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關于限電眾說紛紜,看到很多人還不明真相開個貼說明一下 [打印本頁]

作者: wumingjie0612    時間: 2021-9-28 09:34
標題: 關于限電眾說紛紜,看到很多人還不明真相開個貼說明一下
先說結果:其實無論真相是什么,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響應國家政策,國家層面目前也沒有好的辦法,畢竟咱們體量實在是太大了。
限電最主要的原因是兔子制裁袋鼠,禁止從那里買煤,導致替代國趁機漲價?;鹆Πl電成本上升。不得不限電。咱們用數據說話,“以2019年為例,中國的火力發電占比為68.88%。”

動力煤價格從2021年1月280元/噸,2021年6月544元/噸,到今天的1258元/噸。

別聽網上的瞎分析,數據才能代表真相,這些數據都是公開可查詢的。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1-9-28 09:40
限電的主要原因是煤漲價了?
作者: wumingjie0612    時間: 2021-9-28 09:42
老鷹 發表于 2021-9-28 09:40
限電的主要原因是煤漲價了?

對的,就是這么直接了當,沒有那么多原因。

作者: 黑色七月未央    時間: 2021-9-28 09:44
別鬧了,別隨便看的個觀點就是真相,哪那么多真相,還制裁、限制買煤。。。。。。煤價大漲是真的,但你去查查咱國家進口煤的比例,你發表你自己觀點沒問題,別冠以“真相”。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21-9-28 09:46
別聽網上的瞎分析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1-9-28 09:50
wumingjie0612 發表于 2021-9-28 09:42
對的,就是這么直接了當,沒有那么多原因。

呵呵,說是國家策劃好的,去低端產能避免出口企業惡性競爭,以便提高出口價格,讓美國更高通脹。

當然了,如果因為煤價上漲,被迫想出這個主意,也還可以。只是不要限制居民用電,不要輕易漲電價。

感覺似乎有更好的辦法,比如提高工業電價,而不是停電,高耗能企業自然會淘汰一部分。提高成本以后出口價格也會提高?;蛘呒訌妱趧訄谭ǖ?,想淘汰低端企業,用這樣一刀切的突然襲擊的辦法,太狠了。

作者: wumingjie0612    時間: 2021-9-28 10:04
黑色七月未央 發表于 2021-9-28 09:44
別鬧了,別隨便看的個觀點就是真相,哪那么多真相,還制裁、限制買煤。。。。。。煤價大漲是真的,但你去查 ...

1:關于“真相”,我在網上看到太多的觀點了,人云亦云。我只是從邏輯層面來理性分析。限電一定是電不夠用了,為什么不夠用,就要看火力發電占比,以及煤價。
2:關于制裁,這個貌似全國人民都知道。現在從袋鼠進口的煤已經幾乎為0,目前進口占比最高的是印尼,印尼可能就是個二道販子,還沒有實錘的數據證明。
3:關于進口煤占比,我還沒有找到這個數據,但是從價格上看就已經說明一切了。如果進口占比少,以我黨的個性是不可能讓煤的價格上升如此離譜的?;痣姸际菄?,關乎國家命脈,你細品。

作者: 熱青茶    時間: 2021-9-28 10:21
呵呵,都忘了這也是網了,算不算瞎分析。
電成本在產品中的占比有多大,雖然產品利潤低,但即使漲了幾倍也還不致于到限電的程度。
作者: wumingjie0612    時間: 2021-9-28 10:27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21-9-28 09:46

每個人都要保持獨立的思想,基于數據自己去細品。不容易被帶節奏。

作者: zyk566515    時間: 2021-9-28 10:44
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解決方案啊!
作者: LB老沈    時間: 2021-9-28 10:51
老鷹 發表于 2021-9-28 09:40
限電的主要原因是煤漲價了?

