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機械工程師是左派還是右派 [打印本頁]

作者: move3309    時間: 2021-6-2 16:38
標題: 機械工程師是左派還是右派
本帖最后由 move3309 于 2021-6-2 16:40 編輯

“左派”,“右派”,這倆詞早已塵封進了故紙堆,但作為機械工程師,當面對這張圖的時候,選擇作“左派”還是“右派”,立場必須鮮明。
選邊站隊并不難,但圖中16個細節是否全部了然于胸,大家不妨自測一下。
2、7、11,老成就看不明白,哪位高人給解答一下,這里先行謝過了。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21-6-2 16:45
鑄件?左邊是錯誤示范吧
作者: 藍天心    時間: 2021-6-2 16:59
感覺是測繪的零件,人家鑄造缺陷都給測繪畫上去了
作者: 我先睡了    時間: 2021-6-2 17:11
我記得鑄件不允許有尖角
作者: move3309    時間: 2021-6-2 17:13
逄斌1 發表于 2021-6-2 17:11
我記得鑄件不允許有尖角

記得不錯,但16處不都是和尖角有關啊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21-6-2 17:25
明顯右邊所有結構都更符合鑄造原理。這不是設計圖吧?十有八九是課本教學圖。
作者: move3309    時間: 2021-6-2 17:36
冷水黃金 發表于 2021-6-2 17:25
明顯右邊所有結構都更符合鑄造原理。這不是設計圖吧?十有八九是課本教學圖。

確實是教學圖

作者: happilly    時間: 2021-6-2 17:42
除了樓主說的3處問題之外。我對低9,16也不太懂,能指點下嗎?
作者: move3309    時間: 2021-6-2 17:45
happilly 發表于 2021-6-2 17:42
除了樓主說的3處問題之外。我對低9,16也不太懂,能指點下嗎?

9和16是一類問題,盡力要讓壁厚均勻一致。

作者: ygcygx    時間: 2021-6-2 17:46
和樓主差不多,也是2,7,11有些疑問
其他無非是鑄件需要注意圓弧過渡、壁厚均勻,成型方便,脫模方便等。。。
作者: kayex    時間: 2021-6-2 19:53
現在鑄件畫的好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21-6-2 20:28
有些能說清有些還真沒太注意,樓主給說說圖紙出處吧。
作者: 曉昀    時間: 2021-6-2 23:42
很多尖角或非圓角也有問題吧?
作者: jackcheng8966    時間: 2021-6-3 08:52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21-6-2 16:45
鑄件?左邊是錯誤示范吧

右邊序號10  ,沒有對齊,殺死強迫癥?。∈懿涣肆?br />
作者: oldpipe    時間: 2021-6-3 09:43
本帖最后由 oldpipe 于 2021-6-3 09:47 編輯

試解2、7、11:
2,鑄件冷卻從邊緣開始,左側結構到中心冷縮無法補償,已發生縮松現象,右側結構給了一個凹陷,冷縮時凹陷向扁平發展,多出的材料用于補償。從給出的載荷看,從內向外的壓力,使中心面向外膨脹,產生拉應力。右側的向內凹陷,也將載荷轉換成壓應力,符合逐件受力方式。
7,左側尖端遠離主體,冷卻過快,會發生很多相關缺陷。
11,結合旁邊孔上方的載荷方向看,鑄件抗壓不抗拉,所以加強筋放在載荷下方是合理的,左側結構使加強筋受拉力,是不合理的。


作者: move3309    時間: 2021-6-3 09:55
oldpipe 發表于 2021-6-3 09:43
試解2、7、11:
2,鑄件冷卻從邊緣開始,左側結構到中心冷縮無法補償,已發生縮松現象,右側結構給了一個 ...

謝謝,講解詳細,受教了!

作者: happilly    時間: 2021-6-3 11:03
oldpipe 發表于 2021-6-3 09:43
試解2、7、11:
2,鑄件冷卻從邊緣開始,左側結構到中心冷縮無法補償,已發生縮松現象,右側結構給了一個 ...

厲害

作者: happilly    時間: 2021-6-3 11:11
本帖最后由 happilly 于 2021-6-3 11:12 編輯
oldpipe 發表于 2021-6-3 09:43
試解2、7、11:
2,鑄件冷卻從邊緣開始,左側結構到中心冷縮無法補償,已發生縮松現象,右側結構給了一個 ...


作者: 熱青茶    時間: 2021-6-3 11:45
左圖是設計初稿,右圖是工藝圖。當然11是設計問題。2是受力更好,平的也能接受。
作者: charlie909    時間: 2021-6-3 13:08
歸結為幾點:1、各主體材料厚度盡量一致,加強筋的厚度為主體厚度0.5-0.7倍。2、材料流動性避免直角。3、不要有大的鑄造平面,因為你鑄不不。4、將十字加強改丁字加強筋。
作者: 慧嘉    時間: 2021-6-4 08:39
happilly 發表于 2021-6-2 17:42
除了樓主說的3處問題之外。我對低9,16也不太懂,能指點下嗎?

熱節

作者: 遠祥    時間: 2021-6-5 04:49
學習了,這種機械設計需要有一定產品設計的功底!
作者: fire2009    時間: 2021-6-7 16:09
本帖最后由 fire2009 于 2021-6-7 16:11 編輯

這個是機械零部件手冊 第二卷關于鑄造機架工藝性的。
(, 下載次數: 46)
作者: move3309    時間: 2021-6-7 16:21
fire2009 發表于 2021-6-7 16:09
這個是機械零部件手冊 第二卷關于鑄造機架工藝性的。

終于有了一份權威的解答,謝謝啦!
作者: zhus1210    時間: 2021-6-10 17:33
不懂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