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轉載一篇少有關于機械行業的正能量分析 [打印本頁]

作者: 15625039521    時間: 2021-10-16 08:18
標題: 轉載一篇少有關于機械行業的正能量分析
作者:席永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背景:十年工作經驗的機械工程師,第一份工作在內地軍工航空企業,現在在深圳做非標設備,中間混過醫療器械,低壓電器,還在某BIG很高的無人機企業當過繪圖員,除了第一家軍工單位是因為想來深圳拼一把之外,其余崗位離開之前在技術能力上都是給同事當導師的狀態,至于業績,已經公開的能拿的出手的有一個低壓電器產品,比之前對標的某世界最小的日本 AICHI  ATS 三向尺寸小10%以上,性。能高一個等級,成本低20%-30%。結合個人經歷說下對機械工程師這個崗位的一些感受:

從成長途經看:軟件工程師可以通過勤學苦練短期內入行或者提高段位,機械工程師一般工作三年能入門就算很不錯了,基本上都得是有名師帶路還得有人愿意燒錢給你練手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絕大多數工作三五年以內的機械工程師覺得自己掌握了某某工具很牛這其實是種錯覺,什么時候沒有這種錯覺開始重視專業基礎了距離入門就不遠了。

從專業特性看:機械結構由于其可以看得見摸得著這一直觀特性,很容易被看明白,也因此似乎每個人都可以指揮機械工程師,但是,正因為這個直觀特性,導致一知半解的二把刀工程師非常之多,多到靠譜的工程師非常稀缺,稀缺到我工作十年,在工作環境中還沒有碰到過一個真人能夠有能力做到在看到物理樣機之前知道其運行表現,經常聽到的說法是,這個我們做個樣機回來試一下。雖然很多人熱衷于各種虛擬樣機技術(包括但不限于結構有限元,運動仿真,熱分析等),但絕大多數只是會操作一兩種工具罷了,如果沒有具體的優化約束,沒有相應的回饋驗證,不清楚虛擬樣機分析結果和真實物理樣機之間的偏差界限以及偏差形成原因,基本上就是學生做作業,看起來很炫,但不解決實際問題,更何況現在由于技術手段與條件的改善,在單一物理問題上很容易做到極致,但真正要做出領先同行的產品機會往往在多學科融合優化這塊。但現實中由于企業分工太細,所以絕大多數做虛擬樣機的往往設計能力不夠,設計能力湊合的又不懂虛擬樣機技術,個人認為虛擬樣機技術實施者其設計水平至少要能夠高于設計崗位的人可以指導別人做設計之后才能夠通過虛擬樣機技術創造價值,各種模擬計算最終都是為了拿到一個更優的設計方案或者解決思路,而不是計算本身,更何況各個模塊或者物理問題的單個最優也不等于系統最優。另外,由于機械設備的制作驗證周期很長,涉及耐久可靠性的結論甚至可能要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以后才能得到可信的結論,一幫不靠譜的軟件工程師可能會導致工期延長,大家加加班多半就解決了,而一幫不靠譜的機械工程師分分導致項目死掉,要沒有高人坐鎮很可能死到臨頭無藥可救才知道難逃一死,往往項目做到這時候基本上已經是預算超支,項目延期,丟了訂單和客戶。

從成長機遇看:絕大多數機械工程師可能根本沒有參與過真正的研發工作,更多的是抄圖改圖,說難聽點就是一繪圖員,但由于從事類似工作的機械工程師占比太高,導致機械工程師的收入平均值被拉得很低,大家直觀感覺機械工程師沒有前途(錢途),這個導致一開始選專業或者工作機會的時候有條件的人棄機械而選擇軟件之類,這大概率導致機械工程師隊伍成員的個人資質相對軟件可能會差一些,本來資質就差一些,還沒有好的成長機會,就算有,相對軟件工程師成長非常緩慢,還不容易成才,平均產出自然不如軟件的高,產出都不高收入又怎么可能很高。畢竟打工者你能拿到的每一分錢都是你依靠自己的產出換來的。

從需要掌握的技能看:機電光氣,熱磁聲振,動力控制,生產倉儲運輸維護,從功能定義到維修備件,從成本優化到用戶體驗,從環境適應到壽命預測,簡直是包羅萬象,永遠都有學不完的知識技能,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進步,工作中還寫過一些日常工程優化計算需要的簡單代碼,作為以解決問題為樂成就感驅動的打工者,目前還沒有發現比機械工程師更適合的崗位。

