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大仙 發表于 2021-7-19 14:39
為什么軸承受力情況的計算要用軸的撓度來進行校核,而且,根據你的公式,X1越大整體θ越小,你是不是說反了 ...
蝸牛papa 發表于 2021-7-19 15:02
軸可以懸臂支撐嗎,最近設計一個帶輪軸,本來兩個軸承放一起當作一個支點的,但是彎矩不平衡不會算,就把兩 ...
0377zjp 發表于 2021-7-19 14:48
X1越大整體θ越小,有正負所以要絕對值小,懸臂肯定要校核剛度,你可以想想這跟軸很軟會發生什么
人在曹營心在漢 發表于 2021-7-19 15:25
兄弟。。。你公式都錯了 自己想一想呀 這個角度怎么可能只跟前段距離相關,那我后面那段距離無限長,這個角 ...
fan大仙 發表于 2021-7-19 15:30
實際上應該是x越小,軸承承受徑向力越大
軸剛性越差
剛才看了好多公式,感覺你這邊可能把自己套住了
0377zjp 發表于 2021-7-19 15:55
你還是沒明白我的實際意圖,懸臂的長度還有負載,在實際設計時是已知條件不可更改,我希望確定的是兩個軸 ...
人在曹營心在漢 發表于 2021-7-19 16:26
你圖中列出的公式是基于前段尺寸是后段尺寸的兩倍,所以給出的數字完全是錯誤的,我在你之前的帖子就完整 ...
人在曹營心在漢 發表于 2021-7-19 16:26
你圖中列出的公式是基于前段尺寸是后段尺寸的兩倍,所以給出的數字完全是錯誤的,我在你之前的帖子就完整 ...
人在曹營心在漢 發表于 2021-7-19 16:26
你圖中列出的公式是基于前段尺寸是后段尺寸的兩倍,所以給出的數字完全是錯誤的,我在你之前的帖子就完整 ...
0377zjp 發表于 2021-7-20 09:07
看看人家是咋算的,1和2的算法不一樣,還需要變形協調
人在曹營心在漢 發表于 2021-7-20 10:15
我看這樓主就完全沒學過理論力學跟材料力學 或者他連最基礎的數學跟物理的基礎知識都很薄弱,你這種人做機 ...
0377zjp 發表于 2021-7-20 10:41
你自己說說你的M=-F(l+a-x)是啥意思,簡直一竅不通
人在曹營心在漢 發表于 2021-7-20 11:13
你這種初中文憑就別回復我了,求你了,我跟你聊天已經在浪費時間了,自己去買一本材料力學或者去網上搜 ...
fan大仙 發表于 2021-7-19 15:30
實際上應該是x越小,軸承承受徑向力越大
軸剛性越差
剛才看了好多公式,感覺你這邊可能把自己套住了
人在曹營心在漢 發表于 2021-7-19 16:26
你圖中列出的公式是基于前段尺寸是后段尺寸的兩倍,所以給出的數字完全是錯誤的,我在你之前的帖子就完整 ...
fan大仙 發表于 2021-7-20 14:11
我感覺,你這個公式套用是沒有考慮兩個軸承的裝配情況的,你的這個公式是只有端部只有一個支撐時的計算公 ...
人在曹營心在漢 發表于 2021-7-20 14:19
剛剛又重新看了一下書 發現確實沒有考慮到兩個軸承狀態下的受力分析,自己成了小丑,但我還是不明白為什 ...
遠祥 發表于 2021-7-22 00:42
肯定是越寬越好一些,支撐的間距大了,機構就更穩定!
朱威威 發表于 2021-7-22 18:12
求的是軸承的負載(勉強這么說吧,所謂的對軸承最好我只能理解為軸承的負載),然后算的是軸的撓曲線,我就 ...
朱威威 發表于 2021-7-22 18:12
求的是軸承的負載(勉強這么說吧,所謂的對軸承最好我只能理解為軸承的負載),然后算的是軸的撓曲線,我就 ...
fan大仙 發表于 2021-7-20 13:58
按照材料力學的說法,轉動軸直接理想化為鉸支座,你這邊的計算真的要算到那么詳細嗎?如果需要把軸承左右 ...
朱威威 發表于 2021-7-22 18:12
求的是軸承的負載(勉強這么說吧,所謂的對軸承最好我只能理解為軸承的負載),然后算的是軸的撓曲線,我就 ...
0377zjp 發表于 2021-7-26 15:47
你可以想一想,假設軸是塑料做的,運轉起來會對軸承造成什么影響,懸臂情況下,徑向負載都是可以明確計算 ...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