-11.5萬左右。
商務梯就是用在地鐵,寫字樓政府辦公樓等地方的,我們代工的也是這些項目。你以為大廠都是自己生產的?所謂進口件,出口加工區轉一圈就是了,你以為真進口?
20年前,一臺電梯賣50多萬,十幾年前賣20多萬,現在10萬甚至都不到(含安裝的價格)
你知道為什么近些年來那么多人高價回收舊電梯嗎?這些舊電梯去哪里了?
還有一些村子,集體出資建廠弄個資質,然后全是家庭手工作坊生產,各種舊電梯拼拼湊湊,其質量,呵呵了。
前幾年廣東那里不是被央視曝光取締過么,可以看看當時的新聞。
以前的電梯,可以用20年,現在呢,三年過后就破成什么樣子了,你見過浙江產的電梯用塑料代替鋼材做支撐件的嗎?現在220V電直接通轎廂,像我們3轎廂底坑轎頂檢修盒全部36V的已經比熊貓還稀少了。
然而最大的問題還不在產品上,在安裝和維保上。
電梯品質總體來說,三分在制造,七分在安裝。安裝完成后,占三分,剩下七分在維保。
電梯廠家發貨只是散的半成品,需要靠安裝完成最后步驟的!
安裝現在什么情況?安裝費已經低到,你買新電梯,能有50%配件是新的就可以偷著樂了,其他全被安裝人員換掉賣錢了。沒辦法,安裝費太低。
我們廠有個70多的老師傅,以前裝電梯是大爺,幾十萬一臺,現在是孫子中孫子。不過老師傅身體健朗,70多了照樣可以爬井道,聲音那個洪亮,一天4包煙打底。
維保更是拿個榔頭就會上了,毛不懂?,F在都已經退化到運動件固定件都不知道,直接從中間鉆過去的,真想一腳踢死拉到。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缺電梯維保人員50萬左右,實際我們內部測算下來缺口在500萬左右。主管部門根本不敢說。
作者: 熱青茶 時間: 2021-11-2 12:19
今天回家,電梯坐還是不坐??!
:@
作者: xiami33 時間: 2021-11-2 15:17
學習下
作者: m2006410 時間: 2021-11-2 18:35
本帖最后由 m2006410 于 2021-11-2 18:44 編輯
電梯那么難?不了解啊,原本以為電梯很簡單的。畢竟是定型技術,n年都沒啥變化了。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21-11-2 20:47
保養不到位就是拿別人的生命開玩笑,等到出大事的時候,國家一定會徹查這個行業的
作者: 貓咪小新 時間: 2021-11-2 21:21
對于整梯廠而言機械結構確實就是很簡單,這沒什么好說的。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21-11-2 23:18
滿滿的干貨。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3 10:18
電梯一直在進化的。
雖然在速度方面沒什么變化,載重方面變化也不大,10多年前東南就有200T的產品了(用在軍艦上飛機升降用) 東南電梯是做特種電梯的,基本用在國防 核工業 衛星發射等地方。他的別墅梯在國外也是首相總統等優先考慮的,只不過人家在國內不出名,而且東南也不太愿意在國內做,國內價格競爭太大。
從安全設施上來說
從開始的漸進式安全鉗到現在的瞬時式安全鉗,從普通導軌滑塊,到滾子軸承導軌滑塊等,從鋼絲繩到鋼帶,從蝸輪蝸桿異步電機到永磁同步無齒輪,緩沖器從聚酯到液壓,控制系統從接觸器到PLC到現在電腦版,加之變頻器,旋轉編碼器到現在控制系統主機一體機等,都在不斷進化的。
具體體現在現在運行越來越平穩,群梯控制越來越先進,井道尺寸越來越小,無機房成為主流等。
還有就是隨著AI發展,電腦控制越來越先進,同一個井道可以塞入多個轎廂(好多年前上海就有一井道雙轎廂提升效率的電梯了,通力做的)在超高層建筑上的采用。(單純提高速度人受不了,只能通過其他方式提升效率。)(通力有全世界唯一3000多米實驗井道,垂直梯技術是絕對可以的。最主要芬蘭作為北歐國家,出的電梯能耗比非常優秀。)