不想給美國出口“襯衣”等日用消費品了,他們隨便印“草”票,來買我們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商品,回去接著印。我們為了爭訂單,還會競相壓價。老美坐收漁利,加班印美元。

作者: kayex    時間: 2021-9-28 10:54
限電了物價上漲了、工資降低了,自己日子難過了
作者: haoaj    時間: 2021-9-28 10:56
百年后真相可能會大白
作者: liguowei951    時間: 2021-9-28 11:01
進口動力煤占比只有5-10%的比例,主要還是自產的,那么問題來了,國有的煤怎么突然就緊缺了呢?
作者: sunbetterwu    時間: 2021-9-28 11:04
能不瞎扯不?從袋鼠國進了多少煤?國內自給率多少?你數據都沒有,瞎扯毛線
頭條上九邊都說了,進口煤占比太小,影響不了大局,主要是因為要淘汰落后產能,只保留高端產能
作者: 零分貝大衛    時間: 2021-9-28 11:13
與其說漲價 我更希望他是 大國博弈 政治經濟打壓,說白了 真刀真槍 跟美國干一下。

什么時候扣押過外國友人三年多?人家就跟你耍無賴 我大華夏 三年了把人弄出來 感動的還痛哭流涕。

那確實是喚起愛國情懷但也是恥辱啊。

作者: 張飛湖北    時間: 2021-9-28 11:15
時刻保持警惕心
作者: liuping_1966    時間: 2021-9-28 11:32
本帖最后由 liuping_1966 于 2021-9-28 11:34 編輯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21-9-28 13:02
看了最近一段時間的新聞,我認為就是煤價飆升,所以要出口賺錢(可以現在在網上搜到最近煤出口現在增加了多少),而電剛好相反,又不能一下漲太多,加上地不好賣了,這錢能省就省,有賺就賺,不然怎么發工資(不是打工仔的工資)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1-9-28 13:06
廣州粵研鐘彥華 發表于 2021-9-28 13:02
看了最近一段時間的新聞,我認為就是煤價飆升,所以要出口賺錢(可以現在在網上搜到最近煤出口現在增加了多 ...

中國煤炭出口多少,出口到哪里?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21-9-28 13:25
發展核電還是不錯的選擇
作者: 摯愛重金屬    時間: 2021-9-28 13:41
我看到的其中一種說法是打經濟貿易戰,還有就是強制開發新能源
作者: 天天天藍_    時間: 2021-9-28 13:53
那煤為啥漲價呢??
作者: 南天橫翼    時間: 2021-9-28 13:53
去年街道上禁止買煤,偷偷摸摸還能買到,今年就看能買到煤么,買不到咱也沒辦法。再說限電,說產業升級,限制工業用電就行了,但是限制居民用電及商業(好比醫院,商場等)用電,實在是想不出和產業升級有啥用,難不成淘汰一部分人?
作者: 海峰210    時間: 2021-9-28 14:37
liguowei951 發表于 2021-9-28 11:01
進口動力煤占比只有5-10%的比例,主要還是自產的,那么問題來了,國有的煤怎么突然就緊缺了呢?

是不是戰備了

作者: 熱青茶    時間: 2021-9-28 14:48
凜冬將至,捂緊錢包。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21-9-28 14:51
老鷹 發表于 2021-9-28 13:06
中國煤炭出口多少,出口到哪里?

這個不是什么秘密,網上一搜一大把
(, 下載次數: 57)

作者: 輻射    時間: 2021-9-28 15:27
拿現象去解釋現象,這個邏輯是有問題的
作者: 鐘sir.    時間: 2021-9-28 16:44
wumingjie0612 發表于 2021-9-28 10:04
1:關于“真相”,我在網上看到太多的觀點了,人云亦云。我只是從邏輯層面來理性分析。限電一定是電不夠 ...

從袋鼠那邊進口的煤只有10%

作者: 鐘sir.    時間: 2021-9-28 16:54
找到一個好的機會,進行大整合,類似于美國的摩根整合,真正意義上擁有定價權,在國際上有立足;長線上發展新能源,防止石油制裁,我國的煤炭產量很豐富,但是如果是現在這么個用法,也就二三十年的光景,所以,新能源與光伏等一系列相關產業是下一步要發展的重點方向,短期限電是最直接最有效推動改革的手段,并且限電的省份,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指標沒達成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21-9-28 17:30
luaya 發表于 2021-9-28 16:30
看看后半句,所以說你這種人就是斷章取義發出謠言,然后不知道的人再一跟風傳起來,不明真相的人就當 ...

