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我感覺國內半導體會和國內汽車一樣繞不過去國外的專利而無法大規模生產! [打印本頁]

作者: 漫游宇宙    時間: 2021-8-4 09:07
標題: 我感覺國內半導體會和國內汽車一樣繞不過去國外的專利而無法大規模生產!
       之前汽車不是有太多專利,國內企業繞不過去,國家也因為減排壓力,開啟了新能源賽道,讓國內車企不再受制于專利限制。

       其實看了看芯片制造成熟的方案國外已經實驗出來了,國內想重新開辟一條新道路很難,起碼成本上是不劃算的。

       國外已經5nm成熟了,而國內14nm還沒完全擺脫美國。期中的技術差個二三十年是有得,其中這么多的專利壁壘,是繞不過去的。只要國家想全球化肯定要遵守游戲規則,不能說無視專利直接生產(參考我不是藥神的專利藥)

作者: sunbetterwu    時間: 2021-8-4 09:21
半導體僅僅是專利的事兒么?
半導體行業,能做芯片的人,去換金融 IT,至少都是翻倍收入,他們會苦哈哈的做芯片?難道是為了理想?為了使命感?還是那句話,有大本事的早都轉行了,當然你非說有幾個大牛,那我也不反對,但更多的大牛成為大牛前都轉行了了啊?芯片行業流失了多少人才?流失這么多人才的行業,這個行業還能做好?那才是有鬼了
被人卡脖子啥的都是媒體報道,永遠記住一句話,媒體越報道這行業缺人,越說明這個行業的待遇是在趕人
作者: 老鷹    時間: 2021-8-4 09:23
回到封閉年代就是今天北朝鮮了。
作者: 漫游宇宙    時間: 2021-8-4 09:34
sunbetterwu 發表于 2021-8-4 09:21
半導體僅僅是專利的事兒么?
半導體行業,能做芯片的人,去換金融 IT,至少都是翻倍收入,他們會苦哈哈的 ...

待遇上其實國家關注了,會投入資金待遇自然會提高,自然會有人才涌入,可是這種技術專利壁壘就很難突破了。其實在國內越是基礎性的越是工資待遇不行,現在人買房買車養娃養老壓力都很大,不賺錢很要命。然我想起去年中科院那個鬧離職的新聞,能搞錢的都上位了

作者: 漫游宇宙    時間: 2021-8-4 09:35
老鷹 發表于 2021-8-4 09:23
回到封閉年代就是今天北朝鮮了。

封閉是不可能了,弄出來侵犯專利也只能軍工用用吧,畢竟軍工是保密的。商業化是不可能了

作者: sunbetterwu    時間: 2021-8-4 09:55
漫游宇宙 發表于 2021-8-4 09:34
待遇上其實國家關注了,會投入資金待遇自然會提高,自然會有人才涌入,可是這種技術專利壁壘就很難突破了 ...


理想很豐滿
你就看,啥時候二代們去做半導體了,那說明半導體從業者的收入真的能轉好了

作者: sgxap666    時間: 2021-8-4 10:05
漫游宇宙 發表于 2021-8-4 09:34
待遇上其實國家關注了,會投入資金待遇自然會提高,自然會有人才涌入,可是這種技術專利壁壘就很難突破了 ...

拿印鈔機去投呀,欠的債都還不清。

作者: 漫游宇宙    時間: 2021-8-4 10:15
sunbetterwu 發表于 2021-8-4 09:55
理想很豐滿
你就看,啥時候二代們去做半導體了,那說明半導體從業者的收入真的能轉好了

投資制造業就是個笑話,之前看西紅柿首富 沒啥感覺 干了幾年 確實是個笑話。投入大 風險高 回報低,那有金融香

作者: 人在曹營心在漢    時間: 2021-8-4 10:37
感覺最核心設備光刻機短期內國內沒啥希望了,荷蘭那邊把圖紙給你你都做不出來,從材料到精度,從電子元件到軟件程序,可能也就軟件程序我們能寫一寫,熬結果這是最后一環。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21-8-4 11:15
人在曹營心在漢 發表于 2021-8-4 10:37
感覺最核心設備光刻機短期內國內沒啥希望了,荷蘭那邊把圖紙給你你都做不出來,從材料到精度,從電子元件到 ...

也許定性分析的原理還能搞懂,一定涉及到定量計算,就翻車了。數學和物理的人才外流太嚴重了,清華作為最高學府,成了歐美學術界的韭菜園,你都不知道應該罵誰。

作者: ZHTJST    時間: 2021-8-4 11:43
相信咱們所在的神奇國度,會有奇跡發生的。
作者: 曉昀    時間: 2021-8-4 12:45
老鷹 發表于 2021-8-4 09:23
回到封閉年代就是今天北朝鮮了。

不可能封閉了吧?時代自己滾滾向前了

作者: 曉昀    時間: 2021-8-4 12:46
跟著喊著造芯片的那波人已經圈完錢離場了。
作者: 堅如磐石    時間: 2021-8-4 13:59
漫游宇宙 發表于 2021-8-4 10:15
投資制造業就是個笑話,之前看西紅柿首富 沒啥感覺 干了幾年 確實是個笑話。投入大 風險高 回報低,那有 ...