在材料上也在不斷進化,包括東南有不需要額外鋼結構井道的鋁合金框等。
還有就是10多年前開始有觸摸式按鈕開始上(當時技術設計還是有缺陷,出過事故死過人被禁止,現在技術發展起來又開始廣泛采用。)
從光點到光幕,到現在光幕上的點也越來越多。等等。
其他暫且不提,從2017年開始使用新的國標開始(采用歐標翻譯好一個字不改后),在此前后的電梯可以說是兩個物種都不為過。不過直到今天,還是未能完全達標。土建上的問題最大,國內的這些開發商,承建方就呵呵了。
包括現在蒂森也在實驗新型的電梯,無鋼絲繩,主機直接在轎廂頂部。不過國內強制式電梯除了液壓梯以外一律不發證。(工地上用的還存在)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3 10:27
國家也在整頓,整頓的第一步就是把質監局撤了 哈哈
現在質檢和工商合并,變成 市場監督管理局
并且由工商主導管理。這就是很大的一步改進。
原先國家出國標,質監局按照國標理解出檢規,省,市,區都出相應的檢規,然后按照檢規來檢驗執行。這個檢規就是個坑。
光蘇州和上海,檢規的差距可以說做出來的電梯是2個物種。上海太松了,隨便做,說個笑話,沒有緩沖器放2個汽車輪胎都給你過。
不過上海有入滬許可證,外地廠家去做準入門檻很高。
電梯發展到現在出的問題質監局要承擔大部分責任,一點不為過。
我剛入行的時候,行業還是很好的,當時一片欣欣向榮,整個行業號稱20年來,全國電梯沒有出現過乘客人身傷害事故(安裝和維保還是有的,這個很難完全避免)
但是在此之后的10多年來,05年到現在,那是越來越差了。條塊分割,自身利益,主管部門都被行業內罵成狗了。
你以為維保你甲方有完全選擇權嗎?同樣的電梯,我去做,到時候拿不到年檢證,質監局某某領導打你個電話,找誰誰來做,做成shi都能拿到證,懂了吧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3 10:45
據我所知,也是好幾年前了,某日系一線品牌電梯事故,當時轎廂內有8個人,你新聞上都看不見好吧。
所有這些做保養的做安裝的,哪個和主管部門內部XXX沒有勾結,敢報嗎?
只有國家強制弄出來的才有
1、當時美國向臺灣出售軍火
是美國聯合技術公司出售的,其全資子公司有兩個,
一、奧的斯電梯
二、開利空調
所以你看那時候奧的斯被整成啥樣了。
奧的斯當時在行業內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一年的銷量比第二名到第十名加起來還要高,是世界上電梯的發明人,是整個國際上電梯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其在國內擁有7個工廠7個品牌,涵蓋超一線,一線,二線,三線和不入流的。(不過奧的斯最坑的也在這,那不入流的忽悠客戶是奧的斯是老大,賣一線甚至超一線的價格,這也是不少消費者投訴奧的斯的所在,客戶都是門外漢,不懂,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講個笑話,當時哪里出的電梯事故,好像是廣州還是哪里,忘記了,國家開始搞奧的斯。
請了一堆專家,查了半天沒查出毛病。(好像是地鐵里的。)
最后出具的報告書說,其動力電纜用的空心黃銅,并非實心的,導致電阻過大,然后產生事故。我都要笑噴了,這些專家高中物理畢業了嗎?
后來才說是膨脹螺絲抗剪力不夠XXXX。呵呵,制造膨脹螺絲的廠家是有你質監局發的型式試驗報告,所生產的成品每批次都有你質監局發的合格證的,你說廠家采購的原材料有問題,是,有問題,誰的問題大?