請問在這里發評論能賺多少
(, 下載次數: 61)

作者: 17567410    時間: 2021-9-28 17:57
本帖最后由 17567410 于 2021-9-28 18:50 編輯

首先是煤價翻番的漲,其次馬上開始的采暖季,由北向南用電量大增,未雨綢繆!辦事雷厲風行!一對夫妻一對孩!~~~一對夫妻一個孩!~~~開放二胎!~~~三胎!急急如令!
作者: 翱翔天際    時間: 2021-9-28 19:08
都是為了共同富裕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1-9-28 19:18
看來就是煤不夠了,另外就算有煤電力公司也不愿意發電,因為煤漲價了發電就虧本,發電越多虧得越多。至于說要限電導致出口產品漲價加大美國通脹,能起多大作用還難說,更可能的是愛國反美人士故意要這么解釋。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1-9-28 20:21
看來主因還是電煤價格倒掛,發電就虧本。估計電價快上漲了。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21-9-28 20:54
煤炭的價格對限電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最大的,國家方面一定是有相關的策略的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21-9-28 21:36
我覺得這事有關部門真需要出來澄清一下了。
作者: wryp    時間: 2021-9-29 07:13
老鷹 發表于 2021-9-28 09:50
呵呵,說是國家策劃好的,去低端產能避免出口企業惡性競爭,以便提高出口價格,讓美國更高通脹。

當然 ...

難道不是國家又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上一盤我也不知道贏了輸了?估計贏了。都贏麻了。感恩!咸田!
這都是最近的梗。


作者: 南天橫翼    時間: 2021-9-29 09:07
別爭了,央視評論了,實質是缺煤,沒那么多大棋。一個個魔怔的理論真多。
作者: liguowei951    時間: 2021-9-29 09:09
老鷹 發表于 2021-9-28 19:18
看來就是煤不夠了,另外就算有煤電力公司也不愿意發電,因為煤漲價了發電就虧本,發電越多虧得越多。至于說 ...

限電導致出口產品漲價加大美國通脹,這個在我看來就是個笑話,2018-2020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占總進口數的比例分別為21.25%,18.08%,16.81%,而且現在外資加速轉移,耐克阿迪主要都在越南生產了,國內好多公司也去東南亞一帶投產。
如果出口產品漲價能加大美國通脹,為什么我們不直接提高出口關稅,來漲價,需要用限電這種極端手段呢?

作者: wiky@    時間: 2021-9-29 10:00
國家能執行這個政策,肯定是多方面考慮的。不是一兩個原因能說明的。矛盾都是一直存在的~跟著政策走就對了~
作者: wgary    時間: 2021-9-29 13:34
老鷹 發表于 2021-9-28 20:21
看來主因還是電煤價格倒掛,發電就虧本。估計電價快上漲了。

已經吹風了,有序提高價格

作者: wgary    時間: 2021-9-29 13:35
南天橫翼 發表于 2021-9-29 09:07
別爭了,央視評論了,實質是缺煤,沒那么多大棋。一個個魔怔的理論真多。

有個叫“盧克文”的特別有市場

作者: chaozhan1992    時間: 2021-9-29 14:44
wryp 發表于 2021-9-29 07:13
難道不是國家又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上一盤我也不知道贏了輸了?估計贏了。都贏麻了。感恩!咸田!
這都是 ...

咸因吧,感恩沒有二心

作者: 0388    時間: 2021-9-30 09:04
不明白
作者: 待業青年    時間: 2021-9-30 13:12
作為一個曾經的煤炭行業從業者,我感覺簡單分析可能是以下原因:
      我們的能源結構里火電始終是第一,第二是水電。核電,風電及太陽能等新能源是補充。水電,風電和太陽能都是受自然條件限制,發電量波動較大。通常都是優先使用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發電。而火電廠一般會維持低功率運行。特別是北方城市火電廠的存在意義不是為了發電,而是為了供暖。
       目前可能是清潔能源發電受自然條件限制發電量降低,而用電需求卻處于一個高峰時段,招成了一個巨大的能源缺口?;痣姳旧硎蔷哂幸欢ǖ难a缺口能力,但火電廠通常不會大量存煤,因為煤炭的大量囤積有自燃的風險。因此補缺的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目前的情況可能就是缺口過大,火電補不上這個缺口?;痣姀S的動力煤需求增加,造成煤價的持續上張。煤礦的增長需要一個時間,這個時間段內就需要進行限電。

