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德媒中的中國機械制造 [打印本頁]
作者: 曉昀 時間: 2021-8-16 07:45
標題: 德媒中的中國機械制造
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21-8-16 07:46 編輯
根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的一項研究,德國機械制造商2021年將再次實現出口增長,增幅13%,達到2490億美元。然而,在機械設備制造領域,德國可能已經長久地輸掉了與中國的競爭。
研究顯示,中國正在大幅擴大對德國的領先優勢。報告預測,今年中國的機械設備出口將增長近31%,達到2960億美元;而曾經的機械設備出口世界冠軍德國的出口將僅增長13%,達到2490億美元。
報道稱,2020年,中國首次在這一領域超過了德國。據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計算,中國去年的機械設備出口額為1650億歐元(約合1950億美元),約占此類產品全球出口總量的15.8%;德國的出口額為1620億歐元,在總量中的占比仍達到15.5%。
此次的研究報告指出:“由于新冠疫情,中國在2020年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機械設備出口國。”報告說,中國工業在嚴格的封鎖措施解除后迅速恢復運轉,使之成為可能。報告說:“中國競爭者正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超越德國出口商。”2020年,中國已在機械設備制造的28個細分領域中的16個領域領先于德國,其中包括德國傳統上出口量很大的領域。
以上是摘自《參考消息》的內容。中國機械制造在技術,質量方面的確有了長足的進步,當然,我們的機械制造與德國的差距在某些方面和領域還是很明顯的。
我們產品中配套的德國主機和其他小零部件,結構設計,材料選擇,質量控制也是參差不齊,天天郵件兩邊飛,而且有些解決起來比較棘手的問題,德國供貨商也學會了左右而言他,踢皮球。
技術和質量進步很大一部分在于實施的人的態度。
作者: 殺豬的爺們 時間: 2021-8-16 08:13
我們出口的先進設備中很多高精部件還是德、日的,還要加油
作者: xiami33 時間: 2021-8-16 08:36

作者: 漫游宇宙 時間: 2021-8-16 09:02
中國制造很多設備的核心還是國外進口的,還不能完全自主,倒應該叫中國組裝
作者: sunbetterwu 時間: 2021-8-16 09:09
我相信這個現象以后會越來越嚴重,因為聰明的早都轉行了,現在從事機械行業的都是大浪淘沙,淘汰下來的大笨蛋,能把機械行業做好才有鬼了
作者: 受不了了 時間: 2021-8-16 09:49
你去你們車間逛逛,看你們的機器上那些傳感器有幾個是國產的,真不知道我們的郭嘉是不是有啥好東西藏著掖著舍不得給咱們用還是咋回事
作者: zhaojunxian 時間: 2021-8-16 10:26
有這感覺,感覺同學中有才華的大部分都不在機械行業,還是提高待遇才行,不然即使普通人也不愿意留在這個行業
作者: zhaojunxian 時間: 2021-8-16 10:30
本帖最后由 zhaojunxian 于 2021-8-16 10:33 編輯
但是事實上核心部件確實依賴進口,我們公司不少進口設備一旦壞了 ,只能高價買進口 ,我們的自動化核心部件也全是德國,日本的。工業這塊落后很多,航空航天方面還是可以的,還需要我們這輩人更加努力才行
作者: zhaojunxian 時間: 2021-8-16 10:58
本帖最后由 zhaojunxian 于 2021-8-16 10:59 編輯
基礎工業以為我國的實力追平甚至趕超日本德國并不難,就如大俠所言 我們國家重視愿意投入,我們的航天,我們的高鐵已是世界前列,基礎工業還是缺少重視了。
作者: sunbetterwu 時間: 2021-8-16 11:19
洛陽軸承廠很厲害,技術實力沒的說,航天的軸承很多都是他家做的,但是有啥用?洛陽軸承廠瀕臨倒閉,最后被一個煤老板買下來了,但生意仍然不好啊
市場經濟,這個東西不是說你實力好,就一定能賣得好
作者: ZHTJST 時間: 2021-8-16 13:45
科觀地說,有進步,有差距
作者: 易錯易混 時間: 2021-8-16 14:02
做得好不一定有市場,除非的高端領域。
作者: 無聊過客唱反調 時間: 2021-8-16 17:45
就中國機械行業的內卷程度,卷到最后都是性價比極高的產品才能活下來,用于出口了肯定比價格死貴的歐美日系有競爭力
作者: 鈑金準專家 時間: 2021-8-17 16:28
多年來德國制造業超強的刻板印象還是需要時間來消解。其實德國制造好多也是中國代工的。德國貨沒有想象的那么牛。這個論壇里的還是有牛人的,估計出來說兩句的不多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