2、當時申龍
說結構有問題?NANI?檢規是你質監局定的,這個結構是你質監局要求的,國內所有廠家都是按照你們的檢驗要求做成這樣的結構,并非廠家異想天開自由發揮的,現在你說這個結構有問題,這是誰的責任?只能啞巴吃黃連罷了。當時整個行業幾百家電梯廠聯名上書國務院的,都沒鳥用,服。
其他的就不多說什么了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3 10:53
從產品上來說,國內早期70 80年代,一臺電梯50萬以上。
當時的電梯比如迅達做的,20多年后照樣服役,你看老的大型商場,迅達的扶梯,垂直梯,用了20多年,照樣好好的,屁事沒有,而且后面保養都幾乎沒有的情況下還能繼續用下去。
到2000年后,電梯價格一路下滑,電梯也就20多萬了,國內品牌甚至18萬16萬就可以了
到今天,電梯出廠價格只有7萬到8萬了,在原材料人工等漲價的今年,比2015年價格還要低不少。
價格不斷下跌,只有在品質上不斷升華降低成本了。
技術上也沒有定型,可以看前面的回復帖子,歐標,日標,國標也在不斷進化的,廠標也在跟著提升的,電梯上用上了不少高科技,有些甚至黑科技。包括黑匣子什么。
現在都用上AI圖像識別了,畢竟65%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乘客使用不當造成的。當你沒有按照規范使用電梯攝像頭捕捉到,AI圖像識別看到,直接語音提示,電梯不運行。
按照最新的國標,所有廠家出產的電梯都要監控所有實時運行數據,所有數據傳回廠家數據中心儲存,處理突發情況等。這已經成為拿A1級資質的硬性要求了。
在物聯網,5G,AI這塊,電梯其實是走在最前沿的。
作者: m2006410 時間: 2021-11-3 17:55
https://m.sohu.com/cm/498950824_349247?spm=smwp.content.comment-reply.3.1635932991957mU2UUko
電梯事故新聞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21-11-3 21:19
國家有宏觀調控,從大局出發
作者: a540207063 時間: 2021-11-4 10:47
我....表示學到了,有點小嚇人,真沒關注過電梯這一塊,我還以為這玩意不應該安全性相當高嗎?畢竟出一次事故,這企業也大概率涼了...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4 11:02
目前的情況,行業內人才流失嚴重,年輕人已經很少了,能跳出去的都跳出去了。
最近這幾年電梯廣告火熱,但是對于廠家來說呵呵了。測算下來只有不到10%的電梯有廣告效應。
放在政府辦公樓的,學校的,醫院的等等由于各種原因,不會讓你做廣告的。
只有小區商場的乘客電梯,至于其他的雜物電梯,汽車電梯,載貨電梯等均沒有廣告收益,覆蓋不了。
杭州的新再靈目前勢頭很好,可惜,電梯這個領域是條條塊塊分割明顯的,幾年了,也很難從杭州走出來,在全國大面積推廣。
蒂森剛剛進中國大陸的時候,采用的就是國外的經驗,所有代理商一律踢掉,全部直銷。
可惜不到一年,就做不下去了,后來還是接納代理商,安裝維保都甩出去了。
前兩年現代電梯進入中國市場,沒辦法,人家韓國人還是一樣先找代理商。
在中國,電梯直銷這個模式就是呵呵了。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4 11:24
小城市也好,大城市也好,和電梯怎么樣沒關系。
我就見過小城市的代理商,安裝水平一流(老板技術出生)??梢园央s牌電梯裝的非常好,故障率極低。
電梯這個東西廠家發貨都是散件,是半成品,誰來給你裝很關鍵,還有就是給了多少錢買產品,給了多少錢來安裝,售后維保給了多少錢。
目前國內所有小區的通病最大的就是在維保
1、小區開始入住人,大家開始裝修
乘客電梯標準要求高,誤差精度都是毫米級的,而且是載客,以舒適度和節能減耗為第一要求,板材不會用很厚,地坎也均是鋁合金,不會是鑄鐵,也沒有牛腿加強。
然后裝修的時候,水泥黃沙家居大舉進入,磕磕碰碰在所難免。
等到半年裝修完成,電梯也要大修了。(比如層門,廳門地坎上都是水泥疙瘩,開關門基本廢了。
如果安裝費給夠,有良心的安裝是怎么做的呢?