根本原因應該是我們的能源結構調控能力不能完全匹配用電需求的波動。最需要做的是能源結構優化。
作者: 待業青年    時間: 2021-9-30 14:07
轉載個文章““拉閘限電”真相調查:事情并非突然發生,也絕不只發生在中國

21世紀經濟報道”
事實上,無論是歐美,還是中國,當前共同面臨的問題在于電力供給端上的不足。盡管在分析本輪國內多地出現電力缺口時,不可避免地會談及疫情以來我國社會生產用電需求增速提升。但業內人士亦指出,在全年用電增速高達8.5%的2018年,并未出現大規模限電的現象。
1、煤炭供應偏緊

作為一個“富煤、少氣、貧油”的國家,雖然近些年來我國正在不斷加大能源結構轉型,但在當前的電力結構中,火電依舊是最核心的供電來源。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1年版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的電力結構中,煤炭發電量占比為63%,較2018年和2019年分別下降15個百分點和2個百分點;水電為第二大發電能源,發電量占比為17%;風電、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已經提升至11%,較2018年和2019年分別增加了9.7個百分點、1.1個百分點。此外,核能、天然氣最近兩年維持著較為穩定的發電占比,2020年的比例分別為4.7%、3.2%。

現階段的電力結構,決定著當下煤炭供給依舊是電力供給側的核心。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份,我國生產原煤25.97億噸,同比增長4.4%;進口煤炭1.98億噸,同比下降10.3%。其中,8月份,生產原煤3.35億噸,同比增速由上月下降3.3%轉為增長0.8%;進口煤炭2805萬噸,同比增長35.8%。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國內煤炭生產和進口量自8月份開始有所好轉。不過,煤炭產量的釋放還需要一個過程。
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來我國煤炭產能正處于下行周期。尤其是今年7月份以來,國內煤炭供需錯配的情況愈發嚴重。

在需求端,隨著疫后經濟的復蘇,我國工業生產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和產能利用率均高于往年同期。此外,電力需求向好,1-8月份全社會累計用電量同比上升13.8%。其中,占全社會用電量2/3的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長了13.1%,是推動全社會用電量高增長的核心原因。
而在供給端,一方面,國內煤炭產能正處于周期下行的背景中,且另一方面,受國際關系與海外疫情的影響,我國今年從蒙古、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量有所減少。多種因素疊加之下,目前國內煤炭庫存遭遇一定的壓力。

Wind數據顯示,在主要港口方面,秦皇島港煤炭庫存整體下滑,9月上旬日庫存量一度低至352萬噸;全國重點電廠煤炭庫存量今年以來更是持續下滑,8月份的庫存量已經降至4890萬噸。
2、水力發電量下滑

在目前我國的電力結構中,水電依舊是第二大電力能源。但今年以來,水力發電量增速下滑。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份,我國規模以上水力發電量約為7617.1億千瓦時,同比降低1%。其中,發電量占比較少的華北、東北和華東地區,保持了水力發電的增長,而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區主要水力發電省份卻呈現發電量下降。

受干旱天氣等氣候影響,中南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今年1至8月份的水力發電量分別為1818億千瓦時、4482.9億千瓦時、775.1億千瓦時。其中的重點水力發電省份發電量均萎縮:湖北省水力發電量966.7億千瓦時,同比降低5.8%;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力發電量342.6億千瓦時,同比降低2.3%;四川省水力發電量1983.9億千瓦時,同比降低4.6%。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以來,我國水力發電新增裝機量整體處于下滑趨勢。2020年,我國水力發電新增數倍容量為1323萬千瓦,同比增長217.3%。不過,這一高增長的背后得益于總裝機1020萬千瓦的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