收入方面:如果按時薪計算收入的話,機械工程師的收入一點也不比軟件工程師低,多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于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為承擔更重要的任務儲備技能,如果你每天都加班到晚上十一點甚至更晚很難想象你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提高。如果要比年收入的話,剛走上工作崗位的薪水沒有太大的比較價值,畢竟軟件工程師可能有人帶一兩個月就能上手干活了,機械工程師可能要3年才能勉強入門。機械工程師由于起步收入低,所以會有一部分人半路轉向市場軟件等其他崗位,這個也會導致能夠到最后還搞機械的人進一步減少,由于機械工程師成才困難,成才率還低,所以一旦達到某個段位以后,競爭對手會非常的少。去獵頭網站看看就知道,高端機械工程師的年收入跟高端軟件工程師是沒有差別的,實際上,高端機械人才已經不是價位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的問題了。

職業前景:機械工程師成長緩慢,成才相對困難,脫離好的平臺和高人指導很難自學成才。一旦到達某個段位之后競爭對手很少。但機械工程師的工作經驗能力幾乎沒有貶值風險,類似與醫生和律師,只要你還在干活,隨著年齡增長自然增值。機械工程師這一職業的歷史如果從阿基米德抽水機算起已經兩千多年了,從英國機械工程師協會建立算起也有兩百多年了。兩百多年前的機械工程師放到今天一樣能設計出牛逼的設備,20年前的軟件工程師放到今天其價值還不如一個應屆生。

總結:機械工程師是拿錢燒出來的,一旦被燒出來了會很值錢,關鍵是越往后越值錢,悲催的是多數人沒有燒錢機會。至于是否堅持,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還是先看看有沒有平臺給你燒錢再做決定。如果真心熱愛,還特別好學,能扛住工作前五到十年之內相對較低的收入,耐得住寂寞每天投入兩小時以上有效學習時間,就放心往前沖,突然有一天就會發現你一年的收入會比之前幾年的收入總和還要多,工作可能還更輕松并富有創意。




作者: bonetr    時間: 2021-10-16 08:33
除了這個觀點,20年前軟件工程師到現在一文不值別的都支持!
一個高Big的程序員,核心能力應該也是算法,數據結構等數學基礎知識吧,而不是那些只會什么Java,python語言的碼農吧。
而且據聽說,牛B的程序員都不是學計算機的,而是學數學的。學個編程語言對他們來說易知反掌吧。
作者: 譬如朝露    時間: 2021-10-16 08:53
正能量?第一次工業革命后,鐵匠,馬車上哪兒傳承去了
作者: 機械社區618    時間: 2021-10-16 08:57
總拿個別說事的人是不是傻啊,寫這種文章的人就屬于那種太久不接地氣的人。
要說個案的話,你做任何一行都有可能成為大佬呢!那是不是就用不著擇行了?
乞丐也有年入百萬的。你是不是要讓大家都去做乞丐?

最最放屁的是這句話:高端的機械工程師的收入跟軟件差不多。你放屁吧!你拿高端的跟人家中端的比,當然差不多啊。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萬里取一,結果也只不過和別人普通努力的差不多,你還好意思說這有前途?
作者: 機械社區618    時間: 2021-10-16 08:58
這個席永學是哪個傻缺啊?真的想找上門去給他一耳光。
作者: z424385518    時間: 2021-10-16 09:26
樓上都是暴躁老哥,哈哈
作者: zhaojunxian    時間: 2021-10-16 09:38
本帖最后由 zhaojunxian 于 2021-10-16 09:43 編輯