乘客電梯裝完后是有裝修的,內飾板,地板,吊頂等均是后裝的。
那么在小區交付的時候,電梯只是裝完,不裝修,等個半年一年的,小區內裝修差不多了,把該換的換掉,再裝修,然后大修一次調試好,那么后面入駐會省不少事。
但是錢要給夠,這個基本等于2次安裝,后一次還要大師傅來大修。
2、小區物業不作為
我們做過測算,所有小區物業費中,住戶繳納的電梯維保費加起來,實際上是很高的,基本都過萬,有些繳費率低的小區更高。
但是物業公司收到這筆錢以后,并沒有給維保公司,能省則省,最終到維保公司手上的錢寥寥無幾,而且價格低,每年換維保公司,今年做完明年反正不是我,那就擊鼓傳花,不要在我手上出事就OK了。
3、小區業主使用電梯本身不文明
電梯是特種電梯,實際上廳門,轎門,即使沒有三角鑰匙,在轎廂內,井道內,你用力扒門,是可以拉開門的,這個也是國標要求。同時又有各種安全開關,安全回路要求機械加電氣兩種不能能量來源的安全回路且串聯,不能停電就安裝設施全部停擺。門上的故障率是最高的。
你看到的門其實是兩扇(廳門和轎門)
還有各種不文明行為就不說了,絕大部分故障均是用戶人為因素。
我見過的最慘的事故是,乘客進入電梯,電梯故障停了報警。然后乘客沒有攜帶手機,物業當看不見,給的維保費摳門到死,維保人員只是年底來簽維保單交給質監局了事,沒有來維保。
一直等了3個月后,大家聞到惡臭才扒開來看到里面的干尸(天氣干燥炎熱,人已經變干尸了),里面的慘狀就不說了。
4、開發商也僅僅是所謂采購的一線品牌,但是這些一線品牌由于國內市場行情,也都是買的不入流廠家代工的,連我們這種三線品牌代工都說價格高,可想而知其質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通力,實際上通力在垂直梯質量是業內數一數二的,但是現在被罵成什么樣了。
總結下來電梯最大的問題就是:采購電梯的人,付錢找維保電梯的人和真正的客戶沒半毛錢關系,而且是利益沖突方,怎么可能會給你好用的電梯?