3、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尚未堪大任
隨著雙碳目標的推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能正不斷擴大,發電量占比持續提升。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風電、光伏累計發電量占比同比提升0.9個百分點至9.5%,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在9.6%左右。國家能源局制定的目標是,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要到11%左右,2025年達到16.5%左右。

整體來看,隨著光伏、風電發電量占比的提升,不少風光資源豐富的省份也開始倚重風電、光伏。但在今年極端天氣多發的年份,風電、光伏發電的穩定性遭遇挑戰。
東北此次罕見的居民用電被拉閘背后,風電驟減也被認為是原因之一。據《遼寧日報》消息,遼寧省工信廳9月26日召開的全省電力工作保障會議指出,9月23日至25日,由于風電驟減等原因,電力供應缺口進一步增加至嚴重級別。
國泰君安認為,“從我國目前的發電結構來看,對于火電的依賴依然較為嚴重,風電和光伏未能貢獻出應有的產出。”該機構分析稱,雖然我國目前的風電和光伏裝機占比已達到24%,但目前產出僅占發電量的10%左右,說明我國對于火電的依賴較為嚴重,風電和光伏的裝機量和其發電量不成比例,未能貢獻出應有的產出。從發電增速來看,風電產出大幅提升,累計同比達到44.7%,而光伏發電的增速依然相對較低,僅9.7%,相反,裝機占比不斷下降的火電增速反而達到了16.1%。這表明發電結構的不成比例也存在趨勢性特征,對于整體的電力供給造成了較大的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的風電、光伏,在大規模發展過程中,其上網的穩定性一直是關鍵問題。為此,與新能源發電密切相關的儲能、特高壓技術的研究有待提升,以消除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和配套基建不匹配的矛盾。
能源結構“跳閘”反思

近十年來,國內已經先后三次出現規模性的地方限電現象。
2010年,即“十一五”收官之年,多個省份在能耗強度目標的約束下,于5月份開始實施“拉閘限電”,隨后因影響經濟生產秩序,當年10月份基本被叫停。

2020年四季度,浙江、湖南、江西、內蒙古先后出臺限電措施,應對階段性供電不足。
這次始于2021年5月份,并在持續發酵的第三次限電潮,其影響目前仍然在擴大。

與此前兩輪不同,本輪限電發生的原因,直指當前能源結構本身的“跳閘”現象。
我國正迎來能源結構轉型的“快步走”時期,在電力體系的重構過程中,從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平穩過渡時,緩解“電荒”、防止拉閘限電,需要著重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未來幾年仍需穩住火電供應
本輪限電的關鍵因素在于供給端,而未來幾年我國社會用電量需求仍將保持一定的增速。

由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發布的《中國2030年能源電力發展規劃研究及2060年展望》預測:2025年、2030年,我國社會用電量由2020年的7.5萬億千瓦時增長至9.2萬億、10.7萬億千瓦時。該報告進一步測算了需求增速——2020年至2025年,我國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速約4.2%;2025年至2030年,用電量年均增速約3%;2030年至2050年、2050年至2060年,用電量年均增速將下降至2%、0.6%。
在此基礎上,國泰君安測算,未來隨著碳中和對于煤炭產能的限制,以及火電新增裝機增速的下降,火力發電量增速將從2021年的5.6%降至2025年的1.3%;風電和光伏的新增裝機不斷提升,其每年的發電增速將維持在10%以上。

然而,在這樣一個電力結構轉換中,我國電力供應增速將持續低于電力需求增速,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而在整個轉換過程中,火電供應的穩定性也將關系到電力結構在未來幾年的平穩過渡。
2、避免“一刀切”式減碳

本輪拉閘限電,被置于一個較大的背景:“能耗雙控目標考核”。不少地方為完成雙控考核而拉閘限電。有的地方因為被約談,而連夜開會“統一安排”拉閘限電。然而,“能耗雙控目標考核”并不是此輪拉閘限電的根本原因。
“能耗雙控”是執行多年的老政策。從2006年開始,我國將能耗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2011年開始實施能耗雙控考核。其中,“十二五”規劃在把單位GDP能耗降低作為約束性指標的同時,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要求;“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能源消耗比2015年降低15%,能源消費總量低于50億噸標準煤的目標。