有兩個環境:一個是整潔的辦公室,不說美女如云至少是女的能占到1/3,工資高的很高,低的也不拖當地的平均工資后腿;一個是臟亂差,一群老爺們,能有一個女的那基本上和國寶一樣,工資高的也就那樣,低的能拖國家后腿。這兩個如果讓你選你怎么選?

作者: 祺哈哈哈    時間: 2021-8-4 14:14
有能力傻逼才不轉IT和金融,
作者: 一氣八百里    時間: 2021-8-4 15:26
待遇和地位提升不上去的話,說啥都是虛的
作者: 南天橫翼    時間: 2021-8-4 16:15
咋說呢,要看富人們的孩子都去干啥了?他們都去搞金融了,那絕對不會錯。反正我是沒見過幾個富二代干制造業的。
作者: sunbetterwu    時間: 2021-8-4 17:04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21-8-4 11:15
也許定性分析的原理還能搞懂,一定涉及到定量計算,就翻車了。數學和物理的人才外流太嚴重了,清華作為最 ...

你的下面 “風乍起 吹起一池春水”  是怎么添加的呀?教教我唄

作者: 遠祥    時間: 2021-8-4 22:48
確實會有這種尷尬,有些技術研發項就是要偷偷摸摸的干!
作者: A樂陶陶    時間: 2021-8-5 12:02
至少往前走,就是有希望 。
作者: m2006410    時間: 2021-8-5 19:37
本帖最后由 m2006410 于 2021-8-5 20:40 編輯


作者: m2006410    時間: 2021-8-5 19:39
本帖最后由 m2006410 于 2021-8-5 20:40 編輯


作者: xiami33    時間: 2021-8-6 08:44
有需要那緊趕慢趕也得嘗試!難道干坐著
作者: wlj0202    時間: 2021-8-7 08:57
南天橫翼 發表于 2021-8-4 16:15
咋說呢,要看富人們的孩子都去干啥了?他們都去搞金融了,那絕對不會錯。反正我是沒見過幾個富二代干制造業 ...

我富二代都沒看見過幾個,
難道就能說明富二代都去星際航行了??

中國這么多產品是誰造出來的?
當然也得制造業待遇的確是偏低的,需要繼續加油

作者: wlj0202    時間: 2021-8-7 08:58
m2006410 發表于 2021-8-5 19:37

你了解過半導體有關的基金、股票么?

作者: wugehaoniu    時間: 2021-8-7 09:05
越看越心寒。謝謝分享
作者: 郭某    時間: 2021-8-9 15:07
老鷹 發表于 2021-8-4 09:23
回到封閉年代就是今天北朝鮮了。

真是那樣,我經常跟別人這樣說

作者: 漫游宇宙    時間: 2021-8-9 16:09
漫游宇宙 發表于 2021-8-4 09:34
待遇上其實國家關注了,會投入資金待遇自然會提高,自然會有人才涌入,可是這種技術專利壁壘就很難突破了 ...