開發商能省則省,這是他利潤的來源,只要聽起來好聽就可以了。
物業公司能省則省,只要不在我任期內出事就好了,你看現在國內的小區,過個幾年,很多物業公司都不愿意接手其中一個問題就在這
然后就業主就倒大霉了,真正花錢的主,用的全是垃圾。這種商業模式一點都不合理,只會無限放大人性的惡,造成惡性競爭,誰偷工減料誰贏,誰認真做產品誰淘汰,完全是劣幣驅逐良幣。
作者: 黑色的季節 時間: 2021-11-4 11:32
頂,感謝樓主科普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4 11:51
對于有壇友涉及到老樓加裝電梯的,在技術上這里給幾點建議吧:
1、井道比電梯貴系列
你要接受老樓加裝電梯,井道的費用遠大于電梯的費用。
2、井道加固
設計方案上,井道必須與原建筑物相連,并且在結構上必須相連固定。保證井道與建筑物沉降一致。
這點非常重要,極其重要!切記切記。
否則幾年過后兩者沉降不一致,你說差幾毫米,調吧,差1-2公分,想想辦法吧,差的再多,對不起,井道拆了全部重新來過吧,想調都沒法弄了。
因為頂層高和底坑深都不符合國標了,證拿不出來了。
3、能用混凝土就混凝土,盡量不要鋼結構
現在有框架式的鋼結構,像搭積木一樣做井道,看著很便宜是吧,這里水太深了。
正常用鋼結構做井道其價格比混凝土要高。
你所謂的鋼結構,比如壁厚5MM,都有偷工減料,實際重量能有理論重量的60%你就可以偷著樂了,具體我想壇友比我知道的多的多。
其次,鋼結構的防銹處理非常難,時間長了必然會銹蝕,尤其是井道在建筑物外的,風吹日曬的,很難防止生銹,底坑的化學螺栓看看好。
再其次,框架結構的鋼結構是用焊接固定的,大家都知道,焊接的部件會有內應力,中心密度小于外圍密度,安裝隊是沒有實力給你去應力的!只要稍微有個地震甚至臺風,就很難打包票了。到時候你責任人都找不到。
老老實實用混凝土,只要4立柱,底坑,圈梁就可以了,其他都可以用空心砌塊,其實也沒幾個錢。
4、采購完電梯可以找些電梯廣告的,做電梯廣告的,所有外加設備全免費不說,每年還會給你錢!用這個錢來覆蓋維?;揪蛪蛄?,也就是維保幾乎不用出什么錢,15天1次維保,讓維保公司老老實實來做,潤滑油該換就換,各種耗材不要省。
比如,有鋼絲繩磨損了,哪怕只是其中一根,所有鋼絲繩一次性全部換掉,比一根根換省錢。(人工費遠遠大于材料費,可以省更多)
5、電梯沒有你想象的那么耗電
只有超過載重50%的上行,和載重不及50%的下行情況下是耗電的,其他情況都可以當發電機用,但是不建議用UPS,這個發的電無法進入電網。
空載下行是載荷最大的情況之一。
6、在當地好好比較找大一點的維保公司,時間長的代理商來做項目。可以企查查,天眼查,現在都很方便。不要指望找廠家,廠家也是指派代理商的,到時候給你弄個垃圾的你就哭吧。
7、品牌什么自己看看好,不用盲目追求什么。國內現在嘉捷什么也都不錯的。
嘉捷的一體機默納克已經在國內占據50%以上市場了,其產品質量是可以的。
8、新安裝完成的電梯有半年到一年的磨合期,在磨合期故障率會有點高,有點耐心,讓老師傅好好調調。
現在廠家產品出廠不再做調試,所以現場安裝完成會有磨合期。
9、平時使用電梯要愛惜,電梯沒你想的那么結實。國標及安全因素上,電梯不可能做到非常結實,真那樣了出故障你要救人就頭大了。
10、目前國家對老樓加裝電梯有補貼,省市區也都有相應補貼,我們這差不多20萬一臺電梯,差不多可以弄個井道再有點余錢,30-40萬就可以好好弄下來了,多比較,多查查資料,不要被人給忽悠了。一般量大都會有優惠。小于5臺是沒人管你的,到時候人家都是橫著走的。多了你才有籌碼。
11、不要相信什么國企央企的惠民工程,他們采購的電梯據我所知,設備加安裝只有6萬,這價格妖異的很。
12、電梯的廣告加門禁可以配合攝像頭加安控,在安監(現在的應急管理部)如果做好這個,每年給你補貼的,這點也是收入之一。另外,廣告不是只能掛一個哦,可以掛幾個的,所以不要擔心維保的費用。
作者: 遠祥 時間: 2021-11-4 16:59
沒辦法,惡性競爭,需要設立行業標準,沒有資質的企業不允許生產。
作者: 貓咪小新 時間: 2021-11-4 17:39