如果學歷不夠高的情況下越老越值錢是不成立的,首先你進不了大平臺玩不了高端,普通的低端的行業本身利潤微薄 你玩20年也拿不到高薪,君不見很多普通企業干了幾十年得工程師或技工不加班的情況下拿幾千的很多,只有那些高學歷的進到好行業,大公司才可以,小編應該多進企業了解后再來寫文章。猜的不錯的話:作者:席永學  應該是個學者
作者: 鈑金準專家    時間: 2021-10-16 09:39
其實還是機會,絕大多數都是比較低端的機械行業導致從業的機械設計人員都沒有機會往更高一點的層次提升
作者: 行者123八戒    時間: 2021-10-16 14:02
我在機械行業也有30年,從事設計工作10+年。老實說,在實際的使用中,大部分的工程師不需要很高的學歷或者更多的高深知識。要的是耐心和細心。還有背黑鍋的決心。
作者: wugehaoniu    時間: 2021-10-16 14:08
從某一點來說,機械比軟件實用。機械永遠都是那一套,軟件隨時要更新。
作者: 默笑滄海    時間: 2021-10-16 14:14
說什么“工作可能還更輕松并富有創意”,我現在就為將來老了干不動了怎么辦發愁
作者: 禹玉杰    時間: 2021-10-16 14:44
十年工作經驗的工藝工程師:車,銑,刨,磨,數車,加工中心,CNC編程,電焊,氣割,氬弧焊,氣保焊。實操過五年,工藝做過五年。無奈學歷有限,感覺缺了一塊敲門磚。目前正在自考。目標下個十年考高工!!!!
作者: 小城大愛    時間: 2021-10-16 17:30
關鍵現在好多企業招人40歲以上就不考慮了
作者: haoaj    時間: 2021-10-18 15:30
學習學習
作者: 遠祥    時間: 2021-10-18 22:16
慢慢熬唄,熬出頭就好了!
作者: 湯圓園    時間: 2021-10-19 15:17
這種文章純粹是毒雞湯啊,真的有多少人有機會真正的做設計研發的,實際機械中大多數人只不過在搭積木而已,有的搭的熟練搭的好一點,工資怎么可能高得了,都一個夕陽行業了還在吹前途,計算機再過割3-5十年也有可能成為夕陽行業,但凡是夕陽行業的普通從業者都不會有很好的付出回報比!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0-19 17:04
制造業不會是夕陽行業,只是行業有大周期。像機械這種傳統行業,會有幾十年的周期。但是人生苦短,你不可能用有限的生命去對抗行業的大周期。
比如蒸汽機發明,帶動了一波機械高潮。內燃機的發明,帶動了一波高潮。
后面電力的發明,帶動了電子科技這塊的高潮,其后帶領的是IT業。
目前機械領域差不多近100年沒有什么突破了,除非科技突破下一層,帶來大的變革,行業會整體起來,否則,就呵呵了。
有可能你等一輩子都等不來這個戰點!
這也是我當初為什么轉行業的初衷!
作者: 長涯    時間: 2021-10-20 11:32
總結:屁一樣的正能量分析;先不說低學歷對比,就是高學歷名校出身,同樣的軟件方向和機械方向,軟件方向一樣完爆機械方向,也別說機械越需要學的多,年齡越大工資越高。人軟件方向35歲前賺你一輩子積累不說,就是軟件方向,從碼農、上位機、下位機,人家就不能一步步學習搞架構?搞系統?搞算法?搞人工智能?     不管是普適性群體,還是中高層次,機械方向收入就是被軟件方向玩爆
作者: YYAngel1986    時間: 2021-10-21 16:14
正能量!有感!
作者: 15625039521    時間: 2021-10-23 15:56
bonetr 發表于 2021-10-16 08:33
除了這個觀點,20年前軟件工程師到現在一文不值別的都支持!
一個高Big的程序員,核心能力應該也是算法,數 ...



作者: 15625039521    時間: 2021-10-23 15:57
mintbird 發表于 2021-10-16 08:41
并沒有那么正能量啊
說明機械行業還是個金字塔型的結構,和這個社會一樣一樣的,頂尖的就這么一波,剩下的 ...

努力往上把,不做塔底

作者: 15625039521    時間: 2021-10-23 15:58
譬如朝露 發表于 2021-10-16 08:53
正能量?第一次工業革命后,鐵匠,馬車上哪兒傳承去了

打鐵不是還有么,不過都升級了

作者: 15625039521    時間: 2021-10-23 15:59
機械社區618 發表于 2021-10-16 08:57
總拿個別說事的人是不是傻啊,寫這種文章的人就屬于那種太久不接地氣的人。
要說個案的話,你做任何一行都 ...

為什么我不能就是那一個

作者: 15625039521    時間: 2021-10-23 16:00
機械社區618 發表于 2021-10-16 08:58
這個席永學是哪個傻缺啊?真的想找上門去給他一耳光。



作者: 15625039521    時間: 2021-10-23 16:01
z424385518 發表于 2021-10-16 09:26
樓上都是暴躁老哥,哈哈

太暴躁了

作者: 譬如朝露    時間: 2021-10-31 18:15
15625039521 發表于 2021-10-23 15:58
打鐵不是還有么,不過都升級了

是升級?不過現在打鐵的都不是打鐵行業的。所以機械升級了后,也沒人說是你機械行業的人在操作呀。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