如前文所言,2010年“十一五”收官之年,我國也出現多個省份在能耗強度目標約束下“拉閘限電”的現象。其結果,最終導致社會生產經濟秩序受到影響,此為前車之鑒。
盡管“能耗雙控”是剛性要求,減碳是大勢所趨,但“運動式”減碳,對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傷害巨大,甚至得不償失。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碳達峰工作的一些偏差,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的會議已作出明確表態。會議要求,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盡快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堅持全國一盤棋,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后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做好電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
3、重構電力體系謹防激進思維

當前,在“雙碳”目標的指導下,我國電力結構正在進行積極轉型?!禕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1版的數據顯示,從2009年至2020年,我國電力結構正在發生顯著變化——2009年,我國煤炭發電量占比為78%,水電占比17%,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為1.3%;2020年,煤炭發電占比降至63%,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升至11%,水電占比保持不變。
這組數據的變化顯示,過往十年間,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主導著電力結構調整過程中的“此消彼長”。

然而,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在當前電力結構轉型中,我們依然需要正視火電的地位。
Wind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發電裝機結構占比為火電56.6%、風電和光伏24%。但顯然,火電56.6%的裝機占比對應著63%的發電量,風電、光伏合計24%的裝機占比僅對應著11%的發電量。這意味著,在當前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的同時,新能源發電還不能承擔起當前電力結構供應的主導型重任。
4、加快發展儲能、特高壓技術

值得肯定的是,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我國風電、光伏發電技術成本已經大幅下降,平價上網時代漸行漸近。
無論是從資源獲取還是發電潛力上看,新能源將是未來主導世界能源結構的不二之選。但隨著發電裝機量的提升,如何保持新能源發電穩定上網,避免無序脫網的現象,亦是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時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

實際上,這方面已有前車之鑒。2019年8月9日,英國電網發生大停電事故,集中于英格蘭與威爾士地區,約有100萬人受到停電影響。數據顯示,2019年,英國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已經升至35%。而此次事故起因,便是英國電網海上風電和分布式光伏出現大量無序脫網,導致系統頻率下降至48.9赫茲,引發系統中低頻減載裝置動作,切除大量負荷。據當時資料,事故發時,英國風電滲透率已達到34.71%。在本次大停電中,抽蓄機組及時增加出力,阻止了事故進一步擴大。
從英國電網停電事故中,我們不難發現,風電、光伏發電存在隨機性風險,即受天氣、氣候影響較大。

國泰君安指出,儲能技術能有效調節新能源發電引起的電網電壓、頻率及相位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新能源發電的隨機性、波動性問題,可以實現新能源發電的平滑輸出;此外,特高壓技術可以將富集區資源運送到負荷中心,解決資源與負荷的區域錯位問題。因此,儲能和特高壓技術值得大力發展。
作者: 遠祥    時間: 2021-9-30 21:13
說到底就是澳大利亞進口的煤漲價太嚴重了,這澳大利亞確實不是好東西,一旦看到有利可圖,就拼命的漲價!
作者: z424385518    時間: 2021-10-5 16:08
太長見識了。
作者: huxinghuai    時間: 2021-10-6 12:11
wumingjie0612 發表于 2021-9-28 10:04
1:關于“真相”,我在網上看到太多的觀點了,人云亦云。我只是從邏輯層面來理性分析。限電一定是電不夠 ...

確實,動力煤進口量不足10%,不用去細品了。

作者: jkwjbvjwb    時間: 2021-10-6 14:29

太長見識了。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10-8 16:05
對于國家來說,就是左手倒右手的事情。前幾年煤礦改進,環保政策,現在就留下的基本是國有煤礦。發電廠虧錢了,利潤只是被國有煤礦,和鐵路運輸賺走了,對于國家,是左手換右手,沒損失。
所以這個結論站不住腳
作者: wpf1022    時間: 2021-10-9 09:18
同感,很多各種各樣的說法,煤炭、天然氣價格猛漲導致發電廠虧損,發電量縮減,電網總容量跟不上用電需求,不得已才強制限電吧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