電梯這玩意。五分看維護,3分看安裝,2分看設計。(當然這是設計沒問題的前提下)
作者: 受不了了 時間: 2021-11-4 19:06
社區好久沒這么高質量的帖子了,頂一個
作者: bonetr 時間: 2021-11-4 21:19
不光電梯行業吧。在我國,你見過建筑公司自己蓋房子賣嗎?汽車都是通過4s店吧。各種中介,黃牛。直正廠家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太少了。其實小米發家,我認為很大程度上,是他利用互聯網改變了傳統的中間商模式。讓消費者直接面對了廠商。讓利于消費者了,可是現在感覺他一點點也變成了中間商了。
作者: 月亮湖夏 時間: 2021-11-5 10:42
真的是非常好的帖子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5 11:10
商業的本質就是中介,一切生意都是中介,你可以自己好好想想,想不明白可以隨便舉例,我來告訴你。
只要進入商業環節,就是中介。
商業最早就是各個部落之間,由于物品交換而出現的。你的牛羊肉換我的大米面粉,鐵礦,鹽等。
本身并不創造任何價值,進入流通環節后,進入商業。
所以,不能把制造業算作商業,僅僅是半個,在生產階段是生產者,進入流通環節有了交換,才是進入商業,才可以算商人。
一切商業都是以交換為目的的,都是中介。
所以,沒有中介就是笑話。
拿電梯行業舉例,代理商有及其重要的價值
1、廠家發貨是貨款100%發貨(我們),像一線品牌利潤率高,也要70%發貨。只有臺商對臺商直接交易,他們可以30%發貨。
2、任何廠家都沒辦法覆蓋廣袤的中國大陸,不可能在任何一個城市甚至縣城鄉村排布維保點。(電梯發生關人事故,2小時內人員必須放出來,國標強制規定,并且寫入特設法,圍著要接受法律的制裁。)所以只能靠廣大的代理商承擔起維保責任,也就是大家共用維保人員。
在其他一般消費品行業,代理商機制也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拿快消品舉例:
1、第一年工廠生產的所有產品全部被各級代理商吃進
2、第二年工廠生產的所有產品進入終端商倉庫(零售店,超市等等)
3、第三年消費者才可以真正購買到產品
而且工廠是24小時不停生產的,不可能做到按訂單生產,中間的波動全部要靠代理商吃進和承擔資金,運輸,服務成本的。任何一個工廠都沒有辦法做到自己直營覆蓋全國,就算做,這也是資源極大的浪費。
所以,你看現如今,所有互聯網模式,就是房地產。馬云自己也說,互聯網就是房地產。
淘寶只是一個大型的SHOPMALL,京東只是一個大型的五星電器,只是一個商場可以覆蓋全國甚至全世界,僅僅而已。
所有賣貨的還是商家,平臺和房地產一樣,是靠吃租過日子的(店鋪租金,廣告,直通車等等全是各種變著花樣的租金而已)
包括現在的所有產業互聯網,只不過是從二級開發商變成一級開發商而已,還是在做房地產,沒有區別。
同時,互聯網和房地產一樣,是二維產業,對于所有一維產業(傳統產業)全部是碾壓的存在。生物醫藥才是三維產業,將來會碾壓所有產業。
作者: 初戀 時間: 2021-11-5 20:34
電梯行業很賺錢吧
作者: NOEASY 時間: 2021-11-8 16:36
電梯作為特種設備在國家標準制定,制造監管等方面需要花大力氣提升安全可靠。要提高社會資本準入門檻來保障安全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9 11:42
毫無意義。大家集資建廠拿資質,然后廠就放那里,村里個體戶進來拆分成部件一個個做,或者直接外面買沒有資質的人做的產品貼牌。
現在都是入庫出庫的生意。
有要廠里生產的,就廠方建好后出租場地讓個體戶入駐進來生產,穿廠服,來檢查也看不出什么。但是你懂的。
作者: babty 時間: 2021-11-10 10:00
看看就好。
作者: NOEASY 時間: 2021-11-10 10:46
你說的這個漏洞不是不能解決的
作者: bingo1990 時間: 2021-11-10 16:47