這要政府帶頭了  一般企業扛不住這么高的研發成本
作者: freeding    時間: 2021-8-11 21:47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8-16 11:25
汽車行業我國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的計劃實行是相當成功的,我感覺有很大希望實現彎道超車!雖然很多人在噴,那就從國家的角度和高度來剖析下這件事。
首先,傳統燃油車還是有很高的技術壁壘的,這個技術不光汽車上用,飛機,輪船,其他車輛甚至坦克的都需要,我們目前技術落后太多,真要自己鉆研,幾十年能趕上都是往小了說,很難。
這也是為什么汽車工業被譽為工業領域的皇冠。
目前全世界的形式來說,中國國內汽車市場占據了全世界絕大部分的份額,毋庸置疑,我們是第一汽車消費市場,這個是我們的實際情況。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實行新能源政策,提出用電動車取代傳統燃油動力車,甚至出臺到2035年全面禁止燃油動力車。
所謂的新能源汽車,實際上只是電動車包個殼子,技術含量并不高,大家技術差距并不大,沒什么技術壁壘,而且無論從環保還是從效率上看,都落后傳統燃油車太多。那怎么實現彎道超車呢?
到2035年,理論上傳統燃油車的市場幾乎沒有了,現在被我們忽悠的很多其他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禁售燃油車計劃。
那么到2035年,由于市場沒有了,傳統燃油車技術再NB,由于沒有了市場,技術本身也不值錢了。
此時我們就可以出手,收購傳統燃油車技術了。
然后過了2035年后比如到2040年,我們再提出燃油車可以上市了,此時我們自己也有燃油車技術了,可以實現自主生產研發了,用了20年時間,就實現了彎道超車。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國策是相當成功的,節省了時間。
芯片領域也是同樣的,我感覺我們國家的領導人決策水平還是很高的,大家不用那么悲觀。
作者: 暗影之星    時間: 2021-8-16 11:52
全球化從來不是產業資本的全球化,也就是制造業,工業。是金融資本的全球化,是以美元全球流動,增加流動性的全球化。全球產業配置全球化是在金融資本全球化的影響下,金融資本流向要素低谷后重新配置的結果。金融資本的唯一訴求就是增加流動性獲利。
目前中美之間的矛盾,并非是中國主觀意愿下的脫鉤,人家美國仍舊是老大,是人家要和你脫鉤,主動權不在你這里。
全世界是美國第一個進入金融資本主義的國家,一定程度上具有先進性,美國也因為率先進入金融資本主義,干翻了還在產業資本踏步的蘇聯。在單級霸權下,美國只要保證科技上領先,用科技支撐美軍,在全世界駐軍,擁有絕對實力,支持美元全球流動,并且用美軍支撐實現全球美國是最安全的投資過,保證流出的金融資本最終會回到美國形成閉環就行了。
在此背景下,除了支撐軍事工業的核心高技術領域,其他一切制造業都會轉移,從此世界進入全球化,對于美國而言,99%的人都成了無用階層,只需要1%的精英階層就夠了。美國印美元,拿著美元到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大肆采購一般消費品,然后通過霸權,用槍桿子頂著你腦門子讓你用賺到的外匯去購買美國的國債,然后美國依托美債繼續增發美元,再來你這里買產品。這是實質上支撐美國近幾十年來在大量增發美元的情況下仍舊可以保持超低通脹率的核心原因,像中國這種發展中國家實際上被扒了兩層皮。這樣的全球化,有必要推崇嗎?
再說了,現在的去全球化,并非閉關鎖國,僅僅是大國之間博弈,在金融資本變動的情況下,全球產業資本重新布局而已,誰也不會閉關鎖國。
中國需要大量原材料進口,能源進口,一般商品出口,實際上由于疫情,全球一般商品(日用品)只有中國在穩定生產出口,美國等發達國家不來中國采購,就沒有第二個地方能滿足他的人民對一般消費品的需求,整個國家會崩潰。所以,在競爭的地方競爭,在合作的地方合作,這也是目前美國政府的態度。
大國之間的博弈從來不是這么簡單,甚至于這次疫情,西方的不作為其實用心也極其險惡。說實在的,就是拿自己99%無用階層國民的生命,培養一個毒性傳染性超強的病毒變種,以此來擊穿中國防疫的防線,讓中國徹底崩潰,從而擊敗中國,重新制定世界秩序。如果擊穿不了中國防疫防線,先擊穿了西方世界的防線,危機到1%的精英階層生存,不得不疫情清零的情況下,那么中國就可以依托產能,制定新世界的秩序,我們的地位就會急速上升。這是本質。
全球化的競爭是極其殘酷的,為了加入全球化,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實行了貨幣化改造,一切資產貨幣化。而貨幣是主權國家政治強權的賦能,是政治強權信用的延伸。如果政治強權沒了,那么主權貨幣就奔潰了不值錢了,一切以主權貨幣衡量的國內資產價格就瞬間崩盤,其他國家之用拿一堆紙甚至是網絡上一堆0和1組成的數字,就可以抄底你所有資產,徹底洗劫一個國家。就和當年蘇聯一樣的境遇。蘇聯被洗劫后還有足夠多的資源,是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人口又少,還可以靠賣資源活下來,中國是個資源極其匱乏的國家,如果出現這一幕,那是極其悲慘的!
全球化競爭從來都是競劣的,不是競優的,只要我比你晚死一天,我就贏了,是零和博弈。
所以不用擔心什么條條框框,條條框框都是誰拳頭大,誰說了算。在芯片領域,我們也會有相應辦法實現超越的。
作者: bonetr    時間: 2021-8-28 13:37
|漫游宇宙發表于 08-09 16:09<br>這要政府帶頭了  一般企業扛不住這么高的研發成本
企業搞不住?咱就說足球,全社會這二十幾年,投資足球得快上千億了吧。得到什么了?這上千億如果用來培養技工,我覺得培養1萬人的高級鉗工不成問題吧。(一個人1000萬,養20年)。這1萬人如果用好了能為社會創造多少財富??就更不用說影視行業里投入多少錢了。
當然經濟運行沒存這么簡單的,只是覺得,有些民營企業家,不能稱為企業家,難聽的詞,不說了!
作者: 輻射    時間: 2021-8-31 11:41
論文灌水,沒希望,科研體制問題
作者: z424385518    時間: 2021-10-8 13:13
這都是啥?
作者: 1808679    時間: 2021-10-8 18:57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