坐升降電梯最怕的就是有人進去還會繼續關門,扶手電梯就怕入口或者出口出現坍塌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10 17:00
坐垂直電梯,最怕的門開了,電梯不在平層和廳門地坎與轎門地坎之間的外封板松動滑下去
做扶梯最怕的是梳齒板把鞋帶、褲管、裙子。
你所擔心的,基本不是事情。
目前主流的門上有
1、光幕,128線的光幕是主流,甚至有256線的。
但是光幕集中在下部,也就是斜射的,在中間上部覆蓋很少,沒事別扣籃。
2、安全觸板
常見于日系電梯,當兩邊門的安全觸板不是同比例縮進門就會開而不是繼續關閉
3、壓力傳感器與關門開關
當正常關門部位的門觸點沒有接收到關門結束的信號,同時門板上壓力傳感器獲得較大數據超過設定值,停止關門,直接開門。
所以這都不是事。同時,廳門和轎門均有純機械結構的門鎖,不閉合電梯不會運行。
國家法律規定,電梯上所有安全部件必須是兩套,而且兩套系統要有獨立的不同的動力來源并且串聯。所以一般是電氣的一套,機械的一套。
而且由于國家規定,所有電梯的門都是懸掛式,門機也只能從頂部出力關門。也就是讓電梯的門受到暴力破壞很容易就開門,讓特殊情況下破門救人變的很容易。但是經不住很多傻子直接在外部暴力破門從而摔死的。
至于扶梯,扶梯是強制式電梯。而且扶梯沒有超載一說,本身就不太推薦。
作者: 漫游宇宙 時間: 2021-11-10 20:19
當年畢業去一家電梯公司面試,還是安裝,直接就給1500的工資,真是傻子才回去干
作者: 武漢老虎 時間: 2021-11-11 08:09
學習了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11 10:24
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反正電梯做安裝現在是沒法干了。
風險極高,利潤就是虧本的,要飯的都比你強,不想著偷點配件西北風都喝不到。
作者: 華通自動化 時間: 2021-11-11 10:57
學習了
作者: fanxx2000 時間: 2021-11-11 13:03
高手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21-11-12 08:16
電梯質量差距太大,有的經常修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1-16 11:34
電梯經常修要看是什么情況
國標規定每15天1次保養,保養項有38項,需要2個人來做
每季度1次季度保養,大概50多項項目,也是2個人
每半年有半年保養,60多項,也是2個人
每年有年度保養,70多項,也是2個人
然后每年質監局都會來人對電梯進行年檢
還有3年5年的全面安全評估計劃等
你看到的電梯經常修可能只是正常保養,因為保養的很平凡。
但是你知道目前市場上一年的維保費是多少嗎?2000多點,是的,你沒看錯。只有2000多,所以很多時候你看不到人來保養,都是出問題了才來。
換配件才可以坑錢,年底一次性把維保單找甲方簽字搞定交給質監局就好了。
正常1次保養成本在380塊,還不算2個師傅路上的費用。1年沒有1萬基本不用想回來好好做。
然后電梯安裝實際上也是質量把控的大頭,現在安裝費太低,各種偷換材料,裝完本身就是不怎么合格的東西了,你懂的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1-11-17 07:49
公眾號頭條https://mp.weixin.qq.com/s/HGyMvfJi0kr0sOjAueiTNw
作者: 武漢老虎 時間: 2021-11-17 08:04
學習了
作者: wugehaoniu 時間: 2021-11-17 08:26
謝謝分享。點贊支持
作者: 不離上師 時間: 2022-1-30 00:53
基本的使用安全應該是可以保證